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686848B -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6848B
CN117686848B CN202311583122.3A CN202311583122A CN117686848B CN 117686848 B CN117686848 B CN 117686848B CN 202311583122 A CN202311583122 A CN 202311583122A CN 117686848 B CN117686848 B CN 117686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ansformer
voltage
operational amplifier
in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31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6848A (zh
Inventor
要新占
伍俊霖
张磊
任扩
李明智
唐瑞
贺友库
李照阳
吕晓冬
孟宪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Electr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Electr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Electr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Electr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31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6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6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6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6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6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1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 G01R31/1227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 G01R31/1263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of solid or fluid materials, e.g. insulation films, bulk material; of semiconductors or LV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parts;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 G01R31/1281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of solid or fluid materials, e.g. insulation films, bulk material; of semiconductors or LV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parts;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of liquids or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运检技术领域,提出了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包括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单元,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单元、高压输出电路和高压接收电路,高压输出电路和高压接收电路均与第一主控单元连接,第一主控单元借助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绝缘油在进行击穿电压检测时击穿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运检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绝缘油是石油的一种分镏产物,绝缘油在电力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变压器中。绝缘油在运行中,会因高温、氧化、水分、杂质、电弧分解等多种因素,导致油质劣化。劣化的绝缘油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油中所含水分和酸性成分会腐蚀设备的金属部分,引发设备故障。因此,定期对电力设备中绝缘油的特性参数进行检测尤为重要。绝缘油的特性参数检测的目的是检测绝缘油相关特性是否满足维持设备安全运行的规范,是保障充油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测试项目。同时绝缘油的相关试验与分析,也是分析充油电力设备内部故障类型的重要手段。
其中,击穿电压是检验变压器油耐受极限电应力情况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督手段,通常情况下,它主要取决于被污染的程度,但当油中水分较高或含有杂质颗粒时,对击穿电压影响较大,传统的绝缘油在进行击穿电压检测时,由于击穿电压不稳定,导致击穿电压的检测数据存在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的绝缘油特性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绝缘油在进行击穿电压检测时击穿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包括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单元,所述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单元、高压输出电路和高压接收电路,所述高压输出电路和所述高压接收电路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高压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2、电容C2、电阻R6、开关管Q2、电容C3、变压器T2和第一电极J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12V电源,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用于连接第一控制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J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高压输出电路还包括电阻R4、电阻R7、三极管Q3、光耦U5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U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光耦U5的第二输入端接待,所述光耦U5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输出端,所述光耦U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高压接收电路包括第二电极J2、变压器T3、二极管D3、电容C5、运放U2、电阻R8和电阻R9,所述变压器T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J2,所述变压器T3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变压器T3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8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所述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单元、电流驱动电路和电流接收电路,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和所述电流接收电路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运放U3、开关管Q4、开关管Q5和第三电极J3,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2连接Vref参考电压,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3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极J3。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电流接收电路包括第四电极J4、电容C7、电阻R14、运放U4、电阻R15和电阻R16,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极J4、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6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保温型集装箱、电源模块、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和检测终端;
