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122095A -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22095A
CN118122095A CN202410362250.3A CN202410362250A CN118122095A CN 118122095 A CN118122095 A CN 118122095A CN 202410362250 A CN202410362250 A CN 202410362250A CN 118122095 A CN118122095 A CN 118122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chamber
pipe
air
dust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622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倩倩
董仕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622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22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2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22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5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refrigeration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80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包括沿烟气气流方向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除尘换热器、风机、SCR反应器、脱硫塔、除尘冷凝器、加热换热器和烟囱;所述除尘冷凝器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冷凝导气管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除尘室和冷凝室,所述第一除尘室上开设有与所述脱硫塔的出气端连接的冷凝进气口,所述冷凝室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加热换热器连接的冷凝出气口。本发明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通过除尘换热器回收余热、SCR反应器脱硝、脱硫塔脱硫、除尘冷凝器和加热换热器消白,能实现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和脱白的目的,可降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当前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电厂燃煤锅炉、钢厂烧结机以及其他一些燃烧化石燃料窑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如果直接将这些烟气排放入大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从而形成酸雨等环境灾害。所以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现在通常采用的脱硝方法有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吸附法等,脱硫通常采用吸收塔吸附法。脱硫脱硝后烟气为饱和烟气和微量的气溶胶等污染物,看上去排出的是“白烟”,为了比较彻底去除烟气中有害成分,包括减少氮氧化物、硫化物、各种烟尘颗粒物、气溶胶、超细结晶盐颗粒物的排放,减少烟囱雨的发生和满足人们的视觉美观,在脱硫脱硝后还需要“烟气脱白”。烟气脱白通常采用烟气冷凝再加热技术,即通过降温减少“白烟”中的绝对含湿量,使烟气中饱和水汽析出成凝结水,再将烟气再加热降低“白烟”的相对含湿量,从而消除烟羽。
所以研发烟气脱硫脱硝脱白除尘一体化设备实现对烟气的脱硫、脱硝、脱白、除尘,以降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包括沿烟气气流方向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除尘换热器、风机、SCR反应器、脱硫塔、除尘冷凝器、加热换热器和烟囱;
所述除尘冷凝器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冷凝导气管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除尘室和冷凝室,所述第一除尘室上开设有与所述脱硫塔的出气端连接的冷凝进气口,所述冷凝室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加热换热器连接的冷凝出气口;
所述冷凝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且所述冷凝导气管的进气端伸入所述第一除尘室内,所述冷凝导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凝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室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
优选的是,所述冷水入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冷却塔,所述冷水出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却塔,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优选的是,所述冷凝导气管包括进气管、排气管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若干间隔布置的冷凝支管。
