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8215A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78215A CN117678215A CN202280050314.5A CN202280050314A CN117678215A CN 117678215 A CN117678215 A CN 117678215A CN 202280050314 A CN202280050314 A CN 202280050314A CN 117678215 A CN117678215 A CN 1176782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in
- matching
- piece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折叠机构包括主轴、第一连接臂、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可以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可以挤压第一配合件。第一配合件可以对第一齿轮施加作用力。这样,第一齿轮与第一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第一齿轮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连接臂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壳体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故而,折叠机构可以降低第一壳体的转动速度,从而保护电子设备的柔性屏,提高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7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826550.9、申请名称为“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折叠手机由于其在展平状态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折叠状态具有小型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传统的折叠手机包括柔性屏、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折叠机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用于承载柔性屏。折叠机构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折叠机构用于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或折叠,并使得柔性屏展开或折叠。然而,传统的折叠机构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容易因用户操作不当,导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展开或者折叠的速度较快,从而损坏柔性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折叠机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折叠装置的柔性屏。折叠机构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折叠或者展开的速度,从而保护柔性屏,提高柔性屏的可靠性,使得柔性屏和电子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折叠机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机构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折叠机构包括主轴、第一连接臂、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第一连接臂包括滑动端和转动端。第一连接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壳体。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
第一销轴转动连接主轴。第一齿轮与第三配合件固定连接第一销轴,且彼此间隔。第一齿轮与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啮合。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三配合件之间,且均滑动连接第一销轴。第一配合件与第一齿轮形成凸轮结构。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第一配合件,另一端抵持于第二配合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电子设备在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相对第一销轴滑动,且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可以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可以挤压第一配合件。第一配合件可以对第一齿轮施加作用力。这样,第一齿轮与第一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第一齿轮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连接臂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壳体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故而,在电子设备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另外,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既可以在第一齿轮与第一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一形变量a,又可以在第三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二形变量。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两个叠加的形变量,也即总形变量为a+b,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量。
另外,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通过与其他部件形成凸轮结构,来实现第一弹性件一次性产生a+b的总形变量。这样,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再设置凸块组,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的长度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当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于主轴时,主轴在Y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特别是,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折叠机构,由于其占用空间较大,此时,若折叠机构的部分部件的结构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时,这对折叠机构在有限空间上的排布是具有较佳的应用,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也是具有较佳的应用。
另外,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相对第一销轴的位置固定。这样,相较于第一齿轮相对第一销轴滑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齿轮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折叠机构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配合件包括第二凸块。第三配合件包括第三凸块。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包括: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通过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形成凸轮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通过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形成凸轮结构,这样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的结构较为简单,从而简化折叠机构的结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电子设备的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齿轮、第三配合件、第一销轴均相对主轴转动。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三配合件设有第三销轴孔。第三销轴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第三壁和第四壁连接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第一壁与第二壁均为平面。第三壁和第四壁均为弧面。第一销轴插接于第三销轴孔。第一销轴的部分表面与第三销轴孔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相互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销轴的部分表面与第三销轴孔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的相互配合,以使第三配合件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这样,第三配合件与第一销轴的连接关系较为简单,从而简化折叠机构的结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齿轮具有第一销轴孔。第一销轴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第三壁和第四壁连接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第一壁和第二壁均为平面。第三壁和第四壁均为弧面。第一销轴插接于第一销轴孔。第一销轴的部分表面与第一销轴孔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相互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销轴的部分表面与第一销轴孔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的相互配合,以使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这样,第一齿轮与第一销轴的连接关系较为简单,从而简化折叠机构的结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二销轴、第二齿轮、第四配合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第二连接臂包括滑动端和转动端。第二连接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壳体。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销轴转动连接主轴,且位于第一销轴与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之间。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还滑动连接第二销轴。第二齿轮与第四配合件固定连接第二销轴,且彼此间隔设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均啮合。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配合件远离第二配合件的一侧。第二齿轮与第一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第四配合件位于第二配合件远离第一配合件的一侧。第四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持于第一配合件,另一端抵持于第二配合件,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可以与第一弹性件相互配合,共同发生形变,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可以共同挤压第一配合件,以使第一配合件 对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施加作用力。这样,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故而,在电子设备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另外,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既可以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一形变量a,又可以在第三配合件、第四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二形变量b。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两个叠加的形变量,也即总形变量为a+b,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量。
另外,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通过与其他部件形成凸轮结构,来实现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次性产生a+b的总形变量。这样,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再设置凸块组,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的长度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当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于主轴时,主轴在Y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销轴,第二齿轮相对的第二销轴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相较于第二齿轮相对第二销轴滑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齿轮364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折叠机构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主轴包括底座和第一外壳。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第一转轴槽与第二转轴槽。第一销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槽,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槽。第一外壳和底座围设成容置空间。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容置空间。这样,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不容易从主轴上脱出,也即折叠机构的稳定性较佳。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销轴包括第一限位凸缘。第一齿轮抵持于第一限位凸缘。第一限位凸缘抵持于底座的第一壁面。第一壁面连接第一转轴槽的槽壁。第三配合件抵持于底座的第二壁面。第二壁面连接第二转轴槽的槽壁。这样,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可以限制第一销轴的滑动,以使得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的稳定性更佳。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销轴的一端抵持于第一转轴槽的槽壁,另一端抵持于第二转轴槽的槽壁。这样,第一转轴槽的槽壁与第二转轴槽可以限制第一销轴的滑动。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底座与第一外壳之间。固定件设有第一限位孔。至少部分第一销轴插入第一限位孔,并相对第一限位孔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外壳与底座之间设置固定件,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孔对第一销轴进行限位。这样,设置于第一销轴的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不容易晃动,也即稳定性更佳。另外,在电子设备的折叠过程中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不容易挤压第一外壳,以使第一外壳与底座发生脱离。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固定件还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间隔设置。至少部分第二销轴插入第二限位孔,并相对第二限位孔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限位孔可以对第二销轴进行限位。这样,设置于第二销轴的第二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四配合件以及第二弹性件不容易晃动,也即稳定性更佳。另外,在电子设备的折叠过程中或 者展平过程中,第二销轴、第二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四配合件以及第二弹性件不容易挤压第一外壳,以使第一外壳与底座发生脱离。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传动臂、第一连杆、第二传动臂以及第二连杆。第一固定架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于第二壳体。
第一传动臂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主轴。第一传动臂通过螺旋副结构连接于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臂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主轴,第二传动臂通过螺旋副结构连接于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架。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滑动块、第一螺旋杆以及第二螺旋杆。滑动块滑动连接于主轴。第一传动臂转动连接于滑动块。滑动块具有背向设置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
第一螺旋杆转动连接于主轴。第一螺旋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螺旋杆设有第一螺旋槽。第一螺旋槽沿主轴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第一凸部的至少部分滑动安装于第一螺旋槽内。
第二螺旋杆转动连接于主轴。第二螺旋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二螺旋杆设有第二螺旋槽。第二螺旋槽沿主轴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第二凸部的至少部分滑动连接于第二螺旋槽内。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一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摆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二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滑动且转动连接第一摆臂的滑动端。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支撑板滑动且转动连接第二摆臂的滑动端。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主轴的两侧。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三摆臂、第四摆臂、第二卡位件、多个弹性件以及固定板。第三固定架固定于第一壳体。第四固定架固定于第二壳体。第三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于第三固定架。第三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于主轴。第四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于第四固定架。第四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于主轴。
第二卡位件位于第三摆臂的转动端和第四摆臂的转动端的一侧。第二卡位件滑动连接于主轴,且与第三摆臂的转动端和第四摆臂的转动端均形成凸轮结构。固定板位于第二卡位件远离第三摆臂的转动端和第四摆臂的转动端的一侧。固定板滑动连接于主轴。
多个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第二卡位件,另一端抵持于固定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卡位件、第一转接轴以及第二转接轴。第三摆臂的转动端和第四摆臂的转动端位于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之间。第一卡位件与第三摆臂的转动端和第四摆臂的转动端均形成凸轮结构。
第一卡位件、第一转接轴以及第二转接轴均滑动连接于主轴。第一转接轴依次穿过第一卡位件、第三摆臂的转动端、第二卡位件、一个弹性件以及固定板。第一卡位件与固定板固定于第一转接轴,第三摆臂的转动端和第二卡位件滑动连接于第一转接轴。
第二转接轴依次穿过第一卡位件、第四摆臂的转动端、第二卡位件、一个弹性件以及固 定板。第一卡位件与固定板还固定于第二转接轴。第四摆臂的转动端和第二卡位件滑动连接于第二转接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主轴、第一连接臂、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销轴转动连接主轴。第一齿轮与第三配合件固定连接第一销轴,且彼此间隔。第一齿轮与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啮合。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三配合件之间,且均滑动连接第一销轴。第一配合件与第一齿轮形成凸轮结构。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第一配合件,另一端抵持于第二配合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折叠机构在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相对第一销轴滑动,且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可以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可以挤压第一配合件。第一配合件可以对第一齿轮施加作用力。这样,第一齿轮与第一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第一齿轮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连接臂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当折叠机构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也变慢。故而,在电子设备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另外,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既可以在第一齿轮与第一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一形变量a,又可以在第三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二形变量。这样,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两个叠加的形变量,也即总形变量为a+b,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量。
另外,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通过与其他部件形成凸轮结构,来实现第一弹性件一次性产生a+b的总形变量。这样,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再设置凸块组,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的长度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当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于主轴时,主轴在Y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
