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546448A -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中继方法、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程序 - Google Patents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中继方法、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6448A
CN117546448A CN202280044545.5A CN202280044545A CN117546448A CN 117546448 A CN117546448 A CN 117546448A CN 202280044545 A CN202280044545 A CN 202280044545A CN 117546448 A CN117546448 A CN 117546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information
position information
relay
packe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4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望绘
高木利匡
越智直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7546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6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具备: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位置信息中继部(312),接收由设备向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位置信息在内的数据包向网络装置发送。

Description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中继方法、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位置信息获得系统、位置信息中继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曾有一种能够自动获得与网络连接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8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不能适用于没有与SNMP对应的交换式集线器。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向已经架设了的网络进行新增导入。
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助于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具备:掌握部,掌握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中继部,接收由所述设备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另外,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有助于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全体构成图。
图2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设备的地址信息。
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终端的构成图。
图4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列表的一个例子。
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构成图。
图6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的一个例子。
图7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图。
图8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ARP请求的数据包格式。
图9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ARP应答的数据包格式。
图10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的一个例子。
图12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一个例子。
图13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掌握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传输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传输处理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系统的序列例(1)。
图17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系统的序列例(2)。
图18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系统的序列例(3)。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本发明人员针对在“背景技术”中记载的技术,发现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近些年,创建智能工厂的倾向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活跃,工厂内的设备或装置逐渐地与网络建立了关联。
以往的工厂网络基本上是与互联网或公司内部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分离,而成为一个封闭的网络构成。
然而,近些年发生了变化,工厂内的设备的运转数据被收集到云端,运转状况成为可视化,被灵活运用到问题的早期发现或工厂全体的效率管理的状况增多,工厂内的设备或装置与公司内部LAN或互联网连接的构成也增多了。
为此,工厂内的设备或装置也成为了网络攻击的对象,将工厂网络作为目标且实际上进行了网络攻击的事例数不胜数。
在面向办公室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安全对策中,就会有导入病毒检测软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工厂的设备将可用性视为最关键的部分,因此有可能成为系统停止的原因的病毒检查软件的导入、定期的修补适用、或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的更新等对策是困难的。
因此,从工厂的设备的观点来看,以脆弱的状态为前提,加强网络弹性的对策是重要的。作为对策的其中之一有如下的解决方案,即:实时地对工厂网络中的流动的通信量进行监视,来对因非法接入或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工厂内的设备的异常进行检测。在上述的解决方案中,当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将相关的设备的通信迅速切断等对策,从而能够将受害抑制到最小。
通常作为用于对发生了异常的设备进行确定的标识符,而采用像IP(IternetProtocol)地址或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等这种网络上的地址。然而,在不能马上判断出网络上的地址与工厂内的哪个设备相关联的情况下,则会有对应过晚而使受害增大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迅速地应对工厂内的设备的异常,则将设备在网络上的地址与该设备物理上的位置建立关联来管理是重要的,然而现状是存在很多没有恰当地进行这种管理的工厂。
并且,在新建工厂网络时,虽然有将设备与该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建立关联,制作成列表来管理的情况,但是在该列表制作后会有新增设备的情况,或者因生产线变更等设备的位置发生了变更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会忘记更新,当需要知道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时却不能知道该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从而造成不能应对的情况的发生。
如以上所述,通过人的手动操作来对工厂内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长年的管理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有一种能够自动地获得与网络连接的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技术中,将交换式集线器的端口、和与该端口连接的交换式集线器、访问接入点或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而得到的表格,预先在位置信息管理服务器中做好准备。于是,利用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来进行包括端口和与该端口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的路径信息的读取工作,将该读取工作从上游侧交换式集线器依次执行到下游侧交换式集线器,并依次追踪与各端口连接的设备来与上述表格进行对照,据此来推断出终端设备的现在的位置。
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能够利用网络的协议来自动地获得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不仅是有线连接的设备,即使是无线连接的设备被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追踪设备来获得位置信息,因此,在工厂的生产线发生变更等而设备的场所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获得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需要交换式集线器能够与SNMP对应,换而言之,若是没有与SNMP对应的交换式集线器就不能适用。
然而现状是,能够与SNMP对应的市场上流通的交换式集线器非常少。而且,在工厂网络已经由SNMP非对应交换式集线器构成的情况下,则需要更换为SNMP对应交换式集线器,这样就需要使工厂网络停止,因此是很难适用的。
为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向已经架设好的网络进行新增导入。
并且,在位置信息管理服务器中需要预先准备将交换式集线器的端口和与该端口连接的交换式集线器或访问接入点、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表格,因此在生产线发生了变更时等,若交换式集线器被移动则会失去匹配性。因此,若不对位置信息管理服务器进行定期地维护来更新表格的信息,则不能有助于掌握正确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助于恰当地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等。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具备:掌握部,掌握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中继部,接收由所述设备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由于能够将掌握到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在从设备发给网络装置的数据包内来发送,因此能够利用现有的网络装置以及现有的设备来发送设备的位置信息。假设在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导入时,成为采用新的网络协议或需要向设备安装新的软件的情况下,由于网络装置或设备的设定变更或功能的添加而会出现网络停止的可能性,或者会出现伴随着导入而工作等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可用性降低的情况。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由于无需对现有的网络装置以及现有的设备进行变更,因此有助于防止上述的可用性降低的发生。并且能够顺利地适用于现有的网络。而且,无需对现有的网络装置以及现有的设备进行定期地维护,就能够每次都发送正确的位置信息。据此,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有助于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被设置在与所述设备相距规定距离以内的位置,所述掌握部具有传感器,该传感器获得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位置信息,将由所述传感器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来掌握。