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56C - 录音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录音再生装置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456C CN1177456C CNB02105763XA CN02105763A CN1177456C CN 1177456 C CN1177456 C CN 1177456C CN B02105763X A CNB02105763X A CN B02105763XA CN 02105763 A CN02105763 A CN 02105763A CN 1177456 C CN1177456 C CN 117745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mentioned
- speech
- voice
- langu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04M1/65—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 H04M1/656—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1/00—Two-channel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移动无线终端中,将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以数据量压缩状态录音在存储器中,并可利用一个系统的译码器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同时再生的录音再生装置。在第1缓冲器34中贮存译码的PCM信号的受话语音信号的一帧的数据。在第2缓冲器35中贮存译码的PCM信号的送话语音信号的一帧的数据。加法器36对第1缓冲器34及第2缓冲器35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数字方式的移动无线终端中受话语音或送话语音的录音或再生的录音再生装置,特别涉及可同时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录音并同时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再生的录音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数字方式的移动无线终端的内藏功能之一,有可将通话中的语音录音的功能。迄今为止,此录音功能为只能对受话语音进行录音的规格。这是因为用于再生的译码器只设置一个系统,只能对受话语音或送话语音中的某一个再生之故。因此,录音也要针对再生而设定为只对受话语音或送话语音进行录音。
然而,为了确认自己是如何应答的,必须同时再生送话语音和收话语音。因此,必须具备送话语音和受话语音同时录音及同时再生的功能。
为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可再增设一个译码器系统。然而,如再增设一个译码器系统,不仅电路规模加大,成本也将提高。这对制造商业基础的移动无线终端内藏的录音再生装置是不现实的。
于是,提出不新增译码器的再生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的装置。此装置作为可将PCM(脉码调制)方式的语音数据存储于存储器(内存)中并从该存储器再生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的无线电话机公开于日本公开专利特开平10-271061中。
然而,日本公开专利特开平10-271061中公开的无线电话机中是以脉冲调制数据形式将受话语音信号和送话语音信号存储于存储器内并将该数据输出再生。PCM数据,数据量多,要存储于存储器中需要大量的存储容量。所以,就出现尽管是可以同时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同时录音,但利用移动无线终端内的有限容量可以录音的录音时间缩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有鉴于现有的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移动无线终端中,将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以数据量压缩状态进行录音并可利用一个系统的译码器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同时再生的录音再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录音再生装置,用于在与可连接到通信网的基站通过无线进行通信的数字方式的移动无线终端内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进行录音、再生,该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译码前的受话语音压缩的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编码后的送话语音压缩的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存储于不同区域的存储装置,以及将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输入,调节各信号间的再生定时,对各信号进行译码的译码装置,其中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同步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上述译码装置包括对上述各压缩信号进行译码的译码器,暂时存储译码受话语音信号的第1缓冲器区,暂时存储译码送话语音信号的第2缓冲器区,对来自上述第1及第2缓冲器区的信号进行中继而输出的接口,其中,来自上述第1缓冲器区的受话语音信号和来自上述第2缓冲器区的送话语音信号相互连动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生装置的电气连接的功能框图。
