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3472B -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83472B CN117783472B CN202410221352.3A CN202410221352A CN117783472B CN 117783472 B CN117783472 B CN 117783472B CN 202410221352 A CN202410221352 A CN 202410221352A CN 117783472 B CN117783472 B CN 1177834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be
- abutting
- telescopic
- water quality
- det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仪主体和通过导线与所述检测仪主体连接的探头;铰接件,形成一与所述检测仪主体铰接的第一铰接端、一与所述探头铰接以及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铰接端和一用于将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相连的可伸缩连接部;防护罩;抵接件,设置两个;所述探头可通过所述铰接件相对所述检测仪主体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本申请具有防护罩能够通过伸缩的方式将探头部分罩住以及全部罩住,从而在不使用探头时,防护罩对探头进行保护,使得探头不会在恶劣环境中被外部的环境腐蚀,同时防护罩不需要进行拆卸,便于携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质检测装置是用来对水质进行检测的,将探头置入到水中,便能够自动的显示处水质的情况。
产品的结构可参照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0675775.4中所公开的所述探头外侧设置有能够有效方便野外水质检测使用的保护外壳机构,以区别于现有技术,进而在实时的野外水质检测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插合固定的探头保护壳,将保护壳机构支架打开,即可将探头漏出,有效方便实时的水质检测使用,同时保护壳机构打开后,可直接将探头放入水里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人员将探头插入水中并持续手持的方式,进一步方便了野外的实时水质检测工作,且更加安全,有效避免了人员肢体疲劳僵硬而可能掉入水中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结构中由于采用一种直接能够打开的保护可对探头进行保护,那么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将保护壳打开,然后再将探头置入水中,这种方式会导致保护壳不便于携带,在使用时,打开后的保护壳容易丢失。并且水质检测仪本身也不便于携带,再加上保护壳会导致更加的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和通过导线与所述检测仪主体连接的探头;所述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铰接件,形成一与所述检测仪主体铰接的第一铰接端、一与所述探头铰接以及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铰接端和一用于将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相连的可伸缩连接部;防护罩,用于将所述探头罩住,且所述防护罩可伸长至将所述探头全部罩住以及缩短至将所述探头部分罩住;抵接件,设置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相连,另外一个与所述防护罩相连;所述探头可通过所述铰接件相对所述检测仪主体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探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探头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沿一直线延伸的杆状结构;所述探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探头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具有卡槽的可嵌入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护罩能够将探头部分罩住以及全部罩住,从而在不使用探头时,防护罩对探头进行保护,使得探头不会在恶劣环境中被外部的环境腐蚀。而防护罩能够使探头部分被罩住,那么在一些场合下,部分探头漏出,然后将部分探头置于水中进行水质检测,还有一部分探头被防护罩包裹,从而避免探头在外部暴漏太多导致探头被全部粘附水质,避免探头清理起来繁琐。通过防护罩将探头包裹使得探头便于被携带,不用考虑携带过程对探头的保护。探头能够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沿一直线延伸的杆状结构,此时便于直接手持检测仪主体将探头插入至水中,对水质进行检测。探头还能够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具有卡槽的可嵌入结构,可以通过使卡槽嵌入到一个板体中,使探头以及检测仪主体与板体固定,那么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在小型船体上,可以直接使卡槽与小型船体的体壁卡接,便于将探测仪主体以及探头安装在小型船体上,加之防护罩的保护,使得检测仪主体具有一种便于在小型船体上放置多个的携带方式,便于多人展开水质检测的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探头能够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具有卡槽的可嵌入结构,还能够使得探头和检测仪主体在携带时减少长度增加宽度,从而便于携带。探头与第二铰接端可拆卸连接,使得探头能够相对检测仪主体拆卸,从而使得探头和检测仪主体可组成多种位置关系,更加的便于携带。