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764808B -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4808B
CN117764808B CN202311785293.4A CN202311785293A CN117764808B CN 117764808 B CN117764808 B CN 117764808B CN 202311785293 A CN202311785293 A CN 202311785293A CN 117764808 B CN117764808 B CN 117764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dex data
vertex
cam
prim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52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64808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 Thre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52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4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4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4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64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4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图形渲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n时,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CAM的不覆写机制方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可覆写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后续顶点缓存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形渲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GPU在图形渲染的几何阶段,为了避免顶点数据被重复的统一着色器集群(Unified Shading Cluster,USC)计算,会使用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ontent-AddressableMemory,CAM)去重机制,为不同的顶点数据分配一个唯一的索引号,该索引号用于指示经过USC计算后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其中USC计算后的顶点数据会经过打包处理成多个任务(英文:task)数据,统一存放在顶点缓存空间。
目前的CAM去重机制过于固化,使得顶点缓存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导致GPU在图形渲染的几何阶段的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包括: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GPU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
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所述m和所述k均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m;
其中,所述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所述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用于指示任务工作模式;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所述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不覆写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所述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用于指示所组装任务包括的工作项实例的最大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工作模式不是所述目标粒度模式时,将所述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覆写模式,所述覆写模式用于指示支持输入的索引数据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的功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所述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之后,还包括:
获取打包的所述任务;
根据所述任务中的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各自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存入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读取所述k个顶点数据,并获取所述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数据;
在将所述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后,输出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顶点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存每个所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所述目标计数值为所述任务中的位于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未使用的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的个数;
当输出所述图元数据时,将所述目标计数值减去使用值,所述使用值为所述图元数据所包括的所述顶点数据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的所述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所述顶点缓存空间发送缓存释放命令,所述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释放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所述任务对应的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GPU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
扫描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打包模块,用于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所述m和所述k均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m;
其中,所述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所述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所述第一设置模块,用于:
获取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用于指示任务工作模式;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所述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不覆写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所述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用于指示所组装任务包括的工作项实例的最大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设置模块;所述第二设置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工作模式不是所述目标粒度模式时,将所述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覆写模式,所述覆写模式用于指示支持输入的索引数据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的功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分配模块;所述分配模块,用于:
当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缓存模块;所述缓存模块,用于:
获取打包的所述任务;
根据所述任务中的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各自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存入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
从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读取所述k个顶点数据,并获取所述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数据;
在将所述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后,输出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顶点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保存每个所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所述目标计数值为所述任务中的位于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未使用的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的个数;
当输出所述图元数据时,将所述目标计数值减去使用值,所述使用值为所述图元数据所包括的所述顶点数据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释放模块;所述释放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的所述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所述顶点缓存空间发送缓存释放命令,所述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释放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所述任务对应的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
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所述m和所述k均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m;
其中,所述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所述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由于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也就是说,在为顶点数据重新分配索引数据的过程中,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避免了目前的可覆写方案中索引数据需要等待被完全覆写才可以释放资源的情况,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CAM的不覆写机制方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可覆写方案,在几何阶段进行顶点数据管理时,能够有效提高后续顶点缓存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涉及的数据缓存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首先,对本公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计算设备包括服务器和/或终端。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比如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服务器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20以及通信接口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计算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10是计算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数据,执行计算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设备进行整体控制。处理器10可以由CPU实现,也可以由GPU实现。
