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022188A -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22188A
CN118022188A CN202311584191.6A CN202311584191A CN118022188A CN 118022188 A CN118022188 A CN 118022188A CN 202311584191 A CN202311584191 A CN 202311584191A CN 118022188 A CN118022188 A CN 118022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rtical
adjusting
shaped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41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青
刘洪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Mental Health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Mental Health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Mental Health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Mental Health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15841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22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2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2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2Magnetotherapy us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ed by coils, including single turn loops or electro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04Magnetotherapy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herapy
    • A61N2/006Magnetotherapy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herapy for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nerve tiss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颅磁刺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设计机械坐标系结构,记录好每个患者治疗时的坐标,当患者下次治疗时,根据上次记录的坐标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实现上下及360°坐标定位,使同一个患者能快速定位到对应的位置。并建立儿童与成人调节自适应功能,垂直调节组件通过牵引组件与头部固定器相连,使头部固定器随着垂直调节组件的升降动作进行上下和前后的调整,使成人和儿童在治疗时背靠和头部固定器更适配对应的位置,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颅磁刺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磁刺激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刺激线圈中,形成脉冲电流,进而在其附近空间中形成脉冲磁场和和感应电场。当刺激线圈刺激人体时,人体神经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刺激大脑皮层初级运动区,皮层兴奋可传导至四肢肌肉,在肌电图仪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利用诱发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期可以评价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可刺激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对抑郁症、偏头痛等疾病进行治疗。
经颅磁刺激的靶点定位是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一般采用手动定位,刺激时手持刺激线圈,根据人手指的响应改变线圈位置寻找靶点,最终确定位置后固定线圈。也可以使用机械臂夹持刺激线圈,代替手持刺激线圈能够节省人力,如图1所示,通过调节机械臂寻找靶点,确定刺激线圈的最终位置,然后对机械臂进行固定。而这种机械臂存在的弊端:其定位方式与手持式相同,更多依托于医护人员的经验,这种定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容易定位不准确,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且对于同一个患者,下次治疗时还是需要重新定位,无法实现记忆性定位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设计机械坐标系结构,记录好每个患者治疗时的线圈相对坐标,当患者下次治疗时,根据上次记录的坐标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实现上下,左右,前后坐标定位,使同一个患者能快速定位到对应的位置。
