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208440A - 流体控制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08440A
CN118208440A CN202211628626.8A CN202211628626A CN118208440A CN 118208440 A CN118208440 A CN 118208440A CN 202211628626 A CN202211628626 A CN 202211628626A CN 118208440 A CN118208440 A CN 118208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fluid control
control assembly
hole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86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86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08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820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08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2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205Conventional flow pattern
    • F04D29/2222Construction and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5/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5/0005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by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壳体、阀部件和泵部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阀部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包括导通部和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导通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泵部件与所述阀芯沿所述泵部件的轴向排布,所述泵部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沿所述泵部件的轴向,所述盖板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叶轮之间;其中,所述盖板部具有通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该流体控制组件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一般会使用到冷却液,冷却液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动机等需加热或冷却部件的冷却或加热,在热管理系统中需要通过泵输送流体,通过阀控制流动路径,泵和阀通过管路连接到系统中。而如果把泵和阀集成到一起时,就会考虑到两者的相互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泵阀集成后的可靠性是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有利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壳体、阀部件和泵部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阀部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包括导通部和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导通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泵部件与所述阀芯沿所述泵部件的轴向排布,所述泵部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沿所述泵部件的轴向,所述盖板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叶轮之间;其中,所述盖板部具有通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该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壳体、阀部件和泵部件,阀部件包括阀芯,阀芯包括导通部和盖板部,泵部件包括叶轮,盖板部的至少部分与导通部为一体结构,并且盖板部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导通部和叶轮之间,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导通部可以与叶轮间隔开,阀部件中的流体可以通过阀芯的盖板部流向泵部件,提高了流体控制组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盖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盖板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流体控制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C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流体控制组件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阀芯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流体控制组件;11、壳体;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3、第一凸起部;114、第三凸起部;115、第三容纳腔;116、定位部;117、加强筋;118、阀盖;12、阀部件;121、阀芯;1211、阀芯通道;1212、导通部;1213、阀芯延伸部;122、密封件;123、阀芯孔;13、泵部件;131、叶轮;1311、叶轮通道;132、定子组件;133、转子组件;14、盖板部;141、支撑部;1411、第一延伸部;14111、外壁;1412、第二延伸部;142、通孔;143、第二凸起部;1431、第一侧壁;1432、第二侧壁;144、主体部;1441、上壁;1442、下壁;145、通孔部;15、转轴;16、第一接口;17、第二接口;18、驱动组件;181、电机;182、电机壳;19、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参考图1-图14,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10,该流体控制组件10可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或空调系统,其中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
