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881377A - 患者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患者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1377A
CN117881377A CN202280058144.5A CN202280058144A CN117881377A CN 117881377 A CN117881377 A CN 117881377A CN 202280058144 A CN202280058144 A CN 202280058144A CN 117881377 A CN117881377 A CN 117881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support
positioning system
platform
patie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1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斯特兰奇曼
R·斯普里斯特巴赫
P·狄克逊
T·维斯特伍德
D·福西
S·托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filed Critical Leo Cancer Treat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7881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1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6/0421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with immobilis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87Motor-assisted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78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1092Details
    • A61N2005/1097Means for immobilizing the pati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的技术涉及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并且具体地但不排他地涉及用于相对于放射源定位患者以通过将患者暴露于由放射源产生的放射束而对患者成像和/或治疗患者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Description

患者定位系统
本申请要求2021年8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3/237,513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结合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提供的技术涉及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并且具体地但不排他地涉及用于相对于放射源定位患者以通过将患者暴露于由放射源产生的放射束而对患者成像和/或治疗患者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放射源在医学中具有许多用途,包括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一般而言,放射源被配置成相对于静止的患者移动,例如,用于将患者的特定部分或区域暴露于由该源产生的放射。此外,虽然放射治疗以及相关联的诊断和规划成像照常规对处于俯卧或仰卧水平位置的患者进行,但一些患者受益于处于例如直立位置的非常规位置时的治疗。然而,获取直立成像数据以规划直立治疗的局限性已阻碍了有益的直立放射治疗方法的采用和使用。例如,已证明直立定位系统相对于水平患者定位而言具有降低的位置再现性。例如参见Rahimet al.(2020)Frontiers in Oncology 10,article 213,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为满足这种需要而开发的一些先前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其被配置成将患者的位置维持在直立、稳定的位置,以最大化患者舒适度并最小化可能降低图像质量的患者移动。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200268327,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发明内容
本文提供的技术涉及用于医学成像和/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定位系统的若干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技术补充和/或修改了患者定位设备和/或患者支撑件,例如,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200268327中所描述的,该专利申请公开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将患者稳定并支撑在直立(例如,站立、坐着、跪着、浅坐)位置。以直立位置对患者成像和/或治疗提供增加患者舒适度的益处。此外,对于许多适应症(例如,肺癌、乳腺癌),以直立位置对患者诊断和/或治疗提供了优于以水平位置对患者进行常规诊断和/或治疗的优势。虽然对直立患者进行成像和/或治疗提供了诊断和治疗优势,但医学成像和治疗需要改进的患者定位系统,以用于将患者稳定和支撑在合适的直立位置,以便将治疗放射剂量输送到目标区域并使用医学成像规划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患者支撑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包括:配置成接触患者的第一支撑构件;配置成接触所述患者的第二支撑构件;以及致动组件,其耦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其中,所述致动组件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致动组件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之间同时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是针对所述患者定制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进入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成像或治疗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进入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待命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待命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成像或治疗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待命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外出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成像或治疗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外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致动组件包括马达和微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是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患者支撑件还包括动态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态配置帮助所述患者进入到所述患者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态配置帮助所述患者从所述患者支撑件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其包括:中心束轴线;配置成支撑患者的支撑件;致动组件,其耦接到所述支撑件并且配置成使所述支撑件移动;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沿第一轴线移动,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移动,并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正交的第三轴线移动;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绕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旋转;以及其中,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时,所述患者的期望区域与所述中心束轴线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支撑件绕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中任一者的旋转,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移动第一补偿量并且沿所述第二轴线移动第二补偿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发生所述支撑件中的第一量的机械挠曲,并且发生所述支撑件中的第二量的机械挠曲,无论所述患者的尺寸如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包括具有多个补偿的偏转校正表,以针对处于多个位置的所述支撑件和多个患者重量,维持所述期望区域与所述中心束轴线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座椅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座椅组件,其包括:包括槽的基部;座椅,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耦接到所述基部;杆,其耦接到所述座椅并且定位在所述槽内;以及耦接到所述基部的安装件,其中,当所述座椅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座椅相对于所述安装件滑动,并且所述杆在所述槽内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包括配置成支撑患者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被耦接到所述安装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是弧形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与所述座椅的旋转轴线偏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整座椅组件还包括耦接到所述座椅的夹板,其中,所述夹板包括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能够与所述夹板的所述翼接合的凸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板和所述安装件限制所述座椅的竖直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是弧形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接收所述座椅的弧形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其包括:处于第一配置的患者支撑组件;以及调整器,其配置成在所述患者支撑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配置的同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患者支撑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器包括第一块体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块体移动的第二块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器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之间的第一片以及定位在所述第二块体上的第二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器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之间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被配置成接收楔,以调整所述第二块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块体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器是第一调整器,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调整器和第三调整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器设定所述患者支撑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调整器和所述第三调整器设定所述患者支撑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其包括:平台;耦接到所述平台的载荷传感器;其中,所述载荷传感器基于所述平台的重量和所述平台上支撑的重量来产生输出;以及处理器,其配置成接收所述输出并且确定所述平台上支撑的所述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荷传感器包括应变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荷传感器定位在所述平台和链传动装置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链和耦接到所述链的端部的支撑构件,并且所述支撑构件被配置成接收所述载荷传感器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凹口,以接收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确定所述平台上的支撑所述重量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平台上支撑的所述重量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平台上支撑的重量,来控制所述患者定位系统的一部分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支撑组件,其包括:基部,其包括容器和定位在所述容器内的第一垫;以及支撑构件,其包括具有第二垫的舌部,所述舌部可移除地接收在所述容器内,以将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基部耦接,其中,当所述舌部被接收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第二垫直接接合所述第一垫。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为尼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为尼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包括第一倾斜边缘,并且所述第二垫包括第二倾斜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定位在所述容器的第一侧上,所述容器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容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第三垫;并且其中,所述舌部包括第四垫,当所述舌部被接收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第四垫直接接合所述第三垫。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部定位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沿平行于所述舌部的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块体和具有第二孔的第二块体,其中,当所述舌部被接收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第一杆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块体内,并且所述第二杆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块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块体允许在第一方向上的调整,并且所述第二块体允许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其包括:基部;包括患者支撑件的平台;剪式框架,其耦接到所述基部和所述平台;以及链传动装置,其耦接到所述基部和所述平台,其中,所述链传动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平台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基部相距第一距离,并且所述平台在所述伸出位置与所述基部相距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式框架包括耦接到所述平台的第一上部安装件和第二上部安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安装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平台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式框架包括耦接到所述基部的第一下部安装件和第二下部安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下部安装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链节的链,其中,所述多个链节包括互锁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式框架是第一剪式框架,并且所述链传动装置是第一链传动装置,其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还包括耦接到所述平台的第二剪式框架和耦接到所述平台的第二链传动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形患者支撑件,其包括:外层;内腔,其包括第一部段、第二部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之间的分隔构件;位于所述第一部段内的第一多个豆(例如,具有大约2mm至10mm的直径的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丙烯(EPP)、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TYROFOAM)等)珠或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部段内的第二多个豆,其中,当所述适形患者支撑件被定向为顺应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时,所述第一部段位于所述第二部段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与所述适形患者支撑件相关的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袋顺应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排空包含多个豆的袋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将所述袋竖直定向;将所述袋压靠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以及排空所述袋内的空气的第二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其包括:可移动患者支撑件;致动器,其配置成使所述可移动患者支撑件移动;主电源,其电耦接到所述致动器;耦接到所述致动器的备用电路,所述备用电路包括低压电池、继电器和制动器;其中,所述备用电路被配置成当所述主电源被禁用时操作所述致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其包括:包括排放孔洞的地板面板;以及处于所述地板面板下方的集成流体控制盒,所述流体控制盒包括吸收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包括配置成接收所述集成流体控制盒的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引导所述流体控制盒插入到所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并且为插入的流体控制盒提供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控制盒是一次性的或可重复使用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控制盒包括抗微生物化合物、抗病毒化合物、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除臭化合物和/或超吸收性聚合物。
基于本文所包含的教导,附加的实施例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专利或申请文件包含至少一幅以彩色绘制的附图。专利局将根据请求并在支付必要费用的情况下提供带有彩色附图的本专利或专利申请出版物的副本。
本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参照以下附图变得更好理解。
图1是患者定位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透视图,其中为清楚起见移除了一些部件。
图3是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另一侧视图。
图5A是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中的患者的透视图。
图5B是图5A的患者定位系统中的患者的侧视图。
图5C是图5A的患者定位系统中的患者的前视图。
图6A是处于第一定向的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中的患者的侧视图,其中期望的患者区域与治疗和/或成像束对准。
图6B是在图6A中所示的患者定位系统和患者已绕轴线旋转之后处于第二定向的图1的患者和患者定位系统的侧视图,这使期望的患者区域与治疗和/或成像束错位。
图6C是在图6B中所示的患者定位系统和患者已平移以将期望的患者区域与治疗和/或成像束重新对准之后的处于第三定向的图1中所示的患者和患者定位系统的侧视图。
图7A是处于收缩竖直位置的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透视图。
图7B是处于伸展竖直位置的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透视图。
图8是剪式升降机构的透视图,其中一部分透明地示出。
图9是图8的剪式升降机构的链传动装置致动器的局部透视图。
图10是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顶视图,其图示了重量感测组件。
