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8339A - 铰链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铰链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48339A CN117948339A CN202211350862.8A CN202211350862A CN117948339A CN 117948339 A CN117948339 A CN 117948339A CN 202211350862 A CN202211350862 A CN 202211350862A CN 117948339 A CN117948339 A CN 1179483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 bracket
- hinge
- piec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349 in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铰链及终端设备,所述铰链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铰链,包括:支架;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支撑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紧固组件上,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相对滑动的驱动下,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紧固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支架的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终端设备的屏幕越来越大,但大屏终端设备的握持舒适性较差。随着柔性显示屏的发展,终端设备的形态也有较大的改进,兼顾视觉效果和握持舒适性的折叠式终端设备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
对于折叠式终端而言,带动终端设备进行折叠的铰链至关重要。铰链的性能直接影响终端设备的结构设计及功能。相关技术中,铰链都是将浮板旋转成八字形,避让出屏幕空间,但浮板会占用一部分屏幕空间,降低容屏空间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铰链及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铰链,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铰链,包括:
支架;
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支撑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紧固组件上,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相对滑动的驱动下,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紧固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支架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紧固件,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用于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支架上的旋转轴心不相同;
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并沿所述第一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
还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所述第二滑槽用于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包括:
第一防脱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上,且所述第一防脱结构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二滑槽内脱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壁,且所述连接孔靠近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所述连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件的相对滑动,并带动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滑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滑动方向和所述支撑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传动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朝向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齿部;
所述支撑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齿部;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
第三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端部,且与另一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第三齿部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铰链,包括:
同步齿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转动组件的第一转动件之间,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
所述同步齿轮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啮合,所述同步齿轮组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一转动件啮合。
可选地,所述支架具有轨迹槽;
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轨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沿所述轨迹槽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
第二防脱结构,设置于所述轨迹槽的内壁上,且靠近于所述轨迹槽的槽口,用于防止所述轨迹槽内的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从所述轨迹槽内脱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铰链;
显示屏组件;
壳体组件,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组件;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子壳体,与所述铰链内的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子壳体,与所述铰链内的另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第一子壳体转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显示屏组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转动组件内的紧固组件与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紧固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分别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从而在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支架转动时,所述紧固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发生相对滑动;此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的支撑件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滑动驱动下,沿所述紧固组件在远离所述支架的第一位置和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一方面能够在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为柔性显示屏预留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少铰链对终端设备的容屏空间的占用,提高容屏空间的利用率,减低终端设备的整机厚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铰链内的零部件数量,便于铰链的组装和量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以上各图中:100,支架;110,第一定位板;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三安装孔;113,第四安装孔;114,第五安装孔;115,轨迹槽;116,防脱结构;120,第二定位板;210,第一转动件;211,第一端部;2111,杆销孔;212,第二端部;213,第一齿部;214第三齿部;2141,避让开口;221,紧固件;2211,第一滑槽;2211a,槽口;2212,连接孔;2213,第二滑槽;2213a,槽壁;2213b,第一防脱结构;2213c,第一通孔;2213d,子凹槽;2214,安装小孔;222,第二转动件;223,第一端;224,第二端;2241,第二安装孔;230,支撑件;231,第二齿部;232,滑动结构;240,传动齿轮;241,齿轮轴;300,杆销;400,第一轴芯;500,第一同步齿轮;501,第一齿轮销;600,第二同步齿轮;601,第二齿轮销;700,容屏空间;
80,终端设备;81,显示屏组件;82,壳体组件;83,处理组件;84,存储器;85,电源组件;86,多媒体组件;87,音频组件;88,输入/输出(I/O)接口;89,传感器组件;810,通信组件;820,处理器;821,第一子壳体;822,第二子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如图1至图4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所述铰链包括:
支架100;
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支架100转动连接;
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100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滑动连接;
支撑件230,滑动安装于所述紧固组件上,且所述支撑件230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紧固组件的相对滑动的驱动下,所述支撑件230沿所述紧固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支架10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支架100的距离。
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铰链可应用于折叠式的终端设备内,这里,所述折叠式的终端设备既能够展开为平整的大屏设备,也能够折叠为小型设备以便于收纳和携带。所述终端设备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展示屏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包括:支架和转动组件,其中,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之上,使得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
