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970611B -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0611B
CN117970611B CN202410373686.2A CN202410373686A CN117970611B CN 117970611 B CN117970611 B CN 117970611B CN 202410373686 A CN202410373686 A CN 202410373686A CN 117970611 B CN117970611 B CN 117970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ixed focus
fixed
focus lens
foc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736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70611A (zh
Inventor
宋小民
王若可
陆志豪
刘征
郑慧明
虞建
李宁
唐晓宇
李子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ochuang Innovation Vision Ultra HD Video Technology Co.,Ltd.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nshi Chuangwei Ultra High Defini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nshi Chuangwei Ultra High Defini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nshi Chuangwei Ultra High Defin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736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0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0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0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70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0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属于光学领域。一种定焦镜头,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成;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FNO<2.1;8.5<TTL/f<17.5;0.04<DS/f<0.5;其中,FNO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圈数,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TTL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DS为所述光阑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本发明能够实现定焦镜头在较大光圈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镜头是摄像机等设备中的很重要的一个光学器件,定焦镜头是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相较于变焦镜头,定焦镜头具有结构简单、光圈较大等优点,在安防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安防监控领域对成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定焦镜头在大光圈条件下的成像质量难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成;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组成;
所述聚焦透镜群由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组成;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FNO<2.1;
8.5<TTL/f<17.5;
0.04<DS/f<0.5;
其中,FNO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圈数,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TTL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DS为所述光阑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和第二固定透镜群中均至少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互相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互相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和第十四透镜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8<R011/f01<-0.3
其中,R011为第一透镜物面侧的曲率半径,f0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8<f08/f<-1.9
其中,f0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3.8<f09/f<5.9
其中,f0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P3<0.5mm;
其中,P3为第二固定透镜群中镜片之间的空气间隙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5<(R21+R22)/f02<-0.4;
其中,R21为第二透镜物面侧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像面侧的曲率半径,f0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定焦镜头;
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定焦镜头形成的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结构与参数的限定,能够实现定焦镜头在较大光圈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同时定焦镜头的体积也较小,便于携带;
(2)本发明通过对R011/f01的值的限定,扩大了定焦镜头的视场角,以及提高了成像的稳定性;
(3)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固定透镜群和第二固定透镜群中使用非球面透镜,有利于减小定焦镜头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种定焦镜头的彗差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种定焦镜头的像差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种定焦镜头的彗差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种定焦镜头的像差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三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三种定焦镜头的彗差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三种定焦镜头的像差图;
图中,a1-第一透镜,a2-第二透镜,a3-第三透镜,a4-第四透镜,a5-第五透镜,a6-第六透镜,a7-第七透镜,a8-第八透镜,a9-第九透镜,a10-第十透镜,a11-第十一透镜,a12-第十二透镜,a13-第十三透镜,a14-第十四透镜,a15-第十五透镜,STO-光阑,G1-第一固定透镜群,G2-聚焦透镜群,G3-第二固定透镜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G1、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G2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G3组成。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G1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a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a2、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a3、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a4、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a5、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a6和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a7组成。
所述聚焦透镜群G2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a8和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a9组成。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G3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a10、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a11、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a12、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a13、负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a14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a15。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FNO<2.1;
8.5<TTL/f<17.5;
0.04<DS/f<0.5;
其中,FNO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圈数,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TTL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DS为所述光阑STO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与参数的限定,能够实现定焦镜头在较大光圈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同时定焦镜头的体积也较小,便于携带。同时,通过DS/f的限定,使得定焦镜头的相对孔径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小了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增加了定焦镜头的进光量,以及增加了定焦镜头的亮度。
所述第八透镜a8和第九透镜a9互相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
所述第十透镜a10和第十一透镜a11互相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a12、第十三透镜a13和第十四透镜a14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
通过胶合透镜的使用,减少了透镜之间的反射和散射,可以形式更宽广的视野,同时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G1和第二固定透镜群G3中均至少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的使用,减少了定焦镜头内透镜的数量,进而减小了定焦镜头的体积。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8<R011/f01<-0.3
其中,R011为第一透镜a1物面侧的曲率半径,f01为第一透镜a1的焦距。
通过将R011/f01的值配置在上述范围,有利于使更大角度的光线稳定地进入该定焦镜头,从而扩大了定焦镜头的视场角,以及提高了成像的稳定性。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8<f08/f<-1.9