图11是重量感测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12是重量感测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3A是由重量感测组件检测的场景的透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场景的顶视图。
图14是包括座椅构件的可调整座椅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座椅构件的透视图。
图16是图14的可调整座椅组件的夹板(cleat)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4的可调整座椅组件的安装件的透视图。
图1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可调整座椅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19是调整器的透视图。
图20是图1的患者定位系统的底视图,其具有用于调平和对准的三个调整器。
图21是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局部透视剖视图。
图22是包括舌部和两个对准杆的可移除座椅靠背的局部剖视图。
图23A是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基部的彩色透视图。
图23B是图23A的黑白线图版本。
图24是图23A的基部的一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图25是图22的可移除座椅靠背的局部透视剖视图。
图26是图25的可移除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图27是第一杆块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8是第二杆块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9是位于块体内的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30是常规的适形患者支撑件的图示。
图31是竖直的适形患者支撑件的透视图。
图32是地板面板的透视图。
图33是安装在地板面板中的可移除流体控制盒的透视图。
图34是图33的可移除流体控制盒的透视图。
要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图中的物体也不一定依彼此的关系按比例绘制。附图是旨在使本文所公开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变得清楚和易于理解的描绘。只要有可能,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应当领会到的是,附图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教导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提供的技术涉及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并且具体地但不排他地涉及用于相对于放射源定位患者以通过将患者暴露于由放射源产生的放射束而对患者成像和/或治疗患者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在各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到,这些不同的实施例可在有或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其他情况下,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领会到,呈现和执行方法的具体顺序是说明性的,并且预期顺序可改变并且仍然保持在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申请中引用的所有文献和类似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专利、专利申请、文章、书籍、论文和互联网网页,出于任何目的均明确地通过引用以其整体结合。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当结合的参考文献中术语的定义似乎与本教导中提供的定义不同时,应以本教导中提供的定义为准。本文使用的章节标题仅用于组织目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所描述的主题。
定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定义了许多术语和措辞。在整个详细描述中阐述了附加的定义。
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下列术语采用本文明确关联的含义,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如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在一个实施例中”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尽管它可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此外,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在另一实施例中”不一定指代不同的实施例,尽管它可指代不同的实施例。因此,如下所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容易地组合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另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是包含性“或”运算符并且等同于术语“和/或”,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术语“基于”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允许基于未描述的附加因素,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说明。另外,在整个说明书中,“一”、“一个”和“该”的含义包括复数引用。“在”的含义包括“在”和“在”。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约”、“大约”、“基本上”和“显著”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并且将根据它们使用的上下文而在某种程度上变化。如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使用这些术语的上下文中不清楚这些术语的使用,则“大约”和“大约”是指加或减小于或等于特定术语的10%,“基本上”和“显著”是指加或减大于特定术语的10%。
如本文所使用的,范围的公开包括整个范围内的所有值和进一步划分的范围的公开,包括针对范围给出的端点和子范围。如本文所使用的,数字范围的公开包括具有相同精度的端点和其间的每个中间数字。例如,对于6-9的范围,除了6和9之外,还考虑数字7和8,并且对于范围6.0-7.0,明确考虑数字6.0、6.1、6.2、6.3、6.4、6.5、6.6、6.7、6.8、6.9和7.0。
如本文所使用的,后缀“-free”指的是省略了附加“-free”的单词的基本词根的特征的技术实施例。也就是说,这里使用的术语“无X”是指“没有X”,其中,X是“无X”技术中省略的技术的特征。例如,“无钙”组合物不包含钙,“免混合”方法不包括混合步骤等。
尽管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步骤、元件、组合物、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步骤、元件、组合物、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步骤、元件、组合物、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与另一步骤、元件、组合物、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当本文中使用时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之类的术语并不暗示顺序或次序。因此,本文论述的第一步骤、元件、组合物、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步骤、元件、组合物、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技术。
如本文所使用的,“存在”或“不存在”一词(或者“存在”或“不存在”)以相对意义使用,以描述特定实体(例如,组件、动作、元素)的数量或水平。例如,当一个实体被称为“存在”时,意味着该实体的水平或数量高于预定阈值;相反,当一个实体被称为“缺席”时,则意味着该实体的水平或数量低于预定阈值。预定阈值是与用于检测实体的特定测试相关联的可检测性阈值或任何其他阈值。当一个实体被“检测到”时,它就“存在”;当一个实体“未检测到”时,它就“不存在”。
如本文所使用的,“增加”或“减少”分别指变量值相对于变量的先前测量值、相对于预先建立的值和/或相对于标准对照的值的可检测的(例如,测量的)正或负变化。增加是相对于先前测量的变量值、预先设定的值和/或标准对照的值优选至少10%、更优选50%、还更优选2倍、甚至更优选至少5倍、最优选至少10倍的正变化。类似地,减少是负变化,优选为变量的先前测量值、预定值和/或标准对照值的至少10%、更优选50%、还更优选至少80%、最优选至少90%。指示数量变化或差异的其他术语,例如“更多”或“更少”,在本文中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使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系统”指的是为了共同目的而一起操作的多个真实和/或抽象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是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的集成集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的每个组件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交互和/或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是指用于控制和指导方法的组件和软件的组合。例如,“系统”或“子系统”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或其任意组合:用于执行系统或子系统的功能的机械装置、硬件、硬件组件、电路、电路系统、逻辑设计、逻辑组件、软件、软件模块、软件或软件模块的组件、软件过程、软件指令、软件例程、软件对象、软件功能、软件类、软件程序、包含软件的文件等。因此,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或其某些方面或部分可采用在有形介质中体现的程序代码(例如,指令)的形式,例如软盘、CD-ROM、硬盘驱动器、闪存、或者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该程序代码被加载到机器(例如,计算机)中并被执行时,该机器就成为用于实践本实施例的装置。在程序代码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的情况下,计算设备通常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例如通过使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可重用控件等来实现或利用结合实施例描述的过程。这样的程序优选地以高级过程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如果需要,程序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无论如何,该语言是编译型或解释型语言,并与硬件实现相结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计算机断层摄影”缩写为“CT”并且指断层摄影和非断层摄影。例如,术语“CT”指的是多种形式的CT,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光子计数计算机断层扫描。一般来说,计算机断层扫描(CT)包括使用X射线源和围绕患者旋转的检测器以及随后将图像重建到不同的平面。在本文描述的CT(例如,为CT提供的装置、装置和方法)的实施例中,X射线源是静态源并且患者相对于静态源旋转。CT中使用的X射线电流描述了从阴极流向阳极的电流,通常以毫安(mA)为单位进行测量。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结构化为[动词]”意味着所识别的元件或组件具有形状、尺寸、设置、耦接和/或配置成执行所识别的动词的结构。例如,“配置成移动”的构件可移动地耦接到另一元件,并且包括导致该构件移动的元件或者该构件被配置成响应于其他元件或组件而移动。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结构化为[动词]”表述的是结构而不是功能。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结构化为[动词]”意味着所识别的元件或组件旨在并且被设计为执行所识别的动词。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相关联”意味着元件是同一组件的一部分和/或一起操作或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作用。例如,汽车有四个轮胎和四个轮毂盖。虽然所有元件都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连接在一起,但可理解的是,每个轮毂盖都与特定的轮胎“相关联”。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耦接”指的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零件或组件“耦接”的表述应当意味着这些零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或操作在一起,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零件或组件。如本文所使用的,“直接耦接”意味着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如本文所使用的,“固定地耦接”或“固定”是指两个部件耦接成一体地移动,同时保持相对于彼此的恒定定向。因此,当两个元件耦接时,这些元件的所有部分都耦接。然而,对连接到第二元件的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例如,连接到第一车轮的车轴第一端)的描述意味着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被设置为比第一元件的其他部分更靠近第二元件。此外,搁置在仅通过重力保持就位的另一物体上的物体不会“耦接”到下部物体,除非上部物体以其他方式基本保持在适当位置。也就是说,例如,台上的书不与其耦接,但是粘在台上的书与其耦接。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可移除地耦接”或“临时耦接”是指一个部件以基本上临时的方式与另一部件耦接。即,两个部件以部件的接合或分离容易且不损坏部件的方式耦接。因此,“可移除地耦接”的部件容易地脱开和重新耦接,而不会对部件造成损坏。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操作性地耦接”意味着多个元件或组件,每个元件或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或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移动,这些元件或组件被耦接,使得当第一元件从一个位置/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配置时,第二元件也在位置/配置之间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元件“操作性地耦接”到另一个元件,反之亦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可旋转地耦接”是指以使得至少一个部件能够相对于另一个部件旋转的方式耦接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可平移地耦接”是指以使得至少一个部件能够相对于另一个部件平移的方式耦接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暂时设置”是指第一元件或组件以允许第一元件/组件移动而无需解耦或以其他方式操纵第一元件的方式搁置在第二元件或组件上。例如,一本书简单地放在台上,例如,该书没有粘或固定在台上,而是“暂时放置”在台上。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对应”表示两个结构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彼此相似并且以最小量的摩擦耦接。因此,“对应于”构件的开口的尺寸略大于该构件,使得该构件可以最小量的摩擦穿过该开口。如果两个组件要“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则可修改此定义。在这种情况下,部件尺寸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小,从而摩擦量增加。如果限定开口的元件和/或插入开口中的部件由可变形或可压缩材料制成,则开口甚至可稍微小于插入开口中的部件。关于表面、形状和线,两个或更多个“对应的”表面、形状或线通常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和轮廓。
如本文所使用的,“行进路径”或“路径”当与移动的元件结合使用时,包括元件在运动时移动穿过的空间。因此,任何固有移动的元素都有一个“行进路径”或“路径”。
如本文所使用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或部件彼此“接合”的表述应当意味着这些元件直接地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部件对彼此施加力或偏压。此外,如本文关于移动部件所使用的,移动部件可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位置的运动期间“接合”另一元件和/或一旦处于所描述的位置就可“接合”另一元件。因此,应当理解,陈述“当元件A移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和“当元件A处于元件A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是等同的陈述并且意味着元件A在移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接合元件B和/或元件A在处于元件A第一位置时接合元件B。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操作性地接合”是指“接合并移动”。即,当相对于被配置成移动可移动或可旋转的第二部件的第一部件使用时,“操作性地接合”意味着第一部件施加足以引起第二部件移动的力。例如,将螺丝刀与螺钉接触。当没有对螺丝刀施加力时,螺丝刀只是“耦接”到螺丝上。如果向螺丝刀施加轴向力,螺丝刀就会压在螺钉上并“接合”螺钉。然而,当向螺丝刀施加旋转力时,螺丝刀“操作性地接合”螺钉并导致螺钉旋转。此外,对于电子元件,“操作性地接合”意味着一个元件通过控制信号或电流控制另一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数量”应表示一或大于一的整数(例如,多个)。
如本文所使用的,在措辞“[x]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者“[y]被配置成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x]”中,“[x]”是元素或程序集的名称。此外,当[x]是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的元素或组件时,代词“its”表示“[x]”,即代词“its”之前的命名元素或组件。
如本文所用,圆形或圆柱形本体的“径向侧面/表面”是围绕或环绕其中,心或穿过其中,心的高度线延伸的侧面/表面。如本文所用,圆形或圆柱形本体的“轴向侧面/表面”是在大致上垂直于穿过中心的高度线延伸的平面中延伸的侧面。也就是说,一般来说,对于圆柱形汤罐来说,“径向侧面/表面”是大致圆形的侧壁,并且“轴向侧面/表面”是汤罐的顶部和底部。
如本文所用,“诊断”测试包括检测或鉴定受试者的疾病状态或病症、确定受试者感染给定疾病或病症的可能性、确定患有疾病或病症的受试者对治疗有反应的可能性,确定患有疾病或病症的受试者的预后(或其可能的进展或消退),以及确定治疗对患有疾病或病症的受试者的效果。例如,诊断可用于检测受试者患有癌症的存在或可能性,或者这样的受试者对化合物(例如,药物,例如药物)或其他治疗产生有利反应的可能性。
如本文所用,术语“病症”通常指疾病、病症、损伤、事件或健康状况的变化。
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或“处理”就病症而言是指预防病症、减缓病症的发作或发展速度、降低发生病症的风险、预防或延迟与病症相关的症状的发展、减少或结束与病症相关的症状、产生病症的完全或部分消退、或其某种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包括将患者或其一部分(例如,组织、器官、身体部分或患者身体的其他局部区域)暴露于放射(例如,电磁放射、电离放射)。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束”是指放射流(例如,电磁波和/或粒子放射)。在一些实施例中,束由源产生并且被限制为小立体角。在一些实施例中,束是准直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通常是单向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束是发散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患者”或“受试者”是指被鉴定和/或选择用于成像和/或放射治疗的哺乳动物。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或受试者接触放射束,例如由放射源产生的主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或受试者是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或受试者是兽医或农场动物、家养动物或宠物、或用于临床研究的动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或患者患有癌症和/或受试者或患者已被认为患有癌症或处于患有癌症的风险中。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治疗体积”或“成像体积”是指被选择用于用放射成像和/或治疗的患者的体积(例如,组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体积”或“成像体积”包括癌症患者中的肿瘤。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健康组织”是指不是和/或不包括治疗体积的患者体积(例如,组织)。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体积大于治疗体积并且包括治疗体积。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放射源”或“源”指的是产生光子(例如,描述为粒子或波)形式的放射(例如,电离放射)的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放射源是线性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其产生X射线或电子以通过使肿瘤与X射线或电子束接触来治疗癌症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源产生粒子(例如,光子、电子、中子、强子、离子(例如,质子、碳离子、其他重离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源产生电磁波(例如,具有在大约1pm至大约1nm范围内的波长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虽然应当理解,放射可被描述为具有波状和粒子状方面,但有时以波的形式来指代放射是方便的,有时以粒子的形式来指代放射是方便的。因此,这两种描述在整个过程中都被使用,而不限制技术,并且理解量子力学定律规定每个粒子或量子实体都被描述为粒子或波。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静态源”是指在使用源进行成像或治疗期间不围绕患者旋转的源。具体地,当对患者进行成像或治疗时,“静态源”相对于穿过患者的轴保持固定。虽然患者可围绕所述轴旋转以在静态源和旋转患者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相当于源围绕静态患者旋转的相对运动,但是静态源在成像或治疗期间不相对于第三物体、参考系(例如,患者所在的治疗室)或患者旋转轴移动,当患者在成像或治疗期间相对于所述第三对象、所述参考系(例如,所述患者位于其中,的所述治疗室)或穿过患者的患者旋转轴旋转时。因此,静态源安装在移动平台上,并且因此当移动平台移动以运输静态源时,静态源可相对于地球和地球上的固定装置移动。因此,术语“静态源”可指移动“静态源”,只要移动“静态源”在对患者进行成像或治疗期间不围绕穿过患者的旋转轴旋转即可。此外,静态源可围绕患者平移和/或旋转,以在对患者进行成像或治疗之前或者在对患者进行成像或治疗之后定位静态源。因此,术语“静态源”可指在非成像和非治疗用途中围绕患者平移或旋转的源,例如,当患者不被成像和/或治疗时相对于患者定位源。在一些实施例中,“静态源”是光子源并且因此被称为“静态光子源”。
