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581593A - 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1593A
CN117581593A CN202180099840.6A CN202180099840A CN117581593A CN 117581593 A CN117581593 A CN 117581593A CN 202180099840 A CN202180099840 A CN 202180099840A CN 117581593 A CN117581593 A CN 117581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ervice data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9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子晨
郭湛
李卫华
顾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81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1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和基于电子装置的各种应用日益丰富。电子装置上的各种应用可以基于业务的实际需要,向其他电子装置传输业务数据。
在业务数据生成后,应用可基于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预先配置的无线通信协议向其他电子设备传输业务数据,当电子装置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支持多种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时,电子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能够提升业务需求的满足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支持无线自适应连接总线架构(Connectivity Adaptive Bus Architecture,CABA)的电子装置、控制电路,以及,基于支持CABA的电子装置或支持CABA的控制电路执行的传输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通信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应用处理器;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控制电路为总线;所述应用处理器和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总线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应用处理器;所述控制电路为集成于所述应用处理器中的电路;
所述应用处理器还包括:应用电路;所述应用电路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从所述应用电路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信芯片;
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为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芯片中的电路;
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芯片中的每个通信芯片分别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为通信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为集成于所述通信芯片中的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以下至少两种:
蓝牙协议,Wi-Fi协议,超宽带UWB协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协议,紫蜂Zigbee协议,近场通信NFC协议,家庭物联网通讯协定技术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包括: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单元,或者,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蓝牙协议对应的MAC模块包括:蓝牙主机BTH和蓝牙控制BTC;
Wi-Fi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Wi-Fi媒体接入控制WMAC;
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通用运行和自动化控制器媒体接入控制UMAC;
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位置速度温度PV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蓝牙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包括:BTC;
Wi-Fi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设备媒体接入控制DMAC;
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DMAC;
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位置速度温度PV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处理器包括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模块的逻辑功能的电路:
应用模块,高层传输协议模块,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
其中,蓝牙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包括:蓝牙主机BTH;
Wi-Fi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WMAC;
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HMAC;
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获取第二业务数据,并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传输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支持的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第一通信连接;以及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时,释放所述第一通信链 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第二通信电路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以及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至少电子装置中的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E1中的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E1中的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传输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支持的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第一通信连接;
在所述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时,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释放所述第一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第三电子装置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中继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条件包括:所述E1检测到所述E3,和/或,所述E2检测到所述E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包括:
根据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其中,所述全局环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其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更新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E1,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传输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请求;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协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为所述E1中的应用发送的。即所述接收第一传输请求,包括:接收所述E1中的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业务请求。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应用选择通信模块以及后续维通信链路带来的工作量,降低应用的负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为所述E1中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即所述接收第一传输请求,包括:接收所述E1中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第一中继请求;所述第一中继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E1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转发过程可以不经过作为中继的电子装置上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应用的工作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为所述E1中的应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时,所述E1为手机,所述E2为可穿戴设备;或者,所述E1为可穿戴设备,所述E2为手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为所述E1中的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的第一中继请求时,所述E1为路由器。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E1中的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2传输第二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合并指示,其中,所述合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合并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允许采用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包括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为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为所述第二应用发送的。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之后,建立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并指示之后,建立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释放指示,所述释放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释放所述第一通信连接。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条件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电子装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条件还包括:采用第二通信模块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性能指标小于采用第一通信模块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性能指标;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功耗、时延、误码率。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第三电子装置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中继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条件包括:所述E1检测到所述E3,和/或,所述E2检测到所述E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通信连接建立之后,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E2发送环境报告,其中,可以包括E2检测到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信号状态信息。控制模块也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E2发送环境报告,其中,可以包括E1检测到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信号状态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包括:
