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9266B - 一种铅笔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笔组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19266B CN117719266B CN202410139555.8A CN202410139555A CN117719266B CN 117719266 B CN117719266 B CN 117719266B CN 202410139555 A CN202410139555 A CN 202410139555A CN 117719266 B CN117719266 B CN 1177192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core
- block
- frame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铅笔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铅笔组装机,其包括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芯机构,用于输送铅芯;上座机构,用于输送芯座;预装机构,用于将铅芯装入芯座中,以得到笔芯组件;上壳机构,用于输送笔壳;定位机构,用于承接由所述上壳机构输出的笔壳;组装机构,用于将笔芯组件装入笔壳中,以得到组装成品;下料机构,用于驱使组装成品与定位机构分离。本申请能实现铅笔的批量化自动组装,具有劳动强度低、组装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铅笔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铅笔组装机。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用于书写或绘图的工具,它通过物理摩擦在纸张上留下痕迹,并且该痕迹能被橡皮擦清除,使得纸张能被反复使用,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和应用范围广的优点。随着文具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铅笔应运而生。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公开有一种铅笔,其包括笔壳、安装在笔壳中的若干组笔芯组件,每组笔芯组件均包括芯座、插接设置在芯座中的铅芯。组装上述铅笔时,需要先将铅芯插入芯座中,以形成笔芯组件,再将笔芯组件装入笔壳。
目前,市场上亟需一种自动化设备,以实现上述铅笔的批量化组装。
发明内容
为了批量化组装铅笔、提高组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铅笔组装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铅笔组装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铅笔组装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芯机构,用于输送铅芯;上座机构,用于输送芯座;预装机构,用于将铅芯装入芯座中,以得到笔芯组件;上壳机构,用于输送笔壳;定位机构,用于承接由所述上壳机构输出的笔壳;组装机构,用于将笔芯组件装入笔壳中,以得到组装成品;下料机构,用于驱使组装成品与定位机构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铅笔时,铅芯经上芯机构上料、芯座经上座机构上料,预装机构能将铅芯依次装入芯座中,以得到笔芯组件。与此同时,笔壳经上壳机构上料,定位机构能够承接从上壳机构输出的笔壳,并使笔壳与组装机构对准,以便于组装机构将笔芯组件装入笔壳中。在笔壳内安装有所需数量的笔芯组件、以得到组装成品后,下料机构会驱使组装成品与定位机构分离,以实现组装成品的自动落料。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铅笔的批量化自动组装,上述组装方式无需工人手动操作,具有劳动强度低、组装效率高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上芯机构包括设有上芯滑道的上芯架、用于承接由上芯滑道输出铅芯的上芯块、用于驱使上芯块向预装机构运动的上芯动力件,所述上芯块中设有竖向贯通的上芯孔,所述上芯滑道的一侧与用于传输铅芯的振动盘导通、另一侧连通在上芯孔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芯上料时,先通过上芯动力件驱使上芯块向上芯滑道运动,使得上芯孔移至上芯滑道正下方,此时经振动盘输出的铅芯会沿上芯滑道落入上芯孔中。然后通过上芯动力件驱使上芯块向预装机构运动,则上芯孔中的铅芯会随之同步移向预装机构,从而实现铅芯的自动上料。
可选的,所述上座机构包括设有上座滑道的上座架、用于承接由上座滑道输出芯座的上座块、用于驱使上座块向预装机构运动的上座动力件,所述上座块中设有竖向贯通的上座孔,所述上座滑道的一侧与用于传输芯座的振动盘导通、另一侧连通于上座孔的正上方,所述上座块能在上座动力件的作用下移至使上座孔与上座滑道或上芯孔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座上料时,先控制上座块向上座滑道运动,使得上座孔与上座滑道对齐,此时经振动盘输出的芯座会沿上座滑道落入上座孔中。然后控制上座块向预装机构运动,则上座孔中的芯座会随之同步运动,从而实现芯座的自动上料。在上芯块移向预装机构后,上芯孔会与上座孔对齐,使得铅芯与芯座对准,以便于后续预装机构工作将铅芯推入芯座中。