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沿轴的平移和/或绕轴的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相对于患者支撑件和/或患者限定的X轴、Y轴和Z轴的坐标系。参见图1。如图1中所示,实施例使用坐标系,其中X轴和Y轴一起处于和/或限定水平面,并且Z轴为和/或限定竖直轴线。对于位于患者支撑件(例如,患者定位设备)上的患者,X轴是左右轴、水平轴或额状轴;Y轴是前后轴、背腹轴或矢状轴;并且Z轴是矢状轴或纵向轴线。X轴和Y轴一起处于和/或限定水平、横向和/或轴向平面。Y轴和Z轴一起处于和/或限定矢状或纵向平面。X轴和Z轴一起处于和/或限定额状或冠状平面。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为“向前”或“向后”的移动是沿Y轴的移动;描述为“向左”或“向右”的移动是沿X轴的移动;并且描述为“向上”和“向下”的移动是沿Z轴的移动。另外,描述为“侧倾”的旋转是绕Y轴的旋转;描述为“俯仰”的旋转是绕X轴的旋转;并且描述为“偏摆”的旋转是绕Z轴的旋转。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技术被描述为具有六个自由度,例如,沿X、Y和/或Z轴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平移以及围绕X、Y和/或Z轴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旋转。
描述
尽管本文的公开涉及某些图示的实施例,但要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是作为示例而非作为限制呈现。
患者定位系统
本文描述的技术涉及用于相对于放射源(例如,治疗处理束或医学成像束)定位患者的系统和相关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涉及用于将患者定位在大致直立位置而躯干沿竖直方向对准(例如,站立、跪着、坐着等)的患者定位系统10。在一些实施例中,放射源是静态源。在一些实施例中,放射源可移动地安装并且被移动以改变放射源的定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包括可竖直平移的可平移构件,使得可平移构件朝向和远离支撑患者定位系统的表面铰接。可平移构件呈托架的形式,其沿竖直方向定向并且包括主体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安装到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又安装到该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为患者定位系统提供稳定性,并收容驱动机构,以影响可平移构件的竖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包括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例如,患者支撑件、患者支撑组件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大致细长的结构。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接收患者并将患者固定在大致直立位置。患者支撑件110可旋转地安装到可平移构件,使得患者支撑件可相对于可平移构件绕竖直轴线(例如,基本上竖直和/或基本上竖直的轴线)旋转。患者支撑件的下端安装到旋转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的上端安装到另一个旋转盘。通过这种布置,患者支撑件可旋转地安装到可平移构件,使得患者支撑件可绕竖直轴线旋转。而且,由于可平移构件能够竖直地铰接,因此安装到可平移构件的患者支撑件可类似地竖直铰接。
患者支撑件110适于接收需要暴露于治疗束和/或成像束的患者。患者支撑件偏离竖直旋转轴线,使得固定到患者支撑件的患者的躯干与竖直旋转轴线对准(例如,患者的竖直轴线与竖直旋转轴线对准)。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患者支撑件支撑的患者的位置可通过患者支撑件与可平移构件的旋转耦接和/或通过可平移构件的竖直平移来调整。通过这种布置,患者的位置可相对于治疗束或成像束调整,使得治疗束或成像束可瞄准患者需要治疗或成像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处于坐下位置,其中患者躯干处于以竖直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竖直直立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的治疗束源由与支撑结构相同的表面支撑,并且因此被固定就位以提供静态源。治疗束源被配置成将固定治疗束引向位于患者支撑件上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束源是直线加速器,并且束通过多叶准直器成形。该源被定位成沿水平方向(例如,基本上水平和/或基本上水平的方向)引导束。检测面板被安装到支撑结构,使得检测面板可位于治疗束的路径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面板被可调整地安装到可调整安装件,使得检测面板的位置可被改变,以有助于患者接近患者支撑件,以便进入到患者定位系统和从患者定位系统外出。可调整安装件是可枢转安装件,使得检测面板摆动远离其与治疗束对准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的检测面板被安装到治疗束源的壳体,以便与成像束源(例如,安装到支撑结构)结合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的检测面板可调整地安装,使得其可移动以有助于患者接近患者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束源定位在与治疗束源水平正交的定向,使得束路径在位于患者支撑件上的患者的区域处相交,但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也包括成像束源和/或治疗束源的其他定向。治疗束和成像束两者都被定向为与竖直旋转轴线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处于被称为第一位置的竖直向下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位置将可平移构件和安装到其的患者支撑件定位成靠近支撑患者定位系统的表面。因此,第一位置可允许患者进入到患者定位系统,使得患者可被固定到患者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平移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其部分地凹入到该表面中,使得旋转盘基本上与该表面齐平,从而有助于患者接近患者支撑件,而患者无需越过不平坦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被配置成使得当患者以就座位置被固定到患者支撑件时,固定治疗束被引向患者(例如,具有大约1900mm的高度的患者)的头部。该高度对应于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患者的高度,从而使得患者定位系统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也包括其他布置并且适合于处于高度和/或重量的上限和下限的患者。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患者以就座位置固定到患者支撑件允许固定治疗束在从患者头顶到患者腹部的一般区域(例如,靠近髋部和/或肚脐)的区域中瞄准患者。例如,治疗束被配置成与就座患者的头部(例如,具有大约1900mm的高度的就座患者的头部)对准。如果患者矮于大约1900mm,则治疗束将被引导到处于第一位置的就座患者的头部上方。因此,实施例提供了通过将可平移构件竖直向上平移远离支撑患者定位系统的表面来将高度低于大约1900mm的患者的头部与治疗束对准。类似地,通过可平移构件的平移将患者竖直向上定位,以将固定治疗束与躯干的任何部分对准,直至患者肚脐的大致区域。实施例还通过将患者支撑件配置成支撑处于站立位置的患者,而使患者处于站立位置,从而利用固定治疗束来瞄准患者低于肚脐的部分(例如,臀部、腿和/或脚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平移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站立的患者由患者支撑件支撑。患者支撑件的竖直高度被配置成容纳具有大约1900mm的高度的患者。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平移构件处于被称为第二位置的竖直向上位置时,站立的患者由患者支撑件支撑。当可平移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治疗束可被引向患者的脚部和/或脚踝,从而提供脚部和/或脚踝的治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适当竖直位置,以将固定治疗束与患者的患者脚部和肚脐之间的部段对准。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使固定治疗束瞄准患者的任何部位,例如从头顶到脚部,同时最小化可平移构件的竖直行程。因此,患者定位系统提供适合所有高度的站立和坐下的患者的患者支撑件,例如,高度范围从处于美国男性的第95高度百分位的患者到处于日本女性的第5高度百分位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竖直平移大约3000至4000mm(例如,3000、3050、3100、3150、3200、3250、3300、3350、3400、3450、3500、3550、3600、3650、3700、3750、3800、3850、3900、3950、或4000mm),以瞄准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患者的从头到脚部的任何部分。最小化可平移构件的竖直行程的一个优点在于患者定位系统所需的竖直空间被最小化,从而允许将患者定位系统定位在比常规治疗仓更小的空间中并降低安装和组装的成本。
当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可能以站立或就座位置被瞄准时,患者由患者支撑件支撑的位置是可选择的(例如,基于患者舒适度、患者状况和/或治疗方案)。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的平移提供了对处于坐下或站立位置的患者的从患者头顶到患者脚部的治疗。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的平移提供了对处于坐下或站立位置的患者的从患者头顶到患者腹部和生殖器区域的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适于在竖直向上的第二位置和竖直向下的第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可平移构件位于支撑患者定位系统的表面的凹入部分中,使得位于可平移构件上的患者的一部分类似地位于凹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被布置成使得当患者被固定到处于第一位置的患者支撑件并且将患者的一部分定位在凹部中时,固定治疗束被引向第95高度百分位的美国男性的头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被布置成使得固定治疗束被引向固定到处于第二位置的患者支撑件的患者的脚部和/或脚踝。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布置减小了患者支撑件的竖直高度,这是通过将可平移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竖直行程的一部分配置到支撑患者支撑件的表面中。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的平移提供了在处于从患者头顶到患者脚部的任何地方的患者身体区域处的对处于坐下或站立位置的患者的治疗。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平移构件的平移提供了在处于从患者头顶到患者腹部和生殖器区域的任何地方的患者身体区域处的对处于坐下或站立位置的患者的治疗。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对例如患者头部、颈部、胸部、乳房、上臂、肘部、下臂、手、腹部、内脏器官、生殖器、肛门、上腿、膝盖、小腿、脚踝和脚部的治疗。该列表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其他身体部位以及患者头部和脚部之间和/或患者头部和生殖器之间的区域都是可通过本技术治疗的可能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例如,CT扫描仪),其包括位于患者定位系统竖直上方的水平环。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220183641,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通过将患者定位系统定位成与成像系统竖直相邻,患者定位系统将患者相对于固定治疗束和成像系统两者来定向。包括这种布置的实施例使处于待由成像系统成像的位置的患者处于直立位置,从而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处于相同直立位置的患者解剖结构的图像,在该直立位置他们也将经受固定治疗束。因此,本技术减少了当在相对于治疗的不同患者位置进行成像时可能因患者解剖结构的重力移位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上所述,放射源(例如,治疗束)固定就位,使得患者和治疗束之间的相对移动受到患者定位系统的移动影响。在替代实施例中,治疗束的位置是可调整的,使得患者和治疗束之间的相对移动通过患者定位系统的移动以及通过调整治疗束的位置来实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治疗束的位置可在两个竖直移位的位置之间调整,使得患者支撑件所需的竖直行程减少,并且替代地由治疗束的竖直调整来解决。此外,本技术提供了减少和/或最小化所需屏蔽量的优点,因为治疗束的调整程度相对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技术包括作为治疗束源的放射源,例如产生由多叶准直器成形的束的直线加速器。然而,本技术不限于包括治疗束源的实施例,所述治疗束源例如产生由多叶准直器成形的束的直线加速器,并且包括如下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与其他形式的放射源、例如与诸如CT或MRI的成像技术一起使用的患者定位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患者固定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患者固定系统安装到患者支撑件,以将患者安全且舒适地固定到患者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固定系统可配置成第一定向,以将患者以就座位置固定到患者支撑件,并且可配置成第二定向,以将患者以站立位置或基本站立位置固定到患者支撑件。
如本文所述,实施例提供了包括患者支撑组件的患者定位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患者支撑组件包括背靠、座椅构件、胫骨托、臂靠、头靠和/或脚撑。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包括脚后跟止挡件。实施例提供了背靠、座椅构件、胫骨托、臂靠、头靠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可在多个位置之中配置,以适应患者从患者支撑系统(例如,从患者支撑组件)进入和/或离开,和/或支撑处于多个位置的患者,以用于成像或治疗。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110可配置成接收并支撑患者,其中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以一定角度倾斜。通过这种布置,作用在患者相对于竖直轴线的倾斜定向上的重力效应可有助于稳定由患者支撑组件接收的患者。实施例提供了患者躯干向前倾斜或向后倾斜。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200268327,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为患者提供相对于竖直轴线在前向上成角度的躯干,以有助于放射源瞄准患者乳房。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躯干配置成倾斜的角度在大约±0°至大约20°之间、在大约±5°至大约15°之间或者大约±10°。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接收躯干以一定角度倾斜的患者,该躯干处于以下两者:第一定向或第一配置,其中患者处于大致就座位置;以及第二定向或第二配置,其中患者处于大致站立或基本上站立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为患者提供“浅坐位置”。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浅坐位置”是指患者处于大致站立位置,其中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成角度,可选地还具有弯曲的膝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处于第一定向,来以大致就座位置接收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可配置成支撑处于就座位置的各种患者群体,例如,具有从相当于美国男性的第95百分位的高度到相当于日本女性的第5百分位的高度的高度范围的患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背靠12。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12与竖直轴线对准或者基本上或有效地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12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使得倚靠背靠的患者类似地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例如,患者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定向的患者支撑件110包括从与背靠12大致对准的平面正交地延伸的座椅构件511,以用于容纳处于就座位置的患者的臀部或后臀。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定向的患者支撑件110包括胫骨托,其朝向背靠定位,以便位于患者脚踝的后部,并且由此不接触处于就座位置的患者的任何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患者支撑件110处于第一定向时,胫骨托13位于座椅构件12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可沿背靠的轴线调整位置的臂靠。沿背靠的轴线调整臂靠的竖直位置可允许具有不同人体测量变化的患者将手臂放置在多个位置,以有助于放射源瞄准特定的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定向的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接收处于大致站立位置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向包括背靠12向后成角度并且竖直向上移位,以接收处于大致站立位置且具有弯曲的膝盖的患者(例如,处于浅坐位置的患者)的背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患者支撑件110配置在第二定向包括将座椅构件从组件移位和/或移动,例如,这是通过将座椅构件向下旋转至与背靠的平面对准的位置或者以其他方式将座椅构件从其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移位,以将座椅构件定位在其不会对患者进入到处于第二位置的患者支撑组件中提供障碍和/或不会对患者被处于第二位置的患者支撑件接收提供障碍的位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定向的患者支撑件110包括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其定位成接触患者的脚后跟并且将支撑处于大致站立位置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被可调整地安装到可旋转盘。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可通过平移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来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构件511位于患者大腿的后部,以便当患者处于膝盖弯曲的大致站立位置(例如,患者处于浅坐位置)时为患者上腿提供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定向的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处于患者脚踝的前部的胫骨托13,例如用于当患者处于大致站立位置时接触患者胫骨。在这种布置中,患者由胫骨托13和背靠12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接收患者胫骨,其中脚踝呈大致竖直对准,但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被定位成使得处于大致站立位置的患者(例如,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倾斜大约10°)定位成髋部弯曲成大约150°的角度,如在躯干和大腿之间测量的。这样的配置将患者保持在稳定且舒适的位置,例如,允许患者在髋部和膝盖弯曲的大致站立位置保持静止且舒适同时使它们的重量由背靠和胫骨托支撑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髋部以大约135°至大约165°之间、大约145°至大约155°之间的角度或以另一合适的角度弯曲,如在躯干和大腿之间测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髋部角度的选择取决于如下因素,包括患者的尺寸、患者躯干后倾角度和/或患者舒适度和/或活动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整臂靠的位置被选择为使得患者上臂相对于与竖直旋转轴线正交的水平面成大约25°的角度。