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512287A -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2287A
CN117512287A CN202311478945.XA CN202311478945A CN117512287A CN 117512287 A CN117512287 A CN 117512287A CN 202311478945 A CN202311478945 A CN 202311478945A CN 117512287 A CN117512287 A CN 117512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base
bearing base
plat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89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赟
李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anyua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anyua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anyua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anyua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89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22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2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22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3Quenching devices for bath quen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68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not mentioned below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涉及阀门生产技术领域,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包括承载有淬火液的淬火池以及用于加热阀门配件的淬火炉,淬火炉位于淬火池上方,淬火池内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承载基座,驱动组件能够推动承载基座进行往复移动;承载基座与淬火炉之间设置有抬升机,抬升机带动承载基座相对淬火炉竖向移动,淬火炉的底侧连接有开合门;承载基座包括基板以及环绕基板顶壁设置的多个顶板,多个顶板与基板合围形成用于承载阀门配件的载物空间。本申请中的承载基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以调整阀门配件在淬火液中的位置,具有使阀门配件淬火均匀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阀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背景技术
淬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在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快速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
淬火常用于阀门配件的生产制造中,主要包括淬火池,淬火池中盛放有淬火液,在阀门配件的淬火过程中,相关人员大多将处于高温的阀门配件直接放入淬火池中进行淬火处理,然而,淬火液大多放置在位置固定的装载容器中,阀门配件在淬火液中缺少位置上的调整,进而容易造成阀门配件的各部分淬火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阀门配件淬火更加均匀的淬火装置以及淬火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包括承载有淬火液的淬火池以及用于加热阀门配件的淬火炉,所述淬火炉位于淬火池上方,所述淬火池内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承载基座,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推动所述承载基座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承载基座与所述淬火炉之间设置有抬升机,所述抬升机带动所述承载基座相对所述淬火炉竖向移动,所述淬火炉的底侧连接有开合门;
所述承载基座包括基板以及环绕基板顶壁设置的多个顶板,多个所述顶板与所述基板合围形成用于承载阀门配件的载物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门配件在淬火炉进行加热后落入承载基座上,承载基座进入至淬火液中后被驱动组件推动,使承载基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以调整阀门配件在淬火液中的位置,使得阀门配件的各部分始终与温度较低的淬火液进行传热,降低了阀门配件各部分与温度不同的部分淬火液接触的情况,保障了阀门配件的淬火均匀。