另外,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相对第一销轴的位置固定。这样,相较于第一齿轮相对第一销轴滑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齿轮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折叠机构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配合件包括第二凸块。第三配合件包括第三凸块。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包括:第二配合件与第三配合件通过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形成凸轮结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电子设备的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齿轮、第三配合件、第一销轴相对主轴转动。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三配合件设有第三销轴孔。第三销轴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第三壁和第四壁连接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第一壁与第二壁均为平面。第三壁和第四壁均为弧面。
第一销轴插接于第三销轴孔。第一销轴的部分表面与第三销轴孔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相互配合。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二销轴、第二齿轮、第四配合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
第二销轴转动连接主轴,且位于第一销轴与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之间。第一配合件与第 二配合件还滑动连接第二销轴。第二齿轮与第四配合件固定连接第二销轴,且彼此间隔设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均啮合。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配合件远离第二配合件的一侧。第二齿轮与第一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第四配合件位于第二配合件远离第一配合件的一侧。第四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形成凸轮结构。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持于第一配合件,另一端抵持于第二配合件。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可以与第一弹性件相互配合,共同发生形变,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可以共同挤压第一配合件,以使第一配合件对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施加作用力。这样,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当折叠机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主轴转动的速度变慢。故而,在电子设备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另外,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既可以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一形变量a,又可以在第三配合件、第四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下,产生第二形变量b。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两个叠加的形变量,也即总形变量为a+b,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次性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量。
另外,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通过与其他部件形成凸轮结构,来实现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次性产生a+b的总形变量。这样,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的两个端部不需要再设置凸块组,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的长度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当第二连接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于主轴时,主轴在Y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机构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销轴,第二齿轮相对的第二销轴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相较于第二齿轮相对第二销轴滑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齿轮364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折叠机构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主轴包括底座和第一外壳。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第一转轴槽与第二转轴槽。第一销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槽,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槽。第一外壳和底座围设成容置空间。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容置空间。这样,第一连接臂的转动端、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不容易从主轴上脱出,也即折叠机构的稳定性较佳。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销轴包括第一限位凸缘。第一齿轮抵持于第一限位凸缘。第一限位凸缘抵持于底座的第一壁面。第一壁面连接第一转轴槽的槽壁。第三配合件抵持于底座的第二壁面。第二壁面连接第二转轴槽的槽壁。这样,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可以限制第一销轴的滑动,以使得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的稳定性更佳。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销轴的一端抵持于第一转轴槽的槽壁,另一端抵持于第二转轴槽的槽壁。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折叠机构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底座与第一外壳之间。固定件设有第一限位孔。至少部分第一销轴插入第一限位孔,并相对第一限位孔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外壳与底座之间设置固定件,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孔对第一销轴进行限位。这样,设置于第一销轴的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 及第一弹性件不容易晃动,也即稳定性更佳。另外,在折叠机构的折叠过程中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三配合件以及第一弹性件不容易挤压第一外壳,以使第一外壳与底座发生脱离。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固定件还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间隔设置。至少部分第二销轴插入第二限位孔,并相对第二限位孔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限位孔可以对第二销轴进行限位。这样,设置于第二销轴的第二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四配合件以及第二弹性件不容易晃动,也即稳定性更佳。另外,在折叠机构的折叠过程中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二销轴、第二齿轮、第一配合件、第二配合件、第四配合件以及第二弹性件不容易挤压第一外壳,以使第一外壳与底座发生脱离。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在A1-A1线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折叠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主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底座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底座的第一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图9所示的第一端部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所示的第一端部在M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c是图9所示的第一端部在M2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d是图6所示的主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所示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所示的折叠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部分折叠机构在A2-A2线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7所示的第一配合件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a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b是图22a所示的部分阻尼件在C1-C1线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图17所示的第二配合件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a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b是图24a所示的部分阻尼件在C2-C2线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是图17所示的第三配合件和第四配合件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27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9是图27所示的部分折叠机构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a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0b是图30a所示的折叠机构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c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1是图6所示的第一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2是图31所示的第一子组件的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1所示的第一子组件的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1所示的第一子组件的第一传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8所示的部分折叠机构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6所示的第二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1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6所示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6所示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图43所示的第一支撑板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5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6是图45所示的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7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8是图45所示的辅助阻尼件的分解示意图。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可以是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可以是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滑动连接”可以是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滚动”可以是转动与位移的复合运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顶”、“底”、“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在A1-A1线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包括柔性屏2以及折叠装置3。柔性屏2用于显示图像。柔性屏2固定连接折叠装置3。折叠装置3能够使得柔性屏2展开或者折叠,以使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展平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应理解,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对应地,折叠装置3也处于展平状态。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对应地,折叠装置3也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用户的观看体验性较佳。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平面尺寸较小,方便用户携带。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
为了便于描述,示例性地,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电子设备100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为Y轴方向,也即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垂直于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为X轴方向,也即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的坐标系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为Y轴方向时,折叠装置3能够使得柔性屏2沿Y轴方向相对展开或折叠。这样,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100在X轴方向的尺寸变小。
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1至图4所示,图5是图2所示的折叠装置3的部分分解示意图。折叠装置3包括折叠机构301、第一壳体302以及第二壳体303。折叠机构301连接在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之间。折叠机构301用于使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展开或折叠。
如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展开至展平状态时,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可以呈18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也可以相对180°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等。
如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可以相互合拢,且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之间没有较大缝隙。这样,电子设备100的外观体验较佳,且防水、防尘、防异物的性能较佳。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合拢的情况包括两者相互抵持的情况,也可以包括两者之间具有较小缝隙的情况。当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存在较小缝隙时,电子设备100外部的一些异物也不会通过该缝隙进入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之间。
其中,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也可以相对展开或折叠至中间状态,使得电子设备100处于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可以为展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
请再次参阅图5,第一壳体302包括第一部分3021、第二部分3022、第三部分3023以及第四部分3024。第二部分3022连接第一部分3021。第一部分3021在Z轴方向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3022在Z轴方向的高度。此时,第一部分3021与第二部分3022在Z轴方向大致形成台阶状。另外,第三部分3023的一侧连接第一部分3021,一侧连接第二部分3022。第四部分3024与第三部分3023相对设置。第四部分3024的一侧连接第一部分3021,一侧连接第二部分3022。第一壳体302设有固定槽3025。第一部分3021的侧面、第二部分3022的表面、第三部分3023的侧面以及第四部分3024的侧面围成固定槽30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303的设置方式可以参阅第一壳体302的设置方式。具体的这里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阅图1、图2与图4,柔性屏2包括第一非弯折部21、弯折部22以及第二非弯折部23。弯折部22连接在第一非弯折部21与第二非弯折部23之间。图1与图2均用虚线简单地示意性区分第一非弯折部21、弯折部22以及第二非弯折部23。柔性屏2的第一非弯折部21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302。第二非弯折部23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303。在第一壳体 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壳体302可以带动第一非弯折部21活动,第二壳体303可以带动第二非弯折部23活动,第一非弯折部21与第二非弯折部23相对展开或折叠,弯折部22能够发生形变。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非弯折部21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302,第二非弯折部23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303,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展开或折叠时,能够准确地控制第一非弯折部21与第二非弯折部23之间的相对展开和折叠的动作,使得柔性屏2的折叠过程和运动形态可控,可靠性较高。
如图1与图2所示,当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展开至展平状态(也即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柔性屏2的第一非弯折部21、弯折部22以及第二非弯折部23可以呈18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非弯折部21、弯折部22以及第二非弯折部23也可以相对180°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等。
如图3与图4所示,当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处于闭合状态(也即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非弯折部21与第二非弯折部23大致平行且相互靠拢设置,弯折部22呈弯折状。此时,柔性屏2的形状大致呈“水滴”状。另外,柔性屏2位于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之间。
请参阅图6,图6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折叠机构301包括主轴31、第一固定架32、第二固定架33、第一连接臂34、第二连接臂35、阻尼件36、第一子组件37、第二子组件38、第一摆臂41、第二摆臂42、第一支撑板43以及第二支撑板44。示例性地,主轴31长度的延伸方向为Y轴方向。
其中,第一固定架32、第二固定架33、第一连接臂34、第二连接臂35、阻尼件36、第一子组件37、第二子组件38、第一摆臂43以及第二摆臂44可以共同形成第一连接组件。示例性地,第一连接组件可以作为折叠机构301的底部连接组件。折叠机构301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可以作为折叠机构301的顶部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均与主轴31、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连接。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为对称结构,第二连接组件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连接组件的相关方案,同时允许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架32b、第二固定架33b、第一连接臂34b、第二连接臂35b、阻尼件36b、第一子组件37b、第二子组件38b、第一摆臂41b以及第二摆臂42b。第二连接组件的各部件结构、各部件与主轴31、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对应地参考第一连接组件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阅图6,折叠机构301还可以包括第三固定架45、第四固定架46、第三摆臂47、第四摆臂48以及辅助阻尼件49。其中,第三固定架45、第四固定架46、第三摆臂47、第四摆臂48以及辅助阻尼件49可以共同形成第三连接组件。第三连接组件可以作为折叠机构301的中部连接组件。此时,第三连接组件位于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第三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均与主轴31、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连接。具体的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架32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架32b和第三连接组件的第三固定架45可以为彼此独立的结构件,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件的多个部分。第一连接 组件的第二固定架33、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架33b和第三连接组件的第四固定架46可以为彼此独立的结构件,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件的多个部分。
请参阅图7,图7是图6所示的主轴31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示意图。主轴31包括底座311、第一外壳312、第二外壳313、第三外壳314以及主外壳315。
