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0390A - 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30390A CN117630390A CN202210963481.0A CN202210963481A CN117630390A CN 117630390 A CN117630390 A CN 117630390A CN 202210963481 A CN202210963481 A CN 202210963481A CN 117630390 A CN117630390 A CN 1176303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 sample
- standard laboratory
- isolation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所述标准实验室内设有检测流水线、公共检测区以及隔离检测室,沿检测流水线的侧边设置有体外诊断设备,公共检测区为由隔板围设而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一类体外诊断设备,隔离检测室用于容纳二类体外诊断设备,其中,检测流水线由公共检测区延伸至隔离检测室内,其中,一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与二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不同,公共检测区和隔离检测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通过设置检测流水线能够避免人员流动造成试样的污染,降低生化风险,使得样本检测更加智能化,且能够满足不同的无菌使用环境要求,能够进一步避免试样被污染,使得试样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患者在看诊时,医生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体液进行采样并检测,以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虽然已有自动检测机构可以对体液进行检测,但是样本运送的过程还是通过人工进行,自动检测机构所处的环境有人员流动,容易造成样本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体液样本在检测过程中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准实验室,包括实验室主体,所述实验室主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
检测流水线,沿所述检测流水线的侧边设置有体外诊断设备,所述体外诊断设备包括样本分析仪、样本处理仪、样本阅片仪中的至少一种;
公共检测区,由隔板围设而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
隔离检测室,用于容纳二类体外诊断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流水线由所述公共检测区延伸至所述隔离检测室内,其中,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与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不同,所述公共检测区和所述隔离检测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采样室,对应所述公共检测区的所述检测流水线延伸至所述采样室内,所述采样室与所述公共检测区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流水线延伸至标准实验室外部,对应所述检测流水线的所述标准实验室与所述标准实验室外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控制室,所述控制室隔离于所述公共检测区及所述隔离检测室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控制室还包括用于人员或设备从标准实验室外部进入所述公共检测区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置有隔离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卷帘、隔离门、中转隔离室、负压隔离室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转隔离室包括中转通道及将所述中转通道阻隔的至少两个隔离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转通道上设置有消杀装置和/或负压装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负压隔离室包括负压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通道上的负压过滤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检测室包括分子诊断隔离检测室和/或微生物诊断隔离检测室。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检测室内设置有独立的负压过滤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独岛式流水线以及样本管存储室,样本管储存室设置有连通标准实验室外部的第一样本隔离门和连通所述公共检测区的第二样本隔离门,所述样本管储存室内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废物存储仓,用以将所述检测流水线的检测完成的试管移送进入所述废物存储仓,所述废物存储仓设置有连通标准实验室外部的第一废物隔离门和连通所述公共检测区的第二废物隔离门,所述废物存储仓内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废物存储仓上游设置有废物读取器,所述废物读取器用以识别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送入废物存储仓,当所述废物读取器识别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样本管需要进入所述废物存储仓后,所述检测流水线将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所述样本管移入所述废物存储仓内;当所述废物读取器识别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所述样本管无需进入所述废物存储仓后,所述检测流水线将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所述样本管移出标准实验室外。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流水线用于传输装载试管的输送载体,所述输送载体上设置有第一RFID签条,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第一RFID签条的第一读取器,以在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读取所述第一RFID签条的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实验室还设置有样本处理室,所述样本处理室通过所述检测流水线连通所述采样室和所述公共检测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处理室内设有样本处理机构,所述样本处理机构包括混匀组件、离心组件、洗脱组件以及加前处理液组件,所述混匀组件、所述离心组件、所述洗脱组件、所述加前处理液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流水线的旁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室或所述样本处理室或所述采样室与所述样本处理室之间的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设置有扫码机构和第二读取器,所述扫码机构用以对样本管上的信息进行读取,并通过所述第二读取器读取所述样本管对应的第二RFID签条,使所述第二RFID签条的