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2474B - 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52474B CN117552474B CN202311710592.1A CN202311710592A CN117552474B CN 117552474 B CN117552474 B CN 117552474B CN 202311710592 A CN202311710592 A CN 202311710592A CN 117552474 B CN117552474 B CN 1175524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liced
- clamp
- sealing
- lower clamp
- coiled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0484 but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C([H])([H])C([H])([H])C([H])([H])[H]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FACXGONDLDSNOE-UHFFFAOYSA-N buta-1,3-diene;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1=CC=CC=C1.C=CC1=CC=CC=C1 FACXGONDLDSNO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468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397 thermoplastic 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1—Fillings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6—Waters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预制夹具包括:下夹具,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的第一待拼接部连接,第二侧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的第二待拼接部连接;上夹具,上夹具一侧朝向下夹具设置,且与下夹具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的狭缝,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与上夹具连接;连接固定组件,用于将上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一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制夹具,能够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提高不相容的既有防水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的搭接边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防水渗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地下室侧墙渗漏,一般采用回填土开挖的做法,将侧墙既有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拆除,然后在侧墙新做防水卷材,为保证防水层整体连续,需将侧墙新做防水卷材和地下室底板既有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但是既有防水卷材服役时间过长,导致既有防水卷材无法烘烤出油与新做防水卷材进行有效粘接。或者地下室底板既有防水卷材与侧墙新做防水卷材非同质材料,存在不相容的问题,导致搭接边连接质量不高。
常规做法是将既有卷材清洗干净,然后采用双面自粘卷材或者丁基胶带进行粘合,但是在地下环境,回填土沉降等问题,容易将粘合部分脱开,渗漏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能够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提高不相容的既有防水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的搭接边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包括:
下夹具,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的第一待拼接部连接,第二侧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的第二待拼接部连接;
上夹具,上夹具的一侧朝向下夹具设置,且与下夹具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的狭缝,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与上夹具连接;
连接固定组件,用于将上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一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固定组件用于将上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一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层叠并压紧密封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均设有预制连接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固定组件包括:螺栓,用于穿过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的预制连接孔、上夹具的预制连接孔,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连接;
螺母,设置于螺栓上,用于对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施加应力,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垫片,其一侧与第一防水卷材连接;
螺栓,其与第一垫片连接,且用于穿过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的预制连接孔、上夹具的预制连接孔;以及
螺母,套设于螺栓上,用于对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上夹具施加应力,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下夹具的第一侧设置有密封材料,用于将下夹具和第一防水卷材密封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材料是设置于下夹具第一侧的密封条;或密封材料是设置于下夹具第一侧的密封胶或密封膏;密封条或密封胶或密封膏沿下夹具第一侧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条包括下密封条和上密封条,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沿下夹具的第一侧相对上下设置;其中,下密封条沿下夹具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上密封条沿下夹具的长度方向以预留间隙间隔设置,下夹具的第二侧在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之间设有单向注浆孔,上密封条、下密封条、下夹具之间形成一密封空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有第二垫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下夹具的第二侧设有预制摩擦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夹具朝向下夹具的一侧设有预制摩擦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夹具与下夹具沿竖直方向向上开口形成狭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夹具设有弯折部,弯折部与下夹具形成狭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狭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防水卷材的厚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自上夹具与下夹具的连接端至上夹具远离连接端的一端,狭缝的横截面开口逐渐收缩。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下夹具远离上夹具的一端自下夹具的第一侧向第二侧延伸。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包括上述的预制夹具,以及