可选的,所述上座架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芯座逐个上料的挡座组件,所述挡座组件包括第一挡座杆、位于第一挡座杆下方的第二挡座杆、用于驱使第一挡座杆移入或移出上座滑道的挡座动力件,所述第一挡座杆和第二挡座杆均滑动穿设在上座滑道中,并且第一挡座杆和第二挡座杆的间距不小于芯座的长度,所述第二挡座杆与上座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座动力件驱使第一挡座杆移入上座通道时,第一挡座杆能够阻挡位于其上方的芯座滑落,使得第一挡座杆与第二挡座杆之间只能有一个芯座留存。在上座块移至使上座孔与上座滑道对齐时,第二挡座杆会移出上座滑道,使得上述留存的芯座自动落入上座孔,从而实现芯座的逐个上料,以免芯座堆积于上座块而影响上座机构的运行。
可选的,所述预装机构包括位于上座块下方的承台、用于驱使承台水平运动的平推动力件、位于上座块上方的预装杆、用于驱使预装杆竖向运动的预装动力件、位于上芯块与上座块之间的升降块、用于驱使升降块竖向运动的升降动力件,所述升降块中开设有位于预装杆正下方的升降孔,所述承台上开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落入的通孔,所述通孔能随承台运动至与上座孔对齐或错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芯和芯座对准时,通孔与上座孔处于错位状态。组装笔芯组件时,预装动力件会驱使预装杆下移,使得预装杆依次穿入上芯孔、升降孔和上座孔,并将铅芯压入芯座,以实现铅芯与芯座的组装。与此同时,升降块会在升降动力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在铅芯被推至芯座的过程中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降低铅芯折断的风险。在笔芯组件组装到位后,先控制升降块上移至与铅芯分离,以免影响笔芯组件的出料;再控制承台运动至使通孔与上座孔对齐,此时笔芯组件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通孔下落,以便于进行下一道工序。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中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伸入的固定槽,所述预装机构的下方连通有笔芯滑道,所述笔芯滑道能将笔芯组件引导至固定槽中;所述组装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固定连接在导轨上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用于驱使导轨向上壳机构往复运动的组装动力件、滑动设置在第一基座中的推块、用于驱使推块向第二基座往复运动的推移动力件,所述推块中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伸入的推孔,所述第二基座中设有用于供推块伸入的让位槽;所述第一推杆滑动设置于第一基座、且能将固定槽中的笔芯组件推入推孔,所述第二推杆滑动设置于第二基座、且能将让位槽中的笔芯组件推向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笔芯组件移出预装机构后,笔芯滑道会将其引导至固定槽中。开启组装动力件时,导轨会先向靠近上壳机构的一侧运动,使得第一推杆将固定槽中的笔芯组件送入推孔、让位槽与推块对齐,接着通过推移动力件驱使推块移向第二基座,则笔芯组件会随推块进入让位槽中,并在第二推杆的作用下移入定位机构的笔壳中,从而实现笔芯组件与笔壳的自动组装。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由同一组装动力件驱动,动力源少、节约能耗。
可选的,所述上壳机构包括上壳架、固定设置于上壳架且底部开口的上壳仓、位于上壳仓正下方的传送带、位于传送带输出侧的导向板、设置在上壳架上的若干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上壳架的连杆、固定在连杆上的多个矫正轮、用于驱使连杆转动的旋转动力件,所述矫正轮的周向侧壁设有若干矫正切面;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架、转动设置在定位架上的多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用于供笔壳伸入的定位槽,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在定位盘与传送带之间,使得笔壳能沿导向板滑落至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仓中的笔壳落入传送带后,传送带会将笔壳向导向板传输,使得笔壳沿导向板滑落至相邻的定位槽中,以实现笔壳的自动上料。在笔壳上料的过程中,旋转动力件会驱使连杆转动,使得同一连杆上的各矫正轮同步转动,若笔壳出现倾斜的现象,则矫正切面会与笔壳接触,并在传送过程中将笔壳矫正,有助于笔壳精准地落入定位槽中。
可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杆上的支架、转动连接在安装杆上的下料块、用于驱使安装杆水平运动的下料动力件,所述下料块的顶端设有推盘平面和让位斜面;所述支架与下料块相互抵接,使得下料块与支架相抵的一端只能向靠近让位斜面的一侧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中一根笔壳装满笔芯组件后,开启下料动力件,使得下料块向定位盘的底端水平运动,推盘平面会与定位盘相互接触,使得定位盘受力转动、另一根空的笔壳转至与组装机构对齐,以便于将笔芯组件装入其他空的笔壳中。之后控制活动杆反向运动,则让位斜面会与定位盘相互接触,并引导下料块相对支架转动,以免下料块在复位时驱使定位盘回转。重复上述步骤,在定位槽的开口转至朝向斜下方后,组装成品即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出定位槽,以实现组装成品的自动下料。
