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1065A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91065A CN117791065A CN202311872903.4A CN202311872903A CN117791065A CN 117791065 A CN117791065 A CN 117791065A CN 202311872903 A CN202311872903 A CN 202311872903A CN 117791065 A CN117791065 A CN 1177910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upling
- filter
- resonant
- coupl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022 nonline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Calc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O-]C([O-])=O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019 calc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880 cross-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DAGIHXWWSANSR-NJFSPNSNSA-N hydroxy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14CH]=O BDAGIHXWWSANSR-NJFSPNS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magnesium;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Mg+2]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54 samar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5630 samarium oxid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FKTOIHSPIPYAPE-UHFFFAOYSA-N samarium(i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Sm+3].[Sm+3] FKTOIHSPIPYAP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18 stront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08 titanium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射频器件领域,提供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滤波器包括滤波器壳体、谐振杆和耦合结构。滤波器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谐振杆设有多个,且设于滤波器壳体内。谐振杆安装于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耦合结构设有至少一个。耦合结构设于两个谐振杆之间,用于使两个谐振杆耦合。耦合结构包括介质件。介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短路连接于第一板件,第二端短路连接于第二板件。基于上述结构,可优化耦合结构的性能和效用,可经由耦合结构使得两个谐振杆之间的耦合具有较佳的可控性,可使耦合结构的加工精度的可控性较高,可使耦合结构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较小且允许容差,可提高耦合一致性,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射频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滤波器通常包括滤波器壳体,以及均设于滤波器壳体内的谐振杆和耦合结构。耦合结构设于两个谐振杆之间,用于实现两个谐振杆之间的耦合。耦合结构一般采用飞杆形式,然而,飞杆的加工精度比较难控,导致耦合结构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较大,致使耦合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器,旨在解决耦合结构的加工精度比较难控,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较大,致使耦合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包括:
滤波器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
谐振杆,设有多个,且设于所述滤波器壳体内,所述谐振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或所述第二板件;
耦合结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耦合结构设于两个所述谐振杆之间,用于使两个所述谐振杆耦合,所述耦合结构包括介质件,所述介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短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端短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抵接于所述第一板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结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导电结构,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为金属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端面设有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层抵接于所述安装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座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耦合结构对应设置,并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或所述第二板件,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耦合结构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设于所述耦合结构的周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为螺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件为实心圆柱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分布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谐振杆为介质谐振杆或加载介质的金属谐振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
