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885874B -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5874B
CN117885874B CN202410096588.9A CN202410096588A CN117885874B CN 117885874 B CN117885874 B CN 117885874B CN 202410096588 A CN202410096588 A CN 202410096588A CN 117885874 B CN117885874 B CN 117885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loating
piece
water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65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85874A (zh
Inventor
肖凯赢
胡庭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ng Harng Plastic Manufactures Co ltd
Huizhou K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ng Harng Plastic Manufactures Co ltd
Huizhou K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ng Harng Plastic Manufactures Co ltd, Huizhou K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ng Harng Plastic Manufactur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65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5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8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5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85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5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2Lifeboats, life-raft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sa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28Adaptations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to life-saving purposes
    • B63C9/30Floatable furni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舰用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座、上浮件、连接结构以及缓冲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底座以及上浮件,底座、上浮件与连接结构之间构成空间,缓冲结构安装于底座并位于空间内,缓冲结构用于在上浮件因支撑人或物品而下陷时支撑上浮件;所述底座、上浮件、连接结构以及缓冲结构均采用符合浮力标准且具有防水、防火以及隔温性能的材料制成。本发明采用了密度小且隔绝效果好的材料制成,且具有缓冲结构,因此可作为船舰的床进行使用,减少了对于储存空间的需求。当遇上紧急情况时,人可位于本发明上,由本发明于水面上上浮,从而减少人的热量流失,以延长可等待救援的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舰用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规格稍大的船舰,都会配备对应的救援装置,以备在船舰即将沉没时让人能够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这类救援装置通常为传统救生衣或者救生艇等,而传统救生衣由于穿戴后人除了头部以外,身体的其他位置依然需要位于水中,因此会导致人的热量过快流失;而救生艇虽然可减少人与水的接触,但是由于占用空间大以及可承载人员少的情况,导致船舰通常不会配备太多的救生艇。
因此,如何在减少对于空间需求的情况下,多配置可供人浮在水面上的救援装置,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具有重量轻以及隔温的特点,且可作为床垫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座、上浮件、连接结构以及缓冲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底座以及上浮件,底座、上浮件与连接结构之间构成空间,缓冲结构安装于底座并位于空间内,缓冲结构用于在上浮件因支撑人或物品而下陷时支撑上浮件;
所述底座、上浮件、连接结构以及缓冲结构均采用符合浮力标准且具有防水、防火以及隔温性能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多个缓冲柱,缓冲柱设置于底座,缓冲柱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补偿孔,缓冲柱的顶部用于抵顶上浮件。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柱包括第一包围层、第二包围层以及第三包围层,第一包围层卷绕而形成柱状结构,第二包围层贴合至第一包围层的外侧壁,第三包围层贴合至第二包围层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泄水结构,泄水结构包括容槽以及通孔,容槽设置于底座的顶部,通孔设置于底座的底部,通孔与容槽彼此连通;容槽的宽度内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容槽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斜面,斜面用于引导泄露至空间内的水进入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把进入空间内的水排出至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件的顶部设有凸起,凸起用于防止人掉落水中;上浮件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空间连通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主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体依此转动连接,位于两端的主体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配合用于使多个主体保持折叠状态;相邻的主体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在多个主体张开时避免相邻的主体件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设置有连接件和警示模组,连接件用于与外界的船舰救援用装置进行连接;
