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9799A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99799A CN117999799A CN202380012446.3A CN202380012446A CN117999799A CN 117999799 A CN117999799 A CN 117999799A CN 202380012446 A CN202380012446 A CN 202380012446A CN 117999799 A CN117999799 A CN 117999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ap
- holding wall
- acoustic tube
- air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75—Mountings of transducers in earphones or head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5—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ss reflex type
- H04R1/2823—Vents, i.e. ports, e.g. shape thereof or tuning thereof with damping material
- H04R1/2826—Vents, i.e. ports, e.g. shape thereof or tuning thereof with damping material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减轻对振动板的压力且音质高的耳机。耳机(1)具有:振动板(6);驱动单元(5),其在前表面具有振动板;单元帽(2),其收容驱动单元;和声学管(3),其与单元帽的前表面连结,并在振动板的前表面形成前侧空气室,单元帽具有:单元保持壁(21),其保持驱动单元的侧壁;和连通孔(22),其在单元保持壁的前方,将单元保持壁的内侧与外侧以及单元帽的前表面与后表面连通,由单元保持壁所规定的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从单元帽的中心轴偏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
背景技术
已知插入外耳道的耳塞形状的入耳型头戴耳机(耳机)。
至今已知如下耳机,该耳机例如具有:放音部件,其具有将由驱动单元输出的音波向耳内放音的开口,并且在圆筒支承部件的外侧面露出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圆筒支承部件中的驱动单元放音侧的端缘;和盖部件,其在圆筒支承部件的外侧面露出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圆筒支承部件的与驱动单元放音侧相反一侧的端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耳塞形状的入耳型耳机能够将小型的驱动单元设于外耳道内,由此,通过使振动板接近鼓膜,即使振动板的面积小也能够降低低音域声音的损失。另一方面,振动板与鼓膜之间的空间小,由此具有耳机向耳朵插入时的压力付与振动板而结果导致振动板变形或压溃的隐患。但在现有技术文献中并没有公开解决这种课题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80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减轻向振动板施加的压力且音质高的耳机。
本发明的耳机具有:振动板;驱动单元,其在前表面具有所述振动板;单元帽,其收容所述驱动单元;和声学管,其与所述单元帽的前表面连结,并在所述振动板的前表面形成前侧空气室,所述单元帽具有:单元保持壁,其保持所述驱动单元的侧壁;和连通孔,其在所述单元保持壁的前方,将所述单元保持壁的内侧与外侧以及所述单元帽的前表面与后表面连通,由所述单元保持壁所规定的单元收容部的中心轴从所述单元帽的中心轴偏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减轻向振动板施加的压力且音质高的耳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耳机的实施方式的概略主视图,且是表示拆除外壳后的状态的图。
图2是上述耳机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3是上述耳机的概略仰视图。
图4是上述耳机所具有的壳体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上述壳体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耳机的频率特性以及关联技术的频率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耳机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中,将驱动单元5的轴向称为z方向,将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x方向以及y方向。另外,将朝向+z方向的面称为后表面,将朝向-z方向的面称为前表面。
●耳机●
如图1所示,耳机1在外观上主要具有单元帽2、声学管3和外壳4。单元帽2是前表面侧有底的有底圆筒状部件。声学管3是与单元帽2的前表面连结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声学管3相对于单元帽2的轴斜着伸出。在单元帽2与声学管3的连结部分形成有通气孔25(参照图2),通过该通气孔25使单元帽2的内侧空间与声学管3的内侧空间连通。