流体控制组件10包括壳体11、阀部件12、泵部件13,壳体11具有第一容纳腔111、第二容纳腔112和连通口;阀部件12包括阀芯121,阀芯121包括导通部1212和盖板部14,盖板部14的至少部分与导通部121为一体结构,导通部1212位于第一容纳腔111,导通部1212设置有阀芯通道1211,通过旋转阀芯121,阀芯通道1211能够将至少两个连通口导通;泵部件13与阀芯121沿泵部件13的轴向排布,泵部件13包括叶轮131,叶轮13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112;盖板部14具有通孔142,第一容纳腔111通过通孔与第二容纳腔112连通,沿泵部件13的轴向,盖板部14的至少部分位于导通部1212和叶轮131之间。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导通部1212可以与叶轮131间隔开,阀部件12中的流体可以通过阀芯121的盖板部14流向泵部件13,提高了流体控制组件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流体控制组件10包括壳体11、阀部件12、泵部件13、盖板部14和驱动组件18,壳体11可以具有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第一容纳腔111可以适于容纳至少部分阀部件12,第二容纳腔112可以适于容纳泵部件13,壳体11还可以包括阀盖118,阀盖118能够将阀部件12固定在壳体11内,同时,阀盖118能够保证阀部件12的密封性。驱动组件18能够作为流体控制组件10中阀芯121的动力源,其中,驱动组件18可以包括电机181和电机壳182,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电机壳182可以与阀盖118固定连接,电机壳182与壳体11可以采用激光焊等连接方式固定,或者,电机壳182可以与阀盖118一体设置,电机壳182具有安装腔,电机181可以位于电机壳182的安装腔内,电机181可以为驱动组件18提供动力,驱动组件18能够驱动阀部件12工作,驱动组件18通过改变阀芯121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其中,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阀芯121的轴向和泵部件13的轴向重合或者平行。本文中两个部件一体设置或一体结构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两个部件通过一体注塑以实现两个部件的一体设置或一体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阀部件12可以包括阀芯121和密封件122,密封件122可以与壳体11抵接设置,沿阀芯121的径向,密封件122位于导通部1212和壳体11的侧壁之间,密封件122能够提高阀芯121与壳体11之间的密封性能,具体地,阀芯121与壳体11可以通过密封件122实现径向密封。流体控制组件10还包括转轴15,阀芯121具有阀芯通道1211和阀芯孔123,阀芯121还可以包括导通部1212和阀芯延伸部1213,导通部1212和阀芯延伸部1213可以一体设置,沿阀部件12的轴向方向,阀芯延伸部1213可以朝向远离导通部1212的方向延伸,转轴15可以贯穿阀芯孔123,至少部分转轴15可以位于阀芯孔123内,阀芯通道1211位于导通部1212,阀芯延伸部1213或者导通部1212可以与转轴15轴向限位,防止阀芯121发生偏移,转轴15可以与导通部1212传动连接,转轴15的一端可以与驱动组件18传动连接,驱动组件18能够通过转轴15驱动阀部件12工作。
泵部件13可以包括叶轮131、定子组件132和转子组件133,叶轮131可以具有叶轮通道1311,定子组件132可以位于转子组件133的外周,定子组件132能够使转子组件133转动,转子组件133与叶轮131传动连接,例如转子组件133可以与叶轮131注塑为一体结构或者限位连接,以实现动力在转子组件133和叶轮131之间传递,进而叶轮131能够使流体流动。
盖板部14的部分可以位于阀芯121的导通部1212和叶轮131之间,盖板部14的材质可以为塑料,盖板部14可以与阀芯121一体设置,或者,盖板部14可以与壳体11焊接固定或者密封抵接或者粘接固定。
如图3、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部14可以与壳体11固定连接,盖板部14可以呈环状,盖板部14可以与壳体1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盖板部14可以包括支撑部141,沿盖板部14的径向,支撑部141位于主体部144的径向外侧,支撑部连接于主体部的外周侧,支撑部141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1411,在垂直于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第一延伸部1411可以朝向远离转轴15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延伸部1411可以与壳体11抵接或者固定连接,其中,密封件122可以与第一延伸部1411的上壁抵接,第一延伸部1411可以起到支撑密封件122的作用,防止密封件122因重力等原因滑落,以保证阀芯121与壳体11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一延伸部1411的长度可以按照密封件122的厚度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一延伸部1411还可以包括外壁14111,外壁14111可以定义为第一延伸部1411朝向壳体11的一侧的壁,外壁14111可以环绕第一延伸部1411设置,并且,外壁14111可以与壳体11的侧壁抵接,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外壁14111可以与壳体11采用焊接、粘接或者密封抵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支撑部141还可以包括第二延伸部1412,在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第二延伸部1412可以朝向密封件122延伸,第二延伸部1412可以对密封件122抵接,第二延伸件可以对密封件122产生径向的支撑力,以对密封件122的径向位置进行限位,以保证密封件122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一延伸部1411、第二延伸部1412和壳体11可以限定出第三容纳腔115,密封件12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三容纳腔115内,并且,部分密封件122可以与形成第三容纳腔115的壁抵接,以保证支撑部141能够起到支撑密封件122的作用。
请参考图5至图9,图5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壳体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B-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1中流体控制组件的盖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盖板部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8和图9所示,盖板部14可以包括通孔部145和主体部144,通孔部145和主体部144可以为一体结构,其中,通孔部145可以具有通孔142且包括限定通孔141的表面,第一容纳腔111能够通过通孔142与第二容纳腔112连通,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主体部144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导通部1212和所述叶轮131之间,通孔142可以贯穿盖板部14,阀芯121可以具有阀芯通道1211,叶轮131可以具有叶轮通道1311,通孔142可以与阀芯通道1211和叶轮通道1311连通,进一步地,阀芯通道1211的流体可以通过通孔142流向叶轮通道1311,盖板部14可以起到支撑阀部件12的作用,并且将阀部件12和泵部件13相互隔开,流体可以通过通孔142流通,阀部件12中的流体可以通过通孔142流向泵部件13,提高了流体控制组件10的可靠性。
