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792248A -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2248A
CN117792248A CN202311783070.4A CN202311783070A CN117792248A CN 117792248 A CN117792248 A CN 117792248A CN 202311783070 A CN202311783070 A CN 202311783070A CN 117792248 A CN117792248 A CN 117792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rofile
groove
flange
moun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30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纪凡
谢一帆
肖海涛
张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30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22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2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22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型材安装组件用于结合并固定型材,型材的一侧构造有侧槽,型材安装组件包括主压块和副压块,主压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第一结合部用于与一个型材的侧槽相结合;副压块固定连接于主压块与第一结合部相对的一侧,副压块上设置有第二结合部,第二结合部用于与另一型材的侧槽相结合;其中,第二结合部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自远离第一结合部的一侧向靠近第一结合部的一侧逐渐增大,第一方向为第一结合部与侧槽相结合时沿侧槽的槽宽方向。如此设置,使得型材与型材安装组件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能够减轻安装难度,节省力气。

Description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的安装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组件是通过光伏组件边框将包含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压层件进行固定。组件边框的作用是增强组件的机械强度、密封层压件边缘以及把层压件固定在支架上,从而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简称光伏组件或组件。因此,组件边框的强度决定了光伏组件的整体强度。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型材的强度,通过设置用于结合并固定型材的型材压块,来实现型材的安装和固定。具体地,型材压块的相对两侧设置与相邻的两个型材中的C型侧槽相卡接的固定结构,来实现对相邻的两个型材进行固定。安装时,先将型材压件倾斜使得一侧的固定结构的一侧卡入一个型材的C型侧槽的一侧,然后旋转型材压件,使得固定结构的另一侧也卡入C型侧槽内。将型材压件通过安装件与支架相固定后,将另一型材倾斜一定角度后将C型侧槽的一部分与型材压件上的固定结构卡合,然后旋转型材将C型侧槽完全与型材压件卡合,这样即可实现型材与支架的固定。
但是,针对上述的型材压件,在安装光伏组件时,需要将光伏组件倾斜,通常光伏组件有几十公斤重,当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时,倾斜一定角度会使得操作人员操作不便,增加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的型材压块安装时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一种型材安装组件,用于结合并固定型材,所述型材的一侧构造有侧槽,所述型材安装组件包括:
主压块,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用于与一个所述型材的侧槽相结合;
副压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压块上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对的一侧,所述副压块上设置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用于与另一所述型材的侧槽相结合;
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自远离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侧槽相结合时沿所述侧槽的槽宽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材的侧槽的槽口对应的两个槽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副压块包括副压块本体,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副压块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
第一连接件,背离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端构造有第一凸起;
第二连接件,背离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端构造有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越过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卡入所述侧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彼此远离的侧面均倾斜设置,并且两个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自远离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朝向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压块包括: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
第三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端凸出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
所述第二结合部卡设于所述侧槽内时,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抵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压块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卡孔;所述副压块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凸出,两个所述限位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发生形变,两个所述限位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穿过所述卡孔至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相互抵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副压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安装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安装孔以将所述副压块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相对应;
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并凸出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彼此远离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压块还包括:
第四侧板,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第五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五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彼此远离的侧面,以与所述侧槽相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彼此远离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五侧板的两端的侧面被配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压块上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支架固定连接。
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型材和支架,每一所述型材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支撑部,每一所述型材侧面具有侧槽,所述侧槽上安装至少一个所述型材安装组件,所述型材安装组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一种光伏系统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如上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安装在一个型材的侧槽中;
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型材安装组件安装在支架上;
将另一所述型材的侧槽与所述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二结合部卡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材安装组件,通过在主压块上设置第一结合部,将第一结合部与一个光伏组件中的型材的侧槽相结合,以实现一个型材与主压块的连接;通过在副压块上设置第二结合部,将第二结合部与另一个光伏组件中的型材的侧槽相结合,以实现另一光伏组件与副压块的连接。而将副压块与主压块固定连接,以实现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将型材安装组件与支架连接,以实现型材与支架的连接。如此设置,以便于型材安装组件与型材的结合,以通过型材安装组件为型材提供支撑,其中,主压块用于为光伏组件提供强度和支撑,副压块用于负责提供拉拔力。而将第二结合部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自远离第一结合部的一侧向靠近第一结合部的一侧逐渐增大的形式,以使得在将与第二结合部相结合的型材与第二结合部相安装时,无需将光伏组件倾斜,只需要将光伏组件中的型材上的侧槽与第二结合部对准,向主压块的方向平推,即可实现型材与副压块的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光伏组件与型材安装组件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能够减轻安装难度,节省力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的主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的主压块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的副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的副压块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的另一中结构形式的副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的另一中结构形式的副压块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具有两个副压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具有两个副压块时的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具有两个副压块时且副压块与主压块通过卡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具有两个副压块时且副压块与主压块通过卡扣连接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安装组件中具有两个副压块时且副压块与主压块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时的主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中两个光伏组件通过型材安装组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压块100;第一结合部110;第一侧板120;卡孔121;安装孔122;第二侧板130;第一限位槽131;第一避让缺口132;筋条133;连接孔134;第三侧板140;第二避让缺口141;第四侧板150;第二限位槽151;第五侧板160;副压块200;第二结合部210;第一连接件211;第一凸起2111;第二连接件212;第二凸起2121;副压块本体220;限位件230;光伏组件300;型材310;侧槽311;第一凸缘3111;第二凸缘3112;支撑部312;檩条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材安装组件,用于结合并固定型材310,型材310的一侧构造有侧槽311,型材安装组件包括主压块100和副压块200,主压块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110,第一结合部110用于与一个型材310的侧槽311相结合;副压块200固定连接于主压块100上与第一结合部110相对的一侧,副压块200上设置有第二结合部,第二结合部用于与另一型材310的侧槽311相结合;其中,第二结合部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自远离第一结合部110的一侧向靠近第一结合部110的一侧逐渐增大,第一方向为第一结合部110与侧槽311相结合时沿侧槽311的槽宽方向。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型材安装组件,通过在主压块100上设置第一结合部110,将第一结合部110与一个光伏组件300中的型材310的侧槽311相结合,以实现一个光伏组件300中的型材310与主压块100的连接;通过在副压块200上设置第二结合部,将第二结合部与另一个光伏组件300中的型材310的侧槽311相结合,以实现另一光伏组件300与副压块200的连接。而将副压块200与主压块100固定连接,以实现两个型材310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将型材安装组件与支架连接,以实现型材310与支架的连接。如此设置,以便于型材安装组件与型材310的结合,以通过型材安装组件为型材310提供支撑,其中,主压块100用于为光伏组件300提供强度和支撑,副压块200用于负责提供拉拔力。而将第二结合部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自远离第一结合部110的一侧向靠近第一结合部110的一侧逐渐增大的形式,以使得在将与第二结合部相结合的型材310与第二结合部相安装时,无需将光伏组件300倾斜,只需要将光伏组件300中的型材310上的侧槽311与第二结合部对准,向主压块100的方向平推,即可实现型材310与副压块200的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光伏组件300与型材安装组件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能够减轻安装难度,节省力气。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15予以理解,型材310是采用铝合金材质,通过挤压一体成型。型材310包括框体和支撑部,框体内部中空形成型腔,框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槽311,侧槽311的槽口对应的槽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设于侧槽311内,两者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以使得侧槽311被构造为C型槽;支撑部设置在框体的顶侧,支撑部用于支撑待安装的工件。在本发明中,待安装工件为光伏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主压块100和副压块20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当然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通过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型材安装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者的形式,采用分体式结构,有利于加工成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将主压块100和副压块200采用不同的材质,例如,基于加工性能及综合成本的考量,可以将主压块100设置为挤压铝合金件;而为了保证副压块200的结构强度,同时结合加工性能及综合成本等因素,副压块200可以为挤压铝合金件、钢制钣金件等。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副压块200可以为不锈钢或者镀层钢通过冷变形成型的钣金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弹簧钢表面设置防腐涂层的形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型材310的侧槽311的槽口对应的两个槽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如图5至图8所示,副压块200包括副压块本体220,第二结合部包括分别连接于副压块本体22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背离副压块本体220的一端构造有第一凸起;第二连接件背离副压块本体220的一端构造有向背离第一连接件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向背离第二连接件的方向凸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卡入侧槽311内。