所述支架通常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可以通过金属材料浇筑成型或合金材料铸造成型实现所述一体化。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紧固组件和支撑件。
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动件可以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外力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架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进行转动。
第一角度可以是当所述铰链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所处平面相对于所述支架的角度,例如0度;第二角度可以是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所处平面相对于所述支架的角度,例如90度。
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为铰接,例如,轴承连接、合页连接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铰链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可以通过杆销进行铰接。如图1-4和图5-9所示,所述第一转动件210的第一端部211具有杆销孔2111;所述支架100具有第一定位板110和第二定位板120,所述第一定位板110和第二定位板120上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铰链具有杆销300,所述杆销300穿设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所述杆销孔2111,使得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支架100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杆销孔2111可以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之间,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10和第二定位板120之间。
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这里,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为铰接,例如,轴承连接、合页连接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滑动连接可通过滑动连接结构实现,所述滑动连接件例如是滑块、滑槽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紧固组件均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可以以同样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非同步转动时,使得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紧固组件的连接处产生相对滑动。
由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连接,因此当以所述支架为参照物描述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相对滑动时,会得到所述铰链由展开状态转动为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紧固组件向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与第一转动件与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相同,也可以与第一转动件与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不同。
所述支撑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紧固组件上,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
这里,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滑动连接可通过滑动连接结构实现,所述滑动连接件例如是滑块、滑槽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传动连接可通过直接传动或间接传动的方式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为设置有传动结构的部件,使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直接传动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所述第一转动件可以配置有旋转齿条,所述支撑件可以配置有齿条。当所述旋转齿条转动时,就会带动与之接触的所述支撑件的齿条滑动起来,进而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实现传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使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间接传动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所述传动结构例如是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组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相对滑动的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动件对所述支撑件产生驱动力,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进行传动的同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连接处产生滑动。所述支撑件可一边转动一边沿所述紧固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支架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铰链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可以处于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二位置。此时,所述支撑件靠近折叠部位的屏幕,用于支撑该屏幕正常工作。当所述铰链由展开状态开始转动至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可以一边转动一边由上述第二位置滑动到远离所述支架的第一位置。最终在所述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架(即终端设备的折叠部位),避让出更多的容屏空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内的紧固组件与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紧固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分别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从而在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支架转动时,所述紧固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发生相对滑动;此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的支撑件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滑动驱动下,沿所述紧固组件在远离所述支架的第一位置和靠近所述支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一方面能够在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为柔性显示屏预留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少铰链对终端设备的容屏空间的占用,提高容屏空间的利用率,减低终端设备的整机厚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铰链内的零部件数量,便于铰链的组装和量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成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之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所述转动组件的对数不做具体限定。以一对(两个)转动组件为例,两个转动组件中可以包括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之上,使得所述支架连接所述两个转动组件。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以所述支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支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支架内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可基于所述支架相对转动,使得所述铰链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可以理解的,在外力的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会带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对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呈贴合状、夹角状或展开状。
在所述铰链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呈展开状;在所述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部分贴合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使得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和所述支架相互围合产生容屏空间(如图3中的70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且互成镜像。
可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件221和第二转动件222。
紧固件221,具有第一滑槽2211,所述第一滑槽2211用于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滑动连接;
第二转动件222,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221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和所述第二转动件222在所述支架100上的旋转轴心不相同;
在所述第二转动件222的带动下,所述紧固件221相对于所述支架100转动,并沿所述第一滑槽2211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滑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件和第二转动件。
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实现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滑动连接。
所述紧固件上可以包括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滑槽需要具有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完成滑动的结构。
