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252126A -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52126A
CN118252126A CN202410573865.0A CN202410573865A CN118252126A CN 118252126 A CN118252126 A CN 118252126A CN 202410573865 A CN202410573865 A CN 202410573865A CN 118252126 A CN118252126 A CN 118252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earthworm
earthworms
pile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738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松
李冬
于蓉
王海霞
李程
董瑞
田梅
杨万邦
王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5738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521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8252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521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30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 A01K67/33Earthwo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4Pretreatment of feeding-stuffs with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23K10/26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waste material, e.g. feathers, bones or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rd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棚茬后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废弃物:收集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等有机废弃物;添加牛粪和家禽粪便、植物秸秆:将牛粪和畜禽粪便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以提供养分和碳源;添加特制发酵剂:添加特制发酵剂以促进废弃物的快速发酵;步骤四,蚯蚓引入:将适量的蚯蚓引入发酵好的废弃物堆积物中;步骤五,定期管理;步骤六,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通过利用特制发酵剂腐熟废弃物进行蚯蚓养殖,可解决发酵不彻底、基料营养不全、基料碳氮比不佳的问题,达到提高大棚蚯蚓养殖速率,及蚯蚓粪补充后茬作物土壤羊粪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棚茬后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是一类常见的环境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门、环节动物亚门、多毛纲。它们通常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质和有机物为食物。蚯蚓的身体呈长而圆柱形,由一系列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对刺毛,用于移动和感知周围环境,它们的消化系统很简单,但效率很高,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并排出高营养的粪便,有助于土壤的肥沃化。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在西北地区,由于大棚生长季节后有闲田时间,土地使用率较低,影响大棚周年生产收益,且无法解决前茬西瓜作物的连作障碍等问题,利用废弃菌棒与大棚前茬瓜菜腐烂的叶片及根部等组成添加料混合牛粪等畜禽粪便添加特制发酵剂在原位发酵(即种植作物种植行上堆蚯蚓培养基),按发酵步骤制备蚯蚓饲料,并进行蚯蚓养殖,故而提出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解决了由于大棚生长季节后有闲田时间,土地使用率较低,影响大棚周年生产收益,且无法解决前茬西瓜作物的连作障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废弃物:收集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等有机废弃物,并将其堆积在养殖场地上;
步骤二,添加牛粪和家禽粪便、植物秸秆:将牛粪和畜禽粪便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以提供养分和碳源;
步骤三,添加特制发酵剂:添加特制发酵剂以促进废弃物的快速发酵,该步骤在原位进行,即在堆积的废弃物中添加发酵剂,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湿润处理;
步骤四,蚯蚓引入:将适量的蚯蚓引入发酵好的废弃物堆积物中,确保蚯蚓的生存环境适宜,包括湿度、通气性和温度;
步骤五,定期管理:定期对蚯蚓的养殖环境进行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定期翻动堆积物以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和蚯蚓的分布;
步骤六,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当废弃物充分发酵,蚯蚓数量增多时,可以定期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蚯蚓饲料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蚯蚓粪则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的施肥。
优选的,步骤二中,首先需要确定可用的废弃物来源,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这些废弃物应该是有机的,并且未经过化学处理,以确保其对蚯蚓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铁锹、扫帚和垃圾桶,将废弃物收集起来,对于腐烂叶片和根部,可以使用剪刀和手工进行收集,废弃物收集时应避免混入大量的杂物和异物。
优选的,步骤二中,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取决于废弃物的种类和养殖场地的大小,根据养殖场地的面积和蚯蚓的需求量来确定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废弃物与牛粪和有机物的比例为1:1和2:1,在收集废弃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废弃物的新鲜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者受到雨水浸泡,以免影响废弃物的发酵和蚯蚓的生存。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牛粪的添加量以废弃物和牛粪的比例为1:1和2:1,所述家禽粪便也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可以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所述植物秸秆是一种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可以作为碳源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促进发酵过程。
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发酵剂中含有适量的有益微生物:厌氧菌、好氧菌,以及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酶类,特制发酵剂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10克—20克。
优选的,步骤四中,所述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应该保持在60%到80%之间,所述温度在15℃到25℃之间。
优选的,步骤五中,使用湿度计来定期监测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确保湿度保持在60%到80%之间,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向堆积物中喷水或覆盖湿润的布料来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添加水分的量来降低湿度。
