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21014B -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21014B CN118221014B CN202410661765.3A CN202410661765A CN118221014B CN 118221014 B CN118221014 B CN 118221014B CN 202410661765 A CN202410661765 A CN 202410661765A CN 118221014 B CN118221014 B CN 1182210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 beam
- frame
- lifting
- lifting device
-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2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use on building sites; constructed, e.g. with separable parts, to facilitate rapid assembly or dismantling, for operation at successively higher levels, for transport by road or rai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88—Safety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吊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包括:吊架系统,所述吊架系统包括顶架、连接架和底架,所述顶架与横梁顶面通过预埋锚固件连接,所述连接架顶侧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连接架底侧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侧面与横梁抵接,所述底架与横梁底面通过预埋锚固件连接;起升系统,所述起升系统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起升系统通过钢丝绳连接动力机构。该提升装置不受吊装高度限制,不受施工进度对提升作业的影响,能够实现对重物的稳定、安全起吊,该提升装置安拆便捷,重复利用率高,能够实现大型重物的起吊,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吊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桥梁持续向大跨度、高索塔寻求突破,在桥梁建设过程中,起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桥梁施工中采用的主流吊装设备主要有塔吊、吊车、提梁机、桥面吊机等,此类设备在桥梁高索塔主桥钢梁施工中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汽车吊及提梁站吊装经济高度在40m以下,超过该高度后,汽车吊及提梁站难以实现有效吊装;
(2)桥面吊机虽然在配绳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吊装作业,但由于桥面吊机需站位在混凝土已浇筑的桥面上才易于施工,桥面吊机在墩顶段未施工时不具备吊装能力;
(3)塔吊是此类高空作业的首选,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不论是吊装范围、吊装能力都极具竞争力,在多数情况下塔吊可胜任吊装作业,但是,对于某些项目而言,需吊装杆件的最大重量极大但数量占比极小,若是仅靠塔吊进行吊装,则需选用最大吊重不小于吊装杆件最大重量的塔吊进行作业,而更大型号吊装设备会造成安装拆卸费用、租赁费用大幅增加,降低项目经济效益。
因此,在面对高塔墩顶段位置高、个别杆件吊装需求要求高、四周场地复杂吊装设备选型困难等施工现状时,如何实现超高限值状态下,超过塔吊吊装能力范围大型杆件的经济、安全吊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实现超高限值状态下,超过塔吊吊装能力范围大型结构的经济、安全吊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包括:
吊架系统,所述吊架系统包括顶架、连接架和底架;
所述顶架与横梁顶面通过预埋锚固件连接;
所述连接架顶侧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连接架底侧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侧面与横梁抵接;
所述底架与横梁底面通过预埋锚固件连接;
起升系统,所述起升系统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起升系统通过钢丝绳连接动力机构。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依靠横梁进行提升作业,横梁可以是索塔高处横梁,也可以是需要进行重物起吊的建筑物高处结构横梁,只需要满足横梁位置高于重物所需起吊高度即可,解决了现有吊装设备高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提升装置不需要放置于已施工完成混凝土面上,不受施工进度对提升作业的影响,且提升装置将起吊重物的力通过吊架系统有效分配传递至横梁上,使提升装置的吊装能力与提升装置的结构安装稳定性相关,能够通过提高提升装置的结构安装稳定性来提高吊装能力,能够实现对重物的稳定、安全起吊,该提升装置安拆便捷,重复利用率高,能够根据起吊重物的重量进行便捷安装,与现有吊装设备配合,实现重量较大但占比项目总起吊数量较小的大型重物的起吊,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架包括至少两根顶梁,相邻所述顶梁之间设置补强连接杆,所述顶梁上设置压梁,所述压梁设置所述预埋锚固件,所述顶梁一端与所述连接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顶梁另一端与横梁通过爬锥连接。