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6717A - 轮胎更换机器及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轮胎更换机器及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56717A CN117656717A CN202311143145.2A CN202311143145A CN117656717A CN 117656717 A CN117656717 A CN 117656717A CN 202311143145 A CN202311143145 A CN 202311143145A CN 117656717 A CN117656717 A CN 1176567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d
- bead remover
- wheel
- arm
-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1—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for removing tyres from or mounting tyres on wheels
- B60C25/05—Machines
- B60C25/132—Machines for removing and mounting tyres
- B60C25/135—Machines for removing and mounting tyres having a tyre support or a tool, movable along wheel axis
- B60C25/138—Machines for removing and mounting tyres having a tyre support or a tool, movable along wheel axis with rotary motion of tool or tyre suppo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1—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for removing tyres from or mounting tyres on wheels
- B60C25/05—Machines
- B60C25/132—Machines for removing and mounting ty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1—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for removing tyres from or mounting tyres on wheels
- B60C25/05—Machines
- B60C25/0521—Handling of rim or tyre, e.g. lif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1—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for removing tyres from or mounting tyres on wheels
- B60C25/05—Machines
- B60C25/132—Machines for removing and mounting tyres
- B60C25/135—Machines for removing and mounting tyres having a tyre support or a tool, movable along whee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1—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for removing tyres from or mounting tyres on wheels
- B60C25/05—Machines
- B60C25/0596—Soap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更换机器及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框架(400)和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该胎圈卸除器单元包括抵靠表面(S)和铰接于框架(400)以围绕第二竖直轴线(Y)旋转的胎圈卸除臂(301)。胎圈卸除器单元(300)包括:安装在胎圈卸除臂(301)上的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与胎圈卸除臂(301)连接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和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的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及安装在胎圈卸除臂(301)上并被配置为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驱动元件(304),该驱动元件(304)交替地采用前进位置、返回位置和中间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轮胎安装到对应的车轮轮辋上和从对应的车轮轮辋上卸下的轮胎更换机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轮胎更换机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能够从相应的轮辋上完全移除轮胎之前,必须将轮胎胎圈从轮辋的凹槽分离和释放。
在现有技术中,这是使用配备有胎圈卸除器(bead breaker)单元的机器来完成的,所述胎圈卸除器单元包括安装在机器的水平支撑结构上的臂。
更具体地,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铰接于机器的支撑结构的一侧,第二端部设有被构造为将轮胎胎圈从轮辋上卸下的胎圈卸除器工具(也称为“刀片”)。
众所周知,臂由气动缸或液压缸驱动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在操作位置和行程结束位置之间移动,在操作位置,臂在朝向轮胎的方向上移动以接合轮胎并将胎圈与轮胎分离,在行程结束位置,臂在远离轮胎的相反方向上移动以允许车轮定位。
在现有技术的机器中,使用位于支撑结构前面的一个或多个踏板控制器来驱动缸。然而,该位置特别不方便。实际上,在胎圈卸除操作期间,操作者必须按压踏板,同时用一只手抓住附接于刀片上的手柄。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在一些现有技术的胎圈卸除器工具中,缸由安装在臂上的控制杆来驱动。
在这种情况下,用一只手可操作地抓住控制杆的操作者可以驱动臂,以使工具从操作位置移动到行程结束位置,反之亦然。这种胎圈卸除器单元的例子从US8347934和EP2524819B1中获知。
尽管这种方案克服了必须使用控制踏板的不便性,但它没有提供特别通用或精确的机器。
实际上,在一些现有技术的机器中,控制杆只是使得能够操作阀,阀打开和关闭气动回路以给缸提供动力,使得它使臂和胎圈卸除器工具从行程结束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反之亦然。
在这种情况下,在胎圈卸除期间(也就是说,当胎圈卸除器工具处于操作位置时),当胎圈卸除器工具施加的力超过阈值时,轮胎胎圈突然立刻与轮辋脱离。
在其脱离时,胎圈几乎立即停止对抗胎圈卸除器工具的向前运动,这使得操作者难以抓住控制杆来阻止臂继续向前移动,然后使其在相反方向上向后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胎圈脱离之后,存在不能使臂停止和对轮胎和/或轮辋造成严重损坏的高风险。
尽管例如在EP2930038B1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些胎圈卸除器单元借助于胎圈脱离时使胎圈卸除器工具停止的弹性机构克服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些单元具有固有的缺点。
特别是,每次拆卸胎圈时,都必须使臂移回到行程结束位置,以使具有待拆卸轮胎的另一个车轮可被定位。不利的是,这意味着即使当需要在可以在不将臂移动到行程结束位置的情况下定位在支撑结构和胎圈卸除器工具之间的较窄的车轮上进行胎圈卸除,臂在任何情况下也都必须被移回到该位置。
换句话说,在现有技术的轮胎更换机器中,如果需要胎圈卸除的车轮比机器能够处理的最大车轮窄,仍然需要将臂移动到行程结束位置,从而增加了胎圈卸除操作所需的总时间。
在专利文献EP2796302A1、EP2927028A1、WO2017/081554A1和EP0512595A1中提供了轮胎更换机器的其他已知方案。然而,仍然需要允许使用者以特别高效且快速的方式拆卸车轮的轮胎胎圈(将车轮保持在地面上)的轮胎更换机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目标是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的轮胎更换机器和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操作者有效地控制胎圈卸除过程的机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易于使用且高效的机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机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且高效的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所指示的技术目标和所指定的目的基本上通过包括在所附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特征的轮胎更换机器和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得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与本发明的可能实施方式相对应。
更具体地,上述技术目标和预设目的通过用于将轮胎安装到对应的车辆轮辋上和从对应的车辆轮辋上卸下的轮胎更换机器得以实现。
轮胎更换机器包括至少设有被构造为便于将轮胎安装到轮辋上的工具的工作头。
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车轮保持器单元,该车轮保持器单元能围绕第一竖直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构造为支撑在其上卸下或装上相应的轮胎的车轮轮辋。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轮保持器单元设有支撑板,在使用工作头移除或安装轮胎时将轮辋固定到该支撑板上。
更详细地,将车轮轮辋锚固到支撑板上使得车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头设置在车轮上方并且可以朝向和远离车轮移动,以便在车轮上进行操作。
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框架,该框架搁置在地板上并且具有前部和侧面。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框架具有盒的形状,车轮保持器单元和工作头安装在该盒上。
该机器还包括安装在框架的侧面上并与该框架连接的胎圈卸除器单元。胎圈卸除器单元包括抵靠表面,该抵靠表面被构造为接收车轮,其中轮胎胎面搁置在处于地板水平的支撑表面上并且一个侧壁与抵靠表面接触。
术语“支撑表面”可用于表示地板本身或被构造为在轮胎胎圈分离后将车轮朝向支撑板提升的支撑平台,这在下面详细描述。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抵靠表面被施加到框架的侧面部分上,并且覆盖有能够防止损坏与其接触的车轮轮辋的材料(例如,橡胶)。如附图所示,抵靠表面也可以被纹理化,以防止车轮的侧壁在与抵靠表面接触时滑动。
胎圈卸除器单元还包括铰接于框架以围绕第二竖直轴线旋转的胎圈卸除臂。
胎圈卸除臂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铰接于框架,特别是铰接于框架的侧面部分。
胎圈卸除器单元还包括安装在胎圈卸除臂上的桨形的胎圈卸除器工具。
更详细地,胎圈卸除器工具安装在胎圈卸除臂的第二端部上。
