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7775A - 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67775A CN117967775A CN202311431028.6A CN202311431028A CN117967775A CN 117967775 A CN117967775 A CN 117967775A CN 202311431028 A CN202311431028 A CN 202311431028A CN 117967775 A CN117967775 A CN 117967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point
- torque
- torque transmission
- rotating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14—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orque or torque deman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14—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orque or torque demand
- F16H2059/147—Transmission input torque, e.g. measured or estimated engine tor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基于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本发明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实时快速、准确自适应更新离合器传扭曲线,以满足AMT控制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自动变速箱(AMT)是在传统的固定轴式有极变速箱的基础上加装电控离合器和选换挡执行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变速箱,其与液力自动变速箱、金属带式无极自动变速箱相比,具有效率高、油耗低、成本低、生产继承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是自动变速箱发展的重点。
由于AMT离合器片的个体制造差异及安装公差,不同车辆的离合器咬合点会产生较大差异,另外,由于变速箱在使用过程中,零件的机械性能也会随时发生改变,所以硬件偏差会伴随变速箱的整个服役周期一直存在,为避免因离合器个体差异导致的离合器控制性能下降、影响驾乘感受的问题,在整车下线和整个服役周期均需要AMT离合器的咬合点参数进行自学习,以修正变速箱的硬件偏差,以及后续的相关硬件磨损。
现有技术对于离合器咬合点学习方法,一般是启动发动机,满足自学习条件后通过逐渐分离离合器至完全打开;然后再以一定速率缓慢结合离合器,通过实时监控输入轴转速及离合器的当前实际位移值,当输入轴转速达到一定转速且持续一定时间后,完成自学习,存储当前学习值至EEPROM中。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
1、仅根据行驶里程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其学习频次偏低,无法适应离合器短时间内大幅磨损的工况;
2、只根据咬合点修正磨损后的离合器传扭特性是不准确的,无法满足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实时快速、准确自适应更新离合器传扭曲线,以满足AMT控制性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优选地,换装新离合器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车辆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发动状态,在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
C)无故障。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缓慢结合离合器时,直至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到达预设转速,记录此时的离合器位移,即为新的离合器咬合点。
优选地,根据当前的离合器咬合点和新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新的离合器咬合点。
优选地,离合器温度的预设范围80℃以下。
优选地,变速箱油温的预设范围为30~80℃。
优选地,变速箱输入轴的预设转速小于50rpm。
优选地,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所述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所述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实时快速、准确自适应更新离合器传扭曲线,以满足AMT控制性能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实施例2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其中,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实施例3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换装新离合器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实施例4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换装新离合器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其中,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实施例5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实施例6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其中,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实施例7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
C)无故障;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实施例8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
C)无故障;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其中,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实施例9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缓慢结合离合器时,直至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到达预设转速,记录此时的离合器位移,即为新的离合器咬合点,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
C)无故障;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实施例10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缓慢结合离合器时,直至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到达预设转速,记录此时的离合器位移,即为新的离合器咬合点,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离合器咬合点和新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新的离合器咬合点,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
C)无故障;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实施例11
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或换装新离合器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缓慢结合离合器时,直至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到达预设转速,预设转速小于50rpm,记录此时的离合器位移,即为新的离合器咬合点,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离合器咬合点和新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新的离合器咬合点,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为80℃以下;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为30~80℃;
C)无故障;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其中,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本发明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实时快速、准确自适应更新离合器传扭曲线,以满足AMT控制性能要求。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技术方案。相反,提供这些说明将使得本发明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用于描述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各方面公开的仅仅是示例,因此,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在上述描述中,当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重点时,将省略详细描述。
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否则还可以具有另一部分或其他部分,所用的术语通常可以是单数但也可以表示复数形式。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简单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技术方案。相反,提供这些说明将使得本发明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组合或者拼接,并且可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以各种不同地构造来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执行。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新车下线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曲线;
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缓慢结合离合器进行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并更新离合器咬合点;
3)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当前离合器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4)车辆起步过程中,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净扭矩学习对应离合器位移的传扭值,得到新的离合器传扭点;
