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2110B - 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82110B CN117682110B CN202410146180.8A CN202410146180A CN117682110B CN 117682110 B CN117682110 B CN 117682110B CN 202410146180 A CN202410146180 A CN 202410146180A CN 117682110 B CN117682110 B CN 1176821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ing
- shaft
- plate
- bottom plate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60—Crew or passenger accommod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椅板;椅板呈多段弯折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与底板连接;支撑座包括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一阻尼件和平行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二阻尼件;第一阻尼件与椅板之间通过对接罩连接,包括与对接罩伸缩连接的第一阻尼轴和套设在第一阻尼轴上的第一阻尼套;第一阻尼轴远离底板的一端位于对接罩的内部,且设有高频电磁铁,用于缓冲椅板的冲击力;椅板远离第一阻尼件的一端通过滑台与底板连接;第二阻尼件分别位于滑台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处,包括与椅板连接的第二阻尼轴和与底板连接的第二阻尼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背景技术
返回舱内航天员缓冲座椅系统,为减小着陆冲击载荷、保障航天员安全着陆发挥关键作用。
现有缓冲座椅主要能有效缓冲航天员胸背向冲击载荷,而对头盆向的缓冲能力较弱。在较大的水平着陆冲击下,通过座椅传递过来的多向冲击过载,存在超过航天员头盆向耐受极限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椅板;
所述椅板呈多段弯折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与所述底板连接;
所述支撑座包括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一阻尼件和平行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二阻尼件;
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椅板之间通过对接罩连接,包括与所述对接罩伸缩连接的第一阻尼轴和套设在所述第一阻尼轴上的第一阻尼套;
所述第一阻尼轴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对接罩的内部,且设有高频电磁铁,用于缓冲所述椅板的冲击力;
所述椅板远离所述第一阻尼件的一端通过滑台与所述底板连接;
所述第二阻尼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处,包括与所述椅板连接的第二阻尼轴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二阻尼套。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阻尼轴呈T型,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对接罩的内部;
所述对接罩的内部设有永磁铁,用于和所述高频电磁铁形成排斥力;所述对接罩端部设有呈环形的封盖,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阻尼轴的端部脱离所述对接罩。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阻尼轴上还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轴锥面;
所述第一轴锥面的数量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阻尼轴的轴线方向排布,靠近所述对接罩的一端直径相对较大。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轴锥面的锥度均不相同,且沿所述第一阻尼轴的轴线方向依次递增;
靠近所述底板一端的所述第一轴锥面的锥度相对较小。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阻尼套上对应所述第一轴锥面设有第一贯穿口;
所述第一贯穿口关于所述第一阻尼轴对称排布,且为阶梯孔,用于安装第一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轴锥面设有匹配的第一板簧,用于和所述第一阻尼轴之间产生阻尼。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阻尼套内对应所述第一阻尼轴设有第一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阻尼套的两端处,与所述第一阻尼轴之间套设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滑台设有导轨;
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滑台与导轨之间滑动连接,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对应所述椅板设有相应的对接座。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阻尼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二阻尼轴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阻尼套的内部,一端与所述滑台固定连接;
所述滑台与第二阻尼轴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法兰套设在所述第二阻尼轴上,且与所述第二阻尼轴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阻尼轴上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轴锥面;
所述第二轴锥面沿所述第二阻尼轴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且锥度均相同。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阻尼套上对应所述第二轴锥面设有对应的第二贯穿口;