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能够利用传感器来容易地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助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能够更容易地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中继部进行如下工作:对接收的所述数据包使用的网络协议的命令进行确定,判断确定的所述网络协议的所述命令是否为预先决定的规定命令,在判断为确定的所述网络协议的所述命令是所述规定命令的情况下,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数据包中的规定的字段内。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由于能够将位置信息包括在从设备朝向网络装置的网络协议的规定命令的数据包的规定的字段中,因此无需添加用于发送位置信息的专用的网络协议。假设在需要添加专用的网络协议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网络装置或设备的设定变更或功能添加,从而会成为使可用性降低的原因。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由于无需添加专用的网络协议,因此有助于防止上述的可用性降低的发生。据此,能够进一步有助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设备经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网络装置与管理装置连接,所述管理装置将包括以网络协议决定的请求命令的请求包,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中继部接收所述请求包,并发送给所述设备,所述中继部将如下的应答包作为所述数据包来接收,所述应答包是作为所述设备针对所述请求包的应答而发送给所述管理装置的应答包,并且是包括由所述网络协议决定的应答命令的应答包。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针对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请求包,将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在设备发送的应答包中来发送。据此,能够根据管理装置进行的控制,来决定发送设备的位置信息的定时。位置信息中继装置通过以更恰当的定时来发送位置信息,从而有助于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中继部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包的情况下,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请求包内的规定的字段中是否包括规定代码,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所述请求包中包括所述规定代码的情况下,将作为接收到的所述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而被设定的所述设备作为发送源而设定的所述应答包,作为所述数据包来接收,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的所述数据包内,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基于接收到的包括规定代码的请求包,将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在该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的设备在此之后将要发送的应答包中来发送。规定代码能够由管理装置来设定。据此,能够根据管理装置进行的设定,来决定作为掌握了位置信息的对象的设备。因此,有助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根据管理装置进行的控制,来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掌握部接收由发信机发出的包括固有的信息的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来掌握所述设备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固有的信息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的位置上的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通过接收由发信机发出的信号,来容易地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助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更容易地恰当地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进一步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保存由所述掌握部掌握的所述位置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由于能够保存设备的位置信息,因此无需每次都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具有能够高效地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效果。因此,有助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恰当且高效地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网络协议是ARP,该ARP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能够利用ARP的数据包来发送设备的位置信息。由于与网络连接的现有的设备都能够进行ARP的通信,因此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无需导入进行新的网络协议的通信的功能,就能够发送设备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助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具备:网络装置、设备、经由所述网络装置与所述设备连接的管理装置、以及介于所述网络装置与所述设备之间的上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与上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同样的效果。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管理装置将包括请求信息的请求包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请求信息是用于请求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的信息,所述中继部接收由所述管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请求包,并发送给所述设备,所述设备接收所述请求包,作为针对所述请求包的应答,而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应答包,所述中继部将由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应答包作为所述数据包来接收,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中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获得系统针对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请求包,将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在设备将要发送的应答包中来发送。据此,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能够根据管理装置进行的控制,来决定发送设备的位置信息的定时。通过位置信息获得系统以更恰当地定时来发送位置信息,从而有助于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管理装置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将所述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位置信息这三方建立关联来存储。
通过上述方式,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能够恰当地对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位置信息进行恰当地管理。于是,例如在检测到网络攻击或设备的恶意软件感染时,能够根据设备的IP地址来向管理者等提供该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从而有助于迅速地应对网络攻击等。因此,有助于位置信息获得系统通过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来迅速地应对网络攻击等。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进一步具备发信机,所述发信机发出包括固有的信息的信号,所述固有的信息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的位置上的信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在设施内。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更进一步有助于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利用被设置在设施内的发信机发出的信号来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进一步具备发信机,所述发信机发出包括固有的信息的信号,所述固有的信息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的位置上的信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在设施外。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更进一步有助于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利用被设置在设施外的发信机发出的信号来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
为了达成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中继方法,是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执行的位置信息中继方法,在所述位置信息中继方法中,掌握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接收由所述设备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与上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同样的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位置信息中继方法。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与上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同样的效果。
另外,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另外,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概括性的或具体的示例。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为一个例子,其主旨并非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并且,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没有记载在示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技术方案的构成要素,可以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有助于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进行说明。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被导入到现有的网络(例如工厂网络)中,有助于恰当地掌握已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在导入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时,无需更换构成现有的网络的路由器或交换式集线器等网络设备。因此,无需使已经运转的工厂网络停止,就能够导入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并且,在导入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时,无需进行向设备的程序的安装。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被装配在设备的外部,替代设备来掌握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传递给位置信息管理终端。据此,能够抑制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给现有的网络的运转造成影响。
