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042810B -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2810B
CN118042810B CN202410443119.XA CN202410443119A CN118042810B CN 118042810 B CN118042810 B CN 118042810B CN 202410443119 A CN202410443119 A CN 202410443119A CN 118042810 B CN118042810 B CN 118042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piece
conveying
clamp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43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42810A (zh
Inventor
陈茂
黄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43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2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2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2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42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2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05K13/0812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the monitor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mounting machine, e.g. for monitoring components, leads, component place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印刷电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该装置与服务器数据连接,包括传送件、定位件、输送件、振动件、第一识别件和第二识别件;所述传送件上放置有若干放置部,所述放置部上粘贴有存有上料信息的识别码;所述传送件上设置有识别工位,所述识别工位处连接有振动件;所述输送件与所述识别工位处连接;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振动件,且位于所述输送件一侧;用于识别上料信息的第一识别件安装于所述传送件,用于检测实际上料信息的第二识别件安装于所述识别工位处。本申请具有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类别准确无误的效果。此外,还提供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贴装技术领域中,电子元器件的贴装是一个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的过程。贴片机就是完成此类工作的一种主要设备。贴片机工作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和相应地定位系统进行贴装头准确定位,通过贴装头上的吸笔杆将自动喂料器上电子元器件自动拾取,然后通过传动系统带动贴装头将电子元器件准确贴装到目的电路板的相应位置上,完成一次电子元器件的自动贴装。
其中,相同规格的电子元器件被固定在自动喂料器的料带上,通过排列多个自动喂料器来实现不同种类的电子元器件的供给,以方便整个贴装过程。
一些散料在通过输送带被拾取配料时,不同的垫子元器件所需的散料不同,使用机械手或人工的方式容易将散料配装错误,如数量缺少或装配过多,或种类不同,导致电子元气件后续装贴成型出现不合格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该装置与服务器数据连接,包括传送件、定位件、输送件、振动件、第一识别件和第二识别件;所述传送件上放置有若干放置部,所述放置部上粘贴有存有上料信息的识别码;所述传送件上设置有识别工位,所述识别工位处连接有振动件;所述输送件与所述识别工位处连接;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振动件,且位于所述输送件一侧;用于识别上料信息的第一识别件安装于所述传送件,用于检测实际上料信息的第二识别件安装于所述识别工位处;所述第一识别件和所述第二识别件之间的所述传送件区域为上料区域,所述上料区域处外接有上料机械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信息录入服务器后,传送件移动放置部至第一识别件,第一识别件通过扫描识别码可获取上料信息,外接机械手根据上料信息将各散料装入放置部,传送件继续输送放置部,直至放置部移动至识别工位,定位件对放置部进行固定,识别工位处第二识别件对放置部上的散料进行识别,完成识别后,振动件对定位件进行振动,放置部上的散料受到振动作用在放置部内翻滚,经过多次振动,第二识别件多次复测识别,由服务器对多次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以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类别准确无误,防止错料的情况出现。