这样的位置为手臂处于胸部上方位置的患者提供舒适且稳定的支撑,例如,以允许胸部区域被放射源瞄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定向的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处于患者脚踝的前部的胫骨托13,例如,其用于当患者处于大致站立位置时接触患者胫骨;以及处于患者脚部的后部的脚撑14(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例如,其用于当患者处于大致站立位置时接触患者脚后跟。在这种布置中,患者由胫骨托13、脚撑14(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和背靠12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接收患者胫骨,其中脚踝呈大致竖直对准,但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被定位成使得处于大致站立位置的患者(例如,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倾斜大约10°)定位成髋部弯曲成大约150°的角度,如在躯干和大腿之间测量的。这样的配置将患者保持在稳定且舒适的位置,例如,允许患者在髋部和膝盖弯曲的大致站立位置保持静止和舒适同时使它们的重量由背靠、胫骨托和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支撑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髋部以大约135°至大约165°之间、大约145°至大约155°之间的角度或以另一合适的角度弯曲,如在躯干和大腿之间测量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髋部角度的选择取决于如下因素,包括患者的尺寸、患者躯干后倾角度和/或患者舒适度和/或活动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整臂靠的位置被选择为使得患者上臂相对于与竖直旋转轴线正交的水平面成大约25°的角度。这样的位置为手臂处于胸部上方位置的患者提供舒适且稳定的支撑,例如,以允许胸部区域被放射源瞄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具有集成背靠的大致细长的直立结构,该集成背靠包括成型为顺应患者解剖结构、例如患者背部的曲率的衬垫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背靠包括由刚性或半刚性垫提供的成型部件,该垫专门模制成衬托患者身体的形状,例如患者背部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成型部件为垫,其配置成针对患者身体模制并在垫内的气体被移除(例如,借助提供通过垫的自密封快速释放阀抽吸的真空)时保持模制的形状。在从垫中去除气体之后,该垫保持其形状(例如,从1周至6周或更长时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成型部件由可从CIVCO Radiotherapy商购获得的VAC-LOK垫提供。类似的产品可从其他供应商商购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患者支撑组件,其包括集成的患者支撑件(以及可选的患者固定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适于相对于竖直轴线成角度地支承患者的背部。背靠的患者接收侧相对竖直轴线向后成角度,并且患者接收侧面向竖直轴线。背靠可竖直调整,来以第一定向或第二定向接收患者背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被配置成沿相对于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倾斜的轴线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可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以大约400mm竖直调整,以适应具有的高度在第95百分位的美国男性和第5百分位的美国女性的高度之间的患者。此外,患者支撑组件安装到可旋转结构(例如,可旋转盘、可旋转平台),以提供患者支撑组件绕竖直轴线的旋转(并且当患者支撑组件支撑患者时,用于提供患者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12通过锁定接口附接到患者支撑件110,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的竖直位置可独立于患者的竖直平移来调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的竖直平移通过可平移构件或通过患者支撑组件相对于可平移构件的竖直平移来实现(例如,患者支撑组件被可移动地安装到可平移构件,使得患者支撑组件适于相对于可平移构件旋转和/或沿竖直方向移动)。因此,可调整患者的竖直位置,而不影响患者相对于患者支撑组件的位置。
调整背靠的竖直位置可能会影响患者位置并导致不期望的移动(例如,改变患者腿部的范围),并且因此导致患者器官的不期望移动。此外,当治疗或成像规划包括利用以螺旋模式照射患者的束来接触患者时,患者在治疗或成像期间被竖直平移和旋转,同时患者支撑组件上的患者位置保持恒定或不变。因此,实施例提供独立地调整患者相对于患者支撑组件的位置以及相对于患者支撑系统和/或束线的竖直位置。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致动器或第一组致动器,以通过调整背靠的竖直位置来调整患者相对于患者支撑组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移动在放射源关闭时实现(例如,用于调整患者位置,以用于治疗或成像或者提高患者舒适度)。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二致动器或第二组致动器,来调整患者相对于患者支撑系统和/或束线的竖直位置,例如,用于在放射源开启时平移患者,或者用于移动患者以与治疗或成像规划、等中心或束线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或者第一组和第二组致动器操作(例如,独立地或同时地),以有助于患者从患者定位系统进入或离开,例如,这是通过将部件移动到有助于进入和/或外出的静态配置,和/或通过对患者施加力来操作性地接合患者,以有助于进入和/或外出,例如,如本文进一步描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的其他元件可独立于患者的竖直平移来调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三致动器或第三组致动器,以用于调整座椅构件的倾斜、定向或竖直位置,例如,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例如,座椅构件可用于辅助将不能走动的患者从轮椅定位到患者定位系统中。作为另一示例,调整座椅构件可有助于调整患者的竖直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被可调整地安装到可旋转盘,并且因此当患者支撑组件相应地处于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包括大致竖直对准的衬垫构件,以用于接收患者的胫骨。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是可调整的,以改变用于左腿的胫骨托和用于右腿的胫骨托之间的宽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具有可调整的宽度,以适应并舒适且稳定地支撑在小腿和/或胫骨之间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一定范围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包括不同尺寸的可互换胫骨托,以适应并舒适且稳定地支撑在小腿和/或胫骨之间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例如,稳定杆)被附接到患者支撑件(例如,附接到胫骨托),以为患者提供支撑,例如,用于支持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帮助将患者定位在患者支撑件上,和/或支持患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被可调整地安装到旋转盘,例如,用于提供相对于背靠的可调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定向中,胫骨托位于座椅构件下方,以便不与由患者支撑组件支撑的就座患者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定向中,胫骨托位于背靠的前方,以当患者背部抵靠背靠定位时支撑患者胫骨。可替代地,实施例提供了胫骨托是可调整的并且可抵靠患者的胫骨定位,并且因此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两者上支撑患者胫骨。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相对于旋转盘可滑动地安装,并且可被锁定就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通过提供支撑患者的支撑表面来进一步稳定患者。虽然患者支撑件的旋转速度足够低使得离心力可忽略并且在成像期间不会使患者不稳定,但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可在旋转期间提供对患者的稳定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脚托14(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以用于在第二定向支承患者的脚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托进一步在患者支撑组件的第一和第二定向两者上支承患者的脚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安装到其上的旋转盘也是脚托。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托(例如,凸起的脚托和/或脚后跟止挡件)被设置为单独的部件并且与旋转盘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托14是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后跟止挡件被可调整地安装到可旋转盘。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后跟止挡件包括用于接收患者的脚后跟的衬垫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后跟止挡件可通过平移脚后跟止挡件来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后跟止挡件相对于旋转盘可滑动地安装并且可被锁定就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四致动器或第四组致动器,以用于调整脚后跟止挡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将脚后跟止挡件定位在座椅构件下方,脚后跟止挡件被调整至有助于患者从患者定位系统进入或外出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三个接触点: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处于第一(例如,就座)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三个接触点: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处于第二(例如,站立或浅坐)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三个接触点: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处于第二(例如,站立或浅坐)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三个接触点:背靠、胫骨托和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四个接触点:脚托(例如,由旋转盘提供)、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处于第一(例如,就座)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四个接触点:脚托(例如,由旋转盘提供)、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处于第二(例如,站立或浅坐)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四个接触点:脚托(例如,由旋转盘提供)、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四个接触点:脚后跟止挡件、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处于第一(例如,就座)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四个接触点:脚后跟止挡件、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处于第二(例如,站立或浅坐)定向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四个接触点:脚后跟止挡件、座椅构件、背靠和胫骨托。虽然所有四个接触点在患者支撑组件的第一和第二定向上接触患者并且为患者提供支撑,但在一些实施例中,胫骨托在第一(例如,就座)定向上对于患者的稳定不那么重要,并且座椅构件在第二(例如,站立或浅坐)定向上对于患者的稳定不那么重要。尽管如此,处于第一(例如,就座)定向的胫骨托有助于再现患者并防止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懒散(例如,由于疲劳),并且处于第二(例如,站立或浅坐)定向的座椅构件有助于防止髋部的侧向移动并使患者转位(以及支撑一些负载)。
因此,本文描述的患者支撑组件提供与患者的至少三个主要接触点,以支撑患者,例如,脚托(例如,由旋转盘和/或脚后跟止挡件提供)、座椅构件、背靠和/或胫骨托中的至少三个。该至少三个接触点通过接触患者身体的三个不同区域来支撑或支承患者,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因此,在成像和/或治疗期间,患者在很长、不间断的时间段内被保持在舒适的位置。此外,例如与具有少于三个接触点的配置相比,该至少三个接触点通过最小化和/或消除患者移动来提高患者稳定性。例如,在一些常规的患者定位技术中,少于三个接触点可能需要患者施加力来维持位置,特别是当处于第二定向时。还可通过提供如本文所述的至少三个接触点来改进患者位置的可再现性。
然而,在某些患者位置,可能不需要患者支撑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背靠、座椅构件、胫骨托、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和/或臂靠)支承或支撑患者(例如,在第一或第二配置中)。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在沿患者身体的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点处支承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的至少三个受支撑区域包括患者的一个或多个端点(例如,患者脚部)或者靠近患者的可移动关节的区域(例如,膝盖、肩膀、髋部)。以这种方式,患者支撑组件可帮助患者维持预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构件通过枢轴安装件附接到患者支撑组件。通过这种布置,座椅构件被定位成当患者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定向时从背靠向外延伸,以由此当患者背部抵靠背靠定位时,为就座的患者臀部提供支撑。同样通过这种布置,座椅构件绕枢轴向下定位,以与背靠朝向相同的平面定位,并且因此在第二位置远离由患者支撑组件接收的患者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臂靠被可调整地安装到患者支撑组件,使得它们的位置可相对于背靠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患者。臂靠的可调整性还可有助于患者手臂被支撑在各种位置,以允许放射源瞄准患者解剖结构的特定部分。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臂靠相对于背靠定位在高竖直位置处允许臂靠在胸部水平上方接收患者手臂,并且可通过提供舒适的支撑来帮助将患者维持在稳定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臂靠支撑患者上臂的重量,并且帮助维持和再现患者上半身的特定姿态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臂靠还在患者支撑组件的移动(平移和/或旋转)期间稳定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臂靠将患者手臂支撑在它们不会干扰成像和/或治疗束的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臂靠将手臂定位在舒适的位置,在那里它们不存在于源和治疗区域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涉及胸部的治疗(例如,涉及乳房的治疗)),患者的一个或两个手臂相对于躯干成大于90度的角度(例如,将一个或两个手臂放置在肩部水平或肩部上方),使得束接触治疗区域,而不接触患者的手臂。换句话说,实施例提供了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在舒适且稳定的位置的臂靠,在那里它们不会干扰治疗和/或成像束(例如,在患者的头部之上)并且因此引入最小的束散射或不引入附加的束散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包括头靠,其位置可竖直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靠与背靠可滑动地连接,以实现头靠相对于背靠的竖直位置,例如,用于接收不同尺寸的患者并提供舒适的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定向的患者定位系统适于用放射源瞄准患者的头部、颈部、乳房和/或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向包括绕其可枢转连接朝向与背靠的平面对准而向下折叠的座椅构件、沿背靠的倾斜轴线竖直向上调整的背靠、远离背靠水平调整的胫骨托以及相对于背靠竖直调整的臂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向还包括水平调整的脚后跟止挡件(例如,通过在可旋转盘的平面中平移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后跟止挡件被定位成接触患者脚后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向还包括处于沿大致横向的患者轴线旋转的各种位置的臂靠,以舒适地适应处于多种治疗位置的患者。
适于接收处于第二定向的患者、例如其中躯干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成角度并且使脚踝由胫骨托(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支撑的患者定位系统是有利的,因为患者位置很大程度上是自支撑的并且舒适。因此,患者能够使用该组件以舒适的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所需的治疗位置。尽管如此,除了患者支撑组件的主要部件(例如,背靠、胫骨托、座椅构件、臂靠、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和头靠)之外,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附加的部件(例如,安全带、可充膨元件、细长带等),以提供补充的支撑、稳定性和/或固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背靠(例如,用于支承或支撑患者的背部)被安装到支柱或立柱,以为背靠提供支撑。支柱本身部安装到平台、基部或表面。患者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承或支撑患者的后部、臀部或大腿的座椅构件。座椅构件安装到紧密靠近背靠的支柱。在其他示例中,座椅构件安装到背靠。背靠和座椅构件被枢转地安装到支柱,以用于调整它们相应的倾斜度。此外,支柱的竖直高度是可调整的,以便调整背靠和座椅构件的竖直高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承或支撑患者的胫骨(例如,患者腿部的前部,例如在膝盖和脚踝之间)的胫骨托。胫骨托安装到背靠和座椅构件前方的平台。胫骨托与背靠偏置,使得当患者的背部抵靠背靠定位时,其面向患者的胫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平台包括多个孔,以用于接收胫骨托安装基部的互补匹配构件。这些孔设置在相对于背靠的若干水平偏移处,使得背靠和胫骨托之间的水平距离可通过将胫骨托安装到不同的孔来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机构来提供胫骨托和背靠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连续调整,例如,使用胫骨托可沿其移动的轨道以及用于将胫骨托固定在沿轨道的特定位置处的对应锁定机构。
背靠、座椅构件和胫骨托包括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并且还可包括用于容纳患者身体的相应区域的衬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患者的脚部的一对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安装到背靠和胫骨托之间的平台。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安装到背靠和胫骨托之间的可旋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包括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后跟止挡件被设置成使得当患者的背部抵靠背靠定位时,其提供接触患者的脚后跟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包括用于接收脚后跟止挡件的互补匹配构件的多个孔。这些孔设置在相对于背靠的若干水平偏移处,使得背靠和脚后跟止挡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可通过将脚后跟止挡件安装到不同的孔来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机构来提供脚后跟止挡件和背靠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连续调整,例如,使用脚后跟止挡件可沿其移动的轨道以及用于将脚后跟止挡件固定在沿轨道的特定位置处的对应锁定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包括带、扣子或者适于在患者脚部的顶侧上紧固以便将它们固定到平台的其他拱形件。在其他示例中,设置除脚撑之外的装置,以用于将患者脚部固定到平台,例如脚形凹陷或凸起的脚部止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承患者的一个或两个手臂的一个或两个臂靠或臂支撑件。一个或两个臂靠在背靠的左侧和右侧处安装到背靠,以相应地接收患者的左臂和/或右臂中的一者或两者。臂靠的竖直高度以及它们相对于背靠的位置经过调整,以用于适应不同尺寸的患者和不同患者位置。每个臂靠包括弯曲部分,以用于接收在肩部和肘部之间延伸的患者上臂的一部分。该弯曲部分枢转地安装到臂,该臂连接到背靠,以用于定向该弯曲部分,从而适配患者的身体尺寸。臂靠可将患者的手臂支承在预定位置,例如如图所示的头顶位置,或者向下的侧向位置,使得手臂位于患者的相应左侧和右侧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配置的患者支撑组件支撑处于基本上站立位置的患者,并且此外,臂靠接合患者上臂并将手臂支承在头顶位置,其中手臂竖直向上成角度并在患者头部上方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的第二配置支承处于基本上站立位置的患者,其中患者大腿至少部分地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患者膝盖相对于大腿弯曲。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背部由背靠支承,患者后部由座椅构件支承,并且患者胫骨由胫骨托支承。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背部由背靠支承,患者胫骨由胫骨托支承,并且患者脚部(例如,脚后跟)由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脚部没有通过位于患者脚踝后部的脚撑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脚部(例如,脚后跟)由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固定,并且患者胫骨不由胫骨托支承,该胫骨托远离患者胫骨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手臂由臂靠支承在头顶位置。可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手臂定位成在患者的侧面处向下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的第一配置支承处于就座位置的患者,其中患者大腿沿基本上水平的方向延伸,并且患者膝盖相对于大腿近似垂直地弯曲。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背部由背靠支承,患者后部由座椅构件支承,并且患者胫骨由胫骨托支承,从而最小化和/或消除可能导致患者沿座椅构件向前滑动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脚部(例如,脚后跟)也由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支承。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脚部没有通过位于患者脚踝后部的脚撑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脚部(例如,脚后跟)通过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固定,并且胫骨托移动远离患者胫骨。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手臂定位成在患者的侧面处向下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手臂由臂靠支承在头顶位置。