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包括第一待拼接部,第一待拼接部与下夹具的第一侧连接;
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包括第二待拼接部,第二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夹设于上夹具与下夹具之间形成的狭缝;
连接固定组件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固定组件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于第一结构上,或,连接固定组件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密封独立于第一结构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空腔内经单向注浆孔注入密封浆料形成将第一待拼接部和下夹具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或密封空腔内经单向注浆孔注入密封浆料形成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和第二防水卷材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的第一待拼接部与第二防水卷材的第二待拼接部设置于下夹具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第一防水卷材及第二防水卷材至少部分与下夹具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提供上夹具,使上夹具的一侧朝向下夹具设置,以与下夹具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的狭缝,上夹具与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连接;
提供连接固定组件,使用连接固定组件将上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一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通过连接固定组件将第一防水卷材的第一待拼接部、第二防水卷材的第二待拼接部、下夹具和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即将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第二防水卷材和上夹具的至少部分层叠进行搭接并密封连接,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提高不相容的既有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的搭接边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夹具的第一侧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夹具的第二侧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夹具与第二防水卷材连接一侧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结构;2、第一防水卷材;20、第一待拼接部;3、第二防水卷材;30、第二待拼接部;4、下夹具;40、第一侧;41、第二侧;5、上夹具;50、弯折部;50a、第一弯折部;50b、第二弯折部;α、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间的夹角;6、狭缝;7、连接固定组件;70、螺栓;71、螺母;72、第一垫片;720、过孔;8、预制连接孔;9、第二垫片;10、预制摩擦面;11、密封条;110、下密封条;111、上密封条;112、预留间隙;12、密封空腔;13、单向注浆孔;14、密封间隙;15、密封膏或密封胶;16、密封浆料;H、竖直方向;L1、上夹具的长度方向;H1、上夹具的高度方向;W、下夹具的厚度方向;L2、下夹具的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背景技术部分记载,为了保证防水层整体连续,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将地下室底板既有防水卷材进行烘烤出油,然后与侧墙新做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但既有卷材由于服役时间过长无法烘烤出油进行有效粘接,因此常采用双面自粘卷材或丁基胶带进行粘合,但是接缝剥离强度不高,且接缝处在地下环境,在第一结构主体或回填土沉降的情况下容易脱开,渗漏风险高。此外,底板既有防水卷材与侧墙新做防水卷材非同质材料搭接导致搭接边质量不高,也容易产生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预加应力法解决与既有防水卷材粘合连接的问题,即采用机械预压法解决既有防水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搭接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解决新建工程底板采用预铺反粘法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与侧墙SBS防水卷材搭接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进行介绍。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包括:下夹具4,沿自身厚度方向W设有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第一侧40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连接,第二侧41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连接;上夹具5,上夹具的一侧朝向下夹具4设置,且与下夹具4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的狭缝6,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与上夹具5连接;连接固定组件7,用于将上夹具5、第二待拼接部30、下夹具4、第一待拼接部20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通过连接固定组件将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下夹具4和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即将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和上夹具5的至少部分层叠进行搭接并密封连接,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提高不相容的既有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的搭接边质量,形成一连接完整的防水层。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固定组件7用于将上夹具5、第二待拼接部30、下夹具4、第一待拼接部20至少部分层叠并压紧密封设置,即采用预加应力法将上夹具5、第二待拼接部、下夹具4、第一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层叠并压紧密封连接,形成一连接完整的防水层,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防止接缝处由于处在地下环境、回填土沉降的情况下脱开,以及导致的渗漏,提高不相容的既有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的搭接边质量,使粘合部分不容易脱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卷材2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待拼接部与下夹具4的第一侧40连接,或第一防水卷材2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待拼接部20与密封条11连接,是指其各自在自身长度方向上连续连接,第二防水卷材3与下夹具4以及与上夹具5连接亦是指其在自身长度方向连续连接,而不是局部连接,以形成完整且连续的密封结构,进行有效的防水层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夹具5与下夹具4组成预制夹具组件,预制夹具组件与连接固定组件7相互配合将第一防水卷材2和第二防水卷材3密封连接。