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8483B - 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48483B CN117948483B CN202410339164.0A CN202410339164A CN117948483B CN 117948483 B CN117948483 B CN 117948483B CN 202410339164 A CN202410339164 A CN 202410339164A CN 117948483 B CN117948483 B CN 1179484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attaching
- gear
- central gear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2—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26—Pigs or moles, i.e. devices movable in a pipe or conduit with or without self-contained propulsion means
- F16L55/28—Constructional aspects
- F16L55/3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propulsion means, e.g. towed by cables
- F16L55/32—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propulsion means, e.g. towed by cables being self-contain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1/00—Uses or applications of pigs or moles
- F16L2101/60—Stopping lea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左右两端设置有中心齿轮,所述中心转轴中间段设置有螺旋件,所述螺旋件的齿槽之间套设有释放弹簧,所述螺旋件外圈套设有贴附组件,所述贴附组件外圈套设有贴布,所述中心齿轮通过驱动板固定,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所述驱动板下端斜向设置有与管道内壁平行贴合的麦克纳姆轮,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该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通过采用定向修复的方式,通过精确控制贴附材料的运用,只在必要的部位进行修复,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可以实现单向修复,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修复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背景技术
免开挖管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管道的现状检测、管道的现状评价(包括CCTV检测,管道壁厚和腐蚀状况,以及结构的完整状况)、管道的清理、修复方案的选择、管道修复设计等。与传统开挖修复方式相比,其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大幅度有效减少修复工程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干扰,以及对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可以实现传统开挖修复方式难以施作区域的修复施工,诸如铁路、公路、河流、建(构)筑物、闹市区等环境;施工速度快、周期短、污染小;施作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可分段、分节点施工,灵活度更高,受气温、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很小;各方面因素结合考虑,综合成本更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现有技术中,免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在过程中,通过向预定段损坏的管道重新铺设一层相应的隔膜材料,对管道内壁破损的区域进行填堵,是常用的管道修复技术,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一段破损面积较小的区域进行填堵需要用到较长的修复材料,这段修复材料的长度往往取决于管道的两端修复口的长度,因此如若破损管道两端的修复口距离太远,则会导致修复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较长距离的行程,会影响到修复效率,并且这类修复方式必须要具备两个管道修复口的同时配合,在遇到修复口只有一个的情况下难以实施修复工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具备单向修复,能够大量节约修复材料的功能,解决了管道修复过程中耗费大量材料,需要双向通道修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单向修复,能够大量节约修复材料的功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左右两端设置有中心齿轮,并与设置在中心齿轮另一面的驱动组件相连,所述中心转轴中间段设置有螺旋件,所述螺旋件的齿槽之间套设有释放弹簧,所述螺旋件外圈套设有贴附组件,所述贴附组件外圈套设有贴布,所述贴附组件一端通过辅助丝杆与所述中心齿轮相连,所述中心齿轮通过驱动板安装,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所述驱动板下端斜向设置有与管道内壁平行贴合的麦克纳姆轮,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
所述底板上的固定槽安装有中心齿轮;
所述贴附组件包括外圈套筒,所述外圈套筒上通过收缩杆设置有贴附块,所述外圈套筒的筒壁设置有丝杆孔,所述辅助丝杆一端套设在丝杆孔中,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端面上的丝杆电机相连;
所述齿轮升降组件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上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下端与升降驱动件的升降杆相连,左右两侧延伸出支撑杆与位移块相连,所述位移块底部通过卡块卡接在所述位移滑槽中;
