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可以根据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医疗数据的自动整合展示,从而使得记录的监护数据更为完整规范,在提高医疗数据的记录效率的同时便于家属成员的直观查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医疗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基于监护分类表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分类,得到监护统计组;
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多个执行事项,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记录所述事项执行模版处各所述监护端对所述执行事项的执行数据,所述执行数据包括事项数额数据和事项时间数据;
根据数据统计策略对所述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基于监护分类表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分类,得到监护统计组,包括:
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调取患者端预先配置的监护分类表,所述监护分类表包括监护属性与监护标签一一对应的关系;
获取已授权的监护端的监护属性,基于所述监护属性和所述监护分类表的比对信息为已授权的监护端配置相应的监护标签,所述监护标签包括主导标签和从属标签;
根据所述主导标签确定相应已授权的监护端作为主监护端,并基于所述从属标签确定相应已授权的监护端作为与所述主监护端对应的从监护端;
统计所述主监护端和相应所述从监护端,得到监护统计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多个执行事项,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包括:
接收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医疗数据,基于所述医疗数据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执行事项,以及与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执行顺序;
调取预设执行模版,所述预设执行模版包括多个事项槽位,基于所述执行顺序依次将所述执行事项填充至所述预设执行模版中的事项槽位内,得到初始执行模版;
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执行事项的事项属性,所述事项属性包括关键属性和非关键属性;
基于所述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关键事项,调取与所述关键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主槽位,以及与所述主槽位对应的联合槽位关系,所述监护槽位包括主槽位和从槽位;
根据所述非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非关键事项,调取槽位定制策略对所述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槽位,以及与所述监护槽位对应的槽位结构关系,所述槽位结构关系包括择一槽位关系和联合槽位关系;
根据所述槽位结构关系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监护槽位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非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非关键事项,调取槽位定制策略对所述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槽位,以及与所述监护槽位对应的槽位结构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非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非关键事项,判断所述患者端触发所述非关键事项时,调取槽位选择菜单对患者端进行展示,所述槽位选择菜单包括所述主监护端对应的主槽位和所述从监护端对应的从槽位;
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槽位选择菜单中所述主槽位和/或所述从槽位的槽位选中信息,基于所述槽位选中信息对相应所述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槽位;
响应所述患者端的关系配置信息,调取关系选择菜单对所述患者端进行展示,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关系选择菜单中择一槽位关系或联合槽位关系的关系选中信息,基于所述关系选中信息对相应所述监护槽位配置槽位结构关系。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槽位结构关系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监护槽位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包括:
确定所述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时,基于横向方向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相应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将竖向分隔线依次设置在所述监护槽位之间;