图2为示出存储器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划分(编码受话语音存储区域、用户区域、编码送话语音存储区域)的模式图。
图3为示出所示出的译码器电路内的电气连接的功能框图。
图4为示出利用图1示出的译码器电路对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译码之后进行加法运算的形态图。
图5为示出利用图3示出的译码器电路对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译码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生装置的译码器电路、数字模拟变换器、放大电路以及扬声器的电气连接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录音再生装置的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是将受话语音信号和送话语音信号以保存时间信息的状态,即以受话语音信号和送话语音信号同步的状态,分别编码存储于存储器中。就是说,语音信号不是作为PCM数据保存,而是以编码状态保存。在编码状态下压缩数据容量。
于是,在受话语音信号和送话语音信号再生之际,对作为编码单位的每一帧(通常为20ms)进行译码,经过译码的受话语音信号及送话语音信号的数据临时存储于缓冲器中。其结果,利用单一译码器,通过对受话语音信号及送话语音信号以时分方式进行复用处理,译码器可实现与具有两个系统的同等的处理。
按照这些存储数据在编码之际的时间信息,对经过译码的受话语音信号及送话语音信号进行加法运算而输出。就是说,在语音输出不是立体声音乐的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系统的场合,通过对经过译码的各个PCM信号进行加法运算而输出就可实现利用单一系统对受话语音信号及送话语音信号的同时再生。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生装置具体示例予以说明。图1示出此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生装置的电气连接。
在图1中,从基站经移动通信系统用的无线线路到来的射频信号,由天线11接收后经天线共用器(DUP)12输入到接收电路(RX)13。此接收电路13具有低噪声放大器及变频器。于是,上述射频信号由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低噪声放大。接着,经过低噪声放大的射频信号在变频器中,和从频率合成器14发生的接收本地振荡信号混频而变频为接收中频信号或接收基带信号并输出到调制解调器2。该输出信号由调制解调器2的解调器(DEM)16进行数字解调。作为解调方式,可采用,比如,与QPSK(四相移相键控)方式对应的正交解调方式。此外,从上述频率合成器14发生的接收本地振荡信号频率由设置于基带控制单元3中的控制单元18指示。从上述解调器16输出的解调信号输入到基带控制单元3。此解调信号是来自通话对方的经过编码的受话语音信号。
基带控制单元3的构成包括控制单元18、存储器21以及用来将来自为了对受话语音信号及送话语音信号进行录音及再生而由用户操作的操作单元20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18的接口(I/F)19。
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0的指示信号,判断作为上述解调信号的编码受话语音信号是否保存于存储器21中。在保存的场合,由控制单元18将受话语音信号以编码状态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器21中存储受话语音的区域。在存储之际是每一帧都存储。另外,与此存储动作同时,编码受话语音信号输出到编译码器4而将编码信号输入到译码的译码器电路(DEC电路)22。由此译码器电路22将编码受话语音信号解调为经过译码的PCM信号。于是,此PCM信号输出到D/A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24)而变换为模拟语音信号。此语音信号,经放大器26放大到具有所要求的大小的信号而输出到扬声器28。这样,一边对受话语音进行录音,一边使用此无线移动终端的用户可同时听到受话语音。
另一方面,用户发出的语音输入到输出单元5的送话器29,从此送话器29输出的送话语音信号,由放大器27放大到具有所需要的大小的信号。经过放大的此信号,输出到A/D转换器25(模数转换器),并由A/D转换器25转换为PCM信号。于是,由语音编译码器4的编码电路(ENC电路)23将PCM信号编码而成为编码送话语音信号。此编码送话语音信号作为帧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18。编码电路23将作为输入语音信号的PCM信号分割为称为帧的一定长度,分析该范围内的语音,变换为每一帧数十至数百比特的数据。通常,一帧是20ms。在用户利用操作单元20指示录音操作的场合,将此数据存贮于存储器21中。另外,送话及受话各自的语音同步存储于存储器中。
另外,编码送话语音信号,与是否存储于存储器21中无关,从控制单元18输入到基带调制解调器2的调制器(MOD)17。利用此调制器调制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并输入到发送电路(TX)15。
发送电路15具有变频器及发送功率放大器。经过上述调制的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和从频率合成器14发生的发送本地振荡信号混频而由变频器变频为射频信号。作为调制方式,可使用,比如,QPSK方式。于是,生成的此送信射频信号,在由发送功率放大器放大到规定的发送电平之后,经天线共用器12供给天线11,由此天线11向图中未示出的基站发送。
另外,在图中未示出的电源单元中,设置有锂离子电池等电池,用来给此电池充电的充电器以及电压生成电路。电压生成电路,比如,由DC/DC变换器组成,以电池的输出电压为基础生成规定的电压。
图2为示出存储器21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划分(编码受话语音存储区域、用户区域、编码送话语音存储区域)的模式图。