所述保温型集装箱用于组成检测系统的试验空间,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检测系统提高电能,所述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需要测试的试验项目搭载不同的工作组件,所述检测终端用于管理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试验数据的提取、保存和试验报告的生成。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空气过滤模块、温湿度调节模块和室内换气模块;
所述空气过滤模块用于对试验空间内空气更新,所述温湿度调节模块用于精密调节试验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室内换气模块用于实现室内空气的换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击穿电压检测模块用于衡量绝缘油在电气设备内部能耐受电压的能力,其中,高压输出电路用于产生高压信号并加在绝缘油中,高压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绝缘油的击穿电压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击穿电压信号调理成合适的电信号送至第一主控单元,第一主控单元将该电信号通过通信单元送至检测终端,工作人员通过检测终端即可查看绝缘油的试验检测结果。
高压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开关管Q1的控制端接通第一控制电压,开关管Q1导通,12V电源经变压器T1的输入线圈和开关管Q1后到地,变压器T1的输入线圈通电,变压器T1为升压变压器,在变压器T1的输出线圈产生240V的感应电压,二极管D2和电容C2构成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对变压器T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工作时,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PWM控制信号并加在开关管Q2的控制端,当PWM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管Q2截止,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经电阻R6后为电容C3充电,电容C3开始储能,当PWM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管Q2导通,电容C3通过变压器T2的输入线圈放电,变压器T2同样为升压变压器,经变压器T2升压后,变压器T2输出上千伏的脉冲电压通过第一电极J1加至绝缘油中。
当12V电源电压不稳定时,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就会出现浮动,然后经变压器T2升压后,输出的电压浮动会更大,从而导致在第一电极J1上所产生的电压不稳定,导致击穿电压的检测数据存在偏差。为此,本发明可以改变第一控制电压,当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变高时,减小第一控制电压,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减小,则开关管Q1第一端和开关管Q1第二端的管压降变大,导致变压器T1输入线圈上的电压减小,从而使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线圈上的电压减小;当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变低时,增大第一控制电压,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变大,则开关管Q1第一端和开关管Q1第二端的管压降变小,导致变压器T1输入线圈上的电压变大,从而使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线圈上的电压变大。因此,本发明通过改变第一控制电压的大小即可使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保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从而提高在第一电极J1上所产生电压的稳定性。
在对绝缘油进行击穿电压试验时,需要改变第一电极J1上电压的大小,这时可以改变第一主控单元输出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改变开关管Q2的导通和截止的时间,这样就会改变电容C3的充放电时间,从而改变第一电极J1上电压的大小。因此,本发明产生高压信号的稳定性好,同时输出电压的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高压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中高压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流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流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中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俯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包括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单元,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单元、高压输出电路和高压接收电路,高压输出电路和高压接收电路均与第一主控单元连接,第一主控单元借助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高压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2、电容C2、电阻R6、开关管Q2、电容C3、变压器T2和第一电极J1,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12V电源,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一端,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用于连接第一控制电压,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电容C2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电阻R6连接开关管Q2的第一端,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开关管Q2的第一端通过电容C3连接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极J1,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击穿电压检测模块用于衡量绝缘油在电气设备内部能耐受电压的能力,其中,高压输出电路用于产生高压信号并加在绝缘油中,高压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绝缘油的击穿电压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击穿电压信号调理成合适的电信号送至第一主控单元,第一主控单元将该电信号通过通信单元送至检测终端,工作人员通过检测终端即可查看绝缘油的试验检测结果。
