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1515B - 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61515B CN117961515B CN202410267526.XA CN202410267526A CN117961515B CN 117961515 B CN117961515 B CN 117961515B CN 202410267526 A CN202410267526 A CN 202410267526A CN 117961515 B CN117961515 B CN 1179615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 riveting
- press riveting
- product
- riv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6—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machines
- B23P19/062—Pierce nut setting machines
- B23P19/064—Deforming the support material only, e.g. the sheet or pl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所述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头,所述上压铆头包括压铆端面和压铆孔;下压铆头,包括下压铆头座体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轴向活动地连接于下压铆头座体内;所述下压铆头座体包括支撑端面;所述定位柱包括第一定位段;下模装配座,包括下模座体和回弹件,所述回弹件安装于下模座体内并与定位柱相抵;产品感应系统,用于支撑端面存在产品时产生产品信号;压铆感应系统,安装于定位柱下方,用于压铆端面挤压压铆螺母时产生压铆信号。本发明能够避免重压铆、漏压铆,保证压铆的准确计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铆的原理是通过对压铆螺母加压,压力使压铆螺母的花齿挤入板内使预置孔的的周边产生塑性变形,变形物被挤入导向槽,从而产生锁紧的效果。
在压铆作业中,需要工人长期重复上料、压铆等动作,容易产生疲劳,为防止压铆产品出现漏放、错压现象,在压铆过程中需要对压铆产品进行防呆防漏检测。公告号为CN21007210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铆防漏间接检测机构,其通过压铆过程中探针与铆钉接触来检测是否正确放置铆钉。这样仅能够在压铆后进行检测,容易造成重压铆情况而影响压铆质量、以及压铆计数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铆装置,包括:
上压铆头,所述上压铆头包括用于挤压压铆螺母的压铆端面和压铆孔;
下压铆头,包括下压铆头座体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轴向活动地连接于下压铆头座体内;所述下压铆头座体包括用于放置产品的支撑端面;所述定位柱包括用于安装压铆螺母的第一定位段;
下模装配座,包括下模座体和回弹件,所述回弹件安装于下模座体内并与定位柱相抵,所述回弹件具有使第一定位段向支撑端面外伸出的弹力;
产品感应系统,用于支撑端面存在产品时产生产品信号;
压铆感应系统,安装于定位柱下方,用于压铆端面挤压压铆螺母时产生压铆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压铆感应系统包括:
导电弹簧,与回弹件连接,随回弹件移动;
绝缘柱,安装于下模座体内并与导电弹簧分离;
压铆感应片,贴合于绝缘柱上,当压铆端面挤压压铆螺母时驱动回弹件下移时使导电弹簧与压铆感应片接触而产生压铆信号;
压铆感应线,与压铆感应片连接。
进一步的,当存在压铆螺母而进行压铆时,导电弹簧的下行行程大于导电弹簧与压铆感应片之间的间距;当不存在压铆螺母而进行压铆时,导电弹簧的下行行程小于导电弹簧与压铆感应片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包括两片压铆感应片和两条压铆感应线;所述压铆感应片包括:
第一弯折部,与绝缘柱的侧壁贴合并与对应的压铆感应线连接;
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并与绝缘柱的顶部贴合;
两片压铆感应片的第二弯折部隔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回弹件包括:
过渡导柱,沿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下模座体内,且过渡导柱一端与定位柱相抵另一端与导电弹簧连接;
回弹压缩弹簧,与过渡导柱连接,具有使第一定位段向支撑端面外伸出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感应系统包括:
产品感应探针,沿轴线活动地安装于下压铆头座体内;
产品压缩弹簧,与产品感应探针连接,具有使产品感应探针的一端向支撑端面外伸出的弹力;
触点,位于产品感应探针的下方,在产品重力作用下使产品感应探针下移至与触点接触时产生产品信号;
