[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292469A -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92469A
CN118292469A CN202410715596.7A CN202410715596A CN118292469A CN 118292469 A CN118292469 A CN 118292469A CN 202410715596 A CN202410715596 A CN 202410715596A CN 118292469 A CN118292469 A CN 118292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
groove
bag
soil
ba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7155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92469B (zh
Inventor
王大国
侯凯文
胥品潮
肖欢
余涛
安文龙
罗正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7155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92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8292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92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292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92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7Pots connected in horizontal 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5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nnected recepta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2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flexible secur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涉及边坡领域,若干连接块均与边坡连接,连接块内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土壤层包括若干装有土壤的生态袋,生态袋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且两个连接杆与每组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块一一对应;连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连接杆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通过拉动拉绳的另一端,使生态袋上的两个连接杆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的通槽中,且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相互固定连接。本装置安装生态袋快速便捷,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人工切坡尤其是矿山开采掌子面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主要采用挂网喷播植被混凝土、人工植生槽等措施,喷播植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高,配比需根据场地条件动态调整,同时无法保证有效土壤厚度;并且,有的坡面垂直陡峭,泥浆通过喷播机喷到坡面基本都吸附不到坡面,全部滑落到坡底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铁丝网的中间安装稻草和木板,让泥浆能够留在坡面,这样植物种子生长发芽才会有个基材层,为其提供水分和营养。但是这种传统的做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
现有的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中,有的采用生态袋装入土壤,并将装有土壤的生态袋固定在边坡上。但是,一个一个生态袋的固定放置,需要搭建较多的支架,安装难度大,且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在边坡上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网层、土壤层和第二网层,第一网层铺设在边坡上,土壤层位于第一网层上,第二网层覆盖在土壤层上,第二网层用于进一步的固定土壤层。
其中,第一网层上设置有若干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中均包括两个连接块,每个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块分别与每个生态袋上设置的两个连接杆对应。
连接块与边坡连接,连接块内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块与对应的连接杆连接,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生态袋提升至连接块处时,将连接杆插入对应的连接块的通槽中,插入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卡合连接,实现生态袋固定在对应的连接块上。
在此基础上,操作人员将生态袋提升至对应高度时,需要安装多个脚架支架实现攀登,且操作麻烦,生态袋容易掉落。
本发明人在连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连接杆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在地面上,通过在地面上拉动拉绳的另一端,将生态袋提升至对应的连接块中,并且在提拉的过程中,使连接杆从下到上的插入连接块的通槽中,并且在插入的过程中,实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卡合连接,完成生态袋与对应的连接块的连接。
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装置不需要操作人员登高进行依次连接,并且也不需要安装过多的脚架支架,直接通过操作人员在地面上拉动拉绳就可以完成固定连接,操作简单,安装效率高。
进一步的,为了使拉动拉绳时,能更好的实现连接,本发明人在通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轮。一个生态袋上的两个连接杆对应两个连接块,在拉动时,同时拉动两个连接块上的拉绳,拉动的过程中,第二导向轮使拉绳位于通槽的中心线上,进而实现快速对准。
更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通槽两侧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作用面,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杆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上设置有两个第二作用面。
当两个连接杆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的通槽中时,第一连接头上的两个第二作用面分别作用在两个第一移动杆的第一作用面上,连接杆继续向上移动时,第一连接头使第一移动杆朝向远离通槽的方向移动,第一弹簧压缩,第一连接头位于两个第一移动杆的上方,第一移动杆在没有第一连接头作用时,第一弹簧使第一移动杆朝向靠近通槽的方向移动,并与固定杆相接触,完成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卡合连接。
上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直接通过拉绳带动从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直接插入固定连接,不需要额外操作,更适用于本装置,且连接效率高。
更进一步的,相邻两组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连接块上的第一导向轮中心线重合;第一导向轮内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均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第二网层上设置有若干插入杆,插入杆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土壤层和第二网层连接时,插入杆插入连接槽与边坡连接。