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实现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端部21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上远离所述支架100的位置。如图1至4所示,在所述铰链的折叠状态(即所述紧固件221远离所述支架的位置),所述第二端部212仍然伸入所述第一滑槽2211中,确保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紧固件221的滑动连接不会脱落。
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实现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件可以包括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以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可以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
这里,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不同。由图1至图4可知,所述第一端223与所述支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224可以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件222上远离所述支架100的位置。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为铰接,例如,轴承连接、合页连接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与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的方式不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受外力驱动时,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另外,在外力驱动下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样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由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位置或结构设置并不相同,因此会导致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不同的转动中心(也可以理解为转动轴的轴心),使所述紧固件一方面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另一方面沿所述第一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221,还具有第二滑槽2213,所述第二滑槽2213的槽底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滑槽2211的槽口2211a,所述第二滑槽2213用于与所述支撑件230滑动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滑槽可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槽底正上方的开口)的上方,使所述第二滑槽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二滑槽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时,所述第二滑槽的部分槽底与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中空的孔。在受外力驱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部可以穿过所述中空的孔进行滑动,同时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接触孔的侧壁(即第一滑槽的槽底和第二滑槽的槽底),使所述紧固件受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力的驱动而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转动。
这里,所述第二滑槽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应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在所述第一滑槽的滑动位置相匹配,确保所述第一转动件不会与所述滑槽滑脱。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可通过模塑成型或机加工的方式形成连体式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滑槽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槽应当具有适配支撑件往复滑动的结构。
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可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可以通过金属材料浇筑成型或合金材料铸造成型实现所述一体化。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2213,包括:
第一防脱结构2213b,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2213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2213a上,且所述第一防脱结构2213b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二滑槽2213的槽口,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230从所述第二滑槽2213内脱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第一防脱结构。
所述第二滑槽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并且两个所述槽壁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从而通过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个槽壁,在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对所述支撑板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滑槽还具有第一防脱结构,所述第一防脱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个所述槽壁上;所述第一防脱结构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
这里,所述第一防脱结构可为槽壁上设置的凸块、凸板等,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槽的两个所述槽壁上;或者,所述第一防脱结构可由两个所述槽壁至少部分区域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即所述第一防脱结构与所述第二滑槽为一体化结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第一防脱结构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防脱结构,在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对所述支撑板进行限位。
这里,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二滑槽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之间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5-9所示,所述第二滑槽221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2213a,在所述槽壁2213a的上方的形成为第一防脱结构2213b。所述支撑件230在所述第二滑槽2213中滑动时,通过第一防脱结构2213b对所述支撑件230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支撑件230脱离所述紧固组件。另外,所述支撑件230面向所述第一防脱结构2213b的边缘部上也可以具有滑动结构232,所述滑动结构232具有小于所述支撑件230中间部位的厚度,所述滑动结构232可以避免所述支撑件230被所述第一防脱结构2213b阻挡,影响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2213,具有连接孔2212。
所述连接孔2212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213的槽壁2213a,且所述连接孔2212靠近于所述第二转动件222;
所述连接孔2212,用于供所述第二转动件222的第二端224与所述紧固件221转动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壁上,使得所述连接孔可以为穿透所述槽壁的通孔,也可以为未穿透所述槽壁的盲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因此,所述连接孔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位置。所述连接孔通过配合插入的轴芯、杆销等连接件,可以使得所述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所采用的连接件的结构可以根据所述连接孔的大小、结构等来决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轴芯连接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如图1-4和图5-9所示,所述紧固件221在第二滑槽2213的槽壁2213a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22转动连接的连接孔2212;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224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2212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241。所述铰链具有第一轴芯400,所述第一轴芯400穿设所述连接孔22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241。
通过所述第一轴芯400与连接孔22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241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转动件222与所述紧固件221转动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滑槽可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滑槽可以通过金属材料浇筑成型或金属冲压成型实现所述一体化。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221,还具有第一通孔2213c。
所述的第一通孔2213c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213连接的安装凸缘上,或是所述第二滑槽2213未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所述铰链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其他构件相连接。