产品感应线,与触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感应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所述压铆感应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或压铆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还包括第二定位段和第三定位段,第一定位段、第二定位段和第三定位段依次布置,并形成逐渐扩大的阶梯状;所述第三定位段用于定位产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模装配座,所述上模装配座内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吸附上压铆头,且磁铁的磁力大于上压铆头的重力;所述下压铆头通过弹簧柱塞与下模装配座可拆卸式地连接。
一种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压铆装置的压铆方法,包括:
压铆前:
若存在产品信号,而不存在压铆信号,则进行正常压铆;
若同时存在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则判断为重压铆,不进行压铆;
若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均不存在,则判断为重压铆或未放置产品,不进行压铆;
压铆后:
若压铆过程中存在压铆信号,则进行压铆计数;
若压铆过程中不存在压铆信号,则判断未放置压铆螺母,不进行计数。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使压铆前正确放置产品时产生产品信号,利用压铆过程中因存在压铆螺母或未存在压铆螺母时的位移差,从而使存在压铆螺母时产生压铆信号,从而准确测量压铆状况,避免漏压铆、重压铆等现象,提高压铆质量以及压铆计数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压铆装置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2为放置产品时的下压铆头及下模装配座的剖视图;
图3为下压铆头与下模装配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沿C-C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上模装配座及上铆压头的剖视图;
图10为计算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装配座;2、上压铆头;3、下压铆头;4、下模装配座;5、产品;9、支撑平台;
11、顶丝;12、磁铁;
21、压铆端面;22、压铆孔;
31、下压铆头座体;32、定位柱;33、支撑端面;34、第一定位段;35、第二定位段;36、第三定位段;
41、下模座体;42、过渡导柱;43、回弹压缩弹簧;44、弹簧柱塞;45、定位销钉;
61、导电弹簧;62、绝缘柱;63、压铆感应片;64、压铆感应线;65、第一弯折部;66、第二弯折部;
71、产品感应针;72、产品压缩弹簧;73、触点;74、产品感应线;75、弹性圆柱销;
81、正常压铆螺母;82、小号压铆螺母;83、大号压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铆装置,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上模装配座1、上压铆头2、下压铆头3、下模装配座4、产品感应系统和压铆感应系统。所述上模装配座1安装于压铆机上方,所述上压铆头2安装于上模装配座1下方。由压铆机驱动上模装配座1移动,从而使上压铆头2移动提供压铆所述需要的压力。所述下模装配座4安装于压铆机下方,下压铆头3安装于下模装配座4上,由下压铆头3定位产品5和压铆螺母,并通过上压铆头2与下压铆头3配合实现压铆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产品5可以是金属钣金件也可以是塑料板。
具体来说,参照图9所示,所述上压铆头2包括压铆端面21和压铆孔22,压铆端面21位于上压铆头2的端部,而压铆孔22位于上压铆头2的中心。参照图2所示,所述下压铆头3包括下压铆头座体31和定位柱32,所述定位柱32沿轴向活动地连接于下压铆头座体31内。所述下压铆头座体31的顶部形成用于放置产品5的支撑端面33。所述定位柱32包括用于安装压铆螺母的第一定位段34,该第一定位段34的直径与所需要压铆的压铆螺母内径相同,将压铆螺母套装于第一定位段34上。所述压铆螺母的端面至定位柱32顶部端面的距离小于压铆孔22的深度。在压铆过程中,如存在压铆螺母,则由压铆端面21挤压压铆螺母,使定位柱32下行;若不存在压铆螺母,则定位柱32插入压铆孔22中,由压铆孔22的底面挤压定位柱32的顶部端面、或由压铆端面21挤压第一定位段34或第二定位段35的阶梯面,使定位柱32下行,因此当存在压铆螺母时,定位柱32的下行距离更大,使得存在压铆螺母或不存在压铆螺母时定位柱32的下行距离形成位移差。所述下模装配体包括下模座体41和回弹件,所述回弹件安装于下模座体41内并与定位柱32相抵,所述回弹件具有使第一定位段34向支撑端面33外伸出的弹力。在未压铆时,定位柱32在回弹件的作用下向支撑端面33外伸出,并定位压铆螺母。在压铆时,挤压压铆螺母及定位柱32下行,使压铆螺母进入产品5的预制孔位中,同时挤压回弹件,当压铆完成后失去压力在回弹件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柱32再次向支撑端面33外伸出。