通过可伸缩的连接部与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连接的方式,可以在探头能够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具有卡槽的可嵌入结构时,调节检测仪主体和探头之间的距离,使得能够卡在不同厚度的体壁的小型船体上,以及使检测仪主体和探头贴合在一起,更加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包括伸缩管和防护结构;所述伸缩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探头与所述第二铰接端相连处;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探头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端的位置;所述防护结构安装在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端的位置;所述防护结构用于形成可与所述探头外壁面抵紧的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与所述伸缩管形成用于容纳探头的防护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伸缩管来罩住探头,降低防护罩的成本。伸缩管上的防护结构与伸缩管形成的防护腔室对探头进行保护,避免外部空气进入防护罩内部,对探头造成污染。防护结构还能够在携带时便于外部物质进入到防护罩内部,进一步增进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抵接构件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伸缩管螺纹连接;所述抵接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环的内壁面;所述抵接构件包括固定部和多个抵紧部;多个所述抵紧部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且多个所述抵紧部的中部形成通孔;所述固定部用于将多个所述抵紧部与所述安装环固定;所述抵紧部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伸缩管能够伸长和缩短,那么伸缩管所能够罩住的探头长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抵紧部在伸缩管缩短时,抵紧部会与探头的外壁面接触,抵紧部会抵紧在探头的外壁面上,在伸缩管从完全包裹住探头的位置进行缩短时,抵紧部会在探头的端部靠近第二铰接端移动,抵紧部抵紧探头外壁面并进行滑动,从而可以对探头的外壁面进行清理。保证外壁面进行检测水质时,探头外壁面不会存在一些影响到水质检测准确度的杂质。在探头检测水质结束后,伸缩管进行伸长,那么抵紧部同样会在探头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探头上的残留的水质进行刮除,从而保证了探头的洁净,避免探头上有残留物发生腐蚀影响水质检测准确度。
另外,安装环与伸缩管螺纹连接,使得安装环能够相对伸缩管便于拆卸。从而抵紧部也能够相对伸缩管拆卸,在抵紧部发生磨损时,能够通过拆卸的方式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所述抵紧部之间设置弹性模,所述弹性膜用于将多个所述抵紧部依次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性膜的目的是将两个相邻的抵紧部的衔接处进行密封,从而在抵紧部抵紧探头时,避免两个抵紧部之间产生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处设置多个密封部;多个所述密封部的数量与所述抵紧部的数量匹配;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抵紧部连接;所述密封部为弹性材质;多个所述密封部用于将所述通孔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密封部可以在抵紧部与探头外壁面抵紧时,密封部也与探头外壁面接触,增加了与探头外壁面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可以增加抵紧部与探头之间的抵紧力,从而更加的有利于对探头的外壁面进行物理清理。另外,密封部主要还用于在伸缩管完全包裹探头时,密封部、抵紧部和弹性膜共同挡住伸缩管与外部连通的端口,从而能够时刻保持容纳腔室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时刻的避免外部的环境与容纳腔室连通,进而更好的对探头进行保护,同时也增加了探头和检测仪主体的携带方式,不会由于特殊的携带方式导致容纳腔室内部存在过多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室中填充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用于使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探头在浸入水中检测水质后,防止探头上的微生物生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容纳腔室中填充保护气体,配合上抵紧部、弹性膜和密封部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容纳腔室处于封闭且与外部环境隔绝,那么能够使容纳腔室能够更好的容纳保护气体,保护气体能够一直存在容纳腔室中,以及保护气体一直能够防止探头上的微生物生长。在使用时间比较久后,保护气体可能还是会少量的泄漏,那么可以通过将一个装有保护气体的针筒从密封部的位置插入,使得针筒部分与容纳腔室连通,那么可以对容纳腔室进行加注保护气体。抵紧部、弹性膜和密封部能够与探头抵紧并且还保持容纳腔室保持密封的设置,还能够在针筒部分插入到容纳腔室时,对针筒和抵紧部、弹性膜和密封部之间抵紧,对容纳腔室保持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还包括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伸缩管固定连通;在所述伸缩管进行伸长时,所述伸缩管完全包裹所述探头,以使所述探头完全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在所述伸缩管进行缩短时,所述伸缩管包裹部分所述探头,以使所述探头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此时,所述容纳腔室的体积变小可使所述容纳腔室中的保护气体转移到所述弹性气囊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伸缩管伸长和缩短时,容纳腔室的体积发生变化,那么可以通过弹性气囊的方式将保护气体转移,避免容纳腔室中的压强过大导致出现抵紧部、弹性膜和密封部被吹开缝隙导致保护气体泄漏的情况。