具体的,高压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和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组成变压器T1的输入线圈,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和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组成第一输出线圈;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和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组成变压器T2的输入线圈,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和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组成输出线圈。
工作时,开关管Q1的控制端接通第一控制电压,开关管Q1导通,12V电源经变压器T1的输入线圈和开关管Q1后到地,变压器T1的输入线圈通电,变压器T1为升压变压器,在变压器T1的输出线圈产生240V的感应电压,二极管D2和电容C2构成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对变压器T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工作时,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PWM控制信号并加在开关管Q2的控制端,当PWM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管Q2截止,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经电阻R6后为电容C3充电,电容C3开始储能,当PWM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管Q2导通,电容C3通过变压器T2的输入线圈放电,变压器T2同样为升压变压器,经变压器T2升压后,变压器T2输出上千伏的脉冲电压通过第一电极J1加至绝缘油中。
当12V电源电压不稳定时,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就会出现浮动,然后经变压器T2升压后,输出的电压浮动会更大,从而导致在第一电极J1上所产生的电压不稳定,导致击穿电压的检测数据存在偏差。
为此,本实施例可以改变第一控制电压,当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变高时,减小第一控制电压,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减小,则开关管Q1第一端和开关管Q1第二端的管压降变大,导致变压器T1输入线圈上的电压减小,从而使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线圈上的电压减小;当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变低时,增大第一控制电压,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变大,则开关管Q1第一端和开关管Q1第二端的管压降变小,导致变压器T1输入线圈上的电压变大,从而使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线圈上的电压变大。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改变第一控制电压的大小即可使变压器T1输出的电压保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从而提高在第一电极J1上所产生电压的稳定性。
在对绝缘油进行击穿电压试验时,需要改变第一电极J1上电压的大小,这时可以改变第一主控单元输出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改变开关管Q2的导通和截止的时间,这样就会改变电容C3的充放电时间,从而改变第一电极J1上电压的大小,本实施例产生高压信号的稳定性好,同时输出电压的调节方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高压输出电路还包括电阻R4、电阻R7、三极管Q3、光耦U5和电阻R5,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5接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7连接开关管Q3的发射极,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光耦U5的第一输入端,光耦U5的第二输入端接待,光耦U5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三输出端,光耦U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1的控制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高压输出电路的工作性能,实现自动调节变压器T1输出电压的大小。
具体的,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和变压器T1的第三输出端组成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线圈,变压器T1工作时,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线圈上产生反相感应电压。电阻R4和电阻R5构成分压电路,用于采集滤波后的电压大小,当滤波后的电压变大时,电阻R5上的电压变大,三极管Q3的基极电流就会变小,流过光耦U5内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减小,从而导致流过电阻R3上的电流减小,因此,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减小,这样,变压器T1输入线圈上的电压变小,从而使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线圈上的电压变小。
当滤波后的电压变小时,电阻R5上的电压变小,三极管Q3的基极电流就会变小,流过光耦U5内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变大,从而导致流过电阻R3上的电流变大,因此,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压变大,这样,变压器T1输入线圈上的电压变大,从而使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线圈上的电压变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高压接收电路包括第二电极J2、变压器T3、二极管D3、电容C5、运放U2、电阻R8和电阻R9,变压器T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极J2,变压器T3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变压器T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变压器T3的第二输出端接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容C5接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8接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连接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高压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击穿电压信号,在对绝缘油进行击穿电压试验时,需要高压输出电路输出的高压信号不断变大,试验过程中,如果高压接收电路没有接收到电信号,表明试验绝缘油还没有被击穿,当高压接收电路接收到电信号时,表明试验绝缘油被击穿。
当试验绝缘油被击穿时,第二电极J2接收到的击穿电压非常大,因此,变压器T3构成降压电路,变压器T3为降压变压器,二极管D3和电容C5构成整流滤波电路,将检测到的脉冲击穿电压变为直流电信号,运放U2构成放大电路,最终将放大后的电信号送至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第一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大小即可判断试验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大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单元、电流驱动电路和电流接收电路,电流驱动电路和电流接收电路均与第二主控单元连接,第二主控单元借助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电流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运放U3、开关管Q4、开关管Q5和第三电极J3,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连接Vref参考电压,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3连接第二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4的控制端,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5的控制端,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Q5的第一端,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极J3。
