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2243A - 可溶性因子簇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可溶性因子簇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12243A CN118112243A CN202311721917.6A CN202311721917A CN118112243A CN 118112243 A CN118112243 A CN 118112243A CN 202311721917 A CN202311721917 A CN 202311721917A CN 118112243 A CN118112243 A CN 1181122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uble factor
- detection
- cluster
- factor cluster
- sol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71—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for venereal disease, e.g. syphilis, gonorrhoe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溶性因子簇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麻痹性痴呆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第一检测试剂,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包括选自IL‑2、IL‑4、IL‑7等十二种可溶性因子中的至少两种的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等十七种可溶性因子中的至少两种的第二可溶性因子簇。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可溶性因子簇在制备用于麻痹性痴呆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所述可溶性因子簇的系统。本发明为麻痹性痴呆的早期诊断进而为麻痹性痴呆的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准确且可靠的诊治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溶性因子簇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梅毒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数约为1200万,然而,这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并且还在逐年增长。神经梅毒发病率也随梅毒的增长而增长,据报道,梅毒报告病例数仍在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位居前列,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神经梅毒”是指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苍白亚种(又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慢性感染性疾病。神经梅毒可在初次感染梅毒后任何时期出现。
在梅毒病程早期,最常累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脑脊膜以及血管系统(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脊膜型神经梅毒、树胶肿性神经梅毒、脑脊膜血管型神经梅毒);在梅毒病程晚期,最常累及脑和脊髓实质(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每种形式都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一些病例中,这些表现之间存在重叠。
PD(paralytic dementia,PD)属于晚期神经梅毒,由梅毒螺旋体侵犯脑实质引起,是临床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神经梅毒类型。早期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性格改变、焦虑、抑郁、易怒、失眠。晚期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与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痴呆,情绪变化、抑郁、人格改变、妄想、躁狂或精神错乱,亦可出现瞳孔异常、构音障碍、面部及四肢张力减退和面部、舌及双手不自主运动、癫痫发作、卒中症状、营养障碍,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视神经萎缩、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RP)等,易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血管性痴呆、慢性酒精中毒、帕金森氏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等。文献报道,在青霉素问世之前的时代,麻痹性痴呆患者在平均2.5年内死亡。
由于P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导致PD在早期时识别率低,从而给PD的早期确诊带来了困难,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但是,目前还没有将麻痹性痴呆与梅毒尤其是神经梅毒其他分型区分开的方法,因此无法实现对麻痹性痴呆这种最严重、发病率最高神经梅毒的准确检测和更及时的针对性治疗,无法降低其致残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麻痹性痴呆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第一检测试剂;
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CCL2)、eotaxin(即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或称CCL11)和SDF-1α(或称CXCL12)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或称CXCL8)、IL-10、IL-17A、IL-18、IL-23、GRO-α(或称CXCL1)、MIP-1α(或称CCL3)、MIP-1β或称CCL4)、RANTES(或称CCL5)、IP-10(或称CXCL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了可溶性因子簇在制备用于麻痹性痴呆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本发明在第三方面提供了用于梅毒患者患有麻痹性痴呆的风险的判断系统,所述判断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计算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可溶性因子簇中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浓度计算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存储有判断规则的可读载体;
所述判断规则为:当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高于截断值(有时称为cutoff值或cutoff)时,判断为所述梅毒患者具有患有所述麻痹性痴呆的风险高;反之,则判断为所述梅毒患者具有患有所述麻痹性痴呆的风险低;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麻痹性痴呆进行检测的技术,该技术填补了目前缺乏对麻痹性痴呆进行准确检测的技术空白,为麻痹性痴呆的早期诊断、早期分型提供了准确且可靠的诊断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梅毒患者的脑脊液(CSF)中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1)(左图)和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2)(右图)与梅毒类型的相关性,其中,各类型梅毒患者数量如下:潜伏梅毒(LS)(n=29)、无症状神经梅毒(ANS)(n=30)、眼梅毒(OS)(n=9)、脑脊膜型神经梅毒(MNS)(n=8)、脑脊膜血管型神经梅毒(MVNS)(n=4)和麻痹性痴呆PD(n=32)。每个图包括下四分位数(下水平线)、中位数(中水平线)和上四分位数(上水平线)。用Kruskal-Walli检验计算p值。