信息与所述样本管的信息对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上游的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设置有读取所述第二RFID签条的进样读取器,用以判断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进入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以及当判断需要进入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时,所述进样读取器读取的所述第二RFID签条与所述样本管的信息对应,并将所述样本管的信息传输至对应的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流水线包括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进样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为复检轨道、返回轨道、急诊轨道中的一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室获取检测样本信息;
控制检测流水线根据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将试管运送至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对应的公共检测区和隔离检测室中的体外诊断设备;
控制所述体外诊断设备对所述试管内的试样进行检测,得到并发送检测结果;
控制所述检测流水线将完成检测后的所述试管输送出所述公共检测区和所述隔离检测室中的所述体外诊断设备外。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室获取检测样本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对采样室内的用户采集样本;
控制所述采样室内的样本处理机构对所述样本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试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获取检测样本信息的方法包括:
输出多个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通过触控、文字输入、语音输入或图像检测方式获取被选中的多个所述检测样本信息选项中的一个所述检测样本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包括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和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所述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呼吸道分泌物,所述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包括分子检测、病理检测、流式检测、微生物检测、基因检测、生殖遗传检测、生化免疫检测、临床检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检测流水线将质控品、校准品或标准品输送至所述体外诊断设备;
控制所述体外诊断设备执行检测过程,检测所述质控品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检测所述校准品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检测所述标准品得到第三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验证所述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对所述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校准,根据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对所述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本发明标准实验室包括实验室主体,实验室主体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检测流水线、公共检测区以及隔离检测室,沿检测流水线的侧边设置有体外诊断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包括样本分析仪、样本处理仪、样本阅片仪中的至少一种,公共检测区为由隔板围设而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一类体外诊断设备,隔离检测室用于容纳二类体外诊断设备,其中,检测流水线由公共检测区延伸至隔离检测室内,其中,一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与二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不同,公共检测区和隔离检测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通过设置检测流水线实现试样的运输,能够避免人员流动造成试样的污染,降低生化风险,使得样本检测更加智能化,通过设置隔离的公共检测区和隔离检测室,能够满足不同的无菌使用环境要求,能够进一步避免试样被污染,使得试样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标准实验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本发明标准实验室实施例包括实验室主体,实验室主体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检测流水线110、公共检测区200以及隔离检测室300,沿检测流水线110的侧边设置有体外诊断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包括样本分析仪、样本处理仪、样本阅片仪中的至少一种,公共检测区200为由隔板围设而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一类体外诊断设备,隔离检测室300用于容纳二类体外诊断设备,其中,检测流水线110由公共检测区200延伸至隔离检测室300内,其中,一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与二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不同,公共检测区200和隔离检测室300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410,通过设置检测流水线110实现试样的运输,能够避免人员流动造成试样的污染,降低生化风险,使得样本检测更加智能化,通过设置隔离的公共检测区200和隔离检测室300,能够满足不同的无菌使用环境要求,能够进一步避免试样被污染,使得试样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流水线110用于传输装载试管的输送载体,输送载体上设置有第一RFID签条,检测流水线110上设置有用于读取第一RFID签条的第一读取器,以在检测流水线上读取第一RFID签条的信息,能够实现对输送载体的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载体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电磁驱动、直线电机驱动、齿轮配合驱动、表面具有摩擦力的输送带驱动、气缸驱动、液压驱动或电磁机构驱动等。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流水线110包括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为进样轨道,第二输送轨道为复检轨道、返回轨道、急诊轨道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公共检测区200可以包括病理检测区210、流式检测区220、生化免疫检测区230、基因检测区240、生殖遗传检测区250以及临床检测区260,分别用于进行相应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检测室300可以包括分子诊断隔离检测室310和/或微生物诊断隔离检测室,分别用于进行相应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10还可以包括采样室500,对应公共检测区200的检测流水线110延伸至采样室500内,采样室500与公共检测区200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420,能够将采样室500与公共检测区200隔离,避免污染公共检测区200。