优选的,步骤五中,定期翻动堆积物可以帮助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并确保蚯蚓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堆积物中,每隔一至两周翻动一次堆积物,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蚯蚓的活动。
优选的,步骤六中,所述定期收获时间为每隔2到4个月进行一次收获,在这段时间内,废弃物会充分发酵,并且蚯蚓的数量会增加,使得收获的饲料和粪便量更为丰富,当废弃物呈现出均匀的褐色和土壤般的质地时,以及蚯蚓的数量增多时,就是适合收获的时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利用特制发酵剂腐熟废弃物进行蚯蚓养殖,可解决发酵不彻底、基料营养不全、基料碳氮比不佳的问题,达到提高大棚蚯蚓养殖速率,及蚯蚓粪补充后茬作物土壤羊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废弃物:收集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等有机废弃物,并将其堆积在养殖场地上;
步骤二,添加牛粪和家禽粪便、植物秸秆:将牛粪和畜禽粪便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以提供养分和碳源;
步骤三,添加特制发酵剂:添加特制发酵剂以促进废弃物的快速发酵,该步骤在原位进行,即在堆积的废弃物中添加发酵剂,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湿润处理;
步骤四,蚯蚓引入:将适量的蚯蚓引入发酵好的废弃物堆积物中,确保蚯蚓的生存环境适宜,包括湿度、通气性和温度;
步骤五,定期管理:定期对蚯蚓的养殖环境进行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定期翻动堆积物以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和蚯蚓的分布;
步骤六,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当废弃物充分发酵,蚯蚓数量增多时,可以定期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蚯蚓饲料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蚯蚓粪则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的施肥。
步骤二中,首先需要确定可用的废弃物来源,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这些废弃物应该是有机的,并且未经过化学处理,以确保其对蚯蚓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铁锹、扫帚和垃圾桶,将废弃物收集起来,对于腐烂叶片和根部,可以使用剪刀和手工进行收集,废弃物收集时应避免混入大量的杂物和异物。
步骤二中,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取决于废弃物的种类和养殖场地的大小,根据养殖场地的面积和蚯蚓的需求量来确定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废弃物与牛粪和有机物的比例为1:1,在收集废弃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废弃物的新鲜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者受到雨水浸泡,以免影响废弃物的发酵和蚯蚓的生存。
步骤二中,牛粪的添加量以废弃物和牛粪的比例为1:1,家禽粪便也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可以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植物秸秆是一种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可以作为碳源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促进发酵过程。
步骤三中,发酵剂中含有适量的有益微生物:厌氧菌、好氧菌,以及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酶类,特制发酵剂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10克。
步骤四中,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应该保持为60%,温度保持在15℃。
步骤五中,使用湿度计来定期监测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确保湿度保持在60%,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向堆积物中喷水或覆盖湿润的布料来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添加水分的量来降低湿度。
步骤五中,定期翻动堆积物可以帮助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并确保蚯蚓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堆积物中,每隔一至两周翻动一次堆积物,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蚯蚓的活动。
步骤六中,定期收获时间为每隔2个月进行一次收获,在这段时间内,废弃物会充分发酵,并且蚯蚓的数量会增加,使得收获的饲料和粪便量更为丰富,当废弃物呈现出均匀的褐色和土壤般的质地时,以及蚯蚓的数量增多时,就是适合收获的时候。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废弃物:收集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等有机废弃物,并将其堆积在养殖场地上;
步骤二,添加牛粪和家禽粪便、植物秸秆:将牛粪和畜禽粪便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以提供养分和碳源;
步骤三,添加特制发酵剂:添加特制发酵剂以促进废弃物的快速发酵,该步骤在原位进行,即在堆积的废弃物中添加发酵剂,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湿润处理;
步骤四,蚯蚓引入:将适量的蚯蚓引入发酵好的废弃物堆积物中,确保蚯蚓的生存环境适宜,包括湿度、通气性和温度;
步骤五,定期管理:定期对蚯蚓的养殖环境进行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定期翻动堆积物以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和蚯蚓的分布;
步骤六,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当废弃物充分发酵,蚯蚓数量增多时,可以定期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蚯蚓饲料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蚯蚓粪则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的施肥。
步骤二中,首先需要确定可用的废弃物来源,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这些废弃物应该是有机的,并且未经过化学处理,以确保其对蚯蚓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铁锹、扫帚和垃圾桶,将废弃物收集起来,对于腐烂叶片和根部,可以使用剪刀和手工进行收集,废弃物收集时应避免混入大量的杂物和异物。
步骤二中,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取决于废弃物的种类和养殖场地的大小,根据养殖场地的面积和蚯蚓的需求量来确定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废弃物与牛粪和有机物的比例为2:1,在收集废弃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废弃物的新鲜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者受到雨水浸泡,以免影响废弃物的发酵和蚯蚓的生存。
步骤二中,牛粪的添加量以废弃物和牛粪的比例为2:1,家禽粪便也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可以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植物秸秆是一种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可以作为碳源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促进发酵过程。
步骤三中,发酵剂中含有适量的有益微生物:厌氧菌、好氧菌,以及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酶类,特制发酵剂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15克。