[1.实施方式的详细]
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工厂的照明设备预先保有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数据。于是,与工厂的设备连接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例如适配器等)从接受的照明光中提取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传送给位置信息获得终端(平板电脑等)。这样,位置信息获得终端获得工厂内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
[1.1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全体构成]
图1示出了工厂内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网络构成。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构成中包括:工厂网络10、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32和33、设备41、42、43和44、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另外,工厂网络10与设备41、42、43和44也可以不是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构成要素。
作为一个例子,工厂为平房,分为区域1的A区块、区域1的B区块、区域2的A区块、区域2的B区块这4个区域。另外,工厂的划分并非受上述所限,也可以是两层建筑,或者区域的划分可以是4个以外的数量。
工厂网络10是一般构成的LAN,具备市场上流通的路由器或交换式集线器等1个以上的网络装置。设备41、42、43和44一般是被构成为通过Ethernet(注册商标)电缆来与工厂网络10连接,不过也可以通过无线LAN或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电力线通信)等其他的传输介质来连接。
设备41、42、43和44是被设置在工厂的一般的计算机(PC等)或装置等,分别具有IP地址和MAC地址。
图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以及设备41、42、43和44的地址信息。
在图2中,设备41的IP地址是“192.168.1.41”、MAC地址是“00:00:5E:00:53:41”。设备42的IP地址是“192.168.1.42”、MAC地址是“00:00:5E:00:53:42”。设备43的IP地址是“192.168.1.43”、MAC地址是“00:00:5E:00:53:43”。设备44的IP地址是“192.168.1.44”、MAC地址是“00:00:5E:00:53:44”。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IP地址是“192.168.1.20”、MAC地址是“00:00:5E:00:53:20”。
另外,IP地址可以是从路由器动态地分配的,也可以是静态设定的。
返回到图1的说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相当于对被设置在工厂内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也简单称为管理装置)。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具有利用被设置在工厂内的设备的IP地址,来获得成为对象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功能。
另外,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可以是时常与工厂网络10连接,定期地收集工厂内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进行管理的服务器的形态,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等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当想要知道成为对象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时,也可以是与工厂网络10连接来获得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形态。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被设置在设备41的附近。例如,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被设置的位置是,对于想要目视确认到被设置在工厂内的设备41的人而言,能够识别到是设备41的附近的位置,换而言之,被设置在与设备41相距规定距离内(例如几米以内)的位置。另外,设备41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之间的距离并非受以上所限。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被连接在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1进行连接的通信线路(例如Ethernet)上。换而言之,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介于工厂网络10所具备的网络装置与设备41之间。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具有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1的通信进行中介的作用。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从工厂网络10接收给设备41的所有的数据包并传输给设备41,并且接收来自设备41的数据包并传输给工厂网络10。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通过对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中的某一个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来掌握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此时,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通过对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某一个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来获得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作为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来掌握。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在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将设备41的IP地址作为密钥而进行了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询问的情况下,则替代设备41来传输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被设置在设备42的附近。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与设备42的位置关系,和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与设备41的位置关系的说明相同。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被连接在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2进行连接的通信线路(例如Ethernet)上。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具有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2的通信进行中介的作用。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从工厂网络10接收给设备42的所有的数据包并传输给设备42,并且接收来自设备42的数据包并传输给工厂网络10。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通过对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某一个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来掌握设备42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此时,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通过对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某一个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来获得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作为设备42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来掌握。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在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将设备42的IP地址作为密钥而进行了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询问的情况下,则替代设备42来传输设备42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被设置在设备43的附近。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与设备43的位置关系,和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与设备41的位置关系的说明相同。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被连接在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3进行连接的通信线路(例如Ethernet)上。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具有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3的通信进行中介的作用。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从工厂网络10接收给设备43的所有的数据包并传输给设备43,并且接收来自设备43的数据包并传输给工厂网络10。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通过对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某一个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来掌握设备43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此时,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通过对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某一个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来获得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作为设备43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来掌握。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在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将设备43的IP地址作为密钥而进行了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询问的情况下,则替代设备43来传输设备43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
这样,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32和33通过Ethernet电缆等通信线路来与工厂网络10以及设备41、42和43连接,并进行IP通信。此时,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替代设备41来进行通信,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替代设备42来进行通信,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替代设备43来进行通信。即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32和33分别作为发送源IP地址或发送源MAC地址,使用设备41、42和43的IP地址或MAC地址来发送数据包。因此,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32和33都不需要持有IP地址以及MAC地址。
