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43066B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43066B CN118143066B CN202410568136.6A CN202410568136A CN118143066B CN 118143066 B CN118143066 B CN 118143066B CN 202410568136 A CN202410568136 A CN 202410568136A CN 118143066 B CN118143066 B CN 1181430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shaft
- water
- receiving box
- water receiving
- hot ro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4—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de-scaling, e.g. by brushing
- B21B45/08—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de-scaling, e.g. by brushing hydraul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5/00—Drives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hydraulic dr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5/00—Drives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hydraulic drives
- B21B35/12—Toothed-wheel gea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Hous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B21B2013/021—Twin mil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C02F1/48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using 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材轧制装置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包括热轧机体、轧辊组件、喷水组件、第一除杂组件、隔热板和热交换组件。第一除杂组件包括:第一接水盒,第一接水盒内的顶面为敞口;过滤网,设在第一接水盒内的顶部;第一吸附组件,设在第一接水盒内的底部;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二接水盒,第二接水盒的内部与第一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吸热器,设在第二接水盒内;第一排水管,设在第二接水盒的底部。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一除杂组件能够收集除鳞后的水,并过滤水中的杂质,热交换组件能够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冷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连铸是目前钢铁企业广泛使用的炼钢工艺方法,钢材在高温下塑性加工,通过旋转的轧辊减少材料的厚度并得到长带,用以制造钢板。在钢材热轧的过程中,钢材先在加热炉中加热,并使用粗轧机进行粗轧,然后再通过精轧机进行精轧,最终得到正确重量、宽度和厚度的钢板。钢材在通过粗轧机前,需要喷射高压水流除鳞清洁表面,随后钢材反复在粗轧机上逐渐靠近的两个轧辊之间经过,在五道次轧制后(一道次意味着钢材通过轧辊一次),粗轧机将钢材由22厘米轧到3厘米左右,随后钢材再移动至精轧机进行精轧。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目前的炼钢热轧装置缺少冷却过滤机构,喷出的用于除鳞的水中会掺夹着所冲刷的杂质,操作者无法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第一除杂组件能够收集除鳞后的水,并过滤水中的杂质,热交换组件能够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冷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包括:热轧机体,所述热轧机体的内侧设有轧辊组件和喷水组件;第一除杂组件,设在所述热轧机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轧辊组件的下方;隔热板,设在所述热轧机体的下方;热交换组件,设在所述隔热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除杂组件包括:第一接水盒,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顶面为敞口;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顶部;第一吸附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底部;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二接水盒,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吸热器,设在所述第二接水盒内;第一排水管,设在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出部,所述过滤网设在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结构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箱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箱体顶部的斜面朝向所述过滤网,所述箱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接水盒内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箱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箱体、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一接水盒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连接,所述通水管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隔热板,且与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金属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斜面上;电磁铁,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磁铁的输出端抵接所述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吸热器包括:若干第一吸热块,呈环状均匀分布,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吸热块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第一吸热块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接水盒外;若干第二吸热块,均设在若干所述第一吸热块的内侧,且呈环状均匀分布;若干第三吸热块,均设在若干所述第二吸热块的内侧,且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吸热块、所述第二吸热块和所述第三吸热块的内部均为空腔,相邻的所述第一吸热块和所述第二吸热块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吸热块和所述第三吸热块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吸热块、所述第二吸热块和所述第三吸热块的截面均为月牙形,且外凸面均朝向外侧。