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4337A -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74337A CN117674337A CN202211058826.4A CN202211058826A CN117674337A CN 117674337 A CN117674337 A CN 117674337A CN 202211058826 A CN202211058826 A CN 202211058826A CN 117674337 A CN117674337 A CN 1176743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control signal
- panel
- switch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4—Parallel/serial switching of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to charge or loa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用于减小可折叠终端中应用于不同面板且与系统充放电相关的两个电路之间供电通路的跨接走线的阻抗,减小了充放电时的通路功耗。可折叠终端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电路系统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和应用于第二面板的第二电路,两个电路通过连接两个面板的转轴中一条供电通路走线耦合;第一电路包括快充电路、非快充电路、第一控制开关、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第二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四个开关的导通和关断,可使得快充电路为第一面板对应的第一电池和第二面板对应的第二电池串联充电,非快充电路为第一面板对应的第一电池和第二面板对应的第二电池并联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类的终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且这些终端设备大都支持大尺寸显示和快充(fast charge)技术。目前,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携带方便,可折叠终端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这种可折叠终端通常包括两个可折叠的面板(plane),这两个面板可以呈现为折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但是,由于折叠的原因,这种可折叠终端的电池需要拆分为两个电池,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面板中。这样与单板终端相比,可折叠终端的快充实现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降低因折叠原因引入的充电通路阻抗增加,降低充电损耗,提升充电功率是设计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用于减小可折叠终端中同一转轴连接的两个面板中与系统充放电相关的两个电路之间的供电通路的跨接走线的阻抗,从而减小充电和放电时的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系统,应用于包括第一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面板的可折叠终端中,该电路系统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以及应用于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路,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中的每个第二电路对应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中的一个第二面板;第一电路包括快充电路、非快充电路、第一控制开关、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每个第二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该非快充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该快充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和与第一面板对应的第一电池的一极;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耦合至第一电池的另一极;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耦合至与该一个第二面板对应的第二电池的一极,第二电池的另一极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路系统中,第一电路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路中位于相邻的两个面板中的两个电路之间的供电通路仅需在通过一条跨接走线耦合,比如,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与应用于一个第二面板的第二电路仅需在通过一条跨接走线耦合,这与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至少两条跨接走线耦合相比,减小了跨接走线的阻抗,从而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可使得第一电路中的快充电路或非快充电路为设置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放电时,减小了充电和放电时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以跨越第一面板和该一个第二面板之间的转轴的方式,耦合至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中的第一控制开关和一个第二电路中的第二控制开关通过跨越转轴的方式耦合,能够保证耦合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够减小跨接走线的阻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第二功率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上述控制信号可以控制这四个开关处于不同的状态,以使该电路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充电时,第一功率开关在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在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一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第二功率开关在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此时,第一电池和第一电池串联充电的充电通路为:该快充电路-第一电池-第一功率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电池。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控制开关断开、第二控制开关导通、第一功率开关导通和第二功率开关断开时,可通过第一电路中的快充电路为设置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减小了快充电路充电时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非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充电时,第一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功率开关在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在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一功率开关在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可选的,该非快充电路可以为降压电路和升降压电路。此时,第一电池的充电通路为:该非快充电路-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电池-第二功率开关,第二电池的充电通路为:该非快充电路-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电池。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控制开关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导通、第一功率开关断开和第二功率开关导通时,可通过第一电路中的非快充电路为设置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减小了非快充电路充电时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还包括:与第一面板对应的第一系统负载电路;该每个第二电路还包括:与该一个第二面板对应第二系统负载电路;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第一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功率开关在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在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一功率开关在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此时,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放电通路为:第二功率开关-第一电池-第一系统负载电路-第二系统负载电路-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电池。