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857951A -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7951A
CN117857951A CN202211739687.1A CN202211739687A CN117857951A CN 117857951 A CN117857951 A CN 117857951A CN 202211739687 A CN202211739687 A CN 202211739687A CN 117857951 A CN117857951 A CN 117857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oint
module
optical
point
optic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96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士民
孙晓斌
孙德胜
张乐伟
赵能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57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7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由于,核心节点(即第一设备和/或第一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模块和接入节点(即第二设备和/或第二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信的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申请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一光模块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09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11227311.2、申请名称为“光融合的P2MP网络装置和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无源光接入局域网(passive optical LAN,POL)是将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 network,PON)技术应用于园区的一种技术方案,用于替代园区网络的接入层和汇聚层。一般地,POL主要包括核心交换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和接入节点设备(例如,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或光网络终端(opticalnetwork terminal,ONT))。其中,OLT通过以太协议与上行的核心交换机进行通信,OLT基于无源的分光器和光纤通过PON协议与下行的接入节点设备进行通信。其中,OLT上行和接入节点设备下行都需要终结PON协议传输以太协议。
在前述系统中,核心交换机需要通过OLT等多址设备才能与多个接入节点设备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进而才能与多个接入节点设备进行通道,导致系统架构复杂,网络延迟较大,不利于系统维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用于在不依赖于OLT等多址设备的情况下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实现核心交换机与光模块直连,简化系统架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用于点对多点通信。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其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在该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和/或第一光模块包括点到多点模块,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一个第二设备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中的每一个第二光模块包括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点到多点模块和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在第一光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第一设备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本申请中,由于,核心节点(即第一设备和/或第一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模块和接入节点(即第二设备和/或第二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信的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与第一光模块(例如,核心节点侧光模块)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设备管理表,设备管理表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设备管理表为点到多点模块和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第一设备,具体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获知与该第一设备连接的各个第二设备,进而该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中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因此,相比于传统技术中核心节点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不感知接入节点设备的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获知前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信息,有利于实现第一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对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例如,接入节点设备)的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方式生成设备管理表: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获取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并基于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在点到多点模块申请注册第二设备;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并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设备管理表中。
本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模块为成功注册的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以标识该第二设备已在点到多点模块注册,有利于提高区分已成功注册的第二设备和未注册的第二设备,提高管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用于从点到多点模块获取设备管理表。例如,若点到多点模块位于第一光模块中,第一光模块可以将点到多点模块生成的设备管理表发送给第一设备,而该第一设备可以从第一光模块接收设备管理表。又例如,若点到多点模块位于第一设备中,第一设备能够在需要使用设备管理表时从第一设备的存储介质获取设备管理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能够获取到设备管理表,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仅有OLT能够获取与接入节点设备相关的管理表而核心交换机不感知接入节点设备的方案,有利于实现第一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对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例如,接入节点设备)的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电口速率,电口速率指示第二设备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第一设备,还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并通过点到多点模块向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发送带宽分配信息,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各个第二设备的带宽上限,即第一设备能够对各个第二设备进行带宽分配。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仅有OLT对各个第二设备的带宽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案,有利于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发送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带宽资源上接收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
可选的,每个下行报文携带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调制到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点到多点模块发送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对应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每个上行报文携带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确定接收的每个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以及,为每个下行报文添加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发送至少一个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例如,若点到多点模块在第一设备中,则第一设备通过点到多点模块将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映射到下行带宽资源后再进行发送;若点到多点模块位于第一光模块中,则第一设备先将下行报文发送给第一光模块,第一光模块将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映射到下行带宽资源后再进行发送。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流量定向处理,有利于下行报文硬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基于每个上行报文的管理标识对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上行报文由第一设备进行查表转发,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由OLT进行查表转发的方案,有利于提高转发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存储有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获取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上行报文;为每个上行报文添加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用于基于电口速率对接收的多个下行报文进行流量管控处理。有利于第一设备统计上下行报文的流量,进而更准确地进行带宽资源分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每个第一设备和/或每个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第二设备和/或每个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至少一个多点到多点模块和至少一个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核心节点(即第一设备和/或第一光模块)中的多点到多点模块和接入节点(即第二设备和/或第二光模块)中的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信的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多个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一光模块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资源复用方式,使得该点到多点通信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能够多样化,进而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的使用需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光模块,第一光模块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该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该第一光模块包括:
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第一光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点到多点响应模块位于第二光模块和/或第二设备中。
