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202189A - 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 Google Patents

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02189A
CN118202189A CN202280073004.5A CN202280073004A CN118202189A CN 118202189 A CN118202189 A CN 118202189A CN 202280073004 A CN202280073004 A CN 202280073004A CN 118202189 A CN118202189 A CN 118202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sin
resin sheet
meth
curabl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730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草野大树
宫泽孝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02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02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2Display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3Head-up displays [HU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23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using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B60K2360/334Projection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3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3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用于以覆盖收纳体的窗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件(1)中,所述收纳体收纳发出光的光源且具有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外部射出的窗部。该透光性树脂片(罩部件(1))具有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而构成的树脂层(3)和层叠于树脂层(3)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5),涂层(5)含有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并且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涂层(5)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透光性树脂片的颜色变化小于5.0[ΔE]。

Description

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搭载于如汽车那样的移动体上来使用的投射型显示器,已知有一种平视显示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平视显示装置为如下装置:通过由反射镜反射显示在液晶显示器、CRT等显示装置(显示部)上的显示图像并投影到车辆所具备的作为具有曲面形状的屏幕的挡风玻璃上而获得虚像。在收纳显示部的壳体上设置有射出显示图像的射出窗。
而且,提出了如下情况:在该射出窗上配置(安装)具备主要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层和层叠于该树脂层上的涂层(硬涂层)的罩部件(透光性树脂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如上所述,该结构的平视显示装置将显示图像投影到挡风玻璃上,因此在车辆的车内,配置于挡风玻璃的正下方。因此,在平视显示装置中,作为射出显示图像的射出窗而配置的罩部件特别是暴露于太阳光(日光)的频率变高。
因此,要求该罩部件具备优异的耐光性,但是实情是,现状的罩部件不能说具备优异的耐光性。
另外,这种问题并不限于平视显示装置所具备的罩部件,在车辆所具备的设置于如前照灯、刹车指示灯那样的各种灯上的灯透镜和如速度传感器、对物传感器那样的各种传感器所具备的罩部件等中也同样地产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9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16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作罩部件的具备优异的耐光性的透光性树脂片、具备该透光性树脂片的可靠性优异的投射型显示器及移动体。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这种目的通过下述(1)~(10)所述的本发明来实现。
(1)一种透光性树脂片,其用于以覆盖收纳体的窗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件中,所述收纳体收纳发出光的光源且具有使来自该光源的光朝向外部射出的所述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树脂片具有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而构成的树脂层和层叠于该树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含有作为主要材料的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照JIS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所述涂层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该透光性树脂片的颜色变化小于5.0[ΔE]。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所述固化性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具备具有与所述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所述树脂材料为聚碳酸酯系树脂。
(5)根据上述(4)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所述树脂层具有相位差,所述相位差为500nm以下。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所述树脂层进一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所述固化性树脂不具有芳香环。
(8)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所述涂层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在该透光性树脂片中通过JIS K 5600-5-6中所规定的交叉切割法被切割成格子状的所述涂层相对于所述树脂层的附着性为90%以上。
(9)一种投射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型显示器中作为所述罩部件而具备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
(10)一种移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具备上述(9)所述的投射型显示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用于以覆盖收纳体的窗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件中,所述收纳体收纳发出光的光源且具有使来自该光源的光朝向外部射出的所述窗部。