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控制开关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导通、第一功率开关断开和第二功率开关导通时,可通过第一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放电、第二电池放电为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从而减小了电池放电时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第一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功率开关在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在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第一功率开关在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此时,第一电池的放电通路为:第二功率开关-第一电池-第一系统负载电路-第二系统负载电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第二控制开关在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第一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第二功率开关在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第一功率开关在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此时,第二电池的放电通路为:第二电池-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系统负载电路-第一系统负载电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包括多个第二面板,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包括多个第二电路,该多个第二电路并联。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多个第二电路并联时,该第一电路和该多个第二电路中位于相邻的两个面板中的两个电路仅需在通过一条跨接走线耦合,减小了该可折叠终端包括多个第二面板时的跨接走线的阻抗,减小了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均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可选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分别采用两个电池开关管理模块来实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被应用于第一面板和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中的一个或多个面板,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可选的,该至少一个控制器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比如,第一控制器为中央处理器;或者,该至少一个控制器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控制器和应用于每个第二面板的第二控制器,每个第二控制器可用于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的方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该可折叠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电路系统,以及第一面板、至少一个第二面板和至少一个转轴,该至少一个转轴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跨接导线耦合至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该跨接导线跨越第一面板和一个第二面板之间的转轴,该跨接导线是用于将该快充电路或该非快充电路耦合至第二电池的唯一通道。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该电路系统为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电路系统,该方法包括:当使用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充电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断开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四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功率开关,通过第三控制信号导通第一功率开关,通过第二控制信号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当使用非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充电时,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断开第一功率开关,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导通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四控制信号导通第二功率开关,通过第二控制信号导通第二控制开关。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通过第二控制信号断开第二控制开关,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断开第一功率开关,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导通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四控制信号导通第二功率开关;在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断开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四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功率开关,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断开第一功率开关,通过第二控制信号导通第二控制开关;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断开第一功率开关,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导通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四控制信号导通第二功率开关,通过第二控制信号导通第二控制开关。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可折叠终端、以及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对应参考上文所提供的电路系统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联充电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充电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并联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系统充电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路系统充电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系统放电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名称或功能或作用类似的对象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耦合”一词用于表示电性连接,包括通过导线或连接端直接相连或通过其他器件间接相连。因此“耦合”应被视为是一种广义上的电子通信连接。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第一”和“第二”等字样对名称或功能或作用类似的对象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耦合”一词用于表示电性连接,包括通过导线或连接端直接相连或通过其他器件间接相连。因此“耦合”应被视为是一种广义上的电子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支持快充技术的可折叠终端中。该可折叠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媒体播放器、车载设备(例如,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飞机、船舶、火车、高铁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或者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可折叠终端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可折叠终端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处理器170、以及电源180等部件。