其中,f08为第八透镜a8的焦距。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3.8<f09/f<5.9
其中,f09为第九透镜a9的焦距。
通过将f08/f、f09/f的值配置在上述范围,有利于平衡各类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P3<0.5mm;
其中,P3为第二固定透镜群G3中镜片之间的空气间隙之和。本实施例中,P3<0.5mm,使得定焦镜头的结构更紧凑,减小了镜头的体积。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5<(R21+R22)/f02<-0.4;
其中,R21为第二透镜a2物面侧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a2像面侧的曲率半径,f02为第二透镜a2的焦距。
通过合理搭配并控制(R21+R22)/f02的值,可有效地控制光线的走势,减缓第二透镜a2的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偏折角度,使光线平缓进入该定焦镜头的后方,降低了公差敏感度。
实施例二
图1至图3所示,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G1、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G2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G3组成。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G1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a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a2、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a3、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a4、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a5、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a6和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a7组成。
所述聚焦透镜群G2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a8和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a9组成。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G3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a10、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a11、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a12、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a13、负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a14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a15。
将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中,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2和表3中。
在面编号栏中示出了将物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了编号时的面编号;在表面类型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表面类型;在曲率半径栏示出了某一透镜在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为正时表明表面向物侧方向弯曲,曲率半径为负时表明表面向像侧方向弯曲;在中心厚度栏中示出了各面与在其像侧相邻的面的光轴上的面间隔;在折射率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折射率;在阿贝数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阿贝数。
在表2和表3中,K为圆锥系数;在表1至表3中,E为科学计数号,例如E-05表示10-5
表1
表2
表3
表2和表3中的S5、S6、S11、S12、S14、S15、S26、S27等为面编号。
本实施例中,定焦镜头的焦距为13.30mm,FNO为1.26,半角为41.38°,TTL为210.00mm,STP到IMG为113.18mm,其中,FNO为定焦镜头的光圈数,TTL为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
TTL/f=210.00mm/13.30mm=15.79;
8.5<TTL/f<17.5;
其中,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
DS/f=DS=5.91mm/13.30mm=0.44;
0.04<DS/f<0.5;
其中,DS为所述光阑STO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
实施例三
图4至图6所示,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G1、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G2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G3组成。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G1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a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a2、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a3、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a4、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a5、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a6和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a7组成。
所述聚焦透镜群G2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a8和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a9组成。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G3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a10、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a11、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a12、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a13、负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a14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a15。
将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中,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5和表6中。
在面编号栏中示出了将物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了编号时的面编号;在表面类型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表面类型;在曲率半径栏示出了某一透镜在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为正时表明表面向物侧方向弯曲,曲率半径为负时表明表面向像侧方向弯曲;在中心厚度栏中示出了各面与在其像侧相邻的面的光轴上的面间隔;在折射率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折射率;在阿贝数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阿贝数。
在表5和表6中,K为圆锥系数;在表4至表6中,E为科学计数号,例如E-05表示10-5
表4
表5
表6
表5和表6中的S5、S6、S11、S12、S14、S15、S26、S27等为面编号。
本实施例中,定焦镜头的焦距为15.31mm,FNO为2.05,半角为34.48°,TTL为261.85mm,STP到IMG为119.87mm,其中,FNO为定焦镜头的光圈数,TTL为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
TTL/f=261.85mm/15.31mm=17.1;
8.5<TTL/f<17.5;
其中,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
DS/f=0.69mm/15.31mm=0.05;
0.04<DS/f<0.5;
其中,DS为所述光阑STO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
实施例四
图7至图9所示,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G1、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G2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G3组成。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G1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a1、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a2、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a3、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a4、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a5、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a6和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a7组成。
所述聚焦透镜群G2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a8和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a9组成。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G3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a10、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a11、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a12、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a13、负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a14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a15。
将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7中,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8和表9中。
在面编号栏中示出了将物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了编号时的面编号;在表面类型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表面类型;在曲率半径栏示出了某一透镜在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为正时表明表面向物侧方向弯曲,曲率半径为负时表明表面向像侧方向弯曲;在中心厚度栏中示出了各面与在其像侧相邻的面的光轴上的面间隔;在折射率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折射率;在阿贝数栏示出了某一透镜的阿贝数。
在表8和表9中,K为圆锥系数;在表7至表9中,E为科学计数号,例如E-05表示10-5