胎圈卸除臂能在端部位置之间移动;特别地,卸除臂能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端部位置,胎圈卸除器工具靠近抵靠表面(即,其中胎圈卸除器工具相对于抵靠表面处于最小距离处),在第二端部位置,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抵靠表面(即,其中胎圈卸除器工具相对于抵靠表面处于最大距离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胎圈卸除器工具被构造为围绕竖直调节轴线(即,与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与胎圈卸除臂的第二端部联接,因此它能够围绕竖直调节轴线旋转。这个方面特别有利,因为它允许改变胎圈卸除器工具的倾斜度。在使用中,一旦决定了倾斜度,就可以例如使用销将胎圈卸除器工具固定就位。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臂设有(至少两个)孔,在期望的倾斜度下,可以将销插入这些孔中以便阻止胎圈卸除器工具旋转。
作为上述调节的替代或补充,胎圈卸除器工具被构造为围绕水平调节轴线(即,垂直于竖直调节轴线的轴线)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与胎圈卸除臂的第二端部联接,因此它能够围绕水平调节轴线旋转。这个方面特别有利,因为它允许基于要从其轮辋上移除轮胎的车轮的直径来调节胎圈卸除器工具的位置。
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胎圈卸除器致动器,该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与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和远离抵靠表面移动,从而将轮胎胎圈与和抵靠表面接触的车轮的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因此,当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抵靠表面移动时,胎圈卸除臂朝向第一端部位置移动;当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抵靠表面移动时,胎圈卸除臂朝向第二端部位置移动。
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在胎圈卸除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点处与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或远离抵靠表面移动。
更详细地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具有连接在框架内部的第一连接点处的第一部分和在第二连接点处与胎圈卸除臂连接的第二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从框架突出并且朝向胎圈卸除臂延伸。
第二连接点是可调节的以限定多个连接构造,该多个连接构造与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多个最大距离相对应。
换句话说,通过调节第二连接点,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发生变化,当胎圈卸除臂使胎圈卸除器工具移动时,胎圈卸除臂扫过的角度也发生变化。
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点位于框架(限定框架的盒)内部,因此柄通过合适的孔从框架突出。
在示例实施方式中,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包括(杆,该杆又包括)柄和固定到柄上的管状主体。例如,柄从框架突出,管状主体与胎圈卸除臂连接。管状主体固定到柄上以形成杆。换句话说,柄和管状主体形成单个主体,其中管状主体可以被比作柄的延伸部。
在示例实施方式中,杆的长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插入到管状主体中的杆的部分来改变。补充地或替代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改变第二连接点沿着杆的位置来改变(如在附图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如果杆包括管状主体,则第二连接点可以沿着管状主体移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点由管状主体和在胎圈卸除臂上形成的接收块之间的互连来限定。
更详细地看,管状主体具有沿着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长度对齐的多个座。
每个座被构造为接收调节元件以调节第二连接点。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调节元件包括联接销,该联接销被构造为限定第二连接点相对于第一连接点的不同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管状主体可以插入接收块中,接收块也设有被构造为接收调节元件的座。
更详细地,管状主体插入到接收块中,使得管状主体的一个座与接收块的座对齐,因此调节元件可以插入穿过对齐的座。
根据选择管状主体的哪个座来插入调节元件(即,根据管状主体的哪个座与接收块的座对齐),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同,使得可以基于必须从其轮辋上移除轮胎的车轮的尺寸来调整胎圈卸除臂的移动。
更详细地,通过调节第二连接点(通过将调节元件插入到预定的座中),可以改变第一点与第二点的最大距离,也就是说,改变胎圈卸除臂在其移动期间扫过的角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轮胎需要被移除的车轮的尺寸来调整胎圈卸除臂能到达的位置,从而减少胎圈卸除所需的总时间。
因此,在使用中,通过将调节元件插入到管状主体的座中,可以设置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移动的限位止动件,从而设置第二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点的距离。
因此,调节元件可用于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从一个连接构造切换到另一个连接构造。
有利地,可以调节连接点之间的距离这一事实意味着,机器可以在不使用过长的缸的情况下处理较宽范围的轮胎尺寸。
因此,在使用中,为了将轮胎胎圈与车轮轮辋分离,将车轮放置成使得它的侧壁与抵靠表面接触并且轮胎胎面搁置在支撑表面上。
接下来,定位调节元件以限定预定的连接构造,也就是说,限定第二连接点相对于第一连接点可达到的最大距离。
此后,启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胎圈卸除臂围绕第二旋转轴线(即,围绕胎圈卸除臂自身的第一端部)旋转,从而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抵靠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与轮胎接触并且至少部分被插入轮胎和对应的轮辋之间,以将轮胎胎圈与车轮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胎圈卸除臂干扰轮胎,胎圈卸除臂包括沿着基本上水平的轴线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第一区段连接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
更具体地,胎圈卸除臂的第二区段和第一区段彼此形成一定角度,使得当胎圈卸除器工具移动到靠近车轮以执行胎圈卸除时,车轮在由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限定的凹部或弓形部分内,而不干扰胎圈卸除臂。
在胎圈卸除器工具的动作之后,将胎圈卸除臂移开,车轮围绕其轴线旋转,并且胎圈卸除臂再次移动得更靠近车轮,使得胎圈卸除器工具可以在另一点上操作以分离胎圈(胎圈的另一个部分)。重复胎圈卸除器工具的来回移动,直到胎圈完全脱离轮辋的环形边缘。
当胎圈卸除结束时,最后一次启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胎圈卸除臂围绕第二旋转轴线(即,围绕胎圈卸除臂自身的第一端部)旋转,从而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抵靠表面移动,以允许车轮被载到车轮保持器单元上。
为了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轮胎更换机器包括安装在胎圈卸除臂上的驱动元件。
有利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驱动元件直接安装在胎圈卸除臂上这一事实允许操作者以简单、不复杂的方式控制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远离胎圈卸除臂的移动,而不会失去对前进移动的控制,由此防止对轮胎和/或轮辋造成损坏。
驱动元件交替地采用前进位置和返回位置,在前进位置,驱动元件驱动胎圈卸除器工具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抵靠表面移动,在返回位置,驱动元件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抵靠表面移动。
驱动元件还被构造为采用中间位置,在中间位置,驱动元件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将胎圈卸除臂保持静止。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是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由操作者抓握以控制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从而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车轮前进,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车轮移动和将胎圈卸除器工具保持在中间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第一方向与前进位置相对应,第二方向与返回位置相对应。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包括能够围绕对应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手柄、环、旋钮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包括操作者可抓握的手柄以及在手柄的沿着旋转轴线的一个端部处的控制环,该控制环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旋转,以便移动胎圈卸除器工具。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旋转轴线是水平的。
在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从胎圈卸除臂延伸并且被构造为支撑手柄和控制环,以便将手柄和控制环保持在距地板的在人体工程学上便于操作者使用的高度处。
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在驱动元件上操作以使驱动元件弹性地返回到中间位置的弹性返回机构。
换句话说,当(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旋转的)驱动元件被释放时,也就是说,当操作者放开驱动元件时,弹性返回元件将驱动元件带回到中间位置,使得它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并将胎圈卸除臂保持在当前位置。
因此,在使用中,操作者用一只手抓住驱动元件并使它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胎圈卸除臂围绕第一端部旋转,从而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车轮。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操作者抓握手柄并使控制环在第一方向上旋转。
当胎圈卸除器工具已经牢固地接合车轮时,操作者放开手柄,由于弹性返回机构,手柄移动到中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处于备用状态,以将胎圈卸除臂以及因此将胎圈卸除器工具保持在到达的位置。
当拆卸胎圈时,操作者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驱动元件。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操作者抓握手柄并使控制环在第二方向上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使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使胎圈卸除臂围绕第一端部旋转,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车轮移动,从而允许另一个车轮被放置在其位置,或者允许相同的车轮重新定位,使得胎圈卸除器工具可作用在轮胎的另一个点上以完全卸下胎圈。