形成桁架结构的顶架,安拆方便,结构稳定性较好,同时,顶梁与连接架的销轴连接使连接架与顶架之间的受力合理明确,有利于起吊重物的力的有效传递。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架包括若干斜撑和若干立杆,所述斜撑、所述立杆和所述顶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立杆顶端设置转接板,所述斜撑和所述顶梁分别与所述转接板销轴连接,所述斜撑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若干撑杆。形成结构稳定的连接架,并通过销轴连接实现连接位置的受力合理分配传递,并对工人拆卸比较友好,提高杆件回收率,减少材料及人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架两侧相对设置加强撑,所述加强撑一端连接于所述斜撑与所述底架的连接位置、另一端与横梁侧面通过预埋板锚固连接。加强撑与底架在同一平面内安装,对底架进行结构加强,以进一步提高提升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并使起吊重物的力通过加强撑直接传递至横梁,实现力的合理分配传递,减少吊架系统直接受力,使吊架系统结构稳定性更好并减少吊架系统材料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架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根底梁,相邻所述底梁之间设置加强杆,所述底梁上设置分配梁,所述分配梁设置所述预埋锚固件。使底架与横梁连接稳定,底架自身结构强度较好,能够实现起吊重物过程中力的有效传递分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斜撑和所述立杆底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梁连接;所述顶梁包括双拼槽钢和钢板组成的箱型截面;所述斜撑包括双拼槽钢和钢板组成的箱型截面;所述底梁包括工字钢和焊接在所述工字钢底面的加强板;所述预埋锚固件包括精轧螺纹钢,所述预埋锚固件锚固进入横梁至少2m。各杆件结构强度较高,通过各杆件结构组合,能够确保吊架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进而确保提升装置对大型重物的稳定、安全起吊,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起升系统包括扁担梁和滑车组,所述扁担梁底侧通过卸扣连接所述滑车组,所述滑车组通过卸扣挂设所述钢丝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起升系统还包括滑轮机构,所述滑轮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架,所述底架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滑轮机构滑移范围的限位件,所述滑轮机构连接倒链。使通过拉拽倒链能够驱动滑轮机构在底架上限制的范围内移动,实现起升系统在垂直于横梁纵向的方向移动,实现重物与横梁相对位置的改变,使该提升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重物的提升,还能够使重物被直接吊至横梁下方,防止常规塔吊在横梁下工作,吊装不竖直的情况发生,分担塔吊工作的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塔吊歪拉斜吊情况发生,保证施工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架连接操作平台。以方便在操作平台上实现滑轮机构相对底架的位置调整。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应用于索塔横梁,包括:在横梁施工时预埋设置预埋锚固件;安装顶架和底架;安装连接架的斜撑和立杆;焊接撑杆和加强撑;安装起升系统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通过预埋方式实现提升装置的安装,使提升装置安拆方便,杆件回收利用率较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依靠横梁进行提升作业,不受吊装高度限制,解决了现有吊装设备高度不足的问题;
2、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不需要放置于已施工完成混凝土面上,不受施工进度对提升作业的影响;
3、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将起吊重物的力通过吊架系统有效分配传递至横梁上,使提升装置的吊装能力与提升装置的结构稳定性相关,能够通过提高提升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来提高吊装能力,能够实现对重物的稳定、安全起吊;
4、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安拆便捷,重复利用率高,能够根据起吊重物的重量进行便捷安装;