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排水控制盒,所述排水控制盒设在所述第二接水盒内,且位于所述吸热器的下方,所述排水控制盒的截面为圆形,且顶部为敞口,所述排水控制盒与转轴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接水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伸出所述第二接水盒外,所述排水控制盒与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排水控制盒的内部中心处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块位于若干所述第三吸热块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三吸热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凸块的内部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贯穿所述排水控制盒的底面;所述排水控制盒的顶部内沿处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呈环形,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方;所述排水控制盒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贯穿所述排水控制盒的侧壁,所述第一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下方,所述凸块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贯穿所述凸块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轧辊组件包括第一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热轧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伸至所述热轧机体的外侧,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热轧机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所述热轧机体上还设有驱动控制组件,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水平设置在所述热轧机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热轧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热轧机体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承载架转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时转动;蜗杆,所述蜗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承载架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竖直设置再所述第二承载架与所述热轧机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承载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一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啮合传动;第二传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转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转轴同时转动,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底面设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承接板,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承接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除杂组件,所述第二除杂组件包括:第三接水盒,所述第三接水盒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三接水盒内;若干拨水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底部侧壁上,且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每一所述拨水板上均固定设置有磁铁板;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第二排水管的第一端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轧辊组件还包括第二轧辊,所述第二轧辊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两端各与一个承载块固定连接,所述热轧机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热轧机体的侧壁,所述承载块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所述承载块的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块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设有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第三承载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块的顶部,所述第三承载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的中部与所述第三承载架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位为所述热轧机体的外侧;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传动轴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齿轮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一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二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传动轴的第二端部;两个横杆,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两个所述横杆位于同一高度,且均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所述热轧机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承载架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两个第三带轮,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横杆的中部,且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两个所述第三带轮上,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