更好的使容纳腔室能够长时间具有保护气体。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抵接件直接与所述检测仪主体连接,另一个所述抵接件通过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防护罩连接;所述两个所述抵接件均具有磁性,且两个所述抵接件可相互抵接后通过磁性吸合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抵接件与弹性气囊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在伸缩管缩短时,保护气体转移到弹性气囊中,能够使两个抵接件的距离变短,然后两个抵接件可以夹住一个用来放置探头和检测仪主体的板体,从而能够使检测仪主体和探头能够稳定的夹在一个板体上,那么在放置时更加稳定,不会由于在车上运输或是其它比较颠簸的情况下出现晃动以及掉落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的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上形成有便于握持的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实现用手握住握持部,然后将探头置入水中,那么此时检测仪主体正对着使用者,便于使用者对检测仪主体上的参数进行观测。同时握持部也能够使检测仪主体和探头便于握持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为第一伸缩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一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防护罩能够通过伸缩的方式将探头部分罩住以及全部罩住,从而在不使用探头时,防护罩对探头进行保护,使得探头不会在恶劣环境中被外部的环境腐蚀,同时防护罩不需要进行拆卸,便于携带。
探头能够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具有卡槽的可嵌入结构,还能够使得探头和检测仪主体在携带时减少长度增加宽度,从而便于携带。
探头与第二铰接端可拆卸连接,使得探头能够相对检测仪主体拆卸,从而使得探头和检测仪主体可组成多种位置关系,更加的便于携带。
由于伸缩管能够伸长和缩短,那么伸缩管所能够罩住的探头长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抵紧部在伸缩管缩短时,抵紧部会与探头的外壁面接触,抵紧部会抵紧在探头的外壁面上,在伸缩管从完全包裹住探头的位置进行缩短时,抵紧部会在探头的端部靠近第二铰接端移动,抵紧部抵紧探头外壁面并进行滑动,从而可以对探头的外壁面进行清理。
在容纳腔室中填充保护气体,配合上抵紧部、弹性膜和密封部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容纳腔室处于封闭且与外部环境隔绝,那么能够使容纳腔室能够更好的容纳保护气体,保护气体能够一直存在容纳腔室中,以及保护气体一直能够防止探头上的微生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铰接件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防护罩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第二伸缩杆伸长后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抵接构件的结构;
图6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抵紧部和密封部的结构;
图7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抵紧部形成通孔的结构;
图8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安装环和伸缩管的结构;
图9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检测仪主体和探头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
图10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从另一个视角观测位于第二位置的检测仪主体和探头的结构;
图11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可伸缩连接部伸长时的结构;
图12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可拆卸的剖视的结构;
图13是图12的A部放大图;
图14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可拆卸结构的爆炸事示意的结构;
图15是图14的B部放大图;
图16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伸缩管缩短时抵紧部的状态;
图17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伸缩管伸长时抵紧部的状态。
附图标记:1、检测仪主体;2、探头;3、铰接件;31、第一铰接端;32、第二铰接端;33、可伸缩连接部;4、防护罩;41、伸缩管;42、防护结构;43、弹性气囊;44、抵接构件;441、固定部;442、抵紧部;443、通孔;444、弹性模;445、密封部;45、防护腔室;46、安装环;47、第二伸缩杆;5、握持部;6、卡槽;7、可拆卸结构;71、插杆;72、挡板;73、压盖;74、第一弹簧;75、第二弹簧;76、连接块;761、插槽;77、压板;78、卡板;781、插口;782、边槽;783、嵌槽;8、抵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17,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主体1、探头2、铰接件3、第一铰接端31、第二铰接端32、可伸缩连接部33、防护罩4、抵接件8。
检测仪主体1通过导线与探头2连接。铰接件3形成一与所述检测仪主体1铰接的第一铰接端31、一与所述探头2铰接以及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铰接端32和一用于将第一铰接端31与第二铰接端32相连的可伸缩连接部33。抵接件8设置两个,其中一个抵接件8与所述检测仪主体1相连,另外一个抵接件8与所述防护罩4相连。