如本文所述,实施例提供了患者支撑件110安装到可旋转结构,例如可平移构件的旋转盘,以提供患者支撑组件绕竖直轴线的旋转。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被安装到旋转盘。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与旋转盘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旋转盘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被配置成沿竖直方向移动或平移。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安装到剪式升降机构310并安装在剪式升降机构310上方,例如,如本文所述。因此,可调整患者支撑组件和患者的竖直位置,而不影响患者支撑组件的配置或患者相对于患者支撑组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和可平移构件共享相同的竖直轴线。
如本文所述,本技术提供了相对于竖直轴线具有可调整倾斜度的背靠。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的平面平行于患者支撑组件的竖直轴线,例如,用于使患者的躯干处于基本上竖直定向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的平面相对于竖直轴线顺时针倾斜(例如,背靠相对竖直轴线向后倾斜),例如,用于使患者躯干处于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后倾斜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的平面相对于竖直轴线逆时针倾斜(例如,背靠相对竖直轴线向前倾斜),例如,用于使患者躯干处于相对于竖直轴线向前倾斜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适于相对于可平移构件的水平面或任何其他固定水平表面倾斜或枢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11被枢转地安装到可平移构件,使得患者支撑件110绕平台的点倾斜或枢转,并且倾斜点是平台的中心点或位于由平台限定的区域内的任何其他点。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平台被安装到圆形构件(例如,包括球体、半球体、球体的一部分或其他圆形表面的形状)上,并且该平台能够相对于该圆形构件倾斜和旋转。因此,平台11绕圆形构件的枢转提供了平台相对于圆形构件的俯仰和侧倾的两个自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移动自由度用于倾斜患者支撑件110和患者,例如,用于调整患者的角度位置,以便与治疗或成像规划对准,或者用于避免照射患者的不意在放射治疗或成像的区域。将平台安装到圆形构件(例如,耦接到平台的前部),例如球窝接头或其他圆形接头,提供了空间中的固定参考点,角移动围绕该固定参考点定向。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若干致动器,以用于控制基部相对于圆形构件的倾斜的定向和幅度,以改善基部的稳定性。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致动器被设置在基部的后部,从而使两个后致动器一起移动使基部俯仰,并且使后致动器不同地移动使基部侧倾。基部绕基部中心处的球形接头移动,并且耦接到基部的前部的圆形构件允许俯仰和侧倾移动,但防止偏摆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可枢转的基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枢转基部还包括平台,患者支撑组件被安装到该平台上,并且该平台通过球形接头枢转地连接到支架。该支架附接到固定表面或可平移构件的旋转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枢转基部还包括多个致动器(例如,1、2、3、4、5、6、7、8、9、10个或更多个致动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枢转基部包括连接在平台和支架之间的三个致动器,例如,用于使平台相对于支架绕球形接头枢转。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三个致动器包括位于球形接头附近并接合平台的第一侧的一个前致动器以及位于球形接头远侧并接合平台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两个后致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致动器产生平台的俯仰移动,其中,前致动器与后致动器提供推拉布置结构,例如,当后致动器扩展时,前致动器收缩,并且反之亦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产生平台的侧倾移动,其中,后致动器彼此处于推拉布置结构,而前致动器没有显著移动。球形接头(以及因此可枢转基部的枢转点)定位成与平台的几何中心偏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枢转基部的枢转点从基部的中心以及从治疗或成像系统的等中心移位或偏移。在特定实施例中,致动器布置有呈三角形配置的三个致动器,其中枢转点位于致动器中的一个附近,相对于枢转点与所有致动器等距或基本上等距的配置,这减少了由俯仰和侧倾的组合引起的偏摆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点和致动器的布置使得患者支撑组件和患者的大部分负载位于球形接头和后致动器之间。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枢转基部包括连接在平台和支架之间的两个致动器,例如,用于使平台绕基部中心处的球形接头枢转,并且耦接到基部的前部的圆形构件(例如,第二球形接头)防止偏摆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部圆形构件位于中心球形接头附近并且接合平台的第一侧,并且两个后致动器位于球形接头的远侧并且接合平台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致动器产生平台的俯仰移动,其中,后致动器提供推-推或拉-拉布置结构,例如,两个后致动器扩展或两个后致动器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致动器产生平台的侧倾移动,其中,后致动器彼此处于推拉布置结构,例如,第一后致动器扩展并且第二后致动器收缩。球形接头(以及因此可枢转基部的枢转点)定位成与平台的几何中心偏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枢转基部的枢转点从基部的中心以及从治疗或成像系统的等中心移位或偏移。在特定实施例中,两个后致动器布置成使得前部圆形构件呈三角形配置,其中枢转点位于圆形构件附近,相对于枢轴点与三角形的所有点等距或基本上等距的配置(例如,包括两个后致动器和圆形构件),这减少和/或消除了由俯仰和侧倾的组合引起的偏摆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点和致动器的布置使得患者支撑组件和患者的大部分负载位于球形接头和后致动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患者支撑件110除了可绕竖直轴线旋转之外,还可在水平面中平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可在与竖直旋转轴线正交的水平面中平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包括成正交关系的两对平行轨道,患者支撑件110被可滑动地连接到第一对轨道,以便沿第一正交方向平移,并且第一组轨道被可滑动地连接到第二对轨道,以便沿第二正交方向平移。
可配置患者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配置且可移动的部件,例如,背靠12(例如,可配置且可移动的背靠)、头靠(例如,可配置且可移动的头靠)、臂靠(例如,可配置且可移动的臂靠)、座椅构件511(例如,可配置且可移动的座椅构件)、胫骨托13(例如,可配置且可移动的胫骨托)和/或脚撑14(例如,可配置且可移动的脚撑)。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撑14为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的一个或多个可配置且可移动的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例如,与背靠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背靠)、机动头靠(例如,与头靠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头靠)、机动臂靠(例如,与臂靠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臂靠)、机动座椅构件(例如,与座椅构件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例如,与胫骨托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与脚撑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脚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动脚撑是机动脚后跟止挡件(例如,与脚后跟止挡件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脚后跟止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马达被构造成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背靠,头靠马达被构造成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头靠、臂靠马达被构造成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臂靠,座椅构件马达被构造成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座椅构件,胫骨托马达被构造成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胫骨托,和/或脚撑马达(例如,脚后跟止挡件马达)被构造成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配置成静态配置的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其被配置成动态配置(例如,移动以辅助患者移动的配置,例如用于患者进入和/或用于患者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部件(例如,计算机、微控制器和/或微处理器),其配置成协调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控制和/或移动,所述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机动头靠、机动臂靠、机动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机动脚后跟止挡件),以将可配置患者支撑件设置成一种或多种特定配置,包括处于指定位置的机动背靠、机动头靠、机动臂靠、机动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机动脚后跟止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可被配置成特定配置,例如包括:患者进入状态,其配置成供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患者待命状态,其配置成在患者已进入之后并且在患者等待被成像和/或治疗时(例如,在患者成像和/或患者治疗之前)支撑患者;患者成像/治疗状态,其配置成在患者被成像和/或治疗时支撑患者;和/或患者外出状态,其配置成供患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协调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机动头靠、机动臂靠、机动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机动脚后跟止挡件))的控制和/或移动以将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设置成一种或多种特定配置的部件(例如,计算机、微控制器和/或微处理器)被配置成致动和/或控制背靠马达、头靠马达、臂靠马达、座椅构件马达、胫骨托马达和/或脚撑马达(例如,脚后跟止动件马达)。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机动头靠、机动臂靠、机动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机动脚后跟止挡件))包括将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设置成“开启”状态(例如,通过向该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例如,向操作性地耦接到机动部件的马达)提供电流和/或电压)或者设置成“关闭”状态(例如,通过消除给该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例如,给操作性地耦接到机动部件的马达)的电流和/或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机动头靠、机动臂靠、机动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机动脚后跟止挡件))包括控制该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线性和/或旋转速度;和/或控制该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线性和/或旋转加速度(例如,通过控制操作性地耦接到机动部件的马达的线性和/或旋转速度;和/或控制操作性地耦接到机动部件的马达的线性和/或旋转加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软件(例如,软件对象),该软件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机动头靠、机动臂靠、机动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机动脚后跟止挡件)的指定位置和/或指定移动(例如,协调移动)的指令;以及相关联的计算机存储器,以存储该软件和/或存储描述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和/或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机动部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方法作为目标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机动部件的位置和/或指定移动的数据和/或数据结构被提供作为对象数据结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移动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面向对象管线,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对象,以移动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的位置和/或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机动部件的位置特定于个体患者;特定于个体成像和/或治疗规划;和/或特定于个体患者的个体成像和/或治疗规划。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机动部件的位置的数据和/或数据结构被提供作为对象数据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供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例如,可配置患者支撑件被配置成移动至患者进入状态,例如用于提供作为患者进入状态的静态配置。配置成处于患者进入状态的患者支撑件包括处于有助于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的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例如,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处于允许患者容易地接近患者支撑件并且不妨碍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进入状态被配置成有助于患者进入到站立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进入状态被配置成有助于患者进入到坐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提供动态配置,该动态配置例如通过支撑患者和/或通过对患者施加力,以将患者引导、推动或拉动至可配置患者支撑件上的位置,来辅助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接触患者,操作性地接合患者,并对患者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手臂、腿、躯干、头部、脚部、手、臀部、膝盖、肘部)施加力,以有助于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患者,操作性地接合患者,并对患者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手臂、腿、躯干、头部、脚部、手、臀部、膝盖、肘部)施加力,以有助于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来引导患者,以有助于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移动至静态配置,即患者待命状态,例如,用于为已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并等待成像和/或治疗(例如,患者已进入到患者支撑件中,但尚未处于用于成像或治疗的最终位置)的患者提供稳定且舒适的支撑的患者待命状态。患者待命状态可与患者成像/治疗状态相同或相似,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待命状态不同于患者成像/治疗状态。患者待命状态可包括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处于待命位置,该待命位置与处于患者进入状态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的位置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处于患者待命状态的患者支撑件包括处于以下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该位置在患者进入之后以及在患者的成像和/或治疗之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例如,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处于如下位置:提供舒适的就座和/或站立位置,其支撑患者的身体,并且在成像和/或治疗之前对患者的移动施加最小的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待命状态包括处于待命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该待命位置阻碍从患者支撑件外出,但是这种阻碍是患者待命配置的结果并且不一定是患者待命配置所需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移动到作为患者成像/治疗状态(图5A-5B)的静态配置,例如,用于提供作为稳定且舒适的支撑的患者成像/治疗状态,以用于将患者15维持在成像位置和/或治疗位置(例如,静止、基本上静止和/或有效静止位置),以便成像和/或治疗。