设有复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受力架和限位架,两个所述受力架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架呈U形,所述受力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带轮的两侧,两个所述受力架互相靠近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弹性片,若干所述弹性片沿所述受力架的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限位架与所述第一承载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弹性片均位于所述限位架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弹性片弯折呈U形,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力架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包括:两个受力板,分别位于所述弹性片的上下两侧,所述受力板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力板和所述第一承载架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避让通道,所述传动带设在避让通道内;两个限位板,均设在两个所述受力板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弹性片的两侧,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受力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受力架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一除杂组件能够收集除鳞后的水,除鳞后的水在流经过滤网后才会进入第一接水盒内部,在此过程中,过滤网将大块的杂质去除掉。当水进入第一接水盒内部后,第一吸附组件可以将未被过滤网拦住的小块的杂质吸附住,防止这些杂质继续与水一同移动。除鳞后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第一接水盒流入第二接水盒内,与此同时吸热器对水进行冷却,水最后从第一排水管流出第二接水盒,流出的水可重新供给给喷水组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本发明中第四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设有第三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用于驱动第四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此时第二轧辊与第一轧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能实现钢材的轧制操作。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就能使得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同时转动,降低了热轧装置的成本。
(三)在本发明中,两个横杆之间设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受力架和限位架。两个受力架互相靠近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弹性片,在电动伸缩杆缩短复位的过程中,弹性片释放弹性势能,驱动两侧的横杆互相远离,保证传动带不脱离第三带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热轧机体和轧辊组件的轴测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隔热板的轴测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除杂组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接水盒的轴测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吸热器的顶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排水控制盒的侧视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驱动控制组件和第二除杂组件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三接水盒的轴测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三传动组件和复位组件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三传动组件的轴测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复位组件的轴测爆炸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弹性片未与受力板接触时复位组件的轴测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弹性片与受力板接触后复位组件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热轧机体、11-导向槽、12-第一滑槽、2-轧辊组件、21-第一轧辊、22-第一传动轴、23-驱动电机、24-第二轧辊、25-第四传动轴、26-承载块、27-电动伸缩杆、3-喷水组件、4-第一除杂组件、41-第一接水盒、411-第一突出部、42-过滤网、43-第一吸附组件、431-箱体、432-金属板、433-电磁铁、44-排水通道、45-通水管、5-隔热板、6-热交换组件、61-第二接水盒、611-支撑腿、612-承接板、62-吸热器、621-第一吸热块、622-第一连接管、623-第二连接管、624-第二吸热块、625-第三吸热块、626-第三连接管、627-第四连接管、63-第一排水管、64-排水控制盒、641-凸块、6411-第二出水孔、642-排水腔、643-第二突出部、644-第一出水孔、65-转轴、7-第一承载架、71-第二滑槽、8-第二承载架、9-驱动控制组件、91-第二传动轴、92-第一传动组件、93-蜗杆、94-第三传动轴、95-蜗轮、96-第二传动组件、97-第三传动组件、971-第三承载架、972-第五传动轴、973-第一齿轮、974-第二齿轮、975-第一带轮、976-第二带轮、977-横杆、978-第三带轮、979-传动带、98-复位组件、981-受力架、982-限位架、9821-受力板、9822-支撑杆、9823-避让通道、9824-限位板、983-弹性片、10-第二除杂组件、101-第三接水盒、102-拨水板、103-磁铁板、104-水泵、105-第二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包括热轧机体1、轧辊组件2、喷水组件3、第一除杂组件4、隔热板5和热交换组件6。第一除杂组件4位于轧辊组件2的下方,隔热板5设在热轧机体1的下方,热交换组件6设在隔热板5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5和热交换组件6均安装在地面以下的空间内。本发明中轧辊组件2用于对钢材进行热轧,喷水组件3用于喷射高压水流除鳞,轧辊组件2的上下两侧及左右两侧均设有喷水组件3,轧辊组件2下侧的喷水组件3图中未示出,喷水组件3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请参阅图1-2和图6,第一除杂组件4包括第一接水盒41、过滤网42和第一吸附组件43。除鳞后的水在流经过滤网42后才会进入第一接水盒41内部,在此过程中,过滤网42将大块的杂质去除掉。当水进入第一接水盒41内部后,第一吸附组件43可以将未被过滤网42拦住的小块的杂质吸附住,防止这些杂质继续与水一同移动。