并建立儿童与成人调节自适应功能,垂直调节组件通过牵引组件与头部固定器相连,使头部固定器随着垂直调节组件的升降动作进行上下和前后的调整,使大人和小孩在治疗是背靠和头部固定器更适配对应的位置,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座椅的椅背上设置有垂直调节组件,垂直调节组件顶部设置有水平支撑臂,水平支撑臂端部通过垂直微调组件与弧形调节座连接,弧形调节座底部通过活动组件与磁线圈夹持座活动连接,磁线圈夹持座底部连接磁线圈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垂直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垂直调节座以及螺杆,螺杆的螺身贯穿垂直调节座,且其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垂直调节座底部还设置有记录杆,记录杆底部贯穿固定座的延伸翼,且在螺杆顶部设置有手轮。
进一步地,水平支撑臂与垂直调节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水平支撑杆和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连接在水平支撑臂的侧壁与垂直调节座侧壁之间,斜支撑杆连接在水平支撑臂底壁与垂直调节座侧壁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头部固定器,头部固定器的头枕壁背面通过牵引组件与垂直调节座活动连接,牵引组件包括T型安装板、牵引杆和连接杆,T型安装板的水平部与头部固定器的背面连接,T型安装板的垂直部贯穿椅背上的活动孔且与牵引杆底部铰接,牵引杆顶部与垂直调节组件铰接,连接杆位于椅背的背面且与T型安装板的垂直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椅背的背面还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通过通孔套在连接杆上,并在连接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限位座与连接杆的手柄之间。
更进一步地,T型安装板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与椅背滑动接触,限位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与椅背的背面滑动接触。
更进一步地,头部固定器的两个对称侧壁上各设置有一耳洞,耳洞内设置有耳道限位组件,头枕壁上设置有枕洞,沿着枕洞外侧设置有环形气囊,两个对称侧壁之间设置有下颌托,下颌托通过下颌带与两个对称侧壁上的下颌带角度盘连接,且在下颌托背面设置有调节下颌带长度的松紧调节旋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垂直微调组件包括垂直微调柱的柱身贯穿水平支撑臂,且其端部连接固定T型块,固定T型块通过限位筒与活动T型块连接,活动T型块与弧形调节座的顶部一体成型;
垂直微调柱的柱身上设置有齿牙,并在水平支撑臂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牙啮合;并在垂直微调柱的柱身上设置微调刻度尺。
进一步地,限位筒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卡套,两个半圆卡套的两侧侧翼通过螺栓连接,当第二螺杆升降或弧形调节座旋转时,反向旋转螺栓,固定T型块和活动T型块之间失去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圆台、螺纹杆和滑块,安装座的水平部与磁线圈夹持座顶部球铰接,安装座的垂直臂通过调节螺栓与圆台侧壁连接,圆台底部设置有让位槽,磁线圈夹持座顶部的铰接球头位于让位槽内,螺纹杆底部与圆台顶部连接,滑块设置在螺纹杆顶部,弧形调节座底部沿其弧线设置有滑槽,滑块位于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垂直调节座底部设置对称的记录杆,记录杆底部贯穿固定座的延伸臂,记录杆上设置有刻度,能够通过刻度记录垂直调节座升降的距离,作为磁线圈下次调节的垂直方向记录(属于垂直高度初定位);同时在水平支撑臂的端部设置能够实现弧形调节座垂直高度精定位的垂直微调组件,并通过微调刻度尺记录垂直高度微调的坐标,然后旋转弧形调节座调节弧形调节座的角度,通过旋转弧形调节座,能够使弧形调节座覆盖患者头部的任何位置,并通过旋转角度定位线记录弧形调节座旋转角度,通过记录杆、微调刻度尺以及旋转角度定位线记录的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定位时间缩短且定位准确度提高,能够避免因长时间定位而膨胀患者的心里负担以及烦躁情绪,不利于电刺激治疗。
2、本发明通过设计的活动组件将磁线圈夹持座与弧形调节座相连,当磁线圈通过三轴坐标系粗定位后,可通过活动组件实现精定位,磁线圈夹持座在圆台底部实现360°旋转,从而实现精准定位的目的。