图2显示了梅毒患者的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左上图)、蛋白水平(右上图)、神经丝蛋白轻链(NF-L)水平(左下图)和新喋呤水平(右下图)与梅毒类型的相关性。其中,各类型梅毒患者数量如下:LS(n=29)、ANS(n=30)、OS(n=9)、MNS(n=8)、MVNS(n=4)和PD(n=32)。每个图包括下四分位数(下水平线)、中位数(中水平线)和上四分位位数(上水平线)。用Kruskal-Walli检验计算p值。
图3显示了梅毒患者CSF临床参数与DeSFS1和DeSFS2的相关性热图,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评估CSF参数(即wbc、蛋白、NF-L、新喋呤水平与DeSFS1和DeSFS2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各类型梅毒患者数量如下:LS(n=29)、ANS(n=30)、OS(n=9)、MNS(n=8)、MVNS(n=4)和PD(n=32)。相关系数的大小由圆圈的大小及圈内所示数字表示。
图4显示神经梅毒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的分析结果,其中显示区分麻痹性痴呆(PD)和非PD患者的DeSFS1(左图)和DeSFS2(右图)的表现。其中,各类型梅毒患者数量如下:LS(n=29)、ANS(n=30)、OS(n=9)、MNS(n=8)、MVNS(n=4)和PD(n=32)。其中,Sensitivity表示敏感性;Specificity表示特异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麻痹性痴呆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第一检测试剂(例如抗相应可溶性因子的抗体(如单克隆抗体)或抗体对(如由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组成的抗体对);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组成;和/或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有两个可溶性因子簇中的因子(即上述的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与PD关系密切,根据可溶性因子簇内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计算得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该簇积分可以很好地将PD患者和非PD患者区分开,从而可以实现PD的早期准确检测。
为了方便说明目的,将所述两个可溶性因子簇分别称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如上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其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其由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组成。在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的情况下,可以检测第一可溶性因子簇中各可溶性因子的脑脊液中浓度,并且基于它们的浓度计算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1),该积分可以用于将麻痹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梅毒尤其是其他类型的神经梅毒区分开。
在本发明中,其他类型的梅毒为非PD,包括但不限于潜伏梅毒(LS)、无症状神经梅毒(ANS)、眼梅毒(OS)、脑脊膜型神经梅毒(MNS)和脑脊膜血管型神经梅毒(MVNS)等。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其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其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组成。在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的情况下,可以检测第二可溶性因子簇中各可溶性因子的脑脊液中浓度,并且基于它们的浓度计算出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2),并且该积分同样可以用于将麻痹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神经梅毒区分开。
基于例如成本考虑,可以减少对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的脑脊液浓度(即在脑脊液中的浓度)的测定。基于灵敏性或准确性考虑,也可以增加或减少对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的脑脊液浓度的测定。前提是基于所选中的差异表达的可溶性因子(DeSF)的脑脊液浓度计算得到的差异表达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可以用于将麻痹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神经梅毒区分开即可。
因此,对于从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选择哪几个进行组合计算积分,本发明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该积分能够用于将麻痹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神经梅毒区分开即可。例如该积分绘制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不小于0.7优选不小于0.8,例如为0.85以上,并且p值不大于0.05,例如不大于0.001或者甚至更小即可。本领域人员有能力基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基于成本、敏感性或准确度等因素考虑,从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选择特定的可溶性因子组合来求算出能够将麻痹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神经梅毒区分开的DeSFS。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可以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可以由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组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组成。
在本发明中,针对选择可溶性因子组成的可溶性因子簇计算得到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其AUC应该为0.7以上并且p值应该为0.05以下,例如可以为0.7以上或0.8以上甚至是0.85以上,并且p值可以为0.05以下,甚至是0.001以下。由于AUC越大,准确率越高;p值越小,差异越显著,因此优选AUC为0.75以上,更优选为0.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5以上;p值优选为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差异),更优选为0.01以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进一步优先为0.001以下(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用于检测脑脊液蛋白和/或脑脊液白细胞的第二检测试剂。