本申请提供的滤波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可在至少一组两个谐振杆之间设置耦合结构,以通过耦合结构实现两个谐振杆之间的耦合。并且,该耦合结构可通过第一端短路连接于第一板件而第二端短路连接于第二板件的介质件,在两个谐振杆之间产生工作频率处于滤波器通带内的谐振,以发挥等效频变谐振器的作用。基于此,该耦合结构即可经由介质件,实现将信号从一个谐振杆耦合传输至另一个谐振杆,从而可靠地实现两个谐振杆之间的耦合。并且,耦合结构还可通过调整介质件的介电常数、高度、截面尺寸等,而调整介质件的工作频率,进而促使两个谐振杆能够达到需要的耦合极性(即感性耦合或容性耦合)和耦合强度。由此,可优化耦合结构的性能和效用,可经由耦合结构使得两个谐振杆之间的耦合具有较佳的可控性,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并且,介质件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可通过注塑成型、干压成型、压铸成型等方式进行加工,可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在装配过程中对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而,相对于采用飞杆的现有耦合结构,本实施例的采用介质件的耦合结构,加工精度的可控性较高,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较小且允许具有一定的容差性,从而可提高耦合一致性,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提供的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提供的沿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件的工作频率与耦合值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为介质件的工作频率,纵坐标为耦合值。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滤波器壳体,11-第一板件,12-第二板件,13-谐振腔,14-耦合窗口,15-安装孔;20-谐振杆;30-耦合结构,31-介质件,311-第一端,3111-第一金属层,312-第二端,3121-第二金属层,32-安装座;40-调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滤波器是一种可用于选择通信信号并滤除杂波或干扰信号的射频装置。现有滤波器通常包括滤波器壳体,以及均设于滤波器壳体内的谐振杆和耦合结构。耦合结构设于两个谐振杆之间,用于实现两个谐振杆之间的耦合。耦合结构一般采用飞杆形式。由于飞杆的尺寸规格以及飞杆的安装位置极大影响着耦合强度,因此,飞杆对加工精度、加工公差、装配公差的要求较高。然而,飞杆的加工精度比较难控,飞杆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容易较大。致使耦合一致性较差,影响滤波器的性能。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器,改进了耦合结构,以解决耦合结构的加工精度比较难控,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较大,致使耦合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包括滤波器壳体10、谐振杆20和耦合结构30。滤波器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谐振杆20设有多个,且设于滤波器壳体10内。谐振杆20安装于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耦合结构30设有至少一个。耦合结构30设于两个谐振杆20之间,用于使两个谐振杆20耦合。耦合结构30包括介质件31。介质件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第一端311短路连接于第一板件11,第二端312短路连接于第二板件12。
需要说明的是,滤波器壳体10的内部具有封闭的内腔,可实现屏蔽功能,防止信号泄露。该内腔可划分出至少一个谐振腔13,谐振腔13内可容纳谐振杆20。在谐振腔13设有多个的情形下,根据各谐振杆20所需耦合关系,多个谐振腔13可进行排布设计,且相邻两个谐振腔13之间可按需开设连通彼此的耦合窗口14,以便于沿耦合窗口14相对设置的两个谐振杆20能够经由耦合窗口14实现耦合。
滤波器壳体10其中一侧的板件为第一板件11,滤波器壳体10的与第一板件11相对一侧的板件为第二板件12。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滤波器能够以第二板件12朝上的姿态进行摆放,也能够以第二板件12朝左、朝右、朝前或朝后的姿态进行摆放,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此外,本实施例对滤波器壳体10的形状、尺寸、材质等也不做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谐振杆20设有多个,各谐振杆20均设于滤波器壳体10内,各谐振杆20之间构建所需的耦合关系。
谐振杆20可安装于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即,谐振杆20的一端可直接或经由其他部件连接固定至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以相对于滤波器壳体10固定。其中,谐振杆20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焊接、铆接、压接、螺钉紧固、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固定至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各谐振杆20中,可以所有谐振杆20均连接固定至第一板件11,也可以所有谐振杆20均连接固定至第二板件12,也可以部分谐振杆20连接固定至第一板件11而另一部分谐振杆20连接固定至第二板件12,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谐振杆20可为金属谐振杆、陶瓷介质谐振杆或其他材质的介质谐振杆,谐振杆20可为柱状谐振杆、筒状谐振杆、异形谐振杆、钣金片状谐振杆或其他形态,谐振杆20可带谐振盘或不带谐振盘,谐振盘可带翻边或不带翻边,本实施例对此均不做限制。
其中,各谐振杆20的材质、形态、结构、尺寸等可以相同设置,也可以不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耦合结构30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一个。耦合结构30可设置在任意两个谐振杆20之间,可用于使该两个谐振杆20形成耦合关系。
其中,通过耦合结构30形成耦合关系的两个谐振杆20,在信号主要传输路径上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不相邻的。若这两个谐振杆20在信号主要传输路径上是相邻的,那么这两个谐振杆20通过耦合结构30所实现的耦合便是信号主要传输路径上的耦合关系,也就是说,这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关系是级联的。若这两个谐振杆20在信号主要传输路径上是不相邻的,那么这两个谐振杆20通过耦合结构30所实现的耦合是交叉耦合,也就是说,这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关系是非级联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耦合结构30包括介质件31。介质件31是采用介质材料制成的部件。介质件31可以采用相对介电常数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例如陶瓷、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钐、三氧化二铝、碳酸锶等,本实施例对介质件31的材质不做唯一限制。