请参阅图1-2、图7和图10,热交换组件6包括第二接水盒61、吸热器62和第一排水管63。第二接水盒61的内部与第一接水盒41的内部连通连接,由于热交换组件6设在第一除杂组件4的下方,除鳞后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第一接水盒41流入第二接水盒61内,与此同时吸热器62对水进行冷却,水最后从第一排水管63流出第二接水盒61,流出的水可重新供给给喷水组件3,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一除杂组件4能够收集除鳞后的水,并过滤水中的杂质,热交换组件6能够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冷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请参阅图6,第一接水盒41内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出部411,第一吸附组件43有两个,两个第一吸附组件43的结构镜像对称。第一吸附组件43包括箱体431、金属板432和电磁铁433。箱体431的截面为三角形,箱体431的内部为空腔,箱体431顶部的斜面朝向过滤网42,箱体431、第一突出部411和第一接水盒41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水通道44。请参阅图5-6,箱体431的底部设有两个通水管45,第一接水盒41和第二接水盒61通过两个通水管45连通连接。金属板432固定设置在箱体431顶部的斜面上,电磁铁433设在箱体431内。
当除鳞后的水进入第一接水盒41内后,会先聚集在两个箱体431的斜面的底部位置,随着水在第一接水盒41内越积越多,水面上涨后会先没过金属板432,再没过箱体431的顶部流入排水通道44内。在此过程中,电磁铁433工作,将金属板432磁化,金属板432能够吸附住水中的杂质。由于两个箱体431的顶部斜面组合形成V字形,水中的较大的杂质若未被金属板432吸附住,也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沉积在两个箱体431之间的底部,远离排水通道44的入口位置。由于第一突出部411的存在,排水通道44的入口位置的宽度小于出口位置的宽度,排水通道44的入口位置也能够卡住一部分杂质,防止其进入排水通道44内。当想要清理第一接水盒41内的杂质时,电磁铁433停止工作,金属板432不再具有磁性,金属板432上的杂质全部向下滑落至两个箱体431之间的底部,方便操作者将杂质取走。
请参阅图2和图7-8,吸热器62包括若干第一吸热块621、若干第二吸热块624和若干第三吸热块625。第一吸热块621、第二吸热块624和第三吸热块625的内部均为空腔,相邻的第一吸热块621和第二吸热块624通过第三连接管626连通连接,相邻的第二吸热块624和第三吸热块625通过第四连接管627连通连接。其中两个第一吸热块621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622和第二连接管623。第一连接管622内部含有外部输送来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从第一连接管622进入第一吸热块621内,再经由第三连接管626和第四连接管627输送至全部的第一吸热块621、第二吸热块624和第三吸热块625内。此时流入第二接水盒61内的水与第一吸热块621、第二吸热块624和第三吸热块625接触,实现降温冷却。制冷剂液体吸热后,通过第二连接管623排出。
请参阅图2和图7-10,热交换组件6还包括排水控制盒64,排水控制盒64与转轴65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转轴65的第二端部伸出第二接水盒61外。排水控制盒64的内部中心处设有凸块641,凸块641位于若干第三吸热块625的内侧,凸块641的内部设有排水腔642。在本发明中,若干第一吸热块621、若干第二吸热块624和若干第三吸热块625均呈环状均匀分布。第一吸热块621、第二吸热块624和第三吸热块625的截面均为月牙形,且外凸面均朝向外侧。流入第二接水盒61内的水在接触吸热器62后,会落入排水控制盒64内,然后越积越多水面逐渐升高。当排水控制盒64旋转时,其内部的水会一同旋转,第一吸热块621、第二吸热块624和第三吸热块625通过两侧的尖头端可实现水的分流,并将水分隔开,并与凸块641配合,增大水与吸热器6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快冷却降温的速度。
请参阅图9,排水控制盒64的顶部内沿处设有第二突出部643,第二突出部643呈环形。排水控制盒64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水孔644。第二突出部643起到阻挡的作用,可以限制排水控制盒64内的水到达排水控制盒64顶部边沿位置时,仅能通过第一出水孔644流入第二接水盒61,而不会从顶部飞出。
请参阅图9,凸块641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水孔6411,第二出水孔6411贯穿凸块641的侧壁。由于若干第三吸热块625内侧的水远离第一出水孔644,该位置的水可通过第二出水孔6411流入排水腔642内,再通过排水腔642流入第二接水盒61内,从而保证冷却后的水不会始终停留在排水控制盒64内。
请参阅图1-3,轧辊组件2包括第一轧辊21,第一轧辊21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22上。第一传动轴22的一端伸至热轧机体1的外侧,且与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热轧机体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承载架7和第二承载架8,热轧机体1上还设有驱动控制组件9,驱动控制组件9可带动转轴65旋转,进而带动排水控制盒64旋转。
请参阅图1-2和图10,驱动控制组件9包括第二传动轴91、第一传动组件92、蜗杆93、第三传动轴94、蜗轮95和第二传动组件96。第二接水盒61的底面设有若干支撑腿611,支撑腿611上设有承接板612,转轴65的第二端部与承接板61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92和第二传动组件96均为链轮与传动链的组合,因此能够实现第一传动轴22和第二传动轴91的同时转动,以及第三传动轴94和转轴65的同时转动。
本发明在使用时,驱动电机23工作带动第一传动轴22和第一轧辊21一同旋转,第一传动轴22通过第一传动组件92带动第二传动轴91旋转,第二传动轴91带动蜗杆93旋转,蜗杆93通过蜗轮95带动第三传动轴94旋转,第三传动轴94通过第二传动组件96带动转轴65旋转,转轴65带动排水控制盒64旋转。
请参阅图1-2和图10-11,本发明还包括第二除杂组件10,第二除杂组件10包括第三接水盒101、若干拨水板102和水泵104。第三接水盒101的内部通过第一排水管63与第二接水盒61的内部连通连接,若干拨水板102均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94的底部侧壁上,每一拨水板102上均固定设置有磁铁板103。水泵104的进水端与第二排水管105的第一端部连通连接,第二排水管105的第二端部与第三接水盒101的内部连通连接。本发明在使用时,水泵104工作可将第二接水盒61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63抽入第三接水盒101内。由于此时第三传动轴94旋转,因此若干拨水板102带动若干磁铁板103旋转,磁铁板103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二次吸附。第三接水盒101内的水最终通过第二排水管105被抽走,可重新供给给喷水组件3。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和图12-16,轧辊组件2还包括第二轧辊24,第二轧辊24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25上。第四传动轴25的两端各与一个承载块26固定连接,热轧机体1上设有导向槽11,承载块26设在导向槽11内。承载块26的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杆27,承载块26与电动伸缩杆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四传动轴25与第二传动轴91之间设有第三传动组件97,第三传动组件97用于驱动第四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91同步转动。驱动电机23直接带动第一轧辊21旋转,第一轧辊21通过第一传动组件92带动第二传动轴91旋转,第二传动轴91通过第三传动组件97带动第四传动轴25旋转,第四传动轴25带动第二轧辊24旋转。此时第二轧辊24与第一轧辊21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能实现钢材的轧制操作。