所述第二贯穿口上安装有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轴锥面相抵的第二板簧,用于和所述第二轴锥面产生阻尼。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椅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相互垂直方向的阻尼件,配合第一阻尼轴与对接罩之间的伸缩安装结构以及高频电磁铁,使椅板受到的冲击力可以被有效分解,其中靠近头部的一端不仅可以通过高频电磁体进行变压卸力,还能使头部获得更大的缓冲行程,从而有效减少头部的冲击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的第一阻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的第二阻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0-底板;110-滑台;120-导轨;200-椅板;210-对接罩;211-永磁铁;300-支撑座;310-第一阻尼轴;311-高频电磁铁;312-第一轴锥面;320-第一阻尼套;321-第一盖板;322-第一板簧;323-第一轴承;330-第二阻尼轴;331-第二轴锥面;340-第二阻尼套;341-第二盖板;342-第二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考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包括:底板100,底板100上安装有椅板200;椅板200呈多段弯折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300与底板100连接;支撑座300包括垂直安装在底板100上的第一阻尼件和平行安装在底板100上的第二阻尼件;第一阻尼件与椅板200之间通过对接罩210连接,包括与对接罩210伸缩连接的第一阻尼轴310和套设在第一阻尼轴310上的第一阻尼套320;第一阻尼轴31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位于对接罩210的内部,且设有高频电磁铁311,用于缓冲椅板200的冲击力;椅板200远离第一阻尼件的一端通过滑台110与底板100连接;第二阻尼件分别位于滑台11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处,包括与椅板200连接的第二阻尼轴330和与底板100连接的第二阻尼套340。
本实施例中,椅板200呈多段弯折结构,从而能够和宇航员的身体更加贴合;其中椅板200靠近脚部的一端与底板100平行,而靠近头部的一端则是与底板100之间呈切斜状态。
本实施例中,椅板200靠近头部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件与底板100连接;其中第一阻尼件与底板100之间垂直安装,而椅板200则是通过对接罩210连接;对接罩210一端可伸缩安装在第一阻尼件上,一端通过支架与椅板2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00上的第一阻尼套320和与对接罩210对接的第一阻尼轴310;第一阻尼轴310一端与第一阻尼套320伸缩连接,一端与对接罩210伸缩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轴310靠近对接罩210的一端还安装有高频电磁铁311;高频电磁铁311不仅可以对对接罩210产生推力,还能控制推力大小,在椅板200收到冲击力后,高频电磁铁311可以对椅板200进行变压卸力,从而减小头部受到的冲击载荷。
本实施例中,椅板200靠近脚部的一端通过滑台110与底板100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同时,底板100上位于滑台11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阻尼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阻尼轴310呈T型,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位于对接罩210的内部;对接罩210的内部设有永磁铁211,用于和高频电磁铁311形成排斥力;对接罩210端部设有呈环形的封盖,用于限制第一阻尼轴310的端部脱离对接罩210。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轴310靠近对接罩210的一端呈T型,位于对接罩210,且直径与对接罩210的内径相匹配;对接罩210的端部则是设有用于限制第一阻尼轴310脱离的封盖。
本实施例中,封盖包括两个半圆部,拼接后形成圆环结构;其内圈的直径与第一阻尼轴310直径相对较小的部分相匹配,外圈的直径与对接罩210的直径相匹配,与对接罩210连接后,既能确保第一阻尼轴310相对滑动,又能限制第一阻尼轴310脱离。
本实施例中,对接罩210的内部对应高频电磁铁311设有永磁铁211,从而与高频电磁铁311之间形成排斥力。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阻尼轴310上还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轴锥面312;第一轴锥面312的数量包括多个,沿第一阻尼轴310的轴线方向排布,靠近对接罩210的一端直径相对较大。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轴310上沿轴线方向设有四个均匀排布的第一轴锥面312;且四个第一轴锥面312靠近对接罩210的一端均相对较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均不相同,且沿第一阻尼轴310的轴线方向依次递增;靠近底板100一端的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相对较小。
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均不相同,同时,四个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沿第一阻尼轴310的轴线方向依次变化,其中靠近底板100一端的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相对较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套320上对应第一轴锥面312设有第一贯穿口;第一贯穿口关于第一阻尼轴310对称排布,且为阶梯孔,用于安装第一盖板321;第一盖板321上对应第一轴锥面312设有匹配的第一板簧322,用于和第一阻尼轴310之间产生阻尼。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套320上对应第一轴锥面312设有关于轴对称的第一贯穿口;第一贯穿口为阶梯孔,从而可在内部嵌装第一盖板321。
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321与第一轴锥面312之间还设有第一板簧322;第一板簧322与第一轴锥面312相抵,在第一阻尼轴310与第一阻尼套320发生位移时,第一轴锥面312和第一板簧322之间会产生阻尼。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套320内对应第一阻尼轴310设有第一轴承323;第一轴承323分别位于第一阻尼套320的两端处,与第一阻尼轴310之间套设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套320和第一阻尼轴310之间通过第一轴承323连接;第一轴承323分别位于第一阻尼套320的两端处,且与第一阻尼轴310之间小间隙配合。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底板100上对应滑台110设有导轨120;导轨120的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布,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滑台110与导轨120之间滑动连接,远离导轨120的一端对应椅板200设有相应的对接座。