在该移动期间,驱动元件也可以被释放,并且由于弹性返回元件,驱动元件移动到中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处于备用状态,以将胎圈卸除臂以及因此将胎圈卸除器工具保持在操作者释放驱动元件时它们到达的位置。
驱动元件可以被释放使得胎圈卸除臂以及因此胎圈卸除器工具保持在当前位置是特别有利的,尤其是当胎圈卸除器致动器被驱动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车轮移动时。
特别地,驱动元件可以被释放,使得胎圈卸除臂保持在胎圈卸除器工具在其上操作的闭合位置和胎圈卸除器工具已经达到其最大行程末端(即,第二连接点在远离第一连接点的最大距离处)的打开位置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这一事实允许不同尺寸的车轮被相同的机器快速且容易地处理。
而且,由于胎圈卸除器工具已经基本上处于正确位置,因此,无论机器是否必须在同一个车轮上(在胎圈的另一个点处)操作或者它是否必须在与先前的车轮相同尺寸的另一个车轮上操作,机器都更快速地执行胎圈卸除。
实际上,胎圈卸除臂保持处于当驱动元件移动到中间位置时它所占据的位置并且保持该位置直到驱动元件再次旋转,这一事实意味着,每次必须拆卸胎圈时,胎圈卸除器工具都不必移动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所允许的远离抵靠表面的最大距离。
更详细地,对于小于轮胎更换机器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的车轮,胎圈卸除臂可以在任何中间位置处被释放这一事实意味着,当待执行胎圈卸除的车轮需要定位时或当它在胎圈卸除完成之后需要被移除时,胎圈卸除器工具不必完全打开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所允许的它距车轮的最大距离,这又意味着减少了胎圈卸除时间。
例如,如果轮胎需要被移除的车轮的尺寸相对较小并且使得即使在不将胎圈卸除器工具移动到距车轮的最大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车轮抵靠抵靠表面放置,那么驱动元件可用于将胎圈卸除器工具定位和保持在其未完全打开的位置(即,在中间位置),同时仍然允许车轮定位。
观察到,当致动元件处于中间位置时,它将胎圈卸除臂固定(锁定)在胎圈卸除臂的当前位置(即,胎圈卸除臂在致动元件位于中间位置的时刻所处的位置);当前位置可以是胎圈卸除臂的端部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通常来讲,当前位置在端部位置之间的中间)。
例如,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由五通阀控制,该五通阀具有分别与驱动元件的前进位置、返回位置和中间位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
优选地,阀定位在框架内。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通过软管与手柄连接以获得气动驱动系统。
替代地,阀与手柄连接以获得机械或电驱动系统。
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臂。
如附图所示,提升臂能在与抵靠表面平行的平面中移动。
提升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限定用于搁置车轮的水平表面。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平台被制成刚性台的形式,该刚性台设有至少一个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适于限定斜坡以使车轮更容易在其上滚动到位。
优选地,支撑平台具有横向于抵靠表面延伸的两个引导部分,以便更容易将车轮从支撑平台的任一侧装载到其上(通过滚动)。
替代地,支撑平台可以包括多个辊,每个辊具有垂直于抵靠表面的旋转轴线。
有利地,当车轮旋转时,辊使车轮更容易围绕其轴线旋转,以允许胎圈卸除器工具作用在轮胎胎圈的不同点上,从而完全卸下胎圈。
支撑平台与提升臂连接并且能在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在降低位置,支撑平台能够接收要从地板提升的车轮,在升高位置,支撑平台被提升以使得更容易将车轮放置在车轮保持器单元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铰接于提升臂的第一端部以围绕第一端部自身旋转。
更详细地看,提升装置包括连接杆,该连接杆被构造为与提升臂一起限定四连杆机构,用于在支撑平台从降低位置移动到升高位置时以及从升高位置移动到降低位置时保持支撑平台平行于地板。在这种情况下,当车轮被提升时,不存在支撑平台倾斜以及车轮掉落的风险。
胎圈卸除器单元还包括提升致动器,该提升致动器与提升臂连接以使支撑平台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致动器在介于提升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铰接点处与提升臂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臂围绕铰链点枢转。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致动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由盒形主体限定的隔室中,该盒形主体可操作地与框架的侧部联接并且具有限定抵靠表面的侧壁。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臂从盒形主体的横向于抵靠表面定向的一侧突出。更具体地,提升臂朝向框架的前部前方的区域突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多个控制装置,该多个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提升/降低支撑平台并且使车轮保持器单元旋转。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被体现为从框架的前部突出的踏板的形式。
至少一个踏板被构造为用于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降低或提升。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踏板被构造为用于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降低,而另一个踏板被构造为用于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提升。
替代地,可以使用同一踏板来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降低和提升两者。
多个踏板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车轮保持器单元旋转的踏板。
替代地,代替踏板,例如可以在机器上存在用于生成无线命令的控制按钮,通过该无线命令例如使车轮保持器单元旋转。
因此,在使用中为了将车轮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提升,操作者将车轮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并且移动到框架的前面。接下来,操作者操作一个控制装置以启动提升致动器。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致动器被构造为将提升臂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地板。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引导部分,将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车轮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倾卸。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将轮胎安装到对应的车轮轮辋上和从对应的车轮轮辋上卸下的轮胎更换机器的步骤。
轮胎更换机器包括车轮保持器单元,该车轮保持器单元能围绕第一竖直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构造为支撑要在其上卸下或装上相应的轮胎的车轮轮辋。
该机器还包括具有前部和侧面(或侧面部分)的框架。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轮胎更换机器包括胎圈卸除器单元,该胎圈卸除器单元安装在框架的侧面上并且被构造为使轮胎胎圈与车轮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
为了拆卸胎圈,将车轮定位成使得轮胎胎面搁置在地板上并且车轮的一个侧壁与抵靠表面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抵靠表面直接形成在框架的侧面部分上。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轮胎更换机器包括盒形主体,该盒形主体可操作地与框架的侧面联接并且具有限定抵靠表面的壁。在这种情况下,盒形主体可以可移除地或固定地与框架连接。
胎圈卸除器单元还包括铰接于框架以围绕第二竖直轴线旋转的胎圈卸除臂。更具体地,胎圈卸除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铰接于框架,安装在胎圈卸除臂的第二端部上的桨形的胎圈卸除器工具可操作地与第二端部连接。
胎圈卸除臂在平行于地板的平面中旋转,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和远离车轮移动,从而将轮胎胎圈与轮辋分离。
胎圈卸除器单元还包括胎圈卸除器致动器,该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与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和远离抵靠表面移动。
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具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在第一连接点,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与框架连接,第二连接点是可调节的以便限定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多个连接构造,该多个连接构造与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多个最大距离相对应。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具有杆,该杆在第一连接点(在框架上,例如,在框架内)和第二连接点(在胎圈卸除臂上)之间互连。杆可以包括柄和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固定到柄上以限定柄的延伸部,并且能与胎圈卸除臂互连。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点由管状主体和在胎圈卸除臂上形成的接收块之间的互连来限定。
例如,管状主体具有沿着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长度对齐的多个座。
每个座被构造为接收调节元件以调节第二连接点相对于第一连接点可达到的最大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管状主体还设有被构造为接收调节元件的座。
例如,管状主体插入到接收块中,使得管状主体的一个座与接收块的座对齐,因此调节元件可以插入穿过对齐的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连接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第二端部以限定连接构造的步骤,该连接构造与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的最大距离相对应。在连接步骤期间,管状主体被插入到接收块中,使得管状主体的一个座与接收块的座对齐。
接下来,将调节元件插入到对齐的座中,以便在接收块内互连管状主体,以限定由第二连接点相对于第一连接点可穿过的“距离间隔”。
如果需要改变该间隔,则该方法包括借助于调节元件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从一个连接构造切换到另一个连接构造的步骤。根据管状主体的哪个座与接收块的座对齐,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同,使得可以基于必须从其轮辋上移除轮胎的车轮的尺寸来调整胎圈卸除臂的移动。
