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52652A -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 Google Patents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52652A CN118252652A CN202410457599.5A CN202410457599A CN118252652A CN 118252652 A CN118252652 A CN 118252652A CN 202410457599 A CN202410457599 A CN 202410457599A CN 118252652 A CN118252652 A CN 1182526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ortic
- stent
- stent graft
- ascending
- ancho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61F2002/075—Stent-grafts the stent being loosely attached to the graft material, e.g. by stitch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20/00—Fixations or connections for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20/0008—Fixation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prostheses to the body
- A61F2220/0016—Fixation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prostheses to the body with sharp anchoring protrusions, e.g. barbs, pins, spik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包括升主动脉覆膜支架和带瓣覆膜支架,升主动脉覆膜支架适于植入升主动脉,用于封闭升主动脉内膜破口;带瓣覆膜支架包括覆膜支架本体和设于覆膜支架本体内部的瓣膜假体,覆膜支架本体设于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近心端,覆膜支架本体远离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一端设有锚定固件,锚定固件适于刺入心肌组织,用于在心腔内建立第一锚定点。本发明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通过锚定固件在心肌组织中建立第一锚定点,即使主动脉瓣瓣环的解剖结构严重受损,第一锚定点也可以不受影响,提高了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移位而引起的手术并发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背景技术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常见的分型包括Stanford A和B型),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急性主动脉夹层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常规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因此,腔内修复术日益成为患者和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和“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的发展,大部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可通过腔内修复的方式得以治疗。但是,针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Aortic Dissection,TAAD)患者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轻度受损的TAAD患者可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植入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封闭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内膜破口,重建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和功能。然而,一旦主动脉瓣瓣环的解剖结构严重受损,将极大地影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稳定性、导致主动脉内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移位,进而引起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稳定性差的缺陷,通过锚定固件在心脏腔室内的心肌组织中建立第一锚定点,提高了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植入体内后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因为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移位而引起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包括:
升主动脉覆膜支架,适于植入升主动脉,用于封闭升主动脉内膜破口;
带瓣覆膜支架,包括覆膜支架本体和设于所述覆膜支架本体内部的瓣膜假体,所述覆膜支架本体设于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近心端,所述覆膜支架本体远离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一端设有锚定固件,所述锚定固件适于刺入心肌组织,用于在心腔内建立第一锚定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覆膜支架本体包括支架本体和延展部,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连接,所述延展部设于所述支架本体远离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一端,所述锚定固件设于所述延展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延展部由至少一个金属丝组成,所述金属丝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架本体,所述锚定固件设于所述金属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每个所述金属丝间隔设有多个所述锚定固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金属丝位于主动脉右冠瓣中点向左侧的室间隔区域,所述金属丝伸入所述室间隔区域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c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弧形的最大宽度为a,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2mm≤a≤4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弧形的最大高度为b,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4mm≤b≤8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锚定固件包括金属倒钩,所述金属倒钩的尖端适于刺入所述心肌组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金属倒钩的长度为c,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1mm≤c≤2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所述覆膜支架本体的外壁适于与主动脉瓣瓣环抵接,以形成第二锚定点;
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靠近所述带瓣覆膜支架的一侧适于与主动脉窦管交界处的血管壁抵接,以形成第三锚定点;