表7
表8
表9
表8和表9中的S5、S6、S11、S12、S14、S15、S26、S27等为面编号。
本实施例中,定焦镜头的焦距为20.00mm,FNO为2.06,半角为34.48°,TTL为180.00mm,STP到IMG为111.90mm,其中,FNO为定焦镜头的光圈数,TTL为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
TTL/f=180.00mm/20.00mm=9;
8.5<TTL/f<17.5;
其中,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
DS/f=1.16mm/20.00mm=0.06;
0.04<DS/f<0.5;
其中,DS为所述光阑STO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
实施例五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所描述的定焦镜头,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定焦镜头形成的图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成;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组成;
所述聚焦透镜群由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组成;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
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FNO<2.1;
8.5<TTL/f<17.5;
0.04<DS/f<0.5;
其中,FNO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圈数,f为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TTL为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DS为光阑与其物面侧透镜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和第二固定透镜群中均至少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互相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互相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和第十四透镜胶合形成一片胶合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8<R011/f01<-0.3
其中,R011为第一透镜物面侧的曲率半径,f0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8<f08/f<-1.9
其中,f0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3.8<f09/f<5.9
其中,f0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P3<0.5mm;
其中,P3为第二固定透镜群中镜片之间的空气间隙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5<(R21+R22)/f02<-0.4;
其中,R21为第二透镜物面侧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像面侧的曲率半径,f0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
10.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
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定焦镜头形成的图像。
CN202410373686.2A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Active CN117970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3686.2A CN117970611B (zh)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3686.2A CN117970611B (zh)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0611A CN117970611A (zh) 2024-05-03
CN117970611B true CN117970611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85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73686.2A Active CN117970611B (zh)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706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0878B (zh) * 2024-04-15 2024-06-18 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0471A (ja) * 1994-10-11 1996-04-30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CN101046551A (zh) * 2006-03-29 2007-10-03 索尼株式会社 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
JP2009192771A (ja) * 2008-02-14 2009-08-27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ズームレンズの制御方法
EP2535752A1 (de) * 2011-06-14 2012-12-19 Carl Zeiss AG Anamorphotisches Objektiv
CN109613687A (zh) * 2019-01-31 2019-04-12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共焦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213399022U (zh) * 2020-11-16 2021-06-08 鄂州肯维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透镜定心装置
CN214225569U (zh) * 2020-10-29 2021-09-17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13885184A (zh) * 2021-10-08 2022-01-04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距变焦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0471A (ja) * 1994-10-11 1996-04-30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CN101046551A (zh) * 2006-03-29 2007-10-03 索尼株式会社 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
JP2009192771A (ja) * 2008-02-14 2009-08-27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ズームレンズの制御方法
EP2535752A1 (de) * 2011-06-14 2012-12-19 Carl Zeiss AG Anamorphotisches Objektiv
CN109613687A (zh) * 2019-01-31 2019-04-12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共焦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214225569U (zh) * 2020-10-29 2021-09-17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213399022U (zh) * 2020-11-16 2021-06-08 鄂州肯维捷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透镜定心装置
CN113885184A (zh) * 2021-10-08 2022-01-04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距变焦镜头和图像拾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0611A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4840B (zh) 成像透鏡系統
CN108802969B (zh) 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
JP6985647B2 (ja) 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250233A (ja) 撮影用2群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12051660A (zh) 一种潜望式镜头
CN113391430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5633892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17970611B (zh) 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CN112230369A (zh) 中继镜头及电子设备
JP2014021340A (ja) 結像レンズ、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
CN115185071B (zh) 光学镜头
CN112965212A (zh)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480371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027527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143551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片组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片组的摄像装置
CN114265184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5298878B2 (ja) 結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212540866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8050878B (zh) 一种超高清定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CN116430543A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块
WO2022056727A1 (zh)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970616B (zh) 一种光学系统镜头及成像装置
JP2017161848A (ja)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WO2013157248A1 (ja)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22365135U (zh) 一种广角光学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401, 4th Floor, Building 2, No. 88 Shengtong Street, Chengdu High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95

Patentee after: Sichuan Guochuang Innovation Vision Ultra HD Vide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2, Tianfu Changdao Phase 2, No. 88 Shengto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Xinshi Chuangwei ultra high defini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Zhongrun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