在这种透光性树脂片中,在本发明中,该透光性树脂片具有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而构成的树脂层和层叠于该树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含有作为主要材料的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所述涂层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该透光性树脂片的颜色变化变得小于5.0[ΔE]。因此,能够将该透光性树脂片用作具备优异的耐光性的罩部件。因此,能够将作为罩部件而具备该透光性树脂片的投射型显示器及移动体设为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罩部件而具有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的汽车的平视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放大了图1中用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罩部件中所应用的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及移动体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对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及移动体进行说明之前,对作为罩部件而具有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的汽车的平视显示装置(投射型显示器)进行说明。
<平视显示器>
图1是表示作为罩部件而具有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的汽车的平视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放大了图1中用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罩部件中所应用的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的放大剖视图。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图3中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并且,将图1、图2中的左侧称为“前”或“前方”,将右侧称为“后”或“后方”。并且,在图3中,为了容易理解,将罩部件以平坦的状态图示,将厚度方向放大并示意地图示。
如图1所示,平视显示器(Head-Up Display)10搭载于汽车100上来使用。该平视显示器10内置于仪表板101的上部。
如图2所示,平视显示器10具备显示部11、反射部件12及收纳体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1由液晶显示器构成,并且作为光源而发挥作用,光源作为射出光而射出显示图像LS。显示部11构成为如下:通过使构成显示图像LS中的各像素的红色(R)、绿色(G)、蓝色(B)各自的颜色的光从作为光源的显示部11射出而形成全彩的显示图像LS。
反射部件12例如由棱镜构成,并且能够反射来自显示部11的显示图像LS。由反射部件12反射的显示图像LS以挡风玻璃102为屏幕,被投影到该挡风玻璃102的背面(内侧的面)102a上。该投影光作为显示图像LS而被驾驶员H识别(参考图1、图2)。
如图2所示,收纳体13(壳体)呈箱状,并且能够在其内侧收纳显示部11、反射部件12及其他构成平视显示器10的零件等。并且,收纳体13具有由朝向挡风玻璃102侧开口的开口部构成的窗部131。显示图像LS经由该窗部131朝向收纳体13的外部、即朝向挡风玻璃102射出。
并且,在收纳体13的窗部131中,具有透光性的罩部件1(透光性罩部件)在中央部形成凹部而使其弯曲成收纳体13侧成为凸状态且挡风玻璃102侧成为凹状态的弯曲状态下,以覆盖该窗部131的方式进行设置(安装)。由此,能够将显示图像LS朝向挡风玻璃102射出,并且能够防止灰尘、尘埃等异物经由窗部131侵入到收纳体13内。因此,能够防止显示部11的显示图像LS、反射部件12被该异物导致模糊或污染。并且,通过成为形成有凹部的弯曲状态,罩部件1成为容易反射太阳光的结构,能够可靠地抑制太阳光侵入到收纳体13内。并且,例如能够防止罩部件1从仪表板101突出,因此能够防止罩部件1遮挡驾驶员H的视野。另外,在不需要使罩部件1发挥通过呈弯曲形状而获得的效果的情况下,罩部件1也可以不呈弯曲形状而呈平板形状并设置于窗部131。
<罩部件>
罩部件1(透光性罩部件)由具有透光性的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罩部件1具有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而构成的树脂层3和层叠于该树脂层3的两个表面上的涂层5。涂层5含有作为主要材料的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涂层5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罩部件1的颜色变化变得小于5.0[ΔE](必要条件A)。
如此,通过由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构成具有透光性的罩部件1,如图2所示,罩部件1安装于收纳体13的窗部131上,即使暴露于日光,该罩部件1也发挥优异的耐光性。因此,能够将罩部件1安装于窗部131上的平视显示器10及汽车100设为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结构。
以下,对构成该罩部件1、即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的各层进行说明。
树脂层3为构成罩部件1的主要层的基材,并且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而构成。另外,树脂层3中的树脂材料的含有率优选为75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且99.8重量%以下。
作为树脂材料,只要具有透光性,则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以举出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氯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等,也能够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的固化物富含透明性(透光性)、刚性等机械强度及耐热性。因此,通过作为树脂材料而使用聚碳酸酯系树脂,能够提高罩部件1的透明性、耐冲击性及耐热性。而且,通过使用聚碳酸酯系树脂,在对罩部件1赋予相位差的情况下,能够将其大小比较容易设定在后述范围内。
并且,作为该聚碳酸酯系树脂,其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9000以上且40000以下,更优选为19500以上且35000以下。由此,能够更显著地发挥作为树脂材料而使用聚碳酸酯系树脂的效果。
该树脂层3可以不具有相位差,但是例如优选通过实施成为拉伸状态的拉伸加工而形成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的片材来具有相位差(retardation;双折射率×厚度)。
如此,通过使该树脂层3具有相位差,如图2所示,即使将罩部件1在弯曲状态下安装于收纳体13的窗部131上,也能够将从显示部11射出的显示图像LS(射出光)以所设计的色调可靠地投影到作为屏幕的挡风玻璃102的背面102a上。
另外,作为对树脂层3赋予相位差的方法,能够进行以下的拉伸加工。即,准备形成的比树脂层3的平均厚度t3更厚的片材。之后,通过使处于软化或熔融状态的片材成为朝向一个方向拉伸直至变成平均厚度t3为止的拉伸状态,在树脂层3的层中,使树脂材料(高分子)沿拉伸的一个方向排列。通过该树脂材料的排列,能够将树脂层3设为具有相位差(retardation;双折射率×厚度)的结构。
而且,对于树脂层3,除了如上所述的拉伸加工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挤出加工来赋予相位差。即,将以处于软化或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的软化/熔融材料挤出成软化或熔融状态的片材。之后,实施在传送片材的同时进行冷却的挤出加工。由此,在所形成的树脂层3的层中,树脂材料(高分子)沿挤出的一个方向排列。其结果,树脂层3被设为具有相位差(retardation;双折射率×厚度)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拉伸加工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设定使处于软化或熔融状态的片材朝向一个方向拉伸时的条件、即片材的加热条件、拉伸之后的片材的冷却条件及片材的拉伸条件(拉伸力、拉伸速度)等条件,能够将树脂层3的相位差(Re)设定为所期望的大小(值)。
而且,在实施挤出加工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设定将处于软化或熔融状态的软化/熔融材料挤出成片材时的条件、即软化/熔融材料(片材)的加热条件、所挤出的片材的冷却条件及片材的挤出条件(传送速度)等条件,能够将树脂层3的相位差(Re)设定为所期望的大小(值)。
树脂层3的相位差(Re)例如优选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80nm以上且250nm以下。由此,能够更显著地发挥通过对树脂层3赋予相位差(Re)而获得的效果。
并且,根据需要,树脂层3除了上述作为主要材料的树脂材料以外,例如还可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热射线吸收剂、增塑剂、抗氧化剂、色材(着色剂)等各种添加剂,但是这些之中,优选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由此,能够将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涂层5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罩部件1(透光性树脂片)的颜色变化更可靠地设定为小于5.0[ΔE]。即,能够满足必要条件A。
