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27439B - 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27439B CN117927439B CN202410303110.9A CN202410303110A CN117927439B CN 117927439 B CN117927439 B CN 117927439B CN 202410303110 A CN202410303110 A CN 202410303110A CN 117927439 B CN117927439 B CN 1179274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ump
- bearing
- motor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128—Driv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08—Cooling; Hea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8—Lubricat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该一体式电动泵包括集成设置的电动机和泵、若干喷液嘴以及排油泵,电动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和转子轴,定子固定设置于电机壳体,转子轴转动设置于电机壳体,转子固定设置于转子轴,定子间隙套设于转子,转子轴设置有第一冷却油路,电机壳体设置有第二冷却油路,转子轴与泵传动连接;喷液嘴连通第二冷却油路且用于向定子喷射油液;通过第一冷却油路、第二冷却油路以及喷液嘴对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进行冷却,保证冷却效果,提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通过排油泵将内腔内的冷却油液排出内腔,防止内腔中油液积累,降低或消除转子转动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可降低对电机壳体的密封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由于其高扭矩输出和可靠性,传统上一直是重型车辆的主要动力源,然而,众所周知,柴油发动机会产生大量有害排放物,如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这些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公众健康问题。对此,现有技术中将电池驱动的电动机作为柴油发动机的替代品,并应用到车辆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和提高性能。
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柱塞式电液泵(CN106089624A),电动机的转子和柱塞缸体在结构上联接在一起,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柱塞的直线运动,使得液压动力单元在结构上大大简化,省去了运动转化装置,电动机的定、转子均是浸没在油液中,用以对电动机进行冷却,但这也导致电动机的转子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粘性摩擦损耗,容积效率较低,且对电动机壳体的密封要求较高。
对此,申请号为CN201310025743.X的前期专利,公开了一种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叶片泵,该方案通过在电动机的转子轴上设置冷却流道,以及在电动机壳体上设置冷却套分别对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进行冷却,进而避免将电动机的定、转子浸没在油液中,可提升容积效率,并降低对电动机壳体的密封要求。但是,油液需要通过转子轴以及电动机壳体与转子和定子进行热交换,油液无法直接接触转子和定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却效果,影响电机的最大运行功率。
因此,亟需一种一体式电动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动机的转子轴上设置冷却流道,以及在电动机壳体上设置冷却套分别对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进行冷却,油液无法直接接触转子和定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却效果,影响电机的最大运行功率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电动泵,该一体式电动泵包括集成设置的电动机和泵,所述电动机包括具有内腔的电机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转子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转子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子轴,所述定子间隙套设于所述转子,所述转子轴设置有第一冷却油路,所述电机壳体设置有第二冷却油路,所述转子轴与所述泵传动连接;所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
若干喷液嘴,固定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喷液嘴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油路且用于向所述定子喷射冷却油液;
排油泵,用于将所述内腔内的冷却油液排出所述内腔。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壳体还设置有集油槽,所述排油泵与所述集油槽连通,所述集油槽与所述内腔连通,且所述集油槽与所述内腔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内腔的最低点。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的若干喷气嘴,所述喷气嘴与所述内腔连通且用于向所述内腔喷射压缩气体。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子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泵为柱塞泵,所述柱塞泵包括:
泵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
缸体,转动设置于所述泵壳体,所述缸体设置有若干柱塞腔;
泵轴,包括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与所述转子轴花键连接;