5、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能够与现有吊装设备配合,实现重量较大但占比项目总起吊数量较小的大型重物的起吊,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6、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使重物能够被直接吊至横梁下方,防止常规塔吊在横梁下工作吊装不竖直的情况发生,分担塔吊工作的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塔吊歪拉斜吊情况发生,保证施工安全;
7、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通过预埋方式实现提升装置的安装,使提升装置安拆方便,杆件回收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所述底架通过预埋锚固件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所述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所述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所述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所述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所述底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所述底架的俯视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所述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顶架,11-顶梁,12-补强连接杆,13-压梁,2-连接架,21-斜撑,22-立杆,221-转接板,23-撑杆,3-底架,31-底梁,32-加强杆,33-分配梁,34-连接板,4-预埋锚固件,5-起升系统,51-扁担梁,52-滑车组,53-卸扣,54-钢丝绳,55-滑轮机构,6-销轴,7-爬锥,8-加强撑,9-操作平台,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出现“上”“下”“左”“右”“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表述术语,都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表达,或者是该发明产品/设备/装置惯常使用时,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方案或简化具体实施例中的描述,便于技术人员快速理解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特定的装置/部件/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位置关系进行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平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相应的装置/部件/元件绝对水平或竖直或悬垂或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或存在偏差。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或者,可以简化理解为相应的装置/部件/元件,处于“水平”“竖直”“悬垂”“平行”等方向设置,能够相对于相应的方向设置具有±10%的误差/偏差,更优选±8%以内的误差/偏差,更优选±6%以内的误差/偏差,更优选±5%以内的误差/偏差,更优选±4%以内的误差/偏差。只要相应的装置/部件/元件在误差/偏差范围内,依然能够实现其在本发明方案中的作用即可。
此外,术语中出现“第一”“第二”“第三”等表述,仅仅是用于区分相同或相似部件的描述,而不应理解为强调或暗示特定部件的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几个”“多个”“若干个”代表至少2个。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等任意情况,甚至可以是超过9个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限定/限制,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设有”“铺设”“布置”的地方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焊接、铆接、栓接、螺纹连接等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手段。这种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物进行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某斜拉桥施工为例进行说明,该斜拉桥钢主梁根据梁段长度及板件尺寸不同共分为十五种梁段类型,钢主梁施工均采用在场内加工、现场拼装的施工方法,现场采用D800-42型塔吊,臂长为50m,经过查询相关资料及与厂家核实,该塔吊在高度18m范围内最大起吊重量为42t,但现场墩顶段部分梁段重量超过60t,因此,该主塔旁塔吊定然无法满足现场墩顶段部分超重梁段的吊装施工要求,若将这些钢梁划分节段后再吊装,又难以保证切割与连接质量,若更换更大吨位的塔吊,则经济投入难以估量,在面临该施工难题下,本实施例采用了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以应用于斜拉桥主塔横梁10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吊架系统和起升系统5,所述吊架系统包括顶架1、连接架2和底架3,所述顶架1与横梁10顶面通过预埋锚固件4连接,所述连接架2顶侧与所述顶架1连接,所述连接架2底侧与所述底架3连接,所述连接架2侧面与横梁10抵接,所述底架3与横梁10底面通过预埋锚固件4连接;所述起升系统5与所述底架3连接,所述起升系统5通过钢丝绳54连接动力机构。