下面结合图1对该可折叠终端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在通话过程中接收或发送信号。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7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该可折叠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图像数据、电话本等。此外,该可折叠终端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该可折叠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的,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摸屏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摸屏1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摸屏上或在触摸屏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电源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该可折叠终端的各种菜单等。在一种示例中,显示单元140可以包括显示屏141,显示屏14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141。进一步的,触摸屏131可覆盖显示屏141,当触摸屏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7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7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屏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摸屏131与显示屏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该可折叠终端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摸屏131与显示屏141集成而实现该可折叠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传感器1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该可折叠终端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其中,传感器150可以包括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可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即成为相机或摄像头的组成部分。此外,传感器150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150可以检测到该可折叠终端的加速/减速、方位、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或该可折叠终端的温度变化等。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和麦克风可提供用户与该可折叠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处理器170是该可折叠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该可折叠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该可折叠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该可折叠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神经网络处理器、图像处理单元、图像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等。进一步的,处理器170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电路或加速器,如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选的,处理器170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该可折叠终端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80(比如,电池)。电源18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7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源18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该电源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快充技术和非快充技术,从而该电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快充技术为该多个电池充电,也可以通过非快充技术为该多个电池充电。
尽管未示出,该可折叠终端还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该可折叠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该可折叠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该可折叠终端可以包括可折叠的多个面板(panel),该多个面板之间可以通过转轴(shaft)连接,每个面板可以对应设置该电源180中的一个电池(battery),从而该多个面板可以设置多个电池。该多个电池可用于为该可折叠终端中的多个系统负载电路(system loads)电路供电,该多个系统负载电路可以包括上述部件(比如,RF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显示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和处理器)或者上述组件中的部分电路等。图2中以该可折叠终端包括第一面板P1和第二面板P2,为第一面板P1设置第一电池bat1,为第二面板P2设置第二电池bat2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该多个系统负载电路可以分散设置于该多个面板中,比如,可以将一个系统负载电路设置于一个面板中,也可以将一个系统负载电路的不同部分设置于不同的面板中。示例性的,以该显示单元140中的显示屏141为例,显示屏141可以包括两个显示区域,该两个显示区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面板中;或者,该显示单元140包括两个显示屏141,该两个显示屏141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面板中。图2中以为第一面板P1设置系统负载电路10,为第二面板P2设置系统负载电路20为例进行说明。
目前,对于支持快充技术、且具有两个面板的可折叠终端,相关技术中通常将电源180中的两个电池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面板中,且采用以下几种方案为这两个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下面通过图3和图4对这几种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第一种方案,利用并联充电架构为两个电池充电。
结合图2,如图3所示,为第一面板P1设置有:电源接口Vin、快充模块(fastcharger)、降压充电模块(buck charger)、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和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以及第一电池bat1和系统负载电路10;为第二面板P2设置有第二电池bat2和系统负载电路20。其中,快充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至电源接口Vin,快充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节点;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至电源接口Vin,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节点;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的第一端、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的第一端、系统负载电路10和系统负载电路20耦合至第一节点;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一电池Bat1的一极,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二电池bat2的另一极;第一电池bat1的一极和第二电池bat2的另一极接地;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的控制端、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的控制端分别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具体的,在通过快充模块或者降压充电模块为两个电池充电时,通过上述控制信号导通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和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以使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充电。
第二种方案,利用串联充电架构为两个电池充电。