若干第一柱塞,若干所述第一柱塞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若干所述柱塞腔,所述第一柱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且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连接端球铰;
第二柱塞,多个所述第一柱塞沿所述第二柱塞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柱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球头,且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连接端球铰,所述第二柱塞的中心线与所述泵轴的中心线呈夹角设置。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泵还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轴;
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呈筒状的圆柱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圆柱壳体两端的第一端部壳体和第二端部壳体,所述圆柱壳体、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和所述第二端部壳体围设成所述内腔,所述连接轴转动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均固定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于第二端部壳体。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子轴设置有花键槽,所述连接轴设置有花键齿,所述花键齿插接于所述花键槽,所述第一轴承还套设于所述连接轴。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泵还包括轴封,所述轴封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之间,所述轴封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与所述连接轴密封配合,所述轴封与所述电机壳体密封贴合,且所述轴封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轴封与所述第三轴承之间形成第二油腔。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泵还设置有进油油路,所述进油油路依次贯穿所述泵壳体、所述缸体、所述第二柱塞以及所述泵轴,所述进油油路与所述第一冷却油路的一端连通。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油油路连通的第一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油油路连通的第二润滑油路,所述第二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体式电动泵包括两个柱塞泵,两个所述柱塞泵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机的两端,且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柱塞泵的所述连接轴花键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柱塞泵设置有所述进油油路。
作为一体式电动泵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能够正转且能够反转。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一体式电动泵,所述一体式电动泵用于与车辆的液压马达构成液压系统闭合回路。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电动泵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体式电动泵包括集成设置的电动机和泵,一方面,在电动机的转子轴设置第一冷却油路,在电动机的电机壳体设置第二冷却油路,可通过第一冷却油路中的冷却油液和转子轴换热,进而通过转子轴和转子换热,以降低转子的温度;通过第二冷却油路中的冷却油液和电机壳体换热,进而通过电机壳体和定子换热,以降低定子的温度,另一方面,电动机的电机壳体设置若干喷液嘴,喷液嘴连通第二冷却油路且用于向定子的喷射冷却油液,能够显著降低定子温度,且冷却油液还可以和内腔中的空气接触,以降低内腔的温度,进而显著提升对电动机的冷却能力,保证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再一方面,通过排油泵将内腔内的冷却油液排出内腔,能够防止内腔中冷却油液积累,保证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气隙填充的为空气,降低或消除转子转动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可降低对电机壳体的密封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车辆包括上述一体式电动泵,泵为柱塞泵,一体式电动泵用于与车辆的液压马达构成液压系统闭合回路,该车辆的一体式电动泵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且能保证具有较高的运动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体式电动泵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体式电动泵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体式电动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体式电动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00、电动机;200、柱塞泵;
1、电机壳体;101、圆柱壳体;1011、集油槽;102、第一端部壳体;103、第二端部壳体;104、内腔;105、第二冷却油路;1051、冷却套油路;1052、第一喷油油路;1053、第二喷油油路;106、喷液嘴;107、喷气嘴;108、输入油口;
2、定子;201、定子本体;202、定子绕组;
3、转子;4、转子轴;
5、第一冷却油路;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
8、泵壳体;801、泵入油路;802、泵出油路;
9、泵轴;901、连接端;902、连接轴;903、第一润滑油路;904、第二润滑油路;
10、缸体;1001、柱塞腔;