本申请中,由于,第一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信的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与第一光模块(例如,核心节点侧光模块)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模块,还包括:接口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设备管理表,设备管理表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设备管理表为点到多点模块和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待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物理地址,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设备管理表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电口速率,电口速率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电口速率用于第一设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接口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带宽分配信息;点到多点模块,还用于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带宽分配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接口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接口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上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每个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多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前文第一方面中的部分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见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其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光模块,第二光模块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该第二光模块包括:
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点到多点模块在第二光模块与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点到多点模块位于第一光模块和/或第一设备中。
本申请中,由于,第一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信的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与第一光模块(例如,核心节点侧光模块)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并基于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在点到多点模块申请注册第二设备;接收点到多点模块为第二设备分配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接收带宽分配信息,带宽分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为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对应的带宽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接口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调制到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存储有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接口模块,还用于从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上行报文;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为每个上行报文添加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每个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
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多点到多点模块在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前文第一方面中的部分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见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其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该第一设备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管理表,设备管理表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设备管理表是在建立第一光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获知与该第一设备连接的各个第二设备,进而该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中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因此,相比于传统技术中核心节点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不感知接入节点设备的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感知前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有利于实现第一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对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例如,接入节点设备)的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口模块,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确定接收的每个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以及,为每个下行报文添加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发送至少一个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口模块,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每个上行报文的管理标识对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还包括多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电口速率,电口速率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第一设备,还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和/或,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设备,还用于基于电口速率对接收的多个下行报文进行流量管控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包括: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第一光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点到多点响应模块位于第二光模块和/或第二设备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待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物理地址,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设备管理表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多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和/或,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每个第一设备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
多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前文第一方面中的部分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见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其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该第二设备包括: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点到多点模块在第二光模块与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点到多点模块位于第一光模块和/或第一设备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基于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在点到多点模块申请注册第二设备;接收点到多点模块为第二设备分配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接收带宽分配信息,带宽分配信息包括第一设备为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对应的带宽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接口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调制到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存储有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接口模块,还用于从与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上行报文;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为每个上行报文添加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光合分器,每个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
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多点到多点模块在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前文第一方面中的部分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见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其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该光模块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光信号以及发送光信号;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第一光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或者,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第一光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输出电信号;该逻辑电路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点到多点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或者,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心节点设备,该核心节点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点到多点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可选的,该核心节点设备为核心交换机或路由器。
可选的,该核心节点设备包括如第七方面所述的芯片。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节点设备,该接入节点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可选的,该接入节点设备为ONT或ONU。
可选的,该接入节点设备包括如第七方面所述的芯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传统技术中通信系统的一个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点到多点通信系统的一个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设备中的处理模块的一个示例图;
图4B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设备中的处理模块的另一个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的一个网络架构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的网络机构的几种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涉及的光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芯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出的通信系统,下面先对传统技术中的POL通信系统的主要架构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为传统技术中的POL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图。该POL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由OLT、ONU/ONT以及OLT与ONU/ONT之间的无源器件构成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k,PON),以及,OLT上层的核心交换机。其中,PON包括OLT、OLT侧光模块、分光器、ONU/ONT侧光模块以及ONU/ONT。其中,OLT侧光模块直插在OLT上或者与OLT集成于一体,ONU/ONT侧光模块直插在ONU/ONT上或者与ONU/ONT集成于一体,OLT侧光模块通过主干光纤与分光器连接,分光器通过多条分支光纤与多个ONU/ONT侧光模块连接,进而实现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连接。此外,OLT通过网线与上层的核心交换机连接,进而实现核心交换机与PON的连接。此外,ONU/ONT还可以通过网线或移动热点Wi-Fi与终端设备(例如,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连接。由于,OLT与核心交换机更靠近核心层,因此,核心交换机、OLT以及OLT侧光模块可以称为核心节点(core point,CP);由于,ONU/ONT更接近接入层的终端设备,因此,ONU/ONT侧光模块、ONU/ONT可以称为接入节点(access point,AP)。