防护罩4用于将所述探头2罩住,且所述防护罩4可伸长至将所述探头2全部罩住以及缩短至将所述探头2部分罩住。在防护罩4将探头2全部罩住时,防护罩4用于对探头2进行保护。防护罩4将探头2部分罩住时,防护罩4能够使探头2部分位于外部进行水质检测,部分位于防护罩4内部进行保护。
所述探头2可通过所述铰接件3相对所述检测仪主体1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探头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探头2与所述检测仪主体1组成一个沿一直线延伸的杆状结构。所述探头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探头2与所述检测仪主体1组成一个具有卡槽6的可嵌入结构。
具体的,所述防护罩4包括伸缩管41和防护结构42。所述伸缩管41的一端位于所述探头2与所述第二铰接端32相连处。所述伸缩管4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探头2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端32的位置。所述防护结构42安装在所述伸缩管41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端32的位置。所述防护结构42用于形成可与所述探头2外壁面抵紧的抵接构件44;所述抵接构件44与所述伸缩管41形成用于容纳探头2的防护腔室45。
具体的,探头2通过第二伸缩杆47与第二铰接端32连接。探头2与第二伸缩杆47的一端固定,第二伸缩杆47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端32固定。更具体的,第二伸缩杆47通过可拆卸结构7与第二铰接端32连接,从而实现探头2与第二铰接端32可拆卸连接。
其中可拆卸结构7包括:插杆71、挡板72、压盖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连接块76、压板77和卡板78。连接块76中开设有插槽761,第二弹簧75和压板77均位于插槽761中。卡板78与连接块76固定,卡板78上形成有插口781、边槽782和嵌槽783。插杆71与第二伸缩杆47固定,挡板72与插杆71固定,压盖73与插杆71滑动连接,第一弹簧74位于压盖73和第二伸缩杆47之间。连接块76与卡板78固定,压板77与插槽761滑动连接第二弹簧75位于压板77和插槽761地面之间。插杆71插入至插槽761中,首先插杆71上的挡板72沿着边槽782移动,挡板72与压板77抵接,然后挡板72推动压板77移动,第二弹簧75被压缩,挡板72完全位于插槽761中后,旋转插杆71,使挡板72旋转到嵌槽783处,第二弹簧75通过压板77对挡板72施加压力,挡板72卡入到嵌槽783中,然后挡板72被嵌槽783完全卡住,挡板72无法旋转,从而完成了第二伸缩杆47与第二铰接端32的连接。
通过可拆卸结构7对第二伸缩杆47和第二铰接端32进行拆卸时,用力推动插杆71,插杆71上的挡板72推动压板77移动,然后挡板72脱离嵌槽783,旋转插杆71,使挡板72旋转到边槽782处,然后将插杆71以及挡板72沿着边槽782和插槽761向外抽出,使得第二伸缩杆47与第二铰接端32拆卸。
具体的,所述防护结构4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抵接构件44的安装环46;所述安装环46与所述伸缩管41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安装环46相对伸缩管41便于拆卸更换。所述抵接构件44设置在所述安装环46的内壁面。所述抵接构件44包括固定部441和多个抵紧部442。多个所述抵紧部442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且多个所述抵紧部442的中部形成通孔443;所述固定部441用于将多个所述抵紧部442与所述安装环46固定;所述抵紧部442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其中,固定部441是环形的软板结构,抵紧部442是扇形的软板结构。固定部441和抵紧部442均为软质橡胶材料。软质橡胶为硅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伸缩管41能够伸长和缩短,那么伸缩管41所能够罩住的探头2长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抵紧部442在伸缩管41缩短时,抵紧部442会与探头2的外壁面接触,抵紧部442会抵紧在探头2的外壁面上,在伸缩管41从完全包裹住探头2的位置进行缩短时,抵紧部442会在探头2的端部靠近第二铰接端32移动,抵紧部442抵紧探头2外壁面并进行滑动,从而可以对探头2的外壁面进行清理。保证外壁面进行检测水质时,探头2外壁面不会存在一些影响到水质检测准确度的杂质。在探头2检测水质结束后,伸缩管41进行伸长,那么抵紧部442同样会在探头2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探头2上的残留的水质进行刮除,从而保证了探头2的洁净,避免探头2上有残留物发生腐蚀影响水质检测准确度。另外,安装环46与伸缩管41螺纹连接,使得安装环46能够相对伸缩管41便于拆卸。从而抵紧部442也能够相对伸缩管41拆卸,在抵紧部442发生磨损时,能够通过拆卸的方式进行更换。
具体的,任意两个所述抵紧部442之间设置弹性模444,所述弹性膜用于将多个所述抵紧部442依次相连。弹性模444采用软橡胶制备得到。弹性膜为乳胶薄膜。
具体的,所述通孔443处设置多个密封部445;多个所述密封部445的数量与所述抵紧部442的数量匹配;所述密封部445与所述抵紧部442连接;所述密封部445为弹性材质;多个所述密封部445用于将所述通孔443封闭。密封部445用于在容纳腔室完全包裹住探头2时,密封部445不与探头2接触,那么密封部445可将容纳腔室进行密封,避免容纳腔室中的环境与外部环境接通。密封部445是扇形的形状,密封部445与抵紧部442材质相同。密封部445的厚度小于抵紧部442的厚度。