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及热射线吸收剂,可以分别同样地举出涂层5中所包含的后述紫外线吸收剂及热射线吸收剂。另外,树脂层3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相对于树脂层3的树脂材料100重量份,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且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3重量份以上且8.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且5.0重量份以下。由此,提高罩部件1(透光性树脂片)的耐光性。
并且,作为增塑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二醇、聚酰胺低聚物、乙撑双硬脂酰胺、邻苯二甲酸酯、聚苯乙烯低聚物、聚乙烯蜡、硅油等,能够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树脂层3的平均厚度t3优选为0.3mm以上且0.6mm以下,更优选设定为0.32mm以上且0.54mm以下。通过将树脂层3的平均厚度t3设定在该范围内,如图2所示,即使将罩部件1在使其弯曲的弯曲状态下以覆盖收纳体13的窗部131的方式进行安装,也能够使罩部件1可靠地发挥作为覆盖窗部131的罩部件的功能。
并且,作为树脂层3的折射率,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58以上且1.60以下,更优选为1.585以上且1.595以下。
而且,在树脂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这两者上分别设置有以固化性树脂为主要材料而构成的涂层5作为最外层。由此,涂层5作为保护树脂层3的保护层而发挥作用。
该涂层5由含有作为主要材料的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由此,能够对涂层5赋予优异的耐光性。其结果,罩部件1(透光性树脂片)满足如下条件(必要条件A):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涂层5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按照ISO11664-4测定的罩部件1的颜色变化小于5.0[ΔE]。另外,涂层5中的固化性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75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上且99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且98重量%以下。
作为该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将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以聚酯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以环氧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以乙烯基苯酚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等中的至少1种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等。另外,作为固化性树脂,只要包含50重量%以上的上述中的任一个作为主要成分即可,也可以包含1种以上的其他固化性树脂作为副成分。而且,这些之中,优选为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由此,能够比较容易实现与树脂层3的密合性的提高。因此,能够对罩部件1赋予更优异的强度,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不仅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还满足后述必要条件B的结构。
并且,该固化性树脂优选在其结构中不具有芳香环。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或防止固化性树脂中的变质、劣化,因此能够对涂层5及树脂层3赋予优异的耐光性。因此,能够对罩部件1赋予优异的耐光性,以将罩部件1(透光性树脂片)设为比较容易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即必要条件A的结构。
作为不具有芳香环的固化性树脂,只要在其结构中不具有芳香环,则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其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固化性树脂。另外,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固化性树脂具备侧链,其侧链也可以由脂肪族结构构成。并且,脂肪族结构可以为呈直链状、支链状及环状的结构中的任一个。而且,脂肪族结构可以包含如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磷原子那样的杂原子,也可以将碳原子中的至少一部分取代为氟原子。
因此,固化性树脂优选以其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主要成分,具体而言,作为这种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通过选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固化性树脂,能够比较容易且低廉地获取其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固化性树脂,以将罩部件1设为满足必要条件A的结构。并且,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因此为柔软性优异的化合物。因此,通过使固化性树脂包含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要成分,能够对涂层5赋予优异的挠性(柔软性)。因此,如本实施方式,即使将罩部件1在使其弯曲的弯曲状态下以覆盖窗部131的方式进行设置(安装),也能够可靠地抑制或防止在涂层5中产生裂缝。
因此,以下,对包含以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具备具有氨基甲酸酯键(-OCONH-)的主链和与该主链连结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并且,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或低聚物。
通过在固化性树脂中包含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要成分,如上所述,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即必要条件A的结构。并且,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柔软性优异的化合物,因此能够对涂层5赋予优异的挠性(柔软性)。
并且,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包含一分子中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为2个以上的结构,更优选包含5个以上的结构,进一步优选包含10个以上的结构。
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一分子中的(甲基)丙烯酰基的数量为2个以上,则能够使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反应而形成网络。因此,能够实现由固化性树脂构成的涂层5的交联密度的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涂层5的耐光性。因此,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更可靠地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即必要条件A的结构。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能够作为使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反应产物而获得。
作为多元醇,可以举出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
聚醚多元醇优选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并且具有小于1300的数均分子量。在使用了数均分子量为1300以上的聚醚多元醇的情况下,涂层5的柔软性过高,例如有可能容易对涂层5(罩部件1)造成擦伤等。