在本装置中,第一导向轮不仅可以用于导向,还可以用于连接第二网层,由于第一导向轮是设置在连接块上的,连接块是连接在第一网层上的,因此,通过第一导向轮与土壤层连接,能够使第二网层、土壤层、第一网层连接的更加稳固。
其中,第三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槽的内壁上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杆,第四连接结构包括至少四个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每组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杆一一对应,土壤层和第二网层连接时,第二连接头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移动杆的上方。
因此,第二网层通过插入杆与土壤层连接时,插入杆在插入的过程中,实现固定连接,也不需要额外的操作,更有利于快速施工。其次,插入杆上设置有插入端,插入端与边坡连接。插入端进一步的与边坡连接,实现第二网层与边坡的稳固连接。
同时,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二连接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两个连接杆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的通槽中时,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连通。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稳固性,在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插入连接杆,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固定连接块和连接杆,完成进一步的固定,避免脱落。
优选的,第一网层中网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网层的直径,第二网层的直径为生态袋外径的四分之三。第二网层的作用在于进一步的固定生态袋,同时不会阻碍生态袋上的植物生长,因此将第二网层上的空隙设置较大,既能进一步的固定生态袋,同时不会阻碍植物生长。
更进一步的,本装置的生态袋为Z型,生态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之间通过第三生态袋连通,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生态袋中,两个第一生态袋从上到下依次并列设置,两个第二生态袋从上到下依次并列设置,且两个生态袋中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相互重叠。第一生态袋的宽度大于第二生态袋的宽度。
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下面的生态袋的第三生态袋连通可以支撑上一个生态袋,进一步的提高稳固性,并且本装置的生态袋的宽度较薄,有利于快速连接固定,两个生态袋重叠设置,当植物生长时,有利于进一步的促进两个相邻的生态袋之间的稳固连接,进一步的提高稳固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生态袋通过拉绳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在地面上直接拉动拉绳,完成连接,连接后,拉绳不需要进一步的固定,因此,本装置能够快速将生态袋连接在第一网层上,在对于陡峭边坡而言,能够避免土壤滑落,并且安装生态袋快速便捷,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操作效率,提高人员安全。
其次,生态袋为Z型,对于本装置而言,在连接的过程中首先连接最上方的生态袋,连接好后,连接第二层的生态袋,连接时,直接从下到上插入上一层对应的生态袋在,不影响连接效率,同时下一层的生态袋还可以对上一层的生态袋的下端起支撑作用,并且在后续植物生长后,植物根系抓牢上下重叠的生态袋,进一步的促进连接稳固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第一网层、土壤层和第二网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块与第一导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作用面作用在第一作用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连接头位于第一移动杆的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槽内若干第二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相邻两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连接结构和第四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插入杆插入两个相互重合的第一导向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连接块上的第一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二连接结构上的第二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生态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网层,2-土壤层,3-第二网层,4-生态袋,5-连接块,51-第一固定槽,6-连接杆,7-固定杆,8-第一连接头,81-第二固定槽,9-第一移动杆,10-作用杆,11-第一弹簧,12-第二导向轮,13-第一导向轮,14-拉绳,15-连接槽,16-插入杆,17-第二连接头,18-第二移动杆,19-稳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网层1、土壤层2和第二网层3,第一网层1连接在边坡上,土壤层2包括若干装有土壤的生态袋4,其中生态袋为现有的结构,用于与种子相互作用,为种子生长提供着力点和营养。第二网层用于进一步的支撑土壤层,避免生态层脱落。
其中,第一网层1的网状结构交叉处设置有若干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中均包括两个连接块5,每组连接件与一个生态袋对应,若干连接块5均与边坡连接,连接块5内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生态袋4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且两个连接杆6与每组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块5一一对应。
其中,如图2所示,连接块5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13,每个生态袋对应的每组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块上的第一导向轮对称设置,分别位于对应的生态袋的两侧。连接杆6与拉绳14的一端连接,拉绳14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13。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生态袋,在第一网层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排连接层,每排连接层中均设置有若干生态袋。在操作时,首先安装最上方的连接层中的生态袋,在安装时,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同时拉动生态袋对应的两个拉绳,拉动的过程中,生态袋向上提拉,并且在拉绳的作用下,使生态袋上的两个连接杆6直接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的通槽中,并且在插入过程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卡合连接,完成一个生态袋的固定安装。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连接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即可。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为相互对应的螺纹连接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卡合结构。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通槽两侧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9,第一移动杆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作用面,第一移动杆9的另一端与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1,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杆6上的固定杆7,固定杆7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8,第一连接头8上设置有两个第二作用面。