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远离所述带瓣覆膜支架的一端适于与所述升主动脉的远心端抵接,以形成第四锚定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通过在覆膜支架本体远离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一端设置锚定固件,这样,当主动脉支架移植物被植入患者体内时,锚定固件可以刺入患者心脏腔室内的心肌组织中,以建立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人体内的第一锚定点,通过第一锚定点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目标植入位置处的稳定性,提高基于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手术成功率。再者,由于第一锚定点位于心腔的心肌组织处,锚定固件是刺入心肌组织,这样,不会对主动脉的血管内壁产生威胁,可以在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相对于患者的安全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第一锚定点的位置位于心腔的心肌组织处,即使主动脉瓣瓣环的解剖结构严重受损,第一锚定点也可以不受主动脉瓣瓣环的影响,换言之,主动脉瓣瓣环的受损情况不会影响到第一锚定点的稳定性,通过第一锚定点极大地提高了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稳定性,降低因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移位而引起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该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有望应用于主动脉根部严重受损的TAAD患者的腔内修复术,提高该类患者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成功率,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置于血管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延展部布设位置的简视图。
附图标记:
10:升主动脉覆膜支架;20:带瓣覆膜支架;200:覆膜支架本体;210:支架本体;220:延展部;221:金属丝;230:锚定固件;231:金属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常见的分型包括Stanford A和B型),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指通过介入的方式在主动脉内植入覆膜支架,从而封闭主动脉内膜破口、扩张主动脉真腔、改善(或促进)主动脉重塑的手术技术;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相关性死亡率低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和“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的发展,大部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可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得以治疗。但是,针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现有的“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轻度受损TAAD患者”实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简介:该类患者通常需要植入的是分体式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由“主动脉根部带瓣覆膜支架”、“冠状动脉重建覆膜支架”和“升主动脉覆膜支架”三部分构成);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封闭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内膜破口,重建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和功能。该分体式覆膜支架在血管内的主要锚定点有三个,分别是:主动脉瓣瓣环、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及升主动脉远端(头臂干动脉起始部);然而,其中,主动脉瓣瓣环的锚定作用最为重要,一旦主动脉瓣瓣环的解剖结构严重受损,将极大地影响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的稳定性、导致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移位,进而引起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置于血管内的示意图。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用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严重受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其中,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包括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和带瓣覆膜支架20,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适于植入升主动脉,用于封闭升主动脉内膜破口,扩张主动脉真腔、改善(或促进)主动脉重塑。带瓣覆膜支架20的作用是封闭累及升主动脉根部的内膜破口,并重建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和功能,为整个血管内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提供良好的铆钉力。
带瓣覆膜支架20包括覆膜支架本体200和瓣膜假体,瓣膜假体设于覆膜支架本体200内部,瓣膜假体用于替代自体瓣叶的功能;覆膜支架本体200与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连接,并位于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近心端,即靠近心脏的一端,覆膜支架本体200与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可以在手术前采用不可吸收缝合线通过手工缝合的方式进行缝合连接,覆膜支架本体200远离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一端设有锚定固件230,在使用时,锚定固件230适于刺入心脏腔室内的心肌组织中,锚定固件230的位置具体为主动脉瓣右冠瓣下方的室间隔上,也即左心室内,以建立主动脉支架移植物于人体内部的第一锚点。
具体地,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使用方法:
(1)对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通过经食道心脏彩超及经胸心脏彩超联合评估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及功能;
(3)根据患者的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特点及TAAD病变的具体特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及“带瓣覆膜支架20”;
(4)采用手工缝合将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和带瓣覆膜支架20连接(可采用4-0Prolene线连续缝合);
(5)将连接好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装入相应的输送鞘管内,后期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一起植入患者体内;
(6)穿刺患者右侧颈静脉,并置入右心室起搏导丝;
(7)取右侧腹股沟切口,暴露右侧股动脉;
(8)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引导导丝;
(9)沿引导导丝置入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输送鞘管;
(10)当鞘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启右心室起搏(起搏心律120bpm,总起搏时间控制在5s内),随即释放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11)通过主动脉根部照影检查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是否合并有支架内漏;