所述第一除尘室呈锥体状,所述冷凝进气口沿切向开开设在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外壁上,所述进气管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上设置有关风器;
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具有锥形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除尘换热器包括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换热进气管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上排气室、换热室、下排气室、第二除尘室;
所述换热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段、换热管段、导气管段和布气管段,所述换热管段为蛇形管;
所述换热室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密封隔板和下密封隔板,所述下排气室和第二除尘室之间设置有除尘滤网;
所述换热室内还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换热排气管,所述换热排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上排气室和下排气室内。
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段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以供烟气进入;所述换热管段设置于所述换热室内,所述导气管段穿过所述下排气室并伸入所述第二除尘室内,所述布气管段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内。
优选的是,所述布气管段包括与所述导气管段连通的主布气管、连接在所述主布气管上的若干布气支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布气支管末端的布气球;
所述第二除尘室内盛装有水,所述布气球浸于水中。
优选的是,所述布气球包括外球壳、同心设置于所述外球壳内的内球、形成于所述内球和外球壳之间的布气腔道、开设于所述外球壳上的布气进气口以及均匀间隔开设在所述外球壳的球面上的若干布气排气口;
所述布气支管通过所述布气进气口与所述布气腔道连通,所述布气排气口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布气腔道连通的锥形排气管。
优选的是,所述内球的球面上在处于与所述布气进气口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的两侧具有弧形倾斜面。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除尘室内还设置有滤网吹洗管,所述滤网吹洗管包括吹洗主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吹洗主管上的若干喷气支管;
所述喷气支管设置在所述除尘滤网下方,且所述喷气支管的锥形出口呈倾斜方向朝向所述除尘滤网的底面。
优选的是,所述上排气室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所述风机,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出口通过烟气循环管道连通至所述吹洗主管,以将所述上排气室排出的部分烟气输送至所述喷气支管;
所述烟气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增压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通过除尘换热器回收余热、SCR反应器脱硝、脱硫塔脱硫、除尘冷凝器和加热换热器消白,能实现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和脱白的目的,可降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除尘换热器兼具除尘和换热功能,除尘换热器一方面对烟气进行除尘,另一方面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并输送至加热换热器,对进入加热换热器中的烟气进行加热,既能实现除尘的目的,还能有效减小能耗;
其中,除尘换热器通过将烟气排入水中,利用水的作用将烟气中的颗粒带入水中,实现除尘;通过设置滤网吹洗管,能对滤网本体的底面进行喷洗,能防止粉尘颗粒在滤网本体表面积聚,避免堵塞滤孔,保证滤网本体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的除尘冷凝器兼具除尘和冷凝功能,烟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降温同时,还能对烟气进行再次除尘,降低粉尘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除尘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除尘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布气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布气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除尘换热器;10—第二壳体;11—换热进气管;12—上排气室;13—换热室;14—下排气室;15—第二除尘室;16—进气管段;17—换热管段;18—导气管段;19—布气管段;100—上密封隔板;101—下密封隔板;102—除尘滤网;103—换热排气管;120—三通管;121—第一出口;122—第二出口;123—烟气循环管道;124—电磁阀;125—增压泵;130—出水口;131—进水口;132—第一介质管道;133—第二介质管道;150—滤网吹洗管;151—吹洗主管;152—喷气支管;153—锥形出口;154—阀门;190—主布气管;191—布气支管;192—布气球;193—外球壳;194—内球;195—布气腔道;196—布气进气口;197—布气排气口;198—锥形排气管;199—分流板;1990—弧形倾斜面;