如图5-图7所示,壳体11可以包括第一凸起部113,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第一凸起部113可以在朝向阀部件12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凸起部113可以与盖板部14固定连接,具体地,在装配时,先将叶轮131安装在第二容纳腔112内,再将盖板部14的下侧壁与第一凸起部113焊接固定,其中,第一凸起部113可以通过激光焊方式与盖板部14固定。
盖板部14可以包括第二凸起部143,第一凸起部113可以与第二凸起部143径向限位设置,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位于第一凸起部113的径向内侧,其中,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为环状,第二凸起部143可以沿第一凸起部113的圆周方向延伸,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为圆弧状,并且第二凸起部143可以根据需求构造为多个,多个第二凸起部143可以沿第一凸起部113的圆周方向延伸,以实现盖板部14与壳体11之间的固定。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第二凸起部143能够在朝向泵部件13方向延伸,第二凸起部143可以包括第一侧壁1431和第二侧壁1432,沿叶轮131的径向,第一侧壁1431为第二凸起部143朝向叶轮131的一侧,第二侧壁1432为第二凸起部143朝向壳体11的一侧,第一侧壁1431可以与叶轮131间隙设置,沿叶轮131的径向,第二凸起部143位于第一凸起部113靠近叶轮131的一侧,第一凸起部113和第二凸起部143相互抵接,例如在图3中,第二凸起部143的第二侧壁1432与部分第一凸起部113的相互贴合,第二侧壁1432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3密封固定,从而便于减小流体泄露。
如图8和图9所示,盖板部14可以包括主体部144和支撑部141,主体部144与支撑部141可以一体设置,主体部144可以包括上壁1441和下壁1442,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主体部144的上壁1441为朝向阀部件12的壁,主体部144的下壁1442为朝向泵部件13的壁,进一步地,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位于主体部144的下壁1442并朝向泵部件13凸出于主体部144,支撑部14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主体部144的上壁1441并朝向阀部件12凸出于主体部144,其中,第一凸起部113可以与主体部144的下壁1442固定连接,第一凸起部113可以通过激光焊方式与下壁1442固定,下壁1442与叶轮131可以在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间隙设置,即下壁1442与叶轮131间隔一定的距离,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下壁1442与叶轮131能够保持较小的间隙,叶轮131进口处流体压力低,叶轮131出口处流体压力高,通过在下壁1442与叶轮131间隙设置,能够有效地改善泵部件13中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流体窜流。
请参考图10至图14,图10是根据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流体控制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C-C截面的剖视示意图;图13是图10中流体控制组件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阀芯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部件12可以包括阀芯121,阀芯121可以包括导通部121和盖板部14,盖板部14的至少部分可以与导通部121为一体结构,壳体11可以包括第一凸起部113,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第一凸起部113可以朝向阀部件12延伸,盖板部14可以包括第二凸起部143,第一凸起部113可以与第二凸起部143径向限位设置,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位于第一凸起部113的径向内侧,其中,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为环状,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位于第一凸起部113的径向内侧,第二凸起部143可以沿第一凸起部113的圆周方向延伸,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为圆弧状,并且第二凸起部143可以根据需求构造为多个,多个第二凸起部143可以沿第一凸起部113的圆周方向延伸,以实现盖板部14与壳体11之间的固定。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第二凸起部143能够朝向泵部件13延伸,其中,第二凸起部143能够与叶轮131间隙设置,第二凸起部143能够与第一凸起部113焊接固定或者密封抵接或者粘接固定,并且,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投影,叶轮131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盖板部14的正投影的内部,具体地,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与包括第一侧壁1431和第二侧壁1432,沿叶轮131的径向,第一侧壁1431为第二凸起部143朝向叶轮131的一侧,第二侧壁1432为第二凸起部143朝向壳体11的一侧,第一侧壁1431可以与叶轮131间隙设置,该间隙的尺寸较小,一方面能够减少对阀芯和叶轮131的转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减少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的流体通过该间隙串流,第二侧壁1432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3密封固定,从而便于减小流体泄露。
如图10和图13所示,盖板部14可以包括通孔部145和主体部144,通孔部145、主体部144和导通部121可以一体设置,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通孔部145可以与导通部121一体设置,主体部144可以与导通部121固定连接。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通孔部145可以朝向泵部件13方向延伸,主体部144的一端可以与通孔部145连接,主体部144远离通孔部145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凸起部143连接,主体部144可以与叶轮131轴向间隙设置。