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件包括第一识别部和第二识别部;所述第一识别部位于与所述识别码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识别部位于所述放置部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识别部在识别出识别码并提取上料信息后,第二识别部对放置部内的散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将第一识别部识别出的上料信息与第二识别部识别出的实际散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比对,从而避免错漏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件还包括第三识别部;所述放置部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三识别部位于所述放置部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部为透明材质时,第三识别部可从放置部的底部识别到放置部内的散料信息,配合第二识别部从上方向下识别出的识别信息,以提供多方位、不同角度的散料数量、种类识别,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别信息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件还连接有灯检部;所述灯检部位于所述第二识别部或所述第三识别部上,所述灯检部朝向所述放置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灯检部可提供光亮,避免放置部处光线不足,而无法提供清晰的图像识别效果,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件还包括环形部和推拉驱动部;所述第二识别部与所述环形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拉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环形部,且驱动端缠绕于所述环形部并与所述第二识别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第二识别部的位置时,推拉驱动部驱使第二识别部沿环形部滑动,从而使第二识别部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放置部进行图像识别。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件还包括有轴承部、旋转部、联动部和旋转驱动部;所述轴承部安装于所述识别工位处;所述旋转部与所述轴承部枢转连接;所述联动部与所述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且与所述旋转部相配合;所述第二识别部安装于所述旋转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驱动部通过联动部驱使旋转部沿轴承部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识别部同步转动,根据转动过程中第二识别部的位置不同,对放置部图像识别的角度不同,得到不同角度的图像识别数据,从而可通过多角度图像识别数据实现多角度数据比对,进一步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种类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夹持驱动部;所述夹持驱动部设有两个驱动端,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安装于两所述驱动端;所述定位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且所述定位部朝向所述输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至定位件的夹持范围后,夹持驱动部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移动,移动过程中将放置部夹持,夹持后振动件即可开始振动,使得放置部内的散料因振动而位置改变,第二识别件对位置改变的散料进行多次图像识别,采集多次识别数据,以进行图像对比。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回收驱动部;所述回收驱动部与所述夹持驱动部的一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回收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夹持驱动部的另一驱动端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识别件识别出放置部内的散料不合格时,回收驱动部的驱动端带动第一夹持部翻转,由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将放置部夹持,因此第一夹持部施加翻转力时,第二夹持部跟随活动连接点旋转,从而使散料翻转出放置部,以进行回收。
可选的,所述识别工位处设有回收通道,且所述回收通道一端位于所述定位件侧下方,另一端设有回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回收通道提供的导向作用,使从放置部内得掉落的散料沿回收通道滚动至回收部内,以提供稳定的回收,避免散料随意掉落。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防错料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上料信息录入服务器,并生成识别码,将识别码打印并粘贴于放置部;
传送件输送放置部至第一识别件,第一识别件扫描识别码,读取识别码,并将读取识别码传递至服务器;
服务器通过比对确认识别码相应的上料信息,并发送上料指令至上料机械手,上料机械手相应上料指令,将散料装入放置部;
传送件输送放置部至识别工位,定位件感应到放置部,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感应信号,发送停止指令至输送件和传送件,发送识别指令至第二识别件,发送夹持指令至定位件,发送振动指令至振动件;
输送件和传送件响应停止指令,停止输送放置部;
第二识别件响应识别指令,对识别码扫描,确认上料信息,并扫描放置部内的散料数量和种类,并将识别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定位件响应夹持指令,夹住放置部;
振动件响应振动指令,对定位件与放置部进行间隔性振动,并持续预设时长;
根据振动频率和间隔时间,第二识别件多次识别放置部内的散料数量和种类,并将多次识别的识别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多组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比对,确认上料信息;
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不符,服务器发出不合格警报;