可选的,所述淬火池内设置有滑杆,所述抬升机与所述顶板均套设在所述滑杆上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淬火池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滑杆匹配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抬升机抬升或下降承载基座的过程中,抬升机拉动滑杆,滑杆沿着滑槽竖向移动并带动承载基座移动,当驱动组件推动承载基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时,承载基座相对滑杆滑动,通过设置滑杆,阻止了两个移动过程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淬火池的顶侧相对设置有两个闭合板,两个所述闭合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淬火池上,所述闭合板内均设置有排气扇与排气管路,所述排气扇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
当所述承载基座上升时,所述闭合板打开,当所述承载基座下降时,所述闭合板封闭淬火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收从淬火炉处加热完毕的阀门配件时,开合门和闭合板均处于打开状态,阀门配件从淬火炉落入至承载基座,随后承载基座下降使阀门配件与淬火液接触,于此同时,闭合板封闭淬火池,当阀门配件与淬火液接触后,激起的烟雾被截留,并被排气扇抽走后进行下一步处理,阻止淬火池附近的相关人员吸入烟雾,保护人员的安全;
当淬火完毕后,承载基座上升将阀门配件举起,闭合板打开,此时排气扇反向转动,对阀门配件进行干燥,待干燥完毕后,将阀门配件去取出,通过排气扇降低培门配件在承载基座上的停留时间,提高淬火效率。
可选的,所述闭合板与所述承载基座之间设置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一端与所述闭合板铰接,所述同步杆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承载基座带动所述闭合板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抬升机带动滑杆上升时,承载基座上升,套设在滑杆上的同步杆的一端也同步上升,推动闭合板旋转,使闭合板打开,当抬升机带动滑杆下降时,承载基座下降,套设在滑杆上的同步杆的一端也同步下降,推动闭合板旋转,使闭合板封闭淬火池,通过同步杆,使闭合板自动旋转,自动化程度更高。
可选的,所述淬火池的底侧架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所述承载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承托板和承载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基座下降时,与弹性件接触,弹性件适应性收缩,实现承载基座的软着陆,降低承载基座内的阀门配件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碰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承托板和所述承载基座均网格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门配件进入至淬火液中后,阀门配件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淬火液进行接触,有利于保障淬火均匀,且在阀门配件与淬火液进行接触后,有可能会产生少量的固体料渣,料渣能够顺利穿过承载基座和承托板,阻止对淬火过程的干扰,保障淬火的正常运行。
可选的,所述淬火池内设置有排渣组件,所述排渣组件包括排渣推板和导向杆,所述排渣推板与所述淬火池的底侧接触,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排渣推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承托板并与所述承载基座插接,所述淬火池的一侧开设有排渣孔,所述淬火池的另一侧连接有多叶搅拌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抬升机抬升或下降承载基座时,多叶搅拌头也同步进行运转,在促进淬火池内淬火液热量传递的同时,流动的淬火液也带动固体料渣向排渣孔靠近,当驱动组件带动承载基座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时,承载基座带动导向杆移动,将已经被推动一段距离的固体料渣进行清扫直至固体料渣进入排渣孔内,保障淬火池底部的清洁。
可选的,所述淬火池的底侧倾斜开设有排渣槽,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套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淬火池底部具有一定坡度,借助固体料渣自身的助力,使多叶搅拌头和排渣能够更加顺利地推动固体料渣,提高排渣组件工作的顺畅程度。
可选的,所述淬火炉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输送阀门配件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基座、传动杆以及转动连接在传动杆一侧的承载板,所述基座固设在所述淬火炉上,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基座设置并相对所述基座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阀门配件送入至淬火炉中时,将阀门配件置于承载板上,传动杆驱动承载板向靠近淬火炉的方向运动,待承载板进入至淬火炉内后,承载板发生旋转,使阀门配件落入至淬火炉内,完成送料,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更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阀门配件淬火装置的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阀门配件置于承载板上,控制承载板将阀门配件送入淬火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S2、待加热完毕后,控制开合门打开,在控制开合门打开的同时,同步控制承载基座上升,使阀门配件落入至承载基座上;