具体的,所述容纳腔室中填充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用于使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探头2在浸入水中检测水质后,防止探头2上的微生物生长。保护气体是氮气。密封部445是容纳腔室被封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保护气体向外泄出。从而在使用时,可以在注入一次氮气后,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注入氮气,从而氮气对探头2进行了保护,避免探头2上滋生微生物,影响水质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所述防护罩4还包括弹性气囊43;弹性气囊43是外部具有保护层的气球。保护层在本实施例中由两个相互滑动连接的管体组成,其中一个管体与伸缩管41固定,弹性气囊43位于两个管体内部。弹性气囊43所述弹性气囊43与所述伸缩管41固定连通;在所述伸缩管41进行伸长时,所述伸缩管41完全包裹所述探头2,以使所述探头2完全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在所述伸缩管41进行缩短时,所述伸缩管41包裹部分所述探头2,以使所述探头2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此时,所述容纳腔室的体积变小可使所述容纳腔室中的保护气体转移到所述弹性气囊43中。弹性气囊43是橡胶材质的薄膜组成,并被构造成一个气球的形状。
具体的,其中一个所述抵接件8直接与所述检测仪主体1连接,另一个所述抵接件8通过所述弹性气囊43以及保护层与所述防护罩4连接;所述两个所述抵接件8均具有磁性,且两个所述抵接件8可相互抵接后通过磁性吸合在一起。两个抵接件8还可以为能够吸合在一起的吸盘或能够扣合在一起的卡扣。磁性件在本实施例中可为永磁体或电磁铁。
具体的,所述可伸缩连接部33上形成有便于握持的握持部5。握持部5是便于握持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握持部5优选为在可伸缩连接部33上形成符合手掌握持形状的凸出结构。
具体的,所述可伸缩连接部33为第一伸缩杆。
工作流程:
在使用时,本申请可实现多种检测水质的方法。
首先第一种检测水质的方式是,通过第一铰接端31、第二铰接端32和可伸缩连接部33使探头2和检测仪主体1位于第一位置,此时两者处于同一直线。此时可手持检测仪主体1,然后使伸缩管41缩短,探头2从伸缩管41中露出,然后探头2置入水中,进行检测水质。
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使可伸缩连接部33进行伸长,增加了检测仪主体1和探头2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得检测方便,另外还可使第二伸缩杆47伸长,此时进一步增加了检测仪主体1和探头2之间的距离,所以这种能够在不同的位置或角度将探头2置入到水中进行水质检测。一方面能够实现检测的便捷,另一方面可以使其缩短实现携带的便捷。
第二种检测水质的方式是,通过第一铰接端31、第二铰接端32和可伸缩连接部33使探头2和检测仪主体1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探头2与所述检测仪主体1组成一个具有卡槽6的可嵌入结构,此时可以用手握住握持部5,然后使探头2置入到水中,此时检测仪主体1正对着使用者,能够便于读取数据,从而也能够便于检测水质。
第三中检测水质的方法是使检测仪主体1和探头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其处于第一位置时,检测仪主体1上的抵接件8和伸缩管41上的抵接件8位于同一面上,并且两个抵接件8是具有磁性的,那么可以粘附在一个铁质杆体上,然后通过杆体进一步延伸了能够检测的位置。
在其处于第二位置时,可以通过夹紧的方式夹在一个铁质板体上,然后铁质板体通过外接延伸杆的方式,将探头2置于水中,如此,也能够实现延伸能够检测的位置。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仪主体和通过导线与所述检测仪主体连接的探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
铰接件,形成一与所述检测仪主体铰接的第一铰接端、一与所述探头铰接以及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铰接端和一用于将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相连的可伸缩连接部;
防护罩,用于将所述探头罩住,且所述防护罩可伸长至将所述探头全部罩住以及缩短至将所述探头部分罩住;
抵接件,设置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相连,另外一个与所述防护罩相连;
所述探头可通过所述铰接件相对所述检测仪主体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探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探头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沿一直线延伸的杆状结构;所述探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探头与所述检测仪主体组成一个具有卡槽的可嵌入结构;
所述防护罩包括伸缩管和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用于形成可与所述探头外壁面抵紧的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与所述伸缩管形成用于容纳探头的容纳腔室;
所述抵接构件包括固定部和多个抵紧部;多个所述抵紧部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且多个所述抵紧部的中部形成通孔;所述抵紧部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任意两个所述抵紧部之间设置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用于将多个所述抵紧部依次相连;
所述通孔处设置多个密封部;多个所述密封部的数量与所述抵紧部的数量匹配;
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抵紧部连接;
所述密封部为弹性材质;多个所述密封部用于将所述通孔封闭;
所述容纳腔室中填充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用于使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探头在浸入水中检测水质后,防止探头上的微生物生长;
所述防护罩还包括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伸缩管固定连通;
在所述伸缩管进行伸长时,所述伸缩管完全包裹所述探头,以使所述探头完全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