本实施例中,滑台110通过导轨120与底板100连接;导轨12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滑台11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还设有对接座;对接座固定安装在滑台110上,通过支架与椅板200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套340固定安装在底板100上;第二阻尼轴330一端位于第二阻尼套340的内部,一端与滑台110固定连接;滑台110与第二阻尼轴330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法兰套设在第二阻尼轴330上,且与第二阻尼轴330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阻尼轴330一端与滑台110固定连接,一端可伸缩安装在第二阻尼套340内;同时,第二阻尼套340与第二阻尼轴330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二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阻尼套340的两端处,与第二阻尼轴330之间小间隙配合,从而既能确保第二阻尼套340与第二阻尼轴33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又不会限制第二阻尼轴330相对第二阻尼套340伸缩。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阻尼轴330上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轴锥面331;第二轴锥面331沿第二阻尼轴330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且锥度均相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套340上对应第二轴锥面331设有对应的第二贯穿口;第二贯穿口上安装有第二盖板341;第二盖板341上设有与第二轴锥面331相抵的第二板簧342,用于和第二轴锥面331产生阻尼。
本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套340上对应第二轴锥面331设有关于轴对称的第二贯穿口;第二贯穿口同样为阶梯孔,用于安装第二盖板341。
本实施例中,第二盖板341与第二轴锥面331之间设有匹配的第二板簧342,通过第二盖板341将第二板簧342压抵在第二轴锥面331上便可在第二阻尼轴330与第二阻尼套340发生相对位移时,产生相应的阻尼。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00),所述底板(100)上安装有椅板(200);
所述椅板(200)呈多段弯折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300)与所述底板(100)连接;
所述支撑座(300)包括垂直安装在底板(100)上的第一阻尼件和平行安装在底板(100)上的第二阻尼件;
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椅板(200)之间通过对接罩(210)连接,包括与所述对接罩(210)伸缩连接的第一阻尼轴(310)和套设在所述第一阻尼轴(310)上的第一阻尼套(320);
所述第一阻尼轴(310)远离所述底板(100)的一端位于所述对接罩(210)的内部,且设有高频电磁铁(311),用于缓冲所述椅板(200)的冲击力;
所述椅板(200)远离所述第一阻尼件的一端通过滑台(110)与所述底板(100)连接;
所述第二阻尼件分别位于所述滑台(11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处,包括与所述椅板(200)连接的第二阻尼轴(330)和与所述底板(100)连接的第二阻尼套(340);
所述第一阻尼轴(310)呈T型,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对接罩(210)的内部;
所述对接罩(210)的内部设有永磁铁(211),用于和所述高频电磁铁(311)形成排斥力;端部设有呈环形的封盖,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阻尼轴(310)的端部脱离所述对接罩(210);
所述第一阻尼轴(310)上还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轴锥面(312);
所述第一轴锥面(312)的数量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阻尼轴(310)的轴线方向排布,靠近所述对接罩(210)的一端直径相对较大;
所述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均不相同,且沿所述第一阻尼轴(310)的轴线方向依次递增;
靠近所述底板(100)一端的所述第一轴锥面(312)的锥度相对较小;
所述第一阻尼套(320)上对应所述第一轴锥面(312)设有第一贯穿口;
所述第一贯穿口关于所述第一阻尼轴(310)对称排布,且为阶梯孔,用于安装第一盖板(321);
所述第一盖板(321)上对应所述第一轴锥面(312)设有匹配的第一板簧(322),用于和所述第一阻尼轴(310)之间产生阻尼;
所述第一阻尼套(320)内对应所述第一阻尼轴(310)设有第一轴承(323);
所述第一轴承(3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阻尼套(320)的两端处,与所述第一阻尼轴(310)之间套设连接。
2.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00)上对应所述滑台(110)设有导轨(120);
所述导轨(120)的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滑台(110)与导轨(120)之间滑动连接,远离所述导轨(120)的一端对应所述椅板(200)设有相应的对接座。
3.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阻尼套(340)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00)上;
所述第二阻尼轴(330)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阻尼套(340)的内部,一端与所述滑台(110)固定连接;
所述滑台(110)与第二阻尼轴(330)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法兰套设在所述第二阻尼轴(330)上,且与所述第二阻尼轴(330)之间固定连接。
4.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阻尼轴(330)上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轴锥面(331);
所述第二轴锥面(331)沿所述第二阻尼轴(330)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且锥度均相同。
5.在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冲击返回舱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阻尼套(340)上对应所述第二轴锥面(331)设有对应的第二贯穿口;
所述第二贯穿口上安装有第二盖板(341);