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相符,服务器发送松开指令至定位件,发送启动指令至传送件和输送件;
定位件响应松开指令,松开放置部;
传送件和输送件响应启动指令,继续输送放置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该控制方法可稳定检测出放置部内的散料是否准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上料信息录入服务器后,传送件移动放置部至第一识别件,第一识别件通过扫描识别码可获取上料信息,外接机械手根据上料信息将各散料装入放置部,传送件继续输送放置部,直至放置部移动至识别工位,定位件对放置部进行固定,识别工位处第二识别件对放置部上的散料进行识别,完成识别后,振动件对定位件进行振动,放置部上的散料受到振动作用在放置部内翻滚,经过多次振动,第二识别件多次复测识别,由服务器对多次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以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类别准确无误,防止错料的情况出现;
2、第一识别部在识别出识别码并提取上料信息后,第二识别部对放置部内的散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将第一识别部识别出的上料信息与第二识别部识别出的实际散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比对,从而避免错漏的情况;
3、放置部为透明材质时,第三识别部可从放置部的底部识别到放置部内的散料信息,配合第二识别部从上方向下识别出的识别信息,以提供多方位、不同角度的散料数量、种类识别,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别信息的准确性;
4、旋转驱动部通过联动部驱使旋转部沿轴承部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识别部同步转动,根据转动过程中第二识别部的位置不同,对放置部图像识别的角度不同,得到不同角度的图像识别数据,从而可通过多角度图像识别数据实现多角度数据比对,进一步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种类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防错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工位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工位隐藏定位件的第一种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工位隐藏定位件的第二种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工位与第二识别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工位与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传送件,11、识别工位,12、回收通道,13、回收部,2、定位件,21、定位部,22、第一夹持部,23、第二夹持部,24、夹持驱动部,25、回收驱动部,3、输送件,4、振动件,5、第一识别件,6、第二识别件,61、第一识别部,62、第二识别部,63、第三识别部,64、灯检部,65、环形部,66、推拉驱动部,67、轴承部,68、旋转部,69、联动部,610、旋转驱动部,7、放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示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申请所揭露的消息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申请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根据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表示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表示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表示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表示目标,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表示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参照图1所示,该装置与服务器数据连接,通过服务器对防错料装置进行控制,服务器可以是后台云端,也可以是外接计算机。
防错料装置包括传送件1、定位件2、输送件3、振动件4、第一识别件5和第二识别件6;传送件1上放置有若干放置部7,放置部7上粘贴有存有上料信息的识别码,放置部7可采用放置盒,放置盒呈四方体状,内开设有供散料放置的存放空间,传送件1可采用传送带组件,传送带可以是一字传送带,也可以是收尾接近的环形传送带,放置部7可利用传送件1传送作用进行移动,且传送带组件可为间歇性运动,间隔固定时长使放置部7移动固定距离。
传送件1上设置有识别工位11,识别工位11处连接有振动件4,识别工位11可以是空档工位,也可以是工作台、工作架等,如传送带为收尾接近的环形传送带时,识别工位11的位置位于环形传送带的首尾处,利用自身将环形传送带填补,使环形传送带首尾完整,如采用一字传送带,一字传送带为传送带呈一字排开,识别工位11则在一字传送带末端。
参考图2所示,振动件4可以是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端运作时会将其他接触的部件推动,从而产生振动的效果。
输送件3安装于识别工位11,如工作台,工作台供输送件3安装,输送件3可以为独立的输送结构,也可以与传送件1联动,需要与传送件1的输送方向和输送速度一致,且与传送件1位于同一输送高度,即输送件3和传送件1可衔接输送。
其中,输送件3可以是两个传动轮之间设置传动皮带的组合,该组合设置有两组,两组之间设置转轴实现传动,两根传动皮带分别抵住放置部7的下方,传动皮带跟随传动轮转动,使得放置部7能够向旋转方向移动,传动轮可以独立设置驱动源,也可与传送件1联动,使得传送件1在运作时,能够带动传动轮同步运转。