例如,所述第二检测试剂为用于选自VDRL(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laboratory(性病研究实验室))检测、USR(unheated serum regain(血浆不需加热的反应素))检测、TRUST(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甲苯胺红血浆不需加热试验))检测、RPR(rapid plasma regain(快速血浆反应素))检测、FTA-ABS(fluorescent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检测、TPHA(Treponema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测、TPPA(Treponema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和NF-L检测组成的组的一种或者多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这些梅毒检测方法及其所用的试剂都是已知的。例如,VDRL检测、USR检测、TRUST检测、RPR检测、FTA-ABS检测、TPHA检测、TPPA检测和ELISA检测及其所采用的试剂均可以行业标准如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18)所述。NF-L(例如来自血或脑脊液等生物样品中的NF-L)的检测试剂可以如商用试剂盒(Neurofilament light)ELISA(Enzyme immunoassay for quanlitative determinationof human Neurofilament light(NF-L)protein in cerebrosphinal fluid)(LBLinternational GME)所述;pNF-H(例如来自血或脑脊液的pNF-H)的检测试剂可以如商用试剂盒Human 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 H ELISA试剂盒(BioVendor-Laboratornímedicína a.s.)所述。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检测试剂为用于选自由RPR检测、TPPA或TPHA检测、FTA-ABS检测和NF-L检测组成的组的梅毒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检测试剂为用于FTA-ABS检测和/或TPPA检测的检测试剂。FTA-ABS以及TPPA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特异性指标,该指标结合pNF-L检测结果,能够增加诊断神经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第二检测试剂的检测结果,对第一检测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可以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检测试剂实现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第一辅助试剂。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可以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第二检测试剂实现对脑脊液蛋白和/或脑脊液白细胞进行测定的第二辅助试剂。
所述第一辅助试剂和所述第二辅助试剂可以独立地选自由可溶性因子抗体包被微滴定板条、可溶性因子抗体溶液、辣根过氧化酶偶联物溶液、可溶性因子蛋白标准样品、稀释缓冲液、洗涤液、底物溶液、终止液等组成的组。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了可溶性因子簇在制备用于麻痹性痴呆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组成;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组成;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产品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为基于所述可溶性因子簇的、能够将PD与非PD区分开的任何产品形式。例如,所述产品可以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盒;负载有所述第一检测试剂的检测芯片、或负载有所述第一检测试剂的检测阵列等,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试剂为用于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检测试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包括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其由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其由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组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其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组成。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可以是用于诊断目的的检测,以诊断患者是否患上麻痹性痴呆。所述检测也可以是用于筛查目的的检测,以筛查出麻痹性痴呆患者。所述检测也可以是用于分型目的的检测,例如将梅毒尤其是神经梅毒患者分为麻痹性痴呆患者和非麻痹性痴呆(non-PD)患者。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基于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所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根据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计算得到。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计算得到:
(1)对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可溶性因子的数值;
(2)基于所述归一化后可溶性因子的数值,计算可溶性因子簇中的可溶性因子归一化数值的中位数,得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包括如下子步骤:
(11)计算每个可溶性因子的脑脊液浓度的第95个百分位数(the95thpercentile);
(12)使用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替换等于或大于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
(13)将数据归一化为1.0的最大值。
本发明对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计算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程序或软件进行。例如,所有分析均可以使用R程序(https://cran.r-project.org/)、SPSS(IBM Corporation,New York,NY,USA)和/或GraphPad Prism 7(GraphPad Software,La Jolla,CA,USA)进行。当然,上述统计分析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软件如Excel或SAS等进行。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溶性因子簇积分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进行:
(i)数据的预处理
使用R包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即归一化。所述归一化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计算每个可溶性因子的脑脊液浓度的第95个百分位数;使用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替换等于或大于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将数据归一化的最大值设为1.0。
(ii)关键可溶性因子的筛选
使用R包对所有可溶性因子(例如实施例中的45个)进行组间差异分析。所述组间差异分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基于多因素方差分析构建各组拟合模型(例如构建六组(包括LS、ANS、MNS、MVNS、PD和OS)的拟合模型)。使用Tukey的“Honest SignificantDifference”方法对每个配对组进行组间比较。两项测试(即上述多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组间比较)的显著性水平均设定为p≤0.05。在任何配对组之间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的可溶性因子将从后续分析中剔除。鉴定出所有差异表达的关键可溶性因子(DeSF)(例如实施例中的33个可溶性因子)。
(iii)可溶性因子簇的确定