管道贴附过程中,首先通过探测设备检测到管道中破损的具体部位,确定具体位置后将本装置放入管道内,装置通过底板下端的麦克纳姆轮驱动前进,到达具体的修复位置后,首先通过齿轮升降组件将中心齿轮抬升,使得中心齿轮的顶点与管道的内壁上端接触,配合底板上的麦克纳姆轮实现三点固定,装置固定后,通过控制收缩杆将套设在贴附组件上的贴布顶起,每个收缩杆的收缩长度可以不同,顶起过程中直至贴附块与管道内壁接触后再停止,将贴布与管壁贴附好之后,通过加热导线对贴附块进行加热,同时控制中心齿轮下降,下降至中心齿轮与管道圆心相互重合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中心齿轮旋转带动贴附组件进行旋转,使得贴布被旋转过程中的贴附块进行充分加热固化,加热完毕之后,通过丝杆电机控制辅助丝杆进行旋转,带动贴附组件向中心齿轮靠近,使得套设在螺旋件齿槽之间的释放弹簧自动弹出,进一步将贴布顶紧在管道内壁上,释放弹簧全部顶紧在管道内壁后,再一次控制齿轮升降组件将中心齿轮抬升至一定高度,打开激光切割头的开关,然后控制麦克纳姆轮沿着管道圆心进行旋转,使得整个装置在管道内进行旋转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激光切割头将多余部分的贴布切割下来,切割后的贴布落在两个中心齿轮之间的中心转轴上,被装置带出管道。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弯曲延伸有耳板,所述底板与耳板上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耳板上的固定槽固定有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与设置在耳板一侧的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底板上端面在固定槽一侧设置有位移滑槽,所述底板下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麦克纳姆轮。
优选的,所述中心齿轮与设置在所述驱动板左右两侧的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中心齿轮上设置有旋转滑槽与设置在所述驱动板两侧的卡块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上端面设置有激光切割头,下端面与所述齿轮升降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辅助丝杆数量至少为两根,等距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贴附块材质采用导热材料制作,所述贴附块设置有相连的加热导线。
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外圈套筒上的贴附块圈数至少为两圈,每圈的贴附块数量至少为三个。
(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通过采用定向修复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管道修复的效率和精度。传统的管道修复方法往往需要在整段管道内重新铺设贴附材料,这不仅耗时,而且耗费大量的材料。而这种新型装置,通过精确控制贴附材料的运用,只在必要的部位进行修复,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此外,这种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实现单入口修复。在许多传统的管道修复工作中,需要在管道的两端都设立修复口,这无疑增加了修复的难度和工作量。而该装置只需在其中一个端口进入,就可以完成整段管道的修复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修复时间。具备更好的实用性和高效性。不仅能够提高管道修复的质量,而且能够降低修复的成本,通过采用贴附组件,使得贴布能够快速的对需要修复的管道内壁进行贴附,并通过贴附块进行快速的加热固化,同时配合释放弹簧将贴布进一步顶紧,使得贴布能够更加紧密的与管道内壁进行贴合,防止其松动脱落。
该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通过齿轮升降组件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通过齿轮升降组件控制中心齿轮的高度,从而使得装置在修复不同孔径大小的管道时能够控制中心齿轮的圆心始终与管道的圆心重合,从而使得贴附工作的实施更加方便快速,不会出现贴布被拉扯变形的情况,同时控制中心齿轮抬高至顶点与管道内壁顶端贴合,配合麦克纳姆轮与管道内壁的接触,能够使得装置实现三点固定,必要时刻能够保持装置的稳定性。这一设计确保了中心齿轮的圆心与管道的圆心始终保持重合。这为后续的贴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的方法中,由于管道孔径的不一致,贴布经常会被拉扯变形,导致修复效果不佳。而这种新型装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贴附工作既快速又准确。除了高度的可调节性,该装置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当中心齿轮抬高至顶点并与管道内壁顶端紧密贴合时,配合麦克纳姆轮与管道内壁的稳定接触,装置实现了三点固定的效果。在修复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需要持续压力或特殊角度的修复工作中,这种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确保装置在工作中不会发生偏移,从而保证了修复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该装置还配备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这套系统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实时监测管道的孔径、形状以及修复进度,并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齿轮升降组件和麦克纳姆轮的位置。这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能对修复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维护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该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通过采用麦克纳姆轮的设置,配合中心齿轮的使用,使得装置能在管道内壁进行多向移动,通过驱动麦克纳姆轮沿着径向旋转实现装置的旋转,通过驱动麦克纳姆轮沿着轴向旋转实现装置的前进与后退,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灵活,在狭小的管道内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修复工作,而且,由于其操作的简便性,它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管道修复工作中。