(12)通过“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近心端预留的分支血管开口植入冠状动脉重建覆膜支架,封闭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的内膜破口、重建冠状动脉内正常血流;
(13)再次通过主动脉根部照影、经食道心脏彩超和经胸心脏彩超确认支架的位置和稳定性、冠脉血流情况、心脏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功能、心脏节律、是否合并支架内漏等情况;
(14)依次撤除输送鞘管、引导导丝及右心室起搏导丝,局部穿刺点压迫止血;缝合右侧腹股沟切口,手术结束。
参阅图1,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通过在覆膜支架本体200远离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一端设置锚定固件230,这样,当主动脉支架移植物被植入患者体内时,锚定固件230可以刺入患者心脏腔室内的心肌组织中,以建立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人体内的第一锚定点,通过第一锚定点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目标植入位置处的稳定性,提高基于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手术成功率。再者,由于第一锚定点位于心腔的心肌组织处,锚定固件230是刺入心肌组织,这样,不会对主动脉的血管内壁产生威胁,可以在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相对于患者的安全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第一锚定点的位置位于心腔的心肌组织处,即使主动脉瓣瓣环的解剖结构严重受损,第一锚定点也可以不受主动脉瓣瓣环的影响,换言之,主动脉瓣瓣环的受损情况不会影响到第一锚定点的稳定性,通过第一锚定点极大地提高了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移位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该主动脉支架移植物有望应用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严重受损的TAAD患者的腔内修复术,提高该类患者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成功率,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覆膜支架本体200包括支架本体210和延展部220,支架本体210与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远心端连接,即前文所述的缝合连接,延展部220设于支架本体210远离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一端,前述的锚定固件230设于延展部220。可以理解的是,在植入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后,支架本体210为了保证瓣膜假体的功能,瓣膜假体需要位于主动脉瓣瓣环水平,另外,支架本体210的体积较大,为避免对心脏内其他组织结构的产生不利的影响,支架本体210的长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因而支架本体210无法伸入心脏腔室内,通过延展部220可以增长覆膜支架本体200的长度,以便于锚定固件230伸入心脏腔室内心肌组织所在的位置,可以提高第一锚定点建立的成功率。另外,延展部220与心肌组织的抵接,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锚固作用,提高第一锚定点的牢靠性和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延展部220由至少一个金属丝221组成,金属丝221为弧形,弧形的开口朝向支架本体210,即金属丝221较小的一端背离支架本体210设置,前述的锚定固件230设于金属丝221上,这里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金属丝221是指本实施例中,金属丝22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丝221时,金属丝221可以沿着支架本体210的圆周方向布设在支架本体210的近心端,可以间隔均匀布设,也可以不均匀布设,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性选择。容易理解的是,金属丝221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且其近心端为弧形,在金属丝221伸入心脏腔室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对周围人体组织的损伤,换言之,可以避免对主动脉根部的血管壁和心脏腔室的肌肉组织等产生损伤,同时由于金属丝221具有弹性,在其与心肌组织发生抵触或挤压时,可以通过自身形变以减少对心肌组织的损伤,综上所述,金属丝221可以极大地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安全性,对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严重受损的患者,也仍然可以使用,具有较好的泛用性。
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每个金属丝22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锚定固件230,锚定固件230可以均匀布设,也可以不均匀布设,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性选择,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锚定固件230,可以建立多个第一锚定点,以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稳定性,同时多个锚定固件230还可以提高第一锚定点建立的成功率,降低移植物植入手术的风险、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使用状态下,金属丝221位于左室流出道内主动脉右冠瓣中点向左侧的室间隔区域,金属丝221伸入室间隔区域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cm,这样,可以在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内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对心脏二尖瓣及传导束功能的影响。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延展部布设位置的简视图。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心脏左室流出道的心内膜下有心肌传导束分布,且左室流出道与二尖瓣的解剖位置毗邻。为了避免左室流出道内植入带瓣覆膜支架20对心脏二尖瓣及传导束功能的影响,本发明对带瓣覆膜支架20近心端的锚定固件230和延展部220进行了独特的设计。首先,仅在带瓣覆膜支架20近心端局部设置了一组锚定固件230和延展部220,而不是围绕带瓣覆膜支架20近心端均匀设置锚定固件230和延展部220,参阅图2,优选地,锚定固件230和延展部220仅设置在带瓣覆膜支架20周经的1/4至1/3;锚定固件230和延展部220的植入位置为主动脉瓣右冠瓣中点向左侧的室间隔组织;这样的设计方法和释放位置可以尽量避免带瓣覆膜支架20对心脏传导束功能的影响;其次,带瓣覆膜支架20近心端锚定固件230植入左室流出道的深度被限定为小于或等于1cm,可以在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内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对心脏二尖瓣及传导束功能的影响。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前述金属丝221的弧形的最大宽度为a,a的取值范围为:2mm≤a≤4mm,例如弧形的宽度可以设置为2mm、2.5mm、3mm、3.5mm或4mm,通过将弧形的宽度限制在上述的取值范围以内,在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使用状态下,可以确保金属丝221位于左室流出道内主动脉右冠瓣中点向左侧的室间隔区域,有效地避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对心肌传导束的影响。这里要说明的是,上述弧形的最大宽度是指弧形沿支架本体210周向的宽度。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前述金属丝221的弧形的最大高度为b,b的取值范围为:4mm≤b≤8mm,例如弧形的高度可以为4mm、5mm、6mm、7mm或8mm,通过将弧形的最大高度限制在前述的取值范围以内,在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使用状态下,可以保证金属丝221伸入左室流出道内室间隔区域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cm,以此保证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安全性,有效地避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对心脏二尖瓣功能的影响。这里要说明的是,前述弧形的最大高度是指金属丝221沿支架本体210长度方向的高度。