S3、控制承载基座下降并闭合淬火池,使阀门配件进入淬火池内并与淬火液接触,进行淬火;
S31、在淬火过程中,控制承载基座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使阀门配件淬火均匀;
S32、承载基座带动排渣推板移动,将淬火池底部的废料推入至排渣孔内;
S4、打开排气扇,抽吸在淬火中产生的烟雾;
S5、待淬火完毕后,控制承载基座上升,随后反向转动排气扇,待阀门配件干燥完毕后,将阀门配件取出;
S6、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阀门配件全部淬火完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阀门配件送入至淬火炉内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毕后,通过开合门以及闭合板的打开与关闭,将阀门配件从淬火炉转移至承载基座上,随后承载基座下降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承载基座移动以改变阀门配件的位置并驱动排渣组件对淬火池底部进行清扫,排气扇对淬火产生的烟雾进行抽取,待淬火完毕后,承载基座举升阀门配件,排气扇反向转动对淬火完毕的阀门配件进行干燥,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在提高淬火效率的同时也对相关人员起到了较好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阀门配件在淬火炉进行加热后落入承载基座上,承载基座进入至淬火液中后被驱动组件推动,使承载基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以调整阀门配件在淬火液中的位置,使得阀门配件的各部分始终与温度较低的淬火液进行传热,降低了阀门配件各部分与温度不同的部分淬火液接触的情况,保障了阀门配件的淬火均匀。
2.在进行淬火时,闭合板关闭,阀门配件与淬火液接触,激起的烟雾被闭合板截留,并被排气扇抽走后进行下一步处理,阻止淬火池附近的相关人员吸入烟雾,保护人员的安全;当淬火完毕后,承载基座上升将阀门配件举起,闭合板打开,此时排气扇反向转动,对阀门配件进行干燥,待干燥完毕后,将阀门配件去取出,通过排气扇降低培门配件在承载基座上的停留时间,提高淬火效率。
3.当抬升机抬升或下降承载基座时,多叶搅拌头也同步进行运转,在促进淬火池内淬火液热量传递的同时,流动的淬火液也带动固体料渣向排渣孔靠近,当驱动组件带动承载基座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时,承载基座带动导向杆移动,将已经被推动一段距离的固体料渣进行清扫直至固体料渣进入排渣孔内,保障淬火池底部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淬火炉和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淬火池和承载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淬火池和承载基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淬火池;11、滑槽;12、闭合板;121、排气扇;122、排气管路;13、同步杆;14、承托板;15、排渣孔;16、排渣槽;2、淬火炉;21、开合门;3、驱动组件;4、承载基座;41、基板;42、顶板;43、载物空间;5、抬升机;51、抬升绳;52、卷扬机;53、导轮;6、滑杆;7、弹性件;8、排渣组件;81、排渣推板;82、导向杆;821、第一连接杆;822、第二连接杆;83、多叶搅拌头;9、输送组件;91、基座;92、传动杆;93、承载板;94、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承载有淬火液的淬火池1以及用于加热阀门配件的淬火炉2,淬火炉2位于淬火池1上方,结合图3,淬火池1内设置有承载基座4,承载基座4与淬火炉2之间设置有抬升机5,抬升机5带动承载基座4相对淬火炉2竖向移动,淬火炉2的底侧连接有开合门21;
当阀门配件在送入淬火炉2内并加热完毕后,抬升机5启动,带动承载基座4向淬火炉2靠近,此时开合门21打开,加热完毕的阀门配件从开合门21处离开淬火炉2并落入至承载基座4,抬升机5反向运作,带动承载基座4回到淬火池1内,进行淬火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抬升机5包括抬升绳51和卷扬机52,卷扬机52固设在墙壁上,抬升绳51的两端分别绑扎在承载基座4和卷扬机52上,为了起到较好的抬升效果,淬火池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导轮53,对抬升绳51进行导向,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抬升机5还可以采用推动的方式,例如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将承载基座4顶起,推动承载基座4进行竖向移动。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送料,淬火炉2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输送阀门配件的输送组件9,输送组件9包括基座91、传动杆92以及转动连接在传动杆92一侧的承载板93,基座91固设在淬火炉2上,其中,基座91的数量是两个,沿传动杆92的方向设置,而传动杆92依次贯穿两个基座91并相对基座9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杆92与承载板93连接的一侧连接有转动块94,转动块94可拆卸连接在传动杆92上,承载板93与转动块94连接并通过该转动块94相对传动杆92转动。