存储器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21、获取模块22、扫描模块23、打包模块24和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25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存储器2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相应地,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0对存储器20的访问。
其中,处理器10通过运行获取模块22执行以下功能: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n为正整数。处理器10通过运行扫描模块23执行以下功能: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处理器10通过运行打包模块24执行以下功能: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n时,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m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或等于m。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计算设备的GPU中,应用场景为GPU在图形渲染的几何阶段。为了避免顶点数据被重复的USC计算,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CAM去重机制,为不同的顶点数据重新分配一个唯一的第二索引数据,该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经过USC计算后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其中,在为不同的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索引数据的过程中,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CAM的可覆写模式中存在一种机制,就是任务1中顶点数据对应的索引数据必须把任务0中的顶点数据对应的索引数据完全覆写之后,任务0对应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中所占用的资源才能释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CAM的不覆写机制避免了上述操作,不需要等待任务0的索引数据被完全覆写就可以释放资源,所以从时间维度上看,顶点缓存可以更快的使用以及更快的释放。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CAM的不覆写机制方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可覆写方案,在几何阶段进行顶点数据管理时,能够有效提高后续顶点缓存空间的利用率。
下面,采用几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的GPU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获取控制数据,控制数据用于指示任务工作模式。
GPU获取输入的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用于指示任务工作模式。
其中,任务工作模式对应的粒度用于指示所组装任务包括的工作项实例的最大数量,不同任务工作模式对应的粒度不同。
示意性的,任务工作模式可以包括wave32模式和wave128模式(wave是一种自定义的SIMD线程束,wave32模式表示32个工作项实例组装成的并行线程束,wave128模式表示128个工作项实例组装成的并行线程束)。替代地或附加地,任务工作模式也可以包括wave64模式等。例如,可以根据wave32模式或wave128模式分别将32或128个工作项实例组装成一个任务wave32或wave128,其中32和128分别表示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粒度。替代地或附加地,任务也可以包括wave64等。
示意性的,如果任务工作模式为wave128模式,则可以确定相应的粒度为128,从第1个工作项实例开始,直至第128个工作项实例为止,累计计数128之后,将128个工作项实例组装成一个任务wave128;如果任务工作模式为wave32模式,则可以确定相应的粒度为32,从第1个工作项实例开始,直至第32个工作项实例为止,累计计数32之后,将32个工作项实例组装成一个任务wave32。
步骤202,当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不覆写模式。
可选的,目标粒度模式是默认设置的任务工作模式,或者是自定义设置的任务工作模式。
可选的,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用于指示所组装任务包括的工作项实例的最大数量。即目标粒度模式为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的任务工作模式。
其中,预设数值可以是默认设置的或者是自定义设置的。示意性的,目标粒度模式也称大粒度模式,比如目标粒度模式为wave128模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当GPU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不覆写模式,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也就是说,不覆写模式不支持索引数据的数据覆写功能,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能替换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无需等待被覆写即可释放资源。示意性的,当CAM中不存在空闲的索引数据时,无法为输入的第一索引数据对应的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可选的,不覆写模式还用于指示一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均存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一个任务中。
可选的,不覆写模式不支持第一顶点数据与第二顶点数据组成图元的功能,第一顶点数据为第一任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索引数据对应的顶点数据,第二顶点数据为第二任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索引数据对应的顶点数据,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为两个不同的任务。
可选的,当GPU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不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覆写模式,覆写模式用于指示支持输入的索引数据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的功能。也就是说,当GPU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不是目标粒度模式时,保持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覆写模式不变。
步骤203,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
在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且CAM的工作模式是不覆写模式时,GPU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图元索引数据包括n个顶点数据分配的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n个顶点数据为一个或多个图元包括的多个顶点数据,第一索引数据即原始索引数据,n为正整数。其中,顶点数据与第一索引数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步骤204,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在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且CAM的工作模式是不覆写模式时,GPU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其中,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
第二索引数据不同于第一索引数据,可选的,为了有效降低后续处理所需要的缓存空间,第二索引数据所占的比特位小于第一索引数据所占的比特位,比如第一索引数据所占的比特位为32比特,第二索引数据所占的比特位为8比特。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当对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后,判断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是否小于顶点数据的总数量。其中,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为m,顶点数据的总数量为输入的第一索引数据的总数量,即顶点数据的总数量为n,n和m均为正整数。若m小于n,也即发现无法一次性为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分配所需的第二索引数据时,执行步骤205。若m大于或等于n,也即发现可以一次性为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分配所需的第二索引数据时,即为n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该阶段数据处理完成,对于下一次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按照上述规则执行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的步骤。
可选的,为n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后,可以将n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
可选的,GPU按照图元粒度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CAM扫描用于指示依次为每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在CAM中一次性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图元,GPU判断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是否小于该图元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若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大于或等于该图元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也即发现可以一次性为该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分配所需的第二索引数据时,即为该图元的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继续对下一个图元,开始执行判断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是否小于该图元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的步骤。若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小于该图元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也即发现无法一次性为该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分配所需的第二索引数据时,后续可以将CAM中已分配的多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多个第二索引数据包括为其他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已分配的第二索引数据,其他图元为图元索引数据中除了该图元以外的至少一个图元。