当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同时拉动生态袋对应的两个拉绳时,两个连接杆6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块5的通槽中时,第一连接头8的两个第二作用面作用在两个第一移动杆9的第一作用面上,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杆9朝向远离通槽的方向移动,第一弹簧11压缩,当第一连接头8移动到两个第一移动杆9的上方后,两个第一移动杆没有约束力,第一弹簧带动两个第一移动杆9朝向靠近通槽的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并与固定杆7相接触,使第一连接头8位于第一移动杆9的上方,完成卡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向上提拉生态袋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完成固定连接,不需要额外的操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通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轮12,第二导向轮12使拉绳14位于通槽的中心线上,进而在拉动拉绳时,能够快速的完成插入连接。
同时,相邻两组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连接块5上的第一导向轮13中心线重合;如图7所示,相邻两组连接件中,以从左向右的方向依次安装生态袋,同一组连接件中,左边的第一导向轮高于右边的导向轮,在安装连接块时,以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安装,相邻两组连接件中,左边的连接件中的位于右边的第一导向轮在右边的连接件中的位于左边的第一导向轮的下方,并且中心线相互重合。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13内设置有连接槽15,连接槽15内均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第二网层3上设置有若干插入杆16,插入杆16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土壤层2和第二网层3连接时,插入杆16插入连接槽15与边坡连接。
其中,第三连接结构和第四连接结构如图8所示,第三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槽15的内壁上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杆18,第四连接结构包括四个第二连接头17,第二连接头17与每组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杆18一一对应,土壤层2和第二网层3连接时,第二连接头17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移动杆18的上方。
插入杆16插入连接槽15时,第二连接头17的两个第三作用面作用在两个第二移动杆18的第四作用面上,第二移动杆18朝向远离连接槽15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杆18上的第二弹簧压缩,当第二连接头17移动到两个第二移动杆18的上方后,两个第二移动杆18没有约束力,第二弹簧带动两个第二移动杆18朝向靠近连接槽15的方向移动,并与插入杆16相接触,直到第二连接头17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移动杆18的上方后,完成卡合连接。
对于相邻的两组连接件中相互重合的两个第一导向轮13而言,插入杆16插入两个相互重合的第一导向轮13中,如图9所示,插入杆16上的四个第二连接头17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轮中的两个第二移动杆18对应,完成插入时,四个第二连接头17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移动杆的上方,完成卡合连接。在连接第二网层时,直接通过插入杆插入固定连接,提高使用效率。插入杆16上设置有插入端,插入端与边坡连接.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网层1中网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网层3的直径,第二网层3的直径为生态袋4外径的四分之三。
在使用时,首先在第一网层1上连接连接块5,连接块5的结构如图10所示,第一移动杆9的另一端为直径较小的作用杆10,作用杆10的一端位于连接块5外,并且作用杆10与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1,连接块5上设置有稳固杆19,第一网层的结构如图11所示,并且每组与生态袋对应的连接块都将拉绳穿过对应的连接块的通槽,在地面上完成上述操作后,将第一网层连接在边坡上,当将第一网层连接在边坡上时,通过稳固杆19与边坡固定连接,使第一网层铺设在边坡上。
连接好第一网层后,操作人员在下方,安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将生态袋提拉到对应的连接块上,完成生态袋的对应连接,其中每个生态袋对应的拉绳可以进行编号,因此操作人员在下方操作时,便于快速的安装好最上方第一排的生态袋,第一排安装好后,进行第二排的生态袋的安装。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连接块5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51,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81,当两个连接杆6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5的通槽中时,第一固定槽51与第二固定槽81连通,操作人员可进一步的通过其他连接结构对连接杆6和连接块5完成进一步的固定。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生态袋4为Z型,生态袋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之间通过第三生态袋连通,如图14所示,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生态袋4中,两个第一生态袋从上到下依次并列设置,两个第二生态袋从上到下依次并列设置,且两个生态袋4中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相互重叠。第一生态袋的宽度大于第二生态袋的宽度。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边坡上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网层(1)、土壤层(2)和第二网层(3),其中,第一网层(1)上设置有若干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中均包括两个连接块(5),若干连接块(5)均与边坡连接,连接块(5)内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
土壤层(2)包括若干装有土壤的生态袋(4),生态袋(4)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且两个连接杆(6)与每组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块(5)一一对应;