结合图2,如图4所示,为第一面板P1设置有:电源接口Vin、快充模块、升降压充电模块(buck-boost charger)、电池均衡(battery balance)电路,直流-直流(direct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DC/DC)电路,以及第一电池bat1和系统负载电路10;为第二面板P2设置有第二电池Bat2和系统负载电路20。其中,快充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至电源接口Vin,快充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节点;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至电源接口Vin,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节点;电池均衡电路的第一端和DC/DC电路的输入端耦合至第一节点;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串联耦合在第一节点与接地端之间,且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的耦合点与电池均衡电路的第二端耦合;DC/DC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系统负载电路10和系统负载电路20。具体的,在通过快充模块或者降压充电模块为两个电池充电时,快充模块或者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DC/DC电路为系统负载电路10和系统负载电路20串联供电,并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串联充电。图4中的(a)以第二电池bat2的一极耦合至第一节点,第二电池bat2的另一极与第一电池bat1的一极耦合,第一电池bat1的另一极接地为例进行说明,图4中的(b)以第一电池bat1的一极耦合至第一节点,第一电池bat1的另一极与第二电池bat2的一极耦合,第二电池bat2的另一极接地为例进行说明。
第三种方案,利用串并联架构为电池充电和放电。
结合图2,如图5所示,为第一面板P1设置有:电源接口Vin、快充模块、降压充电模块、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和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第一功率开关QW1和第二功率开关QW2,以及第一电池bat1和系统负载电路10;为第二面板P2设置有第二电池bat2和系统负载电路20。其中,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至电源接口Vin,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的第一端、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的第一端和系统负载电路10和系统负载电路20;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至电源接口Vin,降压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的第二端和第一电池bat1的一极;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池bat2的一极,第二电池bat2的另一极接地;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二端、第二功率开关QW2的第一端耦合至第一电池bat1的另一极,第二功率开关QW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的控制端、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的控制端、第一功率开关QW1的控制端和第二功率开关QW2的控制端分别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具体的,在通过快充模块为两个电池充电时,第一功率开关QW1导通,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串联充电;在通过降压充电模块为两个电池充电时,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和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导通,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充电;在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放电时,第一控制开关batfet1和第二控制开关batfet2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导通,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放电。
在上述三种方案中,用于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的电路架构,需要在两个面板之间至少跨接两条走线,即需要在转轴中部署至少两条走线,这样会导致跨接走线的阻抗较大,从而带来较大的功耗。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在为可折叠终端中设置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仅需在同一转轴连接的两个面板之间跨接一次走线,从而降低了跨接走线的阻抗,减小了功耗。下面对该电路系统进行介绍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系统可应用于可折叠终端中。该可折叠终端包括第一面板P1、至少一个转轴和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该第一面板P1和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通过该至少一个转轴连接。图6中以该可折叠终端包括第一面板和一个第二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该电路系统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1、以及应用于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中的每个第二电路2对应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中的一个第二面板。其中,第一电路1包括快充电路11、非快充电路12、第一控制开关SW1、第一功率开关QW1和第二功率开关QW2。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中的每个第二电路2包括第二控制开关SW2。图6中以该电路系统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1、以及应用于第二面板的第二电路2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该快充电路11和该非快充电路12的输入端均耦合至电源接口Vin。该非快充电路12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控制开关SW1的第一端、第二控制开关SW2的第一端和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一端。该快充电路11的输出端耦合至第一控制开关SW1的第二端、和与第一面板P1对应的第一电池bat1的一极(比如,正极)。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二端和第二功率开关QW2的第一端耦合至第一电池bat1的另一极(比如,负极)。第二功率开关QW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控制开关SW2的第二端耦合至与一个第二面板P2对应的第二电池bat2的一极(比如,正极),第二电池的另一极(比如,负极)接地。第一控制开关SW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SC1,第二控制开关SW2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SC2,第一功率开关QW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SC2,第二功率开关QW2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号SC4。
本申请涉及的控制开关可以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 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的开关,该开关可以具有开关(即导通或断开)的作用,还可以在导通时具有调节电压或电流的作用。本申请的功率开关可以是单个MOS晶体管,具有开关(即导通或断开)的作用。
其中,该非快充电路12可以是降压充电电路,也可以是升降压充电电路。在实际应用中,该非快充电路12还可以与第一控制开关SW1集成在同一芯片或模块中。当该非快充电路12是降压充电电路,且与第一控制开关SW1集成在同一模块时,该模块可以称为降压充电模块(buck charger)。当该非快充电路12是升降压充电电路,且与第一控制开关SW1集成在同一模块时,该模块可以称为升降压充电模块(boost-buck charger)。
另外,该快充电路11可以是指支持快充协议的充电电路,该快充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快充(quick charge,QC)协议、高速泵(pump express,PE)快充协议或者VOOC闪充协议。其中,快充电路11的充电速度通常大于非快充电路12的充电速度,因此,非快充电路12也叫普通充电电路。示例性的,该非快充电路12的充电电压可以为3V或5V,充电功率可以为10W;该快充电路11的充电电压可以为10V或20V,充电功率可以为20W或40W。
可选的,第一控制开关SW1的第一端以跨越第一面板P1和一个第二面板P2之间的转轴的方式,耦合至第二控制开关SW2的第一端。也即是,通过在连接第一面板P1和第二面板P2之间的转轴中设置一条跨接走线,以使第一控制开关SW1的第一端与第二控制开关SW2的第一端通过该跨接走线耦合。