参照图1和图2,在滑动时,转动块94能够与淬火炉2的侧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块94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控制承载板93运转的压力传感器,当转动块94与淬火炉2侧壁抵接时,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使承载板93进行转动,将承载板93上的阀门配件倒入淬火炉2内。
参照图3和图4,淬火池1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能够推动承载基座4进行往复移动;承载基座4包括基板41以及环绕基板41顶壁设置的多个顶板42,多个顶板42与基板41合围形成用于承载阀门配件的载物空间4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采用伸缩气缸,通过伸缩气缸的伸缩,推动承载基座4进行移动。
其中,伸缩气缸可以设置在承载基座4上,其输出端作用在淬火池1侧壁,也可以设置在淬火池1的侧壁上,其输出端作用在顶板42上,两种方式均是为了推动承载基座4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第二种方式进行具体设置。
参照图3和图4,淬火池1内设置有滑杆6,抬升机5与顶板42均套设在滑杆6上并能够沿着滑杆6的长度方向滑动,淬火池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与滑杆6匹配的滑槽11,在本实施例中,滑杆6的数量是两根,沿着基板41的宽度反向对向设置,以提高滑杆6带动承载基座4移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4,淬火池1的底侧架设有承托板14,承托板14与淬火池1底部保持间距,进一步地,承托板14与承载基座4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弹性件7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承托板14和承载基座4上,当承载基座4下降时,承载基座4先与弹性件7接触,弹性件7适应性收缩,实现承载基座4的软着陆,降低承载基座4内的阀门配件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碰伤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3,淬火池1的顶侧沿基板41的宽度反向对向设置有两个闭合板12,两个闭合板12转动连接在淬火池1上,当承载基座4上升时,闭合板12打开,对承载基座4让位,当承载基座4下降时,闭合板12封闭淬火池1,以截留在淬火过程中激起的烟雾。
参照图1和图3,闭合板12伴随着承载基座4的移动自动打开或封闭淬火池1,具体地,以其中一个闭合板12为例,该闭合板12与承载基座4之间设置有同步杆13,同步杆13的一端与闭合板12铰接,同步杆13的另一端套设在滑杆6上,当承载基座4上升时,滑杆6推动同步杆13,使闭合板12向靠近淬火炉2的方向转动,当承载基座4下降时,滑杆6拉动同步杆13,使闭合板12向远离淬火炉2的方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另一个闭合板12与承载基座4的连接方式与上述描述相同,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参照图1和图3,闭合板12内均设置有排气扇121与排气管路122,排气扇121与排气管路122连通,其中,排气扇121可正转可反转,在进行淬火时,排气扇121正转,将截留在淬火过程中激起的烟雾抽取,抽取的烟雾随着排气管路122进入至其他位置进行进一步处理,在淬火完毕后,承载基座4上升,闭合板12向靠近淬火炉2的方向旋转至一定角度后维持该状态,此时排气扇121反转,对淬火完毕后的阀门配件进行吹风干燥处理,待干燥完毕后,将阀门配件取出。
参照图3和图4,承托板14和承载基座4均网格状设置,以提高淬火液在淬火池1内的流动性并阻止淬火过程中的料渣附着在承载基座4或承托板14上。
参照图4,为了对淬火池1内的料渣进行清理,淬火池1内设置有排渣组件8,排渣组件8包括排渣推板81和导向杆82,排渣推板81与淬火池1的底部接触,导向杆82的一端与排渣推板81铰接,导向杆82的另一端穿过承托板14并与承载基座4插接,在承载基座4移动时,通过与承载基座4插接的导向杆82,带动排渣推板8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排渣推板81与淬火池1底部接触的一侧可以设置毛刷,提高清扫效果。
进一步地,淬火池1的一侧开设有排渣孔15,淬火池1的另一侧连接有多叶搅拌头83。多叶搅拌头83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使淬火池1内的液体处于流动状态,推动料渣向排渣孔15处靠近,当承载基座4带动排渣推板81滑动时,排渣推板81进一步将料渣推入至排渣孔15内。