相较于采用双面自粘卷材或丁基胶带粘合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可以降低渗漏维修的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人施工难度,具有良好的工期效益和质量效益。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还可以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的连接,以形成完整的防水层,而不仅仅局限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卷材层与侧墙的防水卷材的连接。即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还可以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相同或不同材质的防水层的连接,而不仅仅局限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卷材与侧墙的防水卷材的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均设有预制连接孔8。如图1、2和3所示,预制连接孔8设于下夹具4的中部,并沿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间隔分布;预制连接孔8设于上夹具5的下部,预制连接孔8并沿上夹具5的长度方向L1间隔分布,与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一一对应,以便螺栓70穿过上夹具5和下夹具4,使上夹具5通过螺栓70连接于下夹具4的中部。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固定组件7包括:螺栓70,螺栓70用于穿过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上夹具5的预制连接孔8,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连接;螺母71,设置于螺栓70上,用于对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设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预制夹具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的预制连接孔、上夹具的预制连接孔,再用螺母套设于螺栓上旋紧,对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上夹具施加应力,上夹具将第二防水卷材夹设于下夹具第二侧和上夹具之间的狭缝中,进而将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第二防水卷材、上夹具依次层叠密封连接,实现对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两种防水卷材层的有效密封连接。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螺母的旋紧程度调节施加的应力,使上夹具和下夹具将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紧密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将螺母71固定于第一结构1中,将螺栓70经上夹具5和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第一防水卷材2螺纹连接于螺母71上,施加应力进行层叠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垫片72,其一侧与第一防水卷材连接;螺栓70,其与第一垫片72连接,且用于穿过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上夹具5的预制连接孔8;以及螺母71,套设于螺栓70上,用于对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至少部分层叠压紧以密封设置。
在本申请中,第一垫片72可选用具有一定强度、韧性和弹性的材料制作,其弹性使得第一垫片能够在应力作用下与第一防水卷材密封连接,并通过与螺栓70的配合,在螺母于螺栓上旋紧的过程中,将第一防水卷材压紧于下夹具的第一侧,进而使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独立于第一结构1设置。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可以使第一垫片72满足使用要求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与第一防水卷材2和第二防水卷材3相同或相近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螺栓70和螺母71可以使用具有耐腐蚀性的不锈钢、铜、铜合金、工程塑料中的一种制作,以满足其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具有相应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片72沿第一防水卷材2的长度方向连续或间隔设置,以在螺栓70施加于第一垫片72的应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垫片72、第一防水卷材2层叠压紧至下夹具4的第一侧40密封连接。第一防水卷材2的长度方向与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相同,可参考图3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确定第一防水卷材2的方向,因此在附图中未示出第一防水卷材2的长度方向。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垫片72上设有过孔720,螺栓70穿过该过孔720与第一垫片72连接。设置过孔720的第一垫片使得螺栓70与第一垫片72的连接能够更加灵活、方便,可根据第一结构1的具体的情形进行选择。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片72与螺栓70一体连接,一体连接便于设置第一垫片72和螺栓70,使得防水卷材连接时搭接更加方便。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设有过孔720的第一垫片72和螺栓70,以及一体连接的螺栓70和第一垫片72可共同使用,以将第一防水卷材2与下夹具4的第一侧40连接。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固定组件7为螺钉,用于依次穿过上夹具5、下夹具4、第一防水卷材2,将上夹具5、第二防水卷材3、下夹具4、第一防水卷材2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连接于第一结构1上。螺钉能够单独旋进第一结构1中,无需单独再使用螺母紧固。其中螺钉的结构和设置方式与螺栓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螺钉具有尖端,因此在附图中未示出。通过调节螺钉旋入第一结构的深度,也可以调节对下夹具、第二防水卷材、下夹具、第一防水卷材施加的应力,使其密封连接,实现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两种卷材的有效搭接。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固定组件7包括设置于第一结构1上的螺母,螺钉对应的依次穿过上夹具5、下夹具4、第一防水卷材2螺纹连接于第一结构上设置的螺母上,同样可以调节对下夹具、第二防水卷材、下夹具、第一防水卷材施加的应力。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固定组件包括穿过下夹具4、第一防水卷材2并将下夹具4、第一防水卷材2连接固定于第一结构1上的螺栓70,下夹具4上设有独立的连接孔;以及独立的穿过上夹具5将上夹具5、第二防水卷材3连接固定于下夹具4上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设置方式可参考连接于第一结构1上的螺栓70,连接孔可参考下夹具上的预制连接孔8设置,第二螺栓穿过连接孔将上夹具5、第二防水卷材3连接于下夹具上。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7所示,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有第二垫片9。第二垫片9选用具有一定韧性、强度以及弹性的材料制成,第二垫片9位于上夹具5和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间,以便通过螺母71旋紧于螺栓70上调节施加的应力时,通过第二垫片9能够调节上夹具5对第二防水卷材3施加的应力,防止上夹具5直接接触下夹具4无法调节施加的应力。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垫片9的厚度小于第二防水卷材3的厚度。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4所示,下夹具4的第二侧41设有预制摩擦面10,上夹具5朝向下夹具4的一侧,即与第二防水卷材3连接的一侧设有预制摩擦面10。下夹具4的第二侧41设置的预制摩擦面10使得下夹具4与第二防水卷材3间具有更大的摩擦力,上夹具5与第二防水卷材3连接的一侧设有预制摩擦面10使得上夹具5与第二防水卷材3间具有更大的摩擦力,其各自在施加的应力作用下能够更稳定的与第二防水卷材3密封连接,增强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上夹具5与下夹具4沿竖直方向向上开口形成狭缝6,这样设置能够最少程度的将第二防水卷材3夹设于下夹具4和上夹具5之间的缝隙中。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上夹具5设有弯折部50,弯折部50与下夹具4形成夹设第二待拼接部30的狭缝6。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夹具5设有弯折部50,弯折部50包括第一弯折部50a和第二弯折部50b,第二弯折部50b与第一弯折部50a连接,弯折部50与下夹具4形成夹设第二防水卷材3的狭缝6。弯折部50的设置,能够在不对第二防水卷材3穿孔或造成破坏的情况下,通过施加的应力将第二防水卷材3与上夹具5和下夹具4密封连接。