可选的,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定位盘转动角度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架上的延伸块、转动连接在延伸块上的拐臂、转动连接在拐臂靠近定位盘一端的限位轮、滑动设置在定位架上的顶柱、用于驱使顶柱将拐臂向定位盘推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轮能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相邻的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盘转动时,限位轮的圆周面会与定位槽的槽壁抵触,使得限位轮下压顶柱、第一弹性件形变并产生弹力。在定位盘转至使另一定位槽与限位轮对齐后,限位轮会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至上述定位槽中,从而使定位盘一次只能转动恒定的角度,有利于笔壳精准地转至与组装机构对齐。
可选的,所述定位架于其远离组装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架、固定安装在检测架上的光电开关、滑动设置在检测架上的活动柱、用于驱使活动柱向定位盘水平运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光电开关与下料动力件电连接,并且光电开关的感应区位于活动柱远离定位盘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机构工作时,笔芯组件会被逐个推入笔壳中,后进入的笔芯组件会将之前的笔芯组件向活动柱推动。当笔壳中装满笔芯组件时,最先进入笔壳的笔芯组件会伸出笔壳、并将活动柱向光电开关的感应区推动。光电开关检测组装到位后,会向下料动力件发送信号,使得下料动力件驱使定位盘转动,以便于进行下一根铅笔的组装,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组装铅笔时,上芯机构能实现铅芯的自动上料、上座机构能实现芯座的自动上料、上壳机构能实现笔壳的自动上料,预装机构能将铅芯装入芯座中,以得到笔芯组件;组装机构能将笔芯组件装入笔壳中,以得到组装成品,从而实现铅笔的自动化批量组装,组装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2.芯座上料时,挡座组件能够控制芯座逐个进入上座孔,以免芯座堆积于上座块而影响上座机构的运行;升降块在铅芯装入芯座时起到防护的作用,使得铅芯不易折断;
3.笔壳上料时,矫正组件能将倾斜的笔壳自动矫正,以使笔壳能精准地落入定位槽中;限位组件能够控制定位盘的转动角度,有利于定位盘中的笔壳精准地转至与组装机构对齐。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铅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芯机构、上座机构和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展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挡座组件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组装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壳机构、定位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和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矫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展现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笔壳;12、笔芯组件;121、芯座;122、铅芯;2、机架;21、第一基座;211、固定槽;22、第二基座;221、让位槽;23、笔芯架;231、笔芯滑道;24、滑座;3、上芯机构;31、上芯架;32、上芯块;321、上芯孔;33、上芯动力件;34、上芯滑道;4、上座机构;41、上座架;42、上座块;421、上座孔;43、上座动力件;44、上座滑道;45、挡座组件;451、第一挡座杆;452、第二挡座杆;453、挡座动力件;5、预装机构;51、承台;511、通孔;52、平推动力件;53、预装杆;54、预装动力件;55、升降块;551、升降孔;56、升降动力件;6、上壳机构;61、上壳架;62、上壳仓;621、引导板;63、传送带;64、导向板;65、矫正组件;651、连杆;652、矫正轮;653、旋转动力件;654、矫正切面;655、旋转电机;7、定位机构;71、定位架;711、滑槽;72、定位盘;721、定位槽;73、限位组件;731、延伸块;732、拐臂;733、限位轮;734、顶柱;74、检测组件;741、检测架;742、光电开关;743、活动柱;8、组装机构;81、导轨;82、第一推杆;83、第二推杆;84、组装动力件;841、转盘;842、动力柱;843、联动杆;844、转动电机;85、推块;851、推孔;86、推移动力件;87、编码器;9、下料机构;91、安装杆;92、支架;93、下料块;931、推盘平面;932、让位斜面;94、下料动力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铅笔组装机,用于组装如图1所示的铅笔。