3、利用设计的头部固定器通过固定头枕部、两侧颞部以及下颌骨四个位置实现对头部位置的固定,在头部固定器的两个对称侧壁上各设置有一耳洞,耳洞内设置有耳道限位组件,利用耳道限位组件可以对患者外耳道进行限位,并通过配合设置的气囊实现限位时的舒适性;其头枕壁上设置枕洞,可用手指从后面摸到枕骨纠正患者的头部位置,使得患者的枕骨粗隆正对枕洞,方便寻找上次治疗定位时患者下颌托以及两侧颞部的位置,有利于对患者头部精准定位,便于磁线圈精准再定位。
4、本发明通过牵引组件将头部固定器以及靠背与垂直调节座相连,使头部固定器和靠背随着垂直调节座的升降动作进行上下和前后的调整,使大人和小孩在治疗时靠背和头部固定器更适配对应的位置,以提高患者治疗时的舒适性,降低患者不安的心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的立体图1。
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的立体图2。
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垂直调节组件的后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头部固定器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头部固定器的主视图。
图7为实施例4中垂直微调组件及弧形调节座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I部分的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4中垂直微调组件及弧形调节座的立体图。
图10为实施例5中活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5中磁线圈夹持座与安装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中圆台的立体图。
图13为实施例5圆台的正剖图。
图14为实施例6中牵引组件的立体图。
图15为实施例6中限位座的立体图。
在图中:1、座椅;101、椅背;102、连接块;2、垂直调节组件;201、固定座;202、螺杆;203、垂直调节座;204、记录杆;3、水平支撑臂;4、垂直微调组件;401、减速电机;402、齿轮;403、垂直微调柱;404、固定T型块;405、活动T型块;406、限位筒;407、螺栓;408、旋转角度定位线;409、微调刻度尺;410、旋转角度尺;5、弧形调节座;501、滑槽;502、角度刻线;6、活动组件;601、安装座;602、圆台;603、螺纹杆;604、滑块;605、螺盘;606、调节螺栓;607、活动槽;7、磁线圈;8、牵引组件;801、T型安装板;802、牵引杆;803、限位座;804、连接杆;805、压缩弹簧;806、第一滑轮;807、第二滑轮;808、通孔;9、头部固定器;901、耳洞;902、枕洞;903、环形气囊;904、外耳道定位杆;905、弧形导向板;906、定位杆调节板;907、下颌托;908、下颌带;909、松紧调节旋钮;910、下颌拖带角度盘;10、靠背;11、磁线圈夹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的椅背101上设置有垂直调节组件2,垂直调节组件2顶部设置有水平支撑臂3,水平支撑臂3端部通过垂直微调组件4与弧形调节座5连接,弧形调节座5底部通过活动组件6与磁线圈夹持座11活动连接,磁线圈夹持座11底部连接磁线圈相连。
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1上,然后通过垂直调节组件2升降,使得患者的头部正对在头部固定器内,此时磁线圈调接至一定高度处,该步骤实现磁线圈高度位置的初定位,然后通过垂直微调组件再次调节磁线圈高度位置,该步骤实现磁线圈高度的二次定位,以实现高度调节的准确定位;然后旋转弧形调节座调节弧形调节座的角度,通过旋转弧形调节座,能够使弧形调节座覆盖患者头部的任何位置,并通过旋转角度定位线记录弧形调节座旋转角度,通过记录杆、微调刻度尺以及旋转角度定位线记录的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定位时间缩短且定位准确度提高,能够避免因长时间定位而膨胀患者的心里负担以及烦躁情绪,不利于电刺激治疗。
相比于目前机械臂或者手持式调节方式,本申请设计的多轴调节系统不仅调节更加方便,而且节省人力,且不需要依托于医护人员的经验,只要给出垂直调节高度和旋转角度即可轻松实现磁线圈的粗定位,最后通过活动组件6细微调节实现磁线圈的精定位,操作简便的同时其准确性更高。
为了提高水平支撑臂3的稳定性,则在水平支撑臂3与垂直调节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水平支撑杆和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连接在水平支撑臂的侧壁与垂直调节座侧壁之间,斜支撑杆连接在水平支撑臂底壁与垂直调节座侧壁之间。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垂直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座201、螺杆202、垂直调节座203,螺杆202的螺身贯穿垂直调节座203,且其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转动连接201,垂直调节座203底部还设置有记录杆204,记录杆204底部贯穿固定座201的延伸翼,且在螺杆202顶部设置有手轮。
通过顶部手轮205控制螺杆202旋转,由于垂直调节座的独特结构以及椅背的限制使得垂直调节座则沿着螺杆202上下移动。
垂直调节座203底部还设置有两根对称的记录杆204,两根记录杆204底部贯穿固定座201顶部的延伸臂且位于螺杆202的两侧,记录杆204上设置有刻线,记录杆204随着垂直调节座203升降,用以记录垂直调节座203升降的高度。记录杆204在记录垂直调节座203升降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限位杆,限位垂直调节座203只能实现垂直方向的升降,而不会随着螺杆202实现轴向旋转。
