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781181A -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1181A
CN117781181A CN202311822666.0A CN202311822666A CN117781181A CN 117781181 A CN117781181 A CN 117781181A CN 202311822666 A CN202311822666 A CN 202311822666A CN 117781181 A CN117781181 A CN 117781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ipe
sterilization
valve
rev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26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桂潮
罗俊彬
谢清海
郑礼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26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1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1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1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属于灭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通过控制保持管的换向阀换向以及开关阀启闭,即可使该保持管接通进行灭菌,通过多个保持管自由组合,即可实现多种保温时长的灵活切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拆装管道,不仅能够在生产工况中高温且带压状态下在线切换保温时长,无需灭菌设备停机,进而不会破坏保持管的无菌状态,不需要重新杀菌,而且通过换向阀和开关阀还便于实现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切换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在UHT设备中,需要将物料在杀菌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以达到杀菌效果。
针对不同的产品,考虑到产品口感等因素,通常需要设定不同的保温时长。因此当生产不同产品时,需要经常对保温时长进行切换。
目前常用的切换方法为采用转换板的方式,即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专用的连接管将不同长度的保持管连接,来实现不同的保温时长。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无法通过程序自动在线切换,自动化程度低,操作麻烦,且存在误操作的可能性。
2、需要通过拆装管道来实现,经常性的装拆容易损伤管道密封件,造成泄漏。
3、因保持管生产时在高温且带压状态下,需要在停机状态下才能切换,且操作需要有较高的要求,以防止高温及压力带来安全问题。
4、当生产需要切换不同产品,需要切换不同时间时,必须停机拆装切换管道后,重新进行清洗杀菌才能生产,停机及拆装管道均会破坏保持管无菌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能够在线切换保温时长,不仅切换灵活,而且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灭菌管路系统,包括:
多个保持管,多个所述保持管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保持管的进口端均设有换向阀;每个所述保持管的出口端均设有开关阀;
多个连接管,相邻两个所述保持管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管,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持管中,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连接管前方的所述保持管的所述换向阀和所述开关阀均与所述连接管的进口端连接,另一个所述保持管的所述换向阀与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端连接。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多个所述保持管的长度均不相等。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多个所述保持管包括多个保持管A,多个所述保持管A的长度不相等。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多个所述保持管包括多个保持管B,多个所述保持管B的长度相等。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换向阀为无菌阀;和/或,
所述开关阀为无菌阀。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换向阀和多个所述开关阀通讯连接。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进料管,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最前方的所述保持管的所述换向阀与所述进料管连接;和/或,
所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出料管,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最后方的所述保持管的所述换向阀和所述开关阀均与所述出料管连接。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保持管呈U形结构设置。
作为灭菌管路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保持管包括主管段和折回管段,所述主管段的进口端与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主管段的出口端与所述折回管段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折回管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开关阀;
所述折回管段的出口端较所述折回管段的进口端靠近所述换向阀。
另一方面,提供了灭菌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通过控制保持管的换向阀换向以及开关阀启闭,即可使该保持管接通进行灭菌,通过多个保持管自由组合,即可实现多种保温时长的灵活切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拆装管道,不仅能够在生产工况中高温且带压状态下在线切换保温时长,无需灭菌设备停机,进而不会破坏保持管的无菌状态,不需要重新杀菌,而且通过换向阀和开关阀还便于实现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切换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灭菌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t2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t2+t3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t2+t3+t4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t2+t3+t4+t5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3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t5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温时间为t1+t3+t5时的灭菌管路系统的连通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保持管;11、换向阀;12、开关阀;13、主管段;14、折回管段;2、连接管;3、进料管;4、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菌管路系统,包括多个保持管1和多个连接管2,多个保持管1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每个保持管1的进口端均设有换向阀11;每个保持管1的出口端均设有开关阀12;相邻两个保持管1之间均设有连接管2,且相邻两个保持管1中,沿预设方向位于连接管2前方的保持管1的换向阀11和开关阀12均与连接管2的进口端连接,另一个保持管1的换向阀11与连接管2的出口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灭菌管路系统,通过控制保持管1的换向阀11换向以及开关阀12启闭,即可使该保持管1接通进行灭菌,通过多个保持管1自由组合,即可实现多种保温时长的灵活切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拆装管道,不仅能够在生产工况中高温且带压状态下在线切换保温时长,无需灭菌设备停机,进而不会破坏保持管1的无菌状态,不需要重新杀菌,而且通过换向阀11和开关阀12还便于实现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切换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可选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进料管3,沿预设方向位于最前方的保持管1的换向阀11与进料管3连接,以通过进料管3输入物料。可选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出料管4,沿预设方向,位于最后方的保持管1的换向阀11和开关阀12均与出料管4连接,以通过出料管4输出物料。