在所述伸缩管进行缩短时,所述伸缩管包裹部分所述探头,以使所述探头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此时,所述容纳腔室的体积变小可使所述容纳腔室中的保护气体转移到所述弹性气囊中;
弹性气囊是外部具有保护层的气球;保护层由两个相互滑动连接的管体组成,其中一个管体与伸缩管固定,弹性气囊位于两个管体内部;
其中一个所述抵接件直接与所述检测仪主体连接,另一个所述抵接件通过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防护罩连接;
所述两个所述抵接件均具有磁性,且两个所述抵接件可相互抵接后通过磁性吸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探头与所述第二铰接端相连处;
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探头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端的位置;
所述防护结构安装在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抵接构件的安装环;
所述安装环与所述伸缩管螺纹连接;所述抵接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环的内壁面;
所述固定部用于将多个所述抵紧部与所述安装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上形成有便于握持的握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为第一伸缩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21352.3A CN117783472B (zh) | 2024-02-28 | 2024-02-28 |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21352.3A CN117783472B (zh) | 2024-02-28 | 2024-02-28 |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83472A CN117783472A (zh) | 2024-03-29 |
CN117783472B true CN117783472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90385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221352.3A Active CN117783472B (zh) | 2024-02-28 | 2024-02-28 |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834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879472B (zh) * | 2024-07-26 | 2025-03-04 | 湖北寰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水质微生物采样设备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5393A (zh) * | 2008-08-20 | 2010-02-24 |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的气体保护方法 |
JP2014025726A (ja) * | 2012-07-24 | 2014-02-06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ガスセンサの保護カバー構造 |
CN106066345A (zh) * | 2016-07-06 | 2016-11-02 | 江苏智慧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水产养殖用pH传感器 |
CN110231459A (zh) * | 2019-07-16 | 2019-09-13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一种土壤排放气体同位素的检测装置 |
CN209727891U (zh) * | 2019-01-22 | 2019-12-03 | 杭州琪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氧化硫检测仪 |
CN111781323A (zh) * | 2020-07-14 | 2020-10-16 | 杨熙 | 便携式水质监测仪 |
CN113030405A (zh) * | 2021-01-08 | 2021-06-25 | 汪鹤良 | 一种在线水质监测设备探头 |
CN214115538U (zh) * | 2020-12-04 | 2021-09-03 | 广州市来利洪饼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检测仪 |
CN214408264U (zh) * | 2021-02-09 | 2021-10-15 |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曙光煤矿 | 一种适用于沿空留巷侧采空区的气体取样及温度监测装置 |
CN216051489U (zh) * | 2021-07-19 | 2022-03-15 | 武汉八颗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防尘ph测试仪 |
CN216207278U (zh) * | 2021-10-19 | 2022-04-05 | 江苏华电吴江热电有限公司 | 天然气泄漏检测仪探头及便携式手持天然气泄露检测仪 |
CN217901717U (zh) * | 2022-05-10 | 2022-11-25 | 浙江誉安环境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
CN218035775U (zh) * | 2022-08-17 | 2022-12-13 | 东华理工大学 | 一种地质勘探用的土壤取样器 |
CN218848096U (zh) * | 2022-11-14 | 2023-04-11 | 天津中信仁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气体检测装置 |
JP3245698U (ja) * | 2023-12-13 | 2024-02-19 | 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臨河熱電廠 | アルカリ性土壌含水率測定器 |