聚酯多元醇例如能够通过使二醇与二羧酸或二羧酸酰氯进行缩聚反应,或者使二醇或二羧酸酯化以进行酯交换反应而获得。作为二羧酸,可以使用己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庚二酸、癸二酸、壬二酸、马来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等,作为二醇,可以使用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等。通过设为这些二羧酸与二醇的组合,能够获得具有脂肪族结构的聚酯多元醇(脂肪族系聚酯多元醇)。
聚碳酸酯二醇例如能够通过使二醇与碳酸酯类进行反应而获得。作为二醇,可以使用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4-环己二醇、聚氧乙二醇等,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作为碳酸酯类,可以使用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乙烯酯等,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通过设为这些碳酸酯类与二醇的组合,能够获得具有脂肪族结构的聚碳酸酯二醇(脂肪族系聚碳酸酯二醇)。
作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例,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丙烯酸-3-羟基丁酯、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1.0×103以上且1.5×104以下,更优选为1.5×103以上且1.0×104以下。通过使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在所述范围内,涂层5的挠性与硬度的平衡变得良好,能够抑制将罩部件1成型为曲面形状时的弯曲部中的裂缝的产生。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例如能够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来测定。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含有率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在包含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65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且75重量%以下。通过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含有率设定在所述范围内,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更可靠地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即必要条件A的结构,并且涂层5的挠性与硬度的平衡变得良好。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并且,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固化性树脂优选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进一步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为在一分子中包含2个以上的有助于聚合反应的(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通过在固化性树脂中包含这种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该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所具有的(甲基)丙烯酰基与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所具有的(甲基)丙烯酰基键合而形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网络。因此,能够实现由固化性树脂构成的涂层5的交联密度的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涂层5的耐光性。即,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更可靠地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必要条件A)的结构。
并且,所谓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只要在一分子中包含2个以上的有助于聚合反应的(甲基)丙烯酰基即可,表示单体、低聚物全部,其分子量及分子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可以举出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四季戊四醇十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
并且,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例如可以举出多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等。
多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来获得:用(甲基)丙烯酸对通过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缩合而获得的、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的羟基进行酯化。并且,多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能够通过用(甲基)丙烯酸对在多元羧酸中附加环氧烷而获得的低聚物的末端的羟基进行酯化来获得。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在包含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通过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有率设定在所述范围内,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更可靠地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即必要条件A的结构。
如上所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组合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具体而言,优选为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在一分子中具有10个(甲基)丙烯酰基的10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在一分子中具有6个(甲基)丙烯酰基的6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根据这种组合,能够更显著地发挥通过组合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而获得的效果,因此在所形成的涂层5中,形成更高密度的三维交联结构。因此,能够长期可靠地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包含前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树脂”,在该主树脂中,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必须成分,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是优选包含的成分。并且,固化性树脂除了主树脂以外,还可以包含异氰酸酯及硅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等中的至少1种作为其他树脂成分。
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包含异氰酸酯的情况下,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异氰酸酯作为使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在分子之间键合(交联)的交联剂而发挥作用。即,通过包含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所具有的羟基与异氰酸酯所具有的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而形成由氨基甲酸酯键构成的交联结构,其结果,实现由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涂层5的效果密度的提高。因此,能够将罩部件1设为更可靠地满足罩部件1的所述颜色变化小于5.0[ΔE]的条件、即必要条件A的结构。