所述警示模组包括警示灯、电源、充电模块、永磁体以及线圈,线圈绕设在永磁体外,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电源电连接,电源用于为警示灯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连接结构、底座与缓冲结构、上浮件与连接结构分别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材料包括以下成分:
PE 40%-50%,
EVA 20%-30%,
十溴二苯乙烷5%-10%,
三氧化二銻5%-7%,
色母2%-6%,
发泡剂5%-12%,
红磷5%-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密度小且隔绝效果好的材料制成,且具有缓冲结构,因此可作为船舰的床进行使用,减少了对于储存空间的需求。当遇上紧急情况时,人可位于本发明上,由本发明于水面上上浮,从而减少人的热量流失,以延长可等待救援的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警示模组的电路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底座,3—上浮件,4—连接结构,5—缓冲结构,6—泄水结构,7—第一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10—警示模组,11—公扣,12—母扣,13—凸起,14—透气孔,15—警示灯,16—电源,17—充电模块,18—永磁体,19—线圈,50—补偿孔,51—缓冲柱,52—第一包围层,53—第二包围层,54—第三包围层,61—容槽,62—通孔,63—斜面,6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底座2、上浮件3、连接结构4以及缓冲结构5,连接结构4用于连接底座2以及上浮件3,底座2、上浮件3与连接结构4之间构成空间,缓冲结构5安装于底座2并位于空间内,缓冲结构5用于在上浮件3因支撑人或物品而下陷时支撑上浮件3。
实际使用时,所述底座2、上浮件3、连接结构4以及缓冲结构5均采用密度小于1且具有防水、防火以及隔温性能的材料制成,以使得本发明的各部件的符合浮力标准,在水上时必然可浮在水面上。由于本发明各部件配合构成一空间,该空间优选为密封式结构,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整体平均密度更小,从而可承受重量更大,在水上漂泊时保证不会因乘客过重而导致沉没。
具体的,上述符合浮力标准为该材料制得的本发明需符合国际救生标准中对于救生艇浮力的要求,即救生艇应具有自然浮力,或应设有不受海水、油类或石油产品不利影响的自然浮力材料,当艇内浸水和破漏通海时,其浮力仍足以将满载一切属具的救生艇浮起。对每艘救生艇额定乘员,每人应配备相等于280N浮力的附加自然浮力材料。浮力材料不应设置在救生艇艇体的外面,除非是上述要求以外的浮力材料。而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只需在制成本发明后至少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本发明由于具有缓冲结构5,而该缓冲结构5在本发明不承重时,可刚好与上浮件3的底部抵触,或者与上浮件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有人位于本发明上时,上浮件3受到压力而向下变形,此时由缓冲组件进行支撑,能够保证上浮件3不会完全塌陷甚至断裂。由于密度小于1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因此本发明可作为床垫使用。
即本发明在正常情况下,可放置在船舰内的各床上,作为床垫以供人使用;而当遇上紧急情况时,人可把床垫拆下直接放入水中,然后人在进入本发明的上部,由本发明承托人在水上漂浮,从而避免人与水接触。
而本发明采用的材料,由于具有防水、防火以及隔温等性能,因此可防止本发明热传递过快而导致因人与海水接触失温,也能够避免水进入本发明内而导致本发明密度增加,从而保证了等待救援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5包括多个缓冲柱51,缓冲柱51设置于底座2,缓冲柱5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补偿孔50,缓冲柱51的顶部用于抵顶上浮件3。
即缓冲柱51用于与上浮件3抵触,以起到在上浮件3承载重力时提供支撑;而缓冲柱51的中部具有一个补偿孔50,除了用于节省缓冲柱51的用料以进一步减轻本发明的重量以外,还用于在上浮件3下压缓冲柱51而导致缓冲柱51变形时,缓冲柱51可向内以及向外变形,避免缓冲柱51内部应力过大而导致难以恢复形变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柱51包括第一包围层52、第二包围层53以及第三包围层54,第一包围层52卷绕而形成柱状结构,第二包围层53贴合至第一包围层52的外侧壁,第三包围层54贴合至第二包围层53的外侧壁。
即缓冲柱51由三层结构制成,第一包围层52、第二包围层53以及第三包围层54分别采用上述的材料制成,且相邻的层之间进行紧密贴合,从而让本发明可承受的重量更大。
虽然本发明的空间为一个密闭的结构,但是依然存在某个位置破孔后水泄漏进入空间的情况,而为了避免水滞留在空间内而导致本发明的重量过于增加,本发明的底座2设置有多个泄水结构6,泄水结构6包括容槽61以及通孔62,容槽61设置于底座2的顶部,通孔62设置于底座2的底部,通孔62与容槽61彼此连通;容槽61的宽度内径大于通孔62的内径。
即当空间内有水时,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在底座2上,随着本发明在水上漂泊,水最终必然进入容槽61内,经容槽61流动至通孔62而排出外界。本发明特意设置容槽61,主要用于集中收集进入空间的水,通过通孔62使得空间底部与外界连通,经由连通器的原理,以保证空间内的水面最终与外界的水面持平,结合本发明密度非常小而保证整体大部分位于水面上,因此空间内的水必然只能够留在容槽61内,最终随着本发明与外界水面相对位置变化而排出部分,从而实现了控制本发明内水的数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槽61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斜面63,斜面63用于引导泄露至空间内的水进入容槽61内,保证空间内的水更为容易进入容槽61内,避免空间内其他位置有水滞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62装设有单向阀64,单向阀64用于把进入空间内的水排出至外界。具体的,该单向阀64保证了通孔62排出水以后,外界的水难以再次进入本发明内,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空间不会始终与外界相通,从而保证了上浮效果以及可承载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浮件3的顶部设有凸起13,凸起13用于起到止挡人的作用,避免人在水上漂浮时因浪击而导致掉落本发明外。