在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放射源(例如,成像束和/或治疗束)被固定就位,使得患者与治疗或成像束之间的相对移动通过患者定位系统和/或患者支撑件的移动来实现。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患者的一些运动可能负面地影响图像质量,并且患者的一些运动被包括作为成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患者的“静止位置”(例如,“基本上静止”和/或“有效静止位置”)是指患者相对于患者定位系统和/或相对于患者支撑件静止的患者位置。处于“静止位置”(例如,“基本上静止”和/或“有效静止位置”)的患者可但不一定相对于治疗或成像束静止,例如,当患者和患者支撑件相对于治疗或成像束旋转和/或平移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从患者进入状态移动到患者成像/治疗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从患者待命状态移动到患者成像/治疗状态。患者成像/治疗状态可与患者待命状态相同或相似,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成像/治疗状态不同于患者待命状态。患者成像/治疗状态可包括处于成像/治疗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该成像/治疗位置不同于处于患者进入状态和/或患者待命状态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患者成像/治疗状态的患者支撑件包括处于如下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所述位置提供稳定和舒适的支撑,以用于将患者维持在成像位置和/或治疗位置(例如,静止、基本上静止和/或有效静止位置),以用于患者的成像和/或治疗。例如,处于患者成像/治疗状态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处于如下位置:其提供舒适的就座和/或站立位置,该位置支撑患者的身体并且最小化和/或消除成像和/或治疗期间的患者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移动至作为患者外出前状态的静态配置,例如,用于提供患者离开前状态,该状态对于已被成像和/或治疗并且正在等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的患者来说是稳定且舒适的支撑。患者外出前状态可与患者成像/治疗状态相同或相似,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外出前状态不同于患者成像/治疗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外出前状态与患者待命状态相同或相似。患者外出前状态可包括处于外出前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外出前位置不同于处于患者成像/治疗状态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的位置。患者外出前状态可包括处于外出前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外出前位置不同于处于患者外出状态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处于患者外出前状态的患者支撑件包括处于如下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所述位置在患者的成像和/或治疗之后并且在患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之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例如,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处于如下位置:其提供舒适的就座和/或站立位置,所述位置支撑患者的身体,并且在患者等待外出时对患者的移动施加最小的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外出前状态包括处于外出前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外出前位置阻碍从患者支撑件外出,但是这种阻碍是患者外出前配置的结果并且不一定是患者外出前配置所需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提供动态配置,该动态配置帮助患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例如,这是通过为患者提供支撑和/或通过对患者施加力,以将患者引导、推动或拉动出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定位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被配置成接触患者,操作性地接合患者,并对患者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手臂、腿、躯干、头部、脚部、手、臀部、膝盖、肘部)施加力,以有助于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定位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患者,操作性地接合患者,并对患者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手臂、腿、躯干、头部、脚部、手、臀部、膝盖、肘部)施加力,以有助于患者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来引导患者,以有助于患者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移动到静态配置,以便患者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例如,可配置患者支撑件被配置成移动到患者外出状态,例如,用于提供作为患者外出状态的静态配置。配置成处于患者外出状态的患者支撑件包括处于如下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所述位置有助于患者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例如,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处于允许患者容易地远离患者支撑件移动并且不妨碍患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外出状态被配置成有助于处于站立位置的患者的外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外出状态被配置成有助于处于坐下位置的患者的外出,例如,这是通过帮助患者站立并移出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机动部件(例如,机动背靠(例如,与背靠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背靠)、机动头靠(例如,与头靠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头靠)、机动臂靠(例如,与臂靠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臂靠)、机动座椅构件(例如,与座椅构件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座椅构件)、机动胫骨托(例如,与胫骨托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胫骨托)和/或机动脚撑(例如,与脚撑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脚撑));部件(例如,计算机、微控制器和/或微处理器),其配置成协调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控制和/或移动;软件,其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机动部件的位置和/或移动(例如,协调移动)的指令;以及相关联的计算机存储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软件和/或存储描述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和/或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机动部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动脚撑是机动脚后跟止挡件(例如,与脚后跟止挡件马达操作性地接合的脚后跟止挡件)。
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可配置患者支撑件的自动化且可再现的设置(例如,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自动化且可再现的设置)。例如,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针对个体患者、个体治疗规划和/或个体成像规划的定制配置,这些配置由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参数描述,并且可被调用以再现针对任何特定患者和/或治疗规划的个体化配置。这些参数描述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位置、行进路径、速度和/或加速度,以提供本文描述的任何静态和/或动态配置(例如,患者进入状态、辅助患者进入到患者支撑件的动态配置、患者待命状态、患者成像/治疗状态、患者外出前状态、帮助患者从患者支撑件外出的动态配置和/或患者外出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特定类别的患者(例如,基于高度、重量、成像或治疗区域、性别、种族或其他人口统计数据的人口统计)提供预定的标准化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的标准化配置提供基本配置,该基本配置被修改以适应患者的特定且个性化的患者特性和/或特定且个性化的成像和/或治疗规划。
因此,本技术提供了相对于先前技术的优点,例如,这是通过提供减少设置时间的自动化设置,以及通过提供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可重现设置。
六自由度移动及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以六个自由度移动,并且还包括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主动补偿,同时调整另一自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主动补偿来维持期望的患者区域(例如,治疗区、成像区)与治疗或成像束对准。换句话说,补偿确保患者治疗区与等中心对准。
例如,当患者15位于移动以俯仰(绕X轴旋转)或侧倾(绕Y轴旋转)的患者支撑件110中时,患者支撑件也沿X方向或Y方向平移,以维持期望的患者区域与治疗或成像束对准。换句话说,患者支撑组件的旋转可使患者的部分移动远离等中心束,并且这种移动可通过对应的平移来补偿,以重新对准。补偿量取决于旋转量以及期望的患者区域所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X方向和Y方向平移的组合补偿沿弧形轨迹移动远离等中心束的期望患者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可利用多轴致动器系统移动的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序号16/649,337,其公布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200268327,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参考图6A-6C,补偿被图示为顺序步骤。图6A图示了处于第一定向的患者定位系统10中的患者15。由源230产生的成像和/或治疗束220与期望的患者区域210对准。
图6B图示了处于第二定向的患者定位系统10中的患者15,其已绕轴线240旋转235(例如,以产生患者定位系统和患者的俯仰或侧倾)。作为图6B中所示的旋转(例如,俯仰和/或侧倾)的结果,期望的患者区域210已移动成不与成像和/或治疗束220对准(例如,期望的患者区域210已移动成不与等中心对准)。
图6C图示了已被补偿(例如,通过平移250患者定位系统10和患者15)的处于第三定向的患者定位系统10中的患者15。具体而言,患者定位系统10被平移250,以将期望的患者区域210与成像和/或治疗束220重新对准(例如,以将期望的患者区域210与等中心重新对准)。换句话说,患者定位系统10和定位在其上的患者15被平移,以补偿旋转(例如,俯仰和/或侧倾),并且因此当患者定位系统10被旋转或枢转时,维持期望的患者区域210与成像和/或治疗束220(例如,与等中心)对准。
本技术不限于图6A-6C中所示的实施例,其中,旋转是从竖直位置到斜倚位置并且平移是向前和向上。本技术包括对绕任何轴线或多个轴线的旋转的补偿以及在一维、二维和/或三维中的适当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第二旋转来补偿第一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移由第二平移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通过平移来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平移通过旋转来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偿(例如,平移和/或旋转)与被补偿的移动(例如,平移和/或旋转)同时或基本上同时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是基于已知且固定的等中心高度。例如,对于低座椅上的较矮(例如,坐下)的患者,该低座椅通过将平台放高以将其提升到束高度来定位,将需要小的平移来补偿平台的倾斜,因为从等中心到平台的圆半径很小。另一方面,对于较高座椅上的较高患者,平台较低,以将治疗部位放置在等中心点。因此,平台和等中心之间的半径较大,并且因此需要更多补偿。平台的高度是已知的,并且座椅的高度是已知的,它们一起限定了任何测得的俯仰和/或侧倾所需的补偿量。
患者定位系统、患者定位设备、患者支撑件、患者、质量保证装置等的对准以及用于补偿旋转和平移的技术也在美国专利申请序号63/399,862中论述,该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常规的调整系统需要迭代过程来移动交叉耦接的各个轴线,以实现期望的补偿。换句话说,常规的补偿方法涉及反复试验和错误。
有利地,与常规系统相比,患者定位系统10具有较小的机械挠曲。在常规系统中,部件的机械挠曲可能会产生患者相对于束线的定位的变化,并导致系统等中心不准确。系统中的挠曲通常取决于患者的定位和患者的重量。常规系统(例如,机械臂)具有从基部悬伸的大质量。例如,在一些常规系统中,大型台架绕患者旋转,并且机械挠曲降低了定位等中心的准确度和/或精度。患者移出并远离基部越远,产生的机械挠曲就越大。另外,患者重量是常规系统中发生的机械挠曲量的附加变量。对准和补偿机械挠曲的常规方法包括不是非常准确的激光和向患者提供附加放射剂量的射野成像。对于每个疗程都必须重复补偿机械挠曲的常规方法,并且其增加了设置的复杂性和时间。相反,本文提供的包括患者定位系统的技术更加精确和/或准确地限定(例如,定位)系统等中心。例如,有时治疗包括将肿瘤重新定位到系统等中心,这与移动患者定位系统相关联。本文描述的技术提供了精确且准确的重新定位,因为患者定位系统的旋转和/或平移的精确度相对于常规技术增加。
在所示实施例中,六个自由度被设计成使得悬伸的无支撑量不变化并且保持恒定,而与患者位置无关。如此,当患者在患者定位系统内重新定位时,本文所公开的患者定位系统中的机械挠曲量被消除和/或最小化。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最小化无支撑悬伸量来最小化挠曲。换句话说,患者定位系统以将不同患者的可变重量与所发生的机械挠曲量解耦的方式与患者一起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生的机械挠曲量由模型来表征,该模型组合了对于一定范围的位置(在没有患者的情况下)的挠曲测量值和具有各种负载的挠曲测量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偏转校正表基于该模型创建并且当患者定位系统移动时自动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图像引导系统或合适的质量保证工具来捕获这样的模型的数据。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序号63/396,444,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有利地,本文所公开的患者定位系统针对各种患者位置中的各种患者重量自动补偿机械挠曲。常规设计需要患者在治疗位置的图像来考虑机械挠曲,这增加了患者成像剂量和设置时间。
在常规的CT扫描中,X射线由X射线管产生,并且X射线检测器与X射线管相对安装。采集CT图像数据包括在保持管和检测器的台架旋转360度时记录多张射线照片。由于常规台架的质量,重力导致源和/或检测器的台架支撑臂中的机械挠曲,并且可移动台架旋转轴线。因此,常规的CT扫描系统通常需要校正CT扫描图像,以补偿由重力引起的台架系统的旋转中的几何非理想性。虽然CT扫描仪的挠曲问题不大,因为它们通常包括平衡环,但锥束CT(CBCT)扫描仪仍然存在问题,因为它们经常具有因巨大的悬臂而产生的大幅挠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仪不移动成像源或检测器,并且不产生损害图像质量的机械挠曲。换句话说,由于没有旋转源或检测器,不需要对源或检测器的机械挠曲的复杂校正。
链传动装置和剪式升降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包括剪式升降机构310,例如用于沿竖直方向平移患者支撑组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支撑组件10安装到剪式升降机构310并安装在剪式升降机构310上方。在所示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包括放置在相对侧上的两个剪式升降机构310。
参考图7A和7B,剪式升降机构310被图示为处于完全缩回(收缩)位置(图7A)和完全伸展位置(图7B)。本文公开的剪式升降机构310包括剪式框架311和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该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配置成使剪式升降机构310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剪式框架311的前侧317包括相对于平台11固定的固定端318,并且剪式框架311的后侧319包括相对于平台11可滑动的可移动端320。
参考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是包括壳体317和链313的推链传动装置。链313包括具有互锁轮廓315的分立链节314,从而使得链313能够沿一个方向侧倾或折叠,以形成刚性推力装置。特别地,链313的端部316耦接到平台11,并且当链313从壳体317向上被驱动时对平台11施加竖直力。
常规的剪式升降机包括常规的致动器,其设计用于在剪式框架行程结束时出现峰值负载。例如,处于收缩配置的剪式框架所需的力大于当剪式框架部分伸出时所需的力。常规的致动器设计要么过度设计以处理峰值负载状况(其在其他负载状况下效率低下),要么在平台处于其最低点和峰值负载时难以提升平台。
参考图8,当剪式框架311处于收缩位置时,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位于剪式框架311的中点321处。如此,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所需的力在框架311的整个行程中近似恒定。换句话说,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所需的力与剪式框架311中的行进距离之间存在恒定的关系。与常规的剪式升降机构相比,通过所公开的剪式组件310的重量分布也得到改善。
有利的是,所公开的剪式升降组件310是紧凑的。特别地,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是能够实现在完全收缩位置和完全伸展位置之间的所需行程的紧凑致动器。与具有长的整体封装以提供期望行程的常规致动器不同,本文公开的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以紧凑的形式提供剪式框架311的所需行程。在一些实施例中,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提供大约1吨的力。
重量感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载荷传感器411的重量感测组件410。在所示实施例中,重量感测组件410包括四个载荷传感器411。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411是基于应变的载荷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是可从VariohmEurosensor获得的SSM11载荷传感器。
参考图10和图11,平台11和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的整个竖直负载经过载荷传感器411并由载荷传感器411检测。具体而言,载荷传感器411安装在平台11和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之间。换句话说,载荷传感器411的第一端412耦接到平台11,并且载荷传感器411的第二端413耦接到链传动装置致动器312的链313。平台和定位系统和/或患者的重量引起载荷传感器411的偏转,并且载荷传感器411中的应变被转换成由处理器接收的电输出信号,例如,用于检测平台11上支撑的重量的量。
参考图11和12,支撑构件414耦接到链313的端部316,并且载荷传感器411定位在支撑构件414上。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构件414近似垂直于链313的延伸方向(例如,竖直地)定向(例如,水平地)。形成在支撑构件414中的凹口415接收对应的载荷传感器411的第二端413。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构件414包括两个凹口415,以接收两个载荷传感器411。
患者定位系统10将载荷传感器411检测到的信息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可针对重量的量、重量的位置、重量是否应存在或不应存在以及重量是否正在改变或移动来监测检测到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将座椅、脚托(例如,脚后跟止挡件)、靠背等移动到各种位置/配置中的一者时,并且当部件对患者施加力以帮助进入、外出等时,来自载荷传感器411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患者的重量,然后可利用该重量来确定推或拉患者期望或需要的力的量(例如,通过动态配置来帮助患者从患者支撑件进入或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411被用于确定患者和/或技术人员的姿态和位置。检测到的重量的位置可用于确定操作(例如,对束供能、移动支撑件、平移和/或旋转患者等)是否安全地发生。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测来自载荷传感器411的输出,以在检测到的重量与重量的预期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提供安全闭锁并防止操作。例如,如果在平台11上检测到技术人员16(图13A和图13B)的重量,则平台的移动(例如,X、Y、Z、俯仰、侧倾和/或偏摆的六个自由度轴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移动)和/或成像或治疗束的供能被闭锁,直到不再在平台上检测到技术人员。作为另一个示例,在患者支撑件上以外的位置检测到的重量可指示物体位于平台上,并且因此平台不应移动,直到该物体被移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411用于检测患者支撑件上的重量和/或重量分布的突然变化和/或平台上除了患者支撑件之外的区域中的重量的突然增加,这可能表明患者跌倒或掉出患者支撑系统。同样,由载荷传感器411检测到的重量的突然增加可指示患者支撑件的部件在移动期间与某物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411用于检测成像期间患者支撑件上的重量的位置的变化,这可指示患者在成像期间已移动,并且患者的图像可能具有降低的质量(例如,相对于没有移动的患者的图像)。检测患者的移动可指示应重复成像以获得足够质量和/或改进质量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411用于使用患者重量来识别和/或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或确认检测到的重量是否是适当和/或预期的。例如,将载荷传感器检测到的患者重量与基于先前经历和/或患者记录的预期患者重量进行比较,并且至少部分地使用其来确认患者的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荷传感器411用于补偿平台中的挠曲,例如,平台一侧上的质量可通过激活如本文所述的致动器来补偿(例如,三致动器实施例中的1、2或3个致动器;例如,二致动器实施例中的1或2个致动器),以移动平台来补偿该质量。
座椅倾斜轴