如图1所示,弯折部50沿上夹具5自身高度方向H1于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50a,再沿第一弯折部50a向平行于上夹具5自身高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50b,上夹具5设置的弯折部50能够将第二防水卷材3适宜的设置于狭缝6中进行密封连接。也即第一弯折部50a自上夹具5与下夹具4连接的一侧向背离下夹具4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二弯折部50b向背离第一弯折部50a的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狭缝6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防水卷材的厚度。以使上夹具5将第二防水卷材3夹设并连接于下夹具4上后,在上夹具5的下部与下夹具4之间仍具有一定的缝隙,进而能够通过螺栓调节上夹具5对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和下夹具4施加的应力。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自上夹具5与下夹具4的连接端至上夹具5远离连接端的一端,狭缝6的横截面开口逐渐收缩。即狭缝6形成上小下大的开口,以便在上夹具5的下部通过螺栓70和螺母71的旋紧配合下施加应力与下夹具4连接的同时,上夹具5通过自身的弯折部50向第二防水卷材3施加作用力,使上夹具5与第二防水卷材3、下夹具4间更好的密封连接。
示例性地,第二弯折部50b与下夹具4间形成狭缝6,如图1所示,第二弯折部50b与第一弯折部50a之间形成的夹角α满足:60°≤α≤90°。可选的,70°≤α≤85°。示例性地,α为75°、72°、80°、82°、83°、86°。以使上夹具5与下夹具4之间形成开口上小下大的狭缝6,将第二防水卷材3更便捷、紧密的压紧密封于上夹具5、下夹具4之间。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夹具4的第一侧40设置有密封材料,用于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密封连接。密封材料能够适应于第一结构1的形状或构造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更好的密封连接。通过密封材料将下夹具和第一防水卷材之间由于基面不平导致可能存在的缝隙进行密封,提升第一防水卷材和下夹具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材料是设置于下夹具4第一侧40的密封条11,以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间的缝隙密封;或密封材料是设置于下夹具4第一侧40的密封胶或密封膏,以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间的缝隙密封;密封条11或密封胶或密封膏沿下夹具4的第一侧4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以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之间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条11选用具有弹性和耐候性的橡胶条,其能够在施加的应力的作用下使下夹具压接至需要搭接的第一防水卷材表面,将第一防水卷材2和下夹具4的第一侧更好的密封连接。其中,密封条可选用片状、板状、薄膜状。密封条设置于下夹具4与第一防水卷材2连接的竖向部位之间。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条11沿下夹具4第一侧4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以适应于第一防水卷材2,将第一防水卷材2和下夹具4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密封条11沿下夹具4第一侧4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以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间的缝隙密封连接,并位于预制连接孔8的上、下两侧,以通过预制连接孔8上下两侧的密封条11在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之间形成两道防水密封结构,使第一防水卷材2和下夹具4密封连接的效果更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条11可沿下夹具4的第一侧4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多道,以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之间更好的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7所示,密封条11包括下密封条110和上密封条111,上密封条111和下密封条110沿下夹具4朝向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侧40相对上下设置;其中,下密封条110沿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连续设置,上密封条111沿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以预留间隙112间隔设置,下夹具4的第二侧41在上密封条111和下密封条110之间设有单向注浆孔13,上密封条111、下密封条110、下夹具4之间形成一密封空腔12,如图3所示,下夹具4的虚线框区域,密封空腔12与第一防水卷材2贴合后形成一密封空间。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本申请可选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卷材3、上密封条111、下密封条110、下夹具4之间形成一密封空腔12,密封空腔12与第一防水卷材2贴合后与第二防水卷材3形成一密封空间。
密封空腔12内经单向注浆孔13和预留间隙112注入密封浆料16形成将第一待拼接部20和下夹具4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或者形成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上密封条111、下密封条110和第二防水卷材3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以适应于不同的密封环境获得不同的密封结构。对于下夹具4的上密封条111、下密封条1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可通过密封膏、密封胶、密封条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中,因第一结构1的基面平整度不同,密封条11可以定制不同的规格,以适应不同基面的要求。密封浆料选用非固化注浆液进行注入,其具有一定的流体特性,能够向低处自由流动,进而将密封空腔自下而上完全填充、密封,形成不固化的防水层。密封浆料可以选用本技术领域内公知的具有流动特性且不会固化以将密封空腔密封的任何一种市售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密封浆料选用的是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具有流体特性,且粘稠疏水,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填充入密封空腔后,其流动的特性能够将下夹具4、密封条11、第一防水卷材2、第一结构1、第二防水卷材3之间的缝隙充分填充,进行有效的防水。