如图2所示,弧形调节座5的侧壁上设置有角度刻线502,通过角度刻线502记录活动组件6旋转的角度大小。
至此,记录杆204、微调刻度尺409以及旋转角度定位线408以及角度刻线502记录的数据,能够更好记录每个患者初次治疗时的坐标,当患者下次治疗时,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实现磁线圈的粗定位。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还包括头部固定器9,而头部固定是进行粗定位和精定位的前提,只有当患者头部固定与上次固定的位置是一致的,才能保证磁线圈的粗定位和精定位有效,即本申请对头部固定器9进行了改进,能够精准找到上一次头部固定位置。
头部固定器9通过固定头枕部、两侧颞部及下颌骨四个位置实现对头部位置的固定。头部固定器9为一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对称侧壁上各设置有一耳洞901,耳洞901内设置有耳道限位组件,两个对称侧壁之间的头枕壁上设置有枕洞902,沿着枕洞902外侧设置有环形气囊903,两个对称侧壁之间设置有下颌托907,下颌托907动过下颌带908与两个对称侧壁上的下颌带角度盘910连接,且在下颌托907背面设置有调节下颌带908长度的松紧调节旋钮909。
如图5所示,头部固定器9的内壁上对称间隔设置有多个气囊,当患者头部位于头部固定器9内时,通过两侧及后方的气囊对其限位,能够保持患者头部正对于头部固定器9中间,操作人员利用手指通过椅背上的枕洞902摸到枕骨的位置,即为头部位于正确位置,不然进行手动调整至枕骨正对枕洞902的位置,即可通过松紧调节旋钮909调整下颌托907的松紧度(类似于耐克扭扭鞋的那种固定松紧装置)。下颌托907与人体下颌接触的部位为人体工程学的圆形凹槽及内衬软塑胶。
第一次治疗时,通过下颌带角度盘记录910下颌带908倾斜角度,便于下次治疗能够快速调整,并通过松紧调节旋钮909调整下颌托907的松紧度。
再如图5所示,耳道限位组件包括位于耳洞901内的外耳道定位杆904,外耳道定位杆904位于头部固定器9内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个膨大耳塞部,在膨大耳塞部外侧包裹乳胶材料,以免误伤患者耳道皮肤。可以根据患者外道大小拆卸替换不同尺寸的膨大耳塞部。在头部固定器9的侧壁背面设置有定位杆调节板906,定位杆调节板906的一端与头部固定器9的侧壁背面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移动块与弧形导向板905活动连接,弧形导向板905上沿其弧度设置有导向槽,移动块位于导向槽内,并在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母,当移动块沿着导向槽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
定位杆调节板906上设置有调节孔,外耳道定位杆904位于调节孔,可在调节孔内移动,并在调节孔外侧设置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套在外耳道定位杆904上且与外耳道定位杆904螺纹连接,用于对外耳道定位杆904进行定位。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如图7、9所示,垂直微调组件4垂直微调柱403的柱身贯穿水平支撑臂,且其端部连接固定T型块404,固定T型块404通过限位筒406与活动T型块405连接,活动T型块405与弧形调节座的顶部一体成型;垂直微调柱403的柱身上设置有齿牙,并在水平支撑臂上设置有减速电机401,减速电机40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402,齿轮402与齿牙啮合;并在垂直微调柱403的柱身上设置微调刻度尺409。
通过减速电机401驱动齿轮402旋转,带动垂直微调柱403上下移动,则通过读取垂直微调柱403的柱身上的刻线即可知晓垂直微调柱403上下移动的距离。当首次治疗后,将其调节刻线记录下来,下次治疗时,直接调节垂直微调柱403至记录的刻线位置即可。这种调节方式对于操作者没有经验要求。使用更加方便,且调节准确性提高。
如图9所示,限位筒40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卡套,两个半圆卡套的两侧侧翼通过螺栓407连接,其中一个半圆卡套与固定T型块40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均可。并在其中一个半圆卡套外壁上设置旋转角度定位线408,并在弧形调节座的顶部绕其圆周设置有旋转角度尺410。
当弧形调节座旋转时,反向旋转螺栓407,固定T型块404和活动T型块405之间失去限位。手动旋转弧形调节座,即可调节弧形调节座旋转角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8、10-13所示,为了实现磁线圈的精定位,设计了如下的活动组件6,活动组件6具体包括安装座601、圆台602、螺纹杆和滑块604,安装座601的水平部与磁线圈夹持座11顶部球铰接,安装座601的垂直臂通过调节螺栓606与圆台602侧壁连接,圆台602底部设置有让位槽,磁线圈夹持座11顶部的铰接球头位于让位槽内,螺纹杆底部与圆台602顶部连接,滑块604设置在螺纹杆顶部,弧形调节座5底部沿其弧线设置有滑槽501,滑块604位于滑槽501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601的两个对称的垂直侧臂上分别设置有一调节螺栓606,两个调节螺栓606都可伸入到让位槽内,当磁线圈夹持座11旋转到合适角度实现磁线圈精定位后,通过旋拧调节螺栓606,则旋拧两个调节螺栓606,左右两个对称的调节螺栓606端部即可对磁线圈夹持座11顶部的铰接球头进行卡死,从而实现精定位的固定。