步骤205,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n时,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
当m小于n时,由于CAM的工作模式是不覆写模式,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表示CAM中已有的空闲的索引数据不足以分配给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也就是说无法一次性为输入的所有顶点数据分配所需的第二索引数据,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强制将已分配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以便后续进行统一计算处理,其中k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可选的,k个顶点数据包括目标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或者,包括目标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和一个图元的部分顶点数据;或者,包括一个图元的部分顶点数据。其中,目标图元为输入的图元中的一个或至少两个图元,一个图元为输入的图元中的一个图元,输入的图元为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对应的多个图元。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包括为目标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已分配的第二索引数据;或者,包括为目标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和一个图元的部分顶点数据已分配的第二索引数据;或者,包括为一个图元的部分顶点数据已分配的第二索引数据。
可选的,不覆写模式还用于指示一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均存在一个任务中。在该情况下,k个顶点数据包括目标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k个第二索引数据包括为目标图元的所有顶点数据已分配的第二索引数据。
其中,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为m,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为CAM中已有的未分配的索引数据的总数量;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图元中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为n,n和m均为正整数。由于顶点数据与第一索引数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顶点数据的总数量即为该图元索引数据中的所有第一索引数据的总数量。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在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且CAM的工作模式是不覆写模式时,GPU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步骤,如图3所示:步骤301,GPU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步骤302,GPU按照图元的粒度进行CAM扫描;步骤303,GPU判断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是否小于图元中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步骤304,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小于图元中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时,表示CAM中已有的空闲的索引数据不足以分配给该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GPU为图元中的部分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强制将已分配的多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步骤304,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大于或等于图元中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时,表示可以一次性为该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分配所需的第二索引数据,该阶段数据处理完成,对于下一次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按照上述规则执行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205之后,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步骤,如图4所示:
步骤401,获取打包的任务。
GPU获取打包的任务,对任务进行处理得到任务中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k个第二索引数据中的每个第二索引数据唯一指示对应的顶点数据。
步骤402,根据任务中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各自对应的顶点数据存入顶点缓存空间中。
可选的,GPU根据任务中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按照任务粒度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各自对应的顶点数据存入顶点缓存空间中,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
可选的,多个顶点数据是按照任务粒度存储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即顶点缓存空间中包括按照任务粒度存储的每个任务对应的多个顶点数据。
其中,一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均存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一个任务中。第一顶点数据与第二顶点数据不存在联系,即第一顶点数据与第二顶点数据无法组成图元,第一顶点数据为第一任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索引数据对应的顶点数据,第二顶点数据为第二任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索引数据对应的顶点数据,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为两个不同的任务。
步骤403,从顶点缓存空间中读取k个顶点数据,并获取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GPU从顶点缓存空间中读取k个顶点数据,并获取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步骤404,在将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后,输出图元数据,并保存每个任务的目标计数值。
其中,图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顶点数据。
GPU将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在同步处理完成后,输出一个图元数据,一个图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顶点数据,并保存每个任务的目标计数值。其中,目标计数值为任务中的位于顶点缓存空间中未使用的第二索引数据的个数。也即,目标计数值为该任务对应的位于顶点缓存空间中未使用的顶点数据的个数。
可选的,目标计数值是按照任务粒度进行存储的,即GPU按照任务粒度保存每个任务的目标计数值。GPU也可以按照其他逻辑保存每个任务的目标计数值。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405,当输出图元数据时,将目标计数值减去使用值,使用值为图元数据所包括的顶点数据的个数。
每当GPU输出一个图元数据时,将图元数据对应的任务的目标计数值减去使用值,即使用值为该图元数据所包括的顶点数据的个数。
步骤406,当检测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顶点缓存空间发送缓存释放命令,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释放顶点缓存空间中任务对应的空间。
当GPU检测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表示当前任务中的所有位于顶点缓存空间中的第二索引数据已经使用完毕,向顶点缓存空间发送以任务为粒度的缓存释放命令,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按照任务粒度释放空间,即释放顶点缓存空间中任务对应的空间。
可选的,当GPU检测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可将CAM中该任务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均重新设置为未分配的索引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后,在不需要CAM中该任务对应的k个索引数据的情况下即可进行上述的重新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该重新设置的时机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对于n个顶点数据中的未重新分配的n-k个顶点数据,在处理完k个顶点数据对应的任务后(或者在将CAM中该任务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均重新设置为未分配的索引数据后),对n-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继续执行进行CAM扫描的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对n-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继续执行进行CAM扫描的步骤,可类比参考对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5所示,GPU包括但不限于模块A(包括CAM51)、模块B、模块C、模块D、顶点缓存空间52和片段管线53,在图形渲染的几何阶段,在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且CAM51的工作模式是不覆写模式时,模块A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对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按照图元的粒度进行CAM51扫描去重,当CAM51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该图元中的顶点数据的总数量n时,模块A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强制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模块B获取模块A打包的任务后,根据任务中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将对应的k个顶点数据存入顶点缓存空间52中。模块C从顶点缓存空间52中读取k个顶点数据,并从模块A中获取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在将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后,将图元数据发送至模块D,此时模块C中包括保存的每个任务中的目标计数值。模块D获取图元数据,对图元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片段管线53。其中,模块C每向模块D发送一次图元数据,则将图元数据对应的任务的目标计数值减去相应的使用值。当模块C检测到其中保存的任务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顶点缓存空间52发送缓存释放命令,释放顶点缓存空间52中任务对应的空间。