所述其他构件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壳体组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子壳体或第二子壳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铰链转动会带动所述第一子壳体或所述第二子壳体进行转动,使得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孔2213c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213紧邻的边缘部或所述第二滑槽未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
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紧固件22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和所述支撑件230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紧固件221的相对滑动,并带动所述支撑件230相对于所述紧固件221滑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210的滑动方向和所述支撑件230的滑动方向相反。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可以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实现与所述支撑件的间接传动。所述传动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紧固件的第一滑槽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相接触。
当受外力驱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件进行相对滑动,带动所述传动结构进行工作。当所述传动结构工作时,所述传动结构产生驱动所述支撑件的驱动力,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进行滑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的滑动方向和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这里,所述传动结构例如是轴承传动、联轴传动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图7可知,所述传动结构可设置于第一滑槽2211的上方的安装小孔2214处。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转动组件中设置传动结构,可以实现在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使得所述支撑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进而有利于支撑件适配不同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211内,且所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2211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固定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传动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且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5-9所示,传动结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槽2211的槽壁上的安装小孔2214。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具有朝向所述支撑件230的第一齿部213;
所述支撑件23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转动件210的第二齿部231;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传动齿轮240,所述传动齿轮240分别与所述第一齿部213、所述第二齿部231啮合。
由于所述传动结构为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因此所述第一转动件朝向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具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一齿部;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具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齿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第一齿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二齿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滑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齿部内与所述传动齿轮接触的齿口向所述传动齿轮施加挤压力,在当前接触的所述齿口施加的所述挤压力的作用下,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脱离与所述第一齿部的所述齿口的接触,并与所述第一齿部的下一齿口接触。
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支撑件的第二齿部内与所述传动齿轮接触的齿口接收到所述传动齿轮施加的驱动力,并在所述驱动力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由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传动齿轮的两侧,当所述传动齿轮沿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向所述传动齿轮施加的挤压力的方向与所述传动齿轮向所述支撑件施加的驱动力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5-9所示,传动齿轮240可为柱状齿轮,两端通过齿轮轴241固定在所述紧固件221上的安装小孔2214。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在第二端部212面向所述紧固件22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齿部213;所述支撑件230面向所述传动齿轮24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齿部231。另外,所述第二滑槽2213具有避让所述第二齿部231的子凹槽2213d。所述支撑件230在所述第二滑槽2213中滑动时,所述子凹槽2213d使所述第二齿部231通过,避免阻挡支撑件230的滑动。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转动组件中设置传动齿轮,以及在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上设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即可使得所述支撑件实现位置改变。同时,传动齿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包括:
第三齿部214,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支架100连接的端部,且与另一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第三齿部214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齿部。第一转动组件中的第三齿部可以和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三齿部直接或间接啮合,使得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实现例如终端设备的屏幕两端同时折叠或展开。
所述直接传动连接是指所述第三齿部和另一转动组件(即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三齿部直接啮合;所述间接传动连接是指所述第三齿部和所述另一转动组件中的第三齿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进行啮合。
所述连接件具有齿部,可与第三齿部啮合。例如,齿轮、齿条等。
所述第三齿部具有多个齿排布成圆弧形状,所述圆弧的长度可以满足所述第一转动件完成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5-9所示,所述第三齿部214还具有避让开口2141,所述避让开口2141可以位于所述第三齿部214的中间位置,使得所述第三齿部214具有两个子齿部。当所述支撑件2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滑动时,所述避让开口2141可以保证所述支撑件230的第二齿部231不会被第三齿部214阻挡。例如,当所述铰链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齿部231正对所述避让开口2141且位于所述避让开口2141的上方。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转动件设置第三齿部,并使两个转动组件中的第一转动件通过第三齿部进行传动连接,使两个转动组件同步转动。
可选的,所述铰链,包括:
同步齿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转动组件的第一转动件210之间,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
所述同步齿轮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啮合,所述同步齿轮组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啮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包括同步齿轮组。
所述同步齿轮组至少具有一组成对的同步齿轮,即至少具有两个同步齿轮(可以为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一组成对的同步齿轮(即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同步齿轮组的一端(即第一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啮合,所述同步齿轮组的另一端(即第二同步齿轮)与另一所述第一转动件啮合。
在所述铰链受外力驱动时,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间接啮合,使得两个转动组件同时反向运动。
由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因此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中间的所述同步齿轮组均可安装于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5-9所示,所述支架100具有第一定位板110和第二定位板120,所述第一定位板110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20均具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三安装孔112、第四安装孔113和第五安装孔114;
所述第一转动件21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与所述支架100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铰链具有第一齿轮销501和第二齿轮销601;