确定所述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时,基于横向方向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相应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根据横向连接线将所述监护槽位相互进行连接;
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主槽位配置的主监护端,以及对所述从槽位配置的从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时,将首个响应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监护端作为执行端,将所述患者端的患者信息发送至所述执行端;
确定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且所述监护槽位内的监护端均响应所述执行事项时,将所述监护端作为执行端,并发送所述患者端的患者信息至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数据统计策略对所述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包括:
调取预设清单,所述预设清单包括统计组填充区,以及与各所述统计组填充区对应的数额填充区和时间填充区;
统计所述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数额数据,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组别数额数据;
统计所述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时间数据,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组别时间数据;
依次填充所述监护统计组中的主监护端至所述统计组填充区,将相应所述组别数额数据填充至数额填充区,并将组别时间数据填充至所述时间填充区,得到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统计清单中构建与所述统计组填充区对应的额外数额区,接收所述监护统计组中的主监护端对所述额外数额区上传的票据信息,将相应所述主监护端作为上传端,并将其余的主监护端作为验证端;
接收所述验证端对所述票据信息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验证信息均为批准信息时,基于OCR文字识别所述票据信息内的额外数额数据,将所述额外数额数据填充至所述额外数额区。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医疗数据同步系统,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基于监护分类表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分类,得到监护统计组;
调取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多个执行事项,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事项执行模版处各所述监护端对所述执行事项的执行数据,所述执行数据包括事项数额数据和事项时间数据;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数据统计策略对所述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家属成员的相关医疗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同时通过关系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整合展示,使得家属可以直观查看到不同家庭对应的医疗数据,减少纠纷。并且,本发明可以使得患者针对不同事项安排对应的事项执行人,从而得到事项执行模版,使得患者在就医期间可以得到定制化的就诊陪护,同时,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事项数额模版记录下对应的监护端的执行数据,以便于后续统计出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从而将含有各家庭的陪护数据的统计清单发送给各监护端,以便于人员的直观查看,从而减少家庭成员间的纠纷。
2、本发明将会获取已授权的监护端的监护属性,减少后续对其他监护端的数据处理量,进而根据监护标签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归类分组处理,以便于后续依据监护统计组将相同监护统计组中的监护端的监护数据进行同步统计,从而便于人员的查看。并且,本发明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使得患者陪诊人员可以清楚就诊操作事项的执行顺序,则会将调取出的就诊事项以执行顺序进行展示。
3、本发明可以依据执行事项的事项属性自动为关键属性对应的执行事项配置上对应的监护槽位及槽位结构关系,同时,针对非关键属性对应的执行事项可以使得患者自行配置对应的监护端及多个监护端间的关系,使得后续患者可以得到定制化的事项执行模版,从而便于监护人员对相关事项的执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数据同步方法,包括步骤S1-S4:
S1,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基于监护分类表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分类,得到监护统计组。
需要说明的是,当患者具有多个直系亲属进行相关的就诊陪护时,由于不同的直系亲属具有相应的社会关系,比如,患者有3个孩子为A、B和C,各自分别具有对应的独立家庭,比如A有自己妻子和孩子,因此,当有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就诊费用支付或就诊陪护时,从而将相关人员的医疗数据归属于对应关系亲近的亲属人员的家庭,从而本发明会获取监护分类表,进而根据不同亲属对应的家庭进行分类,从而得到对应的监护统计组,便于后续将对应的医疗数据进行归类统计。