定位件2安装于振动件4,且位于输送件3一侧,定位件2用于将传送至输送件3上的放置部7固定,使其不再移动,由振动件4对夹住的放置部7进行振动,使得放置部7内的散料位置改变。
用于识别上料信息的第一识别件5安装于传送件1,用于检测实际上料信息的第二识别件6安装于识别工位11处,第一识别件5可采用第一扫描仪,第一扫描仪可对识别码进行扫描,扫描后可识别出该识别码的上料信息,第二识别件6可采用图像传感器。
第一识别件5和第二识别件6之间的传送件1区域为上料区域,上料区域处外接有上料机械手,上料机械手设置有若干,每个上料机械手匹配有一个种类的散料,用于将散料放置于放置部7内,且放置数量和放置种类根据服务器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将对应上料信息录入服务器后,生产对应的识别码,并将识别码贴在放置部7上,工人将放置部7放置于传送件1,传送件1移动放置部7至第一识别件5,第一识别件5通过扫描识别码可获取上料信息,外接机械手根据上料信息将各散料装入放置部7。
传送件1继续输送放置部7,直至放置部7移动至识别工位11,定位件2对放置部7进行固定,识别工位11处第二识别件6对放置部7上的散料进行识别,完成识别后,振动件4对输送件3和定位件2进行振动,放置部7上的散料受到振动作用在放置部7内翻滚,经过多次振动,第二识别件6多次复测识别,由服务器对多次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以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类别准确无误,防止错料的情况出现。
其中,参考图2所示,第二识别件6包括第一识别部61、第二识别部62;第一识别部61位于与识别码相对位置,第二识别部62位于放置部7上方,第一识别部61可采用第二扫描仪,第二识别部62可采用第一图像识别部,第一图像识别部内置有图像传感器,且第二扫描仪的扫描端对准放置部7的识别码。
第一图像识别部连接有安装架,利用安装架将第一图像识别部的高度高于输送件3和放置部7,使得第一图像识别可从放置部7上方对准放置部7,即可对放置部7内的散料进行识别,再利用第二扫描仪识别出的识别码的上料信息与放置部7内的散料的图像信息进行比对,从而避免散料错漏的情况。
具体而言,第一识别部61在识别出识别码并提取上料信息后,第二识别部62对放置部7内的散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将第一识别部61识别出的上料信息与第二识别部62识别出的实际散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比对,从而避免错漏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件6还包括第三识别部63;放置部7为透明材质,第三识别部63位于放置部7下方,第三识别部63看采用第二图像传感器,与第一图像传感器一样,具有拍照识别功能,第三识别部63接有安装架,通过安装架延伸至放置部7下方,且放置部7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可以是玻璃材质,或透明塑料材质均可适用,因此第三识别部63能够贯穿透明材质,从散料下方识别出散料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识别部62和第三识别部63分别位于放置部7的上方和下方,并通过透明材质的放置部7,可从放置部7的上方和下方同时进行图像识别,从而识别出两组对应图像,两组图像信息可发送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将上料信息以及两组图像进行比对,以确定散料的数量和种类是否准确,且第二识别部62和第三识别部63可进行多次图像识别,可从多组图像识别中选择最清晰的一组进行比对。
具体而言,放置部7为透明材质时,第三识别部63可从放置部7的底部识别到放置部7内的散料信息,配合第二识别部62从上方向下识别出的识别信息,以提供多方位、不同角度的散料数量、种类识别,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别信息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第二识别件6还连接有灯检部64;灯检部64位于第二识别部62或第三识别部63上,也可第二识别部62和第三识别部63均设置有灯检部64,灯检部64朝向放置部7,因此灯检部64的光线照射路径朝向放置部7,其中,灯检部64可以是LED射灯。
具体而言,通过灯检部64可提供光亮,避免放置部7处光线不足,而无法提供清晰的图像识别效果,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第二识别件6还包括环形部65和推拉驱动部66;第二识别部62与环形部65滑动连接,环形部65可采用环形滑轨,环形滑轨沿环形的内侧开设滑移槽,第二识别部62连接有滑移块,第二识别部62可通过滑移块沿环形的滑移槽移动,且移动过程中第二识别部62的识别端始终对准放置部7。
推拉驱动部66安装于环形部65,且驱动端缠绕于环形部65并与第二识别部62连接,推拉驱动部66可采用两个电动绕线轮,两个电动绕线轮均安装于环形部65的一端,且两电动绕线轮分别拉出两根拉线,两根拉线分别连接于第二识别部62或连接于第二识别部62的滑移块,且环形部65内侧设置有限位钩,将拉线勾住不让拉线松散。
具体而言,当需要调整第二识别部62的位置时,推拉驱动部66驱使第二识别部62沿环形部65滑动,从而使第二识别部62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放置部7进行图像识别,具体为,两电动绕线轮一个收线,另一个放线,使得拉线的收线端拉动第二识别部62沿环形部65移动,需要向反方向移动时,将原对应收线端的电动绕线轮和原放线端的电动绕线轮的收放状态相互切换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图中隐藏了定位件2和输送件3,第二识别件6还包括有轴承部67、旋转部68、联动部69和旋转驱动部610;轴承部67安装于识别工位11处,如工作台,轴承部67可采用环状轴承或管状轴承,轴承部67连接有支撑架,通过支撑架与工作台连接。
旋转部68与轴承部67枢转连接,旋转部68可采用旋转齿环或旋转锥齿环,如采用旋转锥齿环时,旋转锥齿环与轴承部67枢转连接,可沿轴承部67转动。
联动部69与旋转驱动部610的驱动端连接,且与旋转部68相配合,当旋转部68为旋转锥齿环时,联动部69为联动锥齿论,联动锥齿轮与旋转锥齿环啮合,旋转驱动部610可与轴承部67连接,或直接与工作台连接,旋转驱动部610可采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联动锥齿轮连接,使得旋转电机可驱使联动锥齿轮转动,以带动旋转锥齿环沿轴承部67转动。