11、第一柱塞;12、第二柱塞;13、进油油路;14、第三轴承;15、轴封;16、第一油腔;17、第二油腔;18、排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电动泵,通过在电动机的转子轴上设置冷却流道,以及在电动机壳体上设置冷却套分别对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进行冷却,进而避免将电动机的定、转子浸没在油液中,相比于将电动机的定、转子浸没在油液中的方案而言,能够提升容积效率,并降低对电动机壳体的密封要求,但是,这也导致油液只能通过转子轴以及电动机壳体与转子和定子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低,会影响电机的最大运行功率。改善方向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一体式电动泵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该一体式电动泵包括集成设置的电动机100和泵。通过使电动机100和泵集成,可有效减小一体式电动泵的轴向尺寸,可与马达结合并应用于液压系统,并可进一步应用于重型车辆,可有效减少车辆的废气排放,且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车辆性能。其中,泵可以为柱塞泵200、齿轮泵等。本实施例中泵具体以柱塞泵200为例进行说明。
电动机100包括具有内腔104的电机壳体1,以及设置于内腔104内的定子2、转子3和转子轴4,定子2固定设置于电机壳体1,转子轴4转动设置于电机壳体1,转子3固定设置于转子轴4,定子2间隙套设于转子3,转子轴4设置有第一冷却油路5,电机壳体1设置有第二冷却油路105,转子轴4与泵传动连接。电动机100运行时,可通过第一冷却油路5中的冷却油液和转子轴4换热,进而通过转子轴4和转子3换热,以降低转子3的温度;通过第二冷却油路105中的冷却油液和电机壳体1换热,进而通过电机壳体1和定子2换热,以降低定子2的温度。如此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定子2和转子3温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该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排油泵18和若干喷液嘴106。其中,若干喷液嘴106固定于电机壳体1,喷液嘴106连通第二冷却油路105且用于向定子2喷射冷却油液;排油泵18用于将内腔104内的冷却油液排出内腔104。如此设置,通过喷液嘴106将冷却油液喷射到定子2,冷却油液直接和定子2接触,能够显著降低定子2温度,且冷却油液还可以和内腔104中的空气接触,以降低内腔104内的温度,进而对定子2和转子3进行冷却,可显著提升对电动机100的冷却能力,保证电动机100的输出功率。同时,通过排油泵18将内腔104中的冷却油液排出电动机100,能够防止内腔104内冷却油液积累,保证转子3和定子2之间的气隙填充的为空气,降低或消除转子3转动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可降低对电机壳体1的密封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泵,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要么使得电动机100的定子2和转子3完全浸没于冷却油液中,要么使得电动机100的定子2和转子3和冷却油液不接触这两种极端方法,创造性地给出了向电动机100内腔104中喷射冷却油液,且通过排油泵18排出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保证电动机100的容积效率,提升电动机100的输出功率,并降低对电机壳体1的密封要求。
具体地,定子2包括定子本体201和设置于定子本体201的定子绕组202,沿定子2的周向,定子绕组202的两端分别伸出定子本体201。若干喷液嘴106用于向定子绕组202伸出定子本体201的部分喷射冷却油液。
可选地,若干喷液嘴106沿定子2的圆周方向以及周向呈阵列排布,如此可保证对定子2均匀降温。
可选地,电机壳体1还设置有集油槽1011,排油泵18与集油槽1011连通,集油槽1011与内腔104连通,且集油槽1011与内腔104的连通处位于内腔104的最低点。如此设置,喷射到内腔104的冷却油液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最终流入至集油槽1011内,并通过排油泵18排出内腔104。可以理解的是,喷射至内腔104中的冷却油液的总流量不大于排油泵18的泵油油量,以保证冷却油液在内腔104中不会积聚。
可选地,该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设置于电机壳体1的若干喷气嘴107,喷气嘴107与内腔104连通且用于向内腔104喷射压缩气体。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转子3和定子2之间的气隙填充的为空气,避免转子3和定子2之间的气隙被油液浸没,另一方面,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有助于集油槽1011内的油液流向排油泵18。其中,本实施例中排油泵18具体为喷射泵。喷射泵具有喷射入口、吸入口和喷射出口。其中,喷射入口用于输入油液,吸入口用于和集油槽1011连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排油泵18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形式的泵。
可选地,柱塞泵200包括泵壳体8、缸体10、泵轴9、若干第一柱塞11和第二柱塞12。其中,泵壳体8固定设置于电机壳体1;缸体10转动设置于泵壳体8,缸体10设置有若干柱塞腔1001;泵轴9包括连接端901和与连接端901固定连接的连接轴902,连接轴902转动设置于电机壳体1且与转子轴4花键连接。若干第一柱塞11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若干柱塞腔1001,第一柱塞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且第一球头与连接端901球铰;多个第一柱塞11沿第二柱塞1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第二柱塞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球头,且第二球头与连接端901球铰,第二柱塞12的中心线与泵轴9的中心线呈夹角设置。当电动机100启动后,转子轴4通过连接轴902带动泵轴9转动,进而带动缸体10转动,且同时带动若干第一柱塞11在柱塞腔1001内往复运动,实现吸油和泵油。其中,连接轴902和转子轴4通过花键连接,能够使得连接轴902和转子轴4在轴向上解耦,可最大程度上减少泵产生的高作用力对电动机100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可选地,连接轴902和连接端901一体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一体式电动泵还设有与柱塞泵200的输入端连通的泵入油路801和与柱塞泵200的输出端连通的泵出油路802,当电动机100驱动柱塞泵200工作时,柱塞泵200能够从泵入油路801吸油,并将油液从泵出油路802泵出。
可选地,电动机100能够正转且能够反转。具体地,当电动机100正转时,柱塞泵200从泵入油路801吸油,并将油液从泵出油路802泵出;当电动机100反转时,柱塞泵200从泵出油路802吸油,并将油液从泵入油路801泵出。