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锚定固件230包括金属倒钩231,金属倒钩231的尖端朝向心肌组织,换言之,金属倒钩231的尖端朝向支架本体210的外侧,金属倒钩231的尖端适于刺入心肌组织,容易理解的是,金属倒钩231刺入心肌组织后,由于本身倒钩的特殊性,可以牢牢地固定在心肌组织上,可以极大地提高第一锚定点的牢固性,避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移位问题,有效地降低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移位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金属倒钩231的长度为c,c的取值范围为:1mm≤c≤2mm,例如,c可以取值为1mm、1.5mm或2mm,通过将金属倒钩231的长度限制在上述的取值范围以内,可以避免金属倒钩231过长而伸入心脏腔室过深或刺穿室间隔组织,对心脏腔室内产生威胁,同时可以避免因为金属倒钩231过短而导致金属倒钩231无法牢靠地锚定于目标位置—室间隔处心肌组织,还可以避免因为金属倒钩231过短而导致金属倒钩231无法达牢靠地锚定于目标位置—室间隔处心肌组织,综上,将金属倒钩231的长度限制在上述取值范围以内,可以提高金属倒钩231的安全性和锚定的牢靠性,避免因为金属倒钩231长度而产生的并发症。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锚定固件230包括金属倒刺,金属倒刺的尖端朝向支架本体210的外侧,金属倒刺的尖端适于刺入心肌组织,需要说明的是,金属倒刺的尖端以背离心脏的方向排布,这样,当金属倒刺刺入心肌组织后,可以形成牢固的第一锚定点,提高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牢固性,避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移位问题。
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覆膜支架本体200的外壁适于与主动脉瓣瓣环抵接,以形成第二锚定点,可以理解的是,在前述第一锚定点的基础上,第二锚定点的形成可以进一步加强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主动脉内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靠近所述带瓣覆膜支架20的一侧适于与主动脉窦管交界处的血管壁抵接,以形成第三锚定点,在前述第一锚定点的基础上,第三锚定点可以进一步地加强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主动脉处的稳定性,当第二锚定点和第三锚定点同时形成时,三个锚定点可以进一步地加强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主动脉内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远离带瓣覆膜支架20的一端适于与升主动脉的远心端(头臂干动脉起始部)抵接,以形成第四锚定点,可以理解的是,在前述第一锚定点的基础上,第一锚定点和第四锚定点可以对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两端起到固定作用,第四锚定点可以进一步地加强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主动脉内的稳定性,在第一锚定点和第四锚定点存在的基础上,任意增加第二锚定点和第三锚定点中的一者,或将二者全部增加,可以极大地提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移植物在主动脉内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一锚定点、第二锚定点、第三锚定点和第四锚定点分别分布在主动脉支架移植物的不同位置,可以均匀全面地将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固定在主动脉内,为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严重受损TAAD患者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解决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严重受损TAAD患者不适合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现状。
参阅图1,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主动脉支架移植物还包括冠状动脉重建覆膜支架,冠状动脉重建覆膜支架可经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下端预留的分支血管开口植入冠状动脉内,封闭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的内膜破口、恢复冠状动脉内正常血流,具体地,冠状动脉重建覆膜支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性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相互结合的基础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者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即也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适于植入升主动脉,用于封闭升主动脉内膜破口;
带瓣覆膜支架(20),包括覆膜支架本体(200)和设于所述覆膜支架本体(200)内部的瓣膜假体,所述覆膜支架本体(200)设于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近心端,所述覆膜支架本体(200)远离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一端设有锚定固件(230),所述锚定固件(230)适于刺入心肌组织,用于在心腔内建立第一锚定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本体(200)包括支架本体(210)和延展部(220),所述支架本体(210)与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连接,所述延展部(220)设于所述支架本体(210)远离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的一端,所述锚定固件(230)设于所述延展部(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220)由至少一个金属丝(221)组成,所述金属丝(221)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架本体(210),所述锚定固件(230)设于所述金属丝(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金属丝(221)间隔设有多个所述锚定固件(2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金属丝(221)位于左室流出道,所述金属丝(221)伸入所述左室流出道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的最大宽度为a,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2mm≤a≤4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的最大高度为b,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4mm≤b≤8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固件(230)包括金属倒钩(231),所述金属倒钩(231)的尖端适于刺入所述心肌组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倒钩(231)的长度为c,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1mm≤c≤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支架移植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本体(200)的外壁适于与主动脉瓣瓣环抵接,以形成第二锚定点;