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内设置有采样机构,用于实现对用户的自动采样。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还可以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和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选项。例如,显示屏输出“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用户选择“血液”后,显示屏输出“分子检测”、“病理检测”、“基因检测”、“临床检测”等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选项,用户选择“基因检测”,则获取完整的检测样本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为触控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手部触控显示屏以选中检测样本信息选项,用户也可以通过显示屏输入文字以选中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在其他实施例中,采样室500还可以设置有麦克风,用于采集语音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检测样本信息以选中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在其他实施例中,采样室500还可以设置有摄像头,通过检测用户的目光停留位置以判断用户选中的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
在其他实施例中,采样室500还可以设置有扫描机构,扫描机构用于扫描用户提供的条码或二维码,根据条码或二维码对应的用户信息获取检测样本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采样室500还可以设置有摄像头或指纹识别机构,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的脸部图像,指纹识别机构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获取用户信息,进而根据用户信息获取检测样本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可以为血液采样室、尿液采样室、粪便采样室、精液采样室、呼吸道分泌物采样室。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20还可以设置有样本处理室600,样本处理室600通过检测流水线110连通采样室500和公共检测区200,以使得样本处理室600能够通过检测流水线110接收采样室500采集到的样本,并对样本处理后得到试样,将试样通过检测流水线110输送至公共检测区200。
在本实施例中,样本处理室600可以与采样室500相邻设置,便于样本处理室600接收在采样室500采集到的样本。
在本实施例中,样本处理室600内设有样本处理机构,样本处理机构包括混匀组件、离心组件、洗脱组件以及加前处理液组件,混匀组件、离心组件、洗脱组件、加前处理液组件分别设置在检测流水线110的旁侧。
在本实施例中,混匀组件、离心组件、洗脱组件均可以设置有转运抓手,转运抓手用于将试管从检测流水线110和对应的样本处理机构之间转运。
在本实施例中,样本可以为血液、尿液、粪便、白带、精液、痰液、宫颈细胞等。其中,血液的血常规通过混匀组件进行混匀处理后就可以运送至体外诊断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可保存一周。对血液的血凝、生化、免疫都需要通过离心组件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血浆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可保存一周。尿液的部分检测可直接进行,而有些检测需要通过加前处理液组件添加防腐剂后,通过混匀组件进行混匀处理,有些检测需要通过离心组件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沉渣再进行检测,尿液检测前可保存六小时以内,检测完成后即进行处理。粪便需通过加前处理液组件添加稀释液后,通过混匀组件进行混匀处理后再进行检测。对某些微生物的检测只需挑取对应的粪便部位直接涂抹进行检测即可,无需添加稀释液,检测完成后即进行处理。白带需通过加前处理液组件添加样本洗脱液后,通过洗脱组件进行洗脱混匀后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即进行处理。某些微生物的检测需使用细菌采样管,将拭子取出涂抹即可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即进行处理。精液的检测需要先进行液化处理,某些检测需要通过离心组件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精浆再进行检测,某些检测需要通过离心组件进行离心处理后去除精浆留存精子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即进行处理。痰液需通过加前处理液组件添加液化剂进行液化,再通过混匀组件进行混匀处理后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即进行处理。宫颈细胞需通过洗脱组件进行洗脱处理,通过离心组件进行离心处理,再进行检测,可保存一至四周。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明确有生物危害的高危险废物(例如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需要就地处置(例如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而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或阴性标本则无需灭菌,按普通医疗废物处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或样本处理室600或采样室500与样本处理室600之间的检测流水线110上可以设置有扫码机构和第二读取器,扫码机构用以对样本管上的信息进行读取,并通过第二读取器读取样本管对应的第二RFID签条,使第二RFID签条的信息与样本管的信息对应,能够避免检测结果不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二类体外诊断设备上游的检测流水线110上设置有读取第二RFID签条的进样读取器,用以判断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进入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二类体外诊断设备,以及当判断需要进入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二类体外诊断设备时,进样读取器读取的第二RFID签条与样本管的信息对应,并将样本管的信息传输至对应的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二类体外诊断设备内,能够识别当前输送载体的试管是否需要进入当前体外诊断设备内。相比于扫码机构,本实施例中进样读取器更节省成本,并且无需旋转扫码,比扫码机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流水线110延伸至标准实验室外部,便于向检测流水线110补充物品,对应检测流水线110的标准实验室10与标准实验室外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430,能够将标准实验室10与标准实验室外部隔离,避免污染标准实验室10。