根据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其中,所述全局环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其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更新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报告的通信模块建立的至少一个通信连接的传输状态信息和检测到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信号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为待机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数传业务;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允许采用的相同通信协议为蓝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2上的应用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装置E2,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E2中的第一通信模块从第一电子装置E1接收到的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2上的应用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的接收端为所述E2中的应用时,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应用。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1传输第二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条件时,确定所述E2中的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合并指示,其中,所述合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合并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允许采用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模块。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并指示之后,建立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释放指示,所述释放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释放所述第一通信连接。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2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所述E2中的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2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第三电子装置E3向所述E1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E2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所述E2中的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通过所述E3向所述E1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中继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所述E3向所述E1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E2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其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2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更新所述E2的全局环境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三电子装置E3,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E3中的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第一中继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电子装置E2中的目标应用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E3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协议不同;
其中,所述E3不包含所述目标应用,或者,所述E3不向所述E3中的目标应用转发所述第一中继请求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支持的通信协议不同;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应用;其中,所述应用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为路由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为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单元执行指令以控制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内的芯片。
当该装置是第一节点时,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若还 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
当该装置是第一节点内的芯片时,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若还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模块(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外部的存储模块(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各方面空间复用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可以由处理电路上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电子装置的一种架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BA架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通信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CABA架构示意图;
图3D为采用图3A所示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E为采用图3C所示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F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定位数据的示意图;
图3G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音频等数据的示意图;
图3H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文件数据的示意图;
图3I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混合数据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一组示意图;
图5A至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连接方式的一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连接方式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四;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更新全局环境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切换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业务场景切换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业务的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应用于合并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所示的手机与智能手表未采用合并连接方式时的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10B所示的手机与智能手表采用合并连接方式时的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全屋漫游场景的示意图;
图11B为基于CABA的蓝牙全屋漫游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中继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设备中数据流的转发路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中继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将对支持无线自适应连接总线架构(Connectivity Adaptive Bus Architecture,CABA)的电子装置的结构,以及,电子装置应用传输控制方法等几个部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ABA能够帮助电子装置在应用层与通信层之间,实现对传输业务数据采用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模块进行选择、切换、合并等控制操作。此外,在电子装置作为中继设备转发业务数据的场景,还可以实现不经过应用层的数据转发。作为一种示例,支持CABA的电子装置可以在应用层和通信层之间的控制层,获取其他电子装置的设备标识对应的所有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连接的通信状态,并执行选择、切换、合并、中继等控制操作,此外,还可以实现基于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连接的全局环境信息,自适应选择传输业务数据采用的无线通信协议,基于此,支持CABA的电子装置中的应用实际上可以不再需要考虑采用何种无线通信协议传输业务数据。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电子装置,例如第一电子装置E1和第二电子装置E2。
作为一种示例,E1可以为数据发送端,也可以称为发起设备,E2可以为数据接收端,也可以称为承接设备。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的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耳机、路由器等支持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
作为另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电子装置也可以是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 信协议的通信芯片。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无线通信协议的通信芯片可以位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电子设备中。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将对电子装置为通信芯片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可以采用一种全新的系统架构。
下面以电子装置为电子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E1和E2均可以包括应用层、控制层和通信层。作为一种示例,E1和E2均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无线自适应连接总线架构(Connectivity Adaptive Bus Architecture,CABA)。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电子装置的一种架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应用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Application,APP)模块,以下也可以称为应用或者应用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应用模块可以是业务APP,或者,高层协议模块。应用层可以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业务请求,多个业务请求可以是由应用层中的一个模块触发的,也可以是由应用层中的多个模块触发的。业务请求可以用于请求传输与业务相关的指令和数据。举例来说,应用层中的模块可以触发音频传输、语音通话、视频传输、高层协议数据传输、定位、待机保持等多种业务请求。应用层可以向控制层发送业务请求以传输与业务相关的指令和/或数据。
如图2所示,控制层可以包括:控制模块,以下也可称为CABA控制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应用层的业务请求后,从通信层中的通信模块中,确定适合传输业务请求所请求传输的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之后,控制层还用于指示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传输业务相关的指令和/或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层可以根据业务请求对应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多业务组合传输需求、设备自身的全局环境信息等来选择适合的通信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通信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通信模块可以支持一种低层通信协议。作为一种示例,通信层中的通信模块可以是Wi-Fi模块、蓝牙(BT)模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模块、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模块、紫蜂协议(Zigbee)模块、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家庭物联网通讯协定技术(Thread)模块、红外模块、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块等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Wi-FI模块可以支持基础的Wi-Fi协议以及Wi-Fi精细时间测量(fine timing measurement,FTM)协议,蓝牙模块可以支持基础的BT协议以及BT到达角度(AoA)协议和BT高精度测距(High Accuracy Distance Measurement,HADM)协议。