如图2所示,单元帽2主要具有单元保持壁21、连通孔22、后室壁23、缺口部24和通气孔25。
单元保持壁21是形成于单元帽2的内侧的圆筒状部件。单元保持壁21保持驱动单元5的侧壁。即,单元保持壁21的内侧空间成为收容驱动单元5的单元收容部21a。驱动单元5大致无间隙地嵌入单元收容部21a,由此驱动单元5的中心轴位于与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21x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驱动单元5的前表面配设有振动板6。振动板6的前方经由通气孔25与声学管3的内侧空间连接。该结果为,声学管3的内侧空间成为前侧空气室3s。
由单元保持壁21所规定的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21x从单元帽2的中心轴2x偏心。根据该构成,与驱动单元5配设于单元帽2的轴向中央的构成相比,即使单元帽2为小型,也能够在驱动单元5的侧方形成空间2s。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单元帽2中,在单元保持壁21的前方形成有连通孔22。连通孔22是将单元帽2的前表面与后表面连通的贯穿孔。连通孔22位于单元帽2的前表面,并形成于划分空间2s的壁面。即,连通孔22在单元帽2的半径方向上形成于声学管3的相反侧。
连通孔22从单元保持壁21的半径方向内侧形成至外侧。该结果为,单元保持壁21的内侧和外侧经由连通孔22以及单元帽2外侧的前方空间而连通。另外,在连通孔22的y方向(参照图3)上下端部,形成有使单元帽2的厚度局部切缺而成的层差部22a,可以将该层差部22a形成为恰当的形状,由此调整通气量和空气的排气方式。
此外,连通孔22的附图上的位置是例示,当然并不限于如图2所示地配设于从声学管3的大致中央通过的纵截面内的结构。连通孔22只要跨着单元保持壁21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及外侧形成即可,也可以为,沿着单元保持壁21的弯曲面,与图4中的位置相比配设于图中上方或下方。该情况下,连通孔22与单元保持壁21的弯曲相应地与图4中的位置相比配设于图中左方。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空间2s配设有后室壁23。后室壁23是配设于单元保持壁21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局部筒状体。后室壁23当俯视观察时(参照图4)为U字状。另外,后室壁23的内侧的空间与连通孔22连通。该结果为,由后室壁23和单元保持壁21围出的空间成为经由连通孔22与前侧空气室3s连通的后侧空气室23s。
根据上述那样的构成,当将耳机1向外耳道安装时产生的空气的压力会从前侧空气室3s经由连通孔22排出。另外,根据上述那样的构成,相对于摘取时产生的拉拽振动板6的方向上的压力,以及从包装取出时产生的压力变化,也使空气经由连通孔22流动。因此,即使作为振动板6与鼓膜之间的空间小的小型耳机,也能够降低对振动板6的前表面施加的空气的压力变化。进而,能够防止振动板6的变形和破损。另外,除了安装时之外,也能够同样减轻在包装和运输时施加的空气的压力变化。
另外,根据连通孔22与空间2s连通的构成,能够使空气向后表面侧排出,由此,能够减轻对振动板6施加的负荷,能够使振动板6高响应性地精确振动。即,能够实现高音质的耳机。
而且,根据在空间2s配设后室壁23而形成有后侧空气室23s的构成,控制空气的流入流出,由此能够保证低音域的声压。
在单元帽2的后表面。连结有将驱动单元5的后表面覆盖的外壳4。外壳4的内侧的空间4s与后侧空气室23s连通。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后侧空气室23s内的空气的振动也向空间4s传递。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4设有与外气连通的未图示的连通孔,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外壳4上不设置该连通孔,外壳4的内侧的空间4s以及后侧空气室23s仅经由一个连通孔22与外气连通。
另外,也可以为不具有后室壁23的构成。该情况下,外壳4的内侧的空间4s以及空间2s经由连通孔22与外气连通。
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缺口部24是,使连通孔22周边的壁面即单元保持壁21的一部分、以及单元帽2的前表面的内壁在厚度方向上切缺而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缺口部24是单元保持壁21以及单元帽2在纵截面观察时切缺为大致L字状的形状。另外,缺口部24是使单元保持壁21切缺为矩形的形状。此外,详细的样态并不限于上述。
在缺口部24收容有声阻材料7。声阻材料7沿着缺口部24以大致L字状配设。声阻材料7将连通孔22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更具体地,声阻材料7介于连通孔22中的单元收容部21a与单元帽2的前方空间之间。即,前侧空气室3s和后侧空气室23s经由声阻材料7连通。
声学管3与相对于单元帽2的轴向中心向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21x侧偏心的位置连结。即,由声学管3形成的前侧空气室3s形成于驱动单元5的前表面侧。因此,振动板6的振动从振动板6前表面向前侧空气室3s传递。
在此,振动具有频率越高越直线行进的性质。在这点中,根据声学管3与驱动单元5的位置配合着偏心的本构成,使振动板6经由通气孔25面对于前侧空气室3s,由此能够将中高音域的声音的振动向声学管3的开口充分传递。即,根据本构成,能够为小型耳机,且同时能够高音质地播放中高音域的音源。