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CAM5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4个第二索引数据,分别为索引0、索引1、索引2和索引3,顶点缓存空间5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任务0,任务0包括索引0、索引1、索引2和索引3,其中索引0对应的顶点数据v0,索引1对应的顶点数据v1,索引2对应的顶点数据v2,索引3对应的顶点数据v3。当检测到任务0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表示当前任务0中的所有位于顶点缓存空间52中的第二索引数据已经使用完毕,向顶点缓存空间52发送缓存释放命令,释放顶点缓存空间52中任务0对应的空间。当接收到打包的任务1时,获取任务1中的4个第二索引数据,分别为索引0、索引1、索引2和索引3,其中索引0对应的顶点数据v4,索引1对应的顶点数据v5,索引2对应的顶点数据v6,索引3对应的顶点数据v7,将4个顶点数据存入顶点缓存空间52。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CAM的不覆写模式,使得一个图元中的所有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均存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一个任务中。一个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顶点数据与另一个任务对应的至少一个顶点数据不存在任何联系,无法组成图元。比如,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任务0对应的顶点数据v2和顶点数据v3,与任务1对应的顶点数据v4不存在任何联系,不可以组成图元。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大粒度任务使用的CAM去重机制方案,一方面,通过当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是预设的目标粒度模式时,将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不覆写模式,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即增大CAM去重扫描粒度,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另一方面,由于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避免了目前的可覆写方案中索引数据需要等待被完全覆写才可以释放资源的情况,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可覆写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后续顶点缓存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多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将多个顶点数据存入顶点缓存空间中,并且当检测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顶点缓存空间发送缓存释放命令,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释放顶点缓存空间中任务对应的空间,针对大粒度任务的处理方式能够提高带宽的同时充分利用顶点缓存空间的资源,更快的写入和释放顶点缓存空间的资源。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的GPU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701,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n为正整数。
步骤702,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步骤703,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n时,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m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或等于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的相关细节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对于装置实施例中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细节。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GPU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GPU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以及两者的组合实现成为计算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2、扫描模块23和打包模块24。
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n为正整数;
扫描模块23,用于对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打包模块24,用于当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n时,为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m和k均为正整数,k小于或等于m;
其中,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第一设置模块,用于:
获取控制数据,控制数据用于指示任务工作模式;
当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不覆写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用于指示所组装任务包括的工作项实例的最大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第二设置模块;第二设置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任务工作模式不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覆写模式,覆写模式用于指示支持输入的索引数据覆写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的功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分配模块;分配模块,用于:
当m大于或等于n时,为n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装置还包括:缓存模块;缓存模块,用于:
获取打包的任务;
根据任务中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将k个第二索引数据各自对应的顶点数据存入顶点缓存空间中。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输出模块,用于:
从顶点缓存空间中读取k个顶点数据,并获取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在将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后,输出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顶点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
保存每个任务的目标计数值,目标计数值为任务中的位于顶点缓存空间中未使用的第二索引数据的个数;
当输出图元数据时,将目标计数值减去使用值,使用值为图元数据所包括的顶点数据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释放模块;释放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顶点缓存空间发送缓存释放命令,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释放顶点缓存空间中任务对应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计算设备中的GPU执行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装置900的框图。例如,装置9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装置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0,存储器30,电源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20通常控制装置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0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0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20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0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906为装置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装置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0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20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装置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装置900或装置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30,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900的处理器9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GPU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装置1000的框图。例如,装置10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0,装置1000包括处理组件10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30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0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30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0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0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0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050被配置为将装置10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058。装置10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0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30,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000的处理组件10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图形处理器GPU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第一索引数据为原始索引数据,所述顶点数据与所述第一索引数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n为正整数;
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
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所述m和所述k均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m;
其中,所述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所述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用于指示任务工作模式;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工作模式是目标粒度模式时,将所述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所述不覆写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大于预设数值,所述目标粒度模式对应的粒度用于指示所组装任务包括的工作项实例的最大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工作模式不是所述目标粒度模式时,将所述CAM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覆写模式,所述覆写模式用于指示支持输入的索引数据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之后,还包括:
获取打包的所述任务;
根据所述任务中的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各自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存入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读取所述k个顶点数据,并获取所述k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数据;
在将所述k个顶点数据与对应的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后,输出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顶点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存每个所述任务的目标计数值,所述目标计数值为所述任务中的位于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未使用的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的个数;
当输出所述图元数据时,将所述目标计数值减去使用值,所述使用值为所述图元数据所包括的所述顶点数据的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任务的所述目标计数值为零时,向所述顶点缓存空间发送缓存释放命令,所述缓存释放命令用于指示释放所述顶点缓存空间中所述任务对应的空间。
10.一种GPU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第一索引数据为原始索引数据,所述顶点数据与所述第一索引数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n为正整数;
扫描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
打包模块,用于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所述m和所述k均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m;
其中,所述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所述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1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输入的图元索引数据,所述图元索引数据包括图元中的n个顶点数据各自对应的第一索引数据,所述第一索引数据为原始索引数据,所述顶点数据与所述第一索引数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n为正整数;
对所述图元索引数据进行CAM扫描,所述CAM扫描用于指示在CAM中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依次重新分配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所述第二索引数据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顶点数据在顶点缓存空间中的位置;
当所述CAM中空闲的索引数据数量m小于所述n时,为所述n个顶点数据中的k个顶点数据重新分配各自对应的第二索引数据,并将所述k个第二索引数据进行打包得到任务,所述m和所述k均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m;
其中,所述CAM的工作模式为不覆写模式,所述不覆写模式用于指示输入的索引数据不覆写所述CAM中已分配的索引数据。
12.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785293.4A 2023-12-22 2023-12-22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764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5293.4A CN117764808B (zh) 2023-12-22 2023-12-22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5293.4A CN117764808B (zh) 2023-12-22 2023-12-22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4808A CN117764808A (zh) 2024-03-26
CN117764808B true CN117764808B (zh) 2024-09-17

Family

ID=9031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5293.4A Active CN117764808B (zh) 2023-12-22 2023-12-22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480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4976A (zh) * 2017-07-06 2019-01-15 Arm有限公司 图形处理
CN111352866A (zh) * 2018-12-20 2020-06-30 美光科技公司 用于管理存储器突发存取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9442B1 (en) * 2002-07-25 2003-04-15 Neomagic Corp. Hardware-assisted fast bank-swap in a content-addressable-memory (CAM) processor
US8698825B1 (en) * 2007-11-21 2014-04-15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timizing use of a vertex cache
US8558842B1 (en) * 2009-10-14 2013-10-15 Nvidia Corporation Parallel duplicate primitive vertex detection and batching
JP5670723B2 (ja) * 2010-12-27 2015-02-18 株式会社ディジタルメディア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画像処理装置
US9293109B2 (en) * 2012-12-20 2016-03-22 Nvidia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storing shared vertices
US9299123B2 (en) * 2013-01-22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exed streamout buffers for graphics processing
GB2572617B (en) * 2018-04-05 2021-06-16 Imagination Tech Ltd Blending hardware
US11210821B2 (en) * 2019-11-27 2021-12-28 Arm Limited Graphics processing systems
EP4354399A4 (en) * 2021-06-22 2024-08-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Graphics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GB2611377B (en) * 2022-03-30 2023-11-01 Imagination Tech Ltd Memory allocation for 3-D graphics rendering
CN115953286A (zh) * 2022-11-30 2023-04-11 武汉凌久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处理器预取单元及指令与顶点的预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4976A (zh) * 2017-07-06 2019-01-15 Arm有限公司 图形处理
CN111352866A (zh) * 2018-12-20 2020-06-30 美光科技公司 用于管理存储器突发存取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4808A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37322B2 (ja) 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KR101215230B1 (ko) 다중-컨텍스트 그래픽 처리
CN108762881B (zh) 界面绘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TW202125274A (zh) 資源調度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CN113521728B (zh) 云应用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7553582B2 (ja) 画像特殊効果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KR20160120343A (ko) 크로스 플랫폼 렌더링 엔진
CN10429855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2022132A1 (zh) 画面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4544612A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生成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12312058B (zh)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033393A (zh) 贴纸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543535B (zh) 安卓容器系统、安卓容器构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25118949A1 (zh) 特效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73516A1 (zh) 数据交互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45958A (zh) 纹理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7764808B (zh) Gpu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3428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35161B (zh) 一种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373558A (zh)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28351A (zh) 动画显示方法、动画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JP7560207B2 (ja) オブジェクトの表示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型記憶媒体
CN117575882B (zh) 顶点缓冲区的更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48692A (zh) 分布式图计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587599B1 (en) Asset server for shared hardware graphic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655, 4th Floor, Building 14, Cuiwei Zhongl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6

Patentee after: Mole Thre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9, 2nd Floor, No. 31 Haidi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