介质件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第一端311可直接或经由其他部件短路连接于第一板件11,使得第一端311实现接地,本实施例对第一端311采用的具体连接方式暂不做限制。第二端312可直接或经由其他部件短路连接于第二板件12,使得第二端312接地,本实施例对第二端312采用的具体连接方式暂不做限制。
基于此,介质件31可作为主要影响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强度和耦合极性的部件。介质件31能够在两个谐振杆20之间产生谐振,且工作频率(即谐振频率)处于滤波器的通带内。由此,介质件31本身可发挥等效频变谐振器的作用,可使信号从一个谐振杆20经过介质件31再传输给另一个谐振杆20,从而实现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并可使耦合系数能够随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便于通过调整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实现促使两个谐振杆20达到需要的耦合极性(即感性耦合或容性耦合)和耦合强度。
示例地,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随着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的增加,耦合值可逐渐由正值变成负值。耦合值的数值可反映耦合强度。耦合值的正、负可反映耦合极性。在耦合值呈现正值的情形下,介质件31可使两个谐振杆20之间实现正耦合,即实现感性耦合(也称为磁耦合或磁场耦合)。在耦合值呈现负值的情形下,介质件31可使两个谐振杆20之间实现负耦合,即实现容性耦合(也称为电耦合或电场耦合)。
其中,可通过调整介质件31的介电常数、高度、截面尺寸等参数,实现初步调整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使得耦合结构30能够适配不同指标要求。其中,介质件31的高度可以是介质件31在其延伸方向(即从第一端311至第二端312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其中,介质件31的截面尺寸可以是介质件3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的尺寸。
其中,介质件31可为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等,介质件31可为空心结构或实心结构,本实施例对此暂不做限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可在至少一组两个谐振杆20之间设置耦合结构30,以通过耦合结构30实现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并且,该耦合结构30可通过第一端311短路连接于第一板件11而第二端312短路连接于第二板件12的介质件31,在两个谐振杆20之间产生工作频率处于滤波器通带内的谐振,以发挥等效频变谐振器的作用。基于此,该耦合结构30即可经由介质件31,实现将信号从一个谐振杆20耦合传输至另一个谐振杆20,从而可靠地实现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并且,耦合结构30还可通过调整介质件31的介电常数、高度、截面尺寸等,而调整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进而促使两个谐振杆20能够达到需要的耦合极性(即感性耦合或容性耦合)和耦合强度。由此,可优化耦合结构30的性能和效用,可经由耦合结构30使得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具有较佳的可控性,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并且,介质件31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可通过注塑成型、干压成型、压铸成型等方式进行加工,可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在装配过程中对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而,相对于采用飞杆的现有耦合结构30,本实施例的采用介质件31的耦合结构30,加工精度的可控性较高,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较小且允许具有一定的容差性,从而可提高耦合一致性,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311的端面设有第一金属层3111,第一端311通过第一金属层3111抵接于第一板件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311的端面设有第一金属层3111。第一金属层3111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电镀、电焊等方式设置于第一端311的端面。第一金属层3111的材料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银、铜、铝、钛或金等金属材料。
第一端311通过第一金属层3111抵接于第一板件11,而实现与第一板件11良好地短路接触,而实现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介质件31的第一端311可通过在其端面设置第一金属层3111,以经由第一金属层3111抵接于第一板件11,而实现与第一板件11良好地短路接触,实现接地。基于此,便能够以简化、可靠的结构设置,使介质件31的第一端311与第一板件11实现短路连接。从而可有效消减介质件31和第一板件11之间的电压差,可优化电场的分布均匀性,可减少串扰、电磁干扰、静电积聚、失配、非线性效应,可提高介质件31所形成的等效频变谐振器的抗干扰能力、性能和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311可通过其他部件(例如类似下文安装座32的部件)实现短路连接于第一板件11。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耦合结构30还包括安装座32,安装座32为导电结构,安装座32连接于第二端312和第二板件1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耦合强度和耦合极性的需要,介质件31的尺寸尤其高度可能较小。在此情形下,可在第二端312的端侧增设安装座32。安装座32为导电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本实施例对安装座32的形状、尺寸、材质等暂不做限制。
安装座32与第二端312机械连接并电连接,且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机械连接并电连接。基于此,安装座32可提供稳固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可使第二端312、安装座32、第二板件12相互固定,可使介质件31能够在预设位置保持稳定,可便于介质件31稳定发挥效用。并且,安装座32可基于良好的导电性,发挥导体作用,可使第二端312能够经由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良好地短路连接,可使第二端312实现接地。