2—风机;
3—SCR反应器;
4—脱硫塔;40—排污口;
5—除尘冷凝器;50—第一壳体;51—冷凝导气管;52—第一除尘室;53—冷凝室;54—冷凝进气口;55—冷凝出气口;56—冷水入口;57—冷水出口;58—冷却塔;580—进水管道;581—出水管道;582—循环水泵;510—进气管;511—冷凝支管;512—排气管;513—排尘口;514—关风器;515—锥形开口;
6—加热换热器;60—热媒入口;61—热媒出口;62—冷媒入口;63—冷媒出口;
7—烟囱;
8—烟气管道;80—喷头;81—供液管道;82—吸收液供给泵;83—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包括沿烟气气流方向通过烟气管道8依次连接的除尘换热器1、风机2、SCR反应器3、脱硫塔4、除尘冷凝器5、加热换热器6和烟囱7。
其中,除尘换热器1兼具除尘和换热功能,加热换热器6用于对冷凝器排出的烟气进行再加热,以实现烟气消白。除尘换热器1与加热换热器6连接,除尘换热器1一方面对烟气进行除尘,另一方面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并输送至加热换热器6,对进入加热换热器6中的烟气进行加热。待处理的烟气(如电厂燃煤锅炉、钢厂烧结机等排出的烟气)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温度,含有大量的余热。
其中,除尘冷凝器5兼具除尘和冷凝功能,烟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降温,从而减少“白烟”中的绝对含湿量,烟气中饱和水汽析出成凝结水,冷凝的同时,烟气在除尘冷凝器5中进行再次除尘,降低粉尘含量;然后气再进入加热换热器6进行加热(将烟气再加热降低“白烟”的相对含湿量,从而消除烟羽),以实现烟气消白;。
本发明的烟气处理原理为:在风机2作用下,高温烟气先进入除尘换热器1,进行初次除尘,并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回收的热量输送至加热换热器6;然后烟气进入SCR反应器3进行脱硝,再进入脱硫塔4进行脱硫;
脱硝、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冷凝器先冷凝降温(通过降温减少“白烟”中的绝对含湿量,烟气中饱和水汽析出成凝结水),冷凝的同时,烟气在除尘冷凝器5中进行再次除尘,降低粉尘含量;然后烟气进入加热换热器6进行加热(将烟气再加热降低“白烟”的相对含湿量,从而消除烟羽),以实现烟气消白,最后由烟囱7排出,实现烟气脱硫脱硝脱白除尘的目的。
脱硫塔4通过喷淋吸收液进行脱硫,脱硫塔4配有喷头80、吸收液供给泵82、储液罐83和供液管道81。其中的吸收液采用常规的脱离吸收液即可,如氢氧化钙浆液、NaClO2/NaClO复合吸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脱硫塔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40。
本发明通过除尘换热器1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并用于后续烟气的加热,能充分利用烟气中的能量,减小能耗;通过SCR反应器3、脱硫塔4能实现脱硝、脱硫;通过除尘冷凝器5冷凝并实现再次除尘,然后通过加热换热器6加热可实现除白。
以上为本发明的总体构思,以下在其基础上提供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以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2,作为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除尘冷凝器5包括第一壳体50、设置在第一壳体50内的冷凝导气管51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一壳体50内的第一除尘室52和冷凝室53,第一除尘室52上开设有与脱硫塔4的出气端连接的冷凝进气口54,冷凝室53的上部开设有与加热换热器6连接的冷凝出气口55;冷凝导气管51设置在冷凝室53内,且冷凝导气管51的进气端伸入第一除尘室52内,冷凝导气管51的出气端与冷凝出气口55连通;冷凝室53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冷水入口56和冷水出口57。
其中,冷水入口56通过进水管道580连接有冷却塔58,冷水出口57通过出水管道581连接至冷却塔58,进水管道580上设置有循环水泵582。
其中,冷凝导气管51包括进气管510、排气管512以及连接在进气管510和排气管512之间的若干间隔布置的冷凝支管511。多个冷凝支管511并排设置,能提高冷凝支管511中的烟气与冷凝室53内的水的换热效果,促进水对烟气快速降温。
第一除尘室52呈锥体状,冷凝进气口54沿切向开开设在第一除尘室52的外壁上,进气管510的中轴线与第一除尘室52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第一除尘室52的底部设置有排尘口513,排尘口513上设置有关风器514;
进气管510的下端具有锥形开口515,能利于上升的烟气气流进入进气管510。
除尘冷凝器5对烟气的冷凝降温过程为:脱硫塔4排出的烟气进入除尘冷凝器5的冷凝进气口54,与其内的冷媒介(水)换热降温后,由除尘冷凝器5的冷凝出气口55排出;冷水在循环水泵582的作用下由除尘冷凝器5的冷水入口56进入,对经过除尘冷凝器5的烟气进行降温,然后由除尘冷凝器5的冷水出口57排出,进入到冷却塔58冷却。通过除尘冷凝器5对烟气冷凝降温,以减少“白烟”中的绝对含湿量,烟气中饱和水汽析出成凝结水。
除尘冷凝器5对烟气的除尘过程为:烟气通过冷凝进气口54沿切线进入锥体状的第一除尘室52内,在第一除尘室52内壁的约束作用下,烟气在第一除尘室52内做旋转运动,产生离心力,将烟气中的颗粒甩向内壁,颗粒与第一除尘室52内壁碰撞后延内壁下落,进入排尘口513,落到关风器514的扇叶上,由关风器514底部排出,关风器514能避免外部空气进入第一除尘室52内;旋流烟气在旋转过程中使周边气流压力升高,在锥体中心轴部位形成低压区,产生吸力,与颗粒脱除后的烟气在锥体中心轴部位形成一股上升的旋转气流,进入到进气管510,在向上运动,经过冷凝支管511、排气管512后排出。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3-6,作为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除尘换热器1包括第二壳体10、设置在第二壳体10内的换热进气管11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壳体10内部的上排气室12、换热室13、下排气室14、第二除尘室15;