通过在型材310的侧槽311的槽口对应的两个槽侧壁上设置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相对设置,以使得当第二结合部与侧槽311结合后,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能够阻挡第二结合部,从而提高第二结合部与侧槽311结合的可靠性。副压块本体220用于支撑第二结合部,通过在与副压块本体22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以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凸出,以实现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卡入侧槽311内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与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的相互抵挡,从而限制第二结合部从型材310的侧槽311内脱出,以保证型材310和第二结合部结合的可靠性。
具体地,副压块200可以设置为:如图5 和图6所示,副压块本体220为一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朝同一方向弯折并延伸,弯折部分与板体本身可以相互垂直,或者呈钝角形式均可。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设置在两个弯折部分远离本体本身的一端。当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以是将弯折部分的端部设置的相对厚一些形成的凸起;也可以是将弯折部分的自由端再次弯折后形成的凸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弯折部分和凸出部分形成的结构。通过如上的结构形式,使得在将型材310的侧槽311与第二结合部相连接时,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的过程中,两个弯折部分可以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更易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从而使得操作者在安装型材310时,更加节省力气。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彼此远离的侧面均倾斜设置,并且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自远离副压块本体220的一侧向靠近副压块本体220的一侧逐渐增大。通过如上结构,使得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彼此远离的侧面形成导向斜面,从而使得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的过程中导向斜面能够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得通过向靠近副压块本体220的方向推动型材310就能实现第二凸起部与型材310的侧槽311的卡合,无需将型材310倾斜一定角度将第一凸起卡入侧槽311,再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将第二凸起卡入侧槽311。如此,可节省安装时的力气,进而使得型材310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朝向副压块本体220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相贴合。将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朝向副压块本体220的侧面与型材310上的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相贴合,以使第一凸起和第一凸缘3111、第二凸起和第二凸缘3112之间的相互限位更加可靠。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彼此远离的侧面,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朝向副压块本体220的侧面之间形成锐角。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中朝向副压块本体220的侧面与副压块本体220相平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副压块本体220相垂直。
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压块100包括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第二侧板130连接于第一侧板12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二侧板130远离第一结合部110的一端凸出于第一侧板120的侧面;第三侧板140连接于第二侧板130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第三侧板140远离第一结合部110的一端凸出与第一侧板120的侧面;第二结合部卡设于侧槽311内时,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相抵靠。
第一侧板120用于连接并支撑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通过将第二侧板130远离第一结合部110的一端设置成凸出于第一侧板120的侧面,将第三侧板140远离第一结合部110的一端设置成凸出于第一侧板120的侧面,以使得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开入侧槽311内时,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的侧面能够抵靠在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上。以使得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能够对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进行限位,从而限制型材310与副压块20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由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与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的侧面相抵挡,这样就能够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限制型材31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同时还能限制型材310相对副压块200的转动,从而使得型材310与副压块200相互结合后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图2、以及图9至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副压块200与第一侧板120固定连接。将副压块200与第一侧板120固定连接,以实现副压块200与主压块100之间的相互连接。具体地,对于副压块200与第一侧板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0上设置有沿第一侧板12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卡孔121;副压块200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230,两个限位件230的端部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凸出,两个限位件230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发生形变,两个限位件230能够从第一侧板120的一侧穿过卡孔121至第一侧板120的另一侧并与第一侧板120相互抵挡。