体积电阻率同样是绝缘油的重要特性参数,用于评估绝缘油油品的质量和特性,其检测原理为:当电信号施加在绝缘油中时,绝缘油的电阻会导致电流通过油流动。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因此,通过测量绝缘油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绝缘油的体积电阻率。绝缘油的体积电阻率与其绝缘性能成正相关,电阻率越高,绝缘性能越好。
其中,电流驱动电路用于产生电流信号并加至试验绝缘油中,电流接收电路用于检测绝缘油中的电信号,然后根据电信号的大小输出电压信号至第二主控单元,第二主控单元将接收到的电信号通过通信单元送至检测终端。
具体的,电流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第二主控单元输出PWM控制信号送至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构成比较器,当PWM控制信号大于运放U3同相输入端的Vref参考电压时,运放U3输出低电平信号,开关管Q5导通,开关管Q4截止,第三电极J3上没有电流产生;当PWM控制信号小于运放U3同相输入端的Vref参考电压时,运放U3输出高电平,开关管Q4导通,开关管Q5截止,第三电极J3上产生电流信号,开关管Q4和开关管Q5构成推挽电路,提高电流的驱动能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流接收电路包括第四电极J4、电容C7、电阻R14、运放U4、电阻R15和电阻R16,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极J4、电容C7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4连接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5接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6连接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极J4用于检测绝缘油中的电信号,经电容C7耦合后送至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7用于滤除电信号中的杂波干扰,第四电极J4检测到的电信号比较微弱,因此,运放U4构成放大电路,最后将放大后的电信号送至第二主控单元。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温型集装箱1、电源模块2、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和检测终端4;保温型集装箱1用于组成检测系统的试验空间,电源模块2用于为检测系统提高电能,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被配置为根据需要测试的试验项目搭载不同的工作组件,检测终端4用于管理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试验数据的提取、保存和试验报告的生成。
本实施例中,保温型集装箱1用于组成测试系统的试验空间,其采用保温型集装箱式结构,可以车载运行,也可以短期或者长期放置在地面作为试验室,实现可移动式试验室功能。
电源模块2用于对系统内部供电,其包括外部电源引入组件、变频发电组件。外部电源引入用于现场具备可靠供电电源的场景;变频发电组件包含大容量UPS和变频发电机组,此模块的设计用于保障系统电源供应,应急停电的试验持续和数据备份,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源频率的稳定,部分试验测试对于电源频率有严格要求。
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其可以根据需要测试的试验项目搭载不同的工作组件;本实施例中,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包括击穿电压检测模块、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酸值检测模块、闪点检测模块、界面张力检测模块、倾点检测模块、密度检测模块和运动粘度检测模块,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可以根据需要的试验项目增加或者减少。同时本模块中所包含的工作组件,不同于常规试验室的仪器,全部设计为可以统一固定于箱体内部的结构,用于实现移动式现场应用;同时本模块的工作组件可根据测试中需要加油样、排油样的需求,设计便捷的加样、排样结构;本模块的工作组件,还具备与检测终端(计算机)通讯功能,通过特定协议将测试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处理,并接受计算机的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采用计算机作为检测终端4,检测终端4用于管理搭载的试验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试验数据的提取、保存,试验报告的生成。同时具备图像与视频识别功能,此功能用于通过摄像头自动某些测试仪器的屏幕显示数据,用于无法实现通讯协议传输的数据提取;同时根据绝缘油试验规程,其外观也是试验项目之一,因此本模块还可以实现详细记录被测试油样的外观图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过滤模块5、温湿度调节模块6和室内换气模块7;空气过滤模块5用于对试验空间内空气更新,温湿度调节模块6用于精密调节试验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换气模块7用于实现室内空气的换气。
空气过滤模块5实现将外界空气过滤除尘,用于对试验空间内空气更新,其过滤功能可将外部空气的灰尘、大部分水分进行过滤,保证其试验室环境的稳定,使试验环境不受干扰。
温湿度调节模块6用于精密调节试验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将温湿度维持在绝缘油试验相关标准的规定范围内,保障试验环境的稳定,是保障试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室内换气模块7用于实现室内空气的换气,本实施例中采用通风机作为室内换气模块7,用于排出室内空气。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工作台8、试验用器皿清洗模块9和废液收集模块10。
工作台8为操作用工作台,可以用于部分需要桌面操作的小型仪器的试验操作,使用时将测试模块的设备移动到工作台进行操作。
试验用器皿清洗模块9用于清洗试验用样品容器和试验器皿,其内部储存有高能效器皿清洗液和去离子水,具备高温加热功能,可以实现以极少的洗液用量实现各种器皿的清洗和烘干,因现场通常不具备大量清洁水源和废液排放场所,因此高效清洁是必要的设计。
废液收集模块10用于收集试验后生成的废液,因试验废液不能随意排放,因此需要设计专门的收集模块,待试验完毕后集中处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和通信单元,所述击穿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主控单元、高压输出电路和高压接收电路,所述高压输出电路和所述高压接收电路均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高压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T1、开关管Q1、二极管D2、电容C2、电阻R6、开关管Q2、电容C3、变压器T2和第一电极J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12V电源,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用于连接第一控制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J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高压输出电路还包括电阻R4、电阻R7、三极管Q3、光耦U5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U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光耦U5的第二输入端接待,所述光耦U5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输出端,所述光耦U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