在实际应用中,作为一种示例,Wi-Fi协议可以为802.11中相关的协议或标准,作为又一种示例,蓝牙协议可以为802.15中相关的协议或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协议也可以采用其他替代协议,例如,蓝牙协议可以采用星闪联盟(sprarklink,闪盟)协议中的绿牙协议作为一种替代方式,上述协议也可以采用星闪联盟协议中的其他协议作为替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 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通信模块可以基于控制层的指示,新建、切换、或者释放本端的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此外,各个通信模块还可以向控制层上报已建立的各个通信连接的相关的链路状态信息,以及,检测到的其他设备相关的信号状态信息。作为一种示例,链路状态信息和信号状态信息可用于确定设备自身的全局环境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种通信协议可以对应一种MAC层模块,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MAC层模块可以包括MAC层控制单元和MAC层处理单元,表1为通信协议与对应的MAC模块的一种示意。
表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种通信协议对应的子系统可以包括MAC模块,其中,每个子系统中的MAC模块包括MAC层控制单元和MAC层处理单元。CABA控制模块可以在应用与包含MAC层控制单元的子系统之间分发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种通信协议对应的子系统可以包括MAC层处理单元。CABA控制模块也可以在应用与包含MAC层处理单元的子系统之间分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CABA将应用发送的业务数据转发至选定的通信协议对应的子系统时,可以将业务数据前封装源模块地址和目的模块地址。在一示例中,源模块地址可以为应用地址,目的模块地址可以是MAC层控制单元的标识,在又一示例中,源模块地址可以为MAC层控制单元的标识,目的模块地址可以是MAC层处理单元的标识。
还需要说明的是,MAC层处理单元从MAC层控制单元或者CABA接收到数据后,重新对待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添加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地址报文头,并继续向基带处理单元转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AC层控制单元可以称为MAC层控制模块或者主机模块,MAC处理单元、MAC层处理单元、MAC层处理模块、MAC处理模块的含义相同。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BA架构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ABA控制模块可以位于各个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模块之上。其中,各个通信模块可以支持不同的低层通信协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通信模块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如图3所示,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多种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子系统。举例来说,电子装置可以包括:BT子系统、Wi-Fi子系统、UWB子系统、GNSS子系统、Zigbee子系统、NFC子系统、Thread子系统、红外子系统等。其中,每种子系统可以包括:每个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控制单元、MAC层处理单元、基带(Baseband,BB)和射频(Radio)等。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通信模块可以包括每个通信子系统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模块、基带、射频;CABA控制模块可以位于各个通信子系统的MAC层模块之上。例如,可以位于各个通信子系统与高层协议模块之间,或者位于各个通信子系统与业务APP之间。
示例性地,可参看图3A所示,Wi-Fi子系统中的MAC层模块可以为Wi-Fi MAC(WMAC)模块,GNSS子系统中的MAC层模块可以为位置速度温度(Position,Velocity,Time,PVT)模块,UWB子系统、Zigbee子系统、NFC子系统、Thread子系统和红外子系统中的MAC层模块可以为通用运行和自动化控制器(Universal Motion and Automation Controller,UMAC)模块。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模块还可以分为:MAC层控制模块和MAC层处理模块。每个通信模块可以包括每个通信子系统中的MAC层处理模块、基带和射频;CABA控制模块也可以位于MAC层控制模块和MAC层处理模块之间。
示例性地,可参看图3B所示,BT子系统中的MAC层控制模块可以为蓝牙Host(BTH)模块、BT子系统中的MAC处理模块可以为蓝牙控制模块(Bluetooth Controller,BTC)。WiFi子系统中的WMAC模块可以包括:主机MAC(Host MAC,HMAC)和设备MAC(Device MAC,DMAC)模块。UMAC模块还可以包括:HMAC模块和DMAC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采用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中,电子装置的应用层中的业务APP与CABA控制模块的通信方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参看图3A右侧所示,某些业务APP可以与CABA控制模块直接通信。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直接与CABA控制模块通信的业务APP可以为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也可以是不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
作为一种示例,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可以不需要关注传输业务数据采用的低层通信协议,将请求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请求发送至CABA控制模块。在实际应用中,支持CABA的业务APP发送的传输请求可以不包含通信模块相关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支持CABA的业务APP可以传输音频、数据、定位业务、待机等多种业务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请求传输的业务数据的类型不做限制。
作为另一种示例,不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发送的传输请求可以是发送给所选择的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模块的,或者,不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发送的传输请求可以是包含所选择的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模块。对于第一种情况, CABA控制模块可设置在系统总线上将由应用层发送至通信层的消息重定向至CABA控制模块。对于第二种情况,CABA控制模块可以忽略传输请求中指定的通信模块,根据电子装置当前的全局环境信息,选择适合的通信模块。在实际应用中,CABA控制模块也可以设置允许优先选择传输请求中携带的通信模块。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参看图3A左侧所示的音频APP、数据APP、定位APP的这些业务APP可以不直接与CABA控制模块相连,这些业务APP可以通过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主机(Host)模块或者高层通信协议对应的协议模块,与CABA控制模块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实施方式的业务APP可以不需要支持CABA架构。
作为一种示例,音频APP可以是不支持CABA架构的一种APP,音频APP选择的低层通信协议可以为BT,这种不支持CABA架构的业务APP可以将请求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请求发送至低层通信协议的主机(Host)模块,例如,蓝牙模块的Host模块可以为蓝牙Host(BTH)模块。
作为另一种示例,数据APP可以是不支持CABA架构的一种APP,这种数据APP可以根据自身的数据传输需求,确定传输业务数据的高层通信协议为TCP/IP,这种数据APP可以将请求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请求发送至TCP/IP模块,TCP/IP模块可以不需要关注传输业务数据采用低层通信协议,将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请求发送至CABA控制模块。
作为又一种示例,定位APP可以是不支持CABA架构的一种APP,定位APP选择的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控制模块可以为LBS模块,这种不支持CABA架构的定位APP可以将请求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请求发送至LBS模块。需要说明的是,LBS模块可以是BT AoA、Wi-Fi FTM、GPS协议对应的通信控制模块。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将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参看图3B所示,每个低层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控制模块可以与多个业务APP通信。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信控制模块和协议模块均可以位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中,可以既允许安装不支持CABA的APP,也可以允许安装支持CABA的APP。这使得采用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具备良好地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由不支持CABA的APP,在下行方向,不支持CABA的APP发送给高层通信协议对应的协议模块或者各个低层通信协议的上层通信控制模块的消息,各个高层协议模块或者通信模块可以直接将APP发送的消息转发给CABA控制模块;在上行方向,由CABA控制模块发送给不支持CABA的APP的消息,可以沿原路,经由下行方向时经过的协议模块转发给不支持CABA的APP。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以支持CABA的业务APP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CABA控制模块可以位于MAC层。不同于在应用层或网络层进行数据分发和切换,CABA控制模块可以在MAC层实现了分发和切换等功能,通过在MAC实现“异系统(如BT、WiFi、UWB等)”数据的转换和分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D为采用图3A所示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E为采用图3C所示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D至图3F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CABA控制模块在电子装置中所处的位置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其中,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可以包括: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单元,或者,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CABA控制模块之上可以包括用于以下模块中至少一种:应用模块,高层传输协议模块,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F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定位数据的示意图;图3G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音频等数据的示意图,图3H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分发文件数据的示意图;图3I为图3E所示的电子装置中的CABA控制模块合并传输混合数据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3F至图3I中所示仅为示意,例如,在合并传输混合数据时,CABA控制模块也可以从图3I中位于CABA控制模块上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中获取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合并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CABA控制模块分发从位于CABA控制模块之上的模块向下层的通信模块传输的业务数据时,可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封装,例如,从BTC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将被转发至Wi-Fi协议对应的DMAC时,CABA控制模块可以在从BTC收到的业务数据前封装报文头,该报文头例如可以是按照Wi-Fi协议对应的HMAC模块向Wi-Fi协议对应的DMAC转发业务数据时添加报文头的规则进行添加DMAC需要的信息,此外还可以包含BTC的标识,即源模块标识,以及,Wi-Fi协议对应的DMAC的标识,即目的模块标识。作为一种示例,CABA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通信模块中的MAC单元或者MAC层处理单元需要的报文头对需要分发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当CABA控制模块从下层的通信模块中接收到封装有报文头的业务数据时,可以根据报文头中添加的源模块标识,将解封装后的业务数据向BTC转发。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定位业务来说,对端也可以是不支持CABA架构的GPS。也即,在一些场景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处理也可以是不对等的,可参看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暂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发起设备和承接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中继设备转发数据。