其中,安装座32与第二端312之间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焊接、插接、压接、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之间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一体成型、焊接、铆接、压接、螺钉紧固、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安装座32机械连接于第二端312和第二板件12之间,以使第二端312、安装座32、第二板件12相互固定,从而可使介质件31能够在预设位置保持稳定,可便于介质件31在滤波器中稳定工作、稳定发挥效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安装座32导电于第二端312和第二板件12之间,以使第二端312能够经由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良好地短路连接,使第二端312能够实现接地。基于此,可有效消减介质件31和第二板件12之间的电压差,可优化电场的分布均匀性,可减少串扰、电磁干扰、静电积聚、失配、非线性效应,可提高介质件31所形成的等效频变谐振器的抗干扰能力、性能和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设置安装座32,第二端312可直接短路连接于第二板件12。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32为金属件。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座32为金属件,即安装座32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安装座32的材料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银、铜、铝、钛或金等金属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安装座32为金属件,一方面,可提高安装座32的导电性,可使安装座32能够可靠地导电和分布电荷,从而可使安装座32能够使第二端312与第二板件12之间良好地短路、接地,可优化介质件31所形成的等效频变谐振器的电磁性能。一方面,可使安装座3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导热于介质件31和第二板件12之间,从而可促使介质件31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可便于介质件31在滤波器中稳定工作、稳定发挥效用。另一方面,可便于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一体成型,从而可提高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所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可避免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之间形成缝隙,可降低信号泄露的风险,可增强安装座32与第二板件12之间导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可经由与第二板件12一体成型的安装座32使第二端312与第二板件12之间良好地短路、接地,尤其适用于第二板件12为滤波器壳体10的腔体底壁的情形。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32可为非金属的导电结构。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312的端面设有第二金属层3121,第二端312通过第二金属层3121抵接于安装座3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312的端面设有第二金属层3121。第二金属层3121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电镀、电焊等方式设置于第二端312的端面。第二金属层3121的材料可采用但不限于采用银、铜、铝、钛或金等金属材料。
第二端312通过第二金属层3121抵接于安装座32,而实现与安装座32良好地电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介质件31的第二端312可通过在其端面设置第二金属层3121,以经由第二金属层3121抵接于安装座32,而实现与安装座32良好地电接触。基于此,可有效消减介质件31和安装座32之间的电压差,可优化电场的分布均匀性,可减少串扰、电磁干扰、静电积聚、失配、非线性效应,可提高介质件31所形成的等效频变谐振器的抗干扰能力、性能和稳定性。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312与安装座32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第二端312与安装座32焊接,一方面,可使第二端312的端面与安装座32之间形成牢固的结合,从而可提高第二端312与安装座32之间的连接便利性、连接强度、连接可靠性、连接稳固性,可使介质件31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安装座32,可使介质件31能够在预设位置保持稳定,可便于介质件31在滤波器中稳定工作、稳定发挥效用。另一方面,可使第二端312的端面与安装座32之间形成良好、可靠的电接触,从而可有效消减介质件31和安装座32之间的电压差,可优化电场的分布均匀性,可减少串扰、电磁干扰、静电积聚、失配、非线性效应,可提高介质件31所形成的等效频变谐振器的抗干扰能力、性能和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312与安装座32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插接、压接、螺纹连接、卡接等。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滤波器还包括调节结构40,调节结构40与耦合结构30对应设置,并安装于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调节结构40用于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结构40可安装于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而相对于滤波器壳体10稳定安装位置。具体地,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设有用于安装调节结构40的贯通的安装孔15,调节结构40安装于对应安装孔15中。