请参阅图8,并结合图7所示,图8是图7所示的底座311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底座31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底座3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311a、中部311b以及第二端部311c。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清楚且方便的描述底座311的具体结构,图7和图8通过虚线示意性地区分第一端部311a、中部311b以及第二端部311c,其中虚线并不限定第一端部311a、中部311b以及第二端部311c之间的位置关系或结构连接关系。第一端部311a、中部311b以及第二端部311c可以是同个底座311结构件的不同区域,也可以是三个独立的分立结构。
示例性地,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与底座311的第二端部311c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与底座311的第二端部311c为对称结构。这样,底座311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成本低。另外,有利于提高底座311的对称性。
请再次参阅图7,底座311的一侧形成多个凹槽结构和凸块结构。这些结构使得底座311的形成多个配合面。请再次参阅图8,底座311的另一侧的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即底座311具有第一支撑面304。
请参阅图9及图10a,图9是图7所示的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的结构示意图。图10a是图9所示的第一端部311a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3111、多个第二限位槽3112、多个第一避让空间3113、多个第二避让空间3114、第一转轴槽3116、第二转轴槽3117、第三转轴槽3118以及第四转轴槽3119。
其中,多个第一限位槽3111位于底座311的一侧部。多个第一限位槽3111沿主轴311的长度方向(也即Y轴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示例性地,第一限位槽3111的数量为七个。七个第一限位槽3111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灵活设置。
多个第一避让空间3113也位于底座311的一侧部。多个第一避让空间3113沿主轴3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一个第一避让空间3113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之间,且与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连通。示例性地,第一避让空间31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避让空间3113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灵活设置。
多个第二限位槽3112位于底座311的另一侧部。多个第二限位槽3112沿Y轴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示例性地,第二限位槽3112的数量为七个。七个第二限位槽3112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灵活设置。
多个第二避让空间3114也位于底座311的另一侧部。多个第二避让空间3114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一个第二避让空间3114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3112之间,且与两个第二限位槽3112连通。示例性地,第二避让空间31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避让空间3114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灵活设置。
第一转轴槽3116与第二转轴槽3117相对设置。第三转轴槽3118与第四转轴槽3119相对设置。第三转轴槽3118靠近第一转轴槽3116设置。第二转轴槽3117靠近第四转轴槽3119设置。
请参阅图9、图10a、图10b和图10c,图10b是图10a所示的第一端部311a在M1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c是图9所示的第一端部311a在M2处的放大示意图。底座311还包括第 一壁面310a、第二壁面310b、第三壁面310c和第四壁面310d。第一壁面310a连接第一转轴槽3116的槽壁,也即第一壁面310a设有第一转轴槽3116。第二壁面310b连接第二转轴槽3117的槽壁,也即第二壁面310b设有第二转轴槽3117。第三壁面310c连接第三转轴槽3118的槽壁,且连接第一壁面310a,也即第三壁面310c设有第三转轴槽3118。第四壁面310d连接第四转轴槽3119的槽壁,且连接第二壁面310b,也即第四壁面310d设有第四转轴槽3119。需要说明的是,图10b通过虚线示意性地区分第一壁面310a和第三壁面310c。图10c通过虚线示意性地区分第二壁面310b和第四壁面310d。
请参阅图10d,图10d是图6所示的主轴3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外壳312固定连接于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示例性地,通过将紧固件(螺钉、销钉或者螺丝)穿过第一外壳312以及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从而将第一外壳312固定连接于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壳312与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之间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实现彼此固定连接。
应理解,第一外壳312也可以设置有凹槽和凸块结构。当第一外壳312固定于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时,第一外壳312的凹槽和凸块结构可以与底座311的凸块和凹槽结构互相配合,以用于与第一连接组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壳313与底座311的第二端部311c的连接关系,第三外壳314与底座311的底座311的中部311b的连接关系均可以参阅第一外壳312与底座311的第一端部311a的连接关系。应理解,底座311的第二端部311c与第二外壳313用于与第二连接组件配合连接。底座311的中部311b与第三外壳314用于与第三连接组件配合连接。
示例性地,第二外壳313与第一外壳312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313与第一外壳312可以为对称结构。这样,主轴31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成本低。另外,有利于提高主轴31的对称性。
请再次参阅图6,并结合图7所示,主外壳315固定连接于底座311,且盖住第一外壳312、第二外壳313以及第三外壳314。此时,第一外壳312、第二外壳313以及第三外壳314位于底座311与主外壳315之间。这样,主轴31的整体强度更佳。示例性地,主外壳315可以通过扣合方式固定连接于底座311。
结合图2所示,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主轴31位于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之间。主轴31的底座311朝向柔性屏2,且底座311的第一支撑面304可以用于支撑柔性屏2的弯折部22。
结合图4所示,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主轴31连接于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主外壳315位于底座311远离柔性屏2的弯折部22的一侧。部分主外壳315露出在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示例性地,通过设置主外壳315的外表面光滑,粗糙度较小,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外部一致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用户体验性。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图6所示的第一固定架32和第二固定架33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第一固定架32和第二固定架33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固定架32包括顶面321、底面322、第一侧面323、第二侧面324以及第三侧面325。顶面321与底面322相背设置。第一侧面323与第二侧面324相背设置。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连接于顶面321与底面322之间。第三侧面325连接于顶面321与底面322之间,以及连接于第一侧面323与第二侧面324之间。
第一固定架32还可以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3261和第二滑槽3262。第一滑槽3261和第二滑槽3262均在第一侧面323形成开口。第一固定架32还设有第一活动缺口3263。第 一活动缺口3263在顶面321、底面322和第一侧面323形成开口。第一活动缺口3263连通第一滑槽3261和第二滑槽3262。
第一固定架32还设有弧形槽327。弧形槽327在底面322形成开口,以及在第二侧面324和第三侧面325形成开口。弧形槽327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33和第一固定架32可以为相同结构、对称结构、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33与第一固定架32呈部分对称结构。第二固定架33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固定架32的相关方案,同时允许第二固定架33和第一固定架32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2所示的折叠装置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固定架32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302的固定槽3025。示例性地,通过在第一固定架32设置紧固孔,以及在第一壳体302设置紧固孔,并利用紧固件(螺钉、销钉或者螺丝)穿过第一固定架32的紧固孔以及第一壳体302的紧固孔,从而将第一固定架32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302。第一固定架32的底面322背向第一壳体302的第二部分302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32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扣合连接等方式安装于固定槽3025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32与第一壳体302之间还可以设置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结构,以提高彼此之间的连接稳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架33与第二壳体303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固定架32与第一壳体302的连接关系。具体的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臂34与第二连接臂35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臂34包括滑动端34a、转动端34b以及连接滑动端34a和转动端34b之间的连接段34c。连接段34c可以相对滑动端34a弯折,以使第一连接臂34的形状更为多样化。第一连接臂3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4的滑动端34a包括第一滑动主体341、第一条形凸块342和第二条形凸块343。其中,第一滑动主体341可以大致呈平板状。第一条形凸块342和第二条形凸块343分别位于第一滑动主体341的两侧。
另外,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包括第一齿轮部344和第一加强部345。应理解,第一齿轮部344具有齿状结构。第一加强部345不具有齿状结构,第一加强部345的表面平整度高于第一齿轮部344的表面平整度。第一加强部345可以提高第一连接臂34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345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加强部345连接于第一齿轮部344的一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3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加强部345分别连接于第一齿轮部344的两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也可以未包括第一加强部345。
请再次参阅图14,第二连接臂35包括滑动端35a、转动端35b以及连接滑动端35a和转动端35b之间的连接段35c。连接段35c可以相对滑动端35a弯折,以使第二连接臂35的形状更为多样化。第二连接臂3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臂35的滑动端35a包括第二滑动主体351、第三条形凸块352和第四条形凸块353。其中,第二滑动主体351可以大致呈平板状。第三条形凸块352和第四条形凸块353分别位于第二滑动主体351的两侧。
另外,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包括第二齿轮部354和第二加强部355。应理解,第 二齿轮部354具有齿状结构。第二加强部355不具有齿状结构。第二加强部355的表面平整度高于第二齿轮部354的表面平整度。第二加强部355可以提高第二连接臂35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部355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加强部355连接于第二齿轮部354的一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部35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加强部355分别连接于第二齿轮部354的两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也可以未包括第二加强部355。
请参阅图15,并结合图14和图9所示,图15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臂34的滑动端34a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32。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转动连接于主轴3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4的滑动端34a也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架32。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位于底座311的第一避让空间3113。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可以在第一避让空间3113内相对底座311转动。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转动轴线可以与Y轴延伸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5只示意了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与底座311之间的位置关系,关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与底座311之间的连接关系下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描述。
请参阅图16,并结合图14和图9所示,图16是图15所示的部分折叠机构301在A2-A2线处的剖面示意图。第一连接臂34的滑动端34a的第一滑动主体341设置于第一活动缺口3263内。第一连接臂34的第一条形凸块342设置于第一固定架32的第一滑槽3261,第一条形凸块342与第一滑槽326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臂34的第二条形凸块343设置于第一固定架32的第二滑槽3262。第一连接臂34的第二条形凸块343可以与第一固定架32的第二滑槽3262滑动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5和图16,并再次结合图14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臂35的滑动端35a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架33。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转动连接于主轴31。其中,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发明构思,第二连接臂35的滑动端35a与第二固定架33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连接臂34的滑动端34a与第一固定架32的连接关系。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与主轴31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与主轴31的连接关系。具体的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7,图17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36的分解示意图。阻尼件36包括第一销轴361、第二销轴362、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第一弹性件369a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
请参阅图18,并结合图17所示,图18是图17所示的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销轴361包括第一轴部3611和第一限位凸缘3612。第一轴部3611可以呈杆状。第一限位凸缘3612可以呈环状。另外,第一轴部3611包括第一段3613和连接第一段3613的第二段3614。第一限位凸缘3612连接于第一段3613的周侧面。
第一段3613可以至少部分呈圆柱状。第二段3614的横切面不是标准的圆形,第二段3614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面3615和第二面3616(请参阅图17),以及背向设置的第三面3617和第四面3618(请参阅图17)。第三面3617和第四面3618连接在第一面3615和第二面3616之间。第一面3615可以为内凹的弧面。第二面3616可以为内凹的弧面。第三面3617可以为外凸的弧面。第四面3618可以为外凸的弧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3615也可以为平面。第二面3616也可以为平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3615也可以为外凸的弧面,但第一面3615的曲率小于第三面 3617和第四面3618的曲率。第二面3616也可以为外凸的弧面,但第二面3616的曲率也小于第三面3617和第四面3618的曲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3615、第二面3616、第三面3617和第四面3618的面型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销轴36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17,第二销轴362包括第二轴部3621和第二限位凸缘3622。第二轴部3621可以呈杆状。第二限位凸缘3622可以呈环状。另外,第二轴部3621包括第三段3623和连接第三段3623的第四段3624。第二限位凸缘3622连接于第三段3623的周侧面。
示例性地,第三段3623可以呈圆柱状。第四段3624的横切面不是标准的圆形,第四段3624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面3625和第二面3626,以及背向设置的第三面3627和第四面3628。第三面3627和第四面3628连接在第一面3625和第二面3626之间。第一面3625可以为内凹的弧面。第二面3626可以为内凹的弧面。第三面3627可以为外凸的弧面。第四面3628可以为外凸的弧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3625也可以为平面,第二面3626也可以为平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3625也可以为外凸的弧面,但第一面3625的曲率小于第三面3627和第四面3628的曲率。第二面3626也可以为外凸的弧面,但第二面3626的曲率也小于第三面3627和第四面3628的曲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3625、第二面3626、第三面3627和第四面3628的面型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销轴36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7所示的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齿轮363包括第一齿轮部3631以及多个第一凸起3632。第一齿轮部3631可以设有第一销轴孔3633。多个第一凸起3632位于第一齿轮部3631的一端,多个第一凸起3632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632环绕第一齿轮部3631的第一销轴孔3633设置。第一齿轮363远离第一凸起3632的端面可以为平面。其中,第一齿轮36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凸起3632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提高第一齿轮363的结构对称性,从而当第一齿轮363应用于折叠机构301时,折叠机构301的整体稳定性较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36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第一销轴孔36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633a和第二壁3633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3633c和第四壁3633d。第三壁3633c和第四壁3633d连接在第一壁3633a和第二壁3633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3633a与第二壁3633b均为平面。第三壁3633c与第四壁3633d均为外凸的弧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销轴孔3633的各个壁面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制。
请再次参阅图19,并结合图17所示,第二齿轮364包括第二齿轮部3641以及多个第二凸起3642。第二齿轮部3641可以设有第二销轴孔3643。多个第二凸起3642位于第二齿轮部3641的一端,多个第二凸起3642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642环绕第二齿轮部3641的第二销轴孔3643设置。第二齿轮364远离第二凸起3642的端面可以为平面。其中,第二齿轮36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凸起3642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提高第二齿轮364的结构对称性,从而当第二齿轮364应用于折叠机构301时,折叠机构301的整体稳定性较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起364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第二销轴孔364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643a和第二壁3643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 3643c和第四壁3643d。第三壁3643c和第四壁3643d连接在第一壁3643a和第二壁3643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3643a与第二壁3643b均可以为平面。第三壁3643c与第四壁3643d均可以为外凸的弧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销轴孔3643的壁面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制。