请参阅图1-4和图12-13,第三传动组件97包括第三承载架971、第五传动轴972、第一齿轮973、第二齿轮974、第一带轮975、第二带轮976、两个横杆977、两个第三带轮978和传动带979。热轧机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12,第一承载架7上设有第二滑槽71,横杆977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71内。
对钢材进行轧制时,最开始电动伸缩杆27伸出长度最少,第一轧辊21和第二轧辊24之间的距离最大,驱动电机23正转。驱动电机23工作后,第二传动轴91带动第一带轮975旋转,第一带轮975通过传动带979带动第二带轮976、横杆977和第三带轮978一同旋转。第三带轮978通过第五传动轴972带动第二齿轮974旋转,第二齿轮974带动第一齿轮973旋转,第一齿轮973通过第四传动轴25带动第二轧辊24旋转。由于第一齿轮973的旋转方向与第一传动轴22的旋转方向相同,但第一齿轮973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齿轮973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第四传动轴25与第一传动轴22的旋转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二轧辊24与第一轧辊21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实现钢材的轧制。
当钢材在外部输送装置的驱动下全部经过热轧机体1后,即完成一道次轧制。随后驱动电机23反转,第二传动轴91带动第一带轮975反向旋转,第二轧辊24仍能与第一轧辊21的旋转方向相反。此时两侧的电动伸缩杆27伸长带动承载块2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轧辊24靠近第一轧辊21,缩短第二轧辊24与第一轧辊21之间的距离。此时第四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91之间的距离变大,第一带轮975和第二带轮976带动传动带979变形,传动带979通过两个第三带轮978带动两个横杆977互相靠近,横杆977的两端分别沿第二滑槽71和第一滑槽12的内壁滑动。此时外部输送装置将钢材送回来,进行二道次的轧制。如此循环,当钢材完成五道次轧制后,电动伸缩杆27缩短复位。
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3就能使得第一轧辊21和第二轧辊24同时转动,能够基于炼钢连铸实现钢材的批量热轧,降低了热轧装置的成本。
请参阅图1-4、图12和图14,两个横杆977之间设有复位组件98,复位组件98可驱动两个横杆977互相远离,保证传动带979不脱离第三带轮978。复位组件98包括两个受力架981和限位架982。两个受力架981分别与两个横杆977固定连接,两个受力架981互相靠近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弹性片983,限位架982与第一承载架7固定连接,若干弹性片983均位于限位架982的内侧。弹性片983弯折呈U形,弹性片983的两端分别与受力架98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4,限位架982包括两个受力板9821和两个限位板9824。受力板9821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9822,相邻两个支撑杆9822之间形成避让通道9823,传动带979设在避让通道9823内,两个限位板9824分别位于弹性片983的两侧。
请参阅图15,当第一轧辊21和第二轧辊24之间的距离最大时,弹性片983的中部弯折处不与受力板9821接触,但两个受力架981上的若干弹性片983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互相抵接。请参阅图16,当电动伸缩杆27伸长,两个横杆977互相靠近后,受力架981驱动弹性片983移动,两侧的弹性片983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弹性片983的中部弯折处扩大,并与受力板9821接触,使得弹性片983的两端能向横杆977施加向外的推力。在电动伸缩杆27缩短复位的过程中,弹性片983释放弹性势能,驱动两侧的横杆977互相远离,因此传动带979不会脱离第三带轮978。由于电动伸缩杆27复位时是缓慢缩短的,因此弹性片983能够缓慢释放弹性势能,不会对传动带979造成损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轧机体,所述热轧机体的内侧设有轧辊组件和喷水组件;
第一除杂组件,设在所述热轧机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轧辊组件的下方;
隔热板,设在所述热轧机体的下方;
热交换组件,设在所述隔热板的下方;
所述第一除杂组件包括:
第一接水盒,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顶面为敞口;
过滤网,设在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顶部;
第一吸附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底部;
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
第二接水盒,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
吸热器,设在所述第二接水盒内;
第一排水管,设在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底部;
所述第一接水盒内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出部,所述过滤网设在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结构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箱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箱体顶部的斜面朝向所述过滤网,所述箱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接水盒内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箱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箱体、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一接水盒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连接,所述通水管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隔热板,且与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
金属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斜面上;
电磁铁,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磁铁的输出端抵接所述金属板;
所述吸热器包括:
若干第一吸热块,呈环状均匀分布,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吸热块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第一吸热块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接水盒外;