图4A至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一组示意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例如,第三电子装置E3和第四电子装置E4。
作为一种示例,E3和E4中的控制层和通信层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所示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示例,用于转发数据的中继设备可以不包括应用层。
举例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各个设备中包含的模块可以如表2-1和表2-2所示。表2-1和表2-2为各个设备中包含的模块及对应标识的一组示意。
表2-1
表2-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每个设备中的通信模块的数量可以为1或多个。作为一种示例,上述每个设备中,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上述每个设备中的应用模块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或多个。作为一种示例,每个设备中可以包括系统应用模块、用于拨打电话的应用模块、用于播放音视频的应用模块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每个设备中的应用模块,可以是应用层中的业务APP,也可以是高层通信协议对应的协议模块。可以是支持CABA的应用模块,也可以是不支持CABA的应用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层中的控制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实现。
在一示例中,当控制模块采用硬件方式实现时,控制模块可以为芯片。
在一示例中,当控制模块采用软件方式实现时,控制模块可以是操作系统中的控制程序生成的组件,该组件可用于控制系统总线中的数据转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实施方式。
图5A至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连接方式的一组示意图。
可参看图5A所示,作为一种示例,控制模块和设备中的其他模块可以分别与系统总线相连,其他模块可以分别通过系统总线与控制模块通信。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该设备中包含应用模块,应用模块与通信模块之间不允许直接通信,作为一种示例,系统总线上可以设置应用模块与通信模块之间相互不可见。
可参看图5B所示,作为一种示例,设备中的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总线与控制模块相连,应用模块可以与控制模块通信,应用模块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向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和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连接方式的又一种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可以包括:位于应用层的应用模块、高层传输协议模块、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主机模块,位于控制层的控制模块,以及,位于通信层的若干通信子系统,如,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模块以及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基带和射频,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模块以及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基带和射频,第三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模块以及第三通信协议对应的基带和射频。其中,高层传输协议模块也可以位于OSI七层网络协议的网络层,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也即,控制模块也可以位于网络层和通信层之间。通信层可以位于OSI的MAC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所示,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601、控制总线602和至少两个通信子系统603。
其中,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应用层中的功能。
控制总线,可用于在处理器和通信子系统之间分发业务数据,其中,控制总线可以根据业务数据选择满足业务数据的传输需要的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子系统。
任一通信子系统,可用于将从控制总线接收的业务数据,并基于该通信子系统对应的通信协议转发至其他电子装置,或者,从其他电子装置接收业务数据,并转发至控制总线。
作为一种示例,上述处理器601也可以称为应用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应用层或者应用层中的任一模块或单元执行的步骤均可以由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控制层或者控制模块执行的步骤均可以由控制总线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通信模块或者通信电路执行的步骤均可以由通信子系统执行。
作为一种示例,在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电子装置中,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生成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可以包含数据接收端的地址信息,例如,承接设备的地址和承接设备中的应用程序的标识。控制总线可以用于接收业务数据,并选择性地将业务数据分发至至少两个通信子系统中的至少一个通信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可以用于接收分发到自身的业务数据,并按照通信子系统对应的通信协议对业务数据进行封装,之后,通过基于通信子系统对应的通信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将封装后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端。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电子装置中,通信子系统可以对从数据发送端接收到的经过封装的业务数据进行解封装,并将解封装后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控制总线。控制总线可以基于业务数据中携带的数据接收端的地址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发至地址信息指示的应用程序。处理器还用于在执行应用程序时接收业务数据并完成业务数据所请求的业务功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通信子系统有多种实施方式,基于通信子系统所对应的功能,控制总线在分发业务数据时执行的处理也有多种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控制总线从MAC层控制模块接收业务数据,则控 制总线可以将业务数据转发至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控制总线从应用或者高层通信协议模块接收业务数据,则控制总线也可以将业务数据转发至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对应的MAC控制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实际应用中,电子装置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电子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者芯片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在电子装置的位置有多种实施方式。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一;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二;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三;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四。
如图6B所示,控制电路可以位于处理器中,各个通信电路可以位于不同的通信芯片中(如图6B所示),也可以位于同一通信芯片中(图6B中未示出)。
如图6C所示,控制电路可以为控制总线,控制总线用于连接处理器和各个通信芯片。
如图6D所示,控制电路可以位于通信芯片中,其中,通信芯片中可以包括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电路。其中的通信电路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通信电路的实施方式。
如图6E所示,用于实现CABA控制模块的功能的控制电路,以及,用于实现蓝牙协议主机模块BTH的BTH电路,以及,用于实现Wi-Fi协议主机模块HMAC的Wi-Fi协议HMAC电路均可以位于通信芯片中。
下面以发起设备为E1,承接设备为E2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设备中的控制模块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他设备的控制模块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发起设备和承接设备。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一。如图7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APP11向CABA1发送第一业务请求,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E2中的APP21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定位业务、电话业务、短信息业务、音频传输业务、数据传输业务、支付业务等。
S102,CABA1从E1支持的通信模块中,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为COMM11。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根据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确定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存储每种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CABA1可以在E1与E2之间未传输其他业务数据时,将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所对应的通信模块确定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表3为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的一组示意。
表3
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将默认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模块确定为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作为另一种示例,CABA1也可以设置选择规则从可选通信协议中确定适合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CABA1从E1支持的通信模块中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有多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将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CABA1在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为COMM11之后,可以记录这一关联信息。表4为CABA1记录的关联信息的一组示意。
表4
业务数据 发送端 关联的通信模块 关联的设备间通信连接
第一业务数据 APP11 COMM11 第一通信连接
第二业务数据 APP12 COMM12 第五通信连接
在一示例中,关联信息可用于指示APP11向COMM11发送第一业务数据,以及,指示COMM11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E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102之后,CABA1可以向APP11和/或COMM11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对端信息。
在发送对端信息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CABA1可以向COMM11发送APP11的发送端口。之后,COMM11可以从APP11的发送端口接收第一业务数据。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在第一业务请求中添加APP11的发送端口,并将添加后的第一业务请求发送至COMM11。
在发送对端信息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CABA1可以向APP11发送COMM11的接收端口。之后,APP11可以向COMM11的接收端口发送第一业务数据。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在第一业务响应中添加COMM11的接收端口,并将添加后的第一业务响应发送至APP11。
在发送对端信息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CABA1可以配置COMM11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时对APP11呈现的第一逻辑端口,例如,可以设置COMM11的接收端口与第一逻辑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设置将发送至第一逻辑端口的数据转发至COMM11的接收端口,以及,将COMM11的接收端口发送的数据通过第一逻辑端口发出。然后,CABA1可以向APP11发送第一逻辑端口。之后,APP11可以向第一逻辑端口发送第一业务数据。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在第一业务响应中添加第一逻辑端口,并将添加后的第一业务响应发送至APP11。
采用这种方式,当E1与E2之间的传输环境发生变化时,CABA1可以更换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重新设置映射规则,将发送至第一逻辑端口的业务数据转发至其他通信模块的接收端口,APP11对此变更不感知。