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吊架系统作为主要承力结构,采用桁架式结构,用于将起吊重物的力稳定传递至横梁10,顶架1固定在横梁10顶面,底架3固定在横梁10底面,连接架2的左侧或右侧抵接横梁10侧面,本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为连接架2右侧面与横梁10抵接,使用时,本实施例的提升装置通过吊架系统设置在横梁10上,依靠横梁10进行提升作业,不受吊装高度限制,解决了现有吊装设备高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提升装置不需要放置于已施工完成混凝土面上,不受施工进度对提升作业的影响,同时,提升装置能够将起吊重物的力通过吊架系统,有效分配传递至横梁10上,使提升装置的吊装能力与提升装置的结构安装稳定性相关,能够通过提高提升装置的结构安装稳定性来提高吊装能力,能够实现对重物的稳定、安全起吊,该提升装置安拆便捷,重复利用率高,能够根据起吊重物的重量进行结构设计和便捷安装,与现有吊装设备配合,实现重量较大但占比项目总起吊数量较小的大型重物的起吊,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顶架1包括两根顶梁11,相邻所述顶梁11之间设置补强连接杆12,所述顶梁11上设置压梁13,所述压梁13设置所述预埋锚固件4,所述顶梁11一端与所述连接架2通过销轴6连接,所述顶梁11另一端与横梁10通过爬锥7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顶梁11采用双拼槽钢并在上下表面焊接钢板组成箱型截面,压梁13结构与顶梁11截面结构相同,顶梁11和压梁13尺寸根据所需起吊重物的最大吊重进行建模分析后确定,顶架1固定时,顶梁11两端伸出横梁10横向两侧,顶梁11一端通过销轴6与连接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钢板钩挂在横梁10上,与横梁10远离连接架2的一侧通过爬锥7反向连接,压梁13压设在单根顶梁11上或相邻的两根顶梁11上,在顶梁11的两侧分别通过预埋精轧螺纹杆作为预埋锚固件4进行锚固且均配备双螺帽,形成桁架结构的顶架1,安拆方便,结构稳定性较好,同时,顶梁11与连接架2的销轴6连接使连接架2与顶架1之间的受力合理明确,有利于起吊重物的力的有效传递。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架2包括若干斜撑21和若干立杆22,所述斜撑21、所述立杆22和所述顶梁11一一对应设置,即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斜撑21、所述立杆22和所述顶梁11在一个竖直面内设置,所述立杆22顶端设置转接板221,所述斜撑21和所述顶梁11分别与所述转接板221销轴6连接,所述斜撑21与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若干撑杆2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撑杆23包括竖向设置的撑杆23以及斜向设置的撑杆23,竖向设置的撑杆23和斜向设置的撑杆23顶端均连接至斜撑21的中部,斜向设置的撑杆23另一端连接至立杆22与底架3的交汇位置,使竖向设置的撑杆23与立杆22平行,斜向设置的撑杆23与斜撑21组成等腰三角形构造,提高连接架2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架3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底梁31,两根相邻的所述底梁31之间设置加强杆32,所述底梁31上设置分配梁33,所述分配梁33设置所述预埋锚固件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斜撑21和立杆22均采用双拼槽钢并在上下表面焊接钢板组成箱型截面,立杆22顶端焊接钢板作为转接板221,斜撑21和立杆22底端分别通过销轴6与焊接在底梁31上的连接板34连接,其中斜撑21和立杆22底端开槽后与底梁31插接再通过销轴6与焊接在底梁31上的连接板34连接并焊接;底梁31靠近连接架2的一端伸出横梁10横向,底梁31采用精轧螺纹钢作为预埋锚固件4进行与顶梁11类似的锚固,预埋锚固件4锚固进入横梁10至少2m,使底架3与横梁10连接稳定,底架3自身结构强度较好,斜撑21、立杆22和底梁31形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桁架结构,通过撑杆23进行三角形桁架结构内的结构加强,能够确保吊架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并通过销轴6连接实现连接位置的受力合理分配传递,实现起吊重物过程中力的有效传递分配,确保提升装置对大型重物的稳定、安全起吊,且该吊架系统,通过各杆件结构组合,对工人拆卸比较友好,提高杆件回收率,减少材料及人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横梁10靠近连接架2的一侧面设置预埋限位件与立杆22抵接,以提高该提升装置在横梁10上的安装精度,预埋限位件可以是钢板、螺栓等结构件。