参照图4,淬火池1的底侧倾斜开设有排渣槽16,使淬火池1底部具有一定坡度,借助料渣的自身重力使自发滑动一定距离,其中,排渣槽16靠近排渣孔15的一侧呈弧状设置,以对料渣进行导向,保障料渣顺利进入至排渣孔15内,进一步地,导向杆82包括第一连接杆821和第二连接杆822,第一连接杆821与第二连接杆822套接并相对滑动,第一连接杆821与第二连接杆8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当排渣推板81滑动时,弹性件7适应性收缩,保障与倾斜开设的排渣槽16内壁时刻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阀门配件在淬火炉2进行加热后落入承载基座4上后,抬升机5驱动承载基座4下降,在承载基座4下降的过程中,闭合们封闭淬火池1,阀门配件进入淬火池1内进行淬火处理,此时排风扇将淬火时产生的烟雾抽取至其他位置作进一步处理,在淬火过程中,伸缩气缸推动承载基座4移动,使得阀门配件的各部分始终与温度较低的淬火液进行传热,降低了阀门配件各部分与温度不同的部分淬火液接触的情况,保障了阀门配件的淬火均匀,在承载基座4移动时,承载基座4也带动排渣推板81滑动,对淬火池1底板的料渣进行清扫,料渣最终进入至排渣孔15,保障淬火池1底部清洁。
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阀门配件淬火装置的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阀门配件置于承载板93上,控制承载板93将阀门配件送入淬火炉2中,进行加热处理;
S2、待加热完毕后,控制开合门21打开,在控制开合门21打开的同时,同步控制承载基座4上升,使阀门配件落入至承载基座4上;
S3、控制承载基座4下降并闭合淬火池1,使阀门配件进入淬火池1内并与淬火液接触,进行淬火;
S31、在淬火过程中,控制承载基座4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使阀门配件淬火均匀;
S32、承载基座4带动排渣推板81移动,将淬火池1底部的废料推入至排渣孔15内;
S4、打开排气扇121,抽吸在淬火中产生的烟雾;
S5、待淬火完毕后,控制承载基座4上升,随后反向转动排气扇121,待阀门配件干燥完毕后,将阀门配件取出;
S6、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阀门配件全部淬火完毕。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将阀门配件送入至淬火炉2内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毕后,通过开合门21以及闭合板12的打开与关闭,将阀门配件从淬火炉2转移至承载基座4上,随后承载基座4下降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承载基座4移动以改变阀门配件的位置并驱动排渣组件8对淬火池1底部进行清扫,排气扇121对淬火产生的烟雾进行抽取,待淬火完毕后,承载基座4举升阀门配件,排气扇121反向转动对淬火完毕的阀门配件进行干燥,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在提高淬火效率的同时也对相关人员起到了较好的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包括承载有淬火液的淬火池(1)以及用于加热阀门配件的淬火炉(2),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2)位于淬火池(1)上方,所述淬火池(1)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和承载基座(4),所述驱动组件(3)能够推动所述承载基座(4)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承载基座(4)与所述淬火炉(2)之间设置有抬升机(5),所述抬升机(5)带动所述承载基座(4)相对所述淬火炉(2)竖向移动,所述淬火炉(2)的底侧连接有开合门(21);
所述承载基座(4)包括基板(41)以及环绕基板(41)顶壁设置的多个顶板(42),多个所述顶板(42)与所述基板(41)合围形成用于承载阀门配件的载物空间(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内设置有滑杆(6),所述抬升机(5)与所述顶板(42)均套设在所述滑杆(6)上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杆(6)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淬火池(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滑杆(6)匹配的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的顶侧相对设置有两个闭合板(12),两个所述闭合板(12)转动连接在所述淬火池(1)上,所述闭合板(12)内均设置有排气扇(121)与排气管路(122),所述排气扇(121)与所述排气管路(122)连通,
当所述承载基座(4)上升时,所述闭合板(12)打开,当所述承载基座(4)下降时,所述闭合板(12)封闭淬火池(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板(12)与所述承载基座(4)之间设置有同步杆(13),所述同步杆(13)的一端与所述闭合板(12)铰接,所述同步杆(13)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滑杆(6)上,所述承载基座(4)带动所述闭合板(12)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的底侧架设有承托板(14),所述承托板(14)与所述承载基座(4)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承托板(14)和承载基座(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14)和所述承载基座(4)均网格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内设置有排渣组件(8),所述排渣组件(8)包括排渣推板(81)和导向杆(82),所述排渣推板(81)与所述淬火池(1)的底侧接触,所述导向杆(82)的一端与所述排渣推板(81)连接,所述导向杆(8