通过在第一侧板120上设置卡孔121,通过在副压块200上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230,并将两个限位件230的端部设置为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凸出的形式,以通过将限位件230穿过卡孔121,将限位件230上凸出的部分能够与第一侧板120相抵挡,从而实现第一侧板120与限位件230之间的相互限位,进而实现副压块200与第一侧板120之间的固定连接。如上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
如图11至图13所示,具体地,两个限位件230设置在副压块本体220背离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侧面上。限位件230大致为一板状结构,两个限位件230相对设置,大致平行。限位件23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板120的侧面上,限位件230的另一端的端部向远离另一限位件230的方向凸出,以与第一侧板120相互抵挡。进一步地,限位件230上凸出的部位背离副压块本体220的侧面被配置为斜面,该斜面与限位件230本身形成锐角。也就是两个限位件230中的两个斜面之间的距离,自远离第一侧板120的一端向靠近第一侧板120的端逐渐增大。如此,使得当将副压块200与第一侧板120相连接时,可通过限位件230上,凸起上的斜面进行导向,进而便于将限位件230卡入卡孔121内。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孔121的形状与两个限位板除去凸起部位后在第一侧板120上的投影的连线相一致。例如,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板除去凸起部位后在第一侧板120上的投影大致为长方形,那么设置在第一侧板120上的卡孔121就为长方形。可以理解的是,卡孔121的面积应适当地比两个限位件230在第一侧板120上形成的投影稍大一些,当然,卡孔121的面积要小于限位件230上的凸起部位在第一侧板120上的投影。限位件230上的凸起部位与副压块本体220相对的侧面,与副压块本体220之间的距离应稍大于第一侧板120的厚度,以使得第一侧板120能够卡在凸起部位和副压块本体220之间。
图1、图2、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0上设置有沿第一侧板12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122,副压块200上设置有与安装孔122相对应的通孔,安装件依次穿过通孔和安装孔122以将副压块200连接于第一侧板120。通过在第一侧板120上设置安装孔122,在副压块200上设置与安装孔122相对应的通孔,以实现通过安装件依次穿过副压块200上的通孔和第一侧板120上的安装孔122来将副压块200和第一侧板120固定连接。具体地,安装件为铆钉,副压块200的副压块本体220上设置通孔,副压块本体220和第一侧板120通过铆钉铆接固定。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后的可靠性强。
如图3和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30上设置有第一避让缺口132,第二侧板130上设置有第二避让缺口141,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相对应;第二结合部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并凸出与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彼此远离的侧面。通过在第二侧板130和第三侧板140上分别设置用于避让副压块本体220的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以使得副压块200和主压块100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如图3和图13所示,具体地,在第二侧板130和第二侧板130上大致与第一侧板120上的安装孔122或者是卡孔12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为方形缺口,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对应的底面大致与第一侧板120的侧面平齐。如此设置,当副压块200与第一侧板120相连接后,使得副压块本体220的侧面能够抵靠在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一避让缺口132和第二避让缺口141的底面上,以增大副压块本体220与主压块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二者连接后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一个型材安装组件中的副压块200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一个主压块100上设置有两个相间隔的副压块200,以增大副压块200与型材3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型材310与型材安装组件连接后的彼此的强度。
如图3和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压块100还包括第四侧板150和第五侧板160,第四侧板15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板120背离第三侧板140的一侧,第四侧板150与第二侧板13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五侧板160连接于第二侧板130和第四侧板150背离第一侧板120的一端,第五侧板16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二侧板130和第四侧板150彼此远离的侧面,以与侧槽311相卡合。通过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四侧板150和第五侧板160围成一框体结构,将第二侧板13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成凸出于第二侧板130和第四侧板150彼此远离的侧面,以使得第五侧板160上凸出的部位能够与型材310上的侧槽311相卡合。其中,第二侧板130、第四侧板150和第五侧板160连接后形成上面所述的第一结合部110。
如图3和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侧板130和第四侧板150彼此远离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51,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分别设于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51内,第五侧板160的两端的侧面被配置为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51的槽侧壁。通过在第二侧板130和第四侧板150上彼此远离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51,以便于容纳型材310上的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进而实现对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的限位。
如图3和图13所示,具体地,将第五侧板160的两端朝向第一侧板120的侧面配置为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51的槽侧壁,以使得当第五侧板160的两端分别越过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进入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51后,第五侧板160的侧面能够抵挡第一凸缘3111和第二凸缘3112,相应地第五侧板160的两端分别卡设于侧槽311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3所示,第一限位槽131是第五侧板160的端部、第二侧板130以及连接在第二侧板130上与第五侧板160相间隔的筋条133围合而成的。第二限位槽151则被设置为通过将第四侧板150的端部向第二侧板130的方向凹陷,凹陷的部位与第五侧板160的端部围合限定出第二限位槽1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3所示,主压块100上设置有连接孔134,紧固件穿过连接孔134与支架固定连接。通过在主压块100上设置连接孔134,以实现主压块100通过紧固件与支架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型材310与支架的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主压块100上第二侧板130和第四侧板150的中间位置开设连接孔134,两个侧板上的连接孔134相对应,进而以便于紧固件穿过该连接孔134与支架相固定。