第二识别部62安装于旋转部68,使得旋转部68沿轴承部67旋转时,第二识别部62可跟随旋转部68同步转动,使得第二识别部62的位置不断改变,由于旋转部68呈环形,因此第二识别部62的识别端始终对准放置部7。
具体而言,旋转驱动部610通过联动部69驱使旋转部68沿轴承部67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识别部62同步转动,根据转动过程中第二识别部62的位置不同,对放置部7图像识别的角度不同,得到不同角度的图像识别数据,从而可通过多角度图像识别数据实现多角度数据比对,进一步保证散料的数量和种类的准确性。
其中,旋转部68可连接第三识别部63,使得第二识别部62和第三识别部63同步采集图像识别信息,同时减少旋转驱动部610的转动量,具体转动量由啮合状态的旋转锥齿轮和旋转锥齿环的直径比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定位件2包括定位部21、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23和夹持驱动部24;夹持驱动部24设有两个驱动端,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分别安装于两驱动端,夹持驱动部24可采用双向气缸或双向伸缩缸,也可为两气缸相对设置,使得各自的伸缩端向相对方向伸缩。
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分别为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安装在夹持驱动部24的两个伸缩端,中间可利用连接架进行连接,因此当夹持驱动部24的伸缩端进行伸长或收缩时,能够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
定位部21安装于第一夹持部22,且定位部21朝向输送件3,定位部21可采用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放置部7是否移动至定位件2的夹持范围。
具体而言,当移动至定位件2的夹持范围后,就会触发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光电传感器会发送到达信号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到达信号下达夹持指令至夹持驱动部24,并下达停止指令至输送件3,输送件3停止输送放置部7,同时夹持驱动部24带动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相对移动,移动过程中将放置部7夹持,夹持后振动件4即可开始振动,使得放置部7内的散料因振动而位置改变,第二识别件6对位置改变的散料进行多次图像识别,采集多次识别数据,以进行图像对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和图8所示,图中隐藏了输送件3和第二识别件6,定位件2还包括回收驱动部25;回收驱动部25与夹持驱动部24的一驱动端连接,回收驱动部25可采用回收电机。
第一夹持部22与回收驱动部25的驱动端连接,当夹持驱动部24的驱动端带动回收电机移动时,回收电机的驱动端可带动第一夹持部22转动。
第二夹持部23与夹持驱动部24的另一驱动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夹持部23上连接有枢转轴承,夹持驱动部24的另一驱动端插入枢转轴承内,可使第二夹持部23筒枢转轴承沿夹持驱动部24的另一驱动端旋转。
其中,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底部均设有倾斜的垫板,垫板可在夹持放置部7时将其底部垫住,特别是在翻转时,可避免放置部7掉落,同时放置部7外底部可采用弧形设置,以便于垫板插入其中提供支撑。
其中,若采用轴承部67或环形部65两种实施方式时,放置部7位于环形部65或轴承部67中心,且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利用连接架从轴承部67或环形部65外侧绕过,从而不会出现第二识别部62在运动时的卡位现象。
具体而言,当第一夹持部22和第二夹持部23将放置部7夹住后,由振动件4实施振动,振动过程中后第二识别件6将识别出图像信息或图像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对比后,对比结果为散料缺少、多出或种类不同时,则该放置部7内的散料为不合格,服务器发送翻转指令至回收驱动部25,回收驱动部25的驱动端带动第一夹持部22翻转,由于第一夹持部22与第二夹持部23将放置部7夹持,因此第一夹持部22施加翻转力时,第二夹持部23跟随活动连接点旋转,从而使散料翻转出放置部7,以进行回收。
进一步的,识别工位11处设有回收通道12,且回收通道12一端位于定位件2侧下方,另一端设有回收部13, 回收通道12位于放置部7的下方,并与定位部21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回收部13可采用回收盒或回收箱,当放置部7翻转后,散料掉落至回收通道12内,利用回收通道12的导向作用将散料引导掉落至回收部13内,以提供稳定回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防错料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上料信息录入服务器,并生成识别码,将识别码可通过打印机将识别码打印成实体,并粘贴于各个放置部7上,每个放置部7的识别码根据产品会有不同,如一些产品需要的散料数量不同,因此生成的识别码会根据散料数量和种类与之对应,且放置部7的识别码的位置与第一识别件5和第二识别件6的识别方向相对,以保证第一识别件5和第二识别件6能稳定的识别到识别码。
传送件1输送放置部7至第一识别件5,第一识别件5扫描识别码,读取到识别码,并将读取到的识别码信息传递至服务器。
服务器从数据库内比对识别码,找出对应识别码对应的上料信息,并根据上料信息,发送上料指令至上料机械手,上料机械手相应上料指令,将对应的种类和数量的散料装入放置部7内。
传送件1输送放置部7至识别工位11,并进入输送件3,当定位件2感应到放置部7,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获取感应信号后,发送停止指令至输送件3和传送件1,发送识别指令至第二识别件6,发送夹持指令至定位件2,发送振动指令至振动件4。
输送件3和传送件1响应停止指令,停止输送放置部7,使得放置部7停在定位件2的夹持范围内。