且形成不固化的防水层,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密封条、密封膏、密封胶的设置的方式可参考下密封条110的设置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其设置方式和位置是明确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3以及7所示,单向注浆孔13设置于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下部,以便在通过螺栓70将上夹具5、第二防水卷材3、下夹具4、第一防水卷材2固定于第一结构1上后,或者独立于第一结构1连接固定后,能够单方向经单向注浆孔13向密封空腔12内注入密封浆料,使密封浆料利用其自身向低处流动的特性,在密封空腔12内自下而上将密封空腔12完全填充,使下夹具4与第一防水卷材2之间更好的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7所示,下夹具4远离上夹具5的一端自下夹具4的第一侧40向第二侧41延伸,以使下夹具4与第一防水卷材2间形成一由上至下开口逐渐增大的密封间隙14。密封间隙14内填充有密封膏或密封胶15,以将下夹具和第一防水卷材连接的下部密封连接。密封间隙14和密封膏或密封胶15形成有效的密封构造,防止水经密封间隙14渗入第一防水卷材2和第一结构1之间,进一步降低渗漏风险。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包括上述的预制夹具,以及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第一防水卷材2包括第一待拼接部20,第一待拼接部20与下夹具4的第一侧40连接;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3,第二防水卷材3包括第二待拼接部30,第二待拼接部30至少部分夹设于上夹具5与下夹具4之间形成的狭缝6;连接固定组件7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通过预制夹具将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层叠密封设置,连接为一完整的防水层,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提高不相容的既有卷材与新做防水卷材的搭接边质量,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固定组件7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于第一结构1上。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连接固定组件7向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7施加应力,以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7在竖直方向H上压紧密封连接于第一结构1。且这样设置在通过第一防水卷材2实现第一结构1侧防水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防水卷材2与第一结构1连接的更加紧密,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能够更稳定的设置于第一结构1上,避免由于地下环境或者回填土沉降导致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被损坏。通过连接固定组件7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7固定于第一结构1上的方案,适用于无法从第一结构1上将第一防水卷材2卷材剥离的情形,或者第一结构1有较大的厚度和/或强度的情形,或者对第一结构1能够进行钻孔的情形。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固定组件7将第一待拼接部、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独立于第一结构1设置,使得连接固定组件7无需对第一结构1进行钻孔造成损坏,即可对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层叠压紧密封连接。通过连接固定组件7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下夹具4独立于第一结构1密封连接的方案,适用于能够从第一结构1上将第一防水卷材2剥离出来的情形,或第一结构1无法进行钻孔或厚度和/或强度不足的情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1是指设置于地下室的底板,或者与地下室底板一体连接的外部侧墙。第一防水卷材2可选用地下室底板既有的防水卷材,也可以是新铺设的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3可选用新做防水卷材,也可选用与第一防水卷材的防水卷材不同材质的防水卷材。第一防水卷材2和/或第二防水卷材3均可选用具有一定韧性、强度和弹性的防水卷材制成。
示例性地,第一防水卷材和/或第二防水卷材均可选用现有的防水卷材制作,其均可以独立地选用TPO高分子卷材、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卷材等防水卷材。
在本申请中,第一防水卷材可预先制作小于或等于螺栓直径的小孔,以便与螺栓连接。或者使用螺栓直接穿过第一防水卷材,这样可使螺栓对第一防水卷材具有最小的损坏,并使螺栓与第一防水卷材紧密连接,以尽可能的保持第一防水卷材的完整。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螺栓70为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能够更稳定的将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更稳定地设置于第一结构。螺栓可通过在第一结构中钻孔安装设置,也可通过与第一结构适配的建筑材料固定设置。示例性地,螺栓可通过混凝土或水泥固定在第一结构上,或者通过其他与第一结构相近特性的材料粘附固定。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空腔12内经单向注浆孔13注入密封浆料16形成将第一待拼接部20和下夹具4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空腔12内经单向注浆孔13注入密封浆料16形成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和第二防水卷材3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与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设置于下夹具4沿自身厚度方向W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以使第一防水卷材2及第二防水卷材3至少部分与下夹具4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提供上夹具5,使上夹具5的一侧朝向下夹具4设置,以与下夹具4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的狭缝6,上夹具5与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连接;
提供连接固定组件7,使用连接固定组件7将上夹具5、第二待拼接部30、下夹具4、第一待拼接部20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先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层叠,再通过连接固定组件7压紧密封设置。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先部分设置连接固定组件7,再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依次层叠,通过其余部分的连接固定组件压紧密封设置。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向密封空腔12中注入密封浆料形成密封结构。
在本申请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还包括沿密封间隙14填充密封膏或密封胶,形成有效的密封构造。
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如图1-4所示,预制夹具包括:下夹具4,下夹具4沿自身厚度方向W设有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第一侧40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连接,第二侧41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连接,下夹具4的第二侧41设有预制摩擦面10,预制摩擦面10位于下夹具与第二待拼接部30连接的上部,下夹具4沿自身的长度方向L2的中部间隔分布设有预制连接孔8。