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10还包括控制室700,控制室700隔离于公共检测区200及隔离检测室300设置,避免污染公共检测区200及隔离检测室300。控制室70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分别与检测流水线110、体外诊断设备通信连接,以实现对检测流水线110、体外诊断设备的控制,并且控制室700可以与标准实验室外部连通,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控制室700进行控制、监控以及检修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控制室10还可以包括用于人员或设备从标准实验室外部进入公共检测区200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内设置有隔离结构440,能够将公共检测区200与标准实验室外部隔离,避免污染公共检测区200。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结构可以包括隔离卷帘、隔离门、中转隔离室、负压隔离室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实现隔离阻挡作用,避免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中转隔离室可以包括中转通道及将中转通道阻隔的至少两个隔离门,具体的,需要从第一侧通过中转隔离室到达第二侧时,可以先将至少两个隔离门中靠近第一侧的隔离门打开,同时靠近第二侧的隔离门保持关闭,进入靠近第一侧的隔离门后,关闭第一侧的隔离门,在两个隔离门之间进行消毒杀菌,再开启靠近第二侧的隔离门,以到达第二侧。
在本实施例中,中转通道上还可以设置有消杀装置和/或负压装置(图中未示出),消杀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消毒杀菌,负压装置用于将污染空气排出,避免泄露,进一步减少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负压隔离室可以包括负压通道以及设置在负压通道上的负压过滤系统,能够提供负压以避免污染物外流。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检测室300内设置有独立的负压过滤系统,能够提供负压以避免污染物流动至隔离检测室300外。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10还可以包括独岛式流水线120以及样本管存储室810,独岛式流水线120可以用于运输与检测流水线110上不同的器具,例如检测流水线110用于运输试管,独岛式流水线120可以用于运输玻片等,样本管存储室810用于存储样本管,例如试管、玻片等。
在本实施例中,样本管储存室810设置有连通标准实验室外部的第一样本隔离门811和连通公共检测区200的第二样本隔离门812,便于通过第一样本隔离门811向样本管储存室810补充样本管,便于通过第二样本隔离门812向公共检测区200提供样本管。
在本实施例中,样本管储存室810内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能够避免污染标准实验室外部或公共检测区200,也能够避免外界污染样本管储存室810。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10还可以包括试剂存储室820、质控品存储室830、校准品存储室840以及校准品存储室850,试剂存储室820用于存储试剂,质控品存储室830用于存储质控品,校准品存储室840用于存储校准品,校准品存储室850用于存储校准品。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存储室820、质控品存储室830、校准品存储室840以及校准品存储室850内都分别可以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能够避免污染公共检测区200,也能够避免污染存储室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存储室820可以包括冷藏室,用于存储试剂,能够保证试剂的活性,延长试剂的存储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10还可以包括废物存储仓900,用以将检测流水线110的检测完成的试管移送进入废物存储仓900,废物存储仓900设置有连通标准实验室外部的第一废物隔离门910和连通公共检测区的第二废物隔离门920,便于通过第一废物隔离门910将试管送出,便于通过第二废物隔离门920向废物存储仓900送入试管。
在本实施例中,废物存储仓900内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能够避免污染标准实验室外部及公共检测区200。
在本实施例中,废物存储仓900上游设置有废物读取器,废物读取器用以识别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送入废物存储仓900,当废物读取器识别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样本管需要进入废物存储仓900后,检测流水线110将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样本管移入废物存储仓900内;当废物读取器识别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样本管无需进入废物存储仓900后,检测流水线110将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样本管移出标准实验室10外。由于某些种类的样本检测完成后需要保存,方便复检,某些种类样本无需保存,检测后可直接移出标准实验室10进行遗弃,因此通过设置废物读取器识别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送入废物存储仓900,能够提高废物存储仓900的利用效率。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包括:
S110、控制室700获取检测样本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可以为计算机、服务器等。检测样本信息可以为文字信息、语音信息或图像信息等。
S12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根据检测样本信息将试管运送至检测样本信息对应的公共检测区200和隔离检测室300中的体外诊断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可以将检测样本信息与对应的体外诊断设备所处的位置对应后,规划试管的运输路线,再控制检测流水线110根据运输路线运送试管。
S130、控制体外诊断设备对试管内的试样进行检测,得到并发送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从体外诊断设备获取检测结果再发送检测结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体外诊断设备直接发送检测结果,能够使得检测结果的发送效率更高。
S14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完成检测后的试管输送出公共检测区200和隔离检测室300中的体外诊断设备外。
本实施例通过全自动的样本检测,能够避免人员流动造成样本的污染,降低生化风险,使得样本检测更加智能化。
参见图1和图3,本发明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211、控制室700输出多个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样本信息包括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和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呼吸道分泌物,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包括分子检测、病理检测、流式检测、微生物检测、基因检测、生殖遗传检测、生化免疫检测、临床检测。