换热进气管1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段16、换热管段17、导气管段18和布气管段19,换热管段17为蛇形管;
换热室1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密封隔板100和下密封隔板101,下排气室14和第二除尘室15之间设置有除尘滤网102;
换热室13内还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换热排气管103,换热排气管103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上排气室12和下排气室14内。
进气管段16的上端伸出第二壳体10,以供烟气进入;换热管段17设置于换热室13内,导气管段18穿过下排气室14并伸入第二除尘室15内,布气管段19设于第二除尘室15内。
上密封隔板100、下密封隔板101、除尘滤网102均与第二壳体10内壁固接,将第二壳体10内由上至下依次分隔形成上排气室12、换热室13、下排气室14、第二除尘室15。排气室、换热室13、下排气室14之间保持密封隔断,进气管段16穿过上密封隔板100,导气管段18穿过下密封板,换热室13内存储水,水作为换热介质,将换热室13回收的热量传递至加热换热器6。除尘滤网102包括与第二壳体10内壁固接的滤框和用于对烟气进行过滤的滤网本体,第二除尘室15中的烟气经过除尘滤网102除尘后向上进入下排气室14。
烟气在除尘换热器1中的流动过程为:高温烟气由进气管段16进入,依次经过换热管段17、导气管段18和布气管段19进入第二除尘室15;其中,在流经换热管段17时,烟气与换热室13中的水进行热量传递,水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布气管段19将烟气排放到第二除尘室15的水中,使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落入水中(一次除尘),过水后的烟气向上流动,经过除尘滤网102进行二次除尘,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被滤网本体阻挡,掉入下方的水中或是粘附在滤网本体上;过滤后的烟气向上进入下排气室14,然后进入换热排气管103,流经热排气管512时,烟气与换热室13中的水再次进行热量传递,水再次回收烟气中的余热;最后烟气由换热排气管103排入上排气室12。
其中,换热管段17呈蛇形,能提高烟气与水的换热效果;换热排气管103包括多根,实现烟气与水的二次换热,进一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能提高热量的回收效果。
其中,换热室13的上下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出水口130和进水口131;出水口130通过第一介质管道132连通至加热换热器6的热媒入口60,加热换热器6的热媒出口61通过第二介质管道133连通至进水口131;
冷凝器排出的烟气经烟气管道8输送至加热换热器6的冷媒入口62,再由加热换热器6的冷媒出口63排出并经烟气管道8输送至烟囱7。除尘换热器1中的水吸收烟气中的余热,再输送至加热换热器6,对流经加热换热器6的烟气进行加热。
参照图3、图5-6,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布气管段19包括与导气管段18连通的主布气管190、连接在主布气管190上的若干布气支管191以及连接在布气支管191末端的布气球192;第二除尘室15内盛装有水,布气球192浸于水中。
布气球192包括外球壳193、同心设置于外球壳193内的内球194、形成于内球194和外球壳193之间的布气腔道195、开设于外球壳193上的布气进气口196以及均匀间隔开设在外球壳193的球面上的若干布气排气口197;
布气支管191通过布气进气口196与布气腔道195连通,布气排气口197上还设置有与布气腔道195连通的锥形排气管198。锥形排气管198的排气端为锥形,直径朝排气端逐渐减小。
内球194的球面上在处于与布气进气口196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分流板199,分流的两侧具有弧形倾斜面1990。弧形倾斜面1990利于使进入布气进气口196的烟气分流形成两股,沿两弧形倾斜面1990向两侧流动,弧形倾斜面1990也能减小对烟气的阻碍作用。
布气管段19用于将烟气均匀排放至第二除尘室15内的水中,以提高通过水对烟气进行除尘的效果。通过若干与布气支管191末端连接的布气球192将烟气排入到水中的不同位置,能提高水对烟气中的颗粒粉尘的吸收效果。烟气由布气进气口196进入布气腔道195,在分流板199的分流导向作用下,烟气分为两股,在布气腔道195内绕相反的方向流动(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烟气在流动过程中经若干布气排气口197排出布气球192,进入到水中,使烟气中的颗粒进入水中,与气体分离;两股气流在下方相遇碰撞,形成紊流,气体流动方向参照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两股逆向的气流在布气腔道195内流动能减少颗粒物在布气腔道195内的沉积,能促使颗粒物随烟气一同经布气排气口197排出。内球194和外球壳193之间形成的球形的布气腔道195,配合分流板199对进入的烟气形成导流作用,能加快烟气在布气腔道195内的流动速度,且能促使烟气更快的从外球壳193的球面上开设的布气排气口197排出;烟气通过布气球192呈球面发散式排入水中,能促使烟气均匀排入水中不同位置,提高烟气与水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水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的脱除效果。更进一步的,布气排气口197上设置锥形排气管198,烟气由经过锥形排气管198排出时,由于口径收缩,烟气排出速率增大,能促进烟气快速排出,提高烟气与水的碰撞接触效果,能进一步提高烟气的脱尘效果。