所述聚类分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使用R包中hclust函数对各组(例如上述6组)患者的所有差异表达的关键可溶性因子(例如上述的33个可溶性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参数设置:method=complete)(例如下文实施例中明确了33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可溶性因子可聚类为3个可溶性因子簇)。
(iv)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计算
根据表达差异的所有可溶性因子的聚类分析结果,使用R包中apply函数,分别计算每个患者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例如实施例中的3个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可溶性因子簇积分(SFS)即为每簇中所包含的可溶性因子归一化水平的中位数数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计算出可溶性因子簇积分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如下步骤(v)至(vii):
(v)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及临床参数组间差异的检测
使用R程序(https://cran.r-project.org/)、SPSS(IBM Corporation,New York,NY,USA)和/或GraphPad Prism 7(GraphPad Software,La Jolla,CA,USA)对各组间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及临床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而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数据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间的正态分布数据,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比较非正态分布数据。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vi)可溶性因子簇积分与临床参数相关性的评价
使用R包中cor函数完成了DeSFS与临床参数(wbc、蛋白、NF-L和新喋呤)之间的相关性评估。相关性通过斯皮尔曼方法(Spearman,在数据为非正态分布数据的情况下选用)或皮尔森方法(Pearson,在数据为正态分布数据的情况下选用)进行检测。使用“ggcorrplot”R包绘制了DeSFS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热图。
(vii)ROC分析
使用R程序(https://cran.r-project.org/)、SPSS(IBM Corporation,New York,NY,USA)和/或GraphPad Prism 7(GraphPad Software,La Jolla,CA,USA)进行ROC分析,从而评估该积分的诊断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AUC)被用于单个差异表达的可溶性因子、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或临床参数辨别能力的评价。
本发明在第三方面提供了用于梅毒患者患有麻痹性痴呆的风险的判断系统,所述判断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计算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可溶性因子簇中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浓度计算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存储有判断规则的可读载体;
所述判断规则为:当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高于截断值时,判断为所述梅毒患者具有患有所述麻痹性痴呆的风险高;反之,则判断为所述梅毒患者具有患有所述麻痹性痴呆的风险低;
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或者,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或者,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组成。或者,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或者,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由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组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中的脑脊液浓度数据集(如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所述患者所测定的脑脊液浓度数据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存储器还可以存储基于所述脑脊液浓度计算得到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cutoff值。当获得一份所选取的可溶性因子簇中的可溶性因子的待判断的脑脊液浓度数据后,即可将该脑脊液浓度数据与原先存储的n份脑脊液浓度数据一起构成新的n+1份脑脊液浓度数据集,由此可以基于该n+1份脑脊液浓度数据集计算簇积分,然后可以将该簇积分与对应的cutoff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还可以存储基于脑脊液浓度计算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算法以供所述计算模块在对积分进行计算时调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utoff值是预先录入的固定的cutoff,例如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cutoff值和/或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cutoff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utoff值是不断优化的cutoff值。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系统例如可以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根据录入到所述存储器中的新的脑脊液浓度并完成所述风险判断后,将符合收录标准(例如该新的脑脊液浓度被确定来自实施例所述的六组类型之一)的新的脑脊液浓度数据合并到原先存储的脑脊液浓度数据集中,基于该新的数据集计算出新的cutoff值以代替原先的cutoff值。于是,随着数据的增加(亦即样本量的增加),cutoff越来越精确,从而使得准确率越来越高。
下文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1.受试者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人招募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的29名潜伏梅毒患者和83名神经梅毒患者,该112名患者均无艾滋病。梅毒的诊断是通过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测试证实的。其中,潜伏梅毒患者、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和麻痹性痴呆患者的判断标准如下:
1.1潜伏梅毒(LS)的判断标准:
(1)有梅毒感染史;
(2)血清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
(3)血清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
(4)无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和体征;
(5)CSF未见异常。
1.2无症状神经梅毒(ANS)的判断标准:
(1)有梅毒感染史;
(2)血清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
(3)无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和体征;
(4)CSF VDRL(TRUST)试验阳性;或CSF VDRL(TRUST)试验阴性,同时CSF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或CSF白细胞>5个/μl或CSF蛋白>45mg/dl。