所述第二盖板(3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轴锥面(331)相抵的第二板簧(342),用于和所述第二轴锥面(331)产生阻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46180.8A CN117682110B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46180.8A CN117682110B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82110A CN117682110A (zh) | 2024-03-12 |
CN117682110B true CN117682110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137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46180.8A Active CN117682110B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82110B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47818A1 (fr) * | 1996-04-18 | 1997-10-24 | Le Nouveau Guy Alain | Simulateur de vehicule terrestre, maritime, aerien ou spatial |
JP2009268517A (ja) * | 2008-04-30 | 2009-11-19 | Oiles Ind Co Ltd | ダンパ及びこのダンパを具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
DE202011005606U1 (de) * | 2011-04-27 | 2011-11-02 | Iws Handling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einer Kolbenstange eines magnetorheologischen Dämpfers |
CN102303704A (zh) * | 2011-06-29 | 2012-01-0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带环形阻尼器的抗坠毁吸能航空座椅 |
CN102431645A (zh) * | 2011-12-06 | 2012-05-02 | 李新民 | 一种防坠毁单人直升机 |
RU2527615C1 (ru) * | 2013-06-25 | 2014-09-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Звезда" имени академика Г.И. Северина" |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ереносимости космонавтам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х и аварийных перегрузок в космическом летательном аппарате |
CN206598991U (zh) * | 2017-01-24 | 2017-10-31 | 象山腾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调节航空座椅升降的装置 |
CN206615111U (zh) * | 2017-03-09 | 2017-11-07 | 安徽锦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型汽车后排座椅 |
CN107826136A (zh) * | 2017-11-06 | 2018-03-23 | 北京交通大学 | 运载工具的安全座椅及其设计方法 |
CN109703762A (zh) * | 2018-12-24 | 2019-05-03 | 中国海洋大学 |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 |
WO2019094765A1 (en) * | 2017-11-10 | 2019-05-16 | Donaldson Company, Inc. | Airflow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
CN212796599U (zh) * | 2020-07-31 | 2021-03-26 | 南京理工大学 | 军用车辆防雷座椅的手动调节缓冲隔离装置 |
WO2021123632A1 (fr) * | 2019-12-20 | 2021-06-24 |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Sas | Dispositif d'arrimage amortissant a un satellite |
CN115180189A (zh) * | 2022-05-17 | 2022-10-14 | 安徽省友联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宇航员出仓辅助平台 |
CN115381240A (zh) * | 2022-08-24 | 2022-11-25 | 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联动控制的功能单椅 |
WO2023046907A1 (de) * | 2021-09-24 | 2023-03-30 | Savvidis Charalambos | Sitzanordnung |
CN117087877A (zh) * | 2023-10-20 | 2023-11-21 |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96325A (ja) * | 2008-10-20 | 2010-04-30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緩衝装置、椅子 |
US9714097B1 (en) * | 2015-11-21 | 2017-07-25 | Saeid Sirous | Passenger's life seat |
US11598388B2 (en) * | 2019-09-06 | 2023-03-07 | Pratt & Miller Engineering And Fabrication, Llc | Adaptive energy absorber for structural isolation and injury mitigation |
US11608182B2 (en) * | 2020-04-07 | 2023-03-21 | Ami Industries, Inc. | Lateral support system for ejection seat |
-
2024
- 2024-02-02 CN CN202410146180.8A patent/CN1176821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47818A1 (fr) * | 1996-04-18 | 1997-10-24 | Le Nouveau Guy Alain | Simulateur de vehicule terrestre, maritime, aerien ou spatial |
JP2009268517A (ja) * | 2008-04-30 | 2009-11-19 | Oiles Ind Co Ltd | ダンパ及びこのダンパを具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
DE202011005606U1 (de) * | 2011-04-27 | 2011-11-02 | Iws Handling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einer Kolbenstange eines magnetorheologischen Dämpfers |