在调节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之后,该方法包括定位必须从其轮辋上移除轮胎的车轮的步骤。在该步骤期间,车轮被定位成使得轮胎的侧壁与抵靠表面接触并且轮胎胎面搁置在支撑表面上。
胎圈卸除器单元还包括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与胎圈卸除臂连接并且被构造为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
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将驱动元件定位在前进位置的步骤,在该前进位置,驱动元件驱动胎圈卸除器工具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抵靠表面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能围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包括操作者可抓握的手柄和在手柄的一个端部处的控制环。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使控制环在与前进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步骤。
通过这样做,胎圈卸除臂围绕第一端部旋转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向上移动到抵靠在轮胎上。
然后,该方法包括使用胎圈卸除器工具将车轮轮胎的胎圈与车轮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的步骤。
接下来,该方法包括将驱动元件定位在返回位置的步骤,在返回位置,驱动元件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抵靠表面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使控制环在与返回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步骤。
为了完全拆卸胎圈,在多个成角度地间隔开的部分上重复使用胎圈卸除器工具将车轮轮胎的胎圈与车轮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的步骤,直到整个胎圈完全卸下。
实际上,一旦胎圈的一部分已经被分离,就使车轮围绕其轴线转动,并且重复使用胎圈卸除器工具分离胎圈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驱动元件还被构造为采用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驱动元件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将胎圈卸除臂保持静止。
更详细地,处于中间位置的驱动元件允许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保持在备用状态,以将胎圈卸除臂保持在其当前占据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将驱动元件定位在中间位置的步骤。该步骤可以在胎圈卸除臂使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车轮移动时或在其使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车轮移动时执行。
有利地,胎圈卸除臂保持处于当驱动元件移动到中间位置时的位置并且保持该位置直到驱动元件再次旋转,这一事实意味着,每次必须拆卸胎圈时,胎圈卸除器工具都不必移动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所允许的远离抵靠表面的最大距离。这使胎圈卸除更快且更容易。
此外,胎圈卸除臂保持处于当胎圈卸除臂移动到中间位置时它所占据的位置并且保持该位置直到驱动元件再次旋转,这一事实意味着,当胎圈脱离轮辋时,防止胎圈卸除器工具不受控地继续移动,这又意味着防止对轮胎和/或轮缘造成损坏。
另一个优点源于驱动元件的结构,尤其是在它包括手柄和控制环的情况下。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元件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易于抓握和移动。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轮胎更换机器还包括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臂和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限定用于搁置车轮的水平表面。
支撑平台与提升臂连接并且能在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在降低位置,支撑平台能够接收要从地板提升的车轮,在升高位置,支撑平台被提升以使得更容易将车轮放置在车轮保持器单元上。
提升装置还包括提升致动器,该提升致动器与提升臂连接以使支撑平台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致动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由盒形主体限定的隔室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胎圈卸除步骤期间,支撑平台处于降低位置,并且车轮的侧壁优选地与抵靠表面接触。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轮可以具有完全搁置在支撑平台上的轮胎胎面。替代地,车轮可以具有搁置在地板上的轮胎胎面。在后一种情况下,当胎圈卸除已经完成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车轮移动到支撑平台上,因此可以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运送车轮。
当胎圈卸除器工具已经完成胎圈卸除步骤时,该方法包括通过在降低位置将车轮装载到支撑平台上,然后提升支撑平台来提升车轮的步骤。
在该步骤中,支撑平台能沿着平行于抵靠表面的平面移动,并且通过例如连接杆保持平行于地板,连接杆被构造为与提升臂一起限定四连杆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车轮移动到车轮保持器单元附近并且倾卸到支撑板上,因此它可以被驱动得旋转以完成轮胎从轮辋的移除。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轮胎更换机器包括多个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由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执行的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提升或降低的步骤,以及由控制装置执行的启动车轮保持器单元以使其旋转的步骤。
有利地,该方法特别有效且易于实施。
有利地,该方法不仅允许将胎圈与轮辋分离,而且还允许将车轮快速地运送到车轮保持器单元。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轮胎更换机器的实施方式和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的、因此非限制性的描述中更清楚。
下面参照附图阐述描述,附图仅是为了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的目的而提供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轮胎更换机器的立体图,其中胎圈卸除器工具处于远离抵靠表面的位置;
图2A示出了轮胎更换机器的立体图,其中支撑平台处于降低位置;
图2B示出了图2A的细节;
图3A和图3B示出了处于两种不同操作构造的轮胎更换机器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轮胎更换机器在使用期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附图标记100表示轮胎更换机器,该轮胎更换机器包括车轮保持器单元200,该车轮保持器单元能围绕第一竖直旋转轴线X旋转并且被构造为支撑要在其上卸下或装上相应的轮胎P的车轮轮辋C。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车轮保持器单元200设有支撑板,在移除或安装轮胎时,轮辋C固定到该支撑板上。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框架400,框架400搁置在地板上并且具有前部400a和侧面400b。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框架400具有盒的形状,车轮保持器单元200从该盒的顶壁400c突出。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安装在框架400的侧面400b上并且包括抵靠表面S的胎圈卸除器单元300,抵靠表面S被构造为接收车轮R,其中胎面B搁置在处于地板水平的支撑表面A上并且侧壁抵靠在抵靠表面S上。
术语“支撑表面”可以用于表示地板本身或被构造为将车轮R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提升的支撑平台502,如下面详细所述。
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还包括胎圈卸除臂301,胎圈卸除臂301铰接于框架400以围绕平行于第一竖直轴线X的第二竖直轴线Y旋转。
胎圈卸除臂301包括第一端部301a和第二端部301b,第一端部301a铰接于框架400,特别是铰接于其侧面400b。
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还包括安装在胎圈卸除臂300上的(例如,桨形的)胎圈卸除器工具302。
更详细地,胎圈卸除器工具302安装在胎圈卸除臂300的第二端部301b上。
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被构造为围绕竖直调节轴线Z1(即,与第一旋转轴线X平行的轴线)(图2A)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与胎圈卸除臂301的第二端部301b联接,因此它能够围绕竖直调节轴线Z1旋转。这个方面特别有利,因为它允许基于要从其轮辋C上移除轮胎P的车轮R的宽度来调节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的位置。
作为上述调节的替代或补充,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被构造为围绕水平调节轴线Z2(即,垂直于竖直调节轴线Z1的轴线)(图2)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与胎圈卸除臂301的第二端部301b联接,因此它能够围绕水平调节轴线Z2旋转。这个方面特别有利,因为它允许基于要从其轮辋C上移除轮胎P的车轮R的直径来调节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的位置。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与胎圈卸除臂301连接,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和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从而将轮胎P的胎圈与和抵靠表面S接触的车轮R的轮辋C的环形边缘分离。
换句话说,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被构造为使胎圈卸除臂301围绕第一端部301a旋转,以将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或远离适当地抵靠抵靠表面S定位的车轮R运送(图3A和图3B)。
更详细地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具有在框架400内部的第一连接点处互连的第一端部,以及能在第二连接点处与胎圈卸除臂301连接的第二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具有柄303b和管状主体303a,柄303b突出穿过在框架400中形成的合适的孔,管状主体303a固定到柄303b上。
第二连接点是可调节的以限定多个连接构造,该多个连接构造与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多个最大距离相对应。
换句话说,通过调节第二连接点,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发生变化,当胎圈卸除臂301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移动时,胎圈卸除臂301扫过的角度也发生变化。