无论是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还是电力、通讯管道,这种装置都有其用武之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驱动板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驱动板装配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驱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贴附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螺旋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转轴、2-中心齿轮、3-驱动组件、4-螺旋件、5-贴附组件、6-贴布、7-辅助丝杆、8-驱动板、9-齿轮升降组件、10-丝杆电机、11-驱动电机、12-麦克纳姆轮、13-管道、201-旋转滑槽、501-外圈套筒、502-收缩杆、503-贴附块、504-丝杆孔、801-底板、802-耳板、803-固定槽、804-位移滑槽、901-铰接件、902-升降杆、903-升降驱动件、904-支撑杆、905-位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包括中心转轴1,所述中心转轴1左右两端设置有中心齿轮2,并与设置在中心齿轮2另一面的驱动组件3相连,所述中心转轴1中间段设置有螺旋件4,所述螺旋件4的齿槽之间套设有释放弹簧,所述螺旋件4外圈套设有贴附组件5,所述贴附组件5外圈套设有贴布6,所述贴附组件5一端通过辅助丝杆7与所述中心齿轮2相连,所述中心齿轮2通过驱动板8安装,所述驱动板8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9,所述驱动板8下端斜向设置有与管道13内壁平行贴合的麦克纳姆轮12,所述驱动板8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9。
本发明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通过采用齿轮升降组件9来控制中心齿轮2的高度,使得装置在修复不同孔径大小的管道13时能够控制中心齿轮2的圆心始终与管道13的圆心重合。这一设计原理提高了贴布6的贴合性和修复效率。同时,释放弹簧的设置使得螺旋件4在转动时能够自动调整其位置,保证了贴布6的均匀释放。其中,当套设于螺旋件4外圈的贴附组件5将贴布6撑开并对贴布6进行平整加热固化后,通过辅助丝杆7控制贴附组件5在中心转轴1的轴向方向移动并向中心齿轮2靠近,使得贴附组件5与螺旋件4相互脱离,这使得通过贴附组件5限制在螺旋件4的齿槽之间的顶紧弹簧自动弹出,将加热固化后的贴布6进一步的顶紧在管道13内壁上,从而保证了管道13贴附的可靠性与牢固性。
此外,麦克纳姆轮12的设置使得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管道13内,提高了修复的稳定性。通过这些设计原理的运用,本发明的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实现了高效、稳定、可靠的管道13内壁修复功能。
贴附过程中,首先,根据待修复管道13的孔径大小,调整本装置中的齿轮升降组件9。这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或者电动控制来完成,使中心齿轮2的高度与管道13内壁相匹配。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管道13内,并提高贴布6的贴合性。
接着,将预先准备好的贴布6缠绕在贴附组件5的外圈上。贴布6的材料可以选择耐腐蚀、耐磨损、高粘性的材料,如聚酯纤维、橡胶等。同时,为了确保贴布6平整无皱褶,可以使用专用工具或手工进行平整处理。这一步骤是为了保证修复质量,使贴布6能够紧密地贴合在管道13内壁上。
然后,将本装置放入需要修复的管道13中。在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准中心齿轮2与管道13内壁的圆心,并确保麦克纳姆轮12与管道13内壁平行贴合。为了实现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导向杆或者机械臂等辅助设备进行精准定位。这一步骤是为了防止装置在修复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修复的稳定性。
之后,通过驱动组件3控制中心齿轮2的转动。驱动组件3可以是电机、液压马达等动力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动力源。当中心齿轮2转动时,辅助丝杆7带动贴附组件5一同转动,从而使贴布6均匀展开并贴合在管道13内壁上。需要控制转速和转矩,确保贴布6能够均匀展开并紧密贴合在管道13内壁上。
当中心齿轮2转动时,辅助丝杆7带动贴附组件5一同转动。在这一过程中,螺旋件4齿槽之间的释放弹簧被释放出来,从而使得贴布6能够在展开固化后更加紧密贴合在管道13内壁上。这一步是整个修复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修复质量的好坏和管道13的使用寿命。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麦克纳姆轮12始终与管道13内壁保持平行贴合状态,为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有效防止了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移现象。这一步是为了提高修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整个修复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齿轮升降组件9、驱动组件3、螺旋件4等关键部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防止机械故障和电机过载等情况发生。