调节结构40的局部伸入滤波器壳体10内。调节结构40与耦合结构30对应设置,调节结构40可用于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尤其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以细化调节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极性和耦合强度。具体地,可通过使调节结构40与耦合结构30之间的距离和/或相对面积发生变化,而实现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细化调节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极性和耦合强度,调节方便、快捷、精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通过调整介质件31的介电常数、高度、截面尺寸等,以粗定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的基础上,可通过与耦合结构30对应设置的调节结构40,细化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具体可通过使调节结构40与耦合结构30之间的距离和/或相对面积发生变化,而细化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由此,即可实现细化调节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极性和耦合强度,调节方便、快捷、精准,且可使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具有较佳的可控性,从而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并且,由于可经由调节结构40细化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因此,可降低耦合对介质件31的尺寸精度的要求,从而可允许介质件31具有一定的容差性,可允许耦合结构30对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具有一定的容差性,进而可利于提高耦合一致性,可利于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40设于耦合结构30的周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调节结构40可通过设置在耦合结构30的周侧,以便于避开耦合结构30的形态、构造等对其的约束,经由改变其与耦合结构30之间的距离和/或相对面积,实现细化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基于此,可使得调节结构40能够适用于任意形态、构造的耦合结构30,例如可适用于空心或实心的耦合结构30,从而可提高调节结构40的适用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耦合结构30为空心结构,尤其介质件31为空心结构的情形下,可使调节结构40伸入滤波器壳体10内的部分位于耦合结构30的空心内。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40为螺杆。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结构40为螺杆。调节结构40可直接螺纹连接于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上的安装孔15;或者,第一板件11或第二板件12上的安装孔15中可嵌设安装件(图中未示出),安装件设有螺纹孔,调节结构40可螺纹连接于对应安装件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调节结构40为螺杆,可便于调节结构40经由旋进或旋出,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调节其伸入滤波器壳体10内的部分的长度。基于此,即可通过调整调节结构40伸入滤波器壳体10内的部分的长度,实现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实现细化调节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极性和耦合强度,调节方便、快捷、精准。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结构40可非螺杆,而为转动安装于对应安装孔15的部件。调节结构40可经由转动,而使其与耦合结构30之间的距离和/或相对面积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调节耦合结构30的工作频率。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介质件31为实心圆柱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介质件31为实心圆柱体,一方面,可规整介质件31的形态,以便于通过调整介质件31的介电常数、高度、直径等,实现调整介质件31的工作频率。一方面,可提高介质件31的加工便利性和加工精度,从而可提高耦合一致性,可提高滤波器的性能。一方面,可提高介质件31的结构稳定性、装配便利性和装配后的状态平稳性,可便于实现介质件31与第一板件11之间、介质件31与第二板件12之间的短路连接,可优化介质件31与第一板件11之间、介质件31与第二板件12之间的短路连接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介质件31可为空心结构。介质件31可呈其他形态,例如长方体等。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311至第二端3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的分布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介质件31从第一端311至第二端3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的分布方向,可有效优化介质件31在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之间的分布、布局。基于此,可提高介质件31在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之间的稳定性,可提高介质件31与第一板件11之间、介质件31与第二板件12之间的连接便利性和连接可靠性,可减少振动能量的损失,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可优化介质件31所形成的等效频变谐振器的谐振效果,可优化耦合结构30于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介质件31从第一端311至第二端312的延伸方向可大致平行于(即,可呈夹角)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的分布方向,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谐振杆20为介质谐振杆或加载介质的金属谐振杆。
需要说明的是,各谐振杆20中,至少一个谐振杆20为介质谐振杆或加载介质的金属谐振杆,尤其,至少一个经由耦合结构30实现耦合的谐振杆20为介质谐振杆或加载介质的金属谐振杆。
介质谐振杆是一种谐振结构,通常由介质材料制成,用于在特定频率下产生谐振现象。本实施例对介质谐振杆的形状、尺寸等均不做限制。其中,介质谐振杆的介质材料与耦合结构30的介质件31的介质材料可以相同设置,也可以不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金属谐振杆是一种谐振结构,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在特定频率下产生谐振现象。本实施例对金属谐振杆的形状、尺寸等均不做限制。金属谐振杆可加载介质,以形成金属-介质复合结构。其中,金属谐振杆所加载的介质的介质材料与耦合结构30的介质件31的介质材料可以相同设置,也可以不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谐振杆20为介质谐振杆或加载介质的金属谐振杆,可促使耦合结构30的介质件31与谐振杆20之间能够产生强烈的共振现象,从而可便于耦合结构30的介质件31更有效地将电磁能量从一个谐振杆20传递至另一个谐振杆20,可优化耦合结构30于两个谐振杆20之间的耦合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谐振杆20可为其他材质的谐振杆20,例如金属谐振杆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可以是金属腔体滤波器、TM模陶瓷介质滤波器、TE模陶瓷介质滤波器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其中,通信设备可为单工器、双工器、多工器、合路器、天线、基站等通信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经由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提高通信设备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波器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