参照图2,铅笔组装机包括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上芯机构3、上座机构4、预装机构5、上壳机构6、定位机构7、组装机构8和下料机构9(见图8),其中上芯机构3用于输送铅芯122、上座机构4用于输送芯座121,预装机构5用于将铅芯122装入芯座121中,以得到笔芯组件12;上壳机构6用于输送笔壳11,定位机构7用于承接由上壳机构6输出的笔壳11,组装机构8用于将笔芯组件12装入定位机构7的笔壳11中,以得到组装成品,下料机构9用于驱使组装成品与定位机构7分离。
参照图2、图3,上芯机构3包括上芯架31、滑动设置于上芯架31的上芯块32、用于驱使上芯块32向预装机构5水平运动的上芯动力件33,上芯架31中设有宽度略大于铅芯122宽度的上芯滑道34。上芯滑道34包括水平段、位于水平段下侧的竖直段、连通于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的弧弯段,水平段的一侧与用于传输铅芯122的振动盘导通、竖直段的底部呈开口设置。铅芯122沿水平方向进入上芯滑道34、竖直方向输出上芯滑道34。
参照图3、图4,上芯块32中开设有竖向贯通的上芯孔321,上芯动力件33包括固定安装于上芯架31的上芯气缸,上芯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接头与上芯块32固定连接。上芯动力件33的活塞杆缩短时,上芯孔321连通于上芯滑道34的下侧,使得由上芯滑道34输出的铅芯122能落入上芯孔321中;上芯动力件33的活塞杆伸长时,上芯块32会带动铅芯122向预装机构5运动,以实现铅芯122的自动上料。
参照图2、图3,上座机构4包括上座架41、滑动设置于上座架41的上座块42、用于驱使上座块42向预装机构5水平运动的上座动力件43,上座架41中设有宽度略大于芯座121宽度的上座滑道44。同样地,上座滑道44也包括有水平段、位于水平段下侧的竖直段、连通于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的弧弯段,其中水平段的一侧与用于传输芯座121的振动盘导通、竖直段的底部呈开口设置,芯座121沿水平方向输入上座滑道44、竖直方向输出上座滑道44。
参照图3、图4,上座块42中开设有竖向贯通的上座孔421,上座动力件43包括固定安装于上座架41的上座气缸,上座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接头与上座块42固定连接。上座动力件43的活塞杆缩短时,上座孔421连通于上座滑道44的底部,使得由上座滑道44输出的芯座121能落入上座孔421中。上座动力件43的活塞杆伸长时,上座块42会带动芯座121移至上芯孔321的正下方,使得芯座121与铅芯122对齐,以实现芯座121的自动上料。
参照图3、图5,为了控制芯座121的逐个上料,在上座架41中设置有挡座组件45,挡座组件45包括第一挡座杆451、位于第一挡座杆451正下方的第二挡座杆452、用于驱使第一挡座杆451移入或移出上座滑道44的挡座动力件453,第二挡座杆452与上座块42固定连接。第一挡座杆451和第二挡座杆452均滑动穿设于上座滑道44中、且两者的间距略大于芯座121的长度。
参照图5,挡座动力件453包括固定安装于上座架41的挡座气缸,挡座气缸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且通过接头与第一挡座杆451固定连接。在第一挡座杆451移出上座滑道44时,第二挡座杆452移入上座滑道44,芯座121能落入第一挡座杆451与第二挡座杆452之间。在第一挡座杆451移入上座滑道44时,第二挡座杆452移出上座滑道44,第一挡座杆451能够阻挡位于其上方的芯座121下落,以便于第一挡座杆451和第二挡座杆452之间的芯座121落入上座孔421中。
参照图3、图4,预装机构5包括位于上座块42下方的承台51、用于驱使承台51水平运动的平推动力件52、位于上座块42上方的预装杆53、用于驱使预装杆53竖向运动的预装动力件54、位于上芯块32与上座块42之间的升降块55、用于驱使升降块55竖向运动的升降动力件56,升降块55中开设有位于预装杆53正下方的升降孔551。本实施例中平推动力件52、预装动力件54和升降动力件56均优选为气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油缸、电缸等动力件代替。
参照图3、图5,承台51上开设有竖向贯通的通孔511,通孔511的截面尺寸略大于笔芯组件12的截面尺寸,承台51能在平推动力件52的作用下水平运动,使得通孔511与上座孔421对齐或错位。组装笔芯组件12时,先使通孔511与上座孔421保持错位,在铅芯122与芯座121对准后,控制预装杆53和升降块55下移,使得预装杆53将铅芯122推入芯座121中,即可实现铅芯122与芯座121的组装。
参照图6,机架2上固定有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第一基座21上固定安装有笔芯架23,笔芯架23上设有弧形的笔芯滑道231,笔芯滑道231的上侧开口位于升降孔551的正下方、下侧开口呈水平设置。第一基座21中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12伸入的固定槽211,笔芯滑道231能将笔芯组件12引导至固定槽211中,并使笔芯组件12由竖直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
参照图6、图7,组装机构8包括导轨81、固定连接在导轨81上的第一推杆82和第二推杆83、用于驱使导轨81向上壳机构6往复运动的组装动力件84、滑动设置在第一基座21中的推块85、用于驱使推块85向第二基座22往复运动的推移动力件86,机架2上固定安装有滑座24,导轨81滑动穿设在滑座24中。