使用该装置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可以加快生产速度,减少劳动力成本。在家中使用洗衣机、烤箱等大型家电,可以大大减少日常家务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通过免开挖的方式,避免了繁琐的开挖过程,缩短了修复时间,降低了对周围环境和设施的影响。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孔径大小的管道13,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通过精心设计和严格制造,该装置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了管道13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该装置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制造而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噪音,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所述中心齿轮2与设置在所述驱动板8左右两侧的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中心齿轮2上设置有旋转滑槽201与设置在所述驱动板8两侧的卡块相啮合。
中心齿轮2与辅助齿轮的啮合,以及旋转滑槽201与卡块的啮合,都大大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这种设计使得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有效避免了偏移或抖动的问题,提高了修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心齿轮2与辅助齿轮的啮合,使得动力传输更加高效。这种设计避免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旋转滑槽201与卡块的啮合也确保了所述中心齿轮2与驱动板8之间的精确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动力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旋转滑槽201和卡块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和直径的管道13修复需求。这种设计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得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管道13修复工程。通过简单的调节,即可实现对装置的快速调整,适应各种实际应用场景。这种设计避免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磨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精确的啮合配合,减少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降低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同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高也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障,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所述辅助丝杆7数量至少为两根,等距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2端面上。
通过增加辅助丝杆7的数量,装置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更多的辅助丝杆7提供了更多的支撑点,使得装置在修复过程中更加稳固,减少了偏移或抖动的可能性。辅助丝杆7等距设置在中心齿轮2端面上,可以更均匀地分布负载,使得装置在修复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的问题。增加辅助丝杆7的数量可以扩大装置的适用范围。在面对更复杂或更大型的管道13修复任务时,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使得装置能够适应更广泛的修复需求。辅助丝杆7的设置使得装置更容易对准和固定在管道13内壁上。通过调整辅助丝杆7的位置,可以更方便地调整装置的角度和位置,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辅助丝杆7的数量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撑点,使得装置更加稳固。这有助于提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了因装置不稳定而引发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驱动组件3上端面设置有激光切割头,下端面与所述齿轮升降组件9相连。所述齿轮升降组件9包括铰接件901,所述铰接件901上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相连,下端与升降驱动件903的升降杆902相连,左右两侧延伸出支撑杆904与位移块905相连,所述位移块905底部通过卡块卡接在所述位移滑槽804中。
通过在驱动组件3上端面设置激光切割头,装置具备了高效切割功能。激光切割头的精确和快速切割能力,使得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切割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齿轮升降组件9的设计使得装置具备了精确控制切割高度的能力。铰接件901与升降驱动件903的升降杆902相连,通过升降杆902的升降实现对激光切割头的精确位置控制。同时,支撑杆904与位移块905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对切割位置的精确控制能力。齿轮升降组件9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切割需求。通过调整升降杆902的高度,可以实现对不同高度管道13的精确切割。这种设计灵活性高,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管道13修复场景。激光切割头的设置和齿轮升降组件9的设计,使得装置操作简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控制升降杆902的高度和激光切割头的开关,实现对管道13的快速、准确切割。这种设计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光切割头的精确控制和齿轮升降组件9的稳定性,使得装置在切割过程中安全可靠。同时,位移块905底部通过卡块卡接在位移滑槽804中,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请参阅图3、图4和图6,所述驱动板8包括底板801,所述底板801左右两端弯曲延伸有耳板802,所述底板801与耳板802上均设置有固定槽803,所述底板801上的固定槽803安装有中心齿轮2,所述耳板802上的固定槽803固定有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与设置在耳板802一侧的驱动电机11相连,所述底板801上端面在固定槽803一侧设置有位移滑槽804,所述底板801下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麦克纳姆轮12。