所述高压接收电路包括第二电极J2、变压器T3、二极管D3、电容C5、运放U2、电阻R8和电阻R9,所述变压器T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J2,所述变压器T3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变压器T3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8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所述体积电阻率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主控单元、电流驱动电路和电流接收电路,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和所述电流接收电路均与所述第二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检测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电流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运放U3、开关管Q4、开关管Q5和第三电极J3,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2连接Vref参考电压,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3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极J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接收电路包括第四电极J4、电容C7、电阻R14、运放U4、电阻R15和电阻R16,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极J4、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6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型集装箱(1)、电源模块(2)、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和检测终端(4);
所述保温型集装箱(1)用于组成检测系统的试验空间,所述电源模块(2)用于为检测系统提高电能,所述绝缘油特性参数检测模块(3)被配置为根据需要测试的试验项目搭载不同的工作组件,所述检测终端(4)用于管理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试验数据的提取、保存和试验报告的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过滤模块(5)、温湿度调节模块(6)和室内换气模块(7);
所述空气过滤模块(5)用于对试验空间内空气更新,所述温湿度调节模块(6)用于精密调节试验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室内换气模块(7)用于实现室内空气的换气。
CN202311583122.3A 2023-11-24 2023-11-24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Active CN117686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3122.3A CN117686848B (zh) 2023-11-24 2023-11-24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3122.3A CN117686848B (zh) 2023-11-24 2023-11-24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6848A CN117686848A (zh) 2024-03-12
CN117686848B true CN117686848B (zh) 2024-09-27

Family

ID=9013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3122.3A Active CN117686848B (zh) 2023-11-24 2023-11-24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684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327U (zh) * 1987-12-16 1989-02-08 襄樊市供电局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装置
CN101887110A (zh) * 2009-05-11 2010-11-17 武汉特试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验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8469A (ja) * 1986-05-28 1987-12-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絶縁油破壊電圧試験装置
CN208459806U (zh) * 2018-05-18 2019-02-01 广东泰宏君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孵化箱的风机测速报警停机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327U (zh) * 1987-12-16 1989-02-08 襄樊市供电局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装置
CN101887110A (zh) * 2009-05-11 2010-11-17 武汉特试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验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6848A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3058B (zh) 高压绝缘电阻监测报警仪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53335B (zh) 一种交流分压器自动校验装置及方法
CN105992435B (zh) 抗干扰led过压保护模块以及抗干扰led过压保护系统
CN117686848B (zh) 集成式绝缘油特性参数现场检测系统
CN115291029B (zh) 一种电容和变压器升压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526439B (zh) 一种可调高压脉冲式电池极板绝缘性能检测系统
CN112540276A (zh) 一种车载电缆耐压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212622935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的配电网断路器串联谐振耐压装置
CN201813072U (zh) 预装式变电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测控装置
WO2017031694A1 (zh)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电源
CN109765465A (zh) 一种具有高压开关柜及电缆绝缘状态在线监测功能的增强型电力仪表
CN208158428U (zh) 一种新型zcs软开关电路实验装置
CN114113923A (zh) 装饰照明回路用软线长时直流绝缘阻抗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19554945U (zh) 雾化片驱动电路、雾化片防腐蚀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831143Y (zh) 一种强电压检测电路
CN113176486B (zh) 一种集装箱码头专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检查设备
CN222506483U (zh) 一种局部放电测量装置
CN219978181U (zh) 一种湿度显示设备
CN11002115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电源采集监控装置
CN204177871U (zh) 变压器油氧化过程中绝缘性能测量装置及高压反应电极箱
CN115219890B (zh) 电压测试仪
CN221572609U (zh) 一种适用于干式变压器检测的自动化切换接线装置
CN219802160U (zh) 一种48v转12v功率转换电路
CN213547878U (zh) 一种植物补光用电子镇流器数字式全桥控制电路
CN219179488U (zh) 一种高压采集与绝缘参数检测装置及绝缘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