谐振杆,设有多个,且设于所述滤波器壳体内,所述谐振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或所述第二板件;
耦合结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耦合结构设于两个所述谐振杆之间,用于使两个所述谐振杆耦合,所述耦合结构包括介质件,所述介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短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端短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抵接于所述第一板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结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导电结构,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金属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设有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层抵接于所述安装座;
和/或,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座焊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耦合结构对应设置,并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或所述第二板件,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耦合结构的工作频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设于所述耦合结构的周侧;
和/或,所述调节结构为螺杆。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件为实心圆柱体;
和/或,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分布方向。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谐振杆为介质谐振杆或加载介质的金属谐振杆。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72903.4A CN117791065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72903.4A CN117791065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91065A true CN117791065A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39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72903.4A Pending CN117791065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91065A (zh) |
-
2023
- 2023-12-29 CN CN202311872903.4A patent/CN11779106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79576B2 (en) | Filter assemblies, tuning elements and method of tuning a filter | |
US6750739B2 (en) | Resonator and high-frequency filter | |
EP3375036B1 (en) | Filter assemblies, tuning elements | |
US4691179A (en) | Filled resonant cavity filtering apparatus | |
US8982003B2 (en) | Slot antenn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lot antenna | |
EP3823090B1 (en) | Capacitive cross-coupling structure and cavity filter | |
CN101645526A (zh) | 可变射频带通滤波器 | |
CN116014404B (zh) | 谐振器及滤波器 | |
CN116404391B (zh) | 谐振器、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 |
EP1148574B1 (en) | Dielectric resonator, filter,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9768356B (zh) | 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小型化多模滤波开关 | |
US20040071406A1 (en) | Optical connector, optical element holding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a mount section of an optical connector | |
KR101754278B1 (ko) | Tem모드 유전체 도파관 공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전체 도파관 필터 | |
JP2001060801A (ja) | 誘電体共振器装置、誘電体フィルタ、複合誘電体フィルタ装置、誘電体デュプレクサおよび通信装置 | |
CN117791065A (zh)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WO2013112349A1 (en) | Quasi-electric short wall | |
CN219436117U (zh) | 一种定向耦合器 | |
CN115207588A (zh) | 一种转接装置、电子设备、终端和转接装置的制备方法 | |
KR101101745B1 (ko) | 트리플 모드를 이용한 고감도 유전체 공진기 조립체 | |
CN216085269U (zh) | 一种宽带介质滤波器及具有其的收发通道、基站和卫星 | |
US6150906A (en) | HF filter using resonators having convex-concave structure | |
CN219371322U (zh)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EP3490055A1 (en) | A multi-mode cavity filter | |
CN222088815U (zh) | 一种腔体带阻滤波器 | |
CN223157053U (zh) | 一种小体积高抑制薄膜带通滤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