底板801左右两端弯曲延伸的耳板802设计,增强了驱动板8的刚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承受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力和扭矩,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在底板801和耳板802上设置固定槽803并安装中心齿轮2,装置获得了高效的驱动能力。中心齿轮2和辅助齿轮的啮合传动,确保了动力的稳定传输,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耳板802上辅助齿轮与驱动电机11的连接,使得装置能够实现精确的转速和方向控制。通过调整驱动电机11的参数,可以实现对装置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底板801上端面的位移滑槽804设计,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管道13修复需求。通过调节位移滑槽804的位置,可以实现对装置位置的精确调整,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底板801下端设置的麦克纳姆轮12,使得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简便。麦克纳姆轮12的设计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导向作用,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底板801和耳板802上的固定槽803设计,确保了中心齿轮2和辅助齿轮的稳定固定。这种设计避免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齿轮脱落或松动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7,所述贴附组件5包括外圈套筒501,所述外圈套筒501上通过收缩杆502设置有贴附块503,所述外圈套筒501的筒壁设置有丝杆孔504,所述辅助丝杆7一端套设在丝杆孔504中,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2端面上的丝杆电机10相连。
贴附组件5包括外圈套筒501、收缩杆502、贴附块503和丝杆孔504等组件,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得操作过程更加简便。通过收缩杆502和贴附块503的配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固定贴布6在管道13内壁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外圈套筒501的筒壁上设置的丝杆孔504,以及辅助丝杆7与丝杆电机10的连接,使得贴附组件5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管道13。通过调整辅助丝杆7的位置和长度,可以实现对不同管道13的精确贴合,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丝杆电机10对辅助丝杆7的控制,使得贴附组件5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角度调整。这种设计提高了贴布6在管道13内壁上的贴合度,减少了修复过程中的误差,提高了修复质量。辅助丝杆7的设置,增强了贴附组件5的稳定性。在操作过程中,辅助丝杆7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固定作用,确保贴布6在管道13内壁上的稳定贴合,提高了修复的可靠性。贴附组件5的设计考虑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合理的结构和精确的控制,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危险,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设置在所述外圈套筒501上的贴附块503圈数至少为两圈,每圈的贴附块503数量至少为三个。
设置在外圈套筒501上的贴附块503数量多且圈数至少为两圈,确保了贴布6能够紧密地贴合在管道13内壁上。这种设计提高了贴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每圈的贴附块503数量至少为三个,使得贴布6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管道13。这种设计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管道13修复需求。贴附块503的数量多且圈数至少为两圈,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贴布6工作。这种设计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增加贴附块503的数量和圈数,操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完成贴布6操作。这种设计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操作难度,使得贴布6工作更加便捷。设置在外的贴附块503数量多且圈数至少为两圈,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和固定作用。这种设计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操作风险。
所述贴附块503材质采用导热材料制作,所述贴附块503设置有相连的加热导线。