优选的,所述起升系统5包括扁担梁51和滑车组52,所述扁担梁51底侧通过卸扣53连接所述滑车组52,所述滑车组52通过卸扣53挂设所述钢丝绳54。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以所需起吊重物的最大吊重为60.25t为例,顶梁11、斜撑21和立杆22均采用双拼28b槽钢并在上下表面焊接10mm钢板组成箱型截面;撑杆23为采用双拼槽钢通过钢板组成的类工钢结构;压梁13和分配梁33采用双拼32b槽钢与10mm钢板组成箱型截面,每根压梁13或分配梁33采用两根预埋精轧螺纹钢进行锚固且均配备双螺帽;扁担梁51采用20mm厚钢板进行拼焊,存在销轴6连接处用20mm厚钢板进行贴焊加强,防止钢板被销轴6撕裂;销轴6、卸扣53、钢丝绳54等部件选材以满足最大吊装重量为基本原则;钢丝绳54采用47.5mm钢丝绳54连接10t卷扬机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有效解决了D800塔吊无法吊起墩顶段施工中所需部分钢梁的问题,在解决该类型节段钢梁吊装问题后,其余节段钢梁吊装重量都不超过40t,使D800-42型塔吊起吊性能完全满足后续钢梁吊装作业,减免了项目更换更大型号塔吊的时间及经济投入,同时,通过各杆件结构组合形成吊架系统,各零部件加工或是现场安装都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与简便性,提升装置所需的加工及安装时间短,使用简单,现场作业人员易掌握,工人培训量小,在解决吊装问题同时保证了施工正常推进,有利于保障施工工期,降低项目投入成本;且该提升装置由于采用销轴6和连接板34实现连接,此设计在受力合理明确的同时,也对工人拆卸比较友好,防止了焊接拆除过程中采用暴力切除方式对杆件的损伤,使得杆件回收率大大提高,只需对杆件简单改装即可活用于下个项目,减少材料及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同类型施工项目尤其是有大跨度桥梁索塔横梁10吊装问题的情况提供了解决思路。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架3两侧相对设置加强撑8,所述加强撑8一端连接于所述斜撑21与所述底架3的连接位置、另一端与横梁10侧面通过预埋板锚固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为进一步提高吊架系统在横梁10上的安装稳定性,提高提升装置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在底梁31远离横梁10的一端侧面连接加强撑8,两根加强撑8与底架3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并相对设置在底架3两侧,形成“八”字形支撑,使起吊重物的力通过加强撑8直接传递至横梁10,实现力的合理分配传递,减少吊架系统直接受力,使吊架系统结构稳定性更好并减少吊架系统材料成本。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起升系统5还包括滑轮机构55,所述滑轮机构55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架3,所述底架3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滑轮机构55滑移范围的限位件,所述滑轮机构55连接倒链。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滑轮机构55滑动设置在底架3的底梁31上,为确保滑轮机构55在底梁31上的稳定滑动,满足重物吊起后在底梁31上的滑移需求,底梁31采用工字钢并在工字钢下方焊接钢板进行厚度增加以实现轨道加强,在底梁31端部焊接钢板限位以防止滑轮机构55走空,滑轮机构55选用适配于底梁31工字钢的型号以保证滑轮机构55能够在底梁31上顺利滑动,同时,滑轮机构55的承载能力与所需起吊重物的最大吊重相适应,使用时,通过拉拽连接在滑轮机构55上的倒链,能够驱动滑轮机构55在底架3上限制的范围内移动,实现起升系统5在垂直于横梁10纵向的方向移动,实现重物与横梁10相对位置的改变,使该提升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重物的提升,还能够使重物被直接吊至横梁10下方,重物在横梁10下的吊装可不依靠塔吊进行工作,防止了常规塔吊在横梁10下工作吊装不竖直的情况发生,分担塔吊工作的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塔吊歪拉斜吊情况发生,保障了施工安全。
优选的,所述底架3连接操作平台9。本实施例中,采用角钢、工字钢等作为原材料,通过在底架3在底梁31上焊接连接横向支架,横向支架再连接竖向吊杆,通过竖向吊杆连接操作平台9,铺设钢跳板,钢跳板与组成操作平台9的角钢采用铁丝绑扎牢固,操作平台9在钢丝绳54通过处进行中间钢跳板拆除,实现在滑轮机构55下方建立的操作平台9,方便工作人员在操作平台9上进行滑轮机构55位置的调整,实现重物从横梁10外侧移动至横梁10正下方。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底梁31采用工字钢并在工字钢下方焊接钢板进行结构加强,同时在工字钢上翼缘进行开孔,底梁31之间采用工字钢加强,工字钢两端与两侧底梁31腹板焊接以形成底梁31之间有效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涉及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应用于斜拉桥索塔横梁10,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在横梁10施工时预埋设置预埋锚固件4;安装顶架1和底架3;再安装连接架2的斜撑21和立杆22;再焊接撑杆23和加强撑8;安装起升系统5;最后进行试吊的步骤。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通过预埋方式实现提升装置的安装,使提升装置安拆方便,杆件回收利用率较高。