在传统技术中,OLT侧光模块和ONU/ONT侧光模块主要用于光电转换。OLT作为多址设备通过与多个ONU/ONT之间的开窗、测距、注册上线等流程相关的信令建立该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以使得OLT基于PON协议与下行的多个ONU/ONT进行通信。此外,OLT还可以通过以太协议与上行的核心交换机进行通信,能够对来自核心交换机的下行报文进行流量管控,对来自ONU/ONT的上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由此可见,传统的通信系统依赖于OLT,导致系统架构复杂,网络延迟较大。
此外,在该POL通信系统中,OLT需要将PON的协议转换成以太协议后才能与核心交换机通信,而OLT到ONU/ONT是按照PON协议构建的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系统。也就是说,整个PON的系统对于核心交换机来说是一个黑盒,即核心交换机无法直接管控PON系统中的ONU/ONT,因此,不利于系统维护。
对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能够在不依赖于OLT等多址设备的情况下建立核心节点与多个接入节点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简化系统架构。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03、第一光模块01、光合分器05、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其中,第一设备03通过第一光模块01连接光合分器05,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02接光合分器05。示例性的,第一设备03可以是交换机(例如,核心层交换机、层2交换机)或路由器,第二设备04可以是ONU或ONT。第一光模块01可以直插在第一设备03上,也可以与第一设备03集成于一体;第二光模块02可以直插在第二设备04上,也可以与第二设备04集成于一体。光合分器05可以是分光器或分波器等。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03更靠近核心层,第二设备04更靠近接入层,因此,第一设备03也可以称为核心节点设备(即CP设备),第二设备04也可以称为接入节点设备(即AP设备)。相应地,第一光模块01可以称为核心节点光模块(即CP光模块),第二光模块02可以称为接入节点光模块(即AP光模块)。
在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03和/或第一光模块01包括点到多点模块011,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的每一个第二设备04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中的每一个第二光模块02包括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点到多点模块011和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用于在第一光模块01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第一设备03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点到多点模块011可以仅位于第一光模块01中,也可以仅位于第一设备03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可以仅位于第二光模块02中,也可以仅位于第二设备04中。此外,还可以将点到多点模块011的功能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第一光模块01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一设备03中。类似的,还可以将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功能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第二光模块02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设备04中。
本实施例中,由于,核心节点(即第一设备03和/或第一光模块01)中的点到多点模块011和接入节点(即第二设备04和/或第二光模块02)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03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通信的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03与第一光模块01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03包括设备管理表,设备管理表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的信息。也就是说,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获知与该第一设备03连接的各个第二设备04的信息,进而该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中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的信息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进行通信。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多个接入节点第二设备04进行通信,因此,相比于传统技术中核心节点交换机不感知接入节点设备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获知前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每个第二设备04的信息,有利于实现第一设备03(例如,核心交换机)对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例如,接入节点设备)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管理表为点到多点模块011和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在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下面对点到多点模块011生成设备管理表的过程进行介绍:
每当一个第二设备04上线,该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即第二设备04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或者,与第二设备04连接的第二光模块02中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将获取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信息(例如,物理地址、电口速率等信息),并基于前述第二设备04的信息在点到多点模块011申请注册第二设备04。点到多点模块011将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的每个第二设备04分配管理标识,并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每个第二设备04的信息(例如,物理地址、电口速率等信息)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寄存器或缓存)中。本申请中,将存储前述第二设备04的信息(例如,物理地址、电口速率等信息)与管理标识的数据结构称为设备管理表。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管理表可以是数组、映射表还可能是其他的数据结构,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备管理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和每个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不同,不同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不同。应理解,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可以指示该第二设备04已在第一设备03注册,即第一设备03可以对该第二设备04进行管理。示例性的,该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可以是点到多点模块011生成的接入节点标识(access pointidentity,AP-ID)。此外,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第二设备04,无论该第二设备04是否已在点到多点模块011注册,该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固定不变。示例性的,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可以是第二设备04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者,与第二设备04连接的第二光模块02的接口的唯一标识,或者,其他的能够唯一标识第二设备04或与第二设备04连接的第二光模块02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以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为第二设备04的MAC地址,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为AP-ID为例,设备管理表可以如下表1-1所示:
表1-1
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
AP-ID1 MAC地址1
AP-ID2 MAC地址2
AP-ID3 MAC地址3
可选的,设备管理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每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电口速率指示第二设备04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可选的,前述指示一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若设备管理表包括电口速率,以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为第二设备04的MAC地址,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为AP-ID为例,设备管理表可以如下表1-2所示:
表1-2
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 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
AP-ID1 MAC地址1 1G
AP-ID2 MAC地址2 2G
AP-ID3 MAC地址3 1.5G
应理解,当点到多点模块011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分配了管理标识,并且,该点到多点模块011将管理标识与第二设备04的信息对应存储至设备管理表中时,就代表该点到多点模块011对应的第一光模块01与该第二设备04对应的第二光模块02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便建立成功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场景下,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基于第二设备04的信息在点到多点模块011申请注册第二设备04的过程不同。例如,在涉及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M)和/或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的场景下(例如,该点到多点光信道的下行采用TDM和/或上行采用TDMA),该点到多点模块011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需要先执行时间同步流程和测距流程才能完成注册。又例如,在涉及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和/或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FDMA)的场景下(例如,该点到多点光信道的下行采用FDM和/或上行采用FDMA),则该点到多点模块011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需要先执行频率同步流程才能完成注册。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前述点到多点模块011位于第一光模块03中,则第一光模块03在生成设备管理表之后可以向第一设备03发送设备管理表。可选的,在后续通信或运维过程中,若设备管理表中的内容更新,该第一光模块03也可以向第一设备03发送更新的设备管理表。若点到多点模块011位于第一设备03中,则第一设备03可以将设备管理表存储在该第一设备03的存储介质中,以便该第一设备03在需要使用设备管理表时能够快速获取。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03在获取到设备管理表之后,该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对该设备管理表中记载的各个管理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04进行管理。例如,带宽资源分配、流量定向以及流量管控等管理。
下面对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带宽资源分配的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具体地,该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其中,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每个第二设备04分配的带宽资源。例如,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中记载的各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的大小确定各个第二设备04分得的带宽资源的大小。例如,第一设备03基于各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的比例确定各个第二设备04分得的带宽资源的比例,电口速率较大的第二设备04分得较多的带宽资源,电口速率较小的第二设备04分得较少的带宽资源。应理解,第一设备03还可以参考其他因素调整各个第二设备04分得的带宽资源的比例,此处不做限定。在第一设备03确定带宽分配信息之后,第一设备03通过点到多点模块011向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发送带宽分配信息。示例性的,第一设备03可以将带宽分配信息传输至点到多点模块011,然后,由点到多点模块011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广播至各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也就是说,点到多点模块011和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均能够获得前述带宽分配信息。