请参阅图20,并结合图18和图19所示,图20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3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插接于第一齿轮363。其中,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穿过第一齿轮363的第一销轴孔3633。第一齿轮363抵持于第一销轴361的第一限位凸缘3612。这样,第一齿轮363不会再沿Y轴的负方向滑出第一销轴361。另外,当第一销轴361插接于第一齿轮363时,第一齿轮363的多个第一凸起3632背向第一限位凸缘3612。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插接于第一齿轮363时,通过第一销轴孔3633的第一壁3633a、第二壁3633b、第三壁3633c以及第四壁3633d和第一销轴361的第二段3614的第一面3615、第二面3616、第三面3617以及第四面3618的相互配合,从而在第一销轴361发生转动时,第一齿轮363也可以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将第一齿轮363固定于第一销轴361。此时,当第一销轴361发生转动时,第一齿轮363也可以随着第一销轴361相对转动。
请再次参阅图20,并结合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插接于第二齿轮364。其中,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穿过第二齿轮364的第二销轴孔3643。第二齿轮364抵持于第二销轴362的第二限位凸缘3622。这样,第二齿轮364不会再沿Y轴的负方向滑出第二销轴362。另外,当第二销轴362插接于第二齿轮364时,第二齿轮364的多个第二凸起3642背向第二限位凸缘36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插接于第二齿轮364时,通过第二销轴孔3643的第一壁3643a、第二壁3643b、第三壁3643c以及第四壁3643d和第二销轴362的第四段3624的第一面3625、第二面3626、第三面3627以及第四面3628的相互配合,从而在第二销轴362发生转动时,第二齿轮364也可以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将第二齿轮364固定于第二销轴362,此时,当第二销轴362发生转动时,第二齿轮364也可以随着第二销轴362相对转动。
示例性地,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齿轮363啮合。这样,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齿轮363的运动可以保持同步。
请参阅图21,图21是图17所示的第一配合件365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配合件365包括第一限位板3651以及多个第一凸块组3652。多个第一凸块组3652间隔地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651的同一侧表面。其中,第一配合件36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地,第一凸块组3652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配合件365也可以由两个分开的子配合件构成。其中一个子配合件包括第一限位板3651的一部分以及一个第一凸块组3652。另一个子配合件包括第一限位板3651的另一部分以及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652。
第一限位板3651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653。多个第一通孔3653彼此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凸块组3652与多个第一通孔365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凸块组3652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块3654,多个第一凸块3654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块3654环绕第一通孔3653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块3654之间形成凹槽。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凸块3654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提高第一配合件365的结构对称性,从而当第一配合件365应用于折叠机构301时,折叠机构301的整体稳定性较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块365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 个。
示例性地,第一通孔365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通孔3653可以为圆孔。
请参阅图22a和图22b,图22a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3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2b是图22a所示的部分阻尼件36在C1-C1线处的剖面示意图。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插接于第一配合件365。其中,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穿过第一配合件365的一个第一通孔3653。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也插接于第一配合件365。其中,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穿过第一配合件365的另一个第一通孔3653。这样,当第一销轴361以自身为转轴而转动时,第一配合件365不会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当第二销轴362以自身为转轴而转动时,第一配合件365也不会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
另外,第一配合件365的第一个第一凸块组3652与第一齿轮363的第一凸起3632相对设置,并形成凸轮结构。第一配合件365的第二个第一凸块组3652与第二齿轮364的第二凸起3642相对设置,并形成凸轮结构。此时,在第一齿轮363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第二齿轮364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时,第一配合件365可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也即第一配合件365滑动连接于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方向为Y轴方向)。
另外,当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穿过第一配合件365的一个第一通孔3653时,第二段3614的部分表面与第一通孔3653的部分表面贴合,第二段3614的部分表面与第一通孔3653的部分表面分开。这样,通过第一配合件365的第一通孔3653的形状和第一销轴361的第二段3614的各表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保证第一销轴361不会干涉第一配合件365沿Y轴方向滑动。相同的,通过第一配合件365的第一通孔3653的形状和第二销轴362的第四段3624的各表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保证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不会干涉第一配合件365沿Y轴方向滑动。
请参阅图23,图23是图17所示的第二配合件366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二配合件366包括第二限位板3661以及多个第二凸块组3662。多个第二凸块组3662间隔地设置于第二限位板3661的同一侧表面。第二限位板3661远离第二凸块组3662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其中,第二配合件366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地,第二凸块组3662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配合件366也可以由两个分开的子配合件构成。其中一个子配合件包括第二限位板3661的一部分以及一个第二凸块组3662。另一个子配合件包括第二限位板3661的另一部分以及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662。
第二限位板3661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663,多个第二通孔3663彼此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凸块组3662与多个第二通孔366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凸块组3662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凸块3664,多个第二凸块3664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块3664环绕第二通孔3663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块3664之间形成凹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凸块366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示例性地,第二通孔3663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通孔3663可以为圆孔。
请参阅图24a和图24b,并结合图23所示,图24a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3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4b是图24a所示的部分阻尼件36在C2-C2线处的剖面示意图。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插接于第二配合件366。其中,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穿过第二配合件366的一个第二通孔3663。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也插接于第二配合件366。其中,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穿 过第二配合件366的另一个第二通孔3663。这样,当第一销轴361以自身为转轴而转动时,第二配合件366不会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当第二销轴362以自身为转轴而转动时,第二配合件366也不会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
示例性地,第二配合件366位于第一配合件365远离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的一侧。此时,第一齿轮363位于第一配合件365远离第二配合件366的一侧。第二齿轮364位于第一配合件365远离第二配合件366的一侧。第一配合件365与第二配合件366相对设置。此外,第二配合件366的第二凸块组3662背向第一配合件365。
请参阅图25,图25是图17所示的第三配合件367和第四配合件368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三配合件367包括第三限位板3671以及第三凸块组3672。第三凸块组3672固定于第三限位板3671的一侧表面。第三限位板3671远离第三凸块组3672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其中,第三配合件367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地,第三凸块组3672的数量为一个。
第三限位板3671设有第三销轴孔3673。第三凸块组3672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凸块3674。多个第三凸块3674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三凸块3674环绕第三销轴孔3673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三凸块3674之间形成凹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凸块367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示例性地,第三销轴孔3673的数量为一个。第三销轴孔367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673a和第二壁3673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3673c和第四壁3673d。第三壁3673c和第四壁3673d连接在第一壁3673a和第二壁3673b之间。第一壁3673a可以为平面。第二壁3673b可以为平面。第三壁3673c可以为弧面。第四壁3673d可以为弧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销轴孔3673的各个壁面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制。
请再次参阅图25,第四配合件368包括第四限位板3681以及第四凸块组3682。第四凸块组3682固定于第四限位板3681的一侧表面。第四限位板3681远离第四凸块组3682的表面可以为平面。其中,第四配合件368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地,第四凸块组3682的数量为一个。
第四限位板3681设有第四销轴孔3683。第四凸块组3682可以包括多个第四凸块3684。多个第四凸块3684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四凸块3684环绕第四销轴孔3683设置,相邻的两个第四凸块3684之间形成凹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凸块368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示例性地,第四销轴孔3683的数量为一个。第四销轴孔368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683a和第二壁3683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3683c和第四壁3683d。第三壁3683c和第四壁3683d连接在第一壁3683a和第二壁3683b之间。第一壁3683a可以为平面。第二壁3683b可以为平面。第三壁3683c可以为外凸的弧面。第四壁3683d可以为外凸的弧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销轴孔3683的各壁面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制。
请参阅图26,并结合图25所示,图26是图6所示的阻尼件36的放大示意图。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插接于第三配合件367。其中,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穿过第三配合件367的第三销轴孔3673。此时,第一配合件365和第二配合件366位于第一齿轮363与第三配合件367之间。第一齿轮363与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均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三销轴孔3673的第一壁3673a、第二壁3673b、第三壁3673c以及第四壁3673d和第一销轴361的第二段3614的各个表面的相互配合,从而在第一销轴361 以自身为转轴而转动时,第三配合件367也可以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将第三配合件367固定于第一销轴361。此时,当第一销轴361以自身为转轴而转动时,第三配合件367也可以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
请再次参阅图26,并结合图25所示,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插接于第四配合件368。其中,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第四段3624穿过第四配合件368的第四销轴孔3683。第四配合件368位于第二配合件366远离第一配合件365的一侧。第四配合件368与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均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四销轴孔3683的第一壁3683a、第二壁3683b、第三壁3683c以及第四壁3683d与第二销轴362的第四段3624的各个表面的相互配合,从而在第二销轴362发生转动时,第四配合件368也可以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将第四配合件368固定于第二销轴362。此时,当第二销轴362发生转动时,第四配合件368也可以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
请再次参阅图26,并结合图23和图25所示,第三配合件367的第三凸块组3672与第二配合件366的第一个第二凸块组3662相对设置,并形成凸轮结构。第四配合件368的第四凸块组3682与第二配合件366的第二个第二凸块组3662相对设置,并形成凸轮结构。这样,当第三配合件367跟随第一销轴361转动,第四配合件368跟随第二销轴362转动时,第二配合件366可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三配合件367和第四配合件368(也即第二配合件366滑动连接于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方向为Y轴方向)。
请再次参阅图26,第一弹性件369a为弹性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369a可以为弹簧、弹片,或者具有弹力的柔性件(例如弹性橡胶块)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69a以弹簧为例进行描述。
另外,第二弹性件369b也为弹性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第二弹性件369b可以为弹簧、弹片,或者具有弹力的柔性件(例如弹性橡胶块)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369b以弹簧为例进行描述。
其中,第一弹性件369a套设于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第二段3614。第一弹性件369a位于第一配合件365与第二配合件366之间,且第一弹性件369a的一端抵持于第一配合件365的第一限位板3651,另一端抵持于第二配合件366的第二限位板3661。另外,第二弹性件369b套设于第二销轴362。第二弹性件369b位于第一配合件365与第二配合件366之间,且第二弹性件369b的一端抵持于第一配合件365的第一限位板3651,另一端抵持于第二配合件366的第二限位板3661。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弹性件369a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369b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产生的弹性力可以将第一配合件365挤压向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另外,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产生的弹性力也可以将第二配合件366挤压向第三配合件367和第四配合件368。
请参阅图27,并结合图26所示,图27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转动连接于底座311。第一销轴361上的第一齿轮363、第三配合件367可以通过第一销轴361转动连接于底座311。第二销轴362上的第二齿轮364、第四配合件368通过第二销轴362转动连接于底座311。第一配合件365和第二配合件366通过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连接于底座311。
示例性地,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转轴槽3116,且可以相对 第一转轴槽3116转动。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转轴槽3117,且可以相对第二转轴槽3117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轴槽3116和第二转轴槽3117可以限制第一销轴361沿X轴方向移动。另外,第一销轴361的第一限位凸缘3612抵持于底座311的第一壁面310a(请参阅图9)。第三配合件367抵持于底座311的第二壁面310b(请参阅图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壁面310a和第二壁面310b可以限制第一销轴361沿Y轴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一端可以抵持于第一转轴槽3116的槽壁,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的另一端可以抵持于第二转轴槽3117的槽壁。这样,第一转轴槽3116的槽壁和第二转轴槽3117的槽壁可以用于限制第一销轴361沿Y轴方向移动。
示例性地,第二销轴362位于第一销轴361与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之间。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一端设置于第三转轴槽3118,且可以相对第三转轴槽3118转动。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另一端设置于第四转轴槽3119,且可以相对第四转轴槽3119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转轴槽3118和第四转轴槽3119可以限制第二销轴362沿X轴方向移动。另外,第二销轴362的第二限位凸缘3622抵持于底座311的第三壁面310c(请参阅图9)。第四配合件368抵持于底座311的第四壁面310d(请参阅图9)。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壁面310c和第四壁面310d可以限制第二销轴362沿Y轴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一端可以抵持于第三转轴槽3118的槽壁,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的另一端可以抵持于第四转轴槽3119的槽壁。这样,第三转轴槽3118的槽壁和第四转轴槽3119的槽壁可以用于限制第二销轴362沿Y轴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28,并结合图27所示,图28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当第一外壳312固定于底座311时,第一外壳312与底座311围出容置空间312a,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第一销轴361、第二销轴362、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第一弹性件369a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设置于容置空间312a。此时,第一外壳312盖住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第一销轴361、第二销轴362、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第一弹性件369a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这样,通过第一外壳312和底座311的配合,可以限制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第一销轴361、第二销轴362、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第一弹性件369a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提高折叠机构301的稳定性。
另外,图28示意了通过第一外壳312和底座311的配合,可以限制第一销轴361的第一轴部3611和第二销轴362的第二轴部3621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