另外,更具体地,声学管3也可以配设于使沿着声学管3的中心轴的假想直线3x从通气孔25的中心通过的位置。根据该构成,通气孔25相对于由声学管3构成的前侧空气室3s充分开口,振动板6的振动向前侧空气室3s直线传递,由此,即使作为小型的耳机1,也能够更高音质地播放中高音域的音源。
另外,图2中,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21x与单元帽2的中心轴2x大致平行地延伸。即,驱动单元5的中心轴与单元帽2的中心轴2x大致平行。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此,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21x也可以相对于单元帽2的中心轴2x斜着形成。即,也可以为,驱动单元5相对于单元帽2的中心轴2x斜着收容。
另外,也可以为,声学管3相对于单元帽2的前表面斜着连结,驱动单元5与声学管3的轴向倾斜地收容。单元收容部21a的中心轴21x以及驱动单元5的中心轴也可以为与沿着声学管3的中心轴的假想直线3x大致平行。该情况下,驱动单元5以及振动板6正对着形成于通气孔25以及声学管3内部的前侧空气室3s。根据该构成,也能够使由振动板6生成的中高音域的声音的振动向声学管3的开口充分传递。另外,能够使耳机1的尺寸小型化。而且,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高耳机的外观和构造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构成,能够在保证音质的状态下使耳机小型化,由此能够实现声学管比以往细的耳机。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构成,能够实现也适合于耳朵小或外耳道细的用户的耳机。
●频率响应特性
图6表示耳机的频率特性。即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输出电平(dBV)。虚线表示关联技术的耳机的频率特性,实线表示本发明的耳机1的频率特性。另外,将有关联技术的耳机的频率特性重叠表示在图6中。关联技术的耳机的构造为,驱动单元收容于单元帽的轴向大致中心,不具有与空间2s对应的构造。另外,关联技术的耳机的声学管与单元帽的轴向中心连结。
如图6所示,耳机1在超1kHz的低频带域F1中,与关联技术的耳机相比确保了声压。即,耳机1即使单元帽2的外形小,也能够高音质地播放低音域的声音。另外,在与低频带域F1相比为高频的带域即高频带域F2中,声压的变动幅度比关联技术的耳机较小。即,耳机1在高域中也能够稳定输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减轻向振动板施加的压力且音质高的耳机。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能够在其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耳机
2单元帽
21单元保持壁
21a单元收容部
21x单元收容部的中心轴
22连通孔
23后室壁
23s后侧空气室
3声学管
3s前侧空气室
4外壳
5驱动单元
6振动板。
Claims (8)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振动板;
驱动单元,其在前表面具有所述振动板;
单元帽,其收容所述驱动单元;和
声学管,其与所述单元帽的前表面连结,并在所述振动板的前表面形成前侧空气室,
所述单元帽具有:
单元保持壁,其保持所述驱动单元的侧壁;和
连通孔,其在所述单元保持壁的前方,将所述单元保持壁的内侧与外侧以及所述单元帽的前表面与后表面连通,
由所述单元保持壁所规定的单元收容部的中心轴从所述单元帽的中心轴偏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学管与相对于所述单元帽的轴向中心向所述单元保持壁的中心轴侧偏心的位置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学管相对于所述单元帽的所述前表面斜着连结,
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声学管的轴向上倾斜收容,正对着形成于所述声学管内部的所述前侧空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帽与所述声学管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将所述振动板和所述前侧空气室连通的通气孔,沿着所述声学管的中心轴的假想直线从所述通气孔的中心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在所述单元帽的半径方向上,形成于所述声学管的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帽还具有后室壁,该后室壁位于所述单元帽的后表面侧且配设于所述单元保持壁的半径方向外侧,形成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后侧空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帽的后表面连结有将所述驱动单元的后表面覆盖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的空间与所述后侧空气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单元保持壁的前端部和所述单元帽的前表面的内壁中的某一方,形成有使所述单元保持壁或所述内壁在厚度方向上切缺而成的缺口部,
在所述缺口部收容有声阻材料,
所述前侧空气室和所述后侧空气室经由所述声阻材料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41588 | 2022-09-06 | ||
