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772564B -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2564B
CN117772564B CN202311824835.4A CN202311824835A CN117772564B CN 117772564 B CN117772564 B CN 117772564B CN 202311824835 A CN202311824835 A CN 202311824835A CN 117772564 B CN117772564 B CN 117772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nish
analysis module
spraying
preset
preset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48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72564A (zh
Inventor
吴彦明
吴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48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2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72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2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修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步骤S1,进行判定;步骤S2,在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进行二次判定;步骤S3,分析模块判定所有区域内的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完成喷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照射前后紫外线的强度比值,由于清漆是通过吸收紫外线来保护色漆等保持原色,因此对清漆的照射前后的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能够反映出清漆的实际保护效果,并在判定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确定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进行二次判定,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修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涂料的涂装系统中,清漆是起保护和装饰作用最为关键的一道涂膜,给人以直观印象,且决定着汽车修补的涂料复合涂层的综合性能。现在市场上的汽车涂料,基本上是由聚氨树脂或丙烯酸树脂或氨基树脂体系或双组分聚氨酯体系加有机颜料、助剂和溶剂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类涂料耐沾污性较差,灰尘黏附到漆膜表面后极难除去,留有残痕或棕黄色色斑,不符合汽车工业表面涂饰的要求。同时,目前汽车涂料普遍存在着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时间低于2000h的问题,老化时间稍长,漆膜就会出现变色、粉化、失光等弊病,影响待车辆的外观和使用安全。同时汽车行业不仅要求清漆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优异的耐候性、耐各种介质性能等,还要求其具有非常好的施工适应性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126333A公开了一种水性快干易施工的汽车修补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组分A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溶液,消泡剂,流平剂,润湿剂,增稠剂,胺中和剂,去离子水;组分B包括:亲油性固化剂,不含羟基的亲水醚类助溶剂份,不含羟基的亲水酯类助溶剂;所述组分C包括:不含羟基的亲水醚类助溶剂,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包括:(1)组分A制备;(2)组分B制备;(3)组分C制备。其使用方法:将组分A、组分B、组分c按比例进行配比混合,将组分A和组分B混合手动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组分C混合手动搅拌均匀,即可喷涂;喷涂时可连续喷二道,喷完经烤灯加热干燥后,即可抛光。由此可见,所述水性快干易施工的汽车修补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对喷涂完成的清漆实际效果进行检测,从而无法保证清漆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清漆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包括:
步骤S1,清漆喷涂完成后,分析模块将喷涂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后,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检测数据计算强度占比以根据强度占比对单个区域内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
步骤S2,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清漆的膜厚并根据清漆膜厚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
根据各个区域强度占比的分布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步骤S3,分析模块判定所有区域内的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完成喷涂。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步骤S1中,控制检测单元使用紫外线对各个子区域内进行照射并检测反射的紫外线的强度,分析模块将反射的紫外线强度与发出的紫外线强度的比值记为强度占比并根据强度占比对单个区域内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方式,若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清漆的膜厚并根据清漆膜厚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根据各个区域强度占比的分布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根据所述清漆的膜厚对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进行判定原因包括:烘干模块中烘干温度不满足预设标准、清漆制备过程中的参数问题并发出清漆存在问题的警报、清漆膜厚小于预设标准并根据清漆膜厚将所述喷涂模块中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后进行二次喷涂。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烘干模块中烘干温度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设定烘干程度评价值α在数值上满足:,其中L为所述清漆的膜厚,B为强度占比,分析模块根据烘干程度评价值设置有若干针对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的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针对烘干温度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对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进行调节时,基于调节后的烘干温度设置有若干针对烘干模块的烘干时间的修正方式且各修正方式针对烘干时间的修正幅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计算各个区域膜厚的方差值并根据方差值对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并在二次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部分区域未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二次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未烘干区域的数量与总区域的比值记为未烘干占比并根据未烘干占比设置有若干针对所述烘干模块进行二次烘干的烘干时长的确定方式,且各确定方式确定的烘干时长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二次烘干完成后,控制所述检测单元重新检测各个区域并重新计算强度占比,若二次烘干后仍存在区域内的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判定清漆在该区域出现破损并进行补喷。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需要进行补喷后,根据需补喷的清漆的膜厚重新计算补喷量。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的配比按质量分数计算各个组分的占比的比值为:
255:PMA:二甲苯:丁酯:三甲苯:5151:4058:4277:4366=750:120:30:30:50:10:4: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汽车车漆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并根据照射前后紫外线的强度比值由于清漆是通过吸收紫外线来保护色漆等保持原色,因此对清漆的照射前后的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能够反映出清漆的实际保护效果,并在判定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确定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进行二次判定,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计算强度占比从而对清漆的实际保护效果进行检测,比值高说明清漆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差,分析模块根据膜厚进一步确定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注的原因或根据分布情况进行二次判定,从而进一步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检测单元测得的膜厚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根据膜厚的实际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效果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进行判定,从而根据判定的原因将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计算干燥程度评价值,将清漆膜厚和强度占比引入到判定标准内,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应的调节系数,避免使用同一调节系数使调节精度过低,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针对温度进行调节时对烘干时间进行同步修正,保证针对烘干模块调节的过程达到的实际效果满足预设标准,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计算各个区域膜厚的方差值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能够快速确定对应的确定系数从而根据确定的确定系数快速将烘干时长确定至对应值,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二次烘干完成后重新进行检测并判定,保证清漆喷涂后的实际效果均满足预设标准,从而保证清漆的修补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清漆中各组分占比规定为该占比,能够解决了传统修补清漆干燥慢问题,该组分占比的清漆能够在60-80摄氏度下实现十分钟速干,从而提高了清漆修复的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判定方式判定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原因判定方式判定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调节方式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图1为本发明所述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包括:
步骤S1,清漆喷涂完成后,分析模块将喷涂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后,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检测数据计算强度占比以根据强度占比对单个区域内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
步骤S2,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清漆的膜厚并根据清漆膜厚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
根据各个区域强度占比的分布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步骤S3,分析模块判定所有区域内的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完成喷涂。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判定方式判定流程图,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步骤S1中,控制所述检测单元使用紫外线对各个子区域内进行照射并检测反射的紫外线的强度,分析模块将反射的紫外线强度与发出的紫外线强度的比值记为强度占比并根据强度占比确定针对单个区域内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清漆的膜厚并根据清漆膜厚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占比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强度占比;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根据各个区域强度占比的分布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占比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强度占比且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强度占比;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占比小于所述二级预设强度占比。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原因判定方式判定流程图,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清漆的膜厚确定针对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烘干模块中烘干温度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根据所述膜厚和所述强度占比将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调节至对应值后重新进行烘干;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膜厚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膜厚;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清漆制备过程中的参数问题,分析模块发出清漆存在问题的警报;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膜厚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膜厚且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膜厚;
第三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清漆膜厚小于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根据清漆膜厚将所述喷涂模块中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后进行二次喷涂;所述第三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膜厚小于所述二级预设膜厚。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调节方式判定流程图,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下,设定烘干程度评价值α满足:,其中L为所述清漆的膜厚,单位为微米、B为强度占比,分析模块根据烘干程度评价值确定针对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一调节系数将所述烘干温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烘干程度评价值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烘干程度评价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二调节系数将所述烘干温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烘干程度评价值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烘干程度评价值且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烘干程度评价值;
第三调节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三调节系数将所述烘干温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调节方式满足所述烘干程度评价值小于所述二级预设烘干程度评价值。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对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进行调节时,基于调节后的烘干温度确定针对烘干模块的烘干时间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修正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一修正节系数将所述烘干模块的烘干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调节后的烘干温度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烘干温度;
第二修正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二修正系数将所述烘干模块的烘干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调节后的烘干温度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烘干温度且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烘干温度;
第三修正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三修正系数将所述烘干模块的烘干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修正方式满足所述调节后的烘干温度小于所述二级预设烘干温度。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计算各个区域膜厚的方差值并根据方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且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部分区域未烘干;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方差值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预设方差值;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方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方差值。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下,将未烘干区域的数量与总区域的比值记为未烘干占比并根据未烘干占比确定针对所述烘干模块进行二次烘干的烘干时长的确定方式,其中:
第一确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一确定系数将所述烘干时长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确定方式满足所述未烘干占比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未烘干占比;
第二确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二确定系数将所述烘干时长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确定方式满足所述未烘干占比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未烘干占比且单元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未烘干占比;
第三确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使用第三确定系数将所述烘干时长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确定方式满足所述未烘干占比小于所述二级预设未烘干占比。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二次烘干完成后,控制所述检测单元重新检测各个区域并重新计算强度占比,若二次烘干后仍存在区域内的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判定清漆在该区域出现破损并进行补喷。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需要进行补喷后,根据需补喷的清漆的膜厚重新计算补喷量。
具体而言,所述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的配比按质量分数计算各个组分的占比的比值为:
255:PMA:二甲苯:丁酯:三甲苯:5151:4058:4277:4366=750:120:30:30:50:10:4:4: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修补漆纳米接口溶液,配比按质量分数计算各个组分的占比的比值为:
纳米渗透材料:附着促进溶液:二甲苯:丁酯:CAC:PMA:4277=50:50:300:195:200:200:5。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清漆喷涂完成后,分析模块将喷涂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后,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检测数据计算强度占比以根据强度占比对单个区域内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