请再次参阅图27,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通过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啮合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其中,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彼此啮合,第一齿轮363啮合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第一齿轮部344(请参阅图14)。第二齿轮364啮合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的第二齿轮部354(请参阅图14)。这样,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转动角度与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的转动角度,大小可以相同且方向相反,使得第一连接臂34与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的转动动作保持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固定架32固定于第一壳体302(请参阅图13)、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转动连接主轴31,滑动端34a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第二固定架33固定于第二壳体303(请参阅图13)、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转动连接主轴31,滑动端35a滑 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3,当折叠结构301由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转换,或者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过程中,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转动,第一壳体302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架32带动第一连接臂34相对主轴31转动,第二壳体303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架33带动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转动。另外,由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通过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啮合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当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转动时,第一齿轮363随第一连接臂34相对主轴31转动,第一销轴361和第三配合件367相对主轴31转动,第二齿轮364随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转动,第二销轴362和第四配合件368相对主轴31转动。此外,由于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均与第一配合件365形成凸轮结构,第一配合件365可以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这样,第一配合件365可以沿靠近或远离第一齿轮363及第二齿轮364的方向滑动。另外,由于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均与第二配合件366形成凸轮结构,第二配合件366可以靠近或远离第三配合件367及第四配合件368的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配合件365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的过程中,以及第二配合件366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的过程中,第一配合件365和第二配合件366的滑动方向相反。具体地,当第一配合件365沿远离第一齿轮363及第二齿轮364的方向滑动时,第二配合件366沿远离第三配合件367及第四配合件368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配合件365挤压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以使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产生的第一形变量a。第二配合件366也可以挤压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以使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产生的第二形变量b。故而,第一配合件365和第二配合件366可以挤压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以使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一次性可以产生两个叠加的形变量,也即总形变量为a+b。当第一配合件365沿靠近第一齿轮363及第二齿轮364的方向滑动时,第二配合件366沿靠近第三配合件367及第四配合件368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可以一次性释放两个叠加的形变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介绍了当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均与第一配合件365形成凸轮结构时,第一配合件365可以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示例性地描述第一配合件365可以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的一种可实现的原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也可以与第一配合件365形成其他的凸轮结构。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7,当折叠机构30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配合件365形成第一凸轮结构。请参阅图29,图29是图27所示的部分折叠机构301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折叠机构301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配合件365形成第二凸轮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轮结构和第二凸轮结构能够使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相对第一配合件365停留在某些位置,也即使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第一壳体302(请参阅图13)与第二壳体303(请参阅图13)能够更好地保持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第一凸轮结构和第二凸轮结构可以在电子设备100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请再次参阅图22a,并结合图21所示,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配合件365处于第一凸轮结构或第二凸轮结构时,第一齿轮363的多个第一凸起3632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第一个第一凸块组3652呈现交错排布的凸轮结构。第二齿轮364的多个第二凸起3642 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第二个第一凸块组3652呈现交错排布的凸轮结构。换言之,第一齿轮363的多个第一凸起3632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凹槽(形成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凸块3654之间),呈现凹凸配合的凸轮结构。第二齿轮364的多个第二凸起3642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凹槽呈现凹凸配合的凸轮结构。第一凸轮结构与第二凸轮结构的区别在于,第一齿轮363和第二齿轮364相对第一配合件365发生了转动,第一齿轮363的同一个第一凸起3632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不同凹槽配合,第二齿轮364上的同一个第二凸起3642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不同凹槽配合。
当折叠结构301由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转换,或者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过程中,也即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齿轮363与第二齿轮364相对第一配合件365转动,第一齿轮363的第一凸起3632可以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其中一个凹槽滑出,然后向另一个凹槽的方向运动,也即,由“第一凸起3632-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第一凸块365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第二齿轮364的第二凸起3642也可以从第一配合件365上的其中一个凹槽滑出,然后向另一个凹槽的方向运动,也即,由“第二凸起3642-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二凸起3642-第一凸块365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二凸起3642-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此时,第一配合件365相对第一齿轮363与第二齿轮364呈现“靠近-远离-靠近”的位置关系。这样,第一配合件365便可以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齿轮363与第一配合件365的配合结构不仅限于由“第一凸起3632-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第一凸块365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示例性地,当第一凸块3654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凸起3632将与多个第一凸块3654形成过渡结构,以及与多个凹槽形成过渡结构。例如,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齿轮363与第一配合件365的配合结构可以由“第一凸起3632-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第一凸块365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另一个凹槽”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另一个第一凸块3654”的过渡结构,最后转变为“第一凸起3632-再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相同的,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配合件365的配合结构也不仅限于由“第二凸起3642-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二凸起3642-第一凸块365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二凸起3642-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介绍了当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均与第二配合件366形成凸轮结构,第二配合件366可以靠近或远离第三配合件367及第四配合件368的方向滑动。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示例性地描述第二配合件366可以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的一种可实现的原理。
请再次参阅图27,当折叠机构30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与第二配合件366形成第三凸轮结构。请再次参阅图29,折叠机构301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与第二配合件366形成第四凸轮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轮结构和第四凸轮结构能够使第三配合件367和第四配合件368相对第二配合件366停留在某些位置,也即使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第一壳体302(请参阅图13)与第二壳体303(请参阅图13)能够更好地保持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第三凸轮结构和第四凸轮结构可以在电子设备100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请再次参阅图26,并结合图23与图25所示,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与第二配合件366处于第三凸轮结构或第四凸轮结构时,第三配合件367的第三凸块组3672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第一个第二凸块组3662呈现交错排布的凸轮结构。第四配合件368的第四凸块组3682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第二个第二凸块组3662呈现交错排布的凸轮结构。换言之,第三配合件367的多个第三凸块3674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凹槽(形成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凸块3664之间),呈现凹凸配合的凸轮结构。第四配合件368的多个第四凸块3684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凹槽呈现凹凸配合的凸轮结构。第三凸轮结构与第四凸轮结构的区别在于,第三配合件367和第四配合件368相对第二配合件366发生了转动,第三配合件367的同一个第三凸块3674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不同凹槽配合,第四配合件368上的同一个第四凸块3684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不同凹槽配合。
其中,当折叠结构301由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转换,或者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过程中,也即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三配合件367与第四配合件368相对第二配合件366转动,第三配合件367的第三凸块3674可以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其中一个凹槽滑出,然后向另一个凹槽的方向运动,也即,由“第三凸块3674-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第二凸块366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第四配合件368的第四凸块3684也可以从第二配合件366上的其中一个凹槽滑出,然后向另一个凹槽的方向运动,也即,由“第四凸块3684-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二凸起3642-第二凸块366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四凸块3684-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此时,第二配合件366相对第三配合件367与第四配合件368呈现“靠近-远离-靠近”的位置关系。这样,第二配合件366便可以相对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三配合件367与第二配合件366的配合结构不仅限于由“第三凸块3674-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第二凸块366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示例性地,第二凸块3664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三凸块3674将与多个第二凸块3664形成过渡结构,以及与多个凹槽形成过渡结构。例如,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三配合件367与第二配合件366的配合结构也可以由“第三凸块3674-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第二凸块366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另一个凹槽”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另一个第二凸块3664”的过渡结构,最后再转变为“第三凸块3674-再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相同的,当折叠结构301处于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第四配合件368与第二配合件366的配合结构不仅限于由“第四凸块3684-凹槽”的配合结构转变为“第二凸起3642-第二凸块3664”的过渡结构,再转变为“第四凸块3684-另一个凹槽”的配合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27,通过在第一连接臂34与第二连接臂35之间设置阻尼件36(请参阅图17),从而在电子设备100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阻尼件36的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可以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可以挤压第一配合件365。此时,第一配合件365可以对第一齿轮363与第二齿轮364施加作用力。这样,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配合件365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第一齿轮363与第二齿轮364相对主轴31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连接臂34与第二连接臂35相对主轴31转动的速度变慢,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相对主轴31转动的速度变慢。故而,在电子设备100展开以进入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折叠以解除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阻力,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较佳的机构操作感。
另外,在电子设备100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既 可以在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与第一配合件365的配合下,产生第一形变量a,又可以在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与第二配合件366的配合下,产生第二形变量b。这样,在电子设备100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一次性可以产生两个叠加的形变量,也即总形变量为a+b,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一次性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两个端部不需要通过与其他部件形成凸轮结构,来实现第一弹性件369a和第二弹性件369b一次性产生a+b的总形变量。这样,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两个端部不需要再设置凸块组,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长度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另外,当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转动连接于主轴31时,底座311的第一避让空间3113(请参阅图8和图9)在Y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底座311的第一支撑面304(请参阅图8)的平整度更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底座311的第一支撑面304可以用于支撑柔性屏2(请参阅图2),平整度较高的第一支撑面304不容易损坏柔性屏2,从而提高柔性屏2的可靠性。相同的,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的长度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此外,底座311的第二避让空间3114(请参阅图8和图9)在Y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底座311的第一支撑面304的平整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100的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69a可以通过第一配合件365将第一齿轮363挤压向第一销轴361的第一限位凸缘3612。第一齿轮363相对第一销轴361的位置固定。这样,相较于第一齿轮363相对第一销轴361滑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齿轮363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折叠机构301的稳定性。相同的,相较于第二齿轮364相对第二销轴362滑动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齿轮364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高折叠机构301的稳定性。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了阻尼件36的结构,以及阻尼件36在折叠机构301的位置和作用。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再具体介绍阻尼件36与其他部件配合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0a和图30b,图30a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0b是图30a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固定件50的结构示意图。折叠机构301还包括固定件50。固定件50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孔51和第二限位孔52。固定件50固定连接于底座311。示例性地,固定件5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螺钉、螺丝等)锁付或者扣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底座311。另外,第一销轴361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孔51。第一销轴361可以相对第一限位孔51转动。第二销轴362的一端插入第二限位孔52。第二销轴362可以相对第二限位孔52转动。当第一外壳312固定于底座311时,第一外壳312还与固定件50固定连接。示例性地,固定件5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螺钉、螺丝等)锁付或者扣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31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外壳312与底座311之间设置固定件50,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孔51对第一销轴361进行限位,第二限位孔52对第二销轴362进行限位。这样,结合图27所示,设置于第一销轴361和第二销轴362的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第一弹性件369a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不容易晃动,也即稳定性更佳。另外,在电子设备100的折叠过程中或者展平过程中,第一销轴361、第二销轴362、第一齿轮363、第二齿轮364、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第四配合件368、第一弹性件369a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不容易挤压第一外壳312,以使第一外壳312与底座311发生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对固定件50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固定件50的数量为多 个。多个固定件50沿第一销轴361的长度方向排布。另外,本实施方式对固定件50的形状不做具体地限定,也即固定件50的形状不仅限于图30a所示的长方形。例如,请参阅图30c,图30c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固定件50为两个环状结构通过条形结构连接。这样,固定件50的体积较小。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了阻尼件36与其他部件配合的几种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再具体介绍折叠机构301的其他部件。