所述产品感应系统安装于下压铆头3与下模装配座4之间内,当支撑端面33存在产品5时,使产品感应系统产生产品信号。所述压铆感应系统安装于定位柱32下方,在压铆过程中,当存在压铆螺母时定位柱32下行的距离大于不存在压铆螺母时下行的距离,从而使得在压铆过程中,若存在压铆螺母,压铆端面21挤压压铆螺母时产生压铆信号。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压铆装置,使压铆前正确放置产品5时产生产品信号,利用压铆过程中因存在压铆螺母或未存在压铆螺母时的位移差,从而使存在压铆螺母时产生压铆信号,从而准确测量压铆状况,避免漏压铆、重压铆等现象,提高压铆质量以及压铆计数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所示,在下模装配座4上还安装有支撑平台9,该支撑平台9用于对产品5的外缘进行支撑,避免压铆过程中产生变形。除了图1以外的其他视图中隐藏了该支撑平台9。
具体来说,参照图4所示,所述回弹件包括过渡导柱42和回弹压缩弹簧43,所述过渡导柱42沿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下模座体41内,且过渡导柱42一端与定位柱32相抵,另一端与回弹压缩弹簧43连接,回弹压缩弹簧43与下模座体41的底部相抵。所述回弹压缩弹簧43具有使第一定位段34向支撑端面33外伸出的弹力,利用回弹压缩弹簧43使压铆后定位柱32回弹。
具体来说,参照图4和图8所示,所述压铆感应系统包括导电弹簧61、绝缘柱62、压铆感应片63和压铆感应线64。所述导电弹簧61与回弹件连接,其具体连接于过渡导柱42的端部,随回弹件移动。所述绝缘柱62安装于下模座体41内并与导电弹簧61分离。所述压铆感应片63贴合于绝缘柱62上,且导电弹簧61位于压铆感应片63的上方,在压铆前和压铆后,导电弹簧61随过渡导柱42回弹而与压铆感应片63之间分隔开,在压铆过程中,当存在压铆螺母时,压铆端面21挤压压铆螺母至最低行程位置时,导电弹簧61与压铆感应片63接触,从而产生压铆信号。当不存在压铆螺母时,压铆端面21挤压定位柱32达到最低行程位置时,由于压铆端面21无法与压铆螺母接触,因此上压铆头2需要下行更长距离后才能与定位柱32接触,从而使得定位柱32的下行距离相对较短,从而使得导电弹簧61移动地距离减小,即使定位柱32到达最低行程,导电弹簧61也无法与压铆感应片63接触,也就无法产生压铆信号。所述压铆感应线64与压铆感应片63连接,用于向外传递压铆信号。
在设计压铆感应系统各零部件的尺寸时,按照当存在压铆螺母而进行压铆时,导电弹簧61的下行行程大于导电弹簧61与压铆感应片63之间的间距;当不存在压铆螺母而进行压铆时,导电弹簧61的下行行程小于导电弹簧61与压铆感应片63之间的间距,进行尺寸选取。
具体来说,继续参照图8所示,所述压铆感应片63的数量为两片,所述压铆感应线64的数量也为两条,两片压铆感应片63与两条压铆感应线6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压铆感应片63包括第一弯折部65和第二弯折部66,所述第一弯折部65与绝缘柱62的侧壁贴合并与对应的压铆感应线64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66,与第一弯折部65连接并与绝缘柱62的顶部贴合;两片压铆感应片63的第二弯折部66隔开布置。当导电弹簧61与两压铆感应片63接触后形成通路,从而产生压铆信号。上述压铆感应系统设置于下模座体41内并与回弹件配合作用,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不影响正常压铆作业。
具体来说,参照图7所示,所述产品感应系统包括产品感应针71、产品压缩弹簧72、触点73和产品感应线74。所述产品感应探针沿轴向活动地安装于下压铆座体内。在下压铆座体内还安装有弹性圆柱销75,所述产品压缩弹簧72一端与产品感应探针相抵,另一端与弹性圆柱销75相抵,且产品压缩弹簧72具有使产品感应探针的一端向支撑端面33外伸出的弹力。所述触点73位于产品感应探针的下方,当产品5放置于支撑端面33上时,在产品5的重力作用下使产品感应探针下移至与触点73接触,从而产生产品信号,当支撑端面33上未放置产品5时在产品压缩弹簧72的作用下,使产品感应探针的一端向支撑端面33外伸出并与触点73分离,不产生产品信号。所述产品感应线74与触点73连接,用于传递产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触点73安装于下模座体41内,所述产品感应线74也安装于下模座体41内,当拆卸、更换下压铆头3时,无需拆卸触点73以及产品感应线74等结构,使得拆解更加方便。
进行压铆之前,若正确放置产品5,则产品感应探针在产品5的重力作用下下移,从而与触点73接触产生产品感应信号,而导电弹簧61与压铆感应片63分离而未产生压铆信号。即,存在产品信号输出且不存在压铆信号输出时,此时为正常压铆状态,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压铆动作。若未正确放置产品5,则不会输出产品信号。若产品5与压铆螺母已经压铆,则可能出现由于定位柱32顶起压铆螺母及产品5,导致不存在产品信号也不存在压铆信号;或者由于压铆螺母及产品5的重力之和大于回弹压缩弹簧43的弹力,导致产品5下降至支撑端面33上产生产品信号,而导电弹簧61也会与压铆感应片63接触而产生压铆信号。即当同时存在产品信号输出和压铆信号输出时,此时为重压铆状态,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压铆动作。若产品信号输出与压铆信号输出均不存在时,则此时为重压铆状态或未放置产品5状态,操作者可以根据观察是否存在产品5来区分未放置产品状态和重压铆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接触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等来构成压铆感应系统,根据有无压铆螺母时,定位柱32的位移差来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接触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等来构成产品感应系统,从而感应产品5是否存在。