下夹具4的第一侧40设置有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密封连接的密封材料,密封材料是设置于下夹具4第一侧40的密封条11,能够适应于第一结构1的形状或构造将下夹具4和第一防水卷材2更好的密封连接。如图1、3和7所示,密封条11包括下密封条110和上密封条111,下密封条110和上密封条111沿下夹具的第一侧朝向第一防水卷材2相对上下设置;其中,下密封条110沿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连续设置,上密封条111沿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以预留间隙112间隔设置;第一待拼接部20、上密封条111、下密封条110、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之间形成一密封空腔12,下夹具4的第二侧41在上密封条111和下密封条110之间设有单向注浆孔13,密封空腔12内能够经单向注浆孔13和预留间隙112注入密封浆料16形成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第一结构1之间更好的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密封浆料可选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下夹具4远离上夹具5的一端自下夹具的第一侧40向第二侧41延伸,即下夹具4向背离预制摩擦面10的一端延伸,下夹具4的下部与第一防水卷材2形成一开口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密封间隙14,该密封间隙14位于下密封条110下部,密封间隙14内填充有密封膏或密封胶15,以形成有效的密封构造,防止水经连接结构渗入第一防水卷材2和第一结构1之间,进一步降低渗漏风险。
预制夹具还包括上夹具5,如图1和4所示,上夹具5的一侧朝向下夹具4设置,且与下夹具4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的狭缝6,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与上夹具5连接。其中,上夹具5设有弯折部50,弯折部50包括第一弯折部50a和第二弯折部50b,第二弯折部50b与第一弯折部50a连接,第二弯折部50b与第一弯折部50a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90°,弯折部50与下夹具4形成夹设第二防水卷材3的狭缝6,狭缝6的宽度小于第二防水卷材3的厚度。上夹具5与下夹具4沿竖直方向向上开口形成狭缝6,以便上夹具5将至少部分第二防水卷材3夹设于狭缝6中,通过连接固定组件施加的应力使上夹具5能够将第二防水卷材3压紧于下夹具4上密封连接。上夹具5朝向下夹具4的一侧,即与第二防水卷材3连接的一侧设有预制摩擦面10,预制摩擦面10位于第二弯折部50b朝向下夹具4的一侧。上夹具5和下夹具4之间设有第二垫片9,第二垫片9的厚度小于第二防水卷材3的厚度。
如图4所示,预制连接孔8设于上夹具5的下部,并沿上夹具5的长度方向L1间隔分布,与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一一对应,以便通过连接固定组件7的螺栓70穿过上夹具5和下夹具4,使上夹具5连接于下夹具4的中上部。
如图1所示,预制夹具还包括连接固定组件7,用于将上夹具5、第二待拼接部30、下夹具4、第一待拼接部20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设置。连接固定组件7包括螺栓70和螺母71,螺栓70设置于第一结构1,且用于穿过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上夹具5的预制连接孔8;螺母71,套设于螺栓70上,用于将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第二待拼接部30、上夹具5假设在第一结构1和螺母71之间层叠设置,以通过调节螺母71在螺栓70的旋紧程度,对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密封连接。其中,螺栓70为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能够更稳定的将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更稳定地设置于第一结构。
实施例2
一种实施例1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对地下室底板既有的第一防水卷材和侧墙的第二防水卷材进行拼接,包括:
将第一结构1(一体连接的地下室底板及侧墙)的回填土挖开后,拆除第一结构1外侧竖直方向的部分的既有卷材,使第一结构1下表面的至少部分既有防水卷材作为第一防水卷材2,在将第一防水卷材2清洗至表面洁净无灰尘的干净状态后,上翻至第一结构1外侧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并采用喷枪将第一防水卷材2烘烤至麻面状态。
提供连接固定组件7的螺栓70,将连接固定组件7的螺栓70通过钻孔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结构1的侧墙中。
将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与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分别设置于下夹具4沿自身厚度方向W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其中,设置于第一结构1侧墙中的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以使第一防水卷材2及第二防水卷材3至少部分与下夹具4至少部分层叠设置;密封条11可根据第一结构1现场基面的平整度情况,适应于不同基面的要求安装相应规格的橡胶条作为密封条11至下夹具4。
在第一结构1的侧墙新做防水卷材作为第二防水卷材3,对其进行裁剪。提供上夹具5,使上夹具5的一侧朝向下夹具4设置,以与下夹具4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的狭缝6,上夹具5与至少部分第二待拼接部30连接,将第二待拼接部30夹设在狭缝内;使螺栓70穿过第二垫片9、上夹具5的预制连接孔8,将上夹具5、设置在上夹具5和下夹具4之间的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与下夹具4及第一防水卷材2至少部分与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提供连接固定组件7的螺母71,将螺母71拧紧于螺栓70上,对上夹具5沿螺栓70向第一结构1所在方向施加应力,使密封条11与侧墙第一防水卷材2之间紧密贴合,将上夹具5、第二待拼接部30、下夹具4、密封条11、第一待拼接部20压紧于第一结构1上,并通过下夹具4的单向注浆孔13向密封空腔12内进行压力注浆,注入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第一结构1、第一待拼接部20、密封条11、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之间形成密封结构。采用密封膏沿下夹具下部的密封间隙14填满,形成有效密封结构。
如此,采用实施例1的预制夹具及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形成了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如图7所示,第一结构1是与地下室底板连接的侧墙,搭接结构包括:实施例1的预制夹具,以及第一防水卷材2,第一防水卷材2为地下室底板既有的防水卷材,沿第一结构1的下表面铺设,且至少部分第一防水卷材2,即作为第一待拼接部20,由第一结构1下表面翻出并沿第一结构1外侧在竖直方向H上设置。搭接结构还包括第二防水卷材3,为新做防水卷材,沿第一结构1外侧在竖直方向H上设置,其上部与第一结构1贴合连接,第二防水卷材3至少部分作为第二待拼接部30,夹设于上夹具5与下夹具4形成的狭缝6中。第一防水卷材2和第二防水卷材3通过与下夹具4和上夹具5的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使得这四个结构在竖直方向H上的至少部分横截面共面。连接固定组件7向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在竖直方向H上的横截面共面的部分施加垂直于竖直方向H的应力,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固定于第一结构1上,使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在竖直方向H上叠层压紧密封连接。在通过第一防水卷材2实现第一结构1侧防水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第一防水卷材2与第一结构1连接更加紧密。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更稳定的设置于第一结构1上,避免由于地下环境或者回填土沉降导致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被损坏。