如图14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型材310和支架,每一型材310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支撑部312,每一型材310侧面具有侧槽311,侧槽311上安装至少一个型材安装组件,型材安装组件与支架固定连接。
通过将型材安装组件与支架固定连接,型材310与型材安装组件安装结合,以实现型材310与支架的固定连接。而型材310上的支撑部312用于支撑并固定光伏组件,从而实现光伏组件与支架的相互连接。如此,便形成了光伏系统。具体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檩条,型材安装组件中的主压块100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与檩条固定连接。型材310为光伏组件的边框,光伏组件的四周均设置有型材310。通常,光伏组件长边对应的型材310通过型材安装组件与支架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型材310分别与主压块100上的第一结合部110、及副压块200上的第二结合部相结合,以实现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通过型材安装组件安装在支架上。
如图17所示,一种光伏系统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如上的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一结合部110安装在一个型材的侧槽311中;通过紧固件将型材安装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以及将另一型材的侧槽311与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二结合部卡接。
具体地,先将一个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一结合部110安装在带有光伏组件的一个型材的侧槽311中。先将型材安装组件中的主压块100上第五侧板160中相对第二侧板130凸出的一端卡入型材的侧槽311内,再将型材安装组件旋转一定角度,以使得第五侧板160相对第四侧板150凸出的一端越过型材上的侧槽311卡入侧槽311内。如此,就实现了型材安装组件与其中一个光伏组件中的型材的结合。
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型材安装组件与支架相固定,如此,就实现了一个光伏组件中一侧的型材与支架的固定连接。
然后将另一光伏组件中的型材对准已经与支架相固定的型材安装组件上副压块200中的第二固定部,通过将光伏组件向靠近第二固定部的方向推动,光伏组件上的型材中侧槽311的口部在第二固定部中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与第二固定部相卡合。这样就实现了另一光伏组件与支架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型材安装组件,用于结合并固定型材,所述型材的一侧构造有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安装组件包括:
主压块,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用于与一个所述型材的侧槽相结合;
副压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压块上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对的一侧,所述副压块上设置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用于与另一所述型材的侧槽相结合;
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自远离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侧槽相结合时沿所述侧槽的槽宽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的侧槽的槽口对应的两个槽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副压块包括副压块本体,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副压块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
第一连接件,背离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端构造有第一凸起;
第二连接件,背离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端构造有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越过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卡入所述侧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彼此远离的侧面均倾斜设置,并且两个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自远离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朝向所述副压块本体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块包括: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
第三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一端凸出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
所述第二结合部卡设于所述侧槽内时,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压块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卡孔;所述副压块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凸出,两个所述限位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发生形变,以使两个所述限位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穿过所述卡孔至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相互抵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副压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安装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安装孔以将所述副压块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相对应;
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并凸出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彼此远离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块还包括:
第四侧板,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第五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五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彼此远离的侧面,以与所述侧槽相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彼此远离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五侧板的两端的侧面被配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侧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块上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支架固定连接。