在进行压铆之后,若压铆过程中定位柱32上存在压铆螺母,则压铆端面21挤压压铆螺母,使得导电弹簧61下移至与压铆感应片63接触而产生压铆信号。即压铆过程中存在压铆信号时,表示进行了一次正常的压铆作业。若压铆过程中定位柱32上不存在压铆螺母,则压铆过程中压铆端面21无法与压铆螺母接触,定位柱32插入压铆孔22的深度更深,导致导电弹簧61的下移行程不够,从而无法与压铆感应片63接触而无法产生压铆信号。即压铆过程中,若不存在压铆信号输出,则表示未安装压铆螺母。
具体来说,还包括提示设备,提示设备可以采用灯光提示设备,也可以采用声音提示设备,根据不同的信号输出采用不同的灯光或声音进行提示,便于操作者快速判断。
具体来说,还包括计数系统,所述计数系统与压铆系统以及压铆机连接,当进行压铆动作且压铆感应系统产生压铆信号后,计数系统进行一次计数,该计数系统还与计数面板连接,参照图10所示,由计数面板显示计数情况。
操作者可以根据压铆前提示设备的不同灯光或声音的提示以及观察产品5是否存在,快速判断正常状态、重压铆状态、以及产品5未放置状态,根据压铆过程中的不同信号输出可以快速判断正常压铆状态、以及压铆螺母未放置状态。使操作者能够快速分辨不同错误状态,从而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提高处理效率;也避免产生重压铆、漏压铆等现象,保证压铆计数的准确性。
具体来说,图4所示,所述定位柱32还包括第二定位段35和第三定位段36,第一定位段34、第二定位段35、第三定位段36依次布置,并形成逐渐扩大的阶梯状。所述第三定位段36用于定位产品5,由定位柱32同时定位压铆螺母和产品5,能够保证压铆螺母与产品5的同轴度,避免压铆过程中发生错位。
所述第二定位段35的直径大于第一定位段34的直径,具体可以将第二定位段35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正常压铆螺母81内径一个规格。例如正常压铆螺母81为M2,可以将第二定位段35的内径设置为M3压铆螺母的内径。当装配压铆螺母时,若装配正常压铆螺母81,则正常压铆螺母81装配至第一定位段34,若不小心装配了大号压铆螺母83,则大号压铆螺母83会落入第二定位段35,这将形成位置差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分辨,若装配小号压铆螺母82,则由于内径过小而无法装配。从而能够避免压铆螺母混料,保证压铆螺母的正确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正常装配时不存在大号压铆螺母83和小号压铆螺母82。
具体来说,所述上压铆头2与上模装配座1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下压铆头3与下模装配座4之间也为非螺纹式的快速可拆卸式地连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上压铆头2与下压铆头3来适应不同规格的压铆螺母。例如对于常见规格的M3、M4、M5、M6、M8、M10压铆螺母,可以对应设置具有不同直径定位柱32的下压铆头3,并进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压铆头2也可以与上模装配座1一体式设计,下压铆头3也可以与下模装配座4一体式设计。
具体来说,继续参照图9所示,所述上压铆头2与上模装配座1之间为非螺纹式的快速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上模装配座1内通过顶丝11连接有磁铁12,由磁铁12吸附上压铆头2,且磁铁12的磁力大于上压铆头2的重力;当需要更换上压铆头2时直接克服磁力拉出上压铆头2即可。
具体来说,参照图5所示,所述下压铆头3与下模装配座4之间也为非螺纹式的快速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下压铆头3通过弹簧柱塞44与下模装配座4可拆卸式地连接,参照图6所述,下压铆头3还通过定位销钉45与下模装配座4连接,避免下压铆头3发生周向转动。利用弹簧柱塞44可以避免下压铆头3被产品5带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压铆装置的压铆方法,其包括:
在压铆前:若存在产品信号,而不存在压铆信号,则进行正常压铆;若同时存在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则判断为重压铆,不进行压铆;若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均不存在,则判断为重压铆或未放置产品,不进行压铆;
在压铆后,若压铆过程中存在压铆信号,则进行压铆计数;若压铆过程中不存在压铆信号,则判断未放置压铆螺母,不进行计数。