为了完善实施例2,在螺纹杆上设置螺盘605,螺盘605位于滑槽501外侧,活动组件6在滑槽501内滑动到合适角度后,旋拧螺盘605即可对活动组件6进行固定。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2、3、4的基础上,如图14-15所示,头部固定器9底部通过螺钉或魔术贴连接有靠背10,头部固定器9通过牵引组件8与垂直调节组件2连接,牵引组件8包括T型安装板801、牵引杆802和连接杆804,T型安装板801的水平部与头部固定器9的背面连接,T型安装板801的垂直部贯穿椅背101上的活动孔且与牵引杆802底部铰接,牵引杆802顶部与垂直调节组件2铰接,连接杆804位于椅背101的背面且与T型安装板801的垂直部螺纹连接。
椅背101的背面还设置有限位座803,限位座803通过通孔808套在连接杆804上,并在连接杆804上设置有压缩弹簧805,压缩弹簧805位于限位座803与连接杆804的手柄之间。
通过牵引组件8使得头部固定器9与靠背10根据儿童与成人实现自适应调节功能,头部固定器9与靠背10随着垂直调节座203升降动作进行上下和前后的调整,使大人和小孩在治疗是靠背10和头部固定器9更适配对应的位置。大人坐在椅子时,磁线圈位置较高,背靠和头部固定器9偏向椅内,且在较高位置。小孩在接受治疗时,背靠和头部固定器9在椅子中后部,且位置较低。患者坐着更加舒适。背靠和头部固定器9可以根据设定的不同身高和体型人员,通过调整压缩弹簧805结构,靠背10连接位置,头部固定器9连杆长度和固定高度进行调整。
头部固定器9前后上下移动的时候,通过压缩弹簧805和限位座803能够使得头部固定器9和靠背10是沿着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且通过牵引杆802实现前后移动,为了降低T型安装板801与限位座803贴在椅背101前后两侧移动阻力更小,T型安装板801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06,第一滑轮806与椅背101滑动接触,限位座80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轮807,第二滑轮807与椅背101的背面滑动接触。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头部固定器9的固定效果,则在头部固定器9的两侧设置有下巴拖带901能够拖着患者下巴,对患者头部达到支撑的目的,并为了提高舒适性,并在头部固定器9的两侧设置有放置槽902,患者的耳朵可以位于放置槽902内,避免对患者的耳朵造成不必要的挤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包括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的椅背上设置有垂直调节组件,垂直调节组件顶部设置有水平支撑臂,水平支撑臂端部通过垂直微调组件与弧形调节座连接,弧形调节座底部通过活动组件与磁线圈夹持座活动连接,磁线圈夹持座底部连接磁线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垂直调节座以及螺杆,螺杆的螺身贯穿垂直调节座,且其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垂直调节座底部还设置有记录杆,记录杆底部贯穿固定座的延伸翼,且在螺杆顶部设置有手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支撑臂与垂直调节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水平支撑杆和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连接在水平支撑臂的侧壁与垂直调节座侧壁之间,斜支撑杆连接在水平支撑臂底壁与垂直调节座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固定器,头部固定器的头枕壁背面通过牵引组件与垂直调节座活动连接,牵引组件包括T型安装板、牵引杆和连接杆,T型安装板的水平部与头部固定器的背面连接,T型安装板的垂直部贯穿椅背上的活动孔且与牵引杆底部铰接,牵引杆顶部与垂直调节组件铰接,连接杆位于椅背的背面且与T型安装板的垂直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椅背的背面还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通过通孔套在连接杆上,并在连接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限位座与连接杆的手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T型安装板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与椅背滑动接触,限位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与椅背的背面滑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部固定器的两个对称侧壁上各设置有一耳洞,耳洞内设置有耳道限位组件,头枕壁上设置有枕洞,沿着枕洞外侧设置有环形气囊,两个对称侧壁之间设置有下颌托,下颌托通过下颌带与两个对称侧壁上的下颌带角度盘连接,且在下颌托背面设置有调节下颌带长度的松紧调节旋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微调组件包括垂直微调柱的柱身贯穿水平支撑臂,且其端部连接固定T型块,固定T型块通过限位筒与活动T型块连接,活动T型块与弧形调节座的顶部一体成型;