13.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型材和支架,每一所述型材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支撑部,每一所述型材侧面具有侧槽,所述侧槽上安装至少一个所述型材安装组件,所述型材安装组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14.一种光伏系统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安装在一个型材的侧槽中;
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型材安装组件安装在支架上;
将另一所述型材的侧槽与所述型材安装组件的第二结合部卡接。
CN202311783070.4A 2023-12-22 2023-12-22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77922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3070.4A CN117792248A (zh) 2023-12-22 2023-12-22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3070.4A CN117792248A (zh) 2023-12-22 2023-12-22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2248A true CN117792248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3070.4A Pending CN117792248A (zh) 2023-12-22 2023-12-22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224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9549A2 (fr) * 2009-10-12 2011-04-13 Le Triangle Dispositif pour la fixation de modules photovoltaïques
KR20140043008A (ko) * 2012-09-28 2014-04-08 주형중 태양광 모듈 설치를 위한 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모듈 설치 구조
CN104796068A (zh) * 2015-04-15 2015-07-22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模块
CN105375868A (zh) * 2015-12-04 2016-03-02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以及具有该连接件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CN207612232U (zh) * 2017-12-11 2018-07-13 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电光伏组件密封条压块
CN217335520U (zh) * 2021-09-27 2022-08-30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压块和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
CN116846300A (zh) * 2023-07-19 2023-10-03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20122835U (zh) * 2023-03-30 2023-12-0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型材压件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9549A2 (fr) * 2009-10-12 2011-04-13 Le Triangle Dispositif pour la fixation de modules photovoltaïques
KR20140043008A (ko) * 2012-09-28 2014-04-08 주형중 태양광 모듈 설치를 위한 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모듈 설치 구조
CN104796068A (zh) * 2015-04-15 2015-07-22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模块
WO2016165409A1 (zh) * 2015-04-15 2016-10-20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模块
CN105375868A (zh) * 2015-12-04 2016-03-02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以及具有该连接件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CN207612232U (zh) * 2017-12-11 2018-07-13 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电光伏组件密封条压块
CN217335520U (zh) * 2021-09-27 2022-08-30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压块和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
CN220122835U (zh) * 2023-03-30 2023-12-0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型材压件组件
CN116846300A (zh) * 2023-07-19 2023-10-03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框及光伏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9109B (zh) 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JP543205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方法およびその設置構造
CN110700585A (zh) 一种模板加固体系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3452309B (zh) 连接件、光伏板连接组件以及bipv屋面系统
CN117792248A (zh) 型材安装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安装方法
CN114412179B (zh) 模板系统
JP2024547173A (ja) 取付部材
CN209874085U (zh) 一种可拆卸活动铝板的墙面结构
CN116220286A (zh) 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的檩条结构
CN114790800A (zh) 中支架、屋面板组件、可集成光伏的屋面系统
CN222423551U (zh) 光伏系统
CN213836996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房屋的安装基座
JP2018145729A (ja) 折板屋根連結具及び折板屋根構造
CN222107807U (zh) 安装构件、光伏支架和光伏电站
CN216016768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
CN218843757U (zh) 一种钢模板连接结构
CN222464488U (zh) 一种金属屋面光伏装置
CN219887345U (zh) 一种自锁式光伏配套金属屋面瓦结构
CN222339818U (zh) 一种风道结构
CN219261549U (zh) 一种光伏配套屋面瓦结构
CN213715290U (zh) 一种电能表计度器卡扣固定结构
CN219980739U (zh)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压块及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CN221551767U (zh) 一种无螺钉面板墙面开关的面板连接结构
CN222413756U (zh) 一种金属屋面板对接用固定底座
CN220908922U (zh) 一种光伏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