但是,在协议栈的制约中,若不持有IP地址以及MAC地址,就会有不能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32和33也可以分别持有IP地址以及MAC地址。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32和33各自的供电可以是来自电源插座的供电,也可以是通过Ethernet电缆的PoE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以太网供电)。
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被分别设置在被划分成4个的区域,发送示出被设置的区域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例如,位置信息发信机51被设置在区域1的A区块,因此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而发送“1A”。位置信息发信机52被设置在区域1的B区块,因此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而发送“1B”。位置信息发信机53被设置在区域2的A区块,因此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而发送“2A”。位置信息发信机54被设置在区域2的B区块,因此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而发送“2B”。
另外,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虽然如“1A”、“1B”或“2B”这样,示出了使用区域的标识符(1或2)和区块的标识符(A或B)组合起来的字符串的例子,不过,位置信息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是能够识别到物理上的位置的字符串或数字。
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每一个发送包括自身装置被设置的位置上的固有的信息的信号(也称为位置信息信号)。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例如分别是照明设备,预先保有示出区域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根据位置信息的数据来调制照明光,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来进行输出。
另外,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可以利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红外线、特定小功率无线、Bluetooth(注册商标)、Wi-Fi(注册商标)、Wi-SUN(注册商标)、ZigBee(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进行发送。并且,可以埋在电源插座中以PLC通信来发送,也可以载在声波上来发送,或者通过显示QR码(注册商标)等以利用设施内的设备的方法来发送。并且,可以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卫星通信、Wi-MAX等无线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或3G、4G、LTE(注册商标)、5G等无线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设施外的设备来发送。
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发出的照明光或以其他的发送方法发送的位置信息能够由设备41、42或43来接收。
并且,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由于不进行IP通信,因此不与工厂网络10连接。
并且,位置信息发信机51、52、53和54可以被设置在设施(例如工厂)内,也可以被设置在设施外。
[1.2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全体构成]
图3是示出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构成的构成图。在图3中,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包括位置信息管理部201、通信部202、以及存储部203。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能够通过具备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以及存储器等的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
通信部202是通信接口,与工厂网络10连接,经由工厂网络10与属于工厂网络10的设备进行通信。通信部202进行通信的通信标准例如是以IEEE802.3(Ethernet)为代表的有线通信,但是并非受此所限。既可以是PLC等其他的有线通信,也可以是IEEE802.11系列(IEEE802.11a、b、g、n、ac、ax等)的无线LAN通信。
位置信息管理部201经由通信部202来发送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并且接收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于是,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将用于管理从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得到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列表保存到存储部203。
存储部203保存用于管理由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得到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列表。
图4示出了位置信息列表的一个例子。在图4的位置信息列表中将设备41、42、43和44各自的IP地址与MAC地址建立了关联,保存了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在图4中,例如针对IP地址“192.168.1.41”和MAC地址“00:00:5E:00:53:41”与物理上的位置信息“1A”建立了关联。
另外,在没有得到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保存“无”。也可以替代“无”而采用“-”等其他的字符串,还可以是“NULL”。
[1.3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的全体构成]
图5是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的构成图。在图5中,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包括位置信息掌握部311、位置信息中继部312、通信部313、以及存储部314。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通过具备处理器(CPU等)以及存储器等的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
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掌握设备41的位置信息。也将位置信息掌握部311简单称为掌握部。
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具有传感器,该传感器接收包括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发送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信号。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根据由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掌握设备41的位置信息,并存放到存储部314。具体而言,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接受由位置信息发信机51输出的光,将接受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解调来得到位置信息。可见光由于具有指向性非常高的特点,因此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成为仅得到位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附近的位置信息发信机51的位置信息。
通信部313是通信接口,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1分别进行连接。通信部313经由工厂网络10,与属于工厂网络10的设备进行通信。通信部313进行通信的通信标准例如是以IEEE802.3(Ethernet)为代表的有线通信,但是并非受此所限。可以是PLC等其他的有线通信,也可以是IEEE802.11系列(IEEE802.11a、b、g、n、ac、ax等)的无线LAN通信。
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位置信息发送给网络装置。位置信息中继部312接收由设备41向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位置信息的数据包发送给网络装置。也将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简单称为中继部。
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经由通信部313,对工厂网络10与设备4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位置信息中继部312从属于工厂网络10的设备接收给设备41的数据包,并传输给设备41。并且,位置信息中继部312接收来自设备41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传输到该数据包的发送地址的设备。
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对接收的数据包是否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进行判断,在判断为是来自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从有效负载得到的管理标志作为一组来制成位置信息交换列表,并将该位置信息交换列表存放到存储部314,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传输给设备41。管理标志是在上述“发送源MAC地址”是发送了位置获得请求的装置的地址的情况下被设置成ON,在不是这种情况下被设置成OFF的标志信息。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在从设备41接收到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情况下,将存储部314中存放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包括在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中,传输给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
更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对从设备41接收到的数据包所使用的网络协议的命令进行确定,并判断确定的网络协议的命令是否为预先决定的规定命令。于是,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在判断为确定的网络协议的命令是规定命令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包括在数据包中的规定字段内。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作为针对上述网络协议的请求包的应答,而由设备41向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发送的应答包,作为数据包来接收,在此的应答包也是包括上述网络协议所决定的应答命令的应答包。
并且,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在接收到上述网络协议的请求包的情况下,判断接收到的请求包内的规定的字段中是否包括规定代码。于是,在判断为接收到的请求包中包括规定代码的情况下,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作为接收到的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而被设定的设备41作为发送源而被设定的应答包,作为数据包来接收,将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位置信息的数据包发送给网络装置。
存储部314保存由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接收的位置信息。在存储部314保存有由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制作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
图6示出了位置信息交换列表的一个例子。在图6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中登记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和从有效负载得到的管理标志。