作为该异氰酸酯,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以举出具有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等,尤其,更优选还包含具有3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多官能异氰酸酯。由此,实现由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涂层5的效果密度的进一步提高。
并且,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即涂层5可以包含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能够使用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等安息香或安息香烷基醚类、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等芳香族酮类、苯偶酰等α-二羰基类、苄基二甲基缩酮、苄基二乙基缩酮等苄基缩酮类、苯乙酮、1-(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烷-1-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酮-1等苯乙酮类、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等蒽醌类、2,4-二甲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等噻吨酮类、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等膦氧化物类、1-苯基-1,2-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等α-酰基肟类、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戊酯等胺类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1-(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烷-1-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酮-1等苯乙酮类。
并且,光聚合引发剂的含有率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在包含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有率小于所述下限值,则有时难以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充分固化,并且即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有率超过所述上限值,也看不到进一步的提高。
并且,在本发明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即涂层5包含紫外线吸收剂。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即涂层5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在涂层5中吸收紫外线以抑制或防止紫外线到达树脂层3。由此,抑制树脂层3中所包含的树脂材料的变质、劣化,其结果,为了提高树脂层3乃至罩部件1的耐光性、即为了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在涂层5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可以举出三嗪系、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能够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组合使用2种。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使用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之中,更优选为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由此,能够更显著地发挥所述效果。并且,若为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则能够比较容易且低廉地获取作为具备后述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紫外线吸收剂。
而且,紫外线吸收剂优选具备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由此,也能够在通过使固化性树脂(例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反应而形成的网络内吸入该紫外线吸收剂。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或防止该紫外线吸收剂从由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涂层5中泄漏、即渗出。因此,能够长期更可靠地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及下述必要条件B(尤其,下述必要条件B)。
另外,在固化性树脂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具备(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通过使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两者所具有的(甲基)丙烯酰基彼此自由基聚合而形成网络,因此优选用作具备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紫外线吸收剂。并且,具备(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官能团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能够作为具有羟基的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反应产物而获得。
并且,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在包含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小于所述下限值,则根据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有可能无法充分获得通过在涂层5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而获得的效果。并且,即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率超过所述上限值,也看不到耐光性的进一步提高,有时会损害涂层5的透明性、涂层5对树脂层3的密合性。
并且,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即涂层5优选包含光稳定剂。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即涂层5含有光稳定剂,能够实现涂层5暴露于日光时的稳定化的提高。其结果,能够可靠地满足提高涂层5乃至罩部件1的耐光性的条件、即所述必要条件A。
作为光稳定剂,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可以举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镍系光稳定剂等,能够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组合使用2种。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使用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由此,能够更显著地发挥所述效果。并且,若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则能够比较容易且低廉地获取作为具备后述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光稳定剂。
而且,光稳定剂优选具备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由此,也能够在通过使固化性树脂(例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反应而形成的网络内吸入该光稳定剂。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或防止该光稳定剂从由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涂层5中泄漏、即渗出。因此,能够长期更可靠地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