可选的,第一控制开关SW1、第二控制开关SW2、第一功率开关QW1和第二功率开关QW2均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 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其中,第一控制开关SW1和第二控制开关SW2可以是由多个MOS晶体管构成的一个模块,在该电路系统的充放电过程中,第一控制开关SW1和第二控制开关SW2具有开关(即导通或断开)的作用,还可以在导通时具有调节电压或电流的作用。第一功率开关QW1和第二功率开关QW2可以是单个MOS晶体管,具有开关(即导通或断开)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控制开关SW1和第二控制开关SW2具体可以分别采用两个电池开关管理模块batfet(也可以称为电池充放电模块)来实现,比如,第一控制开关SW1为第一batfet,第二控制开关SW2为第二batfet。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电路1还包括:与第一面板P1对应的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耦合至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一端;每个第二电路2还包括:与一个第二面板P2对应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耦合至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该快充电路11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串联充电时,第一功率开关QW1在第三控制信号SC3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在第二控制信号SC2作用下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在第一控制信号SC1作用下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在第四控制信号SC4作用下断开。
具体的,当使用该快充电路11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时,可以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导通第一功率开关QW1,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此时,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串联充电,且对应的充电通路为:该快充电路11-第一电池bat1-第一功率开关QW1-第二控制开关SW2-第二电池bat2。
此外,在使用该快充电路11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的过程中,该快充电路11还可以通过第一功率开关QW1的第一端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供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该非快充电路12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充电时,第一控制开关SW1在第一控制信号SC1作用下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在第四控制信号SC4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在第二控制信号SC2作用下导通,第一功率开关QW1在第三控制信号SC3作用下断开。
具体的,当使用该非快充电路12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时,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此时,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充电,且第一电池bat1对应的充电通路为:该非快充电路12-第一控制开关SW1-第一电池bat1-第二功率开关QW2,第二电池bat2对应的充电通路为:该非快充电路12-第二控制开关SW2-第二电池bat2。
此外,在使用该非快充电路12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的过程中,该非快充电路12还可以直接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供电。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放电时,第一控制开关SW1在第一控制信号SC1作用下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在第四控制信号SC4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在第二控制信号SC2作用下导通,第一功率开关QW1在第三控制信号SC3作用下断开。
具体的,当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放电时,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此时,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放电,且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对应的放电通路为:第二功率开关QW2-第一电池bat1-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第二控制开关SW2-第二电池bat2。
可选的,在第一电池bat1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放电时,第一控制开关SW1在第一控制信号SC1作用下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在第四控制信号SC4作用下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在第二控制信号SC2作用下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在第三控制信号SC3作用下断开。此时,第一电池bat1的放电通路为:第二功率开关QW2-第一电池bat1-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
或者,在第二电池bat2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放电时,第二控制开关SW2在第二控制信号SC2作用下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在第一控制信号SC1作用下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在第四控制信号SC4作用下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在第三控制信号SC3作用下断开。此时,第二电池bat2的放电通路为:第二电池bat2-第二控制开关SW2-第二系统负载电路sysLD2-第一系统负载电路sysLD1。
上述图6至图9中,均以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包括一个第二面板P2为例进行说明。下面对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包括多个第二面板P2的情况进行介绍说明。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当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包括多个第二面板P2时,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包括多个第二电路2,该多个第二电路2并联。第一面板P1和该多个第二面板P2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转轴连接,且应用于相邻的两个面板中的电路之间通过跨越转轴的方式耦合。也即是,通过在连接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的转轴中设置一条跨接走线,以使两个面板中的电路耦合。图10中以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包括两个第二面板P2且分别表示为P2-1和P2-2,第二面板P2-1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面板P1连接,第二面板P2-2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面板P1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当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包括多个第二电路2时,在使用该快充电路11或者该非快充电路12为第一电池bat1和应用于该多个第二电路2的多个第二电池bat2充电时,该多个第二电路2的充电原理与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二电路2的充电原理一致。此外,在使用该快充电路11为第一电池bat1和该多个第二电池bat2充电时,该多个电池bat2并联充电,第一电池bat1与并联的该多个第二电池bat2串联充电。在使用该非快充电路12为第一电池bat1和该多个第二电池bat2充电时,第一电池bat1和该多个第二电池bat2并联充电。在第一电池bat1和该多个第二电池bat2放电时,该多个第二电路2的放电原理与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二电路2的放电原理一致,且第一电池bat1和该多个第二电池bat2并联放电。