可以理解的是,患者端为患者对应的信息终端,可以为患者对应的手机,监护请求为患者进行医疗监护安排的请求信息,监护分类表为人为预先设置的,监护端为监护人员对应的信息终端,可以为患者的监护人员的手机,监护统计组为将监护人员对应的信息终端进行分类统计的组,便于后续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基于监护分类表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分类,得到监护统计组)包括步骤S11-S14:
S11,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调取患者端预先配置的监护分类表,所述监护分类表包括监护属性与监护标签一一对应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在患者端开始进行相关事项操作时,将会响应对应患者的监护请求,从而将会调取出与患者端对应的监护分类表,便于后续根据监护分类表对监护端进行分类统计。
其中,监护分类表包含监护属性以及与监护属性一一对应的监护标签,监护属性为监护人员的关系属性,监护标签为依据不同监护属性分配的不同标签。
例如:当监护端对应的人员为患者孩子时,则对应的监护属性所分配的标签为第一级别标签1,比如,患者的3个孩子A、B、C对应的监护端的监护标签分别为1、2、3,当监护端对应的人员是A的妻子或孩子时,则对应的监护标签为第一级别标签1.1、1.2。
S12,获取已授权的监护端的监护属性,基于所述监护属性和所述监护分类表的比对信息为已授权的监护端配置相应的监护标签,所述监护标签包括主导标签和从属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人员的社会关系复杂,人员较多,并且通常患者就诊无需所有人进行就诊监护,因此,为了减少数据处理量,则会对在医院进行患者陪护的监护人员对应授权的监护端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配置。
不难理解的是,获取到已经授权的监护端的监护属性,从而根据监护属性与监护分类表中对应的监护标签对已授权的监护端配置相应的监护标签。
并且,由于监护属性的不同,为了区分监护端对应的重要属性,从而将监护标签分为主导标签和从属标签,其中,主导标签为直系主导亲属对应的监护端的标签,可以为一级标签1,比如,人员A,从属标签为从属于直系主导亲属对应的监护端的标签,可以为二级标签1.1,比如,人员A的配偶A1。
S13,根据所述主导标签确定相应已授权的监护端作为主监护端,并基于所述从属标签确定相应已授权的监护端作为与所述主监护端对应的从监护端。
可以理解的是,主监护端为主导标签所对应已授权的监护端,从监护端为从属标签所对应已授权的监护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确定出对应的主监护端和从监护端,便于后续将对应监护端进行统计分组,从而便于后续将对应监护端上的数据进行同步统计。
S14,统计所述主监护端和相应所述从监护端,得到监护统计组。
可以理解的是,将主监护端和对应的从监护端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得到监护统计组,以便后续依据监护统计组将相同监护统计组中的监护端的监护数据进行同步统计,从而便于人员的查看。比如,人员A(主监护端)和人员A的配偶(从监护端)组成的监护统计组。
S2,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多个执行事项,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到医院进行就诊时,可能具有多个就诊操作步骤,比如,挂号、登记、缴费、检查等,因此,患者可以针对不同事项安排对应的事项执行人,从而得到事项执行模版,使得后续监护人员可以依据事项执行模版执行相关的就诊事项,并且有利于后续快速获取对应执行端的执行数据,便于统计。
其中,执行事项为相关病情的就诊操作事项,事项执行模版为就诊事项的执行模版。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所述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多个执行事项,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包括步骤S21-S23:
S21,接收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医疗数据,基于所述医疗数据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执行事项,以及与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执行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问诊后,医生将会根据患者所对应的病情诊断,出具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多个治疗事项,比如,当患者发热产生身体异常症状初步判断为发热患者,并需要进一步进行具体确诊时,则会调取相应的就诊步骤,比如,抽血检测、面诊、CT检测、挂水、缴费等,并且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使得患者陪诊人员可以清楚就诊操作事项的执行顺序,从而也将调取出的就诊事项以执行顺序进行展示,比如,先抽血检测再进行CT检测,检测完成后等待检测报告,从而取出检测报告对医生进行再次面诊,当确诊出具体病情时,挂水治疗发热炎症。
其中,医疗数据可以是患者治疗的就医费用和对应的陪护时间,执行顺序为执行事项的操作顺序。
S22,调取预设执行模版,所述预设执行模版包括多个事项槽位,基于所述执行顺序依次将所述执行事项填充至所述预设执行模版中的事项槽位内,得到初始执行模版。
可以理解的是,将调取出的执行事项依照事项顺序填充在预设执行模版中对应的事项槽位,得到初始执行模版,后续可以展示在对应的患者端上,便于患者查看到对应的就诊操作事项,以便患者安排相应的陪诊家属。