另外,在固化性树脂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具备(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光稳定剂能够通过使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两者所具有的(甲基)丙烯酰基彼此自由基聚合而形成网络,因此优选用作具备具有与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光稳定剂。并且,具备(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官能团的光稳定剂例如能够作为具有羟基的受阻胺系稳定剂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反应产物而获得。
并且,光稳定剂的含有率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在包含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0.1重量%以上且2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光稳定剂的含有率小于所述下限值,则根据光稳定剂的种类,有可能无法充分获得通过在涂层5中添加光稳定剂而获得的效果。并且,即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光稳定剂的含有率超过所述上限值,也看不到耐光性的进一步提高,有时会损害涂层5的透明性、涂层5对树脂层3的密合性。
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进一步包含除了上述材料以外的其他添加剂。
作为其他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热射线吸收剂、增塑剂、着色剂、增感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抗还原剂、抗静电剂及表面调整剂(均化剂)等。
涂层5由如上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其平均厚度t5分别不受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1.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且11μm以下。若各涂层5的平均厚度t5小于所述下限值,则有时罩部件1的耐光性降低。另一方面,若涂层5的厚度超过所述上限值,则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罩部件1设为处于形成有凹部的弯曲状态的结构时,有可能在成为所述凹部的区域中产生裂缝。
并且,作为涂层5的折射率,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40以上且1.60以下,更优选为1.450以上且1.595以下。
另外,该涂层5例如通过如下来形成:通过将包含溶剂的清漆状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于树脂层3上而形成液状被膜,并向该液状被膜照射紫外线以使液状被膜固化。
另外,在罩部件1中,若罩部件1能够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则可以省略分别设置于上表面及下表面上的2个涂层5中的任一个(尤其,设置于下表面上的涂层5)。
其中,罩部件1通过具有呈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树脂层3和涂层5,只要满足所述必要条件A即可,即,只要满足如下条件即可: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涂层5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罩部件1(透光性树脂片)的颜色变化小于5.0[ΔE]。关于这一点,优选所述颜色变化小于3.0[ΔE],进一步优选所述颜色变化小于2.0[ΔE]。由此,罩部件1可以说是发挥更优异的耐光性的结构。
并且,在罩部件1中,在照射640小时的所述紫外线之后,通过JIS K5600-5-6中所规定的交叉切割法被切割成格子状的涂层5相对于树脂层3的附着性优选为90%以上(必要条件B),更优选为92%以上且100%以下。由此,可以说即使罩部件1暴露于日光,也在树脂层3与涂层5之间维持优异的密合性。因此,对罩部件1赋予更优异的强度,如图2所示,即使将罩部件1在弯曲状态下安装于收纳体13的窗部131上,也可以更可靠地抑制或防止涂层5从树脂层3剥离,因此罩部件1发挥更优异的耐光性。
而且,该罩部件1的总厚度t1优选为0.10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为0.30mm以上且1.0mm以下。通过将罩部件1的总厚度t1设定在该范围内,如图2所示,即使将罩部件1在使其弯曲的弯曲状态下以覆盖收纳体13的窗部131的方式进行安装,也能够使罩部件1可靠地发挥作为覆盖窗部131的罩部件的功能。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及移动体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构成透光性树脂片的各部分可以替换为能够发挥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并且,可以附加任意的结构物。
并且,透光性树脂片可以为在树脂层与涂层之间存在至少1个密合层等其他层(中间层)的结构。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罩部件)应用于汽车的平视显示器(投射型显示器)所具备的罩部件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并不限于这种罩部件,优选应用于暴露于日光的部件中,例如也能够优选应用于车辆所具备的设置于如前照灯、刹车指示灯那样的各种灯上的灯透镜、如速度传感器、对物传感器那样的各种传感器所具备的罩部件等中。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1.原材料的准备
<聚碳酸酯系树脂>
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准备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制、“E2000F-N”)。
<合剂1>
作为包含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合剂1,准备了包含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10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45重量%)和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6官能丙烯酸酯单体(DPHA、55重量%)的合剂(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Chemical Corporation)制、“UV-1700B”)。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
作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准备了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大赛璐公司(DAICEL-ALLNEX LTD.)制、“EB2000”)。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2>
作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2,准备了主链包含芳香族结构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DKS Co.Ltd.)制、“GX-8644D”)。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准备了主链由脂肪族结构构成的2官能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A-DCP”)。
<光聚合引发剂1>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1,准备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艾坚蒙公司(IGM Resins B.V.公司)制、“Omnirad184”)。
<紫外线吸收剂1>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1,准备了羟基苯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巴斯夫日本有限公司(BASF Japan Ltd.)制、“Tinuvin 1577ED”)。
<紫外线吸收剂2>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2,准备了具备(甲基)丙烯酰基的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大塚化学株式会社(Otsuka Chemical Co.,Ltd.)制、“RUVA-93”)。