可选地,一体式电动泵还设置有进油油路13,进油油路13依次贯穿泵壳体8、缸体10、第二柱塞12以及泵轴9,进油油路13连通第一冷却油路5。如此设置,有助于冷却油液通过柱塞泵200进入至转子轴4内。其中,第二柱塞12的第二球头的球心位于泵轴9的转动中心线上。
可选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第一轴承6的内圈和第二轴承7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于转子轴4的两端,第一轴承6的外圈和第二轴承7的外圈均固定设置于电机壳体1。可通过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对转子轴4进行转动支撑。其中,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优选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具体地,在电动机100的运行过程中,转子轴4承受的轴向力最小,但在特定的运行点,径向力可能会变得很大,因此,出于承载目的,转子轴4需要双轴承的支撑。
具体地,电机壳体1包括呈筒状的圆柱壳体101,以及位于圆柱壳体101两端的第一端部壳体102和第二端部壳体103,第一轴承6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第二轴承7设置于第二端部壳体103,泵壳体8连接于第一端部壳体102,连接轴902转动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如此可使得电动机100和柱塞泵200共用第一端部壳体102,减少一体式电动泵的轴向尺寸。
可选地,第二冷却油路105包括设置于圆柱壳体101的冷却套油路1051、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第一喷油油路1052以及设置于第二端部壳体103的第二喷油油路1053。圆柱壳体101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冷却套油路1051中的冷却油液用于和散热翅片热交换,散热翅片嵌于定子2内,定子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翅片,并通过冷却套油路1051中的冷却油液带走,以对定子2进行冷却。第一端部壳体102和第二端部壳体103均设置有若干喷液嘴106,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的若干喷液嘴106均为第一喷液嘴,设置于第二端部壳体103的若干喷液嘴106均为第二喷液嘴,若干第一喷液嘴沿定子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第一喷液嘴均与第一喷油油路1052连通,若干第一喷液嘴均用于向定子绕组202伸出定子本体201的一端的部分喷射冷却油液;若干第二喷液嘴沿定子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第二喷液嘴均与第二喷油油路1053连通,若干第二喷液嘴均用于向定子绕组202伸出定子本体201的另一端的部分喷射冷却油液,如此可保证对定子绕组202充分冷却。
可选地,柱塞泵200还包括第三轴承14,第一轴承6位于第三轴承14和第二轴承7之间,第三轴承14的内圈固定套设于连接轴902,第三轴承14的外圈固定于电机壳体1,转子轴4设置有花键槽,连接轴902设置有花键齿,花键齿插接于花键槽,第一轴承6还套设于连接轴902。如此设置,可使得柱塞泵200和电动机100共用第一轴承6,有利于进一步减小一体式电动泵的轴向尺寸。具体地,柱塞泵200产生的绝大部分径向载荷可通过第三轴承14支撑,但也会有很小部分通过花键传递转子轴4并进一步传递至第一轴承6,但该部分载荷不会对电动机100性能造成影响。优选地,第一轴承6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以有效承受径向载荷。
可选地,柱塞泵200还包括轴封15,轴封15位于第一轴承6和第三轴承14之间,轴封15套设于连接轴902且与连接轴902密封配合,轴封15与电机壳体1密封贴合。如此设置,可通过轴封15对柱塞泵200进行密封,避免油液从柱塞泵200进入至电动机100内。其中,轴封15与第一轴承6之间形成第一油腔16,轴封15与第三轴承14之间形成第二油腔17。
可选地,连接轴902还设置有与进油油路13连通的第一润滑油路903,第一润滑油路903与第一油腔16连通,如此可通过第一润滑油路903流出的油液对第一轴承6进行润滑。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油腔16中的油液对第一轴承6进行润滑后可流入内腔104中。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润滑油路90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润滑油路90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润滑油路90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润滑油路903可以沿连接轴902的轴线均匀排布,另外,第一润滑油路903可以沿连接轴902的径向延伸,也可以与连接轴902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连接轴902还设置有与进油油路13连通的第二润滑油路904,第二润滑油路904与第二油腔17连通,如此可通过第二润滑油路904流出的油液对第三轴承14进行润滑。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二油腔17中的油液对第三轴承14进行润滑后可流入柱塞泵200中。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润滑油路904的数量同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润滑油路90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润滑油路904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二润滑油路904可以沿连接轴902的轴线均匀排布,另外,第二润滑油路904可以沿连接轴902的径向延伸,也可以与连接轴902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一体式电动泵包括两个柱塞泵200,两个柱塞泵200分别设置于电动机100的两端,且转子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柱塞泵200的连接轴902花键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柱塞泵200设置有所述进油油路13。其中,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均位于两个柱塞泵200的第三轴承14之间。如此设置,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均可得到有效地冷却和润滑。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得一体式电动泵仅包括一个柱塞泵200。