操作者在压铆前若发现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均不存在,可以根据是否存在产品5来快速判断为重压铆状态或未放置产品状态。使得操作者能够快速识别不同类型的错误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提高效率,也避免产生重压铆、漏压铆等现象,保证压铆计数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压铆头,所述上压铆头包括用于挤压压铆螺母的压铆端面和压铆孔;
下压铆头,包括下压铆头座体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轴向活动地连接于下压铆头座体内;所述下压铆头座体包括用于放置产品的支撑端面;所述定位柱包括用于安装压铆螺母的第一定位段;
下模装配座,包括下模座体和回弹件,所述回弹件安装于下模座体内并与定位柱相抵,所述回弹件具有使第一定位段向支撑端面外伸出的弹力;
产品感应系统,用于支撑端面存在产品时产生产品信号;
压铆感应系统,安装于定位柱下方,用于压铆端面挤压压铆螺母时产生压铆信号;
所述压铆感应系统包括:
导电弹簧,与回弹件连接,随回弹件移动;
绝缘柱,安装于下模座体内并与导电弹簧分离;
压铆感应片,贴合于绝缘柱上,当压铆端面挤压压铆螺母时驱动回弹件下移时使导电弹簧与压铆感应片接触而产生压铆信号;
压铆感应线,与压铆感应片连接;
当存在压铆螺母而进行压铆时,导电弹簧的下行行程大于导电弹簧与压铆感应片之间的间距;当不存在压铆螺母而进行压铆时,导电弹簧的下行行程小于导电弹簧与压铆感应片之间的间距;
包括两片压铆感应片和两条压铆感应线;所述压铆感应片包括:
第一弯折部,与绝缘柱的侧壁贴合并与对应的压铆感应线连接;
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并与绝缘柱的顶部贴合;
两片压铆感应片的第二弯折部隔开布置;
所述回弹件包括:
过渡导柱,沿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下模座体内,且过渡导柱一端与定位柱相抵另一端与导电弹簧连接;
回弹压缩弹簧,与过渡导柱连接,具有使第一定位段向支撑端面外伸出的弹力;
所述产品感应系统包括:
产品感应探针,沿轴线活动地安装于下压铆头座体内;
产品压缩弹簧,与产品感应探针连接,具有使产品感应探针的一端向支撑端面外伸出的弹力;
触点,位于产品感应探针的下方,在产品重力作用下使产品感应探针下移至与触点接触时产生产品信号;
产品感应线,与触点连接;
所述定位柱还包括第二定位段和第三定位段,第一定位段、第二定位段和第三定位段依次布置,并形成逐渐扩大的阶梯状;所述第三定位段用于定位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感应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所述压铆感应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或压铆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装配座,所述上模装配座内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吸附上压铆头,且磁铁的磁力大于上压铆头的重力;所述下压铆头通过弹簧柱塞与下模装配座可拆卸式地连接。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压铆装置的压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铆前:
若存在产品信号,而不存在压铆信号,则进行正常压铆;
若同时存在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则判断为重压铆,不进行压铆;
若产品信号和压铆信号均不存在,则判断为重压铆或未放置产品,不进行压铆;
压铆后:
若压铆过程中存在压铆信号,则进行压铆计数;
若压铆过程中不存在压铆信号,则判断未放置压铆螺母,不进行计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67526.XA CN117961515B (zh) | 2024-03-08 | 2024-03-08 | 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67526.XA CN117961515B (zh) | 2024-03-08 | 2024-03-08 | 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61515A CN117961515A (zh) | 2024-05-03 |
CN117961515B true CN117961515B (zh) | 2024-08-16 |
Family
ID=9085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267526.XA Active CN117961515B (zh) | 2024-03-08 | 2024-03-08 | 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61515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388241U (zh) * | 2019-07-29 | 2020-04-24 | 重庆祥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铆接螺母工装 |