进一步的,该电路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controller,CTL),该至少一个控制器可以被应用于第一面板P1和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中的一个或多个面板,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SC1、第二控制信号SC2、第三控制信号SC3和第四控制信号SC4。该至少一个控制器可以包括图1所示处理器170。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7至图8所示,该电路系统还包括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表示为第一控制器CTL1。第一控制器CTL1可以被应用于第一面板P1中,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SC1、第二控制信号SC2、第三控制信号SC3和第四控制信号SC4。可选的,第一控制器CTL1可以为图1所示处理器170。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9至图10所示,该电路系统还包括多个控制器,该多个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器CTL1和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器CTL2。第一控制器CTL1被应用于第一面板P1中,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SC1、第三控制信号SC3和第四控制信号SC4。每个第二控制器CTL2对应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P2中的一个第二面板P2,用于生成第二控制信号SC2。第一控制器CTL1和第二控制器CTL2可以为图1所示处理器170。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路系统包括应用于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1、以及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中的每个第二电路2对应至少一个第二面板中的一个第二面板,第一电路1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路2中位于相邻的两个面板中的两个电路之间的供电通路仅需在连接这两个面板的转轴之间跨接一次走线,比如,应用于第一面板P1的第一电路1与应用于一个第二面板P2的第二电路仅需在转轴中通过一条跨接走线耦合,这与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至少两条跨接走线耦合相比,减小了跨接走线的阻抗,从而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开关SW1、第二控制开关SW2、第一功率开关QW1和第二功率开关QW2的导通和断开,可使得第一电路1中的快充电路11或非快充电路12为设置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在不同面板中的电池进行放电时,减小了充电和放电时的功耗。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该可折叠终端包括:上文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电路系统、第一面板、至少一个第二面板和至少一个转轴,该至少一个转轴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该至少一个第二面板。
可选的,该电路系统中的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跨接导线耦合至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该跨接导线跨越第一面板和一个第二面板之间的转轴,该跨接导线是用于将快充电路或非快充电路耦合至第二电池的唯一通道。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该电路系统可以应用于可折叠终端中,且该电路系统可以为上文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电路系统。其中,该电路系统可以包括多种工作模式,该多种工作模式可以包括:两种充电模式(分别表示为充电模式1和充电模式2)、以及三种放电模式(分别表示为放电模式1至放电模式3)。下面对该多种工作模式进行介绍说明。
充电模式1,也可以称为快充模式,是指使用快充电路为电池充电。具体的,当使用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充电时,可以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导通第一功率开关QW1,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也即是,当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充电时,上述四个开关的状态为:第一控制开关SW1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导通。
充电模式2,也可以称为普通充电模式,是指使用该非快充电路为电池充电。具体的,当使用该非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并联充电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也即是,当非快充电路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充电时,上述四个开关的状态为:第一功率开关QW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SW1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导通。
放电模式1,是指使用第一电池放电。具体的,当第一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断开第二控制开关SW2,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也即是,当第一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上述四个开关的状态为:第二控制开关SW2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SW1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导通。
放电模式2,是指使用第二电池放电。具体的,当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也即是,当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上述四个开关的状态为:第一控制开关SW1断开、第二功率开关QW2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断开、第二控制开关SW2导通。
放电模式3,是指使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放电。具体的,当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C1导通第一控制开关SW1,通过第四控制信号SC4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通过第三控制信号SC3断开第一功率开关QW1,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C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也即是,当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为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上述四个开关的状态为:第一功率开关QW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SW1导通、第二功率开关QW2导通、第二控制开关SW2导通。
可选的,该电路系统可以在上述多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当该电路系统从一个工作模式切换为另一个工作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上述四个开关的状态来实现。此外,当该电路系统在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需要将某些开关从导通切换为断开、将另一些开关从断开切换为导通时,可以先执行从导通到断开的切换,后执行从断开到导通的切换。
在一种示例中,当该电路系统从充电模式1切换为充电模式2时,保持第二控制开关SW2导通,并第一功率开关QW1从导通切换为断开,将第一控制开关SW1从断开切换为导通,将将第二功率开关QW2从断开切换为导通。
在另一种示例中,当该电路系统从充电模式2切换为充电模式1时,保持第二控制开关SW2导通,并将第一控制开关SW1从导通切换为断开,将第二功率开关QW2从导通切换为断开,将第一功率开关QW1从断开切换为导通。
上述示例中仅以该电路系统在充电模式1与充电模式2之间进行切换为例进行说明,该电路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充电模式与不同的放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还可以在不同的放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切换的过程可以参考图11和不同工作模式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上述关于该电路系统的详细描述均可对应援引到该可折叠终端、以及该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面板的可折叠终端中,所述电路系统包括应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一电路、以及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路中的每个第二电路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面板中的一个第二面板;
所述第一电路包括快充电路、非快充电路、第一控制开关、第一功率开关和第二功率开关;
所述每个第二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
所述非快充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