可选地,两个柱塞泵200对称设置于电动机100的两端,使得一体式电动泵的整体结构紧凑。
可选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输入油口108,本实施例中,输入油口108分别连通两个柱塞泵200的泵入油路801,如此实现两个柱塞泵200通过共同的油口进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柱塞泵200的泵入油路801还可以单独连接外部油源,实现单独供油。优选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输出油口(附图中未示出),输出油口分别连通两个柱塞泵200的泵出油路802,如此可实现两个柱塞泵200通过共同的油口向外泵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柱塞泵200的泵出油路802还可以分别通过独立的油口向外泵油。
可选地,输入油口108还可以连通进油油路13、冷却套油路1051、第一喷油油路1052、第二喷油油路1053以及喷射泵的喷射入口中一个或多个。其中,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给出了输入油口108同时连通进油油路13、冷却套油路1051、第一喷油油路1052、第二喷油油路1053以及喷射泵的喷射入口的方案。当输入油口108仅与柱塞泵200的泵入油路801、进油油路13、冷却套油路1051、第一喷油油路1052、第二喷油油路1053以及喷射泵的喷射入口中的其中一部分连通时,柱塞泵200的泵入油路801、进油油路13、冷却套油路1051、第一喷油油路1052、第二喷油油路1053以及喷射泵的喷射入口中的另一部分则可以通过外部油源单独供给油液。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中的一体式电动泵,一体式电动泵用于与车辆的液压马达构成液压系统闭合回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包括集成设置的电动机(100)和泵,所述电动机(100)包括具有内腔(104)的电机壳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腔(104)内的定子(2)、转子(3)和转子轴(4),所述定子(2)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转子轴(4)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转子(3)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子轴(4),所述定子(2)间隙套设于所述转子(3),所述转子轴(4)设置有第一冷却油路(5),所述电机壳体(1)设置有第二冷却油路(105),所述转子轴(4)与所述泵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
若干喷液嘴(106),固定于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喷液嘴(106)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油路(105)且用于向所述定子(2)喷射冷却油液;
排油泵(18),用于将所述内腔(104)内的冷却油液排出所述内腔(104);
喷射至内腔(104)中的冷却油液的总流量不大于排油泵(18)的泵油油量,以保证冷却油液在内腔(104)中不会积聚;
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6)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7)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子轴(4)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6)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轴承(7)的外圈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
所述泵为柱塞泵(200),所述柱塞泵(200)包括:
泵壳体(8),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
缸体(10),转动设置于所述泵壳体(8),所述缸体(10)设置有若干柱塞腔(1001);
泵轴(9),包括连接端(901)和与所述连接端(901)固定连接的连接轴(902),所述连接轴(902)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且与所述转子轴(4)花键连接;
若干第一柱塞(11),若干所述第一柱塞(11)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于若干所述柱塞腔(1001),所述第一柱塞(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头,且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连接端(901)球铰;
第二柱塞(12),多个所述第一柱塞(11)沿所述第二柱塞(1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柱塞(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球头,且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连接端(901)球铰,所述第二柱塞(12)的中心线与所述泵轴(9)的中心线呈夹角设置;
所述柱塞泵(200)还包括第三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6)位于所述第三轴承(14)和所述第二轴承(7)之间,所述第三轴承(14)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轴(902);
所述电机壳体(1)包括呈筒状的圆柱壳体(101),以及连接于所述圆柱壳体(101)两端的第一端部壳体(102)和第二端部壳体(103),所述圆柱壳体(101)、所述第一端部壳体(102)和所述第二端部壳体(103)围设成所述内腔(104),所述连接轴(902)转动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所述第一轴承(6)的外圈和所述第三轴承(14)的外圈均固定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所述第二轴承(7)的外圈固定设置于第二端部壳体(103),