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点由管状主体303a和在胎圈卸除臂301上形成的接收块之间的互连、优选插入配合来限定。
管状主体303a具有沿着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长度对齐的多个座303a’。
每个座303a’被构造为接收调节元件306。
在这种情况下,管状主体303a插入到接收块中,接收块又设有能够接收调节元件306的座。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哪个座303a’与接收块的座对齐,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同,使得可以基于必须从其轮辋C上移除轮胎P的车轮R的尺寸来调整胎圈卸除臂301的移动(图2B)。
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元件306可用于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从一个连接构造切换到另一个连接构造。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调节元件306包括联接销,该联接销被构造为限定第一连接点相对于第二连接点的不同位置。
因此,在使用中,为了将轮胎P的胎圈与车轮R的轮辋C分离,将车轮放置成使得它的侧壁与抵靠表面S接触并且轮胎胎面B搁置在支撑表面A上。
接下来,定位调节元件306以限定预定的连接构造,也就是说,限定第二连接点相对于第一连接点可达到的最大距离。
此后,启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使胎圈卸除臂301围绕第二旋转轴线Y(即,围绕胎圈卸除臂301自身的第一端部301a)旋转,从而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抵靠表面S。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与轮胎P接触并且至少部分地被插入轮胎P和对应的轮辋C之间,以将轮胎P的胎圈与轮辋C的环形边缘分离。
例如,如图3B所示,当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移动到靠近车轮R以拆卸胎圈时,胎圈卸除臂301和轮胎P之间的干涉由以下事实来防止:胎圈卸除臂301包括沿着基本上水平的轴线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第一区段连接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
更具体地,胎圈卸除臂301的第二区段和第一区段彼此形成一定角度,使得当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移动到靠近车轮R以执行胎圈卸除时,车轮R在由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限定的凹部或弓形部分内,而不干扰胎圈卸除臂301。
为了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因此驱动胎圈卸除臂301,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安装在胎圈卸除臂301上的驱动元件304。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304安装在支撑杆307的远离胎圈卸除臂301延伸的端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驱动元件304交替地采用前进位置和返回位置,在前进位置,驱动元件304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抵靠表面S移动,在返回位置,驱动元件304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
换句话说,当驱动元件304采用前进位置时,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使胎圈卸除臂301(和与其连接的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移动到靠近抵靠表面S,因此靠近车轮R(图3B)。另一方面,当驱动元件304采用返回位置时,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使胎圈卸除臂301(和与其连接的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因此远离车轮R(图3A)。
驱动元件304还被构造为采用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驱动元件304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静止。
换句话说,在中间位置,驱动元件304将致动器保持在备用状态,使得后者既不缩回也不延伸,并且将胎圈卸除臂301(因此将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保持在当前位置。
观察到,当驱动元件304处于中间位置时,它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固定(和锁定)在胎圈卸除臂的当前位置(即,胎圈卸除臂在致动元件位于中间位置的时刻所处的位置)。胎圈卸除臂301的“当前位置”可以是胎圈卸除臂的端部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通常来讲,当前位置在端部位置之间的中间);当前位置由使用者决定,使用者将拆卸臂301停止在使用者使驱动元件304处于中间位置的时刻拆卸臂301所处的位置。
胎圈卸除臂301可被保持(固定和锁定)在不同于其靠近车轮R或尽可能远离车轮R的中间位置(并且更一般地,使用者决定的在胎圈卸除臂301的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处,这一事实使得胎圈更快地分离,特别是因为使用者通常处理一排中的相同类型(和尺寸)的多个车轮。
在现有技术的轮胎更换机器100中,胎圈卸除臂301能在靠近车轮的位置(图3B)与它尽可能远离车轮的位置(即,当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已到达其行程末端时胎圈卸除臂301所占据的位置,图3A)之间移动,与现有技术的轮胎更换机器100不同,在本发明的轮胎更换机器100中,胎圈卸除臂301可停止在任何中间位置(图4)。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304能在与前进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方向上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与返回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W(优选是水平的)旋转。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304包括操作者可抓握的手柄304a以及控制环304b,手柄304a涂覆有例如橡胶,控制环304b装配在手柄304a的沿着旋转轴线W的一个端部处并且根据上述内容能旋转,以便移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在驱动元件304上操作以使驱动元件304弹性地返回到中间位置的弹性返回机构。
换句话说,当(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旋转的)驱动元件304被释放时,也就是说,当操作者放开驱动元件304时,弹性返回元件将驱动元件304带回到中间位置,使得它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并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在当前位置。
参照所示的实施方式,当用一只手可操作地抓住手柄304a以将控制环304b保持在旋转位置的操作者释放控制环304b时,控制环304b移动回到中间位置,使得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在它在控制环304b被释放时所处的位置。
在替代实施方式中,控制环304b可以集成在手柄304a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移动胎圈卸除臂301,用一只手可操作地抓住手柄304a的操作者使手柄旋转到前进位置或返回位置。
在使用中,一旦车轮R已经被定位成侧壁与抵靠表面S接触并且轮胎胎面B在支撑表面A上,操作者就将一只手可操作地放置在手柄304a上并且使控制环304b在第一方向上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被驱动为使胎圈卸除臂301围绕第一端部301a旋转,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与车轮R接触。
当胎圈卸除器工具302已经牢固地接合车轮R时,操作者放开手柄304,由于弹性返回机构,手柄304移动到中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处于备用状态,以将胎圈卸除臂301以及因此将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保持在到达的位置。
如图3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插入轮胎P和轮辋C之间,以便分离胎圈。
接下来,操作者使控制环304b在第二方向上旋转,并且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使胎圈卸除臂301围绕第一端部301a旋转,从而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远离车轮R移动。
当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被移开时,并且即使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尚未到达其最大行程末端,操作者也可以再次释放控制环304b,并且由于弹性返回机构,其移动回到中间位置并且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静止。这允许重新定位车轮R以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在它上操作,或者用另一个车轮R替换它,而每次不必将胎圈卸除器工具302带回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行程所允许的最大距离。
如图2A所示,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可以包括提升装置500,该提升装置500包括提升臂501。
如图1和图2A所示,提升臂501能在平行于抵靠表面S的平面中移动。
这防止了提升臂501从框架400突出,因此减小了轮胎更换机器100的总体尺寸。
提升装置500包括支撑平台502,支撑平台502限定用于搁置车轮R(图4)的水平表面。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平台502被制成刚性台的形式,该刚性台设有至少一个引导部分502a,该引导部分适于限定斜坡以使车轮R更容易在其上滚动到位。
支撑平台502大致为矩形形状,其长边平行于框架400的侧面400b设置。
支撑平台502与提升臂501连接并且能在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在降低位置,支撑平台502能够接收要从地板提升的车轮R,在升高位置,支撑平台502被提升以使得更容易将车轮R放置在车轮保持器单元200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502位于基本上面对框架400的侧面400b的位置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502铰接于提升臂501的第一端部以围绕第一端部自身旋转。
提升臂501(因此支撑平台502)在平行于侧面400b或抵靠表面S的平面中移动。
提升装置500包括连接杆,该连接杆被构造为与提升臂501一起限定四连杆机构,用于在支撑平台502从降低位置移动到升高位置时以及从升高位置移动到降低位置时保持支撑平台502平行于地板。在这种情况下,当车轮R被提升时,不存在支撑平台502倾斜以及车轮R掉落的风险。
提升装置500还包括提升致动器,该提升致动器与提升臂501连接以使支撑平台502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致动器在介于提升臂50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铰接点处与提升臂501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臂501围绕铰链点枢转。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致动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由盒形主体600限定的隔室中,该盒形主体600可操作地与框架400的侧面400b联接并且具有限定抵靠表面S的侧壁。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臂501从盒形主体600的横向于抵靠表面S定向的一侧突出。更具体地,提升臂501朝向框架400的前部400a前方的区域突出。