S212、通过触控、文字输入、语音输入或图像检测方式获取被选中的多个检测样本信息选项中的一个检测样本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可以依次输出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和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选项。例如,控制室700向采样室500的显示器输出“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用户选择“血液”后,控制室700向显示器输出“分子检测”、“病理检测”、“基因检测”、“临床检测”等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选项,用户选择“基因检测”,则控制室700获取完整的检测样本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部触控显示屏以选中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输入检测样本信息以选中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图像检测选中检测样本信息选项。例如,显示器上显示“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若检测到用户的目光落在一个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上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例如3秒、5秒等),则判断为选中该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选项。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室700还可以直接根据用户信息获取检测样本信息。例如,采样室可以设置扫描机构,扫描用户提供的条码或二维码,控制室700根据条码或二维码对应的用户信息获取检测样本信息。例如,采样室可以设置摄像头或指纹识别机构,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的脸部图像,指纹识别机构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控制室700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获取用户信息,进而根据用户信息获取检测样本信息。
S221、根据检测样本信息中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开启对应的采样室500。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可以为血液采样室、尿液采样室、粪便采样室、精液采样室、呼吸道分泌物采样室。例如,若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为血液,则开启血液采样室。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内可以设置有多个相同类型的采样机构,用于对某一种体液进行采样,能够避免不同体液之间相互污染。
在其他实施例中,采样室500内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采集机构,用于对不同体液进行采样,能够提高采样效率。
S222、控制采样室500内的采样机构对用户进行采集样本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室500内分别设置对应的采样机构(图中未示出),能够自动对用户的体液进行采样。例如,血液采样机构能够自动对用户手臂进行穿刺及采集血液样本,尿液采样机构能够向用户提供量杯,回收装有尿液的量杯,并从量杯内采集预设容量的尿液。
在其他实施例中,采样机构也可以直接接收已经采集完成的样本,在此不做限制。
S231、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采集到的样本运送至样本处理室600。
S232、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试剂存储室820内与样本对应的试剂运送至样本处理室600。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流水线110可以在样本处理室600接收样本前将试剂运送至样本处理室600进行存储,以使得样本处理室600在接收到样本后能够快速对样本进行预处理,提高预处理效率。
S233、控制样本处理室600内的样本处理机构对样本和试剂进行预处理,得到试样。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可以包括抗凝剂、促凝剂、分离胶等。
在本实施例中,样本处理机构可以对样本和试剂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试样,以便于对试样进行后续检测。
在其他实施例中,样本的预处理可以包括将样本混匀,或者将样本静置等,在此不做限制。
S24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试管运送至检测样本信息对应的公共检测区200和隔离检测室300中的体外诊断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可以将检测样本信息与对应的体外诊断设备所处的位置对应后,规划检测流水线110的运输路线,再控制检测流水线110根据运输路线运送试管。例如,检测样本信息中的检测项目信息为基因检测,则控制室700规划检测流水线110从样本处理室600至基因检测区240的运输路线,控制检测流水线110根据运输路线将试管从样本处理室600运送至基因检测区240。
S250、控制体外诊断设备对试管内的试样进行检测,得到并发送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可以在控制体外诊断设备对试样进行检测前,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试剂存储室820内与试样对应的试剂运送至体外诊断设备进行存储,以使得体外诊断设备在接收到试样后能够快速对试样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S26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完成检测后的试管输送出公共检测区200和隔离检测室300中的体外诊断设备外。
S27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检测完成后的试样运送至废物存储仓900。
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31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质控品从质控品存储室830输送至体外诊断设备。
S320、控制体外诊断设备执行检测过程,检测质控品得到第一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质控品可以对体外诊断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测,例如体外诊断设备的第一检测结果是否在误差范围内,体外诊断设备的运行是否流畅等。
S330、根据第一检测结果验证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并判断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是否合格。
S340、若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合格,则控制体外诊断设备进行常规检测。
S350、若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不合格,则发送报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接收到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不合格的信号后,转发给工作人员,以便对体外诊断设备进行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向多个体外诊断设备输送质控品,以提高检测效率。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41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校准品从校准品存储室840输送至体外诊断设备。