参照图3-4,在一种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除尘室15内还设置有滤网吹洗管150,滤网吹洗管150包括吹洗主管151以及连接在吹洗主管151上的若干喷气支管152;
喷气支管152设置在除尘滤网102下方,且喷气支管152的锥形出口153呈倾斜方向朝向除尘滤网102的底面。
上排气室12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管120,三通管120的第一出口121通过烟气管道8连接至风机2,三通管120的第二出口122通过烟气循环管道123连通至吹洗主管151,以将上排气室12排出的部分烟气输送至喷气支管152;
烟气循环管道123上设置有电磁阀124和增压泵125。
除尘滤网102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阻挡的时候,部分粉尘颗粒会粘附在滤网本体上,容易堵塞滤孔,导致滤网本体除尘过滤效果降低,影响除尘换热器1的除尘效果。本实施例中,通过滤网吹洗管150对滤网本体进行喷洗,能将粘附在滤网本体上的粉尘颗粒吹落,实现滤网本体的清洗。
具体的,上排气室12中的经除尘后的烟气进入三通管120后,一部分进入风机2,另一部分通过烟气循环管道123进入吹洗主管151,由喷气支管152喷入第二除尘室15,对滤网本体的底面进行喷洗,以将滤网本体底面上粘附的粉尘颗粒吹落,防止粉尘颗粒在滤网本体表面积聚。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部分除尘后的烟气引入第二除尘室15,一方面能对滤网本体的底面进行喷洗,能防止粉尘颗粒在滤网本体表面积聚,避免堵塞滤孔,保证滤网本体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将部分除尘后的烟气重新循环进第二除尘室15进行再次除尘,也能提高烟气的除尘效果。在适当范围内,循环的烟气量越大,除尘效果越好。通过电磁阀124控制该部分循环烟气的量。例如,但来源的烟气中粉尘含量增高时,通过增加循环的烟气量,可提高除尘效果,保证排出的烟气的粉尘含量满足要。增压泵125用于对循环的烟气进行增压,以提高喷气支管152的出射流速,提高对滤网本体表面的喷洗效果。
第二除尘室15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上设置有阀门154,通过打开阀门154可将第二除尘室15中的污水排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进入除尘换热器1的烟气温度大约为170℃左右,经过除尘换热器1回收余热后降为115℃左右,再经过冷凝器后变为55℃左右,然后经过加热换热器6后升温至85℃左右,能实现无白烟排放。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气流方向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除尘换热器、风机、SCR反应器、脱硫塔、除尘冷凝器、加热换热器和烟囱;
所述除尘冷凝器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冷凝导气管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除尘室和冷凝室,所述第一除尘室上开设有与所述脱硫塔的出气端连接的冷凝进气口,所述冷凝室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加热换热器连接的冷凝出气口;
所述冷凝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且所述冷凝导气管的进气端伸入所述第一除尘室内,所述冷凝导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冷凝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室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入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冷却塔,所述冷水出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却塔,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导气管包括进气管、排气管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若干间隔布置的冷凝支管。
所述第一除尘室呈锥体状,所述冷凝进气口沿切向开开设在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外壁上,所述进气管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上设置有关风器;
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具有锥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换热器包括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换热进气管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上排气室、换热室、下排气室、第二除尘室;
所述换热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段、换热管段、导气管段和布气管段,所述换热管段为蛇形管;
所述换热室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密封隔板和下密封隔板,所述下排气室和第二除尘室之间设置有除尘滤网;
所述换热室内还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换热排气管,所述换热排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上排气室和下排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段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以供烟气进入;所述换热管段设置于所述换热室内,所述导气管段穿过所述下排气室并伸入所述第二除尘室内,所述布气管段设于所述第二除尘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段包括与所述导气管段连通的主布气管、连接在所述主布气管上的若干布气支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布气支管末端的布气球;