1.3有症状神经梅毒(SNS)的判断标准:
(1)有梅毒感染史;
(2)血清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
(3)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和体征;
(4)CSF VDRL(TRUST)试验阳性;或CSF VDRL(TRUST)试验阴性,同时CSF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或CSF白细胞>5个/μl或CSF蛋白>45mg/dl。
1.4麻痹性痴呆(PD)的判断标准:
符合1.3中有症状神经梅毒(SNS)的判断标准且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与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痴呆,情绪变化、抑郁、人格改变、妄想、躁狂或精神错乱,亦可出现瞳孔异常、构音障碍、面部及四肢张力减退和面部、舌及双手不自主运动、癫痫发作、卒中症状、营养障碍。
根据2014年欧洲梅毒管理指南,将患者分为六组:潜伏梅毒LS(n=29)、无症状神经梅毒(ANS)(n=30)、脑脊膜型神经梅毒(MNS)(n=8)、脑脊膜血管型神经梅毒(MVNS)(n=4)、麻痹性痴呆(PD)(n=32)和眼梅毒(OS)(n=9)。
本发明的实施例获得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所有参与者都提供了经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2.CSF样品的采集
收集CSF样本作为常规诊断检查的一部分。腰椎穿刺术后,留取2mL CSF样本。通过在1500rpm下离心10分钟来提取CSF的上清液,并在-80℃下储存直至分析。
3.脑脊液新喋呤和NF-L的测定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使用商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IBL,Hamburg,Germany)测量CSF新喋呤和NF-L的浓度。使用微孔板读取器(Spectra Max M2,England)在450nm处测量光密度。CSF新喋呤水平以nmol/L表示,NF-L水平以pg/mL表示。
4.CSF可溶性因子的测定
为了比较可溶性因子的浓度,本发明人采用Luminex xMAP方法(ProcartaPlexHuman Cytokine/Chemokine/Growth Factor Panel 1(45plex)96tests,AffymetrixeBioscience Ltd.,Hatfield,United Kingdom),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检测六组患者CSF中的45种可溶性因子,这些可溶性因子(有时称为可溶性蛋白)包括:
(1)29种细胞因子:IL-1RA、IL-1α、IL-1β、IL-2、IL-4、IL-5、IL-6、IL-7、IL-8(或称CXCL8)、IL-9、IL-10、IL-12p70、IL-13、IL-15、IL-17A、IL-18、IL-21、IL-22、IL-23、IL-27、IL-31、TNF-α、TNF-β、IFN-α、IFN-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细胞因子(SC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2)8种趋化因子:生长调节癌基因α(GRO-α,或称CXCL1)、MCP-1(或称CCL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或称CCL3)、MIP-1β(或称CCL4)、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或称CCL5)、IFN-γ诱导蛋白10(IP-10,或称CXCL10)、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或称CCL1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或称CXCL12);
(3)8种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
5.数据的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R程序(https://cran.r-project.org/)、SPSS(IBMCorporation,New York,NY,USA)或GraphPad Prism7(GraphPad Software,La Jolla,CA,USA)进行。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而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数据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间的正态分布数据,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比较非正态分布数据。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6.可溶性因子测得浓度数据的处理
(1)对所有可溶性因子浓度进行归一化处理:(a)本发明人计算了每个因子的脑脊液浓度水平的第95个百分位数;(b)将等于或大于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替换为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c)将数据归一化的最大值设为1.0。
(2)关键可溶性因子的筛选
使用R包对所有45个可溶性因子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基于多因素方差分析构建了六组(包括LS、ANS、MNS、MVNS、PD和OS)的拟合模型。使用Tukey的“Honest SignificantDifference”方法对每个配对组进行组间比较。两项测试的显著性水平均设定为p≤0.05。在任何配对组之间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的可溶性因子将从后续分析中剔除。结果鉴定出了33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可溶性因子。
(3)可溶性因子簇的确定
所述聚类分析使用R包中hclust函数对上述6组患者的所有差异表达的可溶性因子(即上述的33个可溶性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参数设置:method=complete),结果明确了33个差异表达的关键可溶性因子可聚类为3个可溶性因子簇。
(4)可溶性因子簇积分的计算
根据表达差异的所有可溶性因子的聚类分析结果,使用R包中apply函数,分别计算每个患者的3个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即为每簇中所包含的可溶性因子归一化水平的中位数数值。
(5)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及临床参数组间差异的检测
使用R程序对各组间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及临床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而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数据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间的正态分布数据,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比较非正态分布数据。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6)可溶性因子簇积分与临床参数相关性的评价
使用R包中cor函数完成了DeSFS与临床参数(wbc、蛋白、NF-L和新喋呤)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进行检测。使用“ggcorrplot”R包绘制了DeSFS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热图。
(7)ROC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ROC分析,从而评估该积分的诊断准确性。AUC被用于单个DeSF、DeSFS或临床参数辨别能力的评价。
7.结果与分析