在本实施例中,上浮件3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空间连通的透气孔14,使得空间可经由透气孔14与外界实现气体连通,以使得本发明在承载多人后依然可保持空间内外气压基本相同。而实际制作时透气孔14的孔径小于水的密度,达到透气之余避免水从透气孔14进入空间内;附图2中的透气孔14的大小只为了便于理解,不应当被认为透气孔14的实际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设置有连接件和警示模组10,连接件用于与外界的船舰救援用装置进行连接,警示模组10用于闪烁发光。
实际使用时,本发明的警示模组可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传统的方式进行充电。而本实施例则提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充电方式的方案,具体为:所述警示模组10包括警示灯15、电源16、充电模块17、永磁体18以及线圈19,线圈19绕设在永磁体18外,线圈19的两端分别连接充电模块17,充电模块17与电源16电连接,电源16用于为警示灯15供电。
即本发明的警示模组为配备有电源16的警示灯15,该电源16可通过太阳能板充电,更优选的是采用本发明的方式充电:由于海浪会导致本发明在水中时不断浮沉,因此浮沉过程中带来永磁体18与线圈19的上下动作的幅度不然是不同的,导致线圈19与永磁体18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因此线圈19会切割永磁体18的磁感线而产生电流,该电流经充电模块17而对电源16进行充电,从而保证电源16始终能够为警示灯15,通过警示灯15保持发光而便于救援队伍及时知晓本发明的位置。
实际使用时,连接件优选包括公扣11和母扣12,其中公扣11能够插入另一救援装置的母扣12,以实现两个救援装置彼此拼接。具体的,公扣11的连接带、母扣12的连接带分别位于主体1内,即在注塑时就把连接带与主体1融为一体,以保证多个救援装置拼接后不会轻易松脱,也保证了公扣11、母扣12与主体1之间连接的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与连接结构4、底座2与缓冲结构5、上浮件3与连接结构4分别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固定,以保证本发明各部件之间形成整体,保证了密封性以及稳定性,避免了解体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材料包括以下成分:
PE 40%-50%,
EVA20%-30%,
十溴二苯乙烷5%-10%,
三氧化二銻5%-7%,
色母2%-6%,
发泡剂5%-12%,
红磷5%-10%。
通过上述以PE材料为主的成分制成的材料,密度较低,本身即可满足国家/国际对于救生装置的“每人应配备相等于280N浮力的附加自然浮力材料”浮力要求标准,结合上主体内空间中具有的空气,使得本发明实际上所可以承受的浮力必定更大,从而使得安全性能更佳。经测试后,在把本发明置于-100—至-150℃的环境时,本发明不会发生破碎或变形;而把本发明置于低于80℃的环境下,本发明不会发生融化变形的现象。
此外,上述材料的导热系数在0.03-0.04之间,能够有效保证作为救援装置使用时,人在本发明上于海中漂浮时,人不会通过本发明与海水进行过于高效的热交换,从而可很大程度上避免人失温而有生命危险。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主要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可折叠,即本实施例的救援用装置可通过折叠的方式进行储放,达到了储放时跟救生衣类似的形态,从而减小了对于空间的需求。
而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下:主体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体1依此转动连接,位于两端的主体1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7与第二固定件8,第一固定件7与第二固定件8配合用于使多个主体1保持折叠状态;相邻的主体1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图中未视出),锁定结构用于在多个主体1张开时避免相邻的主体1件发生相对转动。
相邻主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可采用转轴、合页等常规的结构;而锁定结构主要是为了避免相邻主体1之间在非控制情况下自主发生相对转动,该锁定结构可为常规的工业用锁件,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7可为上述的公扣11,而第二固定件8可为上述的母扣12。即在收纳状态下,通过第一固定件7插入第二固定件8的方式实现让多个主体1彼此折叠,以避免自行打开。
显然,本实施例的多个主体1可折叠,体积小的方案中可作为单人用救援装置,而若把本发明的单个主体1设置足够大时,通过把多个主体1折叠后也可以作为床垫使用,从而让本发明的储放和应用更为灵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座、上浮件、连接结构以及缓冲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底座以及上浮件,底座、上浮件与连接结构之间构成空间,缓冲结构安装于底座并位于空间内,缓冲结构用于在上浮件因支撑人或物品而下陷时支撑上浮件;
所述底座、上浮件、连接结构以及缓冲结构均采用符合浮力标准且具有防水、防火以及隔温性能的材料制成;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多个缓冲柱,缓冲柱设置于底座,缓冲柱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补偿孔,缓冲柱的顶部用于抵顶上浮件;
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泄水结构,泄水结构包括容槽以及通孔,容槽设置于底座的顶部,通孔设置于底座的底部,通孔与容槽彼此连通;容槽的内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所述空间为密封式结构;
所述符合浮力标准为符合国际救生标准中对于救生艇浮力的要求;
所述上浮件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空间连通的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包括第一包围层、第二包围层以及第三包围层,第一包围层卷绕而形成柱状结构,第二包围层贴合至第一包围层的外侧壁,第三包围层贴合至第二包围层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斜面,斜面用于引导泄露至空间内的水进入容槽内;所述通孔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把进入空间内的水排出至外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件的顶部设有凸起,凸起用于防止人掉落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体依此转动连接,位于两端的主体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配合用于使多个主体保持折叠状态;相邻的主体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在多个主体张开时避免相邻的主体件发生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有连接件和警示模组,连接件用于与外界的船舰救援用装置进行连接;