另外,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和33分别具有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同样的构成。但是不同之处是,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和33不是与设备41连接,而是分别与设备42和43连接。
[1.4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工作]
图7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处理序列。
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至少执行如下的4个处理,这4个处理是:位置信息掌握处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传输处理、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传输处理、以及位置信息获得处理。
位置信息掌握处理是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掌握所连接的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并存储的处理。通过该位置信息掌握处理被定期地执行,从而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能够掌握设备41的最新的物理上的位置。另外,位置信息掌握处理也可以在需要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时执行。
位置信息获得处理是用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获得工厂网络10的设备41、42、43或44的物理上的位置的处理。具体而言,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发送设置了成为想要获得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对象的设备(也称为对象设备)的IP地址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并接收包括属于该IP地址的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得应答,据此来获得对象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置信息获得处理中,作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以及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利用作为一般的网络协议的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以网络协议决定的请求命令以及应答命令分别是ARP请求以及ARP应答。
在此,图8示出了ARP请求包(也称为“ARP请求”)的数据包格式。图9示出了ARP应答包(也称为“ARP应答”)的数据包格式。
ARP是用于想要进行地址解析的设备(也称为ARP请求发送源设备)获得属于目标IP地址的设备(也称为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的网络协议。在ARP的通信中,首先ARP请求发送源设备将目标IP地址设置到ARP请求的有效负载,并向工厂网络10上所有的设备进行广播。接收到ARP请求的设备中的属于目标IP地址的设备将以自身装置的MAC地址作为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而进行了设置的ARP应答回送给ARP请求发送源设备。ARP请求发送源的设备将ARP应答的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作为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来获得。
在本实施方式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中,作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而采用ARP请求的格式,作为位置信息获得应答而采用ARP应答的格式。
设备41当接收到由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发送的ARP请求时,作为针对接收到的ARP请求的应答,而将ARP应答发送给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
返回到图7的说明。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传输处理以及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传输处理是用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获得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处理。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进入到作为在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与设备41之间进行的ARP通信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以及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通信中,将ARP应答的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从设备41的MAC地址替换成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向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发送位置信息获得应答。据此,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获得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
进行ARP通信的功能是进行网络通信设备中必备的,因此通过利用该ARP,能够替换工厂内设置的设备,从而无需安装程序就能够实现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获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了ARP,不过也可以利用Ping(ICMP Echo)等其他的一般的网络协议。
以下利用附图对各处理的详细进行说明。
[1.4.1位置信息获得处理]
图10是位置信息获得处理的流程图。图11示出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的数据包的一个例子。图12示出了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数据包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S11中,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将成为想要获得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对象的对象设备的IP地址作为“目标IP地址”来设定,制作将管理标志设置为ON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也称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并经由通信部202发送给工厂网络10。
图11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的一个例子。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将作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的ARP请求的有效负载内的“目标MAC地址”,用作示出管理标志的信息。若是通常的ARP请求,在“目标MAC地址”中设置有“00:00:00:00:00:00”,或者根据安装的情况而设置有“FF:FF:FF:FF:FF:FF”。于是,“00:00:00:00:00:00”或“FF:FF:FF:FF:FF:FF”的目标MAC地址成为示出管理标志为OFF。于是,被设定在目标MAC地址的字段的信息即上述以外的信息成为示出管理标志为ON。
例如,示出管理标志为ON的信息是“FF:FF:FF:FF:FF:FE”,(参照图11)也将此称为管理代码或规定代码。位置信息管理部201通过在ARP请求的有效负载内的“目标MAC地址”中设置管理代码,从而将该ARP请求的管理标志设置为ON。并且,位置信息管理部201通过在ARP请求的有效负载内的“目标MAC地址”中设置“00:00:00:00:00:00”,从而将该ARP请求的管理标志设置为OFF。
另外,作为示出管理标志为ON的管理代码,也可以替代“FF:FF:FF:FF:FF:FE”而使用其他的代码。
在步骤S12中,位置信息管理部201等待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也称为“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接收。位置信息管理部201直到应答接收超时为止,判断是否接收到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于是,在直到应答接收超时为止接收到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情况下(步骤S12的“是”),进入到步骤S13,在不是上述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结束图10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在步骤S13中,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判断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中是否包括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具体而言,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在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在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中包括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在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中不包括位置信息。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在判断为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中包括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3的“是”),进入到步骤S14,在不是上述的情况下(步骤S13的“否”),进入到步骤S15。
图1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数据包的一个例子。
在图12中,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不同。具体而言,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即“00:00:5E:00:53:41”是设备41的MAC地址,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的字段中的“1A:00:5E:00:53:41”是设备41的MAC地址的第1八比特组(octet)被变更成了“1A”。这是因为,通过位置信息中继部312而在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的第1八比特组中存放了作为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1A”的缘故。
在步骤S14中,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将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位置信息”以及“发送源IP地址”作为一组来登记到存储部203的位置信息列表。基于图12的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而登记的位置信息列表相当于图4的列表中的第一个。
在工厂内也存在像设备44这样没有连接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设备。在这种设备的情况下,由于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中不会包括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因此在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中不包括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在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中依旧存放设备的MAC地址。即,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1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进入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将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IP地址”作为一组,来登记到存储部203的位置信息列表,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而登记“无”。基于该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数据包而登记的位置信息列表,相当于图4的列表中的第四个。