所述第一同步齿轮500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销501和所述第三安装孔112的配合,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100上;所述第二同步齿轮600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销502和所述第四安装孔113的配合,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100上。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中的第一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五安装孔114与所述支架100进行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同步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同,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同步齿轮组,使得两个转动组件中的第一转动件间接啮合,实现两个转动组件的同时反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支架100具有轨迹槽115;
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223位于所述轨迹槽115内,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223沿所述轨迹槽115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100转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的槽壁呈圆弧形;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轨迹内。
在受外力驱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支架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沿轨迹槽的槽壁运动,由于轨迹槽的槽壁呈圆弧形,第二转动件在轨迹槽内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即实现了第二转动件相对支架的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朝向轨迹槽的部分外表面呈圆弧形。具有圆弧形外表面的第二转动件与轨迹槽的槽壁配合能够使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在轨迹槽内转动的更加顺畅。
如图5所示,轨迹槽115的槽壁呈半圆弧形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上的轨迹槽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100,包括:
第二防脱结构116,设置于所述轨迹槽115的内壁上,且靠近于所述轨迹槽115的槽口2211a,用于防止所述轨迹槽115内的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223从所述轨迹槽115内脱离。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二防脱结构。
所述第二防脱结构设置在所述轨迹槽槽口的两侧边,所述第二防脱结构用于实现将所述第二转动件卡设在轨迹槽中,避免与轨迹槽配合的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从轨迹槽中脱离。
所述第二防脱结构和所述支架可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防脱结构和所述支架可以通过金属材料浇筑成型或合金材料铸造成型实现所述一体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脱结构具有向外突出的形状,对所述第二转动件在上下方位上进行限位,避免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所述第一端从轨迹槽中脱离。
如图5所示,第二防脱结构116可呈半圆凸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0-11所示,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所述终端设备80,包括:
上述一个或多个方案所示的铰链;
显示屏组件81;
壳体组件82,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组件81;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82,包括:
第一子壳体821,与所述铰链内的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子壳体822,与所述铰链内的另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822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第一子壳体821转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显示屏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展示屏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铰链、壳体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所述显示屏组件可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这里,所述显示屏组件可通过卡接、胶接和焊接等组件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显示屏组件相盖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可用于收容终端设备的电池、主板、摄像头、麦克风等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基本功能的器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所述显示屏组件具有可弯折的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屏组件可为由柔型材料制成的,可弯曲可变形的一种显示屏幕,具有低功耗的特点。所述柔性显示屏可为柔性可折叠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也可以为柔性(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可包括:折弯部、第一非折弯部和第二非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和第二非折弯部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显示屏组件内的所述折弯部的形变,实现所述第一非折弯部与第二非折弯部之间的折叠与展开。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沿所述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子壳体可与所述铰链内的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可与所述铰链内的另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第一子壳体转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显示屏组件,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第一非折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上,所述铰链的第一转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非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子壳体盖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第二非折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壳体上,所述铰链的第二转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非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子壳体盖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固定连接;
利用所述铰链内的第一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子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子壳体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折弯部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内的支撑件位于靠近于所述支架的第二位置,即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内的支撑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内的支撑件移动至靠近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折弯部,并为所述折弯部提供支撑;
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内的支撑件位于远离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位置,即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内的支撑件移动至靠近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第一非折弯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内的支撑件移动至靠近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第二非折弯部,为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折弯部提供更大的形变空间。
所述铰链内的支撑件随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组件的折叠或展开,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能够在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减少所述铰链对所述显示屏组件的形变空间的占用,以便于减少显示屏组件内第一非折弯部和第二非折弯部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厚度,实现终端设备的整机轻薄化、提供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例如,终端设备80可以是移动电话,移动电脑等。
参照图12,终端设备8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3,存储器84,电源组件85,多媒体组件86,音频组件87,输入/输出(I/O)的接口88,传感器组件89,以及通信组件810。