所述警示模组包括警示灯、电源、充电模块、永磁体以及线圈,线圈绕设在永磁体外,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电源电连接,电源用于为警示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连接结构、底座与缓冲结构、上浮件与连接结构分别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以下成分:
PE 40%-50%,
EVA20%-30%,
十溴二苯乙烷5%-10%,
三氧化二銻5%-7%,
色母2%-6%,
发泡剂5%-12%,
红磷5%-10%。
CN202410096588.9A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Active CN117885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588.9A CN117885874B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588.9A CN117885874B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5874A CN117885874A (zh) 2024-04-16
CN117885874B true CN117885874B (zh) 2024-07-02

Family

ID=90639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6588.9A Active CN117885874B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58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91333U (zh) * 2012-12-07 2013-06-12 上海电机学院 波浪发电装置
CN103648902A (zh) * 2011-04-20 2014-03-19 Pfg集团有限公司 海上求生舱
CN204617668U (zh) * 2015-05-11 2015-09-09 王柚理 可更换缓冲元件的承载垫
CN207904974U (zh) * 2018-02-08 2018-09-25 谢长治 一种城建排水管道井
CN110951137A (zh) * 2019-11-26 2020-04-03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抗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彩色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8457C (zh) * 2004-12-02 2008-09-17 陈强 救生式多功能活性炭棕丝床垫
AU2009311266A1 (en) * 2008-11-07 2012-02-02 Andrew Raven Buoyancy device
US8328592B2 (en) * 2009-03-16 2012-12-11 Sam Cynamon Flotation device for rescu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CN206615346U (zh) * 2017-04-13 2017-11-07 张亚朝 一种组合式水上平台
CN209208998U (zh) * 2018-12-14 2019-08-06 镇江景宇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e船舱逃生结构
CN109911145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山东科技大学 海上救生安全浮台
CN115384732B (zh) * 2022-04-12 2024-01-23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8902A (zh) * 2011-04-20 2014-03-19 Pfg集团有限公司 海上求生舱
CN202991333U (zh) * 2012-12-07 2013-06-12 上海电机学院 波浪发电装置
CN204617668U (zh) * 2015-05-11 2015-09-09 王柚理 可更换缓冲元件的承载垫
CN207904974U (zh) * 2018-02-08 2018-09-25 谢长治 一种城建排水管道井
CN110951137A (zh) * 2019-11-26 2020-04-03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抗静电辐照交联聚乙烯彩色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5874A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191C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200942868Y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105059489B (zh) 一种恒稳式海上核电平台
CN113955030A (zh) 一种采用柔性结构的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统
US11258105B2 (en) Subsurface marine battery pack
CN103085948A (zh) 救生舱
CN117885874B (zh) 一种浮在水面上的船舰救援用装置
CN116062106A (zh) 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系统
CN118850272A (zh) 海上制氢制氨制醇一体化平台
CN220281603U (zh) 一种防风系船水鼓
CN211196564U (zh) 一种电源浮力背心和潜水装备
CN107089304A (zh) 一种新型可抵抗飓风的海洋平台及使用方法
CN218288043U (zh) 一种航标防撞保护结构
CN104326064A (zh) 一种水上码头
CN113895570B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框架式浮岛、半潜船及半潜船控制方法
CN113718741B (zh) 一种适用于六边形筒型基础水上预制平台的水下浮箱分离结构与分离方法
CN212447990U (zh) 一种设置紧急逃生通道的水下餐厅
CN212447989U (zh) 一种带有靴桩抗滑移的水下餐厅
CN2601937Y (zh) 海上救生装置
CN111645820A (zh) 一种可移动式水下餐厅
CN220518541U (zh) 一种救援皮筏艇
CN114394214B (zh) 一种船舶用新能源救生筏
CN202345896U (zh) 浮力救生舱
TWI869720B (zh) 易折疊易收納之水面救生膠囊
CN118499573B (zh) 一种低温海上气体运输漂浮管道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