另外,通过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对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进行发送的定时可以是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指示接受部(未图示)接受到用户的指示的定时,也可以是定期的定时。
[1.4.2位置信息掌握处理]
图13是示出位置信息掌握部311的位置信息掌握处理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要说明的是,作为位置信息发信机51而使用照明设备,位置信息掌握部311进行的位置信息掌握处理采用了通过照明光的可见光通信。位置信息发信机51通过对示出预先输入的物理上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即“1A”)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信号,对照明光进行调制并发送。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具有接受照明光的受光部。
在步骤S21中,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判断是否从位置信息发信机51经由受光部接收到位置信息信号。在判断为接收到位置信息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1的“是”),进入到步骤S22,在不是上述的情况下(步骤S21的“否”),再次执行步骤S21。即位置信息掌握部311直到接收到位置信息信号为止在步骤S21待机。
在步骤S22中,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对位置信息信号中包括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具体而言,位置信息掌握部311从照明光中对二值信号进行解调,通过解调为位置信息信号来获得位置信息。
在步骤S23中,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判断是否掌握到位置信息。在掌握到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3的“是”),进入到步骤S24,在不是上述的情况下(步骤S23的“否”),进入到步骤S25。
在步骤S24中,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将“1A”作为位置信息登记到存储部314。
在步骤S25中,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将示出“不详”的数据作为位置信息来登记。通过定期地进行该位置信息掌握处理,从而即使在位置信息变更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追踪最新的信息。
另外,作为示出位置信息不详的数据虽然是存放了“不详”,但也可以存放“-”等字符串或“NULL”。
并且,虽然举例示出了位置信息发信机51通过对位置信息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信号来对照明光进行调制,不过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例如,位置信息发信机51可以根据位置信息来设定照明光的闪烁次数或点灯时间,并通过照明光的闪烁次数或点灯时间,来使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3掌握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发信机51例如可以通过在10秒内闪烁1次时为“区域1”、在10秒内闪烁2次时为“区域2”等,通过闪烁次数来掌握区域的区別,并且可以通过在照明的点灯时间为2秒钟时是“A区域”、点灯时间为5秒钟时是“B区域”等,通过点灯时间来掌握区域等,也可以按照预先决定的点灯模式或闪烁模式来通知位置信息。另外,闪烁次数或点灯时间是一个例子,并非受此所限。
在位置信息发信机51以闪烁次数或点灯时间来通知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位置信息掌握部311具有作为接受照明光的传感器的受光部,根据受光部接受的照明光的闪烁间隔或点灯时间等,来掌握自身装置所在的位置信息。例如位置信息发信机51在10秒内以2秒钟的点灯时间闪烁了2次的情况下,位置信息掌握部311掌握到位置信息是“区域2的A区块”即“2A”。
[1.4.3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传输处理]
图14是示出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传输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判断是否接收到ARP请求。在判断为接收到ARP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1的“是”),进入到步骤S32,在不是上述的情况下(步骤S31的“否”),再次执行步骤S31。即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直到接收到ARP请求为止在步骤S31待机。
在步骤S32,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判断在步骤S31接收到的ARP请求的数据包的有效负载内的目标MAC地址是否与管理代码一致(换而言之,上述ARP请求是否示出管理标志为ON)。在判断为上述目标MAC地址与管理代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换而言之,上述ARP请求示出管理标志为OFF的情况下)(步骤S32的“否”),进入到步骤S33。在判断为上述目标MAC地址与管理代码一致的情况下(换而言之,上述ARP请求示出管理标志为ON的情况下)(步骤S32的“是”),进入到步骤S35。
在步骤S33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ARP请求的数据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示出“管理标志:OFF”的信息作为一组,来登记到存储部314所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中。这是因为,在步骤S31接收到的ARP请求是来自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以外的设备的ARP请求的缘故。
在步骤S34,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对在步骤S31接收到的ARP请求的数据包不进行任何处理,而直接传输给设备41。
在步骤S35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ARP请求的数据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示出“管理标志:ON”的信息作为一组,来登记到存储部314所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中。这是因为,在步骤S31接收到的ARP请求是来自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ARP请求的缘故。
在步骤S36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ARP请求的管理标志变更为OFF并传输给设备41。即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在图11的情况下,通过将作为管理代码而采用的目标MAC地址即“FF:FF:FF:FF:FF:FE”变更为“00:00:00:00:00:00”,从而作为具有通常的ARP请求包的格式的ARP请求来传输给设备41。
[1.4.4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传输处理时的工作]
图15是示出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的位置信息获得应答传输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41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判断是否接收到ARP应答。在判断为接收到ARP应答的情况下(步骤S41的“是”),进入到步骤S42,在不是上述的情况下(步骤S41的“否”),再次执行步骤S41。即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直到接收到ARP应答为止在步骤S41待机。
在步骤S42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在存储部314所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中检索通过步骤S41接收到的ARP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判断该“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的管理标志是OFF还是ON。在管理标志为OFF的情况下(步骤S42的“OFF”),进入到步骤S43,在管理标志为ON的情况下(步骤S42的“ON”),进入到步骤S44。
在步骤S43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对ARP应答包不进行任何处理而是直接传输给发送目的地的设备。这是因为,在步骤S41接收到的ARP应答是通常的ARP通信中的ARP应答的缘故。
在步骤S44,位置信息中继部312获得存储部314中保存的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这是因为,在步骤S41接收到的ARP应答不是通常的ARP通信中的ARP应答,而是作为针对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为了获得设备41的位置信息而发送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的应答而起作用的ARP应答,请求发送源是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缘故。
在步骤S45中,位置信息中继部312通过将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包括在ARP应答包的“发送源MAC地址”的字段中(例如将“发送源MAC地址”的字段的一部分或全部改写为设备41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来制作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并传输给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另外,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虽然有存放了“不详”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位置信息中继部312通过将ARP应答包的“发送源MAC地址”的字段的一部分或全部改写为表示“不详”的信息,来制作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并传输。
另外,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2和33分别进行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相同的处理,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独立地工作。
[1.4.5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例(1)]
图1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例(1)。
利用图16对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获得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连接的设备41的位置信息时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全体的序列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1,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预先进行位置信息掌握处理。具体而言,位置信息掌握部311从位置信息发信机51接收位置信息信号。
在步骤S102,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从由步骤S101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信号中提取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1A”登记到存储部314。
在步骤S103,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将设备41的IP地址作为目标IP地址来设置,将管理标志被设置为ON的ARP请求包作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经由通信部202进行广播。