S420、控制体外诊断设备执行检测过程,检测校准品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控制室700从体外诊断设备接收第二检测结果后再将检测结果发送,也可以由控制室700控制体外诊断设备直接发送第二检测结果。
S430、根据第二检测结果对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校准。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室700可以将第二检测结果直接发送至负责用户的医生的终端,或者也可以发送至医院的服务器,使得负责用户的医生能够从服务器获取第二检测结果。
通过校准品对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校准,能够使得试样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例如,校准品可以包括多个浓度水平值,在对试样进行定量检测时,将多个浓度水平值作为校准函数中独立变量值的参考值对试样进行校准。
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510、控制检测流水线110将标准品从标准品存储室850输送至体外诊断设备。
S520、控制体外诊断设备执行检测过程,检测标准品得到第三检测结果。
S530、根据第三检测结果对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标准品得到的第三检测结果作为衡量标准,能够便于医生根据第三检测结果判断试样的检测结果的偏差,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室主体,所述实验室主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
检测流水线,沿所述检测流水线的侧边设置有体外诊断设备,所述体外诊断设备包括样本分析仪、样本处理仪、样本阅片仪中的至少一种;
公共检测区,由隔板围设而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容纳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
隔离检测室,用于容纳二类体外诊断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流水线由所述公共检测区延伸至所述隔离检测室内,其中,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与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的无菌使用环境不同,所述公共检测区和所述隔离检测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采样室,对应所述公共检测区的所述检测流水线延伸至所述采样室内,所述采样室与所述公共检测区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流水线延伸至标准实验室外部,对应所述检测流水线的所述标准实验室与所述标准实验室外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控制室,所述控制室隔离于所述公共检测区及所述隔离检测室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控制室还包括用于人员或设备从标准实验室外部进入所述公共检测区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置有隔离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卷帘、隔离门、中转隔离室、负压隔离室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隔离室包括中转通道及将所述中转通道阻隔的至少两个隔离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通道上设置有消杀装置和/或负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室包括负压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通道上的负压过滤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检测室包括分子诊断隔离检测室和/或微生物诊断隔离检测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检测室内设置有独立的负压过滤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独岛式流水线以及样本管存储室,样本管储存室设置有连通标准实验室外部的第一样本隔离门和连通所述公共检测区的第二样本隔离门,所述样本管储存室内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实验室还包括废物存储仓,用以将所述检测流水线的检测完成的试管移送进入所述废物存储仓,所述废物存储仓设置有连通标准实验室外部的第一废物隔离门和连通所述公共检测区的第二废物隔离门,所述废物存储仓内设置有消杀系统和/或负压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存储仓上游设置有废物读取器,所述废物读取器用以识别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送入废物存储仓,当所述废物读取器识别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样本管需要进入所述废物存储仓后,所述检测流水线将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所述样本管移入所述废物存储仓内;当所述废物读取器识别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所述样本管无需进入所述废物存储仓后,所述检测流水线将所述当前输送载体上的所述样本管移出标准实验室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流水线用于传输装载试管的输送载体,所述输送载体上设置有第一RFID签条,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第一RFID签条的第一读取器,以在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读取所述第一RFID签条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实验室还设置有样本处理室,所述样本处理室通过所述检测流水线连通所述采样室和所述公共检测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处理室内设有样本处理机构,所述样本处理机构包括混匀组件、离心组件、洗脱组件以及加前处理液组件,所述混匀组件、所述离心组件、所述洗脱组件、所述加前处理液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流水线的旁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室或所述样本处理室或所述采样室与所述样本处理室之间的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设置有扫码机构和第二读取器,所述扫码机构用以对样本管上的信息进行读取,并通过所述第二读取器读取所述样本管对应的第二RFID签条,使所述第二RFID签条的信息与所述样本管的信息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上游的所述检测流水线上设置有读取所述第二RFID签条的进样读取器,用以判断当前输送载体是否需要进入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以及当判断需要进入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时,所述进样读取器读取的所述第二RFID签条与所述样本管的信息对应,并将所述样本管的信息传输至对应的所述一类体外诊断设备和/或所述二类体外诊断设备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流水线包括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进样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为复检轨道、返回轨道、急诊轨道中的一种。