连接块(5)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13),连接杆(6)与拉绳(14)的一端连接,拉绳(14)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13),通过拉动拉绳(14)的另一端,使生态袋(4)上的两个连接杆(6)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5)的通槽中,且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相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通槽两侧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9),第一移动杆(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作用面,第一移动杆(9)的另一端与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1),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杆(6)上的固定杆(7),固定杆(7)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8),第一连接头(8)上设置有两个第二作用面;当两个连接杆(6)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5)的通槽中时,第一连接头(8)上的第二作用面作用在第一移动杆(9)的第一作用面上,使第一移动杆(9)朝向远离通槽的方向移动;第一弹簧(11)用于使第一移动杆(9)朝向靠近通槽的方向移动,并与固定杆(7)相接触,使第一连接头(8)位于第一移动杆(9)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轮(12),第二导向轮(12)使拉绳(14)位于通槽的中心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连接块(5)上的第一导向轮(13)中心线重合;第一导向轮(13)内设置有连接槽(15),连接槽(15)内均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第二网层(3)上设置有若干插入杆(16),插入杆(16)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土壤层(2)和第二网层(3)连接时,插入杆(16)插入连接槽(15)与边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槽(15)的内壁上至少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杆(18),第四连接结构包括至少四个第二连接头(17),第二连接头(17)与每组相对设置的第二移动杆(18)一一对应,土壤层(2)和第二网层(3)连接时,第二连接头(17)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移动杆(18)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网层(1)中网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网层(3)的直径,第二网层(3)的直径为生态袋(4)外径的四分之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杆(16)上设置有插入端,插入端与边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块(5)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51),第二连接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81),两个连接杆(6)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连接块(5)的通槽中时,第一固定槽(51)与第二固定槽(8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生态袋(4)为Z型,生态袋(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之间通过第三生态袋连通,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生态袋(4)中,两个第一生态袋从上到下依次并列设置,两个第二生态袋从上到下依次并列设置,且两个生态袋(4)中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相互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生态袋的宽度大于第二生态袋的宽度。
CN202410715596.7A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Active CN118292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715596.7A CN118292469B (zh)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715596.7A CN118292469B (zh)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92469A true CN118292469A (zh) 2024-07-05
CN118292469B CN118292469B (zh) 2024-08-13

Family

ID=9168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715596.7A Active CN118292469B (zh)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92469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8155A1 (de) * 1981-09-25 1983-04-14 Couwenbergs, Paul, Dr., 7500 Karlsruhe Stein, insbesondere kunststein
US20030044242A1 (en) * 2001-09-04 2003-03-06 Shu-Sheng Chen Devices of providing efficient revegetation and greening structures for landscaping and decoration
JP2006075010A (ja) * 2004-09-07 2006-03-23 Daitou Techno Green Kk 苗木植栽工法及びその工法に使用する土壌保持材
KR101296738B1 (ko) * 2012-08-03 2013-08-20 박정미 벽면녹화용 화분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면녹화 수직정원 시스템
DE202018106167U1 (de) * 2018-10-29 2018-11-12 Uwe Dedores Formstein für den Garten-, Landschafts- und Straßenbau, insbesondere Pflanzstein oder Pflanzkübelstein
CN109505302A (zh) * 2019-01-08 2019-03-22 贵州大学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型生态袋固定装置
CN111395369A (zh) * 2020-04-20 2020-07-10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固土构件
CN213953183U (zh) * 2020-11-06 2021-08-13 青岛祥森泰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外人攀爬的电力铁塔
CN113585296A (zh) * 2021-08-05 2021-11-02 长沙理工大学 人工边坡装配式柔性支护生态综合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14121U (zh) * 2020-12-30 2021-11-05 周口市春拓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袋护坡结构
CN215421890U (zh) * 2021-08-28 2022-01-07 深圳永恒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坡修复的复合生态袋结构
US20220081866A1 (en) * 2020-09-14 2022-03-17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idge with ecological isolation zon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541325A (zh) * 2022-02-21 2022-05-27 福建江隆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40514U (zh) * 2022-02-19 2022-06-28 北京东方京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吊篮悬挂装置
CN115152481A (zh) * 2022-07-11 2022-10-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
CN115710885A (zh) * 2022-11-29 2023-02-24 无锡申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联接式且抗冲刷的生态护坡模袋