上夹具5与下夹具4组成预制夹具组件,预制夹具组件与连接固定组件7相互配合将第一防水卷材2和第二防水卷材3层叠压紧密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的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将下夹具和第一防水卷材至少部分连接,以及通过上夹具与第二防水卷材至少部分连接,将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第二防水卷材和上夹具的至少部分彼此层叠搭接,并通过连接固定组件向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下夹具和上夹具在第一结构的外侧层叠的部分施加应力,即采用预加应力法将第一防水卷材、下夹具、第二防水卷材和上夹具进行层叠搭接并压紧密封连接,实现既有防水卷材和新做防水卷材的有效搭接,防止接缝处由于处在地下环境、回填土沉降的情况下脱开,以及导致的渗漏,使粘合部分不容易脱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相较于采用双面自粘卷材或丁基胶带粘合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可以降低渗漏维修的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人施工难度,具有良好的工期效益和质量效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其包括的连接固定组件7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独立于第一结构1密封连接。使得连接固定组件7无需对第一结构1进行钻孔造成损坏,即可对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连接。
如图6所示,连接固定组件7包括:第一垫片72,其一侧与第一防水卷材2连接;螺栓70,其与第一垫片72连接,且用于穿过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上夹具5的预制连接孔8;以及螺母71,套设于螺栓70上,用于对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第一防水卷材2、下夹具4、第二防水卷材3、上夹具5密封连接。第一垫片72沿第一防水卷材2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以在螺栓70施加于第一垫片72的应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垫片72、第一防水卷材2层叠压紧至下夹具4的第一侧40密封连接。第一防水卷材2的长度方向与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相同,可参考图2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L2确定第一防水卷材2的方向,因此在附图中未示出第一防水卷材2的长度方向。
如图6所示,第一垫片72上设有过孔720,螺栓70穿过该过孔720与第一垫片72连接。设置过孔720的第一垫片使得螺栓70与第一垫片72的连接能够更加灵活、方便,可根据第一结构1的具体的情形进行选择。
此外,本实施例未设置密封条、注入密封浆料,也未设置第二垫片、预制摩擦面、密封间隙和密封膏。因此,本实施例的搭接方法无需钻孔,也无需进行相应结构处理或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夹具(4),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所述第一侧(40)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的第一待拼接部(20)连接,所述第二侧(41)用于与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3)的第二待拼接部(30)连接;
上夹具(5),所述上夹具(5)的一侧朝向所述下夹具(4)设置,且与所述下夹具(4)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的狭缝,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与所述上夹具(5)连接;
连接固定组件(7),用于将所述上夹具(5)、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组件(7)用于将所述上夹具(5)、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至少部分层叠并压紧密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5)和所述下夹具(4)上均设有预制连接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组件(7)包括:
螺栓(70),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防水卷材(2)、所述下夹具(4)的所述预制连接孔(8)、所述上夹具(5)的所述预制连接孔(8),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连接;
螺母(71),设置于所述螺栓(70)上,用于对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设置;或
所述连接固定组件(7)包括:
第一垫片(72),其一侧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2)连接;
螺栓(70),其与所述第一垫片(72)连接,且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防水卷材(2)、所述下夹具(4)的预制连接孔(8)、所述上夹具(5)的预制连接孔(8);以及
螺母(71),设置于所述螺栓(70)上,用于对所述第一防水卷材(2)、所述下夹具(4)、所述上夹具(5)施加应力,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压紧密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4)的所述第一侧(40)设置有密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是设置于所述下夹具(4)的所述第一侧(40)的密封条(11)或密封胶或密封膏;或
所述密封条(11)或所述密封胶或所述密封膏沿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一侧(40)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1)包括下密封条(110)和上密封条(111),所述上密封条(111)和所述下密封条(110)沿所述下夹具(4)的所述第一侧(40)相对上下设置;其中,所述下密封条(110)沿所述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所述上密封条(111)沿所述下夹具(4)的长度方向以预留间隙(112)间隔设置,所述下夹具(4)的所述第二侧(41)在所述上密封条(111)和所述下密封条(110)之间设有单向注浆孔(13),所述上密封条(111)、所述下密封条(110)、所述下夹具(4)之间形成一密封空腔(1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夹具,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一项要求:
(1)所述上夹具(5)和所述下夹具(4)之间设有第二垫片(9);
(2)所述下夹具(4)的所述第二侧(41)设有预制摩擦面(10);
(3)所述上夹具(5)朝向所述下夹具(4)的一侧设有预制摩擦面(10);
(4)所述上夹具(5)与所述下夹具(4)沿竖直方向向上开口形成所述狭缝(6);
(5)所述上夹具(5)设有弯折部(50),所述弯折部(50)与所述下夹具(4)形成所述狭缝(6);
(6)所述狭缝(6)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3)的厚度;
(7)自所述上夹具(5)与所述下夹具(4)的连接端至所述上夹具(5)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所述狭缝(6)的横截面开口逐渐收缩;
(8)所述下夹具(4)远离所述上夹具(5)的一端自所述下夹具的所述第一侧(40)向所述第二侧(41)延伸。
9.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夹具,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夹具,以及
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2),包括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与所述下夹具(4)的第一侧(40)连接;
待拼接的第二防水卷材(3),包括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至少部分夹设于所述上夹具(5)与所述下夹具(4)之间形成的狭缝(6);
所述连接固定组件(7)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组件(7)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于第一结构(1)上;或,