在存储器21内,存储以上述方式编码的语音信号。就是说,将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作为数据存储。在存储这些信号之际,同一时刻收发的语音信号同步存储。这些语音信号按帧分割来控制时间。所以,在存储器21中,以一帧为单位控制时间将语音信号数据化。通常,一帧具有20ms的时长。如编码率为9600bps(比特/秒),在此场合,平均一帧具有192比特(24字节),再加上时间信息字节的存储容量。
另外,在将送话语音信号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场合,在送话语音信号由编码电路编码之后,经控制单元18输入到存储器21。另一方面,在将受话语音信号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场合,在受话语音信号由解调器16解调之后,经控制单元18输入到存储器21。这样,编码语音信号在存储到存储器21之前送话语音信号和受话语音信号之间信号受到的处理不同。另外,一般讲,信号的编码处理与译码处理相比较处理数多,也更需要时间。因此之故,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送话语音信号和受话语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能与实际对话的时间间隔有差别。为消除这一问题,可考虑解调器16内的处理时间和编码电路的处理时间进行调整以存储于存储器21。此外的解决方法可以在从存储器21发出的送话语音信号和受话语音信号译码再生时,在送话语音信号和受话语音信号之间调整再生开始时间。具体言之,如后所述,有时可利用设置于译码器电路22内的缓冲器34、35进行时间调整。
图3示出译码器电路22内的电气连接。另外,图4为示出利用译码器电路对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译码之后进行加法运算的形态图。由受话语音信号(编码)表示的信号串示出编码受话语音信号的每一帧的信号串。由送话话音信号(编码)表示的信号串,示出已编码送话音信号的每一帧信号序列。此外,DEC输出示出的信号串示出的是上段两串示出的各一帧译码的信号。另外还有,加法器输出(PCM信号)示出的是DEC输出的串示出的译码受话语音信号和同样由DEC输出的串示出的译码受话语音信号相加作为PCM信号输出到每一帧的信号串。
利用图3示出的译码器电路22,从存储器21经控制单元18的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由译码器电路22译码,将这些受话语音信号和送话语音信号相加得出的送受话语音信号输出。自控制单元18,从用户录音时刻的开始时起,将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各一帧交互地输出到接口(I/F)31。首先,编码受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FR1)由译码器(DEC)32译码输出到开关33(参照图4的DEC输出的信号串)。在编码受话语音信号译码时,开关33由控制单元18控制使输入信号输入到第1缓冲器34。之后,同样地,编码送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FT1)由译码器(DEC)32译码输出到开关33(参照图4的DEC输出的信号串)。在编码送话语音信号译码时,开关33由控制单元18控制使输入信号输入到第2缓冲器35。于是,从第1及第2缓冲器同时分别输出上述译码的FR1及FT1。这些第1帧(FR1)及(FT1)输入到加法器36进行加法运算(参照图4的加法器输出的信号串)。其结果,这些译码的帧(图4所示的FR1译码及FT1译码)相加,从加法器36作为一帧(FR1+FT1)输出而输入到际接口37。所以,在同一时刻发出的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可同时再生。以后,第2帧以后的帧,利用与第1帧相加场合同样的方法,按照受话语音及送话语音的帧号进行相加。
此开关33的控制,有数种方法。通过对开关33设置用来计数帧数的计数器等,并将该计数器的数传送到控制单元18对开关33进行控制。在编码受话语音信号的译码第N帧(FRN;N=1,2,…)输入到开关33时,从开关33向控制单元18输出通知已输入该第N帧的内容的信号。于是,在控制单元18接收到已输入该第N帧的内容的信号时,在其后马上就将编码送话语音信号的第N帧(FRN)从控制单元18输出到接口31。之后,此编码送话语音信号的第N帧,与上述的编码受话语音信号的场合相同,由译码器32译码,该译码第N帧输入到开关33。于是,开关33切换到将译码第N帧输出到第2缓冲器35。
作为控制开关33的另外的方法,在经过编码存储于存储器21中时,在送话语音信号的场合和受话语音信号的场合,在帧的开始处标记不同的记号。比如,在送话语音信号的场合在帧的前端记入“0”信号,在受话语音信号的场合在帧的前端记入“1”信号。可在译码器32的前面或后面设置检测该记号的检测电路,将检测结果传送到开关33而进行切换。此外,也可以在帧开始处记录帧的序号,将其检测结果传送到开关33参照此帧序号进行切换。
其后,在第1缓冲器34中贮存经过译码的PCM信号的受话语音信号的一帧(FRN)大小的数据。接着,在第2缓冲器35中贮存经过译码的PCM信号的送话语音信号的一帧(FTN)大小的数据。于是,加法器36对第1缓冲器34及第2缓冲器35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此输出信号是帧(FRN+FTN)的PCM信号。各个第1缓冲器34、35的容量的设定应使帧数据可同时输入到加法器36。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和编码受话语音信号不仅可各一帧交互地输出到接口31,也可以将其汇集起来输出到接口31。作为汇集的方法,可以将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及编码受话语音信号每数帧,比如,每一帧合计两帧,汇集起来输出到接口31。另外,也可将应该再生的所有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和编码受话语音信号输出到接口31。在这些场合,控制单元18根据输出到接口31的帧数对开关33进行控制。此外,必须根据临时存储于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的帧数调整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的延时。如这样设定,就可能将在加法器36中同时录音的送话语音和受话语音同时再生。