需要说明的是,CABA1也可以采用消息发送对端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下面的步骤以发送对端信息采用上述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S103,CABA1向COMM11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其中,COMM11在接收到第一业务请求后可以确定自身被确定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S104,COMM11与COMM21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建立E1与E2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
其中,E2中的COMM21与COMM11对应相同的通信协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在S104之后,还可以包括:
S105,COMM11向COMM21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可以包括第一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信息,例如为E2和APP21。
S106,COMM21向CABA2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S107,CABA2确定第一业务请求的接收方为E2中的APP21。
其中,CABA2可以根据目的地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请求为发送给CABA2所属电子装置中的APP21的。
S108,CABA2向APP21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S109,APP21向CABA2发送第一业务响应。
S110,CABA21向COMM21发送第一业务响应。
S111,COMM21向COMM11发送第一业务响应。
S112,COMM11向CABA1发送第一业务响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在S102之后,还可以包括:
S113,CABA1向APP1发送第一业务响应。
其中,第一业务响应可用于指示APP1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S114,APP11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S115,COMM11接收APP11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S116,COMM11将APP11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COMM21。
S117,COMM21将从COMM11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发送至APP2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S113中,CABA1可以向APP1发送包含第一逻辑端口的第一业务响应,其中,第一逻辑端口被设置为所有向第一逻辑端口发送的数据将被发送至COMM11的接收端口,COMM11的接收端口发出的所有数据将通过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发出。
需要说明的是,APP11的发送端口发出的第一业务数据到达COMM11的接收端口所经过的第一内部通道可以经过CABA1,也可以不经过CABA1。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逻辑端口可以为CABA1与APP11通信的第一端口,CABA1可以通过与COMM11通信的第二端口,将从第一端口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转发至COMM11的接收端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S110中,CABA2可以向APP2发送包含第二逻辑端口的第一业务请求,其中,第二逻辑端口被设置为COMM21的接收端口发出的所有数据将通过第二逻辑端口发出,所有向第二逻辑端口发送的数据将被发送至COMM21的接收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业务数据从COMM21的接收端口到达APP21的发送端口所经过的第二内部通道可以经过CABA2,也可以不经过CABA2。作为一种示例,第二逻辑端口可以为CABA2与APP21通信的第一端口,CABA2可以将从与COMM21通信的第二断开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CABA2的第一端口发送至APP21的发送端口。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向控制模块发送业务请求,由控制模块确定用于传输业务请求请求传输的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使得应用可以不用关注传输业务数据所采用的通信模块,降低了应用的工作量,此外,应用不需决策采用哪种通信模块时,也不用收集各个通信模块采集的环境信息,降低了应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S102中CABA1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的处理过程中,当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两种或两种以上通信协议时,CABA1还可以根据全局环境信息和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选择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作为一种示例,CABA1可以存储第一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多业务组合传输需求、设备自身的全局环境信息等来选择适合的通信模块。
表5为控制模块选择通信模块的选择规则的一组示意。
表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ABA1可以根据E1中的各个通信模块上报的环境报告更新E1的全局环境信息。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更新全局环境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201,E1支持的任一通信模块向CABA1发送环境报告。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可以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S202,CABA1更新全局环境信息。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报告的通信模块建立的至少一个通信连接的传输状态信息和检测到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信号状态信息。在实际应用中,E1可以根据信号状态信息来确定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E1处于室内环境或者室外环境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01步骤可以被多次执行,可以图7A所示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模块获取全局环境信息的方法。
实施例三
在S10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可应用于E1。CABA1可以根据全局环境信息确定当前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可以从E1支持的通信模块中,选择用于替代COMM11作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切换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C所示,在CABA1决策切换通信模块之前,可以包括:
S301,APP11通过COMM11向E2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之后,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302,CABA1在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COMM12替代COMM11作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S303,CABA1向COMM12发送第第一切换指示。
S304,COMM12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建立E1与E2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其中,COMM22与COMM12可以对应第二通信协议,
S305,CABA1重配置第一逻辑端口,设置第一逻辑端口与COMM12的接收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APP11可以不感知重配置过程。
S306,APP11通过COMM12向E2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在S3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S201-1和S202-1,和/或,可以包括S201-2和S202-2。其中:
S201-1,COMM11向CABA1发送环境报告。
S202-1,CABA1更新全局环境信息。
S201-2,COMM12向CABA1发送环境报告。
S202-2,CABA1更新全局环境信息。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业务场景切换的示意图;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业务的数据流的示意图。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请求传输定位业务相关的业务数据。可参看图8A和图8B所示,当用户携带的电子装置位于室外时,电子装置中的GPS模块可以检测到用户处于室外,GPS模块可以向APP1发送基于GPS协议获得的定位业务相关的业务数据。当用户携带电子装置移动至室内时,电子装置中的Wi-Fi模块可以检测到用户处于室内,Wi-Fi模块可以向APP1发送基于Wi-Fi FTM协议获得的定位业务相关的业务数据;蓝牙模块也可以在检测到用户处于室内时,向APP1发送基于BT AoA/HADM协议获得的定位业务相关的业务数据。作为一种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与E1通信的E2也可以不是支持CABA架构的电子装置。如GPS卫星。
实施例四
在S10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可应用于E1。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应用于合并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S401,APP11向CABA1发送第二业务请求,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E2中的APP21传输第二业务数据。
S402,CABA1在满足多业务合并条件时,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为COMM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多业务合并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E1支持的通信模块中存在既能支持传输第一业务数据也能支持传输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作为一种示例,若E1中支持传输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有多种时,CABA1可结合全局环境信息,从中选择当前场景适合的通信模块。
举例来说,E1可以为手机,E2可以为智能手表,相对于图10A所示的手机与智能手表未采用合并连接方式时的数据流的示意图,可参看图10B所示的手机与智能手表采用合并连接方式时的数据流的示意图,合并连接后可以只保留一种底层连接。
S403,CABA1向COMM11发送合并指示。
其中,合并指示可用于指示COMM21被确定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请求和第二业务请求的通信模块。
S404,COMM12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建立E1与E2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S405,CABA1重配置第一逻辑端口,设置第一逻辑端口与COMM12的接收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APP11可以不感知重配置过程。
S406,CABA1向APP11发送第二业务响应,第二业务响应用于指示APP11发送第二业务数据。
S407,APP11通过COMM12向E2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
其中,APP11可以向第一逻辑端口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
S408,CABA1向COMM11发送中断指示。
S409,COMM11释放第一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释放第一通信连接,可以降低能耗。
本申请其他技术方案细节和技术效果可参看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的说明。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可应用于图4A和图4B所示系统中的中继设备。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全屋漫游场景的示意图。
可参看图11A所示,作为一种示例,E1可以为手机,E2可以为蓝牙耳机或者智能手表,E3可以为路由器A。E1可以位于用户的卧室,用户佩戴E2沿图示移动轨迹从客厅移动,经过卧室1旁边最终到达至卧室2。
当E2和E1位于客厅时,E1与E2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建立有第一通信连接,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通信协议可以为蓝牙协议,第二通信协议可以为Wi-Fi协议。第一通信连接的建立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在第一阶段,当E2移动至卧室1附近时,E1与E2之间基于蓝牙协议建立的第一通信连接的信号变差,在满足中继条件时,E1和E2分别切换至与E3建立通信连接,其中,E1与E3可以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建立第二通信连接,E2与E3可以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第三通信连接。在第二阶段,当E2移动至卧室2时,在满足中继条件时,E2和E3分别切换至与E4建立通信连接,其中,E3和E4可以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建立第四通信连接,E4和E2可以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第五通信连接。当E2到达卧室2时,E1与E2之间可以通过第三通信连接(图10A所示的链路A)、E3和E4之间的第四通信连接(图10A所示的链路B)和E4与E2之间的第五通信连接 (图10A所示的链路C)进行数据传输。