其中,预设执行模版为预先设置的用于展示就诊执行事项的模版,事项槽位为填充执行事项的槽位,初始执行模版为预设执行模版已填充执行事项后的模版。比如,事项槽位可以是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后续填充执行事项时,也可以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填充。
例如,如图2所示,将执行事项填充在预设执行模版中,从而得到初始执行模版。
S23,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依据个人意愿对初始执行模版中各执行事项配置上相应的执行人员的监护端,从而得到事项执行模版,便于后续依据事项执行模版进行相关就诊事项的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3中(所述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包括步骤S231-S234:
S231,获取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执行事项的事项属性,所述事项属性包括关键属性和非关键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患者进行相关就诊时,不需要所有的陪诊人员对每一个就诊事项进行共同执行,比如,只需一人或两人进行缴费执行即可,CT检测需一人陪同,但较为重要的器官捐赠等需要多个家属共同决定是否同意,因此,不同的执行事项所对应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获取出对应执行事项的属性,便于后续对执行事项配置上相应的执行人员。
可以理解的是,事项属性为执行事项的属性,关键属性为执行事项所对应的就诊操作较为重要的属性,比如,执行事项为遗体捐赠所对应的事项属性为关键属性,需要多人共同决定,非关键属性为执行事项所对应的就诊操作较为简易的属性,比如,检测取号、挂水陪同等执行事项所对应的执行属性为非关键属性。
S232,基于所述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关键事项,调取与所述关键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主槽位,以及与所述主槽位对应的联合槽位关系,所述监护槽位包括主槽位和从槽位。
可以理解的是,将关键属性所对应的执行事项作为关键事项,从而调取出与关键事项所对应的监护槽位的主槽位以及与主槽位对应的联合槽位关系。
其中,监护槽位为用于填充监护端信息的槽位,主槽位为填充主监护端信息对应的槽位框,从槽位为填充从监护端对应的槽位框,联合槽位关系为多个监护槽位间相互关联,不可或缺。
例如:当执行事项所对应的事项属性为关键属性时,则将会为该执行事项对应配置多个执行人员,比如,人员A、人员B、人员C,从而调取出对应的主槽位以及联合槽位关系,使得后续多个主槽位中填充的监护端对执行事项进行联合执行。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获取到关键事项所对应的主槽位以及联合槽位关系,便于后续为关键事项配置上相应的监护端。
S233,根据所述非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非关键事项,调取槽位定制策略对所述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槽位,以及与所述监护槽位对应的槽位结构关系,所述槽位结构关系包括择一槽位关系和联合槽位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当执行事项对应事项属性为非关键属性时,则将该执行事项作为非关键事项,从而后续为该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端时,将会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并调取槽位定制策略对非关键事项配置对应的监护槽位以及槽位结构关系。
其中,择一槽位关系为多个监护槽位间为并列关系,不分主次,槽位结构关系为多个槽位间的结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33中(所述根据所述非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非关键事项,调取槽位定制策略对所述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槽位,以及与所述监护槽位对应的槽位结构关系)包括步骤S2331-S2333:
S2331,根据所述非关键属性确定相应所述执行事项为非关键事项,判断所述患者端触发所述非关键事项时,调取槽位选择菜单对患者端进行展示,所述槽位选择菜单包括所述主监护端对应的主槽位和所述从监护端对应的从槽位。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受到患者端上对非关键事项的触发操作时,将调取出槽位选择菜单展示在患者端上,从而便于后续患者可以根据槽位选择菜单上的主监护端对应的主槽位和从监护端对应的从槽位对非关键事项进行选择配置。
例如:当接收到患者端上的所触发的非关键事项为缴费时,从而会调取出槽位选择菜单以供患者选择配置对应的监护槽位,槽位选择菜单中含有直系亲属的主监护端对应的主槽位以及其他人员对应的从监护端的从槽位。
值得一提的是,主槽位与从槽位的槽位颜色可以进行区分,比如,主槽位框的颜色为红色,进行突出展示,从槽位的槽位框为灰色,从而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查看到不同颜色对应的槽位框得知对应槽位中的监护人员的监护属性。
S2332,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槽位选择菜单中所述主槽位和/或所述从槽位的槽位选中信息,基于所述槽位选中信息对相应所述非关键事项配置监护槽位。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受到槽位选中信息时,将对应选中的主槽位和/或从槽位配置给对应的非关键事项。
其中,槽位选中信息为选中槽位的操作行为信息,比如,对槽位进行触发点击。
例如:当患者选择让家属A去缴费时,则患者可以选择家属A对应的主监护端对应的主槽位,当患者选择让家属A的爱人A1去缴费时,则选择从监护端对应的从槽位,从而根据所选中的槽位为非关键事项配置出对应的监护槽位。