请参阅图31,图31是图6所示的第一子组件37的分解示意图。第一子组件37包括第一螺旋杆371、第二螺旋杆372、第一转轴373、第二转轴374、滑动块375、第一传动臂376、第一连杆377、第二传动臂378以及第二连杆379。
请参阅图32,图32是图31所示的第一子组件37的第一螺旋杆371和第二螺旋杆372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螺旋杆37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3711、中部3712、第二端部3713。第一螺旋杆371的中部3712设有第一螺旋槽3714。第一螺旋槽3714自第一螺旋杆371的中部3712的一端螺旋延伸至第一螺旋杆371的中部3712的另一端。
其中,第一螺旋杆371的中部3712的半径可以大于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端部3711的半径以及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二端部3713的半径。这样,第一螺旋杆371不容易因第一螺旋杆371的中部3712因设置第一螺旋槽3714而导致整体强度降低。
请参阅图33,并结合图32所示,图33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螺旋杆371的部分设置于底座311,且两端分别设置于底座311的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内。第一螺旋杆371的两端可以相对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转动。另外,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端部371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示例性地,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端部3711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端部3711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齿轮363和第一销轴361的连接关系(请参阅图18至图2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端部3711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这样,一方面,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螺旋杆371转动连接于底座311。另一方面,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可以通过第一螺旋杆371在Y轴方向进行限位。另外,第一螺旋杆371的中部3712的两端可以抵持于底座311的壁面。这样,通过底座311的壁面,可以限制第一螺旋杆371沿Y轴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旋杆372与第一螺旋杆371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旋杆372与第一螺旋杆371为对称结构,第二螺旋杆372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例如,请再次参阅图32,第二螺旋杆372包括第二螺旋槽3724。第二螺旋槽3724沿主轴31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螺旋杆371的相关方案(例如,第二螺旋杆372的部分设置于底座311,且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槽3112内),同时允许第二螺旋杆372与第一螺旋杆371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再次参阅图31,第一转轴373的部分设置于第一避让空间3113,且两端分别设置于底座311的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内。第一转轴373的两端可以相对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转动。另外,第一转轴373的一端可以固定于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二端部3713。第一转轴373与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二端部3713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齿轮363和第一销轴361的连接关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73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二端部371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转轴374与第一转轴373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74与第一转轴373为对称结构,第二转轴374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转轴373的相关方案(例如,第二转轴374的两端可以相对两个第二限位槽3112转动。),同时允许第二转轴374与第一转轴373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34,并结合图31所示,图34是图31所示的第一子组件37的滑动块375的结构示意图。滑动块375包括本体部3751、第一环形部3752、第二环形部3753、第三环形部3754、第四环形部3755、第一凸部3756以及第二凸部3757。其中,本体部3751包括朝向相反的第一侧面3751a与第二侧面3751b(图31从另一角度示意了第二侧面3751b)。第一环形部3752与第三环形部3754间隔地连接于第一侧面3751a。第二环形部3753与第四环形部3755间隔地连接于第二侧面3751b。第一凸部3756连接于第一侧面3751a,且位于第一环形部3752远离第三环形部3754的一侧。第二凸部3757连接于第二侧面3751b,且位于第二环形部3753远离第四环形部3755的一侧。此时,滑动块375大致呈“青蛙”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块375为一体成型结构。
另外,第一环形部3752、第二环形部3753、第三环形部3754、第四环形部3755均设置有一个通孔3751c。第一环形部3752的通孔3751c与第三环形部3754的通孔3751c正对设置。第二环形部3753的通孔3751c与第四环形部3755的通孔3751c正对设置。
请参阅图35,并结合图33与图34所示,图35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滑动块375滑动连接于底座311。部分本体部3751设置于底座311。第一环形部3752与第三环形部3754位于一个第一避让空间3113内,第二环形部3753与第四环形部3755位于一个第二避让空间3114内。
另外,滑动块375的第一凸部3756的至少部分滑动连接于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螺旋槽3714内。滑动块375的第二凸部3757的至少部分滑动连接于第二螺旋杆372的第二螺旋槽3724内。
另外,第一环形部3752的通孔3751c以及第三环形部3754的通孔3751c穿过第一转轴373。第一环形部3752与第三环形部3754能够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方向滑动。
另外,第二环形部3753的通孔3751c以及第四环形部3755的通孔3751c穿过第二转轴374。第二环形部3753与第四环形部3755能够相对第二转轴374沿Y轴方向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螺旋杆371发生转动时,滑动块375的第一凸部3756对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螺旋槽3714的槽壁施加作用力,第一螺旋杆371具有沿Y轴方向滑动的趋势。由于第一螺旋杆371在Y轴方向被限位,第一螺旋杆371不会在滑动块375的第一凸部3756的作用力下沿Y轴方向滑动。另外,第一螺旋杆371的第一螺旋槽3714的槽壁也对滑动块375的第一凸部3756施加反作用力,此时,滑动块375在Y轴方向没有被限位,滑动块375可以沿Y轴的方向滑动。相同的,当第二螺旋杆372发生转动时,滑动块375也可以沿Y轴的方向。
这样,当第一螺旋杆371与第二螺旋杆372发生转动时,滑动块375可以沿Y轴方向滑动。此时,第一环形部3752与第三环形部3754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方向滑动。第二环形部3753与第四环形部3755相对第二转轴374沿Y轴方向滑动。
请参阅图36,并结合图31所示,图36是图31所示的第一子组件37的第一传动臂376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传动臂376包括第一轴套部3761以及连接于第一轴套部3761的第一连 接部3762。
请参阅图37,并结合图35与图36所示,图37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轴套部3761套设于第一转轴373,且位于滑动块375的第一环形部3752与第三环形部3754之间。第一轴套部3761既能够相对第一转轴373滑动,又能够相对第一转轴373转动。这样,当滑动块375的第一环形部3752与第三环形部3754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方向滑动时,第一轴套部3761也沿Y轴方向滑动。此时,第一连接部3762也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杆371与滑动块375构成螺旋副结构。此时,第一传动臂376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之间通过螺旋副结构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相对底座311转动可以通过螺旋副结构转换为第一传动臂376相对主轴31滑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组件37也可以不包括第一螺旋杆371以及滑动块375。此时,通过设置第一传动臂376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之间的形状,以使第一传动臂376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之间形成螺旋副结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组件37也可以不包括第一螺旋杆371以及滑动块375。此时,通过在第一传动臂376与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之间设置其他的螺旋副结构(例如滚珠丝杠)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动臂378与第一传动臂376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臂378与第一传动臂376为对称结构,第二传动臂378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传动臂376的相关方案(例如,第二传动臂378与第二转轴374、滑动块375的连接关系,),同时允许第二传动臂378与第一传动臂376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38,图38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杆37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臂376的第一连接部376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32。示例性地,通过将销轴依次穿过第一连杆377以及第一传动臂376的第一连接部3762。销轴可以相对第一连杆377以及第一传动臂376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38和图39,图39是图38所示的部分折叠机构301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电子设备100自展平状态向闭合状态折叠时,第一轴套部3761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负方向滑动,第一连杆377的一端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负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杆377的另一端可以对第一固定架32施加作用力。第一固定架32可以沿X轴负方向移动,也即第一固定架32可以沿远离底座311的方向移动。
当电子设备100自闭合状态向展平状态展开时,第一轴套部3761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正方向滑动,第一连杆377的一端相对第一转轴373沿Y轴正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杆377的另一端可以对第一固定架32施加作用力。第一固定架32可以沿X轴正方向移动,也即第一固定架32靠近底座3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杆379与第一连杆377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杆379与第一连杆377为对称结构,第二连杆379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连杆377的相关方案(例如,第二连杆379与第二传动臂378、第二固定架33的连接关系,),同时允许第二连杆379与第一连杆377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40,图40是图6所示的第二子组件38的分解示意图。第二子组件38包括第三螺旋杆381、第四螺旋杆382、第三转轴383、第四转轴384、滑动块385、第三传动臂386、第三连杆387、第四传动臂388以及第四连杆389。其中,第二子组件38与第一子组件37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结构、对称或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组件38与第一子组件37为对称结构,第二子组件38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子组件37的相关方案,同时允许第二子组件38与第一子组件37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1,图41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二子组件38位于阻尼件36远离第一子组件37的一侧。第二子组件38与第一子组件37分别位于阻尼件36的两侧,从而提高折叠机构301的对称性。这样,一方面,折叠机构301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成本低。另一方面,当折叠机构301应用于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不容易因折叠机构301对称性差而导致折叠机构301出现倾斜以及扭转问题。
请参阅图42,图42是图6所示的第一摆臂41和第二摆臂42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摆臂41包括转动端411和滑动端412。第一摆臂4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第一摆臂41的转动端411包括主体部4111和转轴部4112。转轴部4112可以包括两个部分,分别凸设于主体部4111的两端。
请参阅图41和图42,第一摆臂41的转动端411转动连接于底座311。第一摆臂41的转动端411的主体部4111设置于第一避让空间3113(请参阅图9)内。第一摆臂41的转动端411的两个转轴部411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底座311的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内。第一摆臂41的两个转轴部4112可以相对底座311的两个第一限位槽3111转动。
另外,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32。示例性地,第一摆臂41与第一固定架32可以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38和图39所示,第一摆臂41的转动端411转动连接底座311。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32。这样,第一固定架32可以通过第一摆臂41转动连接于底座311,以及通过第一摆臂41沿靠近或者远离底座311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摆臂42和第一摆臂41可以为相同结构、镜面对称结构、部分镜面对称结构、中心对称结构、部分中心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摆臂42和第一摆臂41为对称结构,第二摆臂42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摆臂41的相关方案,同时允许第二摆臂42和第一摆臂41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43和图44,图43是图6所示的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的结构示意图。图44是图43所示的第一支撑板43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第一支撑板43具有第一固定面434。第一支撑板43包括第一活动块431和第一转动臂432。第一活动块431和第一转动臂432均位于第一固定面434。其中,第一活动块431具有第一弧形孔433。第一支撑板43的第一活动块431和第一转动臂432共同形成连接结构。第一支撑板43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41,第一支撑板43设于第一固定架32一侧。第一固定架32位于第一支撑板43的第一固定面434。第一支撑板43还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示例性地,第一支撑板43的第一转动臂432可以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32的弧形槽327内。此时,第一支撑板 43与第一固定架32通过弧形臂与弧形槽的虚拟轴转动连接。这样,第一支撑板43和第一固定架32可以做得更薄,有利于折叠装置3的薄型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3与第一固定架32之间也可以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
此外,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滑动且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43。示例性地,转轴穿过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以及第一支撑板43的第一活动块431的第一弧形孔433。转轴能够在第一支撑板43的第一弧形孔433滑动且转动。转轴可以相对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板44和第一支撑板43可以为相同结构、镜面对称结构、部分镜面对称结构、中心对称结构、部分中心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44和第一支撑板43为对称结构,第二支撑板44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支撑板43的相关方案,同时允许第二支撑板44和第一支撑板43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再次参阅图41,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固定架32和第二固定架33相对主轴31处于打开位置,主轴31位于第一固定架32和第二固定架33之间。此时,第一支撑板43与第二支撑板44相对展开,处于打开位置。
结合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43具有第二支撑面305。第二支撑面305与第一固定面434相背设置。第二支撑面305可以为平面。第二支撑板44具有第三支撑面306。第三支撑面306可以为平面。
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板43的第二支撑面305、主轴31的第一支撑面304和第二支撑板44的第三支撑面306共同支撑柔性屏2的弯折部22,从而当弯折部22被触摸时,弯折部22不容易因外力触摸而发生损坏或者出现凹坑等问题,进而提高柔性屏2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主轴31的第一支撑面304、第一支撑板43的第二支撑面305以及第二支撑板44的第三支撑面306齐平。此时,柔性屏2的弯折部22的平整度较佳,用户的使用体验性较高。
结合图4所示,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支撑板43以及第二支撑板44位于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3之间,第一支撑板43的第二支撑面305和第二支撑板44的第三支撑面306面对面设置。第一支撑板43的第二支撑面305相对第二支撑板44的第三支撑面306倾斜设置。第一支撑板43与第二支撑板44大致呈V形。第一支撑板43的第二支撑面305和第二支撑板44的第三支撑面306支撑弯折部22,以使弯折部22大致形成“水滴”状。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了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第三连接组件。
请参阅图45,图45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第三连接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架45、第四固定架46、第三摆臂47、第四摆臂48以及辅助阻尼件49。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固定架45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一固定架32的相关方案。另外,第四固定架46和第三固定架45可以为相同结构、对称结构、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其中,第四固定架46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二固定架33的相关方案, 同时允许第四固定架46和第二固定架33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46,图46是图45所示的第三摆臂47和第四摆臂48的结构示意图。第三摆臂47包括转动端471和滑动端472。第三摆臂47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设有第一孔4711。第一孔4711贯穿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的两个侧面。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的两侧面分别具有多个第三凸起4712和多个第四凸起4713。多个第三凸起4712环绕第一孔4711,且彼此间隔设置。多个第四凸起4713环绕第一孔4711,且彼此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摆臂48和第三摆臂47可以为相同结构、对称结构、部分对称结构或者不同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第四摆臂48的部件结构的基础设计(例如,第四摆臂48包括转动端481和滑动端482。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设有第二孔4811等)、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及部件与组件之外的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设计,均可参阅第三摆臂47的相关方案,同时允许第四摆臂48和第三摆臂47在部件的细节结构或位置排布上有些许不同。