可选的,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和/或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其中,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每个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每个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和每个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示例性的,以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和上行带宽分配信息为例,该带宽分配信息可以如下表2-1所示:
表2-1
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AP-ID1 下行资源1 上行资源1
AP-ID2 下行资源2 上行资源2
AP-ID3 下行资源3 上行资源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03可以将带宽分配信息存储至前述设备管理表中,也可以单独存储带宽分配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点到多点光信道的下行光信道可以是基于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FDM)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点到多点光信号的上行光信道可以是基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DMA)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03为不同的第二设备04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也可以理解为,第一设备03为不同的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为便于理解,下面列举几个示例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若上行光信道是基于TDMA的光信道,则上行带宽资源为时域资源(例如,时隙)。第一设备03为各个第二设备04分配不同的时隙,不同的第二设备04占用的时隙的交集为空,不同的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用于发送上行光信号的时隙的交集为空。例如,基于第一设备03确定的上行带宽分配信息,第二设备#1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1在第nms发光,第二设备#2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2在第(n+Δ)ms发光,第二设备#3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3在第(n+2Δ)ms发光,其中,n为大于0的实数,Δ为大于0的实数。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按照第一设备03分配的时隙发光(即发送上行报文)。类似的,若下行光信道是基于TDM的光信道,则下行带宽资源为时域资源(例如,时隙)。第一设备03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基于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不同的时隙发送承载下行报文的光信号。
示例性的,若上行光信道是基于FDMA的光信道,则上行带宽资源为频域资源(例如,将上行系统频谱划分为多个子频带,一个子频带为一份频域资源)。第一设备03为各个第二设备04分配不同的子频带,不同的子频带的中心频率不同。不同的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用于发送上行光信号的子频带的中心频率不同。可选的,当采用非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时,不同的子频带的频率范围交集为空。例如,基于第一设备03确定的上行带宽分配信息,点对多点响应模块#1将第二设备#1的上行报文调制到中心频率为f1的子频带上进行发送,点对多点响应模块#2将第二设备#2的上行报文调制到中心频率为f2的子频带上进行发送,点对多点响应模块#3将第二设备#3的上行报文调制到中心频率为f3的子频带上进行发送,其中,f1、f2和f3互不相等。若采用非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则中心频率为f1的子频带的频率范围、中心频率为f2的子频带的频率范围以及中心频率为f3的子频带的频率范围三者中的任意两者没有交集。类似的,若下行光信道是基于FDM的光信道,则下行带宽资源为频域资源(例如,子频带)。第一设备03对应的点对多点模块011将各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调制到对应的子频带上,通过不同的子频带发送不同的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
示例性的,若上行光信道是基于WDMA的光信道,则上行带宽资源为波长资源。第一设备03为各个第二设备04分配不同的波长,不同的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采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承载上行报文。类似的,若下行光信道是基于WDM的光信道,则下行带宽资源为波长资源。第一设备03对应的点到多点模块011采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承载下行报文。
示例性的,若上行光信道是基于CDMA的光信道,则上行带宽资源为编码资源。第一设备03为不同的第二设备04分配互相正交的编码码字,不同的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编码上行报文后进行发送。类似的,若下行光信道是基于CDM的光信道,则下行带宽资源为编码资源。第一设备03对应的点到多点模块011采用不同编码方式编码发送给的光信号携带下行报文。
示例性的,以下行光信道是基于FDM的光信道且上行光信道是基于TDMA的光信道为例,下行带宽资源为子频带,上行带宽资源为时隙。本示例中,带宽分配信息可以如下表2-2所示:
表2-2
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AP-ID1 下行子频带f1 时隙1
AP-ID2 下行子频带f2 时隙2
AP-ID3 下行子频带f3 时隙3
示例性的,以下行光信道是基于FDM的光信道且上行光信道是基于FDMA的光信道为例,下行带宽资源为基于下行系统频谱划分的子频带,上行带宽资源为基于上行系统频谱划分的子频带。本示例中,带宽分配信息可以如下表2-3所示:
表2-3
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AP-ID1 下行子频带f1 上行子频带f4
AP-ID2 下行子频带f2 上行子频带f5
AP-ID3 下行子频带f3 上行子频带f6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带宽分配信息的具体实现可以是基于前文介绍的各种下带宽资源和上行带宽资源的组合,本申请不再一一列举介绍。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带宽资源分配,有利于第一设备03基于各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为各个第二设备04分配更合适的带宽资源,有利于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下面对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流量定向处理的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具体地,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对收到的下行报文进行标记,以使得点到多点模块011能够基于前述标记将每个下行报文准确传输到各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此外,第一设备03还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和收到的上行报文的标记对该上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可选的,该标记用于指示第二设备04或第二设备04对应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示例性的,该标记可以是前文介绍的管理标识,例如,AP-ID。
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由第一设备03为各个下行报文添加标记。具体地,第一设备03可以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前述至少一个下行报文可以是某一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也可以是多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此处不做限定。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各个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确定接收的每个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以及,为每个下行报文添加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下行报文携带的目的地址为通过第二设备04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例如,该终端设备的MAC地址)。该第一设备03中存储有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与终端设备(即通过该第二设备04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前述对应关系确定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本申请中,将存储存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与终端设备(即通过该第二设备04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的数据结构称为物理地址管理表。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该物理地址管理表可以是数组、映射表还可能是其他的数据结构,此处不做限定。示例性的,该物理地址管理表可以如下表3-1所示:
表3-1
在表3-1所示示例中,物理地址为“MAC地址1”的第二设备连接了前述3个终端设备,3个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分别为“MAC11”、“MAC12”以及“MAC13”;物理地址为“MAC地址2”的第二设备连接了2个终端设备,前述2个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分别为“MAC21”和“MAC22”;物理地址为“MAC地址3”的第二设备连接了3个终端设备,前述3个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分别为“MAC31”、“MAC32”以及“MAC33”。
为便于理解,以前文表1-1所示的设备管理表和表3-1所示的物理地址管理表为例。若第一设备03收到的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MAC地址11,则该第一设备03基于表3-1所示的物理地址管理表确定该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为MAC地址1,然后,该第一设备03基于表1-1所示的设备管理表确定MAC地址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为AP-ID1。也就是说,第一设备03基于下行报文携带的目的地址、物理地址管理表和设备管理表确定下行报文携带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为AP-ID1。然后,该第一设备03在该下行报文上添加AP-ID1。第一设备03为每个下行报文添加管理标识之后,第一设备03将前述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传输至点到多点模块011,以使得点到多点模块011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发送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进而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即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所在的第二设备04,或者,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所在的第二光模块02连接的第二设备04)的带宽资源上接收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