图5示出利用译码器电路22对编码受话语音信号和编码送话语音信号译码的动作。
从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编码语音信号的第1帧看起(ST1)。
编码语音信号的第1帧的数据输出到译码器32,对此第1帧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ST2)。
通过对开关33进行控制,将译码的受话语音信号(即PCM信号的受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大小的数据输入到第1缓冲器34(ST3)。
接着,将编码的送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的数据输入到译码器32,对此第1帧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ST4)。
通过对开关33进行控制,将译码的送话语音信号(即PCM信号的送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大小的数据输入到第2缓冲器35(ST5)。
于是,通过调整第1缓冲器34和第2缓冲器35的之间的时间差,可将来自第1缓冲器34的受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和来自第2缓冲器35的送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同时输入到加法器36。在此加法器36中,将作为第1缓冲器34的输出信号的受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和作为第2缓冲器35的输出信号的送话语音信号的第1帧相加(ST6)。
接着,由控制单元18判断是否所有应该再生的帧数据都已经相加(ST7)。在所有的帧数据都已经相加再生结束的场合,进入步骤ST9,译码处理结束。而在存储器21中还有应该相加的帧数据的场合,则进入步骤ST8。
在步骤ST8中,帧号数加1。就是说,对于第1帧,在译码之后变为第2帧。普遍而言,对于第N帧,在译码之后变为第N+1帧。此处,N为自然数,具体言之就是N=1,2,3,…。
根据以上的步骤,可将存储于存储器21内的编码语音信号的数据译码。另外,如上所述,一次译码的帧数可任意设定。在此场合,也可将图5中的“帧”改变为”“汇集某一帧数的包”。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生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图6示出此实施方式的译码电路、D/A转换器、放大电路及扬声器的电气连接。
图6所示的电路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路在加法器36以后的构成不同。就是说,不设置加法器36,而设置接口(I/F)46,从第1缓冲器44输出的受话语音信号和从第2缓冲器45输出的送话语音信号输入到接口46。于是,经接口46,受话语音信号由第1D/A转换器52变换为模拟信号,而送话语音信号,由第2D/A转换器51变换为模拟信号。之后,各个模拟信号由放大器54、53分别输出到扬声器56、55。其结果,从扬声器56输出受话语音,而从扬声器55输出送话语音。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将图6所示的电路应用于立体声音乐再生。在此场合,在存储器区域中,可将存储编码受话语音信号的部分存储左声道音乐信号,将存储编码送话语音信号的部分存储右声道音乐信号。可由控制单元18控制声道信号分割此存储区域进行存储。于是,如果像上述受话语音及送话语音的场合那样实施再生的话,以使其55及扬声器56将分别再生右声道音乐及左声道音乐。
在立体声音乐录音的场合,有时与受话语音录音的场合一样,将立体声音乐从基站下载存储于存储器21中。另一方面,也可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送话器29设置成为左声道用的和右声道用的2种,将音乐作为立体声音乐采样,通过与将送话语音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场合同样的动作存储于存储器21中。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此技术范围内可实施种种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录音再生装置,可提供具有以与现在相同的成本,使录音的送话语音和受话语音同步同时再生的功能的移动无线终端。
另外,因为送话语音和受话语音是以编码状态存储,可有效地利用存储器容量,可存储多量的语音数据。
此外,因为编码送话语音信号及编码受话语音信号是以时分方式编码同步输出,可同时再生送话语音和受话语音。
Claims (9)
1.一种录音再生装置,
用于在与可连接到通信网的基站通过无线进行通信的数字方式的移动无线终端内对受话语音和送话语音进行录音、再生,该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译码前的受话语音压缩的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编码后的送话语音压缩的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存储于不同区域的存储装置,以及
将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输入,调节各信号间的再生定时,对各信号进行译码的译码装置,
其中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同步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
上述译码装置包括
对上述各压缩信号进行译码的译码器,
暂时存储译码受话语音信号的第1缓冲器区,
暂时存储译码送话语音信号的第2缓冲器区,
对来自上述第1及第2缓冲器区的信号进行中继而输出的接口,
其中,来自上述第1缓冲器区的受话语音信号和来自上述第2缓冲器区的送话语音信号相互连动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各帧交互地输出到上述译码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来自上述第1及第2缓冲器区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而输出到上述接口的加法器,