请参阅图47,图47是图5所示的折叠机构30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三摆臂47的滑动端472滑动连接于第三固定架45,且滑动且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43。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摆臂47与第三固定架45、第一支撑板43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一摆臂41与第一固定架32、第一支撑板43的连接关系(请参阅图41至图43)。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转动连接于底座311。示例性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通过辅助阻尼件49转动连接于底座311。具体地,将结合下文的辅助阻尼件49的具体结构再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摆臂48的滑动端482滑动连接于第四固定架46,且滑动且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44。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摆臂48与第四固定架46、第二支撑板44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二摆臂42与第二固定架33、第二支撑板44的连接关系(请参阅图41至图43)。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转动连接于底座311。示例性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通过辅助阻尼件49转动连接于底座311。具体地,将结合下文的辅助阻尼件49的具体结构再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8,并结合图45所示,图48是图45所示的辅助阻尼件49的分解示意图。辅助阻尼件49包括第一卡位件491、第二卡位件492、弹性件493、第一转接轴494、第二转接轴495、多个第三转接轴496以及固定板497。第一卡位件491、第二卡位件492以及固定板497依次排布,且彼此相对设置。第二卡位件492位于第一卡位件491和固定板497之间。弹性件493位于第二卡位件492与固定板497之间。
示例性地,第一卡位件491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五凸起组4911。第一卡位件491还包括多个第一贯穿孔4912,多个第一贯穿孔4912彼此间隔设置。每个第五凸起组4911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五凸起4913,多个第五凸起4913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五凸起4913环绕一个第一贯穿孔4912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五凸起4913之间形成卡位槽。其中,第一卡位件49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第二卡位件492的一侧具有多个第六凸起组4921。第二卡位件492还包括多个第二贯穿孔4922,多个第二贯穿孔4922彼此间隔设置。多个第六凸起组4921与多个第二贯穿孔492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六凸起组4921均可以包括多个第六凸起4923,多个第六 凸起4923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六凸起4923环绕第二贯穿孔4922设置,相邻的两个第六凸起4923之间形成卡位槽。其中,第二卡位件49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固定板497可以呈板体结构。固定板497包括多个第三贯穿孔4971,多个第三贯穿孔4971彼此间隔设置。示例性地,多个第一贯穿孔4912、多个第二贯穿孔4922以及多个第三贯穿孔4971的排布形状及排布间距可以相同。
请再次参阅图48,并结合图45至图47所示,弹性件493包括多个弹簧4931。第一转接轴494插接第一卡位件491、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第二卡位件492、其中一个弹簧4931以及固定板497。这样,部分第二卡位件492位于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的一侧。部分固定板497位于第二卡位件492远离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81的一侧。第一卡位件491和固定板497固定连接第一转接轴494。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81和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滑动连接第一转接轴494。
其中,第一转接轴494穿过第一卡位件491的一个第一贯穿孔4912、第三摆臂47的第一孔4711、第二卡位件492的一个第二贯穿孔4922、其中一个弹簧4931的内侧空间以及固定板497的一个第三贯穿孔4971。其中,第一转接轴494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转接轴494的第一端部靠近第一卡位件491且相对第一卡位件491凸出,第一转接轴494的第二端部靠近固定板497且相对固定板497凸出。示例性地,第一转接轴494的第一端部可以设有限位凸缘4941,限位凸缘4941位于第一卡位件491远离第二卡位件492的一侧,限位凸缘4941可以抵持第一卡位件491,用于实现限位。其中,第一转接轴494的第二端部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板497。弹簧4931处于压缩状态。
示例性地,第三转接轴496的数量为两个。第三转接轴496及多个弹簧4931中的部分弹簧4931一一对应设置。第三转接轴496插接第一卡位件491、第二卡位件492、另一个弹簧4931以及固定板497。第一卡位件491和固定板497固定连接第三转接轴496。第二卡位件492滑动连接第三转接轴496。其中,第三转接轴496穿过第一卡位件491的另一个第二贯穿孔4922、第二卡位件492的另一个第二贯穿孔4922、另一个弹簧4931的内侧空间以及固定板497的另一个第三贯穿孔4971。
其中,第三转接轴496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三转接轴496的第一端部靠近第一卡位件491且相对第一卡位件491凸出,第三转接轴496的第二端部靠近固定板497且相对固定板497凸出。示例性地,第三转接轴496的第一端部可以设有限位凸缘4961,限位凸缘4961位于第一卡位件491远离第二卡位件492的一侧,限位凸缘4961可以抵持第一卡位件491,用于实现限位。第三转接轴496的第二端部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板497。弹簧4931处于压缩状态。
第二转接轴495插接第一卡位件491、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第二卡位件492、另一个弹簧4931以及固定板497。这样,部分第二卡位件492位于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的一侧。部分固定板497位于第二卡位件492远离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的一侧。第一卡位件491和固定板497固定连接第二转接轴495。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81和第二卡位件492滑动连接第二转接轴495。
其中,第二转接轴495穿过第一卡位件491的另一个第一贯穿孔4912、第四摆臂48的第二孔4811、第二卡位件492的另一个第二贯穿孔4922、另一个弹簧4931的内侧空间以及固定板497的另一个第三贯穿孔4971。其中,第二转接轴495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转接轴495的第一端部靠近第一卡位件491且相对第一卡位件491凸出,第二 转接轴495的第二端部靠近固定板497且相对固定板497凸出。示例性地,第二转接轴495的第一端部可以设有限位凸缘4951,限位凸缘4951位于第一卡位件491远离第二卡位件492的一侧,限位凸缘4951可以抵持第一卡位件491,用于实现限位。第二转接轴495的第二端部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板497。弹簧4931处于压缩状态。
请参阅图46至图48所,第三摆臂47的多个第三凸起4712与其中一个第五凸起组4911的多个第五凸起4913交错排布形成凸轮结构,第三摆臂47的多个第四凸起4713与其中一个第六凸起组4721的多个第六凸起4723交错排布形成凸轮结构。
第四摆臂48与第一卡位件491、第二卡位件492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第三摆臂47与第一卡位件491、第二卡位件492的连接关系。具体地这里不再赘述。这样,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位于第一卡位件491和第二卡位件49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以及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均与第二卡位件492和第一卡位件491,形成凸轮结构,使得第三摆臂47和第四摆臂48能够在某些位置停留。
此外,弹性件493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493产生的弹性力可以将第二卡位件492抵向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以及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此时,第二卡位件492与第一卡位件491配合压紧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以及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使得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以及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与第二卡位件492及第一卡位件491之间的凸轮结构稳定。
其中,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以及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相对第二卡位件492和第一卡位件491转动时,多个第三凸起4712与多个第五凸起491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能够形成不同的凸轮结构,多个第四凸起4713与多个第六凸起472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能够形成不同的凸轮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47,第一转接轴494的两端分别装入一组对应的第一转接槽和第二转接槽3119中。第二转接轴495的两端分别装入另一组对应的第一转接槽和第二转接槽中。第三转接轴496的两端分别装入另一组对应的第一转接槽和第二转接槽中。第一转接轴494、第二转接轴495和第三转接轴496均可以相对底座311滑动。
第一卡位件491、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第二卡位件492以及固定板497均可以设置于底座311。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通过第一转接轴494转动连接底座311。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通过第二转接轴495转动连接底座311。第一卡位件491、第二卡位件492以及固定板497均可以滑动连接底座311。弹性件493的一端抵持固定板497,另一端抵持第二卡位件492。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10d所示,当第三外壳314固定连接于底座311的中部311b时,第三外壳314与底座311可以使辅助阻尼件49的各个部件在Z轴方向上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辅助阻尼件49可以有多种实现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辅助阻尼件49也可以包括多个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数量与第三转接轴496的数量相同。多个同步齿轮与多根第三转接轴496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同步齿轮插接于一个第三转接轴496,且相对第三转接轴496转动。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通过同步齿轮啮合于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同步齿轮的位置限定,间接限定第三摆臂47的位置和第四摆臂48的位置。例如,第二卡位件492和第一卡位件491与同步齿轮之间形成凸轮结构,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与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与第二卡位件492及第一卡位件491之间无凸轮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9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弹性橡胶块 等。以上实施例为辅助阻尼件49的示例性结构,辅助阻尼件49也可以有其他实现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了一种折叠机构301及电子设备100。折叠机构301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100中。折叠机构301能够使得柔性屏2展开或者折叠,以使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展平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折叠机构301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能够降低拉扯或挤压柔性屏2的风险,以保护柔性屏2,提高柔性屏2的可靠性,使得柔性屏2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 一种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机构(301)、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3),所述折叠机构(301)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02)与所述第二壳体(303);所述折叠机构(301)包括主轴(31)、第一连接臂(34)、第一销轴(361)、第一齿轮(363)、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以及第一弹性件(369a),所述第一连接臂(34)包括滑动端(34a)和转动端(34b),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滑动端(34a)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02),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销轴(36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齿轮(363)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361),且彼此间隔,所述第一齿轮(363)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啮合,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63)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之间,且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361),所述第一配合件(365)与所述第一齿轮(363)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369a)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所述第一弹性件(369a)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66)相对所述第一销轴(361)滑动,且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66)的滑动方向相反。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包括第二凸块(3664),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包括第三凸块(3674);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形成凸轮结构,包括: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通过所述第二凸块(3664)和所述第三凸块(3674)形成凸轮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所述第一齿轮(363)、所述第三配合件(367)、所述第一销轴(361)均相对所述主轴(31)转动。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设有第三销轴孔(3673),所述第三销轴孔(367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673a)和第二壁(3673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3673c)和第四壁(3673d),所述第三壁(3673c)和所述第四壁(3673d)连接在所述第一壁(3673a)和所述第二壁(3673b)之间,所述第一壁(3673a)与所述第二壁(3673b)均为平面,所述第三壁(3673c)和所述第四壁(3673d)均为弧面;所述第一销轴(361)插接于所述第三销轴孔(3673),所述第一销轴(361)的部分表面与所述第三销轴孔(3673)的第一壁(3673a)、第二壁(3673b)、第三壁(3673c)和所述第四壁(3673d)相互配合。
-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二连接臂(35)、第二销轴(362)、第二齿轮(364)、第四配合件(368)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所述第二连接臂(35)包括滑动端(35a)和转动端(35b),所述第二连接 臂(35)的滑动端(35a)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03),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销轴(362)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且位于所述第一销轴(36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之间,所述第一配合件(365)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362),所述第二齿轮(364)与所述第四配合件(36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362),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齿轮(364)与所述第一齿轮(363)、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均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64)位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远离所述第二配合件(366)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364)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四配合件(368)位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远离所述第一配合件(365)的一侧,所述第四配合件(368)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369b)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所述第二弹性件(369b)处于压缩状态。
-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包括底座(311)和第一外壳(312),所述底座(311)设有相对设置第一转轴槽(3116)与第二转轴槽(3117),所述第一销轴(36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槽(3116),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槽(3117);所述第一外壳(312)和所述底座(311)围设成容置空间(312a),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所述第一销轴(361)、所述第一齿轮(363)、所述第一配合件(365)、所述第二配合件(366)、所述第三配合件(367)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369a)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2a)。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361)包括第一限位凸缘(3612),所述第一齿轮(363)抵持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612),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612)抵持于所述底座(311)的第一壁面(310a),所述第一壁面(310a)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槽(3116)的槽壁,所述第三配合件(367)抵持于所述底座(311)的第二壁面(310b),所述第二壁面(310b)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槽(3117)的槽壁。
-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固定件(50),所述固定件(5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311)与所述第一外壳(312)之间,所述固定件(50)设有第一限位孔(51),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销轴(361)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51),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孔(51)转动。
- 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一固定架(32)、第二固定架(33)、第一传动臂(376)、第一连杆(377)、第二传动臂(378)以及第二连杆(379),所述第一固定架(32)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302),所述第二固定架(33)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303);所述第一传动臂(376)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传动臂(376)通过螺旋副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所述第一连杆(37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臂(376),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2);所述第二传动臂(378)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传动臂(378)通 过螺旋副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所述第二连杆(37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臂(378),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3)。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滑动块(375)、第一螺旋杆(371)以及第二螺旋杆(372);所述滑动块(375)滑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传动臂(376)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块(375),所述滑动块(375)具有背向设置的第一凸部(3756)和第二凸部(3757);所述第一螺旋杆(371)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螺旋杆(37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所述第一螺旋杆(371)设有第一螺旋槽(3714),所述第一螺旋槽(3714)沿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一凸部(3756)的至少部分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旋槽(3714)内;所述第二螺旋杆(372)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螺旋杆(3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所述第二螺旋杆(372)设有第二螺旋槽(3724),所述第二螺旋槽(3724)沿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凸部(3757)的至少部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槽(3724)内。