关于第一设备03中的内部结构在流量定向处理过程中的功能实现,请参阅后文图4A和图4B对应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设备03传输到点到多点模块011的每个下行报文携带管理标识。从点到多点模块011传输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可以携带管理标识,也可以不携带管理标识。下面分别举例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从点到多点模块011传输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携带管理标识。具体地,点到多点模块011从第一设备03获取到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之后,该点到多点模块011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调制到该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发送前述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相应地,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带宽资源上接收携带该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本示例中,点到多点模块011发送给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均携带了该下行报文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有利于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基于管理标识从点到多点模块011广播的下行光信号中确定出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下行报文。本示例可以应用于,下行光信道为基于TDM的光信道、基于FDM的光信道、基于WDM的光信道或基于CDM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场景,此处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从点到多点模块011传输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不携带管理标识。具体地,点到多点模块011从第一设备03获取到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之后,该点到多点模块011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和该下行报文中携带的管理标识确定发送给下行报文使用的下行带宽资源,然后,删除该下行报文携带的管理标识,将未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调制到该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发送前述未携带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由于,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存储有从第一设备03获取的下行带宽分配信息,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能够基于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和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存储的管理标识确定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下行带宽资源,然后,在该下行带宽资源上接收未携带该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本示例中,虽然,点到多点模块011发送给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未携带管理标识,但是,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能够在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接收下行报文,节省了下行传输中用于携带管理标识的开销,有利于提高下行数据传输效率。本示例可以应用于,下行光信道为基于FDM的光信道、基于WDM的光信道或基于CDM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场景,此处不做限定。
此外,在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每个上行报文携带的标记(例如,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对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每个上行报文携带的管理标识可以由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为各个上行报文添加,也可以由点到多点模块011为各个上行报文添加。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为各个上行报文添加管理标识。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能够获取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至少一个上行报文。由于,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存储有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因此,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在获取到上行报文之后,能够为该上行报文添加上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然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调制到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点到多点模块011发送该上行报文。相应地,点到多点模块011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前述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然后,点到多点模块011将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传输至第一设备03,第一设备03基于每个上行报文的管理标识对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本实施方式时,从点到多点模块011传输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也携带管理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点到多点模块011为各个上行报文添加管理标识。每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在获取到未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之后,直接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未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调制到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向点到多点模块011发送该上行报文。相应地,点到多点模块011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前述未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然后,点到多点模块011基于设备管理表为来自各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上行报文添加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对应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然后,点到多点模块011将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传输至第一设备03,第一设备03基于每个上行报文的管理标识对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本实施方式时,从点到多点模块011传输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下行报文也未携带管理标识。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流量定向处理,有利于下行报文硬隔离。
下面对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流量管控处理的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具体地,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中各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确定多条流量控制队列,不同的流量控制队列对应不同的管理标识。然后,第一设备03将每个下行报文传输至与该下行报文中的管理标识对应的流量控制队列,通过至少一个物理接口将多条流量控制队列中的下行报文传输至点到多点模块011。示例性的,物理接口可以是串行/并行电路(serializing/deserializing circuitry,SerDes)。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03能够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流量管控处理,有利于第一设备03基于各个第二设备04的电口速率控制下发给各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的数量,降低拥塞几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关于第一设备03中的内部结构在流量管控处理过程中的功能实现,请参阅后文图4A和图4B对应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用点到多点模块011代替传统技术中的OLT实现建立点到多点光信号,用第一设备03的代替传统技术中的OLT实现带宽资源分配、流量定向以及流量管控等处理,实现了免OLT的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将原本割裂的以太网与PON融合,简化网络架构。
前面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进行了介绍,下面分别对该通信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介绍: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设备03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设备03包括接口模块031和处理模块032。其中,接口模块031用于获取设备管理表,设备管理表指示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的信息。处理模块032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进行通信。关于设备管理表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前文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032具体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带宽资源分配。例如,处理模块032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具体请参阅前文第一设备03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带宽资源分配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介绍,此处不予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032具体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进行流量定向处理和流量管控处理。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4A所示,该处理模块032包括交换(switch,SW)模块。在下行传输过程中,该SW模块用于基于设备管理表中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确定接收的每个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以及,为每个下行报文添加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示例性的,SW模块能够获取设备管理表(例如,表1-1所示的设备管理表)和物理地址管理表(例如,表3-1所示的物理地址管理表),进而SW模块基于物理地址管理表确定下行报文携带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进而SW模块基于设备管理表和该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确定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4A所示,该处理模块032还包括流量管理(trafficmanagement,TM)模块和MAC汇聚子系统(MAC Aggregation Sub-system,MAG)模块。该TM模块用于配置多条流量控制队列,不同的流量控制队列对应不同的管理标识;以及,将每个下行报文传输至与下行报文中的管理标识对应的流量控制队列。MAG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个物理接口将多条流量控制队列中的下行报文传输至第一光模块01。
为便于理解,以图4B为例,处理模块032中的SW模块存储有设备管理表和物理地址管理表,或者,SW模块能够从该第一设备03的存储介质中获取到设备管理表和物理地址管理表。SW模块收到源MAC地址为“0-0-0-0”且目的MAC地址为“0-1-2-3”的下行报文1之后,该SW模块查询物理地址管理表确定该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通过MAC地址为“1-2-3-4”的第二设备接入网络,然后,SW模块基于设备管理表确定MAC地址“1-2-3-4”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为“AP-ID1”,则SW模块在下行报文1中添加“AP-ID1”得到下行报文1’,并将下行报文1’传输至TM模块。TM模块存储有设备管理表或者TM模块能够从该第一设备03的存储介质中获取到设备管理表。该TM模块基于下行报文1’携带的管理标识“AP-ID1”将该下行报文传输至“AP-ID1”对应的流量控制队列(例如,图4B中的队列1)进行传输。由于,TM模块中的流量控制队列的数量与物理接口(例如,第一设备03与第一光模块01之间的串行/并行电路(serializing/deserializing circuitry,SerDes))的数量不一定相同。本示例以TM模块中具有8条流量控制队列而仅有1个SerDes为例。该MAG模块用于将该8条流量控制队列进行并串转换处理为1条输出队列,该1条输出队列通过1个SerDes传输至第一光模块01。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4A所示,该处理模块032还包括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模块。在上行传输过程中,该MAG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物理接口从第一光模块01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的携带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该NP模块用于基于每个上行报文的管理标识对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03还包括点到多点模块011。该第一设备03中的点到多点模块011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在第一光模块01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设备03中的点到多点模块011,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待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物理地址,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的每个第二设备04分配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不同;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的每个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设备管理表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设备03中的点到多点模块011,具体用于:
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多个第二设备04的下行报文;和/或,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第二设备04的上行报文。
关于第一设备03中的点到多点模块011的具体功能请参阅前文关于点到多点模块011的相关介绍,此处不予赘述。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光模块01和第二光模块02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光模块01包括点到多点模块011,该第二光模块02包括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该点到多点模块011,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在第一光模块01与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该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第一设备03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点到多点模块01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待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物理地址,不同的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不同;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的每个第二设备04分配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不同;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中的每个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设备管理表中。此外,该点到多点模块011还用于向各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发送第一设备03生成的带宽分配信息。此外,该点到多点模块011还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该点到多点模块011还用于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关于点到多点模块011生成设备管理表、传输带宽分配信息以及传输上下行报文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阅前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模块01还包括接口模块012。该接口模块012用于从第一设备03接收信息和/或向第一设备03发送信息。例如,接口模块012用于向第一设备03发送设备管理表。又例如,接口模块012用于从第一设备03接收带宽分配信息,以使得点到多点模块011能够通过接口模块012获取到带宽分配信息。又例如,接口模块012用于从第一设备03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以及,向第一设备03发送上行报文。具体请参阅前文点到多点模块011与第一设备03交互信息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具体用于获取与第二光模块02连接的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并基于第二设备04的物理地址在点到多点模块01申请注册第二设备04;以及,接收点到多点模块011为第二设备04分配的管理标识。此外,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还用于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接收带宽分配信息。此外,该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还用于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与第二光模块02连接的第二设备04对应的带宽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以及,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与第二光模块02连接的第二设备04的上行报文调制到第二设备04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第二设备04的上行报文。关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接收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接收带宽分配信息以及传输上下行报文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阅前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可选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还用于为每个上行报文添加第二设备04的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光模块02还包括接口模块022。该接口模块022用于向第二设备04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报文,以及,从与第二光模块02连接的二设备04接收至少一个上行报文。具体请参阅前文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与第二设备04交互信息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予赘述。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如图6所示,该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03、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01、光合分器05、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设备03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01连接光合分器05,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连接光合分器05。示例性的,第一设备03可以是交换机(例如,核心层交换机、层2交换机)或路由器,第二设备04可以是ONU或ONT。第一光模块01可以直插在第一设备03上,也可以与第一设备03集成于一体;第二光模块02可以直插在第二设备04上,也可以与第二设备04集成于一体。光合分器05可以分光器或分频器等光器件。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03更靠近核心层,第二设备04更靠近接入层,因此,第一设备03也可以称为核心节点设备(即CP设备),第二设备04也可以称为接入节点设备(即AP设备)。相应地,第一光模块01可以称为核心节点光模块(即CP光模块),第二光模块02可以称为接入节点光模块(即AP光模块)。
在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每个第一设备03和/或每个第一光模块01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013,每个第二设备04和/或每个第二光模块02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至少一个多点到多点模块013和至少一个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还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01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02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03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多点到多点模块021可以仅位于第一光模块01中,也可以仅位于第一设备03中。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可以仅位于第二光模块02中,也可以仅位于第二设备04中。此外,还可以将多点到多点模块021的功能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第一光模块01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一设备03中。类似的,还可以将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的功能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第二光模块02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设备04中。
具体地,多点到多点模块013与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与点到多点模块011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类似,具体请参阅前文点到多点模块011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可以仅包含一个光合分器05,也可以包含多个光合分器05。以图7为例,在方案一中,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可以配置两个光纤合路器,光纤合路器1用于收敛来自多个CP光模块的光信号,光纤合路器2用于收敛来自多个AP光模块的光信号。在方案二中,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可以配置一个光纤合路器,在下行传输中,光纤合路器用于收敛来自多个CP光模块的光信号;在上行传输中,光纤合路器用于收敛来自多个AP光模块的光信号。此外,多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可以配置多个光纤合路器,分多次收敛下行光信号。例如,在方案三中,光纤合路器3用于收敛来自CP光模块1和CP光模块2的光信号,光纤合路器2收敛来自光纤合路器3和CP光模块3的光信号。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配置其他的收敛方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本实施例中,由于,核心节点(即第一设备03和/或第一光模块01)中的多点到多点模块013和接入节点(即第二设备04和/或第二光模块02)中的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能够建立用于第一设备03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04通信的多点到多点光信道,因此,不需要OLT等多址设备参与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依赖于OLT建立多个OLT与多个ONU/ONT之间的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省去OLT,实现第一设备03与第一光模块01直连,有利于简化系统架构。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80可以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应当理解的是,图2或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设备03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80的内部结构。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8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和收发器802,该处理器801与该收发器802耦合连接。该网络设备80支持PON接口,能够直接与光模块连接。例如,前述第一光模块01可以直插于该网络设备80板卡上。
其中,前述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801可以是指一个处理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处理器801用于实现第一设备03中处理模块032的功能。
其中,前述收发器8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该收发器802用于实现第一设备03中接口模块031的功能。
可选的,该网络设备80还包括存储器803。其中,该处理器801与该存储器803耦合连接。该存储器803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存储器803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801相连。可选地,该存储器803可以和该处理器801集成于一体,例如集成于一个或多个芯片之内。其中,该存储器803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801的驱动程序。存储器8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8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803可以是指一个存储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示例性的,存储器803,用于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前文介绍的设备管理表、带宽分配信息等。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存储器803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多个软件模块。处理器801调用前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第一设备03中处理模块032的功能。例如,处理器801调用前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处理模块032中的SW模块、TM模块、NP模块以及MAG模块的功能。具体请参阅前文图4A和图4B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90的结构示意图。该光模块90可以是前述第一光模块01或第二光模块02。应当理解的是,图2或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光模块01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光模块90的内部结构。该光模块90实现为第一光模块01时,该光模块90可以直插在第一设备03上,或者,该光模块90集成在第一设备03中。该光模块90实现为第二光模块02时,该光模块90可以直插在第二设备04上,或者,该光模块90集成在第二设备04中。
如图9所示,该光模块9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光电调制器902和收发器903,该处理器901分别与光电调制器902和收发器903耦合连接。