步骤四中,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应该保持在70%,温度为20℃。
步骤五中,使用湿度计来定期监测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确保湿度保持在70%,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向堆积物中喷水或覆盖湿润的布料来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添加水分的量来降低湿度。
步骤五中,定期翻动堆积物可以帮助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并确保蚯蚓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堆积物中,每隔一至两周翻动一次堆积物,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蚯蚓的活动。
步骤六中,定期收获时间为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收获,在这段时间内,废弃物会充分发酵,并且蚯蚓的数量会增加,使得收获的饲料和粪便量更为丰富,当废弃物呈现出均匀的褐色和土壤般的质地时,以及蚯蚓的数量增多时,就是适合收获的时候。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废弃物:收集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等有机废弃物,并将其堆积在养殖场地上;
步骤二,添加牛粪和家禽粪便、植物秸秆:将牛粪和畜禽粪便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以提供养分和碳源;
步骤三,添加特制发酵剂:添加特制发酵剂以促进废弃物的快速发酵,该步骤在原位进行,即在堆积的废弃物中添加发酵剂,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湿润处理;
步骤四,蚯蚓引入:将适量的蚯蚓引入发酵好的废弃物堆积物中,确保蚯蚓的生存环境适宜,包括湿度、通气性和温度;
步骤五,定期管理:定期对蚯蚓的养殖环境进行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定期翻动堆积物以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和蚯蚓的分布;
步骤六,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当废弃物充分发酵,蚯蚓数量增多时,可以定期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蚯蚓饲料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蚯蚓粪则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的施肥。
步骤二中,首先需要确定可用的废弃物来源,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这些废弃物应该是有机的,并且未经过化学处理,以确保其对蚯蚓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铁锹、扫帚和垃圾桶,将废弃物收集起来,对于腐烂叶片和根部,可以使用剪刀和手工进行收集,废弃物收集时应避免混入大量的杂物和异物。
步骤二中,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取决于废弃物的种类和养殖场地的大小,根据养殖场地的面积和蚯蚓的需求量来确定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废弃物与牛粪和有机物的比例为1:1,在收集废弃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废弃物的新鲜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者受到雨水浸泡,以免影响废弃物的发酵和蚯蚓的生存。
步骤二中,牛粪的添加量以废弃物和牛粪的比例为1:1,家禽粪便也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可以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植物秸秆是一种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可以作为碳源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促进发酵过程。
步骤三中,发酵剂中含有适量的有益微生物:厌氧菌、好氧菌,以及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酶类,特制发酵剂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20克。
步骤四中,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应该保持在80%,温度为25℃。
步骤五中,使用湿度计来定期监测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确保湿度保持80%,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向堆积物中喷水或覆盖湿润的布料来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添加水分的量来降低湿度。
步骤五中,定期翻动堆积物可以帮助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并确保蚯蚓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堆积物中,每隔一至两周翻动一次堆积物,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蚯蚓的活动。
步骤六中,定期收获时间为每隔4个月进行一次收获,在这段时间内,废弃物会充分发酵,并且蚯蚓的数量会增加,使得收获的饲料和粪便量更为丰富,当废弃物呈现出均匀的褐色和土壤般的质地时,以及蚯蚓的数量增多时,就是适合收获的时候。
表一:不同养殖环境对比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废弃物:收集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等有机废弃物,并将其堆积在养殖场地上;
步骤二,添加牛粪和家禽粪便、植物秸秆:将牛粪和畜禽粪便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以提供养分和碳源;
步骤三,添加特制发酵剂:添加特制发酵剂以促进废弃物的快速发酵,该步骤在原位进行,即在堆积的废弃物中添加发酵剂,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湿润处理;
步骤四,蚯蚓引入:将适量的蚯蚓引入发酵好的废弃物堆积物中,确保蚯蚓的生存环境适宜,包括湿度、通气性和温度;
步骤五,定期管理:定期对蚯蚓的养殖环境进行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定期翻动堆积物以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和蚯蚓的分布;
步骤六,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当废弃物充分发酵,蚯蚓数量增多时,可以定期收获蚯蚓饲料和粪便,蚯蚓饲料可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蚯蚓粪则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的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首先需要确定可用的废弃物来源,大棚前茬瓜菜的腐烂叶片、根部以及废弃菌棒,这些废弃物应该是有机的,并且未经过化学处理,以确保其对蚯蚓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铁锹、扫帚和垃圾桶,将废弃物收集起来,对于腐烂叶片和根部,可以使用剪刀和手工进行收集,废弃物收集时应避免混入大量的杂物和异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取决于废弃物的种类和养殖场地的大小,根据养殖场地的面积和蚯蚓的需求量来确定废弃物的收集比例,废弃物与牛粪和有机物的比例为1:1和2:1,在收集废弃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废弃物的新鲜度和湿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者受到雨水浸泡,以免影响废弃物的发酵和蚯蚓的生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牛粪的添加量以废弃物和牛粪的比例为1:1和2:1,所述家禽粪便也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可以作为蚯蚓养料的一部分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所述植物秸秆