不难理解的是,当患者选择让家属A、B、C缴费时,则会选择为缴费执行事项配置3个主槽位。
S2333,响应所述患者端的关系配置信息,调取关系选择菜单对所述患者端进行展示,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关系选择菜单中择一槽位关系或联合槽位关系的关系选中信息,基于所述关系选中信息对相应所述监护槽位配置槽位结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为非关键事项选择出了多个监护端进行执行时,可以为选择出的监护端配置相应的执行关系,比如,当为缴费事项选择出了3个亲属人员作为缴费备选人员时,当患者认为只需3人中的一人缴费即可时,则可以在患者端上的关系选择菜单中选择择一槽位关系,从而为对应的3个监护槽位配置择一槽位关系,当患者让3人共同前往缴费处执行时,则可以在患者端上的关系选择菜单中选择联合槽位关系,从而为对应的监护槽位配置上对应的联合槽位关系。
其中,关系配置信息为触发配置关系的操作信息,关系选择菜单为含有择一槽位关系或联合槽位关系的展示界面,关系选中信息为对择一槽位关系或联合槽位关系的触发选中信息。
S234,根据所述槽位结构关系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监护槽位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患者在患者端的选中信息,获取到相应的构建信息,从而根据槽位结构关系在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将在患者端上为对应监护槽位配置的监护端配置在相应的监护槽位内,从而得到事项执行模版,便于后续监护人员的就诊陪护,同时,也便于陪护人员对患者的就诊陪护信息的统计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执行事项所配置的监护槽位间的关系不同,从而为了直观展示出不同执行事项所配置的监护槽位间的关系,本发明使用不同方式的连接线表示监护槽位间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34中(所述根据所述槽位结构关系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监护槽位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包括步骤S2341-S2343:
S2341,确定所述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时,基于横向方向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相应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将竖向分隔线依次设置在所述监护槽位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时,表示后续只需在构建出的多个监护槽位中选择其中一个监护槽位对应的监护端进行事项的执行即可,从而将竖向分隔线依次设置在监护槽位之间,展示出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
其中,竖向分隔线为分隔监护槽位的竖向线段。
S2342,确定所述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时,基于横向方向在所述初始执行模版中构建与相应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槽位,并根据横向连接线将所述监护槽位相互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时,表示后续需要构建出的多个监护槽位所对应的多个监护端共同执行对应就诊事项,从而将横向连接线依次设置在监护槽位之间,将多个监护槽位进行连接,从而展示出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
其中,横向连接线为连接监护槽位的横向线段。
S2343,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主槽位配置的主监护端,以及对所述从槽位配置的从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为不同执行事项选择了对应执行亲属时,从而将选择出的人员的监护端配置在对应的监护槽位内,比如,当患者选择亲属A和亲属A的爱人A1进行就诊缴费,则将相应的亲属A的监护端配置在主槽位中,将亲属A的爱人A1的监护端配置在从槽位中,从而得到事项执行模版,便于后续监护人员的不同事项的执行。
其中,事项执行模版为具有执行事项以及与执行事项对应的监护端信息。
例如,如图3所示,将患者端为各执行事项配置上的监护端填充在对应的监护槽位内,从而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需要说明的是,当得到事项执行模版后,将会依据事项执行模版中不同执行事项所配置的执行人员信息,从而将对应的相关患者的就医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执行人员的手机上,便于人员对患者就医事项的执行,由于,不同执行事项对应配置的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具有差异,从而,将患者信息进行发送的终端也将不同,因此,为了将患者信息发送到合适的执行端上,使得对应监护人员可以执行相应的就医事项,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确定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时,将首个响应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监护端作为执行端,将所述患者端的患者信息发送至所述执行端。
可以理解的是,当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时,表示只需多个监护端中的一个监护端响应执行信息,进而执行对应的就诊事项,因此,将首个确定执行的监护端作为执行端,从而将患者信息发送到执行端上。