参照图6,组装动力件84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2的转盘841、固定连接在转盘841偏心位置的动力柱842、铰接设置在动力柱842与导轨81之间的联动杆843、用于驱动转盘841周向转动的转动电机844,具体地,转动电机844通过皮带轮结构与转盘841相连。旋转电机655工作时,动力柱842会随转盘841周向转动,使得联动杆843往复推拉导轨81。为了提高各机构之间的联动性,在机架2上还安装有编码器87,编码器87通过传动带与同轴设置于转盘841的转轮相连,以在转盘841转动一圈后将信号输出给上芯动力件33、上座动力件43、推移动力件86和预装机构5中的各动力件。
参照图7,推块85中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12伸入的推孔851,推孔851沿导轨81的滑动方向呈贯通设置,第二基座22中设有用于供推块85水平伸入的让位槽221。第一推杆82滑动设置于第一基座21、第二推杆83滑动设置于第二基座22,在导轨81向上壳机构6水平运动时,第一推杆82能将固定槽211中的笔芯送入推孔851中,上述笔芯会随推块85进入让位槽221,并被第二推杆83推向定位机构7。
参照图8,上壳机构6包括上壳架61、固定安装于上壳架61的上壳仓62、位于上壳仓62正下方的传送带63、位于传送带63输出侧的导向板64、设置在上壳架61上的若干矫正组件65,上壳仓62中固定有倾斜的引导板621,引导板621的下端延伸至上壳仓62的底部开口处,使得笔壳11能沿引导板621滑落至传送带63上,并被传送带63向导向板64传输。
参照图8、图9,定位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2的定位架71、转动设置在定位架71上的多个定位盘72,本实施例以定位盘72设置有两个示意其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盘72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数量。每个定位盘72的周向侧壁均开设有多个用于供笔壳11伸入的定位槽721,定位槽721的宽度向靠近定位盘72中轴线的一侧逐渐减小。导向板64倾斜设置在定位盘72与传送带63之间,使得笔壳11能沿导向板64滑落至定位槽721中。
参照图10,矫正组件65包括转动设置于上壳架61的连杆651、固定安装在连杆651上的多个矫正轮652、用于驱使连杆651周向转动的旋转动力件653,每个矫正轮652的周向侧壁均设有多个矫正切面654。矫正组件65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位于传送带63的上方、另一组位于导向板64的上方,并且两组矫正组件65中的连杆651由同一旋转动力件653驱动。具体地,旋转动力件653包括旋转电机655、受控于旋转电机655的两组皮带轮组件,两组皮带轮组件分别与不同的连杆651固定相连。笔壳11上料时,若笔壳11出现倾斜的情况,则矫正组件65能将其自动矫正,以便于笔壳11精准落入定位槽721中。
参照图9、图11,下料机构9包括位于定位盘72下方的安装杆91、固定连接在安装杆91上的支架92、转动连接在安装杆91上的下料块93、用于驱使安装杆91水平运动的下料动力件94,本实施例中的下料动力件94优选为气缸,上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接头与安装杆91固定连接。下料块93的顶端设有推盘平面931和让位斜面932,支架92与下料块93相互抵接,使得下料块93与支架92相抵的一端只能向靠近让位斜面932的一侧转动。
参照图9、图11,在与组装机构8对齐的笔壳11中装满笔芯组件12后,若控制下料动力件94的活塞杆缩短,则推盘平面931会与定位盘72的底端接触,使得定位盘72周向转动,以将另一根空的笔壳11转至组装机构8。若控制下料动力件94的活塞杆伸长,则让位斜面932会与定位盘72的底端接触,并使下料块93相对支架92转动,以免下料块93复位时回推定位盘72。
参照图12,为了控制定位盘72的转动角度,在定位架71上设置有限位组件73,限位组件73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架71上的延伸块731、转动连接在延伸块731上的拐臂732、转动连接在拐臂732上的限位轮733、滑动设置在定位架71上的顶柱734、用于驱使顶柱734上移的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限位轮733位于拐臂732靠近定位盘72的一端。定位架71上开设有与顶柱734滑动配合的滑槽711,第一弹性件优选为抵接在顶柱734与滑槽711底壁之间的弹簧,限位轮733能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相邻的定位槽721中,并在定位盘72转动时竖向滑动。
参照图9,为了及时获知笔壳11中笔芯组件12是否装满,在定位架71于其远离组装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74。检测组件74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架71上的检测架741、固定安装在检测架741上的光电开关742、滑动设置在检测架741上的活动柱743、用于驱使活动柱743向定位盘72水平运动的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二弹性件优选为抵接在检测架741与活动柱743之间的弹簧。光电开关742的感应区位于活动柱743远离定位盘72的一侧,并且光电开关742与下料动力件94电连接。