图11B为基于CABA的蓝牙全屋漫游数据流的示意图。此时,业务数据在各个设备中的传输路径可以如图11B所示。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中继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作为前述第一阶段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501,CABA1接收COMM11、COMM12发送的环境报告。
S502,CABA1更新全局环境信息。
S503,CABA1在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E3向E2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中继条件可以包括:COMM11检测到E2的信号较弱,且COMM12检测到E3的信号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是否满足中继条件的步骤也可由E2中的CABA2执行。
S504,CABA1确定COMM12为用于通过E3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S505,CABA1向COMM12发送第一中继请求,请求通过E3向E2转发第一业务数据。
S506,COMM12与COMM32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建立E1与E3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S507,COMM12向COMM32发送第一中继请求。
S508,COMM23向CABA3发送第一中继请求。
S509,CABA3确定第一业务数据为发送给E2的数据,确定COMM31为用于向E2转发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S510,CABA3向COMM31发送第一中继请求。
S511,COMM31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建立E2与E3之间的第三通信连接。
S512,COMM31向CABA3发送第一中继响应。
S513,CABA3向COMM32发送第一中继响应。
S514,COMM32向COMM12发送第一中继响应。
S515,COMM12向CABA1发送第一中继响应。
S516,COMM12将从APP11接收的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COMM32。
S517,COMM32将E1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COMM31。
S518,COMM31将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第四通信连接传输至E2。
S519,CABA1指示COMM11释放第一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BA3可以在S510中的第一中继请求或者S513中的第一中继响应中添加COMM31与COMM32之间内部传输路径的对端信息。例如,在S510的第一中继请求中可以添加COMM31的第一中继端口,在S513中的第一中继响应中添加COMM32的第二中继端口。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设备中数据流的转发路径的示意图。
可参看图13所示,路径1为中继设备未采用CABA架构时数据流的转发路径的一种示例,路径2为中继设备采用CABA架构时数据流的转发路径的一种示例。
在中继设备未采用CABA架构时,中继设备在转发数据流时,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图中左侧所示的BTC为蓝牙模块)需要将数据流通过到上层的模块间接口传输至APP,然后,数据流经过APP转发,再传输至第一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图中右侧DMAC为Wi-Fi模块)。经过APP的转发过程中的处理时延较长。
作为一种示例,到上层的模块间接口可以为芯片内接口或者芯片间接口,在一示例中,芯片间接口可以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作UART)、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经过芯片间接口的转发过程中的处理时延更大、处理效率更低。
在中继设备采用CABA架构时,中继设备在转发数据流时,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只需要将数据流通过中间层之间的模块间接口转发至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模块,不需要经过到上层的模块间接口,转发过程中的处理时延较小,处理效率较高。在一示例中,中间层之间的模块间接口可以是芯片内接口,芯片内接口可以通过芯片内总线传输,时延明显较小,转发效率更高。
此外,由CABA3决策中继转发场景需要使用的通信模块,E3可以不需要部署支持解析第一业务数据的上层应用。举例来说,采用CABA架构的路由器可以支持一些需要部署上层应用的智能网关设备才能实现转发的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设备也可以判断全局环境信息是否满足中继条件。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中继场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作为前述第二阶段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S601,CABA3接收COMM31、COM32发送的环境报告。
S602,CABA3更新全局环境信息。
S603,CABA3在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E4向E2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中继条件可以包括:COMM31检测到E2的信号较弱,且COMM32检测到E4的信号正常。
作为一种示例,判断是否满足中继条件的步骤,也可以由E2中的CABA2执行。
S604,CABA3确定COMM32为用于通过E4传输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S605,CABA3向COMM32发送第二中继请求,请求通过E4向E2转发第一业务数据。
S606,COMM32与COMM42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建立E3与E4之间的第四通信连接。
S607,COMM32向COMM42发送第二中继请求。
S608,COMM42向CABA4发送第二中继请求。
S609,CABA4向COMM42确定第一业务数据为发送给E2的数据,确定COMM41为用于向E2转发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CABA4决策中继转发场景需要使用的通信模块,E4可以不需要 部署支持解析第一业务数据的上层应用。
S610,CABA4向COMM41发送第二中继请求。
S611,COMM41与COMM21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建立E2与E4之间的第五通信连接。
S612,COMM41向CABA4发送第二中继响应。
S613,CABA4向COMM42发送第二中继响应。
S614,COMM42向COMM32发送第二中继响应。
S615,COMM32向CABA3发送第二中继响应。
S616,COMM32将从第二通信连接接收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第四通信连接传输至COMM42。
S617,COMM42将从E3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COMM41。
需要说明的是,E4转发数据不需要经过上层应用,避免了上层应用转发处理产生的时延。
S618,COMM41将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第五通信连接传输至E2。
S619,CABA3指示COMM31释放第四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释放第四连接也可以由E2发起。
可参看图11B所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数据流的转发路径可以包括:手机APP->BTH->CABA->Wi-Fi DMAC->Wi-Fi Radio->路由器A Radio->CABA->Radio->路由器B Wi-Fi Radio->CABA->BTC->BT Radio->耳机Radio->BTC->BTH->APP。即除了起始(手机)及最终(耳机)节点,所有“异通信系统”的数据流都在CABA层完成数据流分发的判断,无需向更上层传递,从而能够降低延时,满足可穿戴设备业务低时延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方细节和技术效果可参见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的说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技术效果。
第一,控制模块基于实时、准确和全面的全局环境信息,选择更适合的无线通信模块或者物理层通道,来完成业务需求,综合选择的无线通信号码或者物理层通道具有较低的功耗、较优的传输性能(例如传输实际、定位的精度)和较低的时延。
第二,由于数据中转、分发可以无需唤醒应用层APP或主处理器AP,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功耗更低。
第三,由于底层进行无缝切换,即不需要走应用层进行切换,避免了应用层的繁琐流程,数据转发过程的切换时延较低。
第四,由于中继设备在数据转发过程不需要经过经过应用层判断、分发,例如不需要内部总线、板级接口和应用层多进程间被操作系统调度,转发过程能够达到极小的传输时延。举例来说,应用层和物理层可以是两颗芯片,如果采用非CABA方案,需要通过板级互连通信到另一颗芯片处理,在采用CABA之后,将不要通过板级互连转发数据。
第五,CABA控制模块面向底层的通信模块提供了统一的应用/IP层接口,控制模 块设置控制策略以及进行数据流管理时占用的资源明显减少,避免了由应用层设置控制策略和进行数据流管理时指示底层通信模块重复统计,造成资源重复分配、重复计算和判断的问题。
第六,能够促使应用于通信方式解耦,应用层可以仅负责把业务需求/数据发送给到CABA控制模块,无需关注具体采用哪个无线模块实现该功能。
第七,能够使得数据流对应用不可见,对于中继设备,可以由CABA完成数据通路在IP或MAC层的直接交互与转发,不需要唤醒应用层参与判断及数据转发。
第八,CABA控制模块进行决策,对于应用下发的业务需求,由CABA动态、自适应选择最优的底层通信模块,可以无需具体应用参与判断。
第九,相比于非CABA方案中采用在同一设备中设置将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各自挂在总线上,分别为应用提供服务的架构。CABA控制模块(Controller)归一化了MAC层(加厚物理层)向应用层的接口,并作为一个统一模块挂在系统总线上。基于,应用可以仅负责业务需求的下发,而CABA Controller下各模块对业务的执行、数据的分发和转发、具体无线通信模块的选择、数据流的走向等都可以对应用不可见。
第十,在实际应用中,借助现有路由器已能覆盖家庭场景通讯范围的特点,通过CABA低时延、低功耗、快速切换等特点,把能提供的服务从原有的WIFI上网,扩展到对所有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持续服务上。使得路由器的服务范围不只是上网,更包含电话、本地音乐、消息提醒等业务的数据转发。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也可以为控制电路。控制装置或者控制电路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控制模块、CABA控制模块、CABA控制电路涉及的步骤。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5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10、处理单元15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530。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其中: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应用处理器;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为总线;所述应用处理器和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总线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应用处理器;所述控制电路为集成于所述应用处理器中的电路;
所述应用处理器还包括:应用电路;所述应用电路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从所述应用电路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信芯片;
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为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芯片中的电路;
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芯片中的每个通信芯片分别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为通信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为集成于所述通信芯片中的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以下至少两种:
蓝牙协议,Wi-Fi协议,超宽带UWB协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协议,紫蜂Zigbee协议,近场通信NFC协议,家庭物联网通讯协定技术Thread协议,或,红外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包括: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单元,或,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