步骤S2,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清漆的膜厚并根据清漆膜厚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或,
根据各个区域强度占比的分布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步骤S3,分析模块判定所有区域内的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完成喷涂;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步骤S1中,控制所述检测单元使用紫外线对各个子区域内进行照射并检测反射的紫外线的强度,分析模块将反射的紫外线强度与发出的紫外线强度的比值记为强度占比并根据强度占比确定针对单个区域内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清漆的膜厚并根据清漆膜厚确定清漆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占比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强度占比;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初步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根据各个区域强度占比的分布情况对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占比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强度占比且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强度占比;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强度占比小于所述二级预设强度占比;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第一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清漆的膜厚确定针对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烘干模块中烘干温度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根据所述膜厚和所述强度占比将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调节至对应值后重新进行烘干;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膜厚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一级预设膜厚;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清漆制备过程中的参数问题,分析模块发出清漆存在问题的警报;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膜厚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膜厚且大于等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二级预设膜厚;
第三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清漆膜厚小于预设标准,分析模块根据清漆膜厚将喷涂模块中对应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后进行二次喷涂;所述第三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膜厚小于所述二级预设膜厚;
所述分析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计算各个区域膜厚的方差值并根据方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清漆的喷涂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且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部分区域未烘干;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方差值大于所述分析模块中预设的预设方差值;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二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方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方差值;
所述分析模块在二次判定所述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未烘干区域的数量与总区域的比值记为未烘干占比并根据未烘干占比设置有若干针对所述烘干模块进行二次烘干的烘干时长的确定方式,且各确定方式确定的烘干时长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所述烘干模块中烘干温度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设定烘干程度评价值α在数值上满足:,其中L为所述清漆的膜厚,B为强度占比,分析模块根据烘干程度评价值设置有若干针对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的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针对烘干温度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对所述烘干模块中的烘干温度进行调节时,基于调节后的烘干温度设置有若干针对烘干模块的烘干时间的修正方式且各修正方式针对烘干时间的修正幅度均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二次烘干完成后,控制所述检测单元重新检测各个区域并重新计算强度占比,若二次烘干后仍存在区域内的清漆的喷涂不满足预设标准,分析模块判定清漆在该区域出现破损并进行补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漆面局部点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需要进行补喷后,根据需补喷的清漆的膜厚重新计算补喷量。
CN202311824835.4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Active CN117772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835.4A CN117772564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835.4A CN117772564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2564A CN117772564A (zh) 2024-03-29
CN117772564B true CN117772564B (zh) 2024-08-06

Family

ID=9039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4835.4A Active CN117772564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256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642A (zh) * 1996-10-31 1998-05-27 日本油漆船舶漆株式会社 涂膜形成的方法
CN114377925A (zh) * 2021-10-11 2022-04-22 江苏蔚金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层喷涂的汽车塑料外饰用涂装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3889A (ja) * 1993-10-06 1995-04-21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紫外線硬化樹脂皮膜の検出方法
JP2003047907A (ja) * 2001-08-03 2003-02-18 Kurabo Ind Ltd 塗装検査方法及び塗装検査装置
JP2003226999A (ja) * 2002-02-01 2003-08-15 Fujitsu Ltd めっき面積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制御装置ならびにめっき方法
JP5077960B2 (ja) * 2008-09-03 2012-11-21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屋外鋼構造物の塗膜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642A (zh) * 1996-10-31 1998-05-27 日本油漆船舶漆株式会社 涂膜形成的方法
CN114377925A (zh) * 2021-10-11 2022-04-22 江苏蔚金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层喷涂的汽车塑料外饰用涂装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2564A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65392B1 (en) A repair coating process of multilayer coating films
AU2006318308A1 (en) A quick method for repairing damage to a finish on a substrate
WO2015081607A1 (zh) 涂有rtv防污闪涂料的绝缘子重新涂覆rtv防污闪涂料的方法
CN117772564B (zh) 一种汽车漆面局部点修补接口溶液及其修补方法
US85243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nt curing
CN110639776A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汽车低温一体化涂装工艺
US20060177639A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imer surfacer-free multi-layer coatings
EP2035153A1 (en) Method for repairing surface coating defects
CA2169476C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multicoat refinish
CN112474232A (zh) 一种城轨车辆地板布修复工艺
EP0846500A2 (en) Method of blending paint and spot painting
EP1192013A2 (de) Verfahren zur reparaturlackierung von fehlstellen in einbrennlackierungen mit pulverlacken
EP1945379B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multilayer vehicle repair coating
CA2658324C (en) Uv curable putty compositions
CN115445878A (zh) 一种油漆缺陷湿膜在线修补方法
CN115445881A (zh) 一种车身漆膜的喷涂方法
CN116078647B (zh) 一种3c1b工艺的胶泡修补方法
CA2303748A1 (en) Coating method for car body
JP2001009364A (ja) メタリック塗膜の補修方法
CN110614209A (zh) 一种汽车喷涂方法
JP2002239454A (ja) 塗膜補修方法
JP2828648B2 (ja) パール塗装の補修用塗料とその補修方法
CN113770000A (zh) 一种高铁动车组外风挡胶板涂装方法
CN117990663A (zh) 水性漆全寿命周期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JP2959755B2 (ja) 自動車車体の塗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