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主体部144可以包括上壁1441和下壁1442,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主体部144的上壁1441为朝向阀部件12的壁,主体部144的下壁1442为朝向泵部件13的壁,进一步地,第二凸起部143可以位于主体部144的下壁1442,通孔部145可以位于主体部144的上壁1441,下壁1442与叶轮131可以在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方向间隙设置,即下壁1442与叶轮131间隔一定的距离,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下壁1442与叶轮131能够保持较小的间隙,叶轮131进口处流体压力低,叶轮131出口处流体压力高,通过在下壁1442与叶轮131间隙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泵部件13中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流体因压力差导致的窜流。
如图14所示,通孔部145可以具有通孔142且包括限定通孔141的表面,第一容纳腔111能够通过通孔142与第二容纳腔112连通,部分通孔部145可以构成为形成通孔142的壁,通孔142适于流体流通,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叶轮13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通孔142内,或者,叶轮131的进液口可以与通孔142连通,阀芯121可以具有阀芯通道1211,叶轮131可以具有叶轮通道1311,通孔142可以分别与阀芯通道1211和叶轮通道1311连通,进一步地,阀芯通道1211的流体可以通过通孔142流向叶轮通道1311。
如图11和图12所示,壳体11可以包括第三凸起部114和加强筋117,加强筋117可以与第三凸起部114一体设置或者固定连接,加强筋117分别与壳体11和第一凸起部113固定连接,加强筋117可以用于提高第三凸起部114的强度,第三凸起部114可以在第一凸起部113的周向设置,沿阀芯的径向,第三凸起部114位于第一凸起部113的外侧,第三凸起部114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3具有一定间隙,或者,第三凸起部114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沿流体控制组件10的轴向的方向,第三凸起部114可以朝向阀部件12延伸,密封件122可以与第三凸起部114抵接,第三凸起部114可以对密封件122产生轴向的支撑力,以保证密封件122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3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0还可以包括转轴15,壳体11可以设置有定位部116,转轴15可以与定位部116限位连接,从而防止转轴15在转动时偏离,其中,转轴15可以与驱动组件18传动连接,转轴15可以与阀芯121传动连接,转轴15可以与转子组件133径向间隙设置,转子组件133可以相对转轴15旋转运动且转子组件133可以沿转轴15轴向的运动,转轴15可以穿过通孔142并与形成通孔142的壁间隔一定距离,转轴15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叶轮通道1311,转轴15可以对叶轮131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当定子组件132驱动转子组件133转动时,转子组件133能够相对转轴15转动,转轴15可以对转子组件133起到支撑作用,驱动组件18能够驱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进而可以带动阀芯121转动,以控制流体的通断或换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0还可以包括定位销19,转轴15具有第一安装孔,至少部分定位销19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转轴15限位连接,阀芯121具有第二安装孔,至少部分定位销19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阀芯121限位连接,因此当转轴15转动时,定位销19可以随着转轴15转动从而带动阀芯121转动,阀芯121通过转动以控制流体的通断或换向,因此,定位销19可以实现转轴15与阀芯121之间的传动连接,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还可以使定位销与转轴15和阀芯121轴向限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0可以包括第一接口16和第二接口17,具体地,第一接口16和第二接口17可以位于壳体11,或者,壳体1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接口16和第二接口17可以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其中,第一接口16可以与叶轮通道1311连通,通过转动阀芯121,能够使第二接口17与阀芯通道1211连通或相对不连通,从而控制第一接口16与第二接口17连通或不连通。进一步地,流体从第二接口17进入阀芯121部件后,可经过盖板部14进入叶轮131内部,流体在受旋转叶轮131的离心力作用,经叶轮通道1311后从第一接口16离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阀部件(12)和泵部件(13),所述壳体(11)具有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所述阀部件(12)包括阀芯(121),所述阀芯(121)包括导通部(121)和盖板部(14),所述盖板部(1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通部(121)为一体结构,所述导通部(12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所述泵部件(13)与所述阀芯(121)沿所述泵部件(13)的轴向排布,所述泵部件(13)包括叶轮(131),所述叶轮(1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2),沿所述泵部件(13)的轴向,所述盖板部(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通部(121)和所述叶轮(131)之间;
其中,所述盖板部(14)具有通孔(142),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通过所述通孔(14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14)包括主体部(144)和通孔部(145),沿所述阀部件(12)的轴向,所述主体部(14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芯(121)和所述叶轮(131)之间;
所述导通部(121)、所述通孔部(145)和所述主体部(144)均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142)位于所述通孔部(1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第一凸起部(113),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一凸起部(113)朝向所述阀部件(12)延伸,所述盖板部(14)包括第二凸起部(143),所述第二凸起部(143)自所述主体部(144)向背离所述导通部(12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起部(143)沿所述盖板部(14)的周向分布;