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靠近所述带瓣覆膜支架(20)的一侧适于与主动脉窦管交界处的血管壁抵接,以形成第三锚定点;
所述升主动脉覆膜支架(10)远离所述带瓣覆膜支架(20)的一端适于与所述升主动脉的远心端抵接,以形成第四锚定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457599.5A CN118252652A (zh) | 2024-04-16 | 2024-04-16 |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457599.5A CN118252652A (zh) | 2024-04-16 | 2024-04-16 |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52652A true CN118252652A (zh) | 2024-06-28 |
Family
ID=9161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457599.5A Pending CN118252652A (zh) | 2024-04-16 | 2024-04-16 |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52652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43246A2 (de) * | 1983-09-23 | 1985-06-05 | Peter Kennedy Pty. Ltd. | Herzklappenprothese |
CN101352376A (zh) * | 2008-09-02 | 2009-01-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带锚定脚的主动脉瓣膜支架 |
CN112914792A (zh) * | 2021-03-09 | 2021-06-08 | 北京昕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适于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移植物 |
CN113616384A (zh) * | 2021-08-23 | 2021-11-09 |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连接部件的瓣膜假体 |
CN214967149U (zh) * | 2020-12-31 | 2021-12-03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刚性毛刺的人工瓣膜假体 |
CN115624424A (zh) * | 2022-09-26 | 2023-01-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一种用于腔内修复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的一体式支架 |
CN116616962A (zh) * | 2023-07-24 | 2023-08-22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免缝合人工心脏瓣膜 |
-
2024
- 2024-04-16 CN CN202410457599.5A patent/CN1182526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43246A2 (de) * | 1983-09-23 | 1985-06-05 | Peter Kennedy Pty. Ltd. | Herzklappenprothese |
CN101352376A (zh) * | 2008-09-02 | 2009-01-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带锚定脚的主动脉瓣膜支架 |
CN214967149U (zh) * | 2020-12-31 | 2021-12-03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刚性毛刺的人工瓣膜假体 |
CN112914792A (zh) * | 2021-03-09 | 2021-06-08 | 北京昕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适于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移植物 |
CN113616384A (zh) * | 2021-08-23 | 2021-11-09 |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连接部件的瓣膜假体 |
CN115624424A (zh) * | 2022-09-26 | 2023-01-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一种用于腔内修复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的一体式支架 |
CN116616962A (zh) * | 2023-07-24 | 2023-08-22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免缝合人工心脏瓣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27103B2 (en) | Conduit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anting a conduit device in a tissue wall | |
US882804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formation of blood clots in the left atrium | |
US7513908B2 (en) | Treatments for a patient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
CN111601638B (zh) | 用于组织撕裂的内弯曲电荷集中装置 | |
US8597225B2 (en) | Method for increasing blood flow in or about a cardiac or other vascular or prosthetic structure to prevent thrombosis | |
US20040158321A1 (en) | Method of implanting a mitral valve therapy device | |
US20010053924A1 (en) | Suture support assembly | |
JP2018513762A (ja) | 導入器を伴うまたは伴わない送達カテーテルを含む心臓弁置換のための組立体または冠状動脈血管形成組立体 | |
JP2003522591A (ja) | 外科処置で使用するための一時的ステント組立体 | |
US20230263949A1 (en) | Rivet Docking Platform, Occluder | |
CN118252652A (zh) | 主动脉支架移植物 | |
US20230190467A1 (en) | Implantable cardiac valve improvement device and procedure for treating insufficient closing of a cardiac valve | |
US20200390552A1 (en) | Implantable cardiac valve improvement device, system and procedure | |
US20200397581A1 (en) | Implantable cardiac valve improvement device, system and procedure | |
US20230372078A1 (en) | Percutaneous bypass method for implanting a bypass graft | |
KR20210030926A (ko) | 이식 가능한 심장 판막 개선 디바이스, 시스템 및 절차 | |
Yoshikai et al. | A safer technique of aortic root replacement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