具体的,以在斜拉桥索塔上横梁10安装提升装置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将爬锥7、精轧螺纹钢预埋在上横梁10设计位置,再后浇筑上横梁10混凝土,待上横梁10拆模后,通过精轧螺纹钢安装固定顶架1和底架3,再通过销轴6连接立杆22和斜撑21,安装底架3侧面加强撑8,最后安装滑轮机构55、卷扬机等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试吊与滑移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架系统,所述吊架系统包括顶架(1)、连接架(2)和底架(3);
所述顶架(1)与横梁(10)顶面通过预埋锚固件(4)连接;
所述连接架(2)顶侧与所述顶架(1)连接,所述连接架(2)底侧与所述底架(3)连接,所述连接架(2)侧面与横梁(10)抵接;
所述底架(3)与横梁(10)底面通过预埋锚固件(4)连接;
起升系统(5),所述起升系统(5)与所述底架(3)连接,所述起升系统(5)通过钢丝绳(54)连接动力机构;
所述起升系统(5)包括滑轮机构(55),所述滑轮机构(55)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架(3),所述底架(3)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滑轮机构(55)滑移范围的限位件,所述滑轮机构(55)连接倒链,拉拽连接在滑轮机构(55)上的倒链,能够驱动滑轮机构(55)在底架(3)上限制的范围内移动,实现起升系统(5)在垂直于横梁(10)纵向的方向移动;所述底架(3)连接操作平台(9),在操作平台(9)上进行滑轮机构(55)位置的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包括至少两根顶梁(11),相邻所述顶梁(11)之间设置补强连接杆(12),所述顶梁(11)上设置压梁(13),所述压梁(13)设置所述预埋锚固件(4),所述顶梁(11)一端与所述连接架(2)通过销轴(6)连接,所述顶梁(11)另一端与横梁(10)通过爬锥(7)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包括若干斜撑(21)和若干立杆(22);
所述斜撑(21)、所述立杆(22)和所述顶梁(1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立杆(22)顶端设置转接板(221),所述斜撑(21)和所述顶梁(11)分别与所述转接板(221)通过销轴(6)连接;
所述斜撑(21)与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若干撑杆(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3)两侧相对设置加强撑(8),所述加强撑(8)一端连接于所述斜撑(21)与所述底架(3)的连接位置、另一端与横梁(10)侧面通过预埋板锚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3)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根底梁(31),相邻所述底梁(31)之间设置加强杆(32),所述底梁(31)上设置分配梁(33),所述分配梁(33)设置所述预埋锚固件(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1)和所述立杆(22)底端分别通过销轴(6)连接有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与所述底梁(31)连接;
所述顶梁(11)包括双拼槽钢和钢板组成的箱型截面;
所述斜撑(21)包括双拼槽钢和钢板组成的箱型截面;
所述底梁(31)包括工字钢和焊接在所述工字钢底面的加强板;
所述预埋锚固件(4)包括精轧螺纹钢,所述预埋锚固件(4)锚固进入横梁(10)至少2m。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系统(5)包括扁担梁(51)和滑车组(52),所述扁担梁(51)底侧通过卸扣(53)连接所述滑车组(52),所述滑车组(52)通过卸扣(53)挂设所述钢丝绳(54)。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索塔横梁(10),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在横梁(10)施工时预埋设置预埋锚固件(4);安装顶架(1)和底架(3);安装连接架(2)的斜撑(21)和立杆(22);焊接撑杆(23)和加强撑(8);安装起升系统(5)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61765.3A CN118221014B (zh) | 2024-05-27 | 2024-05-27 |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61765.3A CN118221014B (zh) | 2024-05-27 | 2024-05-27 |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21014A CN118221014A (zh) | 2024-06-21 |
CN118221014B true CN118221014B (zh) | 2024-07-30 |
Family