为了便于描述,将多个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保持管1中,与进料管3连接的换向阀11所在的保持管1记为始端保持管,与出料管4连接的换向阀11及开关阀12所在的保持管1记为末端保持管,并将位于始端保持管与末端保持管之间的多个保持管1记为中间保持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换向阀11包括换向进口、第一换向出口和第二换向出口。
始端保持管的换向阀11的换向进口与进料管3连接,始端保持管的换向阀11的第一换向出口与始端保持管连接,第二换向出口与沿预设方向位于该换向阀11后方的连接管2连接。
中间保持管的换向阀11的换向进口与沿预设方向位于该换向阀11前方的连接管2连接,中间保持管的换向阀11的第一换向出口与该中间保持管连接,第二换向出口与沿预设方向位于该换向阀11后方的连接管2连接。
末端保持管的换向阀11的换向进口与沿预设方向位于该换向阀11前方的连接管2连接,末端保持管的换向阀11的第一换向出口与末端保持管连接,第二换向出口与出料管4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保持管1的长度均不相等。如此设置,既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保持管1,来实现不同的保温时长,还可以通过多个不同长度的保持管1自由组合,来实现更多种的保温时长,适用范围更广。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多个保持管1包括多个保持管A,多个保持管A的长度不相等。进一步地,多个保持管1包括多个保持管B,多个保持管B的长度相等。如此设置,也可实现保温时长的多样化。
可选地,换向阀11为无菌阀;开关阀12为无菌阀。如此设置,可使换向阀11和开关阀12的切换动作不影响保持管1内的无菌状态。
可选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换向阀11和多个开关阀12通讯连接,可实现远程控制换向阀11和开关阀12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并提高灭菌操作的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采用本领域现有的控制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灭菌管路系统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清洗和杀菌,在进行清洗和杀菌时,所有的保持管1均接通,即可进行彻底清洗和杀菌。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清洗及杀菌效果,应尽可能地缩小相连的两个阀之间的间距,换言之,应尽可能地缩短同一保持管1的换向阀11与开关阀12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长度,并尽可能地缩小连接管2的长度。
可选地,保持管1呈U形结构设置,如此设置,不仅可缩小同一保持管1的换向阀11与开关阀12之间的间距,保证清洗及杀菌效果,而且能够减小保持管1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保持管1包括主管段13和折回管段14,主管段13的进口端与换向阀11连接,主管段13的出口端与折回管段14的进口端连接,折回管段14的出口端连接开关阀12;折回管段14的出口端较折回管段14的进口端靠近换向阀11。如此设置,可进一步缩小换向阀11与开关阀12之间的间距,提高清洗及杀菌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2-9所示,下面以五个不同长度的保持管1为例,简要介绍本实施例的灭菌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
为了便于描述,沿预设方向,将五个保持管1依次记为第一保持管、第二保持管、第三保持管、第四保持管和第五保持管。将第一保持管的换向阀11记为V11,开关阀12记为V12;将第二保持管的换向阀11记为V21,开关阀12记为V22;将第三保持管的换向阀11记为V31,开关阀12记为V32;将第四保持管的换向阀11记为V41,开关阀12记为V42;将第五保持管的换向阀11记为V51,开关阀12记为V52。
由于五个保持管1的长度不同,则五个保持管1的保温时长也不同,将第一保持管的保温时长记为t1,第二保持管的保温时长记为t2,第三保持管的保温时长记为t3,第四保持管的保温时长记为t4,第五保持管的保温时长记为t5。
本实施例的灭菌管路系统,在初始状态下,所有的换向阀11的换向进口均与第二换向出口连通,且所有的开关阀12均处于关闭状态,换言之,所有的保持管1均未接通。
如图2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时,则控制V11换向,以使V1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打开,使得仅第一保持管接通,进而使物料进入第一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3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t2时,则控制V11和V21均换向,以使V11和V2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和V22打开,使得仅第一保持管和第二保持管接通,进而使物料先经过第一保持管后,再经过第二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4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t2+t3时,则控制V11、V21和V31均换向,以使V11、V21和V3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V22和V32打开,使得仅第一保持管、第二保持管和第三保持管接通,进而使物料先经过第一保持管后,再经过第二保持管,最后经过第三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5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t2+t3+t4时,则控制V11、V21、V31和V41均换向,以使V11、V21、V31和V4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V22、V32和V42打开,使得仅第一保持管、第二保持管、第三保持管和第四保持管接通,进而使物料先经过第一保持管后,再经过第二保持管,再经过第三保持管,最后经过第四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6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t2+t3+t4+t5时,则控制V11、V21、V31、V41和V51均换向,以使V11、V21、V31、V41和V5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V22、V32、V42和V52打开,使得第一保持管、第二保持管、第三保持管、第四保持管和第五保持管均接通,进而使物料先经过第一保持管后,再经过第二保持管,再经过第三保持管,再经过第四保持管,最后经过第五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7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3时,则控制V31换向,以使V3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32打开,使得仅第三保持管接通,进而使物料进入第三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8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t5时,则控制V11和V51均换向,以使V11和V5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和V52打开,使得仅第一保持管和第五保持管均接通,进而使物料先经过第一保持管后,再经过第五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如图9所示,当需要设置保温时长为t1+t3+t5时,则控制V11、V31和V51均换向,以使V11、V31和V51的换向进口与第一换向出口连通,并控制V12、V32和V52打开,使得第一保持管、第三保持管和第五保持管均接通,进而使物料先经过第一保持管后,再经过第三保持管,最后经过第五保持管进行保温灭菌即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灭菌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灭菌管路系统。本实施例的灭菌设备通过应用上述灭菌管路系统,具有与上述灭菌管路系统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保持管(1),多个所述保持管(1)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保持管(1)的进口端均设有换向阀(11);每个所述保持管(1)的出口端均设有开关阀(12);