5)根据新的离合器传扭点修正该传扭点及附近的几个传扭点,保证离合器传扭曲线的曲率合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换装新离合器时,使用外部设备触发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根据所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基于该离合器的理论传扭曲线,按比例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比例为磨损之后离合器咬合点的位移值与所学习咬合点在离合器理论传扭曲线中位移值的百分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车辆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发动状态,在驾驶员将换档手柄从D/R档拨至N档时,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A)离合器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B)变速箱油温在预设范围内;
C)无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缓慢结合离合器时,直至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到达预设转速,记录此时的离合器位移,即为新的离合器咬合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的离合器咬合点和新学习的离合器咬合点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新的离合器咬合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合器温度的预设范围8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油温的预设范围为30~8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变速箱输入轴的预设转速小于5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包括离合器的结合步骤及其后的离合器的分离步骤:
所述离合器的结合步骤是指:离合器结合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过程中,离合器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离合器的位置,输入轴转速与咬合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咬合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上升至大于离合器咬合转速点时,咬合点位置信息记录单元记录此时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离合器位置信号;
所述离合器的分离步骤具体为:离合器分离控制单元控制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分离的过程中,输入轴转速与分离转速点比较单元实时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分离转速点进行比较,当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下降至小于离合器分离转速点之后,离合器分离操作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31028.6A CN117967775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31028.6A CN117967775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67775A true CN117967775A (zh) | 2024-05-03 |
Family
ID=9085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31028.6A Pending CN117967775A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67775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5797A (zh) * | 2019-04-09 | 2019-07-1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重卡amt离合器服役期咬合点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
CN110043650A (zh) * | 2019-04-09 | 2019-07-23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重卡整车下线amt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
CN112161049A (zh) * | 2020-09-17 | 2021-01-01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实时自学习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007239A (zh) * | 2021-04-28 | 2021-06-22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amt离合器摩擦点自学习方法、系统及车辆 |
CN113586622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962627A (zh) * | 2022-05-30 | 2022-08-30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的摩擦系数自学习方法、装置、变速器和存储介质 |
CN115217963A (zh) * | 2022-07-14 | 2022-10-21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静态主动触发式amt离合器扭矩自学习的控制方法 |
-
2023
- 2023-10-31 CN CN202311431028.6A patent/CN1179677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5797A (zh) * | 2019-04-09 | 2019-07-1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重卡amt离合器服役期咬合点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
CN110043650A (zh) * | 2019-04-09 | 2019-07-23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重卡整车下线amt离合器咬合点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
CN112161049A (zh) * | 2020-09-17 | 2021-01-01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实时自学习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007239A (zh) * | 2021-04-28 | 2021-06-22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amt离合器摩擦点自学习方法、系统及车辆 |
CN113586622A (zh) * | 2021-07-30 | 2021-11-0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962627A (zh) * | 2022-05-30 | 2022-08-30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的摩擦系数自学习方法、装置、变速器和存储介质 |
CN115217963A (zh) * | 2022-07-14 | 2022-10-21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静态主动触发式amt离合器扭矩自学习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24741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 drive device, drive device | |
US9702420B2 (en) | Diagnost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lutch failure of DCT | |
CN103807321B (zh) | 搜索离合器的接触点的方法 | |
RU2631189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уска двигателя | |
CN103620253A (zh) | 用于控制摩擦离合器的方法 | |
CN112360971B (zh) | 一种基于换挡动作重叠的换挡控制方法 | |
CN110304034B (zh) | P2构型混合动力车辆启动机启机和换挡协调控制方法 | |
CN107061721A (zh) | 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 | |
US949322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hift in marine propulsion devices | |
CN105570450A (zh) | 一种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2295000A (zh) | 一种用于纯电动车两档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5848346B (zh) | 一种混动系统的换挡控制方法、车辆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7967775A (zh) | 离合器传扭自适应控制方法 | |
JP5538306B2 (ja) | 駆動制御装置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 |
WO2023226638A1 (zh) | 车辆的换挡方法及装置 | |
CN105465353A (zh) |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跛行回家的控制方法 | |
CN111237445A (zh) | 一种基于pwm阀的同步器换挡气动控制方法 | |
CN110005797B (zh) | 一种重卡amt离合器服役期咬合点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 |
CN104002797B (zh) |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自动启动的控制方法 | |
CN102203467A (zh) | 变速器基准位置的学习方法以及车辆 | |
US20110098895A1 (en) | Control method of shifting gear in an automatic manual transmission | |
CN102472387A (zh) | 用于控制变速箱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2251334B1 (ko) | 오일펌프 고장 시 차량제어방법 | |
CN112360970A (zh) | 一种无同步器的静态挂挡自适应方法 | |
CN110194140A (zh) | 一种匹配怠速启停系统的离合器起步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