采用导热材料制作的贴附块503,能够快速地将热量传递到管道13内壁上。加热导线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加热效果,提高了管道13的加热效率。加热导线与贴附块503相连,通过控制加热导线的电流和电压,可以精确地控制贴附块503的温度。这种设计有助于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确保管道13在修复过程中的温度稳定。导热材料和加热导线的设计,使得贴附块503能够适应不同材质和规格的管道13。这种设计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管道13修复场景。导热材料和加热导线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贴附块503的温度控制。这种设计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导热材料制作的贴附块503,能够确保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对管道13造成损害。同时,精确的温度控制也避免了过热或温度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作原理:管道13贴附过程中,首先通过探测设备检测到管道13中破损的具体部位,确定具体位置后将本装置放入管道13内,装置通过底板801下端的麦克纳姆轮12驱动前进,到达具体的修复位置后,首先通过齿轮升降组件9将中心齿轮2抬升,使得中心齿轮2的顶点与管道13的内壁上端接触,配合底板801上的麦克纳姆轮12实现三点固定,装置固定后,通过控制收缩杆502将套设在贴附组件5上的贴布6顶起,每个收缩杆502的收缩长度可以不同,顶起过程中直至贴附块503与管道13内壁接触后再停止,将贴布6与管壁贴附好之后,通过加热导线对贴附块503进行加热,同时控制中心齿轮2下降,下降至中心齿轮2与管道13圆心相互重合后,通过驱动组件3驱动中心齿轮2旋转带动贴附组件5进行旋转,使得贴布6被旋转过程中的贴附块503进行充分加热固化,加热完毕之后,通过丝杆电机10控制辅助丝杆7进行旋转,带动贴附组件5向中心齿轮2靠近,使得套设在螺旋件4齿槽之间的释放弹簧自动弹出,进一步将贴布6顶紧在管道13内壁上,释放弹簧全部顶紧在管道13内壁后,再一次控制齿轮升降组件9将中心齿轮2抬升至一定高度,打开激光切割头的开关,然后控制麦克纳姆轮12沿着管道13圆心进行旋转,使得整个装置在管道13内进行旋转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激光切割头将多余部分的贴布6切割下来,切割后的贴布6落在两个中心齿轮2之间的中心转轴1上,被装置带出管道1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包括中心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轴(1)左右两端设置有中心齿轮(2),所述中心转轴(1)与设置在中心齿轮(2)另一面的驱动组件(3)相连,所述中心转轴(1)中间段设置有螺旋件(4),所述螺旋件(4)的齿槽之间套设有释放弹簧,所述螺旋件(4)外圈套设有贴附组件(5),所述贴附组件(5)外圈套设有贴布(6),所述贴附组件(5)一端通过辅助丝杆(7)与所述中心齿轮(2)相连,所述中心齿轮(2)通过驱动板(8)安装,所述驱动板(8)下端斜向设置有与管道(13)内壁平行贴合的麦克纳姆轮(12),所述驱动板(8)上设置有齿轮升降组件(9);
底板(801)上的固定槽(803)安装有中心齿轮(2);
齿轮升降组件(9)包括铰接件(901),所述铰接件(901)上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相连,下端与升降驱动件(903)的升降杆(902)相连,左右两侧延伸出支撑杆(904)与位移块(905)相连,所述位移块(905)底部通过卡块卡接在所述驱动板(8)上的位移滑槽(804)中;
所述贴附组件(5)包括外圈套筒(501),所述外圈套筒(501)上通过收缩杆(502)设置有贴附块(503),所述外圈套筒(501)的筒壁设置有丝杆孔(504),所述辅助丝杆(7)一端套设在丝杆孔(504)中,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2)端面上的丝杆电机(10)相连;
管道(13)贴附过程中,首先通过探测设备检测到管道(13)中破损的具体部位,确定具体位置后将本装置放入管道(13)内,装置通过底板(801)下端的麦克纳姆轮(12)驱动前进,到达具体的修复位置后,首先通过齿轮升降组件(9)将中心齿轮(2)抬升,使得中心齿轮(2)的顶点与管道(13)的内壁上端接触,配合底板(801)上的麦克纳姆轮(12)实现三点固定,装置固定后,通过控制收缩杆(502)将套设在贴附组件(5)上的贴布(6)顶起,顶起过程中直至贴附块(503)与管道(13)内壁接触后再停止,将贴布(6)与管壁贴附好之后,通过加热导线对贴附块(503)进行加热,同时控制中心齿轮(2)下降,下降至中心齿轮(2)与管道(13)圆心相互重合后,通过驱动组件(3)驱动中心齿轮(2)旋转带动贴附组件(5)进行旋转,使得贴布(6)被旋转过程中的贴附块(503)进行充分加热固化,加热完毕之后,通过丝杆电机(10)控制辅助丝杆(7)进行旋转,带动贴附组件(5)向中心齿轮(2)靠近,使得套设在螺旋件(4)齿槽之间的释放弹簧自动弹出,进一步将贴布(6)顶紧在管道(13)内壁上,释放弹簧全部顶紧在管道(13)内壁后,再一次控制齿轮升降组件(9)将中心齿轮(2)抬升至一定高度,所述驱动组件(3)上端面设置有激光切割头,下端面与所述齿轮升降组件(9)相连,打开激光切割头的开关,然后控制麦克纳姆轮(12)沿着管道(13)圆心进行旋转,使得整个装置在管道(13)内进行旋转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激光切割头将多余部分的贴布(6)切割下来,切割后的贴布(6)落在两个中心齿轮(2)之间的中心转轴(1)上,被装置带出管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8)包括底板(801),所述底板(801)左右两端弯曲延伸有耳板(802),所述底板(801)与耳板(802)上均设置有固定槽(803),所述耳板(802)上的固定槽(803)固定有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与设置在耳板(802)一侧的驱动电机(11)相连,所述底板(801)上端面在固定槽(803)一侧设置有位移滑槽(804),所述麦克纳姆轮(12)设置在底板(801)下端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齿轮(2)与设置在所述耳板(802)上的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中心齿轮(2)上设置有旋转滑槽(201),所述旋转滑槽(201)与设置在所述耳板(802)上的卡块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丝杆(7)数量至少为两根,等距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2)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块(503)材质采用导热材料制作,所述贴附块(503)设置有相连的加热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外圈套筒(501)上的贴附块(503)圈数至少为两圈,每圈的贴附块(503)数量至少为三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39164.0A CN117948483B (zh) | 2024-03-25 | 2024-03-25 | 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39164.0A CN117948483B (zh) | 2024-03-25 | 2024-03-25 | 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48483A CN117948483A (zh) | 2024-04-30 |