其中,患者信息为患者的就诊信息。
例如:当执行事项为陪同患者进行CT检测时,患者选择亲属B或亲属D进行CT检测陪同,因此,当亲属D首先在监护端上进行响应确定执行时,则将亲属D对应的监护端作为执行端,并将该患者信息发送在亲属D对应的监护端上。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确定出槽位结构关系为择一槽位关系所对应的执行事项的执行端,并将患者端的患者信息发送到该执行端上,便于后续监护端对应监护人员对就诊事项的执行,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执行数据的统计及展示。
确定所述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且所述监护槽位内的监护端均响应所述执行事项时,将所述监护端作为执行端,并发送所述患者端的患者信息至所述执行端。
可以理解的是,当执行事项对应监护槽位的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时,则表明需要所有监护端全部响应同意,才可以执行对应执行事项,比如,当执行事项为重要器官捐赠时,则需要亲属A、B、C同意并在对应的监护端上响应后,才可以签订器官捐赠协议,由于该执行事项的执行得到所有监护人员的同意,从而,所有的监护端都可作为执行端,从而将患者端的患者信息到执行端上。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确定出槽位结构关系为联合槽位关系所对应的执行事项的执行端,并将患者端的患者信息发送到该执行端上,便于后续监护端对应监护人员对就诊事项的执行,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执行数据的统计及展示。
S3,记录所述事项执行模版处各所述监护端对所述执行事项的执行数据,所述执行数据包括事项数额数据和事项时间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当监护人员在监护端上对执行事项进行响应时,本发明会通过事项执行模版中对应执行该事项的监护端的所执行事项的响应时间,以便后续以该时间点为起点统计各家庭对患者的陪护时间和陪护次数,并且当在监护端上上传相应的缴费单时,将会获取出对应的缴费数额,便于后续对事项数额数据的统计。
其中,事项数额数据为监护端对应执行事项的缴纳数额,事项时间数据为监护端对应执行事项的陪护时间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获取到各监护端的执行数据,便于后续统计得到各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可以自动统计家庭为单位的陪护数据,从而展示给对应的监护人员,进而减少陪护纠纷。
S4,根据数据统计策略对所述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
可以理解的是,将各监护统计组中的各监护端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得到统计清单,并将统计清单发送到各监护端上,以便所有监护人员可以直观查看到各家庭的陪护情况。
其中,统计清单为显示各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的清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根据数据统计策略对所述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包括步骤S41-S44:
S41,调取预设清单,所述预设清单包括统计组填充区,以及与各所述统计组填充区对应的数额填充区和时间填充区。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各监护端对应的监护人员可以直观的查看到各家庭的陪护情况,从而调取出可以填充相关数据信息的预设清单。
其中,预设清单为人为预先设置的清单,统计组填充区为填充各监护统计组的区域,数额填充区为填充支付数额的区域,时间填充区为填充陪护时间的区域。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调取出对应的预设清单,便于后续将统计到的数据填充在对应区域内,从而展示给监护人员进行查看。
S42,统计所述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数额数据,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组别数额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统计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数额数据,从而得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组别数额数据。
其中,组别数额数据为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数额总和。
例如:当以家属A为主监护端,并与家属A的爱人A1、孩子及朋友对应的从监护端组成一个监护统计组,以家属B为主监护端,并与家属B的爱人、孩子及朋友对应的从监护端组成一个监护统计组,进而,当家属A对应的监护端上的事项数额数据为5000,并且家属A 的爱人A1对应的监护端上的事项数额数据为500时,则家属B对应的监护统计组的组别数额数据为5000+500=5500。
S43,统计所述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时间数据,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组别时间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统计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事项时间数据,从而得到与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组别时间数据。
其中,组别时间数据为监护统计组中各监护端的总和陪护时间。