参考图14,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包括可调整座椅组件510,其包括具有两个偏置杆512的座椅构件511。通过这种布置,座椅构件511定位成当可调整座椅组件510处于第一定向时从背靠向外延伸,以由此当患者背部抵靠背靠定位时为就座的患者臀部提供支撑。同样通过这种布置,座椅构件511被向下定位(绕旋转轴线513旋转)以朝向与背靠相同的平面定位,并且因此被定位成远离由处于第二位置的患者支撑组件接收的患者。常规的可调整座椅包括与座椅的旋转轴线对准的大金属轴,并且由于金属轴位于成像或治疗束线附近而产生问题。可调整座椅组件510不包括与座椅构件511的旋转轴线513对准的金属轴或轴杆。相反,杆512具有与座椅构件511的旋转轴线513偏置的轴线513。
参考图14和图15,座椅构件511包括配置成接收偏置杆512的两个凸耳514。座椅构件511包括可滑动地耦接到两个安装件517的弧形表面516(图17)的弧形表面515。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构件511为P形。在所示实施例中,座椅构件511的弧形表面515定位在两个凸耳514之间。
参考图14,杆512的一部分被接收在形成于框架构件519中的弧形槽518内。当座椅构件511绕旋转轴线513旋转时,杆512在槽518内平移,并且弧形表面515相对于安装件517滑动。在所示实施例中,杆512在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和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上与座椅构件511的旋转轴线513偏置。如此,座椅构件511可绕旋转轴线513旋转,但不包括沿旋转轴线513的金属轴,如果其将干扰束。
继续参考图14,可调整座椅组件510包括耦接到座椅构件511的夹板520,并且配置成当座椅构件511在位置之间移动时约束和/或防止座椅构件511的竖直移动。参考图16,夹板520包括耦接到座椅构件511的弧形表面515的中心部分521。夹板520还包括两个翼522(臂),其被配置成接收在形成于安装件517上的对应凸缘523下方。换句话说,夹板520的翼522接合安装件517的凸缘523,以限制座椅构件511的竖直移动。
参考图18,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可调整座椅组件550包括绕轴线513旋转的座椅构件511和与旋转轴线513对准的非金属轴524。换句话说,常规的金属轴被与座椅构件511的旋转轴513对准的非金属轴524替代,使得非金属轴524不干扰成像或治疗束。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金属轴由聚合物或玻璃纤维(例如,G-10)制成。
安装调平调整
在安装期间,重要的是患者定位系统的旋转轴线与束轴线对准。当轴线在具有不平坦表面的长距离上投影时,对准会变得困难。在一些实施例中,束限定坐标系的原点,并且患者定位系统与束和/或束坐标系的对准是重要的。常规的患者定位系统在治疗实施期间不旋转或移动,并且因此不需要对常规系统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患者定位系统不使用台架,并且因此需要与束等中心的精确对准。例如,患者能够走到患者定位系统上的患者定位系统导致到等中心的长投影(例如,大约148cm)。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调整器610被用于在安装期间调平患者定位系统10。调整器610各自具有用于调平的X、Y和Z调整。例如,调整器610可在Z方向上调整,并且随后径向调整,以提供X和/或Y方向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X和Y调整独立于(不影响)Z调整。调整器610是紧凑设计,其不会增加凹坑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器610定位在患者定位系统10的轴承下方,以用于三点轴线调整。
参考图20,三个调整器610耦接到患者定位系统10的底部611。在所示实施例中,调整器610在周向方向上等距隔开。换句话说,三个调整器610隔开大约120度。在所示实施例中,调整器610定位在凹坑中患者定位系统10和该凹坑的底部之间。
参考图19,调整器610包括第一块体612和可相对于第一块体612移动的第二块体613。调整器610包括位于第一块体612和第二块体613之间的第一低摩擦片614,以及位于第二块体613上的第二低摩擦片615。在一些实施例中,低摩擦片614、615是低摩擦IGUS片材(例如,如在igus.com上商业提供的;示例性材料为IGLIDUR G)。患者定位系统10的一部分616(图20)定位在第二块体613上的第二低摩擦片61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616是底部轴承的一部分。
继续参考图19,凹槽617被限定在第一块体612和第二块体613之间,并且凹槽617配置成接收调平楔,以调整第二块体613相对于第一块体612的位置。响应于调平楔被插入到凹槽617中,第二块体613沿第一低摩擦片614相对于第一块体612滑动。
在安装期间,调整器610定位在凹坑内,以限定竖直方向(例如,Z方向)上的水准面。然后,移动一个调整器610以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实现期望位置,并且移动另外两个调整器610以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实现期望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器610实现大约+/-2.5mm(例如,大约2至3mm(例如,2.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2.95或3.00mm))的调整范围。
锁定患者支撑接口
参考图23A、23B和24,用于患者定位系统10的倾斜和平移接口710接受靠背(用于竖直坐着的患者)、水平台(用于俯卧/仰卧的患者)和较小的台(用于QC目的)(通常称为支撑构件)的模块。接口710包括具有容器715的基部714,该容器715包括定位在容器715内的第一低摩擦垫716A和第二低摩擦垫716B。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垫716A定位在容器715的第一侧(前侧)上,并且第二垫716B定位在与容器715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后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716A和/或部段垫716B为尼龙。
参考图21和22,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构件(例如,背靠12)包括对应于接口710的机械舌部和杆接口711。舌部和杆接口711确保背靠12(或任何其他模块部件)相对于基部714完全且正确地插入。出于对准目的,重要的是任何接口都不允许安装的靠背移动,同时仍适应制造和组装公差。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具有两个支撑装置的舌部和杆接口711:舌部712和两个杆713A、713B。如本文所论述的,所公开的模块靠背可由外行用户用接口710互换,是可重复的,并且在安装时不会挠曲。
类似于容器715,舌部712包括至少一个低摩擦(例如,尼龙)垫717A-717D。在所示实施例中,舌部712包括四个垫717A-717D,其中舌部712的每一侧上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低摩擦垫717A-717D为尼龙。舌部712可移除地接收在容器715内,以将支撑构件(例如,靠背、台面等)与基部714耦接。当舌部712被接收在容器715内时,舌部712上的垫717A-717D直接接合容器715中的垫716A-716B。低摩擦垫716A-B和垫717A-717D之间的精确配合使得插入容易,同时仍然保持低挠曲。
参考图25和26,容器715中的垫716A-716B包括前倾斜边缘718,并且舌部712上的垫717A-717D包括对应的前倾斜边缘719。当舌部712插入插座715内时,对应的倾斜边缘718、719有助于舌部712的适当对准。
参考图22,舌部712定位在第一杆713A和第二杆713B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杆713A、713B沿平行于舌部712的方向延伸。接口710还包括具有第一孔721的第一块体720(图28)和具有第二孔723的第二块体722(图27)。当舌部712被接收在容器715内时,第一杆713A被接收在第一块体720的第一孔721内,并且第二杆713B被接收在第二块体722的第二孔72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块体720、722在X方向或Y方向中的一者上约束对应的杆713A、713B(并且最终约束背靠12)。换句话说,第一块体720允许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调整,并且第二块体722允许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块体720、722中的任一者可约束背靠位置的X方向和Y方向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块体720或722包括精确设定尺寸的孔洞,其配置成接收对应的杆713A或杆713B;并且第二块体720或722包括精确设定尺寸的孔洞,其配置成接收对应的杆713A或杆713B,并且第二块体720或722被配置成朝向和远离第一块体720或722自由移动(例如,滑动),以适应背靠的两个杆713A和713B之间的宽度,该宽度与块体720和722中的孔洞之间的宽度不精确地匹配。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块体被固定,并且第二块体可朝向和远离第一块体720或722滑动,以匹配靠背的杆的宽度。
参考图29,在一些实施例中,杆713A、713B各自包括围绕外部定位的周向凹槽724。对应的球制动件725至少部分地在孔内延伸并且被接收在凹槽724内。换句话说,球制动件725和凹槽724创建背靠12的Z方向设定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例如,微动开关)定位在孔721、723的底部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多于一个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杆完全定位在孔内时,开关被机械致动,并且开关输出提供座椅靠被安装、完全安装和/或适当安装的保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索引柄(indexing nob)或电阻器唯一地标识每个附件。常规的台面和配件依靠操作者来确保正确的部件已被正确地转配和安装。索引柄或电阻器使得能够确认操作者已安装正确的附件,从而减少操作者错误。在一些实施例中,某些工作流的自动执行或准备可由某个附件的安装引起。
真空袋(Vac-bag)
参考图30,常规的真空袋用于座椅、背靠和臂靠。常规的真空袋是包含“豆”(例如,如豆袋中的聚合物(例如,发泡聚苯乙烯等)球体)的袋,并且在排空之前是湿软的且具有延展性。解剖结构被压入到真空袋中并被排空,以将这些豆锁定到位(例如,将真空袋模制到患者,以提供定制的贴合轮廓)。然后可将定制的真空袋移除、存放并在以后再次使用。然而,常规的真空袋在竖直定向上对于患者没有良好地形成。具体来说,当真空袋竖直定位时,豆会沉降到袋的底部;因此,真空袋无法在袋的最上部形成轮廓。
参考图31,本文公开的竖直适形患者支撑件810(例如,竖直真空袋)包括用于这些豆的分段隔室。在一些实施例中,适形患者支撑件包括外层、内腔,该内腔包括第一部段811、第二部段812以及定位在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之间的分隔构件813。第一多个豆被定位在第一部段811内,并且第二多个豆被定位在第二部段812内。当适形患者支撑件被定向为顺应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时,第一部段位于第二部段之上。
本文公开的使袋顺应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的方法包括排空包含多个豆的袋内的一部分空气,将袋竖直定向,将袋压靠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以及排空真空袋内的第二部分空气。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竖直真空袋包括在形成患者轮廓之前部分排空的袋。所述部分排空有助于将豆保持在竖直方向时适合呈现患者轮廓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性化轮廓的真空袋包括键接接口(例如,键和凹槽),以确保真空袋的正确重新定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袋的底部包括定位在形成于座椅上的对应凹口内的键。
流体控制盒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包括流体控制盒900(图32-34)。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盘(例如,在患者支撑件下方并支撑患者支撑件)包括流体控制盒900。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定位系统10和/或旋转盘包括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的地板面板910,并且地板面板910包括排放孔洞920,接触地板面板910的顶表面的流体可流过该排放孔洞9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面板910包括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其构造成接收流体控制盒900并且将流体控制盒900可移除地耦接在地板面板910下方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和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被构造成使得可通过将流体控制盒900滑动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来将流体控制盒900插入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它们相应地与流体控制盒90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接合,以引导流体控制盒900插入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并且为插入的流体控制盒900提供支撑。
当流体控制盒900被插入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时,流体控制盒900定位成接触流过地板面板910中的排放孔洞920的流体,并因此控制(例如,吸收和保留)流过地板面板910中的排放孔洞920的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面板910包括耐流体(例如,疏水性)涂层,其促进通过排放孔洞920的流体流泄和流体排放。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面板910包括引导流体到达、进入和通过排放孔洞920的凹槽或其他结构引导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面板91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以促进流体朝向并穿过排放孔洞92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和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被构造成使得可通过将流体控制盒900滑出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来将流体控制盒900从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移除。在移除之后,流体控制盒900可被丢弃、清洁和/或再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包括把手930,其有助于用户将流体控制盒900插入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和/或有助于用户从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移除流体控制盒9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包括支撑板901和吸收垫902(例如,包括吸收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还包括外围密封垫圈(例如,包括柔韧和/或可压缩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密封垫圈将流体控制盒900密封到患者定位系统10中,并且因此将流体控制盒900集成到患者定位系统10中,以用于流体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密封垫圈最小化和/或消除液体离开吸收垫902的流动,并因此提供流体围封。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垫902包括抗微生物化合物、抗病毒化合物、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防臭化合物和/或超吸收性聚合物(SAP)(例如,包括聚丙烯酸钠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交联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共聚物、交联聚环氧乙烷和/或聚丙烯腈的共聚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被集成到患者定位系统10中(例如,集成到旋转盘中)。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面板910被患者接触(例如,患者被定位成脚部接触地板面板9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是可消耗的流体控制盒900,其可由操作患者定位组件的人员(例如,用户(例如,技术人员、治疗师或清洁工))移除,并且可由操作或清洁患者定位系统10的人员(例如,用户(例如,技术人员、治疗师或清洁工))更换(例如,用另一个(例如,干燥的、清洁的和/或新的)流体控制盒900)。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盒900是可清洗和/或可消毒的流体控制盒900,其可由操作或清洁患者定位系统10的人员(例如,用户(例如,技术人员、治疗师或清洁工))移除,其是可重复使用的(例如,在对移除的流体控制盒900进行清洗和/或消毒之后),并且其可由操作或清洁患者定位系统10的人员(例如,用户(例如,技术人员、治疗师或清洁工))更换。
因此,流体控制盒900提供了对接触旋转盘和/或地板面板910的流体的围封和/或吸收,例如,在位于患者支撑组件上的患者在位于患者支撑件上时排出体液(例如,尿液、呕吐物、腹泻等)的情况下。流体控制盒900防止和/或最小化流体污染患者定位系统10的地板(例如,旋转盘和/或地板面板920)。此外,流体控制盒900防止和/或最小化排出到旋转盘和/或地板面板900上的流体接触患者支撑件下方(例如,旋转盘下方)的机械和/或电气部件并导致机械和/或电气部件的故障或不起作用以及随后的患者定位系统10的故障或不起作用。
紧急患者撤离
在发生断电情况下,患者仍需要外出。常规方法使用常规的高压不间断电源(UPS)。UPS在系统中维持高电压,并且可能会导致危险(例如,考虑到水损害),并且依赖于操作控制电子设备。常规的替代方案包括手动曲柄(例如,手摇曲柄),以有助于移除患者。常规的机械或手动解决方案麻烦且耗时。
本文公开的紧急患者撤离系统包括与至少一个继电器电耦接的低压电池,以为协助患者撤离所需的致动器和制动器供电。所公开的设计通过消除高电压来降低风险,并且由于不需要工作电子设备而提高了稳健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的势能被用于激活患者撤离系统的电子设备(例如,使用发电机等),例如,这是通过启动平台的受控下降,该受控下降将平台下降的动能转换成电势(例如,能量),该电势可用于为患者支撑件的部件供电,以将它们移开以允许安全的患者外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的势能(例如,转换成动能并从动能转换成电势)和低电压电池两者都可用于为紧急患者撤离系统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断电后需要受控释放(例如,竖直降低平台)的轴跨马达端子电连接制动电阻器,以控制平台降低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提供动态配置,该动态配置在断电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帮助患者从患者支撑件中紧急撤离,例如,这是通过为患者提供支撑和/或通过对患者施加力,来引导、推动或拉动患者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定位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被配置成接触患者,操作性地接合患者,并对患者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手臂、腿、躯干、头部、脚部、手、臀部、膝盖、肘部)施加力,以在断电和/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有助于从患者支撑件紧急外出和/或远离患者定位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患者,操作性地接合患者,并对患者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手臂、腿、躯干、头部、脚部、手、臀部、膝盖、肘部)施加力,以有助于患者紧急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来引导患者,以有助于患者紧急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本文公开的紧急患者撤离系统(例如,包括与至少一个继电器电耦接的低电压电池)为致动器和制动器供电,以用于帮助患者从患者支撑件紧急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配置患者支撑件110被配置成移动到静态配置,以便患者紧急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例如,可配置患者支撑件被配置成移动到患者紧急外出状态,例如,用于提供作为患者紧急外出状态的静态配置。配置成处于患者紧急外出状态的患者支撑件包括处于如下位置的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在断电和/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所述位置有助于患者紧急离开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例如,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和/或脚撑(例如,脚后跟止挡件)处于允许患者容易地远离患者支撑件移动并且不妨碍患者从患者支撑件紧急外出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紧急外出状态被配置成有助于处于站立位置的患者的紧急外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紧急外出状态被配置成有助于处于坐下位置的患者的紧急外出,例如,这是通过帮助患者站立并移出患者支撑件和/或远离患者支撑组件。本文公开的紧急患者撤离系统(例如,包括与至少一个继电器电耦接的低压电池)为致动器和制动器供电,以在紧急外出配置中提供患者支撑。
上述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和专利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以其整体结合于本文。在不脱离所描述的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描述的组合物、方法和技术的用途的各种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已结合具体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是应当理解,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不应不适当地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实际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所描述的模式的各种修改旨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4)