其中,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电路可以包括MAC单元和MAC层处理单元中任意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蓝牙协议对应的MAC模块包括:蓝牙主机BTH和蓝牙控制BTC;Wi-Fi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Wi-Fi媒体接入控制WMAC;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通用运行和自动化控制器媒体接入控制UMAC;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位置速度温度PV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蓝牙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包括:BTC;Wi-Fi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设备媒体接入控制DMAC;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DMAC;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位置速度温度PV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处理器包括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模块的逻辑功能的电路:应用模块,高层传输协议模块,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其中,蓝牙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包括:蓝牙主机BTH;Wi-Fi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WMAC;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HMAC;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获取第二业务数据,并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传输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支持的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第一通信连接;以及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时,释放所述第一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第二通信电路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以及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其中:
收发单元,可用于接收E1中的应用发送的第一传输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可用于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请求;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协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为所述E1中的应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时,所述E1为手机,所述E2为可穿戴设备;或者,所述E1为可穿戴设备,所述E2为手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E1中的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2传输第二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合并指示,其中,所述合并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合并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允许采用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包括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为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业务为所述第二应用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之后,建立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并指示之后,建立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释放指示,所述释放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释放所述第一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条件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 二业务数据的电子装置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条件还包括:采用第二通信模块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性能指标小于采用第一通信模块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性能指标;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功耗、时延、误码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第三电子装置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以及,用于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中继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条件包括:所述E1检测到所述E3,和/或,所述E2检测到所述E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可以用于在第一通信连接建立之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E2发送环境报告,其中,可以包括E2检测到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信号状态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E2发送环境报告,其中,可以包括E1检测到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信号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其中,所述全局环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其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处理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更新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二电子装置E2,其中:
收发单元,可用于接收所述E2中的第一通信模块从第一电子装置E1接收到的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2上的应用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可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的接收端为所述E2中的应用时,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应用。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第二业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E1传输第二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条件时,确定所述E2中的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合并指示,其中,所述合并指示用于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合并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允许采用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模块。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合并指示之后,建立所述E1与所述E2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释放指示,所述释放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释放所述第一通信连接。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E2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所述E2中的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E2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第三电子装置E3向所述E1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E2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所述E2中的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通过所述E3向所述E1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中继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所述E3向所述E1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E2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其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模块检测到的所述E2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发送的环境报告,更新所述E2的全局环境信息。
在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可应用于第三电子装置E3,其中:
收发单元,可用于接收所述E3中的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第一中继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电子装置E2中的目标应用传输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E3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进行筛选,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模块;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送中继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协议不同;其中,所述E3不包含所述目标应用,或者,所述E3不向所述E3中的目标应用转发所述第一中继请求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示意性框图。
如图16所示,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1600,包括:处理器1610、收发器1620;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30。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系统总线1660,用于连接装置内各个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可以是电子装置,也可以是电子装置内的芯片。
当该装置是电子装置时,处理器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前述处理单元的功能,收发器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收发单元的功能;存储器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存储单元的功能。
当该装置是电子装置中的芯片时,收发器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收发单元的功能。存储器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模块(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外部的存储模块(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存储单元的功能。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各方面空间复用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支持的通信协议不同;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应用;其中,所述应用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业务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为路由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为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可以由处理电路上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等。

Claims (25)

  1.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通信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第一业务数据,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应用处理器;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控制电路为总线;所述应用处理器和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总线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应用处理器;所述控制电路为集成于所述应用处理器中的电路;
    所述应用处理器还包括:应用电路;所述应用电路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从所述应用电路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信芯片;
    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为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芯片中的电路;