若干第二吸热块,均设在若干所述第一吸热块的内侧,且呈环状均匀分布;
若干第三吸热块,均设在若干所述第二吸热块的内侧,且呈环状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吸热块、所述第二吸热块和所述第三吸热块的内部均为空腔,相邻的所述第一吸热块和所述第二吸热块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吸热块和所述第三吸热块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连接;
所述第一吸热块、所述第二吸热块和所述第三吸热块的截面均为月牙形,且外凸面均朝向外侧;
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排水控制盒,所述排水控制盒设在所述第二接水盒内,且位于所述吸热器的下方,所述排水控制盒的截面为圆形,且顶部为敞口,所述排水控制盒与转轴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接水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伸出所述第二接水盒外,所述排水控制盒与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排水控制盒的内部中心处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块位于若干所述第三吸热块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三吸热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凸块的内部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贯穿所述排水控制盒的底面;
所述排水控制盒的顶部内沿处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呈环形,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方;
所述排水控制盒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贯穿所述排水控制盒的侧壁,所述第一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下方,所述凸块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贯穿所述凸块的侧壁;
所述轧辊组件包括第一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热轧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伸至所述热轧机体的外侧,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热轧机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所述热轧机体上还设有驱动控制组件,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轴,水平设置在所述热轧机体的顶部,且与所述热轧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热轧机体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承载架转动连接;
第一传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时转动;
蜗杆,所述蜗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承载架转动连接;
第三传动轴,竖直设置再所述第二承载架与所述热轧机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承载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一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啮合传动;
第二传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转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转轴同时转动,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底面设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承接板,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承接板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除杂组件,所述第二除杂组件包括:
第三接水盒,所述第三接水盒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二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三接水盒内;
若干拨水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底部侧壁上,且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每一所述拨水板上均固定设置有磁铁板;
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第二排水管的第一端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接水盒的内部连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组件还包括第二轧辊,所述第二轧辊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两端各与一个承载块固定连接,所述热轧机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热轧机体的侧壁,所述承载块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所述承载块的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块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设有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
第三承载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块的顶部,所述第三承载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的中部与所述第三承载架转动连接;
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位为所述热轧机体的外侧;
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传动轴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齿轮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第一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
第二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传动轴的第二端部;
两个横杆,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两个所述横杆位于同一高度,且均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所述热轧机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承载架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