换句话说,提升臂501平行于框架400的侧面400b并且在前部400a处从盒形主体600突出,而提升致动器501插入在由盒形主体600本身限定的隔室中。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盒形主体600可移除地与框架400的侧面400b连接,使得它可以在必要时被移除。
为了进一步便于将车轮R装载到车轮保持器单元200上,提升装置500包括辅助平台503,辅助平台503与提升臂501形成一体并且被构造为限定车轮R的附加支撑表面。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辅助平台503沿着提升臂501平行于框架400的侧面400b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辅助平台503的宽度小于支撑平台502的宽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辅助平台503也包括引导部分503a,引导部分503a限定朝向支撑平台502倾斜的斜坡,该斜坡被构造为使车轮R更容易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移动。
换句话说,辅助平台503的面对支撑平台502的边缘朝向支撑平台502弯曲以限定朝向支撑平台502自身倾斜的斜坡。
辅助平台503还包括横向于提升臂501定向并且被构造为用作车轮R的机械止动件的止动部分503b。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止动部分503b由边缘、特别是由辅助平台503的面对盒形主体600并弯曲形成翼部的边缘限定。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止动部分503b可与辅助平台503分离并且可逆地安装在其上。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多个控制装置。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被体现为从框架400的前部400a突出的踏板700的形式。
至少一个踏板被构造为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降低和/或提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踏板被构造为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降低,而另一个踏板被构造为启动提升致动器以进行提升。
多个踏板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旋转的踏板。
因此,在使用中,为了将车轮R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提升,操作者将车轮R滚动到支撑平台502上。
接下来,操作者操作一个控制装置以启动提升致动器。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致动器被构造为将提升臂501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地板,使得辅助平台503与处于升高位置(图1和图4)的支撑平台502并置。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引导部分503a,放置在支撑平台502上的车轮R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倾卸。
更具体地,使车轮R围绕竖直轴线(垂直于支撑平台502)旋转,使得轮胎胎面B面对引导部分503a,引导部分503a限定朝向辅助平台503倾斜的斜坡。接下来,使车轮R在引导部分503a上朝向辅助平台503滚动。此后,一旦车轮R在辅助平台503上,就使车轮R围绕竖直轴线再次旋转,以便将车轮R定位成轮辋C平行于框架400的侧面,因此车轮R然后可以容易地倾覆。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轮胎更换机器100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将轮胎P安装到车辆车轮R的对应的轮辋C上和从车辆车轮R的对应的轮辋C上卸下的轮胎更换机器100的步骤。
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车轮保持器单元200,该车轮保持器单元能围绕第一竖直旋转轴线X旋转并且被构造为支撑要例如通过工作头T在其上卸下或装上相应的轮胎P的车轮R的轮辋C。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具有前部400a和侧面400b的框架400。
轮胎更换机器100还包括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胎圈卸除器单元300安装在框架400的侧面400b上并且包括抵靠表面S,该抵靠表面S被构造为接收车轮R的侧壁,其中胎面B搁置在处于地面水平的支撑表面A上。
换句话说,胎圈卸除器单元300是地板安装单元,车轮R以一个侧壁靠在抵靠表面S上并且轮胎胎面B在地板上或支撑平台502上而搁置在地板安装单元上。在后一种情况下,支撑平台502是用于支撑车轮R使得车轮R不直接搁置在地板上的水平表面。
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还包括铰接于框架400以围绕第二竖直轴线Y旋转的胎圈卸除臂301。
胎圈卸除臂301包括铰接于框架400的第一端部301a和胎圈卸除器工具302可操作地安装在其上的第二端部301b。
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是桨形的,使得它可以插入轮胎P的胎圈和轮辋C的环形边缘之间以将胎圈与其分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能围绕竖直调节轴线Z1和/或围绕水平调节轴线Z2旋转,以便根据车轮R的尺寸来调节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调节步骤,在该步骤中围绕竖直调节轴线Z1和/或围绕水平调节轴线Z2调节胎圈卸除器工具302。
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还包括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与胎圈卸除臂301连接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和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从而将轮胎P的胎圈与和抵靠表面S接触的车轮R的轮辋C的环形边缘分离。在轮胎P上的不同的成角度地间隔开的点处多次重复分离胎圈的步骤,以便将胎圈与轮辋C完全分离。
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延伸和缩回,以使胎圈卸除臂301围绕其第一端部301a旋转,从而向前或向后移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能相对于车轮R达到的最大距离是可调节的。更详细地看,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在框架400内的抵靠表面S附近的第一连接点处互连,该第二端部在第二连接点处与胎圈卸除臂301互连。
第二连接点是可调节的以限定多个连接构造,该多个连接构造与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多个最大距离相对应。
换句话说,通过调节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发生变化,当胎圈卸除臂301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移动时,胎圈卸除臂301扫过的角度也发生变化。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第二端部连接到胎圈卸除臂301以限定与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的最大距离相对应的连接构造的步骤。
为了改变第二连接点可达到的距离,如果需要,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被构造为改变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可能行程的调节元件306,该调节元件优选地为销。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调节元件306调节第二连接点来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从一个连接构造切换到另一个连接构造的步骤。
在这种情况下,调节第二连接点使得其与第一连接点的最大距离不同于先前的最大距离。
因此,该方法包括调节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的行程的步骤,接着是定位将要从对应的轮辋C上移除轮胎P的车轮R的步骤。
在该步骤中,将车轮R搁置成一个侧壁靠在抵靠表面S上,而胎面B可以搁置在地板上或提升装置500的支撑平台502(如果存在)上,提升装置500被构造为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提升车轮R。
如图2A所示,胎圈卸除器单元300还包括驱动元件304,该驱动元件304与胎圈卸除臂301连接并且被构造为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驱动元件304采用前进位置,在该前进位置,驱动元件304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抵靠表面S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将驱动元件304定位在前进位置的步骤。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304包括操作者可抓握的手柄304a和在手柄304a的一个端部处的控制环304b。在这种情况下,定位步骤与使控制环304b在与前进位置对应的第一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W(优选是水平的)旋转的步骤相对应。
接下来,该方法包括使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将车轮R的轮胎P的胎圈与轮辋C的环形边缘分离的步骤。
一旦胎圈被分离,该方法包括将驱动元件304定位在返回位置的步骤,在返回位置,驱动元件304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使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元件304包括手柄304a和控制环304b,因此定位步骤与使控制环304b在与返回位置相对应的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W旋转的步骤相对应。
换句话说,当驱动元件304采用前进位置时,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使胎圈卸除臂301(和与其连接的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移动到靠近抵靠表面S,因此靠近车轮R。另一方面,当驱动元件304采用返回位置时,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使胎圈卸除臂301(和与其连接的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远离抵靠表面S移动,因此远离车轮R。
驱动元件304还被构造为采用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驱动元件304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静止。