上述加法器对来自各缓冲器的上述输出信号每个采样相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和送话语音压缩信号之间的同步信息,调整来自上述第1缓冲器区的输出信号和来自上述第2缓冲器区的输出信号的输出定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译码受话语音信号输出到第1缓冲器区,将译码送话语音信号输出到第2缓冲器的切换装置,
该切换装置通过识别是受话语音信号或是送话语音信号将从上述译码装置来的输出信号分配到上述各缓冲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来自上述第1缓冲器区的输出信号,经上述接口,输出受话语音的第1扬声器,和
使来自上述第2缓冲器区的输出信号,经上述接口,输出送话语音的第2扬声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话语音及上述送话语音中的某一个为左声道,而另一方的语音为右声道的语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对应于接收的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或右声道的信号,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对应于与接收的立体声信号的上述声道不同的另一声道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录音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立体声录音用的送话器,
上述受话语音压缩信号,对应于输入到上述送话器的左声道或右声道的信号,而上述送话语音压缩信号,对应于输入到与上述送话器的上述声道不同的另一声道的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8248/2001 | 2001-04-17 | ||
JP2001118248A JP2002314676A (ja) | 2001-04-17 | 2001-04-17 | 録音再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1977A CN1381977A (zh) | 2002-11-27 |
CN1177456C true CN1177456C (zh) | 2004-11-24 |
Family
ID=1896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0576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7456C (zh) | 2001-04-17 | 2002-04-17 | 录音再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151324A1 (zh) |
JP (1) | JP2002314676A (zh) |
CN (1) | CN117745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75361B2 (ja) * | 2001-05-25 | 2005-07-2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 |
US7366161B2 (en) * | 2002-03-12 | 2008-04-29 | Adtran, Inc. | Full duplex voice path capture buffer with time stamp |
JP2004350014A (ja) * | 2003-05-22 | 2004-12-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サーバ装置、プログラム、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
GB2408423B (en) * | 2003-11-21 | 2006-05-10 | Motorola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JP4732730B2 (ja) * | 2004-09-30 | 2011-07-2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音声復号装置 |
US20090298420A1 (en) * | 2008-05-27 | 2009-12-03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wireless audio data streams |
US8712362B2 (en) * | 2008-07-26 | 2014-04-29 | Enforcement Video, Llc | Method and system of extending battery life of a wireless microphone unit |
KR101775439B1 (ko) * | 2011-01-03 | 2017-09-1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의 에티켓 통화 모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5552A (en) * | 1992-04-20 | 1996-02-2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s of efficiently recording an audio signal in semiconductor memory |
US5642463A (en) * | 1992-12-21 | 1997-06-2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tereophonic voice recording and playback device |
US5742688A (en) * | 1994-02-04 | 1998-04-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ound field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