第二冷却油路(105)包括设置于圆柱壳体(101)的冷却套油路(1051)、设置于第一端部壳体(102)的第一喷油油路(1052)以及设置于第二端部壳体(103)的第二喷油油路(10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1)还设置有集油槽(1011),所述排油泵(18)与所述集油槽(1011)连通,所述集油槽(1011)与所述内腔(104)连通,且所述集油槽(1011)与所述内腔(104)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内腔(104)的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动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的若干喷气嘴(107),所述喷气嘴(107)与所述内腔(104)连通且用于向所述内腔(104)喷射压缩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4)设置有花键槽,所述连接轴(902)设置有花键齿,所述花键齿插接于所述花键槽,所述第一轴承(6)还套设于所述连接轴(9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200)还包括轴封(15),所述轴封(15)位于所述第一轴承(6)和所述第三轴承(14)之间,所述轴封(15)套设于所述连接轴(902)且与所述连接轴(902)密封配合,所述轴封(15)与所述电机壳体(1)密封贴合,且所述轴封(15)与所述第一轴承(6)之间形成第一油腔(16),所述轴封(15)与所述第三轴承(14)之间形成第二油腔(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200)还设置有进油油路(13),所述进油油路(13)依次贯穿所述泵壳体(8)、所述缸体(10)、所述第二柱塞(12)以及所述泵轴(9),所述进油油路(13)与所述第一冷却油路(5)的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902)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油油路(13)连通的第一润滑油路(903),所述第一润滑油路(903)与所述第一油腔(1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902)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油油路(13)连通的第二润滑油路(904),所述第二润滑油路(904)与所述第二油腔(17)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动泵包括两个柱塞泵(200),两个所述柱塞泵(200)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机(100)的两端,且所述转子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柱塞泵(200)的所述连接轴(902)花键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柱塞泵(200)设置有所述进油油路(13)。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00)能够正转且能够反转。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动泵,所述一体式电动泵用于与车辆的液压马达构成液压系统闭合回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03110.9A CN117927439B (zh) | 2024-03-18 | 2024-03-18 | 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03110.9A CN117927439B (zh) | 2024-03-18 | 2024-03-18 | 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27439A CN117927439A (zh) | 2024-04-26 |
CN117927439B true CN117927439B (zh) | 2024-08-16 |
Family
ID=9076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03110.9A Active CN117927439B (zh) | 2024-03-18 | 2024-03-18 | 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2743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561A (zh) * | 2001-04-23 | 2005-06-29 | 艾略特涡轮机械公司 | 多级离心压缩机 |
CN203645474U (zh) * | 2013-11-13 | 2014-06-11 | 华南理工大学 | 冷却油直接喷淋式电机冷却装置 |
CN106471249A (zh) * | 2014-07-07 | 2017-03-01 | Kyb株式会社 | 水压旋转机械 |
KR20190022178A (ko) * | 2017-08-25 | 2019-03-06 | 주식회사 한진엔지니어링 | 전기모터 일체형 텐덤형 유압펌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59092B1 (ko) * | 2006-07-25 | 2007-09-19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펌프의 냉각장치 |
CN102141022B (zh) * | 2010-02-02 | 2013-03-13 | 华中科技大学 | 双斜盘阀配流轴向柱塞式水液压屏蔽泵 |
AT511166B1 (de) * | 2011-03-02 | 2013-07-15 | Klaus Ing Voelkerer | Fluidenergiemaschine mit zwei gegenüberliegenden zylinderrotoren |
CN102619720B (zh) * | 2012-03-30 | 2015-07-22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柱塞式电机泵 |
JP6031301B2 (ja) * | 2012-09-10 | 2016-11-24 | Kyb株式会社 | 水圧回転機 |
JP6280783B2 (ja) * | 2013-03-29 | 2018-02-14 | Kyb株式会社 | 水圧回転機 |
CN104791210B (zh) * | 2015-03-11 | 2016-08-3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双斜盘柱塞式变量泵 |
CN104979959B (zh) * | 2015-06-25 | 2017-11-03 | 湖北航达科技有限公司 | 油冷变频交流发电机 |
CN105262280B (zh) * | 2015-08-12 | 2018-02-23 | 郭晖 | 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电机 |
WO2017214234A1 (en) * | 2016-06-07 | 2017-12-14 | Tesla, Inc. | Electric motor waste heat mode to heat battery |