<紫外线吸收剂3>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3,准备了羟基苯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巴斯夫日本有限公司(BASF Japan Ltd.)制、“Tinuvin 400”)。
<光稳定剂1>
作为光稳定剂1,准备了具备(甲基)丙烯酰基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HALS、艾迪科公司(ADEKA Corporation)制、“LA-82”)。
<均化剂1>
作为均化剂1,准备了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铁谷公司(TetsutaniCo.Ltd)制、“BYK-378”)。
<色材1>
作为色材1,准备了蓝色的色材(有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ARIMOTO CHEMICAL CO.,LTD.)制、“溶剂紫13(Solvent Violet 13)”)。
<色材2>
作为色材2,准备了红色的色材(有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ARIMOTO CHEMICAL CO.,LTD.)制、“溶剂红52(Solvent Red 52)”)。
2.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作为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树脂,配合包含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合剂1:14.7003重量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2.1000重量份、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4.2000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1:1.4700重量份,从而获得了混合物。混合物进一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2:0.5250重量份,并用作为溶剂的丙二醇单甲醚(PM):77.0014重量份进行了稀释。之后,搅拌所稀释的混合物,从而制备了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参考表1)。
3.罩部件(透光性树脂片)的制造
(实施例1)
[1]首先,配合所准备的聚碳酸酯系树脂:100.0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1:0.05重量份、色材1:0.00018重量份及色材2:0.00004重量份,从而获得了混合物。之后,将该混合物从单轴挤出机所具备的T型模具挤出成片状,从而获得了片体。之后,在加热温度270℃条件下对片体实施挤出加工之后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了平均厚度t3 0.50mm、拉伸度200%的树脂层3。
另外,关于所获得的树脂层3,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阿美特克有限公司(Axometrics公司)制、“Axoscan”)测定了测定波长543nm条件下的相位差的结果,为110nm。
[2]接着,将预先制备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分别涂布于树脂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并使其加温干燥,从而获得了涂膜。在该加温干燥工序之后,向涂膜照射紫外线,从而在树脂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分别形成平均厚度t55.0μm的涂层5,从而获得了层叠体。另外,此时,在加温干燥工序中,为了防止因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丙二醇单甲醚成分突沸而产生涂层表面的凹凸,在进行加温干燥之前,在常温条件下使丙二醇单甲醚成分逐渐挥发了5分钟。
而且,将形成有该涂层5的层叠体裁断成纵300mm×宽200mm的大小,从而获得了实施例1的罩部件1(参考表2)。
(实施例2~实施例5)
将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2的含量如表1所示那样进行设定,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实施例2~实施例5的罩部件1。
(实施例6)
作为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包含紫外线吸收剂3来代替紫外线吸收剂2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实施例6的罩部件1。
(实施例7)
作为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进一步包含光稳定剂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2及光稳定剂1的含量如表1所示那样进行设定,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实施例7的罩部件1。
(实施例8)
作为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包含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2来代替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实施例8的罩部件1。
(实施例9)
使用省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1的树脂层3,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实施例9的罩部件1。
(比较例1)
作为用于形成涂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省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2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比较例1的罩部件1。
4.评价
通过以下方法对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罩部件进行了评价。
<耐光性试验>
关于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罩部件1,分别用氙灯耐候试验机进行促进试验,并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按照ISO11664-4测定颜色变化(ΔE),根据所获得的颜色变化(ΔE)如下进行了评价。
<<颜色变化(ΔE)>>
A:ΔE为3.0以下,未确认到外观变化。
B:ΔE超过3.0且小于5.0,虽然观察到一些外观变化,但是对作为罩部件1的使用没有影响。
C:ΔE为5.0以上且小于8.0,观察到外观变化,并对作为罩部件1的使用带来影响。
D:ΔE超过8.0,明显观察到外观变化,难以作为罩部件1使用。
<附着性试验>
关于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罩部件1,首先,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进行了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的促进试验。之后,按照JIS K 5600-5-6中所规定的交叉切割法,使用单刀以2mm的间隔对罩部件1的涂层5进行了直角的格子状(25格)的切口(切割)。接着,在25格的格子(涂层5)上贴上每25mm的宽度具备10±1N的附着强度的胶带,附着之后在5分钟以内,以接近60°的角度,并以0.5~1.0秒揭开了胶带。接着,测定涂层5沿切割的边缘和/或在交叉点处剥离的格子的个数,并计算出附着于树脂层3上的格子(涂层5)的比例。而且,根据所获得的附着的格子的比例,如下进行了评价。
A:附着的格子的比例为100%。
B:附着的格子的比例为90%以上且小于100%。
C:附着的格子的比例为50%以上且小于90%。
D:附着的格子的比例小于50%。
将如上所述获得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罩部件中的评价结果分别示于下述表2中。
如表2所示,示出了如下结果:在各实施例中的透光性树脂片中,能够将照射所述紫外线之后的所述颜色变化的大小设定为小于5.0[ΔE],在将透光性树脂片用作罩部件时,可以说是具备优异的耐光性的罩部件。
相对于此,在比较例中的透光性树脂片中,照射所述紫外线之后的所述颜色变化的大小成为5.0[ΔE]以上,该透光性树脂片无法用作具备优异的耐光性的罩部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透光性树脂片用于以覆盖收纳体的窗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件中,所述收纳体收纳发出光的光源且具有使来自该光源的光朝向外部射出的所述窗部。因此,本发明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罩部件,3-树脂层,5-涂层,10-平视显示器(Head-Up Display),11-显示部,12-反射部件,13-收纳体,131-窗部,100-汽车,101-仪表板,102-挡风玻璃,102a-背面(内侧的面),H-驾驶员,LS-显示图像,t1-总厚度,t3、t5-平均厚度。