第二识别件6响应识别指令,对识别码扫描,确认上料信息,并扫描放置部7内的散料数量和种类,并将识别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该识别数据为第一批识别数据。
定位件2响应夹持指令,夹住放置部7,使得放置部7不会发生偏移。
振动件4响应振动指令,对定位件2与放置部7进行间隔性振动,并持续预设时长,间隔性振动至间隔一段时间振动一次,且振动一次持续一段时间,间隔性振动能够让第二识别件6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图像识别。
根据振动频率和间隔时间,第二识别件6多次识别放置部7内的散料数量和种类,并将多次识别的识别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第一批识别数据和多组振动后的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进行比对,用以确认上料信息;
若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不符,服务器发出不合格警报,并停止防错料装置的运行,直至工人利用远程控制或确认现场复位按键,以将防错料装置重启。
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相符,服务器发送松开指令至定位件2,发送启动指令至传送件1和输送件3。
定位件2响应松开指令,松开放置部7,使得放置部7平稳的放置在输送件3上。
传送件1和输送件3响应启动指令,继续输送放置部7,使得输送件3将放置部7输送至传送件1,以进行其他加工流程。
其中,若定位件2上设置有回收驱动部25时,在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不符,则服务器发送翻转指令至回收驱动部25,回收驱动部25驱使定位件2翻转,将散料从放置部7内倒出,以进行回收,倒出后可继续运行输送件3和传送件1,无需手动重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与服务器数据连接,包括传送件(1)、定位件(2)、输送件(3)、振动件(4)、第一识别件(5)和第二识别件(6);所述传送件(1)上放置有若干放置部(7),所述放置部(7)上粘贴有存有上料信息的识别码;所述传送件(1)上设置有识别工位(11),所述识别工位(11)处连接有振动件(4);所述输送件(3)与所述识别工位(11)处连接;所述定位件(2)安装于所述振动件(4),且位于所述输送件(3)一侧;用于识别上料信息的第一识别件(5)安装于所述传送件(1),用于检测实际上料信息的第二识别件(6)安装于所述识别工位(11)处;所述第一识别件(5)和所述第二识别件(6)之间的所述传送件(1)区域为上料区域,所述上料区域处外接有上料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二识别件(6)包括第一识别部(61)和第二识别部(62);所述第一识别部(61)位于与所述识别码相对位置,所述第二识别部(62)位于所述放置部(7)上方;所述第二识别件(6)还包括第三识别部(63);所述放置部(7)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三识别部(63)位于所述放置部(7)下方;其中,所述第二识别件(6)还包括环形部(65)和推拉驱动部(66);所述第二识别部(62)与所述环形部(65)滑动连接;所述推拉驱动部(66)安装于所述环形部(65),且驱动端缠绕于所述环形部(65)并与所述第二识别部(62)连接;或,所述第二识别件(6)还包括有轴承部(67)、旋转部(68)、联动部(69)和旋转驱动部(610);所述轴承部(67)安装于所述识别工位(11)处;所述旋转部(68)与所述轴承部(67)枢转连接;所述联动部(69)与所述旋转驱动部(610)的驱动端连接,且与所述旋转部(68)相配合;所述第二识别部(62)和所述第三识别部(63)均安装于所述旋转部(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件(6)还连接有灯检部(64);所述灯检部(64)位于所述第二识别部(62)或所述第三识别部(63)上,所述灯检部(64)朝向所述放置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包括定位部(21)、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23)和夹持驱动部(24);所述夹持驱动部(24)设有两个驱动端,所述第一夹持部(22)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3)分别安装于两所述驱动端;所述定位部(21)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2),且所述定位部(21)朝向所述输送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还包括回收驱动部(25);所述回收驱动部(25)与所述夹持驱动部(24)的一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22)与所述回收驱动部(25)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23)与所述夹持驱动部(24)的另一驱动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工位(11)处设有回收通道(12),且所述回收通道(12)一端位于所述定位件(2)侧下方,另一端设有回收部(13)。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上料信息录入服务器,并生成识别码,将识别码打印并粘贴于放置部(7);
传送件(1)输送放置部(7)至第一识别件(5),第一识别件(5)扫描识别码,读取识别码,并将读取识别码传递至服务器;
服务器通过比对确认识别码相应的上料信息,并发送上料指令至上料机械手,上料机械手相应上料指令,将散料装入放置部(7);
传送件(1)输送放置部(7)至识别工位(11),定位件(2)感应到放置部(7),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感应信号,发送停止指令至输送件(3)和传送件(1),发送识别指令至第二识别件(6),发送夹持指令至定位件(2),发送振动指令至振动件(4);
输送件(3)和传送件(1)响应停止指令,停止输送放置部(7);
第二识别件(6)响应识别指令,对识别码扫描,确认上料信息,并扫描放置部(7)内的散料数量和种类,并将识别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定位件(2)响应夹持指令,夹住放置部(7);