随着笔芯组件12的不断装入笔壳11,在后安装的笔芯组件12会将之前的笔芯组件12向活动柱743推动,装满后,最先安装的笔芯组件12会伸出笔壳11,并将活动柱743推入光电开关742的感应区中,使得光电开关742给下料动力件94发出控制定位盘72转动的信号,自动化程度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铅笔组装机的实施原理为:组装铅笔时,铅芯122经上芯机构3上料、芯座121经上座机构4上料,预装机构5能将铅芯122依次装入芯座121中,以得到笔芯组件12。与此同时,笔壳11经上壳机构6上料,定位机构7能够承接从上壳机构6输出的笔壳11,组装机构8能将笔芯组件12依次装入笔壳11中。在其中一根笔壳装满笔芯组件12后,下料机构9会驱使定位盘72周向转动,使得另一根空的笔壳11转至与组装机构8对齐,以便于进行下一根铅笔的组装。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铅笔的批量化自动组装,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设置在机架(2)上的
上芯机构(3),用于输送铅芯(122);
上座机构(4),用于输送芯座(121);
预装机构(5),用于将铅芯(122)装入芯座(121)中,以得到笔芯组件(12);
上壳机构(6),用于输送笔壳(11);
定位机构(7),用于承接由所述上壳机构(6)输出的笔壳(11);
组装机构(8),用于将笔芯组件(12)装入笔壳(11)中,以得到组装成品;
下料机构(9),用于驱使组装成品与定位机构(7)分离;
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所述第一基座(21)中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12)伸入的固定槽(211),所述预装机构(5)的下方连通有笔芯滑道(231),所述笔芯滑道(231)能将笔芯组件(12)引导至固定槽(211)中;所述组装机构(8)包括滑动设置在机架(2)上的导轨(81)、固定连接在导轨(81)上的第一推杆(82)和第二推杆(83)、用于驱使导轨(81)向上壳机构(6)往复运动的组装动力件(84)、滑动设置在第一基座(21)中的推块(85)、用于驱使推块(85)向第二基座(22)往复运动的推移动力件(86),所述推块(85)中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12)伸入的推孔(851),所述第二基座(22)中设有用于供推块(85)伸入的让位槽(221);所述第一推杆(82)滑动设置于第一基座(21)、且能将固定槽(211)中的笔芯组件(12)推入推孔(851),所述第二推杆(83)滑动设置于第二基座(22)、且能将让位槽(221)中的笔芯组件(12)推向定位机构(7);
所述上壳机构(6)包括上壳架(61)、固定设置于上壳架(61)且底部开口的上壳仓(62)、位于上壳仓(62)正下方的传送带(63)、位于传送带(63)输出侧的导向板(64)、设置在上壳架(61)上的若干矫正组件(65),所述矫正组件(65)包括转动设置于上壳架(61)的连杆(651)、固定在连杆(651)上的多个矫正轮(652)、用于驱使连杆(651)转动的旋转动力件(653),所述矫正轮(652)的周向侧壁设有若干矫正切面(654);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架(71)、转动设置在定位架(71)上的多个定位盘(72),所述定位盘(72)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用于供笔壳(11)伸入的定位槽(721),所述导向板(64)倾斜设置在定位盘(72)与传送带(63)之间,使得笔壳(11)能沿导向板(64)滑落至定位槽(7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机构(3)包括设有上芯滑道(34)的上芯架(31)、用于承接由上芯滑道(34)输出铅芯(122)的上芯块(32)、用于驱使上芯块(32)向预装机构(5)运动的上芯动力件(33),所述上芯块(32)中设有竖向贯通的上芯孔(321),所述上芯滑道(34)的一侧与用于传输铅芯(122)的振动盘导通、另一侧连通在上芯孔(321)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机构(4)包括设有上座滑道(44)的上座架(41)、用于承接由上座滑道(44)输出芯座(121)的上座块(42)、用于驱使上座块(42)向预装机构(5)运动的上座动力件(43),所述上座块(42)中设有竖向贯通的上座孔(421),所述上座滑道(44)的一侧与用于传输芯座(121)的振动盘导通、另一侧连通于上座孔(421)的正上方,所述上座块(42)能在上座动力件(43)的作用下移至使上座孔(421)与上座滑道(44)或上芯孔(321)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架(41)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芯座(121)逐个上料的挡座组件(45),所述挡座组件(45)包括第一挡座杆(451)、位于第一挡座杆(451)下方的第二挡座杆(452)、用于驱使第一挡座杆(451)移入或移出上座滑道(44)的挡座动力件(453),所述第一挡座杆(451)和第二挡座杆(452)均滑动穿设在上座滑道(44)中,并且第一挡座杆(451)和第二挡座杆(452)的间距不小于芯座(121)的长度,所述第二挡座杆(452)与上座块(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机构(5)包括位于上座块(42)下方的承台(51)、用于驱使承台(51)水平运动的平推动力件(52)、位于上座块(42)上方的预装杆(53)、用于驱使预装杆(53)竖向运动的预装动力件(54)、位于上芯块(32)与上座块(42)之间的升降块(