所述第二凸起部(143)与所述叶轮(131)间隙设置,沿所述盖板部(14)的径向,所述第二凸起部(14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3)间隙设置,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轴向投影,所述叶轮(13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部(14)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第二凸起部(143)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3)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二凸起部(143)沿所述第一凸起部(113)的圆周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轴向的方向,所述通孔部(145)朝向所述泵部件(13)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144)的一端与所述通孔部(145)连接,所述主体部(144)远离所述通孔部(14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43)连接,所述主体部(144)与所述叶轮(131)轴向间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轴向的方向,所述第二凸起部(143)朝向所述泵部件(13)延伸,所述第二凸起部(143)包括第一侧壁(1431)和第二侧壁(1432),沿所述阀芯(121)的径向,所述第一侧壁(1431)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432)的内侧,所述第一侧壁(1431)与所述叶轮(131)间隙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432)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13)间隙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44)包括下壁(14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3)位于所述主体部(144)的下壁(1442),所述下壁(1442)与所述叶轮(131)轴向间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具有阀芯通道(1211),所述阀芯通道(1211)贯穿所述阀芯(121)朝向所述泵部件(13)的表面,所述通孔(142)与所述阀芯通道(1211)连通,所述叶轮(131)具有叶轮通道(1311),所述通孔(142)与所述叶轮通道(13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第三凸起部(114),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轴向的方向,所述第三凸起部(114)朝向所述阀部件(12)延伸,所述阀部件(12)包括密封件(122),沿所述阀芯(121)的径向,所述密封件(122)抵接于所述阀芯(121)和所述壳体(11)的侧壁之间,所述密封件(122)与所述第三凸起部(114)限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转轴(15),所述转轴(15)与所述阀芯(121)传动连接且轴向限位设置,所述盖板部(14)具有通孔(142),所述转轴(15)穿过所述通孔(142)并与形成所述通孔(142)的壁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转轴(15)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叶轮通道(13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部件(13)包括转子组件(133),所述叶轮(131)与所述转子组件(133)固定连接或者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5)与所述转子组件(133)径向间隙设置;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接口(16)和第二接口(17),所述第一接口(16)与所述叶轮通道(1311)连通,所述阀芯(121)能够使所述第二接口(17)所述阀芯通道(1211)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6)能够通过所述阀芯(121)、所述通孔(142)以及所述叶轮通道(1311)与所述第二接口(17)连通。
CN202211628626.8A 2022-12-18 2022-12-18 流体控制组件 Pending CN118208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8626.8A CN118208440A (zh) 2022-12-18 2022-12-18 流体控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8626.8A CN118208440A (zh) 2022-12-18 2022-12-18 流体控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08440A true CN118208440A (zh) 2024-06-18

Family

ID=9144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8626.8A Pending CN118208440A (zh) 2022-12-18 2022-12-18 流体控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084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3677B2 (ja) 電動モータで駆動される液体ポンプ
US10415590B2 (en) Electric coolant pump
CN100419265C (zh) 电机一体型内接齿轮泵及电子设备
JP4084351B2 (ja) モータ一体型内接歯車式ポンプ及び電子機器
US20110033320A1 (en) Pump rotor for a canned motor pump
EP1302704B1 (en) Submerged electric fluid pump
WO2007004503A1 (ja) モータ一体型内接歯車式ポンプ及び電子機器
CN113994093A (zh) 集成螺杆冷却剂泵
US11499548B2 (en) Gerotor pu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0957842A (zh) 旋转电机
CN106151055A (zh) 电驱动泵
JP2009515086A (ja) 液体ポンプ
CN118208440A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18208421A (zh) 流体控制组件
WO2023065282A1 (zh) 具有冷却流路的传动机构及电桥驱动系统
US20180087514A1 (en) Pump System
WO2018008489A1 (ja) 流体式ファンクラッチ
CN116265725A (zh) 离心泵组件
CN116263153A (zh) 螺杆泵
WO2023065281A1 (zh) 具有冷却流路的传动机构及电桥驱动系统
CN113958510A (zh) 泵装置
US20250101981A1 (en) Pump assembly
JP2023124971A (ja) 電動ポンプ
CN217445184U (zh) 一种屏蔽套注塑组件、屏蔽套装配组件及屏蔽式水泵电机
CN222163016U (zh) 电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