振动件(4)响应振动指令,对定位件(2)与放置部(7)进行间隔性振动,并持续预设时长;
根据振动频率和间隔时间,第二识别件(6)多次识别放置部(7)内的散料数量和种类,并将多次识别的识别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多组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比对,确认上料信息;
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不符,服务器发出不合格警报;
识别数据与上料信息相符,服务器发送松开指令至定位件(2),发送启动指令至传送件(1)和输送件(3);
定位件(2)响应松开指令,松开放置部(7);
传送件(1)和输送件(3)响应启动指令,继续输送放置部(7)。
CN202410443119.XA 2024-04-12 2024-04-12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8042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3119.XA CN118042810B (zh) 2024-04-12 2024-04-12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3119.XA CN118042810B (zh) 2024-04-12 2024-04-12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2810A CN118042810A (zh) 2024-05-14
CN118042810B true CN118042810B (zh) 2024-06-28

Family

ID=9099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43119.XA Active CN118042810B (zh) 2024-04-12 2024-04-12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281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382A (zh) * 2017-03-31 2017-07-14 泰姆瑞(北京)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贴片机的散料供料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2774B (zh) * 2020-07-30 2021-07-06 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品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CN112528702A (zh) * 2021-01-29 2021-03-19 唐翠华 一种基于物联网商用技术的条码识别分类设备
CN217436902U (zh) * 2021-12-28 2022-09-16 深圳成谷科技有限公司 托盘转移识别结构及物料加工生产线
CN114955487B (zh) * 2022-04-28 2024-01-30 东莞市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列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382A (zh) * 2017-03-31 2017-07-14 泰姆瑞(北京)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贴片机的散料供料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2810A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506B (zh) 一种车载镜头生产组装线
CN105973902A (zh) Led支架自动检测机
CN109524320B (zh) 半导体制造装置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JP5665648B2 (ja) 部品装着ヘッドの吸着ノズルにおける被吸着物検知方法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CN113314445B (zh) Cob自动组装设备
CN107160162B (zh) 一种传感器芯片组装设备
CN110336933A (zh) 一种感光芯片镜头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02069469A (zh) 一种胶塞压入自动机
US8839959B2 (en) Component sorting and wasting device in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JP4607313B2 (ja) 電子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CN114061450A (zh) 一种屏幕检测装置
US20060241888A1 (en) Working system for circuit boards
CN118042810B (zh) 一种用于贴片机的防错料装置及控制方法
JP4421406B2 (ja) 表面実装機
JP4656360B2 (ja) ラベル貼付システム
CN216174408U (zh) 一种显示屏烧屏、检测、贴标设备
CN221459164U (zh) 一种贴辅料机及贴辅料生产线
JP4376719B2 (ja) 表面実装機
JPH06770Y2 (ja) 検体架台の供給装置
CN209740036U (zh) 一种pcb板自动检测加工生产线
CN115196308B (zh) 基于机器识别工装流水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0531550C (zh) 元件识别装置及具有该元件识别装置的表面安装机
CN212024052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09961083U (zh) 一种全自动鞭炮插引生产线
CN213022916U (zh) 一种视觉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