换句话说,在中间位置,驱动元件304将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保持在备用状态,使得后者既不缩回也不延伸,并且将胎圈卸除臂301(因此将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保持在当前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驱动元件304定位在中间位置的步骤,在中间位置,驱动元件304停止驱动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以将胎圈卸除臂301保持静止。该步骤可以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朝向车轮移动时执行,使得在分离胎圈之后,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不损坏轮胎P或轮辋C,或者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远离车轮移动时执行,以便加速胎圈卸除操作。
将移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的步骤重复多次,直到胎圈完全脱离相应的轮辋C。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旦胎圈与轮辋C分离,车轮R就可由机器100的其他部件进行其他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车轮R必须被提升并放置在支撑板上。
为了将车轮R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提升,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提升装置500。
提升装置500包括提升臂501和支撑平台502。
支撑平台502限定用于搁置车轮R的水平表面,并且与提升臂501连接以能在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在降低位置,支撑平台502能够接收要从地板提升的车轮R,在升高位置,支撑平台502被提升以使得更容易将车轮R放置在车轮保持器单元200上。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胎圈卸除操作期间,支撑平台502处于降低位置,并且车轮R以其侧壁与抵靠表面S接触。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胎圈卸除操作期间,车轮R以轮胎胎面B搁置在支撑平台502上。
替代地,在胎圈卸除步骤之后,该方法包括将车轮R(例如,通过将其滚动)放置在支撑平台502上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沿着地板滚动车轮R并在降低位置将车轮R装载到支撑平台502上来提升车轮R。
换句话说,将车轮R放置在支撑平台502上,然后将其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提升。
支撑平台502通过提升致动器而移动,提升致动器与提升臂501连接以使支撑平台502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致动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由盒形主体600限定的隔室中,盒形主体600可操作地与框架400的侧面400b联接并且具有限定抵靠表面S的侧壁。
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臂501从盒形主体600的横向于抵靠表面S定向的一侧突出。更具体地,提升臂501朝向框架400的前部400a前方的区域突出。
一旦车轮R已经被提升,就将它放置并固定到旋转的车轮保持器单元200上。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装置500包括辅助平台503,辅助平台503与提升臂501形成一体并且被构造为限定车轮R的附加支撑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由提升致动器执行的将提升臂501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地板并且辅助平台503与支撑平台502并置的步骤,其中支撑平台502处于升高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包括使车轮R围绕竖直轴线(垂直于支撑平台502)旋转使得轮胎胎面B面对辅助平台503的步骤,以及使车轮R沿着引导部分503a滚动以将车轮R定位在辅助平台503上的步骤。接下来,该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使车轮R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以使轮辋C回到与框架400的侧面平行并且使车轮R朝向车轮保持器单元200倾卸。
在倾卸之后,启动车轮保持器单元200。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从框架400的前部400b突出的多个控制装置,例如踏板700。
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支撑平台502以便于将车轮R放置在车轮保持器单元200上的步骤、降低支撑平台502以从地板接收车轮R的步骤和使车轮保持器单元200旋转的步骤是通过多个控制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的。
本发明实现了预设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特别地,本公开的轮胎更换机器100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起来快速且容易并且在处理不同尺寸的车轮时通用。
有利地,能够在中间位置释放驱动元件304使得胎圈卸除器致动器303将胎圈卸除器工具302保持在期望位置处使得能够减少胎圈卸除操作所需的时间。
有利地,能够执行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的双重调节使轮胎更换机器100通用且易于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轮R。
有利地,定位驱动元件304提供了对胎圈卸除器工具302的更大控制,而不必使用踏板控制单元。
有利地,其中提升致动器被插入其中的盒形主体600的存在以及因此提升臂501的定位允许减小轮胎更换机器100的总体尺寸,使其更紧凑,但是同时符合人体工学。
有利地,盒形主体600可以从框架400移除的事实允许进一步减小临时移除提升装置500时的轮胎更换机器100的尺寸。
在一个例子中,轮胎更换机器100(轮胎更换机器100的胎圈卸除器单元300)包括喷嘴308,喷嘴308被构造为喷射润滑流体。轮胎更换机器100包括润滑流体贮存器,喷嘴与所述贮存器流体连通。喷嘴308支撑在胎圈卸除臂301上(例如,在胎圈卸除器工具302附近),使得喷嘴308可将润滑流体喷射在轮胎P的胎圈上,特别是轮辋凸缘的轮胎抵靠的区域中。在操作上,当胎圈卸除臂301处于靠近或接近布置在抵靠表面处的车轮的位置时,喷嘴308将润滑流体喷射在轮胎P的胎圈上。
此外,驱动元件304包括与喷嘴308连接的喷射指令件304c,用于响应于喷射指令件304c的使用者的启动而命令润滑流体的喷射。
喷射指令件304c可以作为相对于控制环304b的单独的指令件(例如,按钮)来提供;替代地,喷射指令件304c可以集成在控制环304b中。优选地,喷射指令件304c定位在手柄304a附近,例如在手柄304a的一个端部处,使得喷射指令件304c可以由使用者用抓住(抓握)手柄304a的同一只手来启动。
同样地,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可以包括润滑步骤,其中润滑流体通过安装在胎圈卸除臂301上的喷嘴308喷射在轮胎P的胎圈上。优选地,喷嘴308响应于喷射指令件304c的启动而喷射润滑剂,喷射指令件304c可以由使用者通过抓握旋钮304a的手手动管理。
Claims (17)
1.一种轮胎更换机器,用于将轮胎安装到车辆车轮的对应的轮辋上和从车辆车轮的对应的轮辋上卸下,所述轮胎更换机器包括:
-车轮保持器单元,其能围绕第一竖直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构造为支撑要在其上卸下或装上相应的轮胎的车轮的轮辋;
-框架,其搁置在地板上并且具有前部和侧面;
-胎圈卸除器单元,其安装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侧面上并与所述框架连接,并且包括:
抵靠表面,其被构造为接收所述车轮,其中胎面搁置在处于地板水平的支撑表面上并且侧壁抵靠在所述抵靠表面上,
胎圈卸除臂,其铰接于所述框架以围绕第二竖直轴线旋转,
桨形的胎圈卸除器工具,其安装在所述胎圈卸除臂上,
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其与所述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使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和远离所述抵靠表面移动,从而将所述轮胎的胎圈与和所述抵靠表面接触并且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的所述车轮的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以及
驱动元件,其安装在所述胎圈卸除臂上并被构造为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所述驱动元件交替地采用前进位置和返回位置,在所述前进位置,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所述抵靠表面移动,在所述返回位置,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所述抵靠表面移动;
所述轮胎更换机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还被构造为采用中间位置,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驱动元件停止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将所述胎圈卸除臂保持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包括弹性返回机构,所述弹性返回机构在所述驱动元件上操作以使所述驱动元件弹性返回至所述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包括操作者可抓握的手柄以及位于所述手柄的一个端部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前进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返回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框架内部的第一连接点处互连,所述第二端部能在可调节的第二连接点处与所述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便限定多个连接构造,所述多个连接构造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多个最大距离相对应,所述轮胎更换机器包括用于将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从一个连接构造切换到另一个连接构造的调节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包括联接销,所述联接销被构造为限定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被构造为围绕竖直调节轴线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被构造为围绕水平调节轴线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由五通阀控制,所述五通阀具有分别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前进位置、所述返回位置和所述中间位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卸除臂包括沿着轴线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所述第一区段连接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以便不干扰所述轮胎。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提升臂,
-支撑平台,其限定用于搁置所述车轮的水平支撑表面,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提升臂连接并且能在降低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降低位置,所述支撑平台能够接收要从所述地板提升的所述车轮(R),在所述升高位置,所述支撑平台被提升以使得更容易将所述车轮放置在所述车轮保持器单元上,以及