CN116369132A (zh) * 2023-04-17 2023-07-04 中交三公局桥梁隧道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生态绿化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CN116791641A (zh) * 2023-07-27 2023-09-22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倒人字型长边坡防护结构
CN117868179A (zh) * 2024-03-01 2024-04-1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复绿的云梯式生态袋复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8155A1 (de) * 1981-09-25 1983-04-14 Couwenbergs, Paul, Dr., 7500 Karlsruhe Stein, insbesondere kunststein
US20030044242A1 (en) * 2001-09-04 2003-03-06 Shu-Sheng Chen Devices of providing efficient revegetation and greening structures for landscaping and decoration
JP2006075010A (ja) * 2004-09-07 2006-03-23 Daitou Techno Green Kk 苗木植栽工法及びその工法に使用する土壌保持材
KR101296738B1 (ko) * 2012-08-03 2013-08-20 박정미 벽면녹화용 화분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면녹화 수직정원 시스템
DE202018106167U1 (de) * 2018-10-29 2018-11-12 Uwe Dedores Formstein für den Garten-, Landschafts- und Straßenbau, insbesondere Pflanzstein oder Pflanzkübelstein
CN109505302A (zh) * 2019-01-08 2019-03-22 贵州大学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型生态袋固定装置
CN111395369A (zh) * 2020-04-20 2020-07-10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陡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固土构件
US20220081866A1 (en) * 2020-09-14 2022-03-17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idge with ecological isolation zon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13953183U (zh) * 2020-11-06 2021-08-13 青岛祥森泰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外人攀爬的电力铁塔
CN214614121U (zh) * 2020-12-30 2021-11-05 周口市春拓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袋护坡结构
CN113585296A (zh) * 2021-08-05 2021-11-02 长沙理工大学 人工边坡装配式柔性支护生态综合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21890U (zh) * 2021-08-28 2022-01-07 深圳永恒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坡修复的复合生态袋结构
CN216840514U (zh) * 2022-02-19 2022-06-28 北京东方京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吊篮悬挂装置
CN114541325A (zh) * 2022-02-21 2022-05-27 福建江隆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52481A (zh) * 2022-07-11 2022-10-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便于组装的生态修复用植被固定架
CN115710885A (zh) * 2022-11-29 2023-02-24 无锡申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联接式且抗冲刷的生态护坡模袋
CN116369132A (zh) * 2023-04-17 2023-07-04 中交三公局桥梁隧道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生态绿化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CN116791641A (zh) * 2023-07-27 2023-09-22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倒人字型长边坡防护结构
CN117868179A (zh) * 2024-03-01 2024-04-1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复绿的云梯式生态袋复绿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未杰;: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在煤矿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内蒙古煤炭经济, no. 19, 15 October 2019 (2019-10-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92469B (zh) 202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3281B (zh) 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6396767U (zh) 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与修补的组合框格结构
CN118292469B (zh) 一种陡峭边坡固土用生态修复装置
CN111254952A (zh) 排土场高陡边坡的生态恢复结构
CN207314363U (zh) 一种一板双网生态护坡结构
CN117230817A (zh) 一种石灰岩矿山采场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JP6190797B2 (ja) 壁面緑化パネル及び壁面緑化設備
CN205249986U (zh) 一种苗木扶正装置
CN106069267A (zh) 一种利用排水管道进行高陡边坡坡面绿化的系统及绿化方法
CN109837916A (zh) 可拼装式木质框格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CN211446799U (zh) 应用于渠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05962126U (zh) 火龙果种植架
CN211531989U (zh) 一种用于生态护坡的植生袋修复坡面系统
JP2007291724A (ja) 法面等の修景方法
KR101018903B1 (ko) 사면의 토사 흐름 방지 및 녹화를 위한 안정화 조립체
CN114375632A (zh) 一种新型矿山坡体及其生态修复方法
CN113737825A (zh) 一种高陡掌子面蛛网式景观生态绿化系统
CN210315401U (zh) 一种坡面防水土流失用编栅护坡结构
CN219862635U (zh) 一种生态坡面结构
CN221422003U (zh) 一种边坡绿化防护一体网
KR101393713B1 (ko) 속성 녹화용 마삭줄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면적 속성 녹화방법
CN221721680U (zh) 一种岩质边坡植被自养护系统
CN117071501B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的河道护坡装置及护坡方法
CN219679371U (zh) 一种新型蓝莓种植支撑系统
CN220565244U (zh) 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用拱形网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