处理组件83通常控制终端设备8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3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3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6和处理组件83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8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8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5为终端设备8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5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8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6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8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6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设备8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7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7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8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4或经由通信组件810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7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8为处理组件83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9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8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9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设备8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9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80或终端设备8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8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8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8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9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9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9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0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8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8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0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0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8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紧固组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支撑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紧固组件上,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组件的相对滑动的驱动下,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紧固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支架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紧固件,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用于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连接;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支架上的旋转轴心不相同;
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并沿所述第一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还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所述第二滑槽用于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包括:
第一防脱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上,且所述第一防脱结构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二滑槽内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壁,且所述连接孔靠近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所述连接孔,用于供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紧固件的相对滑动,并带动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紧固件滑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滑动方向和所述支撑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朝向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齿部;
所述支撑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齿部;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
第三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端部,且与另一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第三齿部直接或间接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
同步齿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转动组件的第一转动件之间,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同步反向转动;
所述同步齿轮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啮合,所述同步齿轮组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一转动件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轨迹槽;
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轨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沿所述轨迹槽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第二防脱结构,设置于所述轨迹槽的内壁上,且靠近于所述轨迹槽的槽口,用于防止所述轨迹槽内的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从所述轨迹槽内脱离。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铰链;
显示屏组件;
壳体组件,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组件;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子壳体,与所述铰链内的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子壳体,与所述铰链内的另一个转动组件的紧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第一子壳体转动,以折叠或展开所述显示屏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50862.8A CN117948339A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铰链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50862.8A CN117948339A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铰链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48339A true CN117948339A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79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50862.8A Pending CN117948339A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铰链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48339A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11350862.8A patent/CN11794833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87206U (zh) |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 |
EP3525426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207968573U (zh) | 移动终端 | |
US7619686B2 (en) | Apparatus for a combination camcorder-handset device | |
EP3716585A1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amera assembly thereof | |
CN112425140B (zh) |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EP3620891B1 (en) | Mobile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camera module | |
CN208015781U (zh) | 移动终端 | |
CN211089684U (zh) |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块 | |
WO2020088137A1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WO2020088056A1 (zh) | 移动终端 | |
CN111294428A (zh) | 电子设备 | |
EP4053674B1 (en) |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2514355A (zh) |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831060B (zh) | 移动终端、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WO2020019249A1 (zh) |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4480710U (zh) | 一种转动模组和终端设备 | |
CN210807348U (zh) | 摄像头安装模组、摄像头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 |
CN117948339A (zh) | 铰链及终端设备 | |
CN212519137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0123985U (zh) | 移动终端 | |
KR20040077291A (ko) | 휴대폰용 카메라 모듈 | |
CN208190692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2823504B (zh) | 摄像头安装模组、摄像头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 |
CN218041505U (zh) |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