JP2022-141588 | 2022-09-06 | ||
PCT/JP2023/029306 WO2024053335A1 (ja) | 2022-09-06 | 2023-08-10 | イヤホ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99799A true CN117999799A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19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80012446.3A Pending CN117999799A (zh) | 2022-09-06 | 2023-08-10 | 耳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87267A4 (zh) |
JP (1) | JP7621692B2 (zh) |
CN (1) | CN117999799A (zh) |
WO (1) | WO202405333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66797B2 (ja) * | 2009-10-05 | 2015-02-12 |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 イヤホン |
GB2493206B (en) * | 2011-07-29 | 2013-10-02 | Incus Lab Ltd | Earphone arrangements |
EP2809082A1 (en) * | 2013-05-28 | 2014-12-03 | AKG Acoustics GmbH | Plug earphone or concha earphone |
JP2015109542A (ja) * | 2013-12-04 | 2015-06-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イヤホン、及び補聴装置 |
JP6563327B2 (ja) | 2015-12-17 | 2019-08-21 |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 イヤホン |
JP2017158045A (ja) | 2016-03-02 | 2017-09-07 |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 ヘッドホン |
JP6969208B2 (ja) | 2017-08-08 | 2021-11-24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イヤホンにおける通気路形成構造及びイヤホン |
JP6866808B2 (ja) | 2017-09-06 | 2021-04-28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イヤホン |
-
2023
- 2023-08-10 EP EP23861655.1A patent/EP4387267A4/en active Pending
- 2023-08-10 JP JP2023569709A patent/JP7621692B2/ja active Active
- 2023-08-10 CN CN202380012446.3A patent/CN11799979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8-10 WO PCT/JP2023/029306 patent/WO202405333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621692B2 (ja) | 2025-01-27 |
WO2024053335A1 (ja) | 2024-03-14 |
JPWO2024053335A1 (zh) | 2024-03-14 |
EP4387267A1 (en) | 2024-06-19 |
EP4387267A4 (en) | 2025-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50966B2 (en) | Earphone having a controlled acoustic leak port | |
JP5695703B2 (ja) | 音響チューニング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 |
US20220201405A1 (en) | Hearing device with active feedback control | |
WO2023050984A1 (zh) | 一种耳机 | |
CN110691292A (zh) | 耳机 | |
CN117999799A (zh) | 耳机 | |
US11523230B2 (en) | Earpiece with moving coil transducer and acoustic back volume | |
CN112956208B (zh) | 耳机 | |
JP2025063897A (ja) | イヤホン | |
CN218103464U (zh) | 耳机 | |
US11206480B2 (en) | Open-air type earphone with bracket forming bass pipe | |
AU2018206774B2 (en) | An earphone having an acoustic tuning mechanism | |
CN116055941A (zh) | 音频输出模块和开放式耳机 | |
JP2020014197A (ja) | イヤホ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