21.一种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室获取检测样本信息;
控制检测流水线根据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将试管运送至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对应的公共检测区和隔离检测室中的体外诊断设备;
控制所述体外诊断设备对所述试管内的试样进行检测,得到并发送检测结果;
控制所述检测流水线将完成检测后的所述试管输送出所述公共检测区和所述隔离检测室中的所述体外诊断设备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室获取检测样本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对采样室内的用户采集样本;
控制所述采样室内的样本处理机构对所述样本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试样。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检测样本信息的方法包括:
输出多个检测样本信息选项;
通过触控、文字输入、语音输入或图像检测方式获取被选中的多个所述检测样本信息选项中的一个所述检测样本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样本信息包括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和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所述检测样本的属性信息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呼吸道分泌物,所述检测样本的检测项目信息包括分子检测、病理检测、流式检测、微生物检测、基因检测、生殖遗传检测、生化免疫检测、临床检测。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检测流水线将质控品、校准品或标准品输送至所述体外诊断设备;
控制所述体外诊断设备执行检测过程,检测所述质控品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检测所述校准品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检测所述标准品得到第三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验证所述体外诊断设备的性能,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对所述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校准,根据所述第三检测结果对所述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63481.0A CN117630390A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63481.0A CN117630390A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30390A true CN117630390A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23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63481.0A Pending CN117630390A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30390A (zh) |
-
2022
- 2022-08-10 CN CN202210963481.0A patent/CN11763039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0177B (zh) | 用于对培养试样容器进行自动地通风和取样的系统和方法 | |
JP2973133B2 (ja) | 臨床検査用検体振り分け装置 | |
CN101542263B (zh) | 用于自动调整样品的细菌培养液水平的设备 | |
TW468040B (en) | A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particles and a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use in the method | |
US20210285977A1 (en) | Automated Medical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 |
EP2339353A1 (en) | Analysis system and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for analyzing biological samples | |
US20070077550A1 (en) | Sample imaging apparatus, sample analyz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imaging method | |
BRPI1012186B1 (pt) | Instrumento de detecção combinada para cultura de espécie em containers e instrumento para a identificação e/ou caracterização de um agente microbial em uma amostra | |
US20050070019A1 (en) |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apparatus and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system | |
CN101852715A (zh) | 尿样分析仪 | |
US20100114056A1 (en) | Specimen container | |
AU2014241182A1 (en) | Biological sample processing | |
US20190298317A1 (en) | Instrumented receptacle apparatus for health analysis of body fluids | |
US20070269853A1 (en) | Integrated Device for Diagnostic Analyses, and Relative Method | |
US8871497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microbiology processes | |
CN106405131A (zh) | 一种细胞与蛋白质联合分析装置及其分析方法 | |
CN114966072B (zh) | 妇科样本分析仪及妇科样本分析方法 | |
CN115505520A (zh) | 一种全自动核酸样品处理系统 | |
CN117630390A (zh) | 一种标准实验室及标准实验室的控制方法 | |
CN111989558A (zh) | 用于自动处理组织学样品的样品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17269468A (zh) | 一种血液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15083525A (zh) | 生物离体样本的质检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4778867A (zh) | 一种样本检测装置 | |
CN211801019U (zh) | 一种用于诊断试剂样本集中回收传送的进样架系统 | |
JP4170164B2 (ja) | 試験管内検体液面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