在步骤S104,经由通信部313而接收到ARP请求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的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基于ARP请求的管理标志为ON,判断该ARP请求是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发送的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具体而言,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MAC地址00:00:5E:00:53:20)与示出“管理标志:ON”的信息作为一组,登记到存储部314所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中。
在步骤S105,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位置信息获得请求包的管理标志变更为OFF,经由通信部313而传输给设备41。
在步骤S106,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经由通信部313,从设备41接收ARP应答包。
在步骤S107,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由步骤S106接收到的ARP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具体而言,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MAC地址00:00:5E:00:53:20)作为密钥,来检索存储部314所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获得与上述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建立了对应的管理标志。在此,位置信息中继部312获得的管理标志为ON。
在步骤S108,位置信息中继部312获得存储部314中保存的设备41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S109,位置信息中继部312通过将ARP应答包的“发送源MAC地址”的第1八比特组(octet)改写为位置信息“1A”来制作位置信息获得应答,并经由通信部313传输给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
在步骤S110,经由通信部202而接收到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基于ARP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不同,判断为ARP应答包中包括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有效负载内的“位置信息”的“1A”以及“发送源IP地址”这三个作为一组,来登记到存储部203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列表。
[1.4.6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例(2)]
图17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例(2)。
以下利用图17,对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在获得没有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连接的设备44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时失败的情况下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全体的序列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1,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的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将设备44的IP地址作为目标IP地址来设置,将管理标志被设置为ON的ARP请求作为位置信息获得请求,经由通信部202来进行广播。
在步骤S202,接收到ARP请求包的设备44基于ARP请求内的目标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一致,将包括自身的MAC地址的ARP应答发送给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
在步骤S203,经由通信部202从设备41接收到ARP应答包的位置信息管理部201,基于ARP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与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MAC地址”一致,判断在上述ARP应答包中不包括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获得应答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有效负载内的“发送源IP地址”、以及作为物理上的位置信息的“无”登记到存储部20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ARP请求包来发送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不会给没有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连接的设备的ARP通信带来不好的影响。
[1.4.7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例(3)]
图18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序列例(3)。
利用图18,对设备44针对与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连接的设备41进行ARP通信时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全体的序列例进行说明。
在步骤S301以及S302中,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进行位置信息掌握处理。具体而言,位置信息掌握部311从位置信息发信机51接收位置信息信号(步骤S301),从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信号中提取位置信息,将作为位置信息的“1A”登记到存储部314(步骤S302)。
在步骤S303,设备44对将设备41的IP地址作为目标IP地址来设置的ARP请求包进行广播。
在步骤S304,经由通信部313接收到ARP请求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31的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基于ARP请求的管理标志为OFF,判断上述ARP请求是从位置信息获得终端20以外的设备发送的ARP请求,将ARP请求的报头内的“发送源MAC地址”(具体而言,设备44的MAC地址00:00:5E:00:53:44)与示出“管理标志:OFF”的信息作为一组,登记到存储部314所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中。
在步骤S305,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对ARP请求包不进行任何处理,而原封不动地经由通信部313传输给设备41。
在步骤S306,位置信息中继部312经由通信部313从设备41接收ARP应答包。
在步骤S307,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将由步骤S306接收到的ARP应答包的报头内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具体而言,设备44的MAC地址00:00:5E:00:53:44)作为密钥,来检索存储部314中保存的位置信息交换列表,获得与上述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建立了对应的管理标志。在此,位置信息中继部312获得的管理标志为OFF。
在步骤S308,位置信息中继部312对ARP应答包不进行任何处理,而原封不动地经由通信部313传输给设备4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ARP请求包来发送位置信息获得请求,不会给通常的设备之间的ARP通信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有助于恰当地掌握被连接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将工厂网络10作为了对象,这只是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的一个方式,并非受工厂网络所限。例如也可以是在写字楼网络或家庭网络、车辆网络等多个设备与网络连接,只要经由网络来获得设备的物理上的位置信息就可以,因此也可以将其他的网络领域作为对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来构成,或者可以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并执行被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在此,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等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
即这些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位置信息中继方法的程序,该位置信息中继方法由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执行,在该位置信息中继方法中,掌握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接收由所述设备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内,并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以上对一个或多个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等,基于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受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执行于本实施方式而得到的形态,对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成的形态均包括在一个多个形态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构筑一种网络的产业,这种网络是具备保有IP地址的终端的网络。
符号说明
10 工厂网络
20 位置信息获得终端
31、32、33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41、42、43、44 设备
51、52、53、54 位置信息发信机
201 位置信息管理部
202、313 通信部
203、314 存储部
311 位置信息掌握部
312 位置信息中继部

Claims (15)

1.一种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
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具备:
掌握部,掌握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
中继部,接收由所述设备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被设置在与所述设备相距规定距离以内的位置,
所述掌握部具有传感器,该传感器获得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位置信息,
将由所述传感器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来掌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中继部进行如下工作:
对接收的所述数据包使用的网络协议的命令进行确定,
判断确定的所述网络协议的所述命令是否为预先决定的规定命令,
在判断为确定的所述网络协议的所述命令是所述规定命令的情况下,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数据包中的规定的字段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设备经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网络装置与管理装置连接,
所述管理装置将包括以网络协议决定的请求命令的请求包,向所述设备发送,
所述中继部接收所述请求包,并发送给所述设备,
所述中继部将如下的应答包作为所述数据包来接收,所述应答包是作为所述设备针对所述请求包的应答而发送给所述管理装置的应答包,并且是包括由所述网络协议决定的应答命令的应答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中继部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包的情况下,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请求包内的规定的字段中是否包括规定代码,