CN102303704A (zh) * | 2011-06-29 | 2012-01-0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带环形阻尼器的抗坠毁吸能航空座椅 |
CN102431645A (zh) * | 2011-12-06 | 2012-05-02 | 李新民 | 一种防坠毁单人直升机 |
RU2527615C1 (ru) * | 2013-06-25 | 2014-09-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Звезда" имени академика Г.И. Северина" |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ереносимости космонавтам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х и аварийных перегрузок в космическом летательном аппарате |
CN206598991U (zh) * | 2017-01-24 | 2017-10-31 | 象山腾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调节航空座椅升降的装置 |
CN206615111U (zh) * | 2017-03-09 | 2017-11-07 | 安徽锦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型汽车后排座椅 |
CN107826136A (zh) * | 2017-11-06 | 2018-03-23 | 北京交通大学 | 运载工具的安全座椅及其设计方法 |
WO2019094765A1 (en) * | 2017-11-10 | 2019-05-16 | Donaldson Company, Inc. | Airflow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
CN109703762A (zh) * | 2018-12-24 | 2019-05-03 | 中国海洋大学 |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 |
WO2021123632A1 (fr) * | 2019-12-20 | 2021-06-24 |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Sas | Dispositif d'arrimage amortissant a un satellite |
CN212796599U (zh) * | 2020-07-31 | 2021-03-26 | 南京理工大学 | 军用车辆防雷座椅的手动调节缓冲隔离装置 |
WO2023046907A1 (de) * | 2021-09-24 | 2023-03-30 | Savvidis Charalambos | Sitzanordnung |
CN115180189A (zh) * | 2022-05-17 | 2022-10-14 | 安徽省友联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宇航员出仓辅助平台 |
CN115381240A (zh) * | 2022-08-24 | 2022-11-25 | 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联动控制的功能单椅 |
CN117087877A (zh) * | 2023-10-20 | 2023-11-21 |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一种返回舱座椅水平缓冲杆设计;谢燕;李道奎;雷勇军;;振动与冲击;20100225(02);179-183 * |
斜向弹性支撑飞船座椅缓冲性能;谢燕;廖一寰;雷勇军;李道奎;;航空学报;20090625(06);1023-1027 * |
新型双向缓冲飞船座椅方案设计;谢燕;李道奎;雷勇军;唐国金;;振动工程学报;20091215(06);571-575 * |
水平弹性支撑缓冲座椅的动力学分析;谢燕;李道奎;雷勇军;;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0315(01);254-258 * |
飞船返回舱座椅缓冲系统的改进与优化设计;李道奎;廖一寰;谢燕;唐国金;;振动与冲击;20091125(11);107-10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82110A (zh) | 2024-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682110B (zh) | 一种小冲击返回舱座椅 | |
RU2406646C2 (ru) | Соединение, передающее боковую нагрузку,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 |
CN105134874A (zh) | 卫星飞轮用隔振与缓冲组合式支架 | |
EP2227430B1 (en) | Passive magnetic elevator car steadier | |
US12098748B2 (en) | Magnetic bearings for flywheel rotor levitation with radial stabilization | |
CN108061122B (zh) | 反应堆一回路及可用于反应堆主设备的减震支承装置 | |
MX2022016193A (es) | Sistemas y métodos de cojinetes y volantes superconductores de alta temperatura (hts). | |
CN108528766A (zh) | 一种水平星箭分离机构 | |
CN110450973B (zh) | 一种可调长度的反推对中支撑装置 | |
US7624686B2 (en) | Permanent magnetic levitation bogie apparatus | |
CN217926914U (zh) | 一种组合式自适应阻尼器 | |
CN215178485U (zh) | 一种用于大位移振动试验的解耦机构和试验装置 | |
CN111226378A (zh) | 飞轮系统和飞轮轴承模块 | |
CN115573997A (zh) | 一种可控永磁悬浮轴承 | |
EP3079984A1 (en) | Optimized shear plunger for aircraft seats | |
CN114735207A (zh) | 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结构 | |
CN113374856A (zh) | 一种减速器反扭矩传力隔振装置及安装方法 | |
CN206704179U (zh) | 电子真空泵的支架结构及车辆 | |
CN113375885A (zh) | 一种用于大位移振动试验的解耦机构和试验装置 | |
CN111536196A (zh) | 着陆缓冲减振装置以及高速磁悬浮设备 | |
CN202279232U (zh) | 尾传动轴支撑装置 | |
CN214331302U (zh) | 一种磁性隔振装置 | |
CN213541067U (zh) |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用球轴承 | |
CN214869174U (zh) | 一种轴承外圈磨削加工用夹具 | |
CN211798758U (zh) | 一种转轴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