所述连接固定组件(7)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所述第二待拼接部(30)、所述上夹具(5)至少部分层叠密封独立于第一结构(1)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夹具,所述密封空腔(12)内经所述单向注浆孔(13)注入密封浆料形成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和所述下夹具(4)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或
所述密封空腔(12)内经所述单向注浆孔(13)注入密封浆料形成将所述第一待拼接部(20)、所述下夹具(4)和所述第二防水卷材(3)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或
所述下夹具(4)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2)间形成一由上至下开口逐渐增大的密封间隙(14),所述密封间隙(14)内填充有密封膏或密封胶。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预制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拼接的第一防水卷材的第一待拼接部与第二防水卷材的第二待拼接部设置于所述下夹具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及所述第二防水卷材至少部分与所述下夹具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提供上夹具,使所述上夹具的一侧朝向所述下夹具设置,以与所述下夹具之间形成夹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待拼接部的狭缝,所述上夹具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待拼接部连接;
提供连接固定组件,使用所述连接固定组件将所述上夹具、所述第二待拼接部、所述下夹具、所述第一待拼接部至少部分层叠密封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10592.1A CN117552474B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10592.1A CN117552474B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52474A CN117552474A (zh) | 2024-02-13 |
CN117552474B true CN117552474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8981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10592.1A Active CN117552474B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5247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60200U (zh) * | 2017-08-24 | 2018-04-20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底板砖胎模处卷材固定夹具和固定结构 |
CN110593420A (zh) * | 2019-07-18 | 2019-12-20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防水层的拼接缝结构及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36484C2 (de) * | 1994-10-12 | 2000-08-17 | Seele Gmbh | Schwenkbar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von Gebäudeplatten |
JP2001107471A (ja) * | 1999-08-03 | 2001-04-17 | Tsutsunaka Sheet Bosui Kk | 防水施工面における固定ボルトの立設構造及び立設方法 |
KR20050015091A (ko) * | 2003-08-02 | 2005-02-21 | 장성순 | 방수방법 및 방수시트 연결방법 |
JP5458139B2 (ja) * | 2012-04-26 | 2014-04-02 | アーキヤマデ株式会社 | 防水シート継ぎ目構造 |
CN210713274U (zh) * | 2019-08-08 | 2020-06-09 | 仪征市金美林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建筑防水卷材 |
CN211523549U (zh) * | 2019-12-20 | 2020-09-18 | 重庆金牛衣防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聚氨酯布收头卷材防水装置 |
-
2023
- 2023-12-13 CN CN202311710592.1A patent/CN1175524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60200U (zh) * | 2017-08-24 | 2018-04-20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底板砖胎模处卷材固定夹具和固定结构 |
CN110593420A (zh) * | 2019-07-18 | 2019-12-20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防水层的拼接缝结构及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52474A (zh) | 2024-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83942A (en) | Composite roof deck assembly with polymeric membrane adhered to fiberglass mat | |
US6546687B2 (en) | Waterproofing method by using plastic panels | |
US10392808B2 (en) | Thermoplastic flashing laminate | |
CN108221866B (zh) | 严寒地区面板接缝表层平覆型柔性止水结构及安装方法 | |
JP5019976B2 (ja) | 止水構造及び止水工法 | |
CN117552474B (zh) | 应用于防水卷材连接的预制夹具、搭接结构及使用方法 | |
CN110805159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663953A (zh) | 一种用于污水隧道薄壁二衬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及施工方法 | |
KR100412935B1 (ko) | 복합 시트 방수재와 그 방수재를 이용한 방수방법 | |
CN104060576A (zh) | 水工混凝土构件伸缩缝止水带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 |
KR20050015091A (ko) | 방수방법 및 방수시트 연결방법 | |
JP2008069269A (ja) | 接着剤含浸基材を用いた部材接合工法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接合用部材と、部材接合構造 | |
CN111005739A (zh) | 双面自粘防水胶条处理的隧道衬砌结构缝及施工方法 | |
KR101951798B1 (ko) | 친환경 복합 방수 시공방법 | |
CN216041361U (zh) | 地铁主体结构中的群管穿墙防水结构 | |
CN211714041U (zh) | 一种预制拼装管廊接头密封防水构造 | |
CN111749280B (zh) | 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和方法 | |
CN113006155A (zh) |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 | |
CN111042205A (zh) | 预制箱涵拼装连接及紧固方法 | |
CN218622100U (zh) | 一种混凝土渡槽伸缩缝渗漏修复结构 | |
KR200211908Y1 (ko) | 복합 시트 방수재 | |
CN219059913U (zh) | 一种挡水坝面板接缝止水结构 | |
CN217976247U (zh) |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 |
CN113322803B (zh) | 一种简统构造的双面结合反粘式中埋止水带 | |
CN220952920U (zh) | 一种预埋槽道与模板的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