CN117948483B true CN117948483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0805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39164.0A Active CN117948483B (zh) | 2024-03-25 | 2024-03-25 | 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48483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7718A (zh) * | 2020-09-24 | 2021-02-19 | 宁波市鄞州世纪耀达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
CN115325317A (zh) * | 2022-08-10 | 2022-11-11 | 宏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污水排放管道的破损修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59300A1 (en) * | 1984-03-30 | 1985-10-23 | Stig Westman | Repair sleeve for piping |
DE4103847A1 (de) * | 1991-02-08 | 1992-08-13 | Eickhoff Geb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kleiden von langgestreckten oeffnungen mit kreisfoermigen und nicht kreisfoermigen querschnitten, insbesondere fuer den kanal- und tunnelbau |
KR101524122B1 (ko) * | 2013-10-21 | 2015-06-01 | 이상훈 | 배관 보수장치 |
KR101626847B1 (ko) * | 2015-11-19 | 2016-06-13 | 이세창 | 관로용 비굴착 분기관 보수장치와 그 공법 |
CN211371637U (zh) * | 2019-12-30 | 2020-08-28 | 广州市畅通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拖拉型地下管道修复装置 |
CN214744148U (zh) * | 2021-04-29 | 2021-11-16 | 上海海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修复用管道隔断气囊 |
CN219102376U (zh) * | 2023-02-17 | 2023-05-30 | 天津市艺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用修复气囊 |
CN117588636A (zh) * | 2024-01-19 | 2024-02-23 | 漳州安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用螺旋缠绕修复装置 |
-
2024
- 2024-03-25 CN CN202410339164.0A patent/CN1179484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7718A (zh) * | 2020-09-24 | 2021-02-19 | 宁波市鄞州世纪耀达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
CN115325317A (zh) * | 2022-08-10 | 2022-11-11 | 宏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污水排放管道的破损修复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48483A (zh) | 202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948483B (zh) | 一种免开挖修复埋管装置 | |
CN109899619A (zh) | 一种适用于支腿机构的无级调档式位置调整系统及方法 | |
CN211448519U (zh) | 一种钻井用扩眼装置 | |
CN217736664U (zh) | 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机器人 | |
CN201281158Y (zh) | 一种流体调节阀门 | |
CN218576365U (zh) | 一种房建水电安装用管体切断装置 | |
CN222206736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堵塞疏通装置 | |
CN221095104U (zh) | 一种桩体连接接头 | |
CN221097909U (zh) | 一种非开挖修复轴向制管装置 | |
CN216836778U (zh) | 一种土木建设用高效型自来水管道铺设装置 | |
CN221589282U (zh) | 一种耐腐蚀效果好的桥梁模板 | |
CN221070859U (zh) | 一种油管丝扣修复用自动旋转升降台 | |
CN218208115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管网施工用管道固定装置 | |
CN219889028U (zh) | 地下管道缠绕修复装置 | |
CN216276063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检查井壁面喷涂修补装置 | |
CN218972149U (zh) | 一种污水管道临时补漏装置 | |
CN112841013B (zh) | 一种灌溉管道及管道安装装置 | |
CN21699012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安装用切割支架 | |
CN213295968U (zh) | 一种高速公路养护用沥青盛放桶 | |
CN219432769U (zh) | 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器 | |
CN222334688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敷设固定支架 | |
CN222413342U (zh) | 一种污水管道检修用调排水装置 | |
CN110645441A (zh) | 一种下水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193463U (zh) | 一种风电叶片预埋螺栓安装更换一体机 | |
CN222638036U (zh) | 一种穿插电缆专用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