1.一种患者支撑件,包括:
配置成接触患者的第一支撑构件;
配置成接触所述患者的第二支撑构件;
致动组件,其耦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所述致动组件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致动组件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之间同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是针对所述患者定制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进入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成像或治疗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进入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待命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待命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成像或治疗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待命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外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是患者成像或治疗状态,并且所述第二配置是患者外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致动组件包括马达和微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是背靠、头靠、臂靠、座椅构件、胫骨托或脚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患者支撑件还包括动态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动态配置帮助所述患者进入到所述患者支撑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支撑件,其中,所述动态配置帮助所述患者从所述患者支撑件外出。
14.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包括:
中心束轴线;
配置成支撑患者的支撑件;
致动组件,其耦接到所述支撑件并且配置成使所述支撑件移动;
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沿第一轴线移动,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移动,并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正交的第三轴线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绕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旋转;
其中,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时,所述患者身上的期望区域与所述中心束轴线对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响应于所述支撑件绕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中任一者的旋转,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移动第一补偿量并且沿所述第二轴线移动第二补偿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发生所述支撑件中的第一量的机械挠曲,并且发生所述支撑件中的第二量的机械挠曲,无论所述患者的尺寸如何。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包括具有多个补偿的偏转校正表,以针对处于多个位置的所述支撑件和多个患者重量,维持所述期望区域与所述中心束轴线对准。
18.一种可调整座椅组件,包括:
包括槽的基部;
座椅,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耦接到所述基部;
杆,其耦接到所述座椅并且定位在所述槽内;以及
耦接到所述基部的安装件;其中,当所述座椅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座椅相对于所述安装件滑动,并且所述杆在所述槽内滑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包括配置成支撑患者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被耦接到所述安装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弧形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杆与所述座椅的旋转轴线偏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还包括耦接到所述座椅的夹板,其中,所述夹板包括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能够与所述夹板的所述翼接合的凸缘。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夹板和所述安装件限制所述座椅的竖直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槽是弧形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接收所述座椅的弧形表面。
27.一种系统,包括:
处于第一配置的患者支撑组件;
调整器,其配置成在所述患者支撑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配置的同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患者支撑组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包括第一块体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块体移动的第二块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之间的第一片以及定位在所述第二块体上的第二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之间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被配置成接收楔,以调整所述第二块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块体的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是第一调整器,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调整器和第三调整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调整器设定所述患者支撑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器和所述第三调整器设定所述患者支撑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位置。
33.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包括:
平台;
耦接到所述平台的载荷传感器;其中,所述载荷传感器基于所述平台的重量和所述平台上支撑的重量来产生输出;
处理器,其配置成接收所述输出并且确定所述平台上支撑的所述重量。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载荷传感器包括应变计。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载荷传感器定位在所述平台和链传动装置之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链和耦接到所述链的端部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配置成接收所述载荷传感器的一部分。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凹口,以接收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部分。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确定所述平台上的支撑所述重量的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平台上支撑的所述重量的变化。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平台上支撑的重量,来控制所述患者定位系统的一部分的移动。
41.一种患者支撑组件,包括:
基部,其包括容器和定位在所述容器内的第一垫;
支撑构件,其包括具有第二垫的舌部,所述舌部可移除地接收在所述容器内,以将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基部耦接;
其中,当所述舌部被接收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第二垫直接接合所述第一垫。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垫为尼龙。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垫为尼龙。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垫包括第一倾斜边缘,并且所述第二垫包括第二倾斜边缘。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垫定位在所述容器的第一侧上,所述容器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容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第三垫;并且其中,所述舌部包括第四垫,当所述舌部被接收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第四垫直接接合所述第三垫。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舌部定位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沿平行于所述舌部的方向延伸。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基部包括具有第一孔的第一块体和具有第二孔的第二块体;其中,当所述舌部被接收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第一杆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块体内,并且所述第二杆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块体内。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患者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块体允许在第一方向上的调整,并且所述第二块体允许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调整。
51.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包括:
基部;
具有患者支撑件的平台;
剪式框架,其耦接到所述基部和所述平台;以及
链传动装置,其耦接到所述基部和所述平台;
其中,所述链传动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平台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平台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基部相距第一距离,并且所述平台在所述伸出位置与所述基部相距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剪式框架包括耦接到所述平台的第一上部安装件和第二上部安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安装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平台滑动。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剪式框架包括耦接到所述基部的第一下部安装件和第二下部安装件,其中,所述第一下部安装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滑动。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链节的链;并且其中,所述多个链节包括互锁轮廓。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剪式框架是第一剪式框架,并且所述链传动装置是第一链传动装置;并且其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还包括耦接到所述平台的第二剪式框架和耦接到所述平台的第二链传动装置。
57.一种适形患者支撑件,包括:
外层;
内腔,其包括第一部段、第二部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之间的分隔构件;
位于所述第一部段内的第一多个豆;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部段内的第二多个豆;
其中,当所述适形患者支撑件被定向为顺应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时,所述第一部段位于所述第二部段上方。
58.一种使袋顺应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的方法;
排空包含多个豆的袋内的空气的一部分;
将所述袋竖直定向;
将所述袋压靠处于直立位置的患者;以及
排空真空袋内的空气的第二部分。
59.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包括:
可移动患者支撑件;
致动器,其配置成使所述可移动患者支撑件移动;
主电源,其电耦接到所述致动器;
耦接到所述致动器的备用电路,所述备用电路包括低压电池、继电器和制动器;
其中,所述备用电路被配置成当所述主电源被禁用时操作所述致动器。
60.一种患者定位系统,包括:
包括排放孔洞的地板面板;以及
处于所述地板面板下方的集成流体控制盒,所述流体控制盒包括吸收材料。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包括配置成接收所述集成流体控制盒的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患者定位系统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引导所述流体控制盒插入到所述流体控制盒接收孔口中,并且为插入的流体控制盒提供支撑。
63.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控制盒是一次性的或可重复使用的。
64.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患者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控制盒包括抗微生物化合物、抗病毒化合物、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除臭化合物和/或超吸收性聚合物。
CN202280058144.5A 2021-08-26 2022-08-24 患者定位系统 Pending CN1178813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37513P 2021-08-26 2021-08-26
US63/237513 2021-08-26
PCT/US2022/041313 WO2023028102A1 (en) 2021-08-26 2022-08-24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1377A true CN117881377A (zh) 2024-04-12

Family

ID=8532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144.5A Pending CN117881377A (zh) 2021-08-26 2022-08-24 患者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2566A1 (zh)
EP (1) EP4391984A1 (zh)
JP (1) JP2024534130A (zh)
CN (1) CN117881377A (zh)
AU (1) AU2022332125A1 (zh)
WO (1) WO2023028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2332125A1 (en) * 2021-08-26 2024-01-25 Leo Cancer Care, Inc.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US20230337829A1 (en) * 2022-04-21 2023-10-26 Kamshad Raiszadeh MD, a medical corporation Adjustable prone body support apparatus
IL307388A (en) * 2023-09-29 2025-04-01 P Cure Ltd Support system for raised hands during radiation treatments
CN117100309A (zh) * 2023-10-23 2023-11-24 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人支撑系统、使用方法及立式医疗影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52495B (en) * 1991-02-06 1994-12-14 Nesbit Evans & Co Ltd "Adjustable beds"
US6697659B1 (en) * 1991-12-04 2004-02-24 Bonutti 2003 Trust-A Method of imaging a joint in a body of patient
US6547809B1 (en) * 1999-09-14 2003-04-15 David F. Cuccia Multi-function chiropractic treatment table
US7761942B2 (en) * 2007-10-09 2010-07-27 Bedlab, Llc Bed with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framework
EP3684258A4 (en) * 2017-09-21 2021-06-16 Asto CT, Inc. PATIENT POSITIONING DEVICE
US11160705B2 (en) * 2017-10-20 2021-11-02 Stryke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for assisted egress and ingress
US11918397B2 (en) * 2020-12-04 2024-03-05 Leo Cancer Care, Inc. Multi-axis medical imaging
AU2022332125A1 (en) * 2021-08-26 2024-01-25 Leo Cancer Care, Inc.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AU2023323806A1 (en) * 2022-08-09 2025-01-02 Leo Cancer Care, Inc. Measuring radiation dose
WO2024151806A1 (en) * 2023-01-13 2024-07-18 Leo Cancer Care, Inc. Patient immobilization
WO2024233522A2 (en) * 2023-05-08 2024-11-14 Leo Cancer Care, Inc. Floor assembly for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2566A1 (en) 2023-06-08
WO2023028102A1 (en) 2023-03-02
EP4391984A1 (en) 2024-07-03
AU2022332125A1 (en) 2024-01-25
JP2024534130A (ja) 202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72566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US7742562B2 (en) Lower-torso assembly of a treatment couch useable in an X-ray environment
US20230172567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apparatus
KR100449974B1 (ko) 위치결정장치
US808340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radiotherapy
US75524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ient loading and unloading
EP4285827B1 (en) Mobile imaging ring system
US8607385B2 (en) External immobilizer
US20020120986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radiotherapy
CN108969906A (zh) 优化igrt图像引导一致性的头部放射治疗设备
JP2020162837A (ja) 患者搬送台車、粒子線照射システム、及び粒子線照射方法
JP2021192853A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用の被検体搬送具
AU2021392614A1 (en) Multi-axis medical imaging
Song et al. An x-ray image guidance system for small animal stereotactic irradiation
US20070032795A1 (en) Stereotactic upper body fixation and positioning device
CN115348882A (zh) 用于放射治疗期间患者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WO2025058890A1 (en) Arm support for medical imaging and treatment
CN215084358U (zh) 一种基于身高定位的放疗摆位装置
WO2024186604A2 (en) Patient support board
US20230310884A1 (en) Teletherapy patient support and method
AU2023365367A1 (en) Arm support for medical imaging and treatment
JPH0626610B2 (ja) 座位照射外科治療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回転中心に患部を移動できる調整装置を備えた回転椅子
Zhang et al. Recent Patents on Radiotherapy Bed
WO2024044492A2 (en) Medical radiation system alig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