CN219851948U (zh) * | 2023-04-20 | 2023-10-20 | 艾姆精密机械泰州有限公司 | 一种防漏铆内脱料式压铆工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38239A (en) * | 1973-05-14 | 1976-02-17 | Lauth Fasteners Limited | Method of forming a self-flanging nut joint |
CN207494917U (zh) * | 2017-12-08 | 2018-06-15 | 繁昌县速诚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压铆工装 |
CN207642619U (zh) * | 2017-12-08 | 2018-07-24 | 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头机构 |
CN209954130U (zh) * | 2019-03-14 | 2020-01-17 | 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高精度螺母牙纹回牙检测装置的螺母铆压机 |
CN114799025A (zh) * | 2022-04-29 | 2022-07-29 | 浙江岑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充电口配件制造的智能防错铆接装置及方法 |
CN220178614U (zh) * | 2023-06-16 | 2023-12-15 | 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压铆螺母压杆及其压铆机 |
CN117086611A (zh) * | 2023-07-10 | 2023-11-21 | 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压铆机用螺母自动上料机构 |
-
2024
- 2024-03-08 CN CN202410267526.XA patent/CN1179615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388241U (zh) * | 2019-07-29 | 2020-04-24 | 重庆祥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铆接螺母工装 |
CN219851948U (zh) * | 2023-04-20 | 2023-10-20 | 艾姆精密机械泰州有限公司 | 一种防漏铆内脱料式压铆工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61515A (zh) | 2024-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79379B2 (en) |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board thereof | |
CN117961515B (zh) | 一种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 |
CN110411856B (zh) | 一种喇叭按钮检测装置 | |
CN210756269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皮带轮自动压装机构 | |
CN215219009U (zh) | 按键检测装置 | |
CN113352075A (zh) | 一种壳体油封压装装置及方法 | |
CN113477806A (zh) | 一种嵌入式自适应智能调节集成模具 | |
CN219131384U (zh) | 一种带有防止长柄三槽壳轴承支座压反的防错工装 | |
CN218330364U (zh) | 测力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 |
KR102391783B1 (ko) | 펀치 유닛에 기준 형상이 적용된 멀티 초음파 융착 장치 | |
CN218864908U (zh) | 一种快速切换工业电子雷管电子控制模块测量探头 | |
CN214200551U (zh) | 弹性板材形变回弹测试装置 | |
CN210818318U (zh) | 一种压装装置 | |
CN218937972U (zh) | 吻合器的切割刀销用测试治具 | |
CN210465161U (zh) | 一种喇叭按钮检测装置 | |
CN211876985U (zh) | 一种检测机构 | |
CN210072100U (zh) | 一种压铆防漏间接检测机构 | |
CN218481325U (zh) | 混凝土强度测量装置 | |
CN203245208U (zh) | 一种冲孔检测装置 | |
CN218180994U (zh) | 显示屏检测结构 | |
CN221185433U (zh) | 芯片安装装置 | |
CN102346263A (zh) | 漏攻牙检测装置及漏攻牙检测设备 | |
CN111331006A (zh) | 漏孔检测装置 | |
CN213714958U (zh) | 一种用于检测陶瓷插芯抗弯强度的工装 | |
CN222762288U (zh) | 华司检测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