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承托板(14)并与所述承载基座(4)插接,所述淬火池(1)的一侧开设有排渣孔(15),所述淬火池(1)的另一侧连接有多叶搅拌头(8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的底侧倾斜开设有排渣槽(16),所述导向杆(82)包括第一连接杆(821)和第二连接杆(822),所述第一连接杆(8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22)套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2)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输送阀门配件的输送组件(9),所述输送组件(9)包括基座(91)、传动杆(92)以及转动连接在传动杆(92)一侧的承载板(93),所述基座(91)固设在所述淬火炉(2)上,所述传动杆(92)贯穿所述基座(91)设置并相对所述基座(91)滑动。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阀门配件淬火装置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阀门配件置于承载板(93)上,控制承载板(93)将阀门配件送入淬火炉(2)中,进行加热处理;
S2、待加热完毕后,控制开合门(21)打开,在控制开合门(21)打开的同时,同步控制承载基座(4)上升,使阀门配件落入至承载基座(4)上;
S3、控制承载基座(4)下降并闭合淬火池(1),使阀门配件进入淬火池(1)内并与淬火液接触,进行淬火;
S31、在淬火过程中,控制承载基座(4)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使阀门配件淬火均匀;
S32、承载基座(4)带动排渣推板(81)移动,将淬火池(1)底部的废料推入至排渣孔(15)内;
S4、打开排气扇(121),抽吸在淬火中产生的烟雾;
S5、待淬火完毕后,控制承载基座(4)上升,随后反向转动排气扇(121),待阀门配件干燥完毕后,将阀门配件取出;
S6、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阀门配件全部淬火完毕。
CN202311478945.XA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Pending CN1175122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8945.XA CN117512287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8945.XA CN117512287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2287A true CN117512287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4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8945.XA Pending CN117512287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122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73419A (zh) * 2024-09-05 2024-10-15 河南精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真空淬火炉、热处理工艺及其在起动机单向器生产中的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73419A (zh) * 2024-09-05 2024-10-15 河南精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真空淬火炉、热处理工艺及其在起动机单向器生产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2559B1 (ko) 열처리용 급속냉각장치
CN202246831U (zh) 密封箱式气体碳氮共渗炉成套设备
CN117512287A (zh) 一种阀门配件淬火装置及其淬火工艺
KR101542224B1 (ko) 강화유리 제조장치의 노 개폐장치
CN111207586A (zh) 冻干机及其托盘进出料系统
KR101050085B1 (ko) 인산염 피막처리된 원판모재의 언로딩장치
KR101542223B1 (ko) 강화유리 제조장치의 지그 승하강장치
CN220079115U (zh) 一种轴承滚子自动淬火装置
JP4832205B2 (ja) 連続浸漬処理装置
JP2007297687A (ja) 塗装処理装置及び塗装処理方法
CN218175074U (zh) 一种五金表面防腐处理装置
JPS5855526A (ja) 雰囲気熱処理装置
JP2621974B2 (ja) 焼入装置
CN216864333U (zh) 一种防止酸雾溢出的酸蚀清洗设备
JP7295655B2 (ja) 油焼入れ装置および熱処理設備
CN212174998U (zh) 推杆式淬火炉
JP4777665B2 (ja) 浸漬処理プラント
CN113957216A (zh) 一种多用热处理炉
JP2603305Y2 (ja) 熱処理装置
JP2005272979A (ja) 真空油焼入方法および真空油焼入装置
CN118773419B (zh) 真空淬火炉、热处理工艺及其在起动机单向器生产中的应用
CN115478137B (zh) 一种高屈服度钢材用全自动高温叉车式淬火设备
CN208023060U (zh) 一种淬火炉
CN110680256A (zh) 一种烘焙器具自动清洗装置
JPH023891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