所述快充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和与所述第一面板对应的第一电池的一极;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一端耦合至所述第一电池的另一极;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耦合至与所述一个第二面板对应的第二电池的一极,所述第二电池的另一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以跨越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一个第二面板之间的转轴的方式,耦合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快充电路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串联充电时,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快充电路为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并联充电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板对应的第一系统负载电路;
所述每个第二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一个第二面板对应第二系统负载电路;
在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所述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
在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所述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
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系统负载电路和所述第二系统负载电路放电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在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作用下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面板包括多个第二面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路包括多个第二电路,所述多个第二电路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均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被应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面板中的一个或多个面板,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
10.一种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系统、所述第一面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面板和至少一个转轴,所述至少一个转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跨接导线耦合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所述跨接导线跨越所述第一面板和一个第二面板之间的转轴,所述跨接导线是用于将所述快充电路或所述非快充电路耦合至第二电池的唯一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8826.4A CN117674337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
PCT/CN2023/095291 WO2024045698A1 (zh) | 2022-08-31 | 2023-05-19 |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8826.4A CN117674337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74337A true CN117674337A (zh) | 2024-03-08 |
Family
ID=9007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58826.4A Pending CN117674337A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74337A (zh) |
WO (1) | WO202404569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83709B2 (ja) * | 2013-12-24 | 2017-08-23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充放電システム |
JP2018098892A (ja) * | 2016-12-13 | 2018-06-2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電源装置 |
JP6935575B2 (ja) * | 2018-12-21 | 2021-09-15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バッテリ給電回路、充電対象機器、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
CN209545639U (zh) * | 2019-04-11 | 2019-10-25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 |
CN114696384A (zh) * | 2020-12-29 | 2022-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的供电控制方法、供电控制器及终端 |
CN216805183U (zh) * | 2021-10-26 | 2022-06-24 | 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 电池控制电路和电动汽车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11058826.4A patent/CN117674337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5-19 WO PCT/CN2023/095291 patent/WO202404569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45698A1 (zh) | 2024-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800761B1 (en) | Batte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4145669B1 (en) | Charging/discharg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8190192B2 (en) |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f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data transfer modes | |
CN106655316B (zh) | 充电电路和终端设备 | |
US9882403B2 (en) | Battery module | |
WO2024016616A1 (zh) | 折叠电子设备 | |
WO2017045416A1 (zh) | 终端usb接口设置方法及终端 | |
EP3902086A1 (en) | Charg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7085920A1 (ja) | 充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11121560B2 (en) | Hot-pluggable dual battery with pass through charging | |
CN102577021A (zh) | 便携终端设备、电力供给系统以及用于便携终端设备的电力供给方法和电力供给程序 | |
US8667314B2 (en) | Power switching circuit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797924A (zh) | 电池控制系统和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3166251A (zh) | 备用电池充电电路 | |
CN108595354A (zh) | 一种无芯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 | |
CN117674337A (zh) | 一种电路系统及可折叠终端 | |
CN117791811A (zh) | 电源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404242A (zh) |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KR101750483B1 (ko) | 어댑터가 내장되어 있고 충전 편의성이 향상된 디바이스 | |
CN115693808A (zh) | 一种放电电路及终端设备 | |
CN117833423B (zh) |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0912227A (zh) | 一种充放电结构及充电方法 | |
CN117713268B (zh) | 充放电控制电路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13765091B (zh) | 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12256610B (zh) | 连接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