55)、用于驱使升降块(55)竖向运动的升降动力件(56),所述升降块(55)中开设有位于预装杆(53)正下方的升降孔(551),所述承台(51)上开设有用于供笔芯组件(12)落入的通孔(511),所述通孔(511)能随承台(51)运动至与上座孔(421)对齐或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9)包括安装杆(91)、固定连接在安装杆(91)上的支架(92)、转动连接在安装杆(91)上的下料块(93)、用于驱使安装杆(91)水平运动的下料动力件(94),所述下料块(93)的顶端设有推盘平面(931)和让位斜面(932);所述支架(92)与下料块(93)相互抵接,使得下料块(93)与支架(92)相抵的一端只能向靠近让位斜面(932)的一侧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7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定位盘(72)转动角度的限位组件(73),所述限位组件(73)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架(71)上的延伸块(731)、转动连接在延伸块(731)上的拐臂(732)、转动连接在拐臂(732)靠近定位盘(72)一端的限位轮(733)、滑动设置在定位架(71)上的顶柱(734)、用于驱使顶柱(734)将拐臂(732)向定位盘(72)推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轮(733)能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相邻的定位槽(7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铅笔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71)于其远离组装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74),所述检测组件(74)包括检测架(741)、固定安装在检测架(741)上的光电开关(742)、滑动设置在检测架(741)上的活动柱(743)、用于驱使活动柱(743)向定位盘(72)水平运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光电开关(742)与下料动力件(94)电连接,并且光电开关(742)的感应区位于活动柱(743)远离定位盘(72)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39555.8A CN117719266B (zh) | 2024-01-31 | 2024-01-31 | 一种铅笔组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39555.8A CN117719266B (zh) | 2024-01-31 | 2024-01-31 | 一种铅笔组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19266A CN117719266A (zh) | 2024-03-19 |
CN117719266B true CN117719266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90203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39555.8A Active CN117719266B (zh) | 2024-01-31 | 2024-01-31 | 一种铅笔组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19266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356071A1 (de) * | 1973-11-09 | 1975-05-15 | Karl Dipl Ing Zuber | Vorrichtung zur aussenbearbeitung von grafit-, farb-, kosmetikstiften o.dgl. |
IT7947815A0 (it) * | 1978-02-01 | 1979-01-29 | Schmidt Feinmech | Matita a pressione per mine sottili |
CN108725025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邵路廷 | 一种子弹头铅笔的装配装置 |
CN108725024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邵路廷 | 一种子弹头铅笔替芯的装配设备 |
CN108725023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温州盛丰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子弹头铅笔的装配设备 |
CN208543987U (zh) * | 2018-05-25 | 2019-02-26 | 温州盛丰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子弹头铅笔装配设备的驱动机构 |
CN208682428U (zh) * | 2018-05-25 | 2019-04-02 | 温州盛丰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子弹头铅笔替芯的装配装置 |