Claims (10)

1.一种透光性树脂片,其用于以覆盖收纳体的窗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件中,所述收纳体收纳发出光的光源且具有使来自该光源的光朝向外部射出的所述窗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树脂片具有以树脂材料为主要材料而构成的树脂层和层叠于该树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涂层,
所述涂层含有作为主要材料的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
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所述涂层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的按照ISO11664-4测定的该透光性树脂片的颜色变化小于5.0[Δ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所述固化性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具备具有与所述固化性树脂的反应性的官能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所述树脂材料为聚碳酸酯系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所述树脂层具有相位差,所述相位差为500n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所述树脂层进一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所述固化性树脂不具有芳香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其中,
按照JIS K 7350-2的表3-A法-循环编号3,使用氙灯耐候试验机向所述涂层照射600小时的紫外线之后,在该透光性树脂片中通过JIS K 5600-5-6中所规定的交叉切割法被切割成格子状的所述涂层相对于所述树脂层的附着性为90%以上。
9.一种投射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射型显示器中作为所述罩部件而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树脂片。
10.一种移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体具备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射型显示器。
CN202280073004.5A 2021-11-01 2022-10-28 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Pending CN1182021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9050 2021-11-01
JP2021179050 2021-11-01
PCT/JP2022/040408 WO2023074854A1 (ja) 2021-11-01 2022-10-28 透光性樹脂シート、投射型表示器および移動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02189A true CN118202189A (zh) 2024-06-14

Family

ID=8615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73004.5A Pending CN118202189A (zh) 2021-11-01 2022-10-28 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427934A4 (zh)
JP (1) JP7424553B2 (zh)
CN (1) CN118202189A (zh)
WO (1) WO20230748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1648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耐擦傷性樹脂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板および携帯型情報端末の表示窓保護板
JP5267488B2 (ja) * 2010-03-11 2013-08-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積層体
JP6152018B2 (ja) * 2013-09-04 2017-06-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6743385B2 (ja) 2015-12-25 2020-08-19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
JP6921882B2 (ja) * 2018-08-30 2021-08-18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透光性樹脂シート、投射型表示器および移動体
JP6544473B1 (ja) * 2018-09-27 2019-07-17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光学性層、カバー部材および移動体
JP2020095193A (ja) * 2018-12-14 2020-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用ゲートカバ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427934A1 (en) 2024-09-11
JPWO2023074854A1 (zh) 2023-05-04
WO2023074854A1 (ja) 2023-05-04
EP4427934A4 (en) 2025-03-12
JP7424553B2 (ja)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48739A1 (en) Composition curable with actinic energy ray and use thereof
JP2010085978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
JP2003004939A (ja) 光学フィルム
CN109641432B (zh) 防雾性层叠体
KR101784239B1 (ko)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성 조성물 및 그를 사용한 필름
JP7567256B2 (ja) 硬化膜及び積層体、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6904335B2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US20130148330A1 (en) Optical film,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476676B2 (ja) 車両用風防板
KR102210258B1 (ko) 광학표시장치의 보호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N103862771A (zh) 表面处理层积膜以及使用该表面处理层积膜的偏光板
CN118202189A (zh) 透光性树脂片、投射型显示器和移动体
JP7199185B2 (ja) 成形用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WO2019159974A1 (ja) 防曇性積層体及び防曇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185824A (ja) 反射防止積層フィルム
JP2020034890A (ja) 透光性樹脂シート、投射型表示器および移動体
KR20190131176A (ko) 대전방지성 고경도 코팅 조성물
KR101351625B1 (ko) 반사 방지 필름
JP2023143459A (ja)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品
KR20190124219A (ko)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물, 및, 필름
KR102789114B1 (ko) 다층시트 및 다층전자장치
JP7491989B2 (ja) 多層シート及び多層電子装置
JP2023131858A (ja)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品
KR102758010B1 (ko) 다층시트 및 다층전자장치
US20230272175A1 (en) Composit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