其中,前述处理器9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901可以是指一个处理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901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第一光模块01中点到多点模块011的功能。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901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第二光模块02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901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第一光模块01中多点到多点模块013的功能。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901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第二光模块02中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的功能。具体请参阅前文图2和图6相关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此外,前述光电调制器902用于在处理器901的控制下进行光电转换,以及调制光载波生成待发送的光信号。收发器903用于发射光信号和接收光信号。当该光模块90为第一光模块时,该收发器903包括突发光接收机和突发光发射机;当该光模块90为第二光模块时,该收发器903包括连续光接收机和连续光发射机。
可选的,该光模块90还包括存储器904。其中,该处理器901与该存储器904耦合连接。该存储器904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存储器904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901相连。可选地,该存储器904可以和该处理器901集成于一体,例如集成于一个或多个芯片之内。其中,该存储器904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9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901的驱动程序。存储器9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9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904可以是指一个存储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示例性的,存储器904,用于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前文介绍的设备管理表、带宽分配信息等。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存储器904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多个软件模块。处理器901调用前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第一设备03中处理模块032的功能。例如,处理器901调用前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图2所示的第一光模块01中点到多点模块011的功能,或者,执行图2所示的第二光模块02中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功能。又例如,处理器901调用前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图6所示的第一光模块01中多点到多点模块013的功能,或者,执行图6所示的第二光模块02中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的功能。具体请参阅前文图2和图6相关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10包括至少一个逻辑电路1001和输入输出接口1002。其中,该输入输出接口1002用于输入待处理电信号和已处理的电信号。在一种实现中,该逻辑电路1001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点到多点模块011或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1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在另一种实现中,该逻辑电路1001用于执行上述图6所示的多点到多点模块013或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023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选的,该芯片100还包括存储介质1003。该存储介质1003用于存储设备管理表等信息。
可选的,该芯片100可以集成于图2或图6所示的第一光模块01中,也可以集成于图2或图6所示的第二光模块02中。
可选的,该芯片100可以集成于图2或图6所示的第一设备03中。
示例性的,该芯片可以是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4)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
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一光模块包括点到多点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一个第二设备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中的每一个第二光模块包括点到多点响应模块,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光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设备管理表,所述设备管理表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所述设备管理表为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建立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
所述第一设备,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设备管理表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获取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在所述点到多点模块申请注册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并将所述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所述设备管理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从所述点到多点模块获取所述设备管理表。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表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电口速率,所述电口速率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并通过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向所述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发送所述带宽分配信息,所述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向所述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
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带宽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调制到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向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发送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对应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
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基于所述设备管理表中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确定接收的每个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以及,为所述每个下行报文添加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发送至少一个携带所述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
接收至少一个携带所述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
基于每个所述上行报文的所述管理标识对所述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存储有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
获取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对应的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上行报文;
为每个所述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电口速率对接收的多个下行报文进行流量管控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
每个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每个所述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所述第二设备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多点到多点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所述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15.一种第一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所述第一光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光模块和/或所述第二设备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模块,还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管理表,所述设备管理表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所述设备管理表为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建立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待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物理地址,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
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
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所述设备管理表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表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电口速率,所述电口速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所述电口速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所述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带宽分配信息;
所述点到多点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所述带宽分配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报文。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每个所述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所述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
所述多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所述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所述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24.一种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二光模块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点到多点模块在所述第二光模块与所述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点到多点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在所述点到多点模块申请注册所述第二设备;
接收所述点到多点模块为所述第二设备分配的管理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接收带宽分配信息,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为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对应的带宽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调制到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存储有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从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上行报文;
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为每个所述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每个所述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所述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