是一种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可以作为碳源添加到废弃物堆积物中,促进发酵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所述发酵剂中含有适量的有益微生物:厌氧菌、好氧菌,以及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酶类,特制发酵剂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10克—20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中,所述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应该保持在60%到80%之间,所述温度在15℃到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五中,使用湿度计来定期监测废弃物堆积物的湿度,确保湿度保持在60%到80%之间,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向堆积物中喷水或覆盖湿润的布料来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添加水分的量来降低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五中,定期翻动堆积物可以帮助促进废弃物的充分腐熟,并确保蚯蚓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堆积物中,每隔一至两周翻动一次堆积物,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蚯蚓的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定期收获时间为每隔2到4个月进行一次收获,在这段时间内,废弃物会充分发酵,并且蚯蚓的数量会增加,使得收获的饲料和粪便量更为丰富,当废弃物呈现出均匀的褐色和土壤般的质地时,以及蚯蚓的数量增多时,就是适合收获的时候。
CN202410573865.0A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Pending CN1182521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73865.0A CN118252126A (zh)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73865.0A CN118252126A (zh)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52126A true CN118252126A (zh) 2024-06-28

Family

ID=9161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573865.0A Pending CN118252126A (zh)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521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182A (zh) * 2013-07-22 2013-10-09 南开大学 一种牛粪秸秆堆肥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3988813A (zh) * 2014-05-22 2014-08-20 上海市奉贤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一种大棚蚯蚓养殖方法
CN108651389A (zh) * 2018-04-01 2018-10-16 广西陆川和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废菌包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1213676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张汉明 一种大棚中养殖大蚯蚓和种植作物的方法
CN117256569A (zh) * 2023-10-12 2023-12-22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果园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废弃物蚯蚓过腹就地还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182A (zh) * 2013-07-22 2013-10-09 南开大学 一种牛粪秸秆堆肥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3988813A (zh) * 2014-05-22 2014-08-20 上海市奉贤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一种大棚蚯蚓养殖方法
CN108651389A (zh) * 2018-04-01 2018-10-16 广西陆川和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废菌包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1213676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张汉明 一种大棚中养殖大蚯蚓和种植作物的方法
CN117256569A (zh) * 2023-10-12 2023-12-22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果园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废弃物蚯蚓过腹就地还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盛洪,程全国: "蚯蚓堆资源化处理畜禽粪便", 沈阳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 29, no. 3, 20 July 2017 (2017-07-20), pages 201 - 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5773B (zh) 一种利用沼液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CN106106372A (zh) 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固废生物处理技术
CN102633544B (zh) 一种以农家肥为原料生产烟草生物肥料方法
CN102498777A (zh) 一种利用沼液矫治大棚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
CN105104044A (zh) 山区有机稻米的种植方法
CN108863483A (zh) 快速畜牧粪便堆肥方法
CN105801187B (zh) 基于蚯蚓堆肥和蔬菜种植的牛粪一体化处理利用方法
CN104206286B (zh) 规模化养牛场牛粪能量梯级利用联合处置方法
CN103120137A (zh) 一种以有机肥配合生物鱼肥养殖鲢鳙鱼的方法
CN103771924B (zh) 一种花卉种植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Komar et al. Basic methods of prepar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from quail manure
CN110073758A (zh) 屠宰和养殖废弃物污水及病死畜禽秸秆沼渣沼液生产的固液态生物有机肥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01720723B (zh) 水蛭的旱养方法
CN110122428A (zh) 一种轮作养殖方法
CN107099490B (zh) 一种用于处理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制剂
CN110054514A (zh) 一种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污联合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7278698B (zh) 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盐碱地修复方法
CN101965780A (zh) 适用于近农区盐碱地的秸秆物料循环利用方法
CN108689732A (zh) 一种果树枝条的快速堆肥方法
CN108812260B (zh) 一种构树根须组培快速育苗方法
CN118252126A (zh) 一种促进蚯蚓繁殖的养殖方法
CN113692971B (zh) 一种基于沼液净化的蔬菜种植系统
CN103782887A (zh) 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的方法
CN113647317A (zh) 一种基于无土栽培的综合果蔬种植方法
CN105532223A (zh) 一种高产牧草的培育及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