所述第二除尘室内盛装有水,所述布气球浸于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球包括外球壳、同心设置于所述外球壳内的内球、形成于所述内球和外球壳之间的布气腔道、开设于所述外球壳上的布气进气口以及均匀间隔开设在所述外球壳的球面上的若干布气排气口;
所述布气支管通过所述布气进气口与所述布气腔道连通,所述布气排气口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布气腔道连通的锥形排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球的球面上在处于与所述布气进气口正对的位置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的两侧具有弧形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尘室内还设置有滤网吹洗管,所述滤网吹洗管包括吹洗主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吹洗主管上的若干喷气支管;
所述喷气支管设置在所述除尘滤网下方,且所述喷气支管的锥形出口呈倾斜方向朝向所述除尘滤网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气室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所述风机,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出口通过烟气循环管道连通至所述吹洗主管,以将所述上排气室排出的部分烟气输送至所述喷气支管;
所述烟气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增压泵。
CN202410362250.3A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Pending CN118122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62250.3A CN118122095A (zh)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62250.3A CN118122095A (zh)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22095A true CN118122095A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3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62250.3A Pending CN118122095A (zh)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220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1511B (zh) 高效节能废水蒸发结晶器
CN105080332B (zh) 烧结球团烟气资源化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09045976A (zh) 一种氨法脱硫烟气消白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及应用
CN109289475A (zh) 一种高效烟气顺流除尘脱硫消白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03539A (zh) 一种工业烟气高温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6621768A (zh) 酸性气体硫回收尾气的氨法脱硫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09138324U (zh) 一种高效烟气顺流除尘脱硫消白装置
CN111135698A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消白、脱硝综合治理系统及工艺
CN208990512U (zh) 一种湿法脱硫的烟气消白系统
CN110207143A (zh) 烟气冷凝脱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25097A (zh) 一种基于液相氧化对烟气脱硫脱硝的组合塔及其工艺
CN106582286A (zh)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与方法
CN108714356A (zh) 一种高温脱硫脱硝净化一体式装置
CN204952658U (zh) 烧结球团烟气资源化系统
CN205815448U (zh) 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烟气处理装置
CN118122095A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设备
CN105999938B (zh) 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05867863U (zh) 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16764381B (zh) 一种用于焦炉烟气捕集co2的装置及方法
CN109529575B (zh) 民用取暖锅炉脱硫脱硝系统
CN111871175A (zh) 一种适用于水泥窑烟气的干法脱硫脱硝装置及方法
CN105854580B (zh)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CN206276226U (zh) 酸性气体硫回收尾气的氨法脱硫一体化净化装置
CN109340769A (zh) 废弃线路板热解的尾气处理方法和系统
CN214075879U (zh) 一种低温烟气高效脱硫脱硝脱白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