所述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多点到多点模块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31.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所述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32.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管理表,所述设备管理表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信息,所述设备管理表是在建立所述第一光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的点到多点光信道的过程中生成的;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管理表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和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设备管理表中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确定接收的每个下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以及,为所述每个下行报文添加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发送至少一个携带所述管理标识的下行报文。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携带所述管理标识的上行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每个所述上行报文的所述管理标识对所述上行报文进行查表转发处理。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表还包括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电口速率,所述电口速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允许使用的带宽上限;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设备管理表中的电口速率确定带宽分配信息,所述带宽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和/或,
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每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每个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电口速率对接收的多个下行报文进行流量管控处理。
39.根据权利要求32至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所述第一光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光模块和/或所述第二设备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待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物理地址,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不同;
为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分配管理标识,不同的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不同;
将成功注册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管理标识对应存储至所述设备管理表中。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将每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调制到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上,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所述多个第二设备的下行报文;和/或,
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在每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42.根据权利要求32至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每个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
所述多点到多点模块,用于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43.根据权利要求32至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所述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44.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应用于点到多点通信系统中,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一光模块、光合分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点到多点模块在所述第二光模块与所述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多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点到多点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中。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在所述点到多点模块申请注册所述第二设备;
接收所述点到多点模块为所述第二设备分配的管理标识。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接收带宽分配信息,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分配的带宽资源,不同的第二设备占用的带宽资源不同。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下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下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带宽分配信息在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对应的带宽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下行报文。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信息包括上行带宽分配信息,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和所述管理标识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的资源标识;
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带宽分配信息将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调制到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上行带宽资源上,通过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发送所述第二设备的上行报文。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从与所述第二光模块连接的第二设备接收至少一个上行报文;
所述点到多点响应模块,还用于为每个所述上行报文添加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标识。
50.根据权利要求44至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通信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连接所述光合分器,每个所述第一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模块,每个所述第二光模块还包括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
所述多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多点到多点模块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之间建立多点到多点光信道,所述多点到多点光信道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51.根据权利要求44至5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到多点光信道包括下行光信道和上行光信道,所述下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复用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复用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行光信道为基于时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频分多址的光信道、基于波分多址的光信道或基于码分多址的光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5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单元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点到多点模块的功能。
5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单元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24至3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点到多点响应模块的功能。
5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光模块;
或者,
如权利要求24至3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光模块。
CN202211739687.1A 2022-10-09 2022-12-31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8579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73112 2022-10-09
CN202211227311 2022-10-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7951A true CN117857951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9687.1A Pending CN117857951A (zh) 2022-10-09 2022-12-31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79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204B (zh) 一种光口自协商的方法、光模块、局端设备及终端设备
US9031408B2 (en) Method for fast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initializ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WI725274B (zh) 資料通信系統、光線路終端及基帶單元
US10985860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wavelengt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optical module
JP7020608B2 (ja) 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システム
CN106537826A (zh) 无源光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5594143A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onu注册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7516406A (ja) 波長切り換え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4369733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cascaded onts,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0057187A1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channel bonding protocol
US20210044374A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692716B (zh) 一种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WO2017206726A1 (zh) Onu的类型确定方法及装置、olt、存储介质
CN11497983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及光通信系统
CN111491221B (zh) 一种vOLT组播方法及OLT设备
CN106170938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波长配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330450A (zh) 光网络中带宽分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144360A (zh) 用于重配置光网络单元的波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64542A (zh) 一种基于pon系统动态分配波长的方法
CN110858779B (zh) Onu通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57951A (zh)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4137444B (zh) 一种波长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45689A1 (zh) 一种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78104A1 (zh)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7856902A (zh)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