-提升致动器,其与所述提升臂连接以使所述支撑平台在所述升高位置与所述降低位置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包括盒形主体,所述盒形主体具有限定所述抵靠表面的侧壁并且在内部限定隔室,其中所述提升致动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盒形主体的所述隔室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更换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卸除器单元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配置为喷射润滑流体并支撑在所述胎圈卸除臂上,使得所述喷嘴能够将所述润滑流体喷射在所述轮胎的胎圈上;
-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与所述喷嘴连接的喷射指令件,用于响应于所述喷射指令件的使用者的启动而命令所述润滑流体的喷射。
13.一种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将轮胎安装到车辆车轮的对应的轮辋上和从车辆车轮的对应的轮辋上卸下的轮胎更换机器,所述轮胎更换机器包括:
车轮保持器单元,其能围绕第一竖直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被构造为支撑要在其上卸下或装上相应的轮胎的车轮的轮辋;
具有前部和侧面的框架;
胎圈卸除器单元,其安装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侧面上并且包括:抵靠表面,所述抵靠表面被构造为接收所述车轮的侧壁,其中胎面搁置在处于地板水平的支撑表面上;胎圈卸除臂,所述胎圈卸除臂铰接于所述框架以围绕第二竖直轴线旋转;安装在所述胎圈卸除臂上的桨形的胎圈卸除器工具;胎圈卸除器致动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与所述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使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和远离所述抵靠表面移动,从而将所述轮胎的胎圈与和所述抵靠表面接触的所述车轮的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以及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胎圈卸除臂连接并且被构造为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
-定位其轮胎要从对应的轮辋上卸下的车辆的车轮;
-将所述驱动元件定位在前进位置,在所述前进位置,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朝向所述抵靠表面移动;
-使用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将所述车轮的轮胎的胎圈与所述车轮的轮辋的环形边缘分离;
-将所述驱动元件定位在返回位置,在所述返回位置,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使所述胎圈卸除器工具远离所述抵靠表面移动;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驱动元件定位在中间位置,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驱动元件停止驱动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以将所述胎圈卸除臂保持静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包括在所述胎圈卸除臂上的操作者可抓握的手柄以及在所述手柄的一个端部处的控制环,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控制环在与所述前进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步骤,以及使所述控制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与所述返回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方向上旋转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更换机器包括:
-多个控制装置;
-提升装置,其包括提升臂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限定搁置所述车轮的水平表面并且与所述提升臂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升所述支撑平台以便于将所述车轮放置在所述车轮保持器单元上的步骤和使所述车轮保持器单元旋转的步骤,这些步骤借助于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执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3和1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第一连接点处与所述框架互连,所述第二端部能在可调节的第二连接点处与所述胎圈卸除臂连接以便限定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第二端部的多个不同位置,并且其中所述轮胎更换机器包括调节元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以限定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对应的连接构造;
-通过使用所述调节元件调节所述第二连接点而将所述胎圈卸除器致动器从第一连接构造切换到第二连接构造。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包括润滑步骤,其中响应于由处理所述驱动元件的使用者对包括在所述驱动元件中的喷射指令件的启动,通过安装到所述胎圈卸除臂上的喷嘴将润滑流体喷射在所述轮胎的胎圈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T102022000018168 | 2022-09-06 | ||
IT102022000018168A IT202200018168A1 (it) | 2022-09-06 | 2022-09-06 | Macchina smontagomme e metodo per utilizzare una macchina smontagomm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56717A true CN117656717A (zh) | 2024-03-08 |
Family
ID=8405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43145.2A Pending CN117656717A (zh) | 2022-09-06 | 2023-09-06 | 轮胎更换机器及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75774A1 (zh) |
EP (1) | EP4335666A1 (zh) |
CN (1) | CN117656717A (zh) |
IT (1) | IT20220001816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1034726S1 (en) * | 2022-04-21 | 2024-07-09 | Hunter Engineering Company | Tire changer operator control conso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49760B (it) * | 1991-05-03 | 1995-03-17 | Sicesp Elettromeccaniche | Gruppo stallonatore ad elevata flessibilita' di impiego. |
US8347934B1 (en) | 2007-10-29 | 2013-01-08 | Hennessy Industries, Inc. | Lamintated clamp for a tire changer |
ITMO20110118A1 (it) | 2011-05-20 | 2012-11-21 | Giuliano Group Spa | Gruppo stallonatore per macchine smontagomme |
ITMO20130110A1 (it) * | 2013-04-23 | 2014-10-24 | Giuliano Group Spa | Gruppo stallonatore per macchine smontagomme o simili |
RU2670593C2 (ru) | 2014-03-14 | 2018-10-23 | СИКАМ С.р.л. | Узел для разбортовки |
RU2670592C2 (ru) * | 2014-03-25 | 2018-10-23 | СИКАМ С.р.л. | Станок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снятия шин |
US11148482B2 (en) * | 2015-11-10 | 2021-10-19 | Snap-On Equipment S.R.L. | Tyre changing machine |
-
2022
- 2022-09-06 IT IT102022000018168A patent/IT202200018168A1/it unknown
-
2023
- 2023-09-04 EP EP23195045.2A patent/EP433566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9-05 US US18/461,379 patent/US2024007577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9-06 CN CN202311143145.2A patent/CN11765671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T202200018168A1 (it) | 2024-03-06 |
US20240075774A1 (en) | 2024-03-07 |
EP4335666A1 (en) | 2024-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82882B2 (en) | Tire changing machine | |
US6886619B2 (en) | Tire assembling-release machine | |
JP3626088B2 (ja) | 自動車タイヤ取外し方法、およびタイヤ取外し装置 | |
CN117656717A (zh) | 轮胎更换机器及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 |
WO2018155027A1 (ja) | 昇降装置 | |
CA3129844A1 (en) | Adjustable span tine pallet jack | |
EP3915727A1 (en) | Floor grinding machine | |
CN108944288A (zh) | 适于安装于机动车辆上的轮胎拆卸设备和轮胎拆卸方法 | |
EP1253026B1 (en) | Lifting device for tyre removal machines | |
NL2003928C2 (en) | LOCKING DEVICE. | |
GB2042430A (en) | Bead breaker mechanism for a tyre changer machine | |
CN117656718A (zh) | 轮胎更换机器及轮胎更换机器的使用方法 | |
JP4112088B2 (ja) | ホイールドーリ | |
US4036474A (en) | Portable jack | |
US3441157A (en) | Auxiliary means for installing and dismantling a wheel of a car | |
JP4198501B2 (ja) | 高所作業車の作動制御装置 | |
US1224071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portable traffic delineators | |
US4324282A (en) | Tire changing apparatus | |
US6305453B1 (en) | Tire bead breaker | |
JPH1121838A (ja) | 清掃車両の清掃装置支持機構 | |
JP3364919B2 (ja) | 車両用リフタ | |
JPH081273Y2 (ja) | オートリフト | |
JPH057871Y2 (zh) | ||
JPH0250Y2 (zh) | ||
AU755408B2 (en) | Apparatus for use in changing tyr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