ID=9149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661765.3A Active CN118221014B (zh) | 2024-05-27 | 2024-05-27 |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21014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53963A (zh) * | 2023-05-31 | 2023-10-10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主梁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3353B (zh) * | 2011-12-23 | 2014-11-05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桥梁施工中大型设备的起吊方法及墩顶提升吊架 |
CN202466422U (zh) * | 2012-02-24 | 2012-10-03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桥梁重型钢支座吊装装置 |
EP3152363B1 (en) * | 2014-06-06 | 2019-05-01 | Soletanche Freyssinet | Method for building a bridge and bridge-building apparatus |
CN113148867A (zh) * | 2021-05-12 | 2021-07-23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超重缆索起升的提升站装置 |
CN217350492U (zh) * | 2022-07-08 | 2022-09-02 | 中鹏联合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桥面安装用起吊装置 |
-
2024
- 2024-05-27 CN CN202410661765.3A patent/CN1182210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53963A (zh) * | 2023-05-31 | 2023-10-10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主梁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21014A (zh) | 2024-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34877B2 (en) | Method for removal of temporary support system for road bridge pre-fabricated small box girder-type concealed bent cap, and equipment therefor | |
CN218708558U (zh) | 悬臂浇筑节段施工中吊装钢筋笼的装置 | |
CN102162774B (zh) | 钢结构分配梁式双线整孔箱梁静载试验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803947B (zh) | 一种现浇箱梁门式满堂支架整体横移体系及横移方法 | |
CN101586330A (zh) |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挂篮后退施工方法 | |
CN105649334A (zh) | 一种混凝土剪力墙塔吊附墙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2706503U (zh) | 用于主体建筑施工的电动升降卸料平台 | |
CN212052327U (zh) | 路桥预制小箱梁式隐盖梁临时支承体系的移动式拆卸吊装工装 | |
CN106592962A (zh) | 一种大高差、大跨度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 |
CN110468713B (zh) | 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824199B (zh) | 下置式挂篮的拱桥施工方法 | |
CN2923644Y (zh) | 超高超大型大吨位行走井架式吊装机具 | |
CN109667228B (zh) | 一种直梁式挂篮及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方法 | |
CN118221014B (zh) | 一种用于横梁上的提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1576227B (zh) | 双飞翼拱桥主副拱的施工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吊具 | |
CN116853963B (zh) | 一种斜拉桥主梁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 |
CN209308433U (zh) | 一种现浇梁钢筋笼绑扎安装多功能台车 | |
CN203639831U (zh) | 快速吊装钢桁梁杆件的专用吊具 | |
CN212101770U (zh) | 一种便于快速安拆的用于幕墙单元板块吊装的双轨道装置 | |
CN117211524A (zh) | 一种动臂布料机电梯井爬模集成平台 | |
CN217325044U (zh) | 拆装式现浇横梁托架 | |
CN212077660U (zh) | 大跨度宽幅桥梁主梁菱形挂篮施工结构 | |
CN215759165U (zh) | 一种液压式可自动纠偏侧墙移动模板台车 | |
CN214143341U (zh) | 一种箱梁翼缘板后浇段行走式吊架 | |
CN112482241A (zh) | 箱梁翼缘板后浇段行走式吊架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