例如:当家属A对应的监护端上的事项时间数据为2h,并且家属A的爱人A1对应的监护端上的事项时间数据为6h时,则家属A对应的监护统计组的组别时间数据为2h+6h=8h。
不难理解的是,可以记录的是每个监护端的响应时刻,直到下个事项的响应时刻,作为该监护端关于此次事项的陪护时长,即,事项时间数据。
S44,依次填充所述监护统计组中的主监护端至所述统计组填充区,将相应所述组别数额数据填充至数额填充区,并将组别时间数据填充至所述时间填充区,得到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
可以理解的是,将监护统计组中的主监护端填充在统计组填充区内,并将组别数额数据填充在数额填充区内,以及将组别时间数据填充在时间填充区内,从而得到统计清单发送给各监护端上,使得相应的监护人员可以直观的查看到各家庭的陪护情况,避免争执。
例如:如图4所示,将监护统计组中的主监护端家属A添加在统计组填充区内,将对应的组别数额数据5500添加在对应的数额填充区内,将8h填充在对应的时间填充区内,同样地,当家属B对应的组别数额数据4500,组别时间数据为10h,当家属B对应的组别数额数据5000,组别时间数据为9h,则将其余监护统计组以及对应的数额数据和时间数据填充在对应的区域内,从而得到统计清单。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获取到对应的统计清单,便于各监护人员在对应的监护端上进行查看,从而确定出相应家庭的陪护情况,避免各家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需要说明的是,当患者病情严重或出现特殊情况时,则需要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就医陪同,或者是在医院外为患者进行了额外消费,事项执行模版无法获取到相应的数额从而进行记录,此时,可以在主监护端上上传相应的票据信息,从而使得统计清单上可以展示出各监护统计组在陪护期间的完整陪护数据,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统计清单中构建与所述统计组填充区对应的额外数额区,接收所述监护统计组中的主监护端对所述额外数额区上传的票据信息,将相应所述主监护端作为上传端,并将其余的主监护端作为验证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统计清单中构建与统计组填充区对应的额外数额区,以便后续存放各统计监护组对应的额外数据。
其中,额外数额区为存放额外数据的区域,票据信息为支付额外金额的票据信息,可以为缴费单。
例如:当家属A的朋友在外为患者购买了相应的医疗产品,比如,血压计,从而家属A可以在对应的主监护端上上传血压计的购买票据,其中,家属A对应的主监护端为上传端,则其余家属B、家属C对应的主监护端为验证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任一主监护端上传虚假的票据数据,即,没有用于患者的就诊监护上的支付票据,从而,当在额外数额区内上传票据信息时,其余主监护端可以对该票据信息进行验证。
接收所述验证端对所述票据信息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验证信息均为批准信息时,基于OCR文字识别所述票据信息内的额外数额数据,将所述额外数额数据填充至所述额外数额区。
可以理解的是,当验证端确认上传端所上传的票据信息为真实就诊陪护花费,则会批准票据数据的上传验证,从而,使用OCR文字识别提取出票据信息内的额外数额数据,并将额外数额数据填充在额外数额区。
其中,验证信息为验证端的验证信息,比如,批准或不批准,额外数额数据为票据信息中的数额,比如,10000。
例如:当验证端为家属B和家属C对应的监护端时,并且均在监护端上对家属A所上传的票据信息进行查看验证,确定准确后发送批准信息后,通过OCR文字识别出对应的票据的数额为10000时,则将10000填充在额外数额区内。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将额外数额数据填充在对应的额外数据区内,使得统计清单中各统计监护组的数据更为完整,从而可以使监护人员查看到各家庭的陪护信息。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数据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医疗数据同步系统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响应患者端的监护请求,基于监护分类表对已授权的监护端进行分类,得到监护统计组;
调取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患者端对应的多个执行事项,接收所述患者端对所述执行事项配置的监护端,得到事项执行模版;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事项执行模版处各所述监护端对所述执行事项的执行数据,所述执行数据包括事项数额数据和事项时间数据;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数据统计策略对所述监护统计组的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与所述监护统计组对应的统计清单发送至各监护端。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和计算机程序;其中
存储器6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6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6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6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62是独立于处理器6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
总线6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62和处理器6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