垂直微调柱的柱身上设置有齿牙,并在水平支撑臂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牙啮合;并在垂直微调柱的柱身上设置微调刻度尺;并在限位筒侧壁上设置有旋转角度定位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筒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卡套,两个半圆卡套的两侧侧翼通过螺栓连接,且其中一个半圆卡套与固定T型块连接,当弧形调节座旋转时,反向旋转螺栓,固定T型块和活动T型块之间失去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圆台、螺纹杆和滑块,安装座的水平部与磁线圈夹持座顶部球铰接,安装座的垂直臂通过调节螺栓与圆台侧壁连接,圆台底部设置有让位槽,磁线圈夹持座顶部的铰接球头位于让位槽内,螺纹杆底部与圆台顶部连接,滑块设置在螺纹杆顶部,弧形调节座底部沿其弧线设置有滑槽,滑块位于滑槽内。
CN202311584191.6A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8022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4191.6A CN118022188A (zh)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4191.6A CN118022188A (zh)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22188A true CN118022188A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8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4191.6A Pending CN118022188A (zh)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221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46390A (zh) * 2024-07-22 2024-10-2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磁刺激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46390A (zh) * 2024-07-22 2024-10-2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磁刺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84423B1 (en) Cervical traction apparatus
US3357431A (en) Neurosurgical apparatus
JP2011224387A (ja) Tms研究用コイル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JP2017070427A (ja) 支持装置
CN118022188A (zh) 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及头颅固定装置
ES2907747T3 (es) Dispositivo de inmovilización para radioterapia
CN112244885A (zh) 一种医疗用影像检查床
CN108066898A (zh) 颈部治疗仪
KR100867570B1 (ko) 캡슐형 물리치료 장치
CN210991473U (zh) 一种中医内科专用理疗床
CN207506670U (zh) 一种可调节头部固定装置
WO2016104411A1 (ja) 経頭蓋磁気刺激装置
US11135117B2 (en) Hoop for self-applied chiropractic care
CN209865034U (zh) 多功能颈肩腰腿痛周围神经嵌压松解射频电击治疗仪
US10695253B2 (en) Vestibular optimiz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5652359U (zh) 一种神经介入术中固定头颅下颌辅助装置
CN215961809U (zh) 一种经颅磁刺激头架
CN215960518U (zh) 口腔游离皮瓣术后可调式头颈固定支架
TW201642826A (zh) 脈衝式磁性頭針治療裝置
CN114848255A (zh) 一种脊柱外科护理康复运动器
CN21127232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理疗设备
US20170290727A1 (en) Cervical tra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3018092A (zh) 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
CN111329641A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腿部牵引矫正装置
CN220676346U (zh) 一种多功能眼睛整形用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