-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一摆臂(41)和第二摆臂(42);所述第一摆臂(41)包括转动端(411)和滑动端(412),所述第一摆臂(41)的转动端(41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所述第二摆臂(42)包括转动端(421)和滑动端(422),所述第二摆臂(42)的转动端(41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摆臂(42)的滑动端(4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3)。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所述第一支撑板(43)滑动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41)的滑动端(412),所述第一支撑板(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所述第二支撑板(44)滑动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42)的滑动端(422),所述第二支撑板(4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3);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4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4)分别位于主轴(31)的两侧;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4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4)相对设置。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三固定架(45)、第四固定架(46)、第三摆臂(47)、第四摆臂(48)、第二卡位件(492)、多个弹性件(493)以及固定板(497),所述第三固定架(45)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302),所述第四固定架(46)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303);所述第三摆臂(47)的滑动端(47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架(45),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四摆臂(48)的滑动端(48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架(46),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卡位件(492)位于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的一侧,所述第二卡位件(492)滑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且与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均形成凸轮结构,所述固定板(497)位于所述第二卡位件(492)远离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的一侧,所述固定板(497)滑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多个所述弹性件(493)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卡位件(492),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固定板(497),所述弹性件(493)处于压缩状态。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一卡位件(491)、第一转接轴(494)以及第二转接轴(495),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位于所述第一卡位件(491)和所述第二卡位件(492)之间,所述第一卡位件(491)与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均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一卡位件(491)、所述第一转接轴(494)以及所述第二转接轴(495)均滑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转接轴(49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位件(491)、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所述第二卡位件(492)、一个所述弹性件(493)以及所述固定板(497),所述第一卡位件(491)与所述固定板(497)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轴(494),所述第三摆臂(47)的转动端(471)和所述第二卡位件(49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轴(494);所述第二转接轴(49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位件(491)、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所述第二卡位件(492)、一个所述弹性件(493)以及所述固定板(497),所述第一卡位件(491)与所述固定板(497)还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轴(495),所述第四摆臂(48)的转动端(481)和所述第二卡位件(49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轴(495)。
- 一种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31)、第一连接臂(34)、第一销轴(361)、第一齿轮(363)、第一配合件(365)、第二配合件(366)、第三配合件(367)以及第一弹性件(369a),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销轴(36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齿轮(363)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361),且彼此间隔,所述第一齿轮(363)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啮合,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63)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之间,且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361),所述第一配合件(365)与所述第一齿轮(363)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369a)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所述第一弹性件(369a)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折叠机构(301)在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66)相对所述第一销轴(361)滑动,且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66)的滑动方向相反。
-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包括第二凸块(3664),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包括第三凸块(3674);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形成凸轮结构,包括:所述第二配合件(366)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通过所述第二凸块(3664)和所述第三凸块(3674)形 成凸轮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折叠或者展平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所述第一齿轮(363)、所述第三配合件(367)、所述第一销轴(361)相对所述主轴(31)转动。
-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件(367)设有第三销轴孔(3673),所述第三销轴孔(367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673a)和第二壁(3673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壁(3673c)和第四壁(3673d),所述第三壁(3673c)和所述第四壁(3673d)连接在所述第一壁(3673a)和所述第二壁(3673b)之间,所述第一壁(3673a)与所述第二壁(3673b)均为平面,所述第三壁(3673c)和所述第四壁(3673d)均为弧面;所述第一销轴(361)插接于所述第三销轴孔(3673),所述第一销轴(361)的部分表面与所述第三销轴孔(3673)的第一壁(3673a)、第二壁(3673b)、第三壁(3673c)和所述第四壁(3673d)相互配合。
-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第二连接臂(35)、第二销轴(362)、第二齿轮(364)、第四配合件(368)以及第二弹性件(369b),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销轴(362)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且位于所述第一销轴(36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之间,所述第一配合件(365)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362),所述第二齿轮(364)与所述第四配合件(36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362),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齿轮(364)与所述第一齿轮(363)、所述第二连接臂(35)的转动端(35b)均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64)位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远离所述第二配合件(366)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364)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四配合件(368)位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远离所述第一配合件(365)的一侧,所述第四配合件(368)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形成凸轮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369b)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配合件(365),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66),所述第二弹性件(369b)处于压缩状态。
-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包括底座(311)和第一外壳(312),所述底座(311)设有相对设置第一转轴槽(3116)与第二转轴槽(3117),所述第一销轴(36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槽(3116),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槽(3117);所述第一外壳(312)和所述底座(311)围设成容置空间(312a),所述第一连接臂(34)的转动端(34b)、所述第一销轴(361)、所述第一齿轮(363)、所述第一配合件(365)、所述第二配合件(366)、所述第三配合件(367)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369a)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2a)。
-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361)包括第一限位凸缘(3612),所述第一齿轮(363)抵持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612),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612)抵持于所述底座(311)的第一壁面(310a),所述第一壁面(310a)连接所述 第一转轴槽(3116)的槽壁,所述第三配合件(367)抵持于所述底座(311)的第二壁面(310b),所述第二壁面(310b)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槽(3117)的槽壁。
-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折叠机构(30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01)还包括固定件(50),所述固定件(5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311)与所述第一外壳(312)之间,所述固定件(50)设有第一限位孔(51),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销轴(361)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51),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孔(51)转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265509 | 2021-07-21 | ||
CN202110826550.9A CN115695595A (zh) | 2021-07-21 | 2021-07-21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2/106262 WO2023001105A1 (zh) | 2021-07-21 | 2022-07-18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78215A true CN117678215A (zh) | 2024-03-08 |
Family
ID=8498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26550.9A Pending CN115695595A (zh) | 2021-07-21 | 2021-07-21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202280050314.5A Pending CN117678215A (zh) | 2021-07-21 | 2022-07-18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26550.9A Pending CN115695595A (zh) | 2021-07-21 | 2021-07-21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50097330A1 (zh) |
EP (1) | EP4354835A4 (zh) |
CN (2) | CN115695595A (zh) |
WO (1) | WO20230011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92043B (zh) * | 2023-03-20 | 2024-08-30 | 深圳融创嘉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弯折机构 |
EP4485127A4 (en) * | 2023-05-15 | 2025-03-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STRUCTURE INCLUDED THEREIN |
CN117714566B (zh) * | 2023-05-29 | 2024-12-2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7714567B (zh) * | 2023-06-08 | 2024-10-2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转轴结构及折叠式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10187A1 (zh) * | 2017-05-17 | 2018-11-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
US11337321B2 (en) * | 2019-02-28 | 2022-05-1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oldable terminal |
CN111683165B (zh) * | 2019-03-11 | 2021-09-21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
CN111698355B (zh) * | 2019-03-15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
CN112153188B (zh) * | 2019-06-28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终端 |
CN112228445A (zh) * | 2019-07-15 | 2021-01-15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联动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0701176B (zh) * | 2019-10-29 | 2024-05-24 | 东莞华众鑫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
KR102668216B1 (ko) * | 2019-12-02 | 2024-05-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힌지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
CN112995368B (zh) * | 2019-12-13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 |
EP4063674B1 (en) * | 2019-12-13 | 2024-04-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otary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3012569A (zh) * | 2019-12-19 | 2021-06-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及折叠显示终端 |
CN214274224U (zh) * | 2020-02-20 | 2021-09-24 |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CN113225412B (zh) * | 2020-04-15 | 2022-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7-21 CN CN202110826550.9A patent/CN11569559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7-18 EP EP22845270.2A patent/EP4354835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18 US US18/580,818 patent/US2025009733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18 WO PCT/CN2022/106262 patent/WO202300110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7-18 CN CN202280050314.5A patent/CN11767821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95595A (zh) | 2023-02-03 |
EP4354835A4 (en) | 2024-11-13 |
WO2023001105A1 (zh) | 2023-01-26 |
EP4354835A1 (en) | 2024-04-17 |
US20250097330A1 (en) | 2025-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678215A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1208998A1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2052721A1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1846997B2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 |
WO2021209008A1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5388085B (zh) |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 |
WO2021007912A1 (zh) | 一种可弯折装置 | |
WO2022268126A1 (zh) |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折叠装置 | |
US20230296129A1 (en) | Hinge structure having coupling structure of arm part and rotation pa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4017436B (zh) |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US20250048572A1 (en) | Hin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6498643A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 |
CN116708613B (zh) |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
WO2024234797A1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2228158A1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4193093A1 (zh) | 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 |
US20240129389A1 (en) | Foldabl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Terminal | |
CN116540834A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7128236B (zh) |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 |
CN218971634U (zh)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
EP4474662A1 (en) | Hin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40364800A1 (en) | Foldabl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Terminal | |
WO2024255310A1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220980100U (zh) | 转轴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
CN219655079U (zh) | 一种转轴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