在判断为接收到的所述请求包中包括所述规定代码的情况下,将作为接收到的所述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而被设定的所述设备作为发送源而设定的所述应答包,作为所述数据包来接收,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的所述数据包内,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掌握部接收由发信机发出的包括固有的信息的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来掌握所述设备的所述位置信息,
所述固有的信息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的位置上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进一步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保存由所述掌握部掌握的所述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网络协议是ARP,该ARP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
9.一种位置信息获得系统,
所述位置信息获得系统具备:网络装置、设备、管理装置、以及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所述管理装置经由所述网络装置与所述设备连接,
所述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是介于所述网络装置与所述设备之间的、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
所述管理装置将包括请求信息的请求包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请求信息是用于请求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的信息,
所述中继部接收由所述管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请求包,并发送给所述设备,
所述设备接收所述请求包,作为针对所述请求包的应答,而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应答包,
所述中继部将由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应答包作为所述数据包来接收,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中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将所述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位置信息这三方建立关联来存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
所述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进一步具备发信机,所述发信机发出包括固有的信息的信号,所述固有的信息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的位置上的信息,
所述发信机被设置在设施内。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位置信息获得系统,
所述位置信息获得系统进一步具备发信机,所述发信机发出包括固有的信息的信号,所述固有的信息是所述发信机被设置的位置上的信息,
所述发信机被设置在设施外。
14.一种位置信息中继方法,是介于网络装置与设备之间的位置信息中继装置执行的位置信息中继方法,
在所述位置信息中继方法中,
掌握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
接收由所述设备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内,从而将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内的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装置发送。
15.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位置信息中继方法。
CN202280044545.5A 2021-07-05 2022-04-19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中继方法、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程序 Pending CN1175464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1217 2021-07-05
JP2021-111217 2021-07-05
PCT/JP2022/018127 WO2023281900A1 (ja) 2021-07-05 2022-04-19 位置情報中継装置、位置情報取得システム、位置情報中継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6448A true CN117546448A (zh) 2024-02-09

Family

ID=8480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4545.5A Pending CN117546448A (zh) 2021-07-05 2022-04-19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中继方法、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9191A1 (zh)
EP (1) EP4369677A4 (zh)
JP (1) JPWO2023281900A1 (zh)
CN (1) CN117546448A (zh)
WO (1) WO20232819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4251B2 (ja) * 2003-05-19 2010-04-21 日本放送協会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JP2007318432A (ja) 2006-05-25 2007-12-06 Kyowa Exeo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端末位置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379611B2 (en) * 2007-06-22 2013-02-19 France Telecom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source node and a destination node both belonging to a vehicular network
JP5038215B2 (ja) * 2008-03-31 2012-10-03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プログラム、中継ノード位置算出装置及び中継ノード位置算出方法
JP5678564B2 (ja) * 2010-10-08 2015-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配信方法
JP5861082B2 (ja) * 2011-04-21 2016-02-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位置管理システム、位置管理方法、位置管理サーバ及び位置管理サーバのプログラム
JP6272654B2 (ja) * 2013-03-29 2018-01-3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KR20170015622A (ko) * 2015-07-29 2017-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349478B1 (en) * 2015-09-08 2020-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anagement apparatus
KR102352156B1 (ko) * 2017-10-26 2022-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rp를 수행하는 슬레이브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6986709B2 (ja) * 2018-02-21 2021-1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発信機
JP2019186846A (ja) * 2018-04-16 2019-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部品管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64857B2 (ja) * 2019-06-03 2023-10-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位置検知システム、センサ端末および位置検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69677A4 (en) 2024-11-13
US20240129191A1 (en) 2024-04-18
EP4369677A1 (en) 2024-05-15
JPWO2023281900A1 (zh) 2023-01-12
WO2023281900A1 (ja)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55116B1 (en) Obtaining per-port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wired lan switches
US891374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023552A1 (e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 rogue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20150058473A1 (en) Network address mapping to nearby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US8984145B2 (en)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for heterogeneous data network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4506408A (zh) 基于sdn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666544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12011397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5962211B2 (ja) 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位置情報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サーバ
CN1812406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程序和记录媒体
CN117546448A (zh) 位置信息中继装置、中继方法、位置信息获得系统、程序
CN104683152A (zh) Vxlan报文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US20140078893A1 (en) Ro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recovery
CN105450432A (zh) 一种用于定位端口连接错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US86933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identification of a network node
US10050929B2 (en) Connection setting information managing system
Ortega i Blasi Evaluating Thread protocol in the framework of Matter
JP6428702B2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システム
US2011020921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2253769A (ja) 中継器パススルーメッセージング
JP2009253309A (ja) フィールド通信機器
González González Study of the protocol for home automation thread
JP4821715B2 (ja) 機器管理通信システム
US20160020971A1 (en) Node inform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node informa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4915920B (zh) 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机器人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