US5839110A (en) * | 1994-08-22 | 1998-11-17 | Sony Corporation |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
JPH1079981A (ja) * | 1996-09-04 | 1998-03-24 | Fujitsu Ltd | 移動通信装置における音声録音方法及び移動通信装置 |
JP3195264B2 (ja) * | 1997-01-21 | 2001-08-06 | 株式会社東芝 | ディジタル無線通信機 |
US6069567A (en) * | 1997-11-25 | 2000-05-30 | Vlsi Technology, Inc. | Audio-recording remote control and method therefor |
SE516595C2 (sv) * | 1998-03-13 | 2002-02-0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Kommunikationsanordning och arbetssätt för behandling av röstmeddelanden |
US6233320B1 (en) * | 1998-06-22 | 2001-05-1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playing back a conversation using a digital wireless phone |
US7136630B2 (en) * | 2000-12-22 | 2006-11-1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recording voice signals in a mobile set |
-
2001
- 2001-04-17 JP JP2001118248A patent/JP2002314676A/ja active Pending
-
2002
- 2002-04-16 US US10/122,355 patent/US2002015132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4-17 CN CNB02105763XA patent/CN117745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1977A (zh) | 2002-11-27 |
JP2002314676A (ja) | 2002-10-25 |
US20020151324A1 (en) | 200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7671B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 |
EP122265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latency reduction in a voice-over-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MXPA02000588A (es) | Metodo y aparato para la transmision eficiente de dato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de datos - por - voz. | |
CN1227685A (zh) | 在不能保持同步的信道上提供位计数完整性和同步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 |
EP0725499B1 (en) | Transmitter-receiver | |
CN106664161A (zh) | 基于冗余的包传输错误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77456C (zh) | 录音再生装置 | |
CN101095372A (zh) | 网络音频扬声器系统 | |
US7389093B2 (en) | Call method, call apparatus and call system | |
CN1140985C (zh) | 在数字移动无线设备中语音和另外声音的记录与重放的电路和方法 | |
CN108429851B (zh) | 一种跨平台信源语音加密的方法及装置 | |
CN214413006U (zh) | 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 |
CN1175643C (zh) | 两个发射/接收的接口间进行信号处理的传输方法 | |
CN112953934B (zh) | Dab低延迟实时语音广播的方法及系统 | |
JPH11331936A (ja)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
CN112637703A (zh) | 一种web端实时对讲系统及对讲方法 | |
CN107566368A (zh) | 用于地面指挥节点的语音通信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 |
CN1277439C (zh) | 一种铃音获取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4580110A (zh) | 基于gprs的车载语音数据实时传输方法 | |
CN101741407B (zh) | 一种具有收音功能的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 |
CN1773969A (zh) | 一种压缩信道通信安全隧道 | |
JP3292522B2 (ja) | 携帯電話機 | |
CN118740274A (zh) | 音频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00417238C (zh) | 语音数据在线录取和上载方法 | |
CN103871414B (zh) | 一种多声道语音信号的时标调制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