为了阐明神经梅毒患者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特征,本发明人用Luminex xMAP方法(ProcartaPlex Human Cytokine/Chemokine/Growth Factor Panel 1(45plex)96tests,Affymetrix eBioscience Ltd.,Hatfield,United Kingdom)对上述112例患者的脑脊液中的45种可溶性因子的浓度进行检测。这45种可溶性因子包括29种细胞因子、8种趋化因子和8种生长因子。排除任何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12个因子后,本发明人重点关注余下33个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可溶性因子(DeSF),包括21种细胞因子、7种趋化因子和5种生长因子。
聚类分析发现,这33个可溶性因子可以分为3簇。其中包括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eotaxin和SDF-1α的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包括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的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可以用于将PD患者与非PD患者区分开。
从图1可以看出,PD患者的DeSFS1(包含第一可溶性因子簇中全部12个可溶性因子)和DeSFS2(包含第二可溶性因子簇中全部17个可溶性因子)的中位数显著高于其他五组患者。本发明人同时研究了常规CSF参数(wbc、蛋白)与代表神经元损伤的NF-L(神经元轴突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和代表免疫激活的新喋呤(鞘内炎症和细胞激活的指标,包括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患有PD等有症状神经梅毒(SNS)的个体的wbc和蛋白水平高于ANS组,患有PD等SNS患者的NF-L水平也高于LS和ANS患者。这些发现表明,炎症反应可能比神经元损伤更早发生(参见图2),与神经梅毒临床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相符。
本发明人进一步分析了梅毒患者CSF临床参数与DeSFS1和DeSFS2的相关性。结果发现,DeSFS1水平与新喋呤浓度呈正相关(R=0.40,p<0.001)。DeSFS2水平与所有检测的临床参数呈正相关(wbc:R=0.48,p<0.001;蛋白:R=0.37,p<0.001;NF-L:R=0.38,p<0.01;新喋呤:R=0.51,p<0.001)(参见图3)。
如图4和表1所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1)的ROC的AUC最高,为0.878(p=0.000)。另外,DeSFS2的ROC的AUC也相当高,为0.833(p=0.000)(高于脑脊液蛋白的AUC)。这些结果表明,DeSFS1和DeSFS2可以用于将PD与其他梅毒分型区分开,从而可以用于对PD进行准确检测。换言之,上述两个可溶性因子簇可以被用来对PD进行检测,然而,单个可溶性因子如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的IL-22和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的IL-23以及临床指标wbc则无法单独用于PD检测。
表1显示了可溶性因子簇积分和一些单个可溶性因子与临床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从表1还可以看出,脑脊液蛋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PD患者和非PD患者区分开,不过相对而言,DeSFS1和DeSFS2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
表1.DeSFS1、DeSFS2、IL-22、IL-23以及CSF临床参数(wbc、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DeSFS1:第一可溶性因子簇积分;DeSFS2:第二可溶性因子簇积分;IL-22:白细胞介素22;IL-23:白细胞介素23;wbc:白细胞计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检测麻痹性痴呆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第一检测试剂;
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用于检测脑脊液蛋白和/或脑脊液白细胞的第二检测试剂;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检测试剂为用于选自VDRL检测、USR检测、TRUST检测、RPR检测、TPHA或TPPA检测、FTA-ABS检测、pNF-H检测、NF-L检测组成的组的一种或者多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检测试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试剂为抗可溶性因子的抗体或抗可溶性因子的抗体对;优选的是,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抗体对为由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组成的抗体对。
5.可溶性因子簇在制备用于麻痹性痴呆检测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为用于诊断目的的检测;用于筛查目的的检测;和/或用于分型目的的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基于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所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根据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计算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计算得到:
(1)对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可溶性因子的数值;
(2)基于所述归一化后可溶性因子的数值,计算可溶性因子簇中的可溶性因子归一化数值的中位数,得到可溶性因子簇积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如下子步骤:
(11)计算每个可溶性因子的脑脊液浓度的第95个百分位数;
(12)使用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替换等于或大于第95个百分位数的值;
(13)将数据归一化为1.0的最大值。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容纳有所述第一检测试剂的试剂盒、负载有所述第一检测试剂的检测芯片、或负载有所述第一检测试剂的检测阵列,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试剂为用于对可溶性因子簇中的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进行测定的检测试剂。
12.用于梅毒患者患有麻痹性痴呆的风险的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计算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可溶性因子簇中每一个可溶性因子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浓度计算可溶性因子簇积分;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存储有判断规则的可读载体;
所述判断规则为:当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可溶性因子簇积分高于截断值时,判断为所述梅毒患者具有患有所述麻痹性痴呆的风险高;反之,则判断为所述梅毒患者具有患有所述麻痹性痴呆的风险低;
所述可溶性因子簇为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和/或第二可溶性因子簇;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和SDF-1α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两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2、IL-4、IL-7、IL-12p70、IL-22、TNF-α、IFN-γ、SCF、LIF、MCP-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和SDF-1α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或全部十二种;和/或