CN107762755A (zh) * | 2016-08-22 | 2018-03-06 | 张多艳 | 斜轴式双排轴向柱塞泵 |
KR101837627B1 (ko) * | 2016-12-05 | 2018-03-12 | 조봉현 | 가변용량형 더블 피스톤 펌프 |
CN111030383A (zh) * | 2019-12-24 | 2020-04-17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低温环境中的自泵式喷油内循环散热电机 |
CN114629297B (zh) * | 2020-12-10 | 2023-11-17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电机 |
CN213693255U (zh) * | 2020-12-24 | 2021-07-13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冷电机 |
CN114687976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钟彪 | 一种大流量紧凑型电液一体机 |
CN113513458B (zh) * | 2021-06-18 | 2023-06-30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一种高集成化油液内循环式伺服电机泵 |
CN114567115B (zh) * | 2022-03-16 | 2024-04-19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具有强制流动散热功能的液压电机泵 |
CN114629298A (zh) * | 2022-03-22 | 2022-06-14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油冷系统及电机油冷方法 |
CN217692918U (zh) * | 2022-07-21 | 2022-10-28 | 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 | 电机及车辆 |
CN115681067A (zh) * | 2022-09-30 | 2023-02-03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一种集驱动控制功能同轴一体化伺服电机泵 |
CN115800635A (zh) * | 2022-11-28 | 2023-03-14 | 江苏大学 |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复合油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220101444U (zh) * | 2023-03-27 | 2023-11-28 | 启东市捷成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斜轴式双排轴向柱塞泵 |
CN220342153U (zh) * | 2023-07-21 | 2024-01-12 | 江苏镇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大型电机内部油污染密封装置 |
CN117118115B (zh) * | 2023-10-18 | 2024-01-09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机的平衡盘、转子组件、电机和电动设备 |
CN117458790A (zh) * | 2023-10-30 | 2024-01-26 | 江西沃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自冷却型油泵结构 |
-
2024
- 2024-03-18 CN CN202410303110.9A patent/CN1179274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561A (zh) * | 2001-04-23 | 2005-06-29 | 艾略特涡轮机械公司 | 多级离心压缩机 |
CN203645474U (zh) * | 2013-11-13 | 2014-06-11 | 华南理工大学 | 冷却油直接喷淋式电机冷却装置 |
CN106471249A (zh) * | 2014-07-07 | 2017-03-01 | Kyb株式会社 | 水压旋转机械 |
KR20190022178A (ko) * | 2017-08-25 | 2019-03-06 | 주식회사 한진엔지니어링 | 전기모터 일체형 텐덤형 유압펌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27439A (zh) | 2024-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96281Y (zh) | 多级三叶罗茨真空泵 | |
JPH10213075A (ja) | 圧送流体を手段とする動力部冷却付きポンプユニット | |
JP2010506081A (ja) | ロータリーピストン式内燃機関 | |
CN114844296A (zh) | 一种电驱动集成装置 | |
CN117927439B (zh) | 一种一体式电动泵及车辆 | |
CN113464270B (zh) | 一种增压器、润滑系统以及润滑方法 | |
CN117646692B (zh) | 一种输油泵 | |
CN219107243U (zh) | 一种油冷电机 | |
CN111555555A (zh) | 一种电机和控制器包含冷却油路的电动油泵总成 | |
CN216079252U (zh) | 一种高容积效率的电子油泵 | |
CN212811498U (zh) | 一种电机和控制器包含冷却油路的电动油泵总成 | |
CN114087152A (zh) | 一种大流量平衡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3627937U (zh) | 一种滚动转子式及离心式复合压缩机 | |
CN220956033U (zh) | 一种航空电动泵用润滑循环油路结构 | |
CN217926278U (zh) | 一种螺杆机转子结构和螺杆机 | |
US3528398A (en) | Lubricating system for rotary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CN216589253U (zh) | 一种新型防干转轴流泵 | |
CN222616553U (zh) | 一种适用于干式油底壳的冷却润滑泵 | |
CN217883128U (zh) | 一种电驱动集成装置 | |
CN222163501U (zh) | 行星减速机构及机械传动装置 | |
CN219220719U (zh) | 混动或纯电动车用电动泵 | |
CN119467268B (zh) | 一种轴向柱塞泵及液压系统 | |
CN222415907U (zh) | 一种集成有冷却油路的传动箱壳体、传动箱及车辆 | |
CN217976367U (zh) | 一种汽车用电子水泵 | |
CN116877262B (zh) | 具有一体化背板和轴承壳体的涡轮增压器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