两个第三带轮,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横杆的中部,且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
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两个所述第三带轮上,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设有复位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受力架和限位架,两个所述受力架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架呈U形,所述受力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带轮的两侧,两个所述受力架互相靠近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弹性片,若干所述弹性片沿所述受力架的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限位架与所述第一承载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弹性片均位于所述限位架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弯折呈U形,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力架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架包括:
两个受力板,分别位于所述弹性片的上下两侧,所述受力板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力板和所述第一承载架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避让通道,所述传动带设在避让通道内;
两个限位板,均设在两个所述受力板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弹性片的两侧,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受力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受力架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68136.6A CN118143066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68136.6A CN118143066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43066A CN118143066A (zh) | 2024-06-07 |
CN118143066B true CN118143066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129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568136.6A Active CN118143066B (zh) | 2024-05-09 | 2024-05-09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43066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2831A (zh) * | 2016-06-28 | 2017-04-05 | 东北大学 |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
CN110814058A (zh) * | 2019-11-28 | 2020-02-21 | 绍兴夏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辅助轧制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7131A (zh) * | 2020-09-15 | 2021-01-12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计划批量热轧装置 |
CN215918660U (zh) * | 2021-10-01 | 2022-03-01 | 刘旭东 | 一种提高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层流冷却装置 |
CN220760569U (zh) * | 2023-08-10 | 2024-04-12 | 江苏东方成套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轧钢用水冷装置 |
-
2024
- 2024-05-09 CN CN202410568136.6A patent/CN1181430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2831A (zh) * | 2016-06-28 | 2017-04-05 | 东北大学 |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
CN110814058A (zh) * | 2019-11-28 | 2020-02-21 | 绍兴夏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辅助轧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43066A (zh) | 2024-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07131A (zh)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计划批量热轧装置 | |
CN118143066B (zh) | 一种基于炼钢连铸的批量热轧装置 | |
CN111230599A (zh) | 一种冷轧槽钢钢材制造加工工艺 | |
CN210341079U (zh) | 一种带浮动辊组件形成阶梯喷淋的带钢酸洗装置 | |
CN209754770U (zh) | 一种方管加工用毛刺清除装置 | |
CN117680407A (zh) | 一种药芯焊丝生产用钢带清洗设备 | |
CN216655695U (zh) |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全面清洗装置 | |
CN220993368U (zh) | 一种报废冷轧辊改为合格冷轧辊的装置 | |
CN217809681U (zh) | 一种用于钢带加工前的前处理设备 | |
CN215391596U (zh) | 一种可防止轧件遇水淋湿的轧机装置 | |
CN209759596U (zh) | 一种有效去除金属离子并提高废酸回收率的装置 | |
CN112122346A (zh) | 一种型钢粗轧机模块移动集尘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8794402U (zh) | 一种环保型污水过滤净化处理装置 | |
CN207891384U (zh) | 一种淬火工件清洗装置 | |
CN213350186U (zh) | 一种型钢粗轧机模块移动集尘装置 | |
CN207668198U (zh) | 一种铜管内壁清洗装置 | |
CN221211197U (zh) | 一种石英石板材生产用抛光装置 | |
CN112171033A (zh) | 一种等离子切割机后端落料装置 | |
CN213051707U (zh) | 一种铝带表面油污进行清除的除油装置 | |
CN213208738U (zh) | 一种切管机循环冷却系统的热交换散热机构 | |
CN119349767B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厌氧池表面浮渣清除设备 | |
CN220760269U (zh) | 带钢表面清洗装置 | |
CN217076466U (zh) | 一种带材转盘储料装置 | |
CN222659662U (zh) | 一种超薄带连轧用收线冷却装置 | |
CN222205461U (zh) | 一种护栏板酸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