多个连接管(2),相邻两个所述保持管(1)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管(2),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持管(1)中,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连接管(2)前方的所述保持管(1)的所述换向阀(11)和所述开关阀(12)均与所述连接管(2)的进口端连接,另一个所述保持管(1)的所述换向阀(11)与所述连接管(2)的出口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持管(1)的长度均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持管(1)包括多个保持管A,多个所述保持管A的长度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持管(1)包括多个保持管B,多个所述保持管B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11)为无菌阀;和/或,
所述开关阀(12)为无菌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换向阀(11)和多个所述开关阀(12)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进料管(3),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最前方的所述保持管(1)的所述换向阀(11)与所述进料管(3)连接;和/或,
所述灭菌管路系统还包括出料管(4),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最后方的所述保持管(1)的所述换向阀(11)和所述开关阀(12)均与所述出料管(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管(1)呈U形结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管(1)包括主管段(13)和折回管段(14),所述主管段(13)的进口端与所述换向阀(11)连接,所述主管段(13)的出口端与所述折回管段(14)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折回管段(1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开关阀(12);
所述折回管段(14)的出口端较所述折回管段(14)的进口端靠近所述换向阀(11)。
10.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灭菌管路系统。
CN202311822666.0A 2023-12-27 2023-12-27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Pending CN117781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2666.0A CN117781181A (zh) 2023-12-27 2023-12-27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2666.0A CN117781181A (zh) 2023-12-27 2023-12-27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1181A true CN117781181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2666.0A Pending CN117781181A (zh) 2023-12-27 2023-12-27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11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11925T2 (de) Fluidverteilungsvorrichtung
US4527585A (en) Automatic beverage tube cleaner
CN100399979C (zh)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以及内窥镜洗涤消毒方法
JP7143322B2 (ja) ミルク供給デバイスおよびミルクを供給するための方法
KR930703032A (ko) 자동 혈액 투석 화학 처리 시스템
EP2456576B1 (de) Anlage zum be- und/oder verarbeiten von flüssigen produkten sowi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anlagenkomponenten solcher anlagen
US5427126A (en) Satellite eductor clean-in-place system
EP1561407A1 (de)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Milchschaum
US3435834A (en) Arrangements for in-place cleaning
DE102010053051B4 (de) Spülmaschine mit Umkehr-Osmose-Anlage
CN117781181A (zh) 灭菌管路系统及灭菌设备
EP3701843A1 (de) Getränkeautomat
CN105473472A (zh) 用于输送松散物料用的气动输送设备的耦联点以及耦联站
EP0266731A2 (de) Verfahren zum Einspeisen von in einer Kavernenspeicheranlage gespeichertem Gas in ein Verbrauchernetz sowie Anordnung zum Durchführen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DE69633599T2 (de) Leitungsverbind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eine automatisierte Leitungsverbindungsvorrichtung
WO2010130331A1 (de) Verrohrungssystem
EP0674137A1 (de) Warmwasserversorgungsanlage mit Ringleitung
DE3911781C2 (de) Vorrichtung zum Füllen und Reinigen von Transportbehältern
JP2015146799A (ja) 給水装置、および給水システム
US3428072A (en)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CN108291772B (zh) 包括改进型连接组件的喷雾干燥系统和清洁系统的方法
US20200046866A1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isinfecting Piping for Medical Uses
ITMI991851A1 (it) Apparecchiatura e metodo per acidificare materiale in buccia
CN105295964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放散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5192254A1 (en) Cleaning-in-place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