    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芯片中的每个通信芯片分别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为通信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为集成于所述通信芯片中的电路。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以下至少两种:
    蓝牙协议,Wi-Fi协议,超宽带UWB协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协议,紫蜂Zigbee协议,近场通信NFC协议,家庭物联网通讯协定技术Thread协议,或,红外协议。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每个通信电路包括: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单元,或者,每个所述通信电路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蓝牙协议对应的MAC模块包括:蓝牙主机BTH和蓝牙控制BTC;
    Wi-Fi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Wi-Fi媒体接入控制WMAC;
    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通用运行和自动化控制器媒体接入控制UMAC;
    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MAC单元为位置速度温度PVT。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蓝牙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包括:BTC;
    Wi-Fi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设备媒体接入控制DMAC;
    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DMAC;
    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MAC层处理单元为位置速度温度PVT。
  11. 根据权利要求3-5和7-10任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器包括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模块的逻辑功能的电路:
    应用模块,高层传输协议模块,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
    其中,蓝牙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包括:蓝牙主机BTH;
    Wi-Fi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WMAC;
    UWB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Thread协议和红外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HMAC;
    所述GNSS协议对应的主机模块为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12.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获取第二业务数据,并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传输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支持的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第一通信连接;以及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时,释放所述第一通信链路。
  15.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第二通信电路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以及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以及,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16. 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至少电子装置中的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17.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E1中的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E1中的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任一通信电路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分发至所述E1中的至少两个通信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电路,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确定第一通信电路为用于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向第二电子装置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满足合并传输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支持的第一通信协议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第一通信连接;
    在所述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时,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释放所述第一通信链路。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切换条件时,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
    向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向所述E2传输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22.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确定通过第三电子装置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确定第二通信电路为用于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通信电路;
    向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发送中继指示,所述中继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通过所述E3向所述E2转发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条件包括:所述E1检测到所述E3,和/或,所述E2检测到所述E3。
  24. 根据权利要求18-2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E1支持的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包括:
    根据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进行筛选;
    其中,所述全局环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17-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发送的环境报告;其中,每个所述环境报告包括发送所述环境信息的通信电路检测到的所述E1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通信电路发送的环境报告,更新所述E1的全局环境信息。
CN202180099840.6A 2021-07-31 2021-07-31 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5815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9947 WO2023010235A1 (zh) 2021-07-31 2021-07-31 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1593A true CN117581593A (zh) 2024-02-20

Family

ID=8515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9840.6A Pending CN117581593A (zh) 2021-07-31 2021-07-31 电子装置、控制电路和传输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2105A1 (zh)
EP (1) EP4358589A4 (zh)
CN (1) CN117581593A (zh)
WO (1) WO20230102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83769A4 (en) * 2021-10-25 2024-1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NG WITH AN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9233A (zh) * 2003-06-06 2006-07-0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在短距离和长距离无线电技术之间进行切换来控制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
US20140351446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logical channels for communication
US9226209B2 (en) * 2013-12-20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network searching
CN106416418B (zh) * 2014-06-17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576279B (zh) * 2014-07-30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信制式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51748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U2020203964B2 (en) * 2019-04-04 2021-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port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resul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0235A1 (zh) 2023-02-09
EP4358589A4 (en) 2024-07-31
US20240172105A1 (en) 2024-05-23
EP4358589A1 (en) 202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4356B (zh) 在第五代通信系統中的不同接入網路之間分發上行鏈路資料流程的方法和使用其的使用者設備
JP6761044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07517488B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7426797B (zh) 用于接入网侧的切片管控系统和方法
CN110740149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15191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103157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00062793A (ko) 베어러를 관리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20034861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61129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40172105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Circuit,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8649788B1 (en) Dynamic wireless transceiver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919890A (zh) 上位基站、下位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24008071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138764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4369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网络节点及通信设备
CN115643625A (zh) 多路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126631A1 (zh) 注册至多个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272778A1 (en) Sidelink interface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5515081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529637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JP2022040793A (ja) 分散局、集約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150035218A (ko)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WO2022143291A1 (zh) 一种业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240195731A1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 network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termining re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