所述第二可溶性因子簇包括选自IL-1RA、IL-1β、IL-6、IL-8、IL-10、IL-17A、IL-18、IL-23、GRO-α、MIP-1α、MIP-1β、RANTES、IP-10、β-NGF、PDGF-BB、VEGF-A和VEGF-D中的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至少六种、至少七种、至少八种、至少九种,至少十种、至少十一种、至少十二种、至少十三种、至少十四种、至少十五种、至少十六种或全部十七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64842 | 2023-10-16 | ||
CN202311336484 | 2023-10-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12243A true CN118112243A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1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21917.6A Pending CN118112243A (zh) | 2023-10-16 | 2023-12-14 | 可溶性因子簇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12243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8537A (zh) * | 2010-04-07 | 2013-03-06 | Abbvie公司 | TNF-α结合蛋白 |
RU2699057C1 (ru) * | 2018-08-30 | 2019-09-03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города Москвы "Московский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дерматовенерологии и косметологии Департамент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города Москвы" |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нейросифилиса |
-
2023
- 2023-12-14 CN CN202311721917.6A patent/CN1181122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8537A (zh) * | 2010-04-07 | 2013-03-06 | Abbvie公司 | TNF-α结合蛋白 |
RU2699057C1 (ru) * | 2018-08-30 | 2019-09-03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города Москвы "Московский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дерматовенерологии и косметологии Департамент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города Москвы" |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нейросифилиса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MACIEJ PASTUSZCZAK, MD ET AL.: ""Elevated Cerebrospinal Fluid Interleukin-17A and Interferon-F Levels in Early 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vol. 40, no. 10, 31 October 2013 (2013-10-31), pages 808 - 812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24043A1 (en) | Esophageal cytoki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
US10725039B2 (en) | Biomarker signatures for Lyme diseas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CN118033134A (zh) | 可溶性因子在早期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 |
Xu et al. | Characteristic profiling of soluble factor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neurosyphilis | |
US20220098669A1 (en) | Gene signature for the prognosis of dry eye disease | |
CN117607432B (zh) | Msr1蛋白及其特异性抗体在制备神经梅毒或神经损伤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 |
CN118112243A (zh) | 可溶性因子簇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 | |
US20190033310A1 (en) | Biomarker signatures for lyme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US20210301345A1 (en) | Method of diagnosing asthma subtypes | |
CN117871855A (zh) | 可溶性因子在麻痹性痴呆检测中的应用 | |
CN117849340A (zh) | 可溶性因子簇在早期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 |
US10408844B2 (en)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in diagnosis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 |
CN117871856A (zh) | 可溶性因子在无症状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 |
CN112063709B (zh) | 一种以微生物作为诊断标志物的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试剂盒及应用 | |
JP2023129215A (ja) | 緑内障の検出方法 | |
CN106885909B (zh) | 一种用于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试剂盒 | |
Andreae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peripheral blood supernatants of South African patients with syphilitic and herpetic uveitis | |
CN117741143B (zh) | Siglec-9蛋白及其特异性抗体在制备神经梅毒或神经损伤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 |
CN113373214B (zh) | Cd30在诊断脑神经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 |
Yao et al. | Systemic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for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 |
CN109884297B (zh) | 用于评估儿童易感arti风险的临床标志物 | |
JP7199656B2 (ja) | 注意欠如・多動症又は注意欠如・多動性障害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を補助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注意欠如・多動症又は注意欠如・多動性障害を評価するためのデータ取得方法 | |
CN110004220A (zh) | 一种银屑病血清标志物及其应用 | |
EP4060343A1 (en) |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a coronavirus infection | |
CN113151443B (zh) | 细胞因子联合分析作为精神分裂症标志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