JP2020090055A (ja) * | 2018-12-06 | 2020-06-11 | ゼブラ株式会社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ユニット及び出没式筆記具並びに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CN212472893U (zh) * | 2020-01-22 | 2021-02-05 | 福州普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铅笔铅芯上料机构 |
-
2024
- 2024-01-31 CN CN202410139555.8A patent/CN1177192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356071A1 (de) * | 1973-11-09 | 1975-05-15 | Karl Dipl Ing Zuber | Vorrichtung zur aussenbearbeitung von grafit-, farb-, kosmetikstiften o.dgl. |
IT7947815A0 (it) * | 1978-02-01 | 1979-01-29 | Schmidt Feinmech | Matita a pressione per mine sottili |
CN108725025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邵路廷 | 一种子弹头铅笔的装配装置 |
CN108725024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邵路廷 | 一种子弹头铅笔替芯的装配设备 |
CN108725023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温州盛丰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子弹头铅笔的装配设备 |
CN208543987U (zh) * | 2018-05-25 | 2019-02-26 | 温州盛丰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子弹头铅笔装配设备的驱动机构 |
CN208682428U (zh) * | 2018-05-25 | 2019-04-02 | 温州盛丰笔业有限公司 | 一种子弹头铅笔替芯的装配装置 |
JP2020090055A (ja) * | 2018-12-06 | 2020-06-11 | ゼブラ株式会社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ユニット及び出没式筆記具並びに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CN212472893U (zh) * | 2020-01-22 | 2021-02-05 | 福州普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铅笔铅芯上料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19266A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237084U (zh) | 一种限位板冲压装置 | |
CN109192571B (zh) |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生产系统及弹片分选上料装置 | |
CN109968280B (zh) | 一种全自动轴承压装机 | |
CN116275983A (zh) | 一种旋变转子压装机构 | |
CN117719266B (zh) | 一种铅笔组装机 | |
CN109346348B (zh) |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生产系统及按挚分选上料装置 | |
CN113979083B (zh) | 一种芯片烧录的连续性烧录系统 | |
CN212552643U (zh) | 一种自动十字轴装配线 | |
CN214691961U (zh) | 上料设备 | |
CN219362419U (zh) | 一种全自动轴料上料设备 | |
CN116275973B (zh) | 一种电机装配机构 | |
CN114618931B (zh) | 一种灯座用钢圈自动定位冲压设备 | |
CN216511333U (zh) | 一种料匣连续供料机构 | |
CN215903045U (zh) | 一种电机转子用双工位卡簧机 | |
CN216576531U (zh) | 齿轮组装机 | |
CN116198968A (zh) | 一种弹簧旋转推送设备 | |
CN214140089U (zh) | 伸缩式输送设备 | |
CN115488254A (zh) | 一种电机壳体连续冲压设备 | |
CN114583908A (zh) | 端盖组装机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9940858B (zh) | 一种塑胶容器膜内贴标自动送膜设备及其工艺 | |
CN210339421U (zh) |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 |
CN217859877U (zh) | 脚轮管体组装机构 | |
CN218200318U (zh) | 一种汽车板材输送装置 | |
CN109346349B (zh) |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生产系统及分选下料装置 | |
CN221190434U (zh) | 钻靶机上料导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