-
2024
- 2024-02-28 CN CN202410221352.3A patent/CN1177834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5393A (zh) * | 2008-08-20 | 2010-02-24 |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的气体保护方法 |
JP2014025726A (ja) * | 2012-07-24 | 2014-02-06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ガスセンサの保護カバー構造 |
CN106066345A (zh) * | 2016-07-06 | 2016-11-02 | 江苏智慧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水产养殖用pH传感器 |
CN209727891U (zh) * | 2019-01-22 | 2019-12-03 | 杭州琪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氧化硫检测仪 |
CN110231459A (zh) * | 2019-07-16 | 2019-09-13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一种土壤排放气体同位素的检测装置 |
CN111781323A (zh) * | 2020-07-14 | 2020-10-16 | 杨熙 | 便携式水质监测仪 |
CN214115538U (zh) * | 2020-12-04 | 2021-09-03 | 广州市来利洪饼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检测仪 |
CN113030405A (zh) * | 2021-01-08 | 2021-06-25 | 汪鹤良 | 一种在线水质监测设备探头 |
CN214408264U (zh) * | 2021-02-09 | 2021-10-15 |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曙光煤矿 | 一种适用于沿空留巷侧采空区的气体取样及温度监测装置 |
CN216051489U (zh) * | 2021-07-19 | 2022-03-15 | 武汉八颗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防尘ph测试仪 |
CN216207278U (zh) * | 2021-10-19 | 2022-04-05 | 江苏华电吴江热电有限公司 | 天然气泄漏检测仪探头及便携式手持天然气泄露检测仪 |
CN217901717U (zh) * | 2022-05-10 | 2022-11-25 | 浙江誉安环境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
CN218035775U (zh) * | 2022-08-17 | 2022-12-13 | 东华理工大学 | 一种地质勘探用的土壤取样器 |
CN218848096U (zh) * | 2022-11-14 | 2023-04-11 | 天津中信仁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气体检测装置 |
JP3245698U (ja) * | 2023-12-13 | 2024-02-19 | 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臨河熱電廠 | アルカリ性土壌含水率測定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83472A (zh) | 2024-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783472B (zh) | 一种便携式水质智能检测装置 | |
ES2148687T3 (es) | Adaptador de valvula para dispositivo de acceso medico. | |
US5614660A (en) | Nose bag applicator with pinhole checker | |
KR101730861B1 (ko) | 기밀 테스트 장치 | |
CN109061070A (zh) | 一种光催化生产用防摔的手持式气体检测仪器 | |
CN217384567U (zh) | Led显示屏气密检测装置 | |
JP7112210B2 (ja) | 把持装置及び産業用ロボット | |
CN112525612A (zh) | 一种化学检测用可环形密封的液体取样装置及方法 | |
JP6368019B2 (ja) | 管路点検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管路点検工法 | |
CN113108998A (zh) | 一种波纹管密封性检测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检测台 | |
US6799452B2 (en) | Device for testing sealed integrity of a chamber | |
CN208704974U (zh) | 水密测试装置 | |
CN209340158U (zh) | 具有防错功能的水泵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9656222U (zh) | 一种压力表外壳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 |
JPS59138935A (ja) | 配管検査装置 | |
CN213210060U (zh) | 一种精确的手提式籽棉检水仪 | |
KR101769005B1 (ko) | 외부와 기밀된 배관의 내부 관측장치 | |
CN215374400U (zh) | 一种发射筒气密检测装置 | |
JP3606787B2 (ja) | 放射性物質の貯蔵用容器の排気栓交換装置及び排気栓交換方法 | |
CN217819180U (zh) | 一种用于压力表计量检测的装置 | |
CN220472910U (zh) | 一种管接头密封性试验工装 | |
CN203290868U (zh) | 内镜镜头防护套 | |
CN216746639U (zh) | 一种漏风量检测装置 | |
CN222733889U (zh) | 一种用于水处理药剂检验的取样器 | |
CN221463619U (zh) | 一种带泄漏检测功能的特气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