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470508A - 标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0508A
CN117470508A CN202311467537.4A CN202311467537A CN117470508A CN 117470508 A CN117470508 A CN 117470508A CN 202311467537 A CN202311467537 A CN 202311467537A CN 117470508 A CN117470508 A CN 117470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calibration
suppor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75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芳
米德旺
沈燕
殷智慧
徐腊梅
汪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Automotive Prospec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Automotive Prospec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Automotive Prospec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Automotive Prospec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75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0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0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0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07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4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 G01M11/0257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by analyzing the image formed by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标定装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标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组件和标定板。底座连接有锁止组件,其中,锁止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底座的位置可移动;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底座的位置固定。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的方向延伸,支撑组件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标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支撑组件在任一第一安装孔处相连,第二表面适于布置预设图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标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驾驶员可以更安全、更稳定地驾驶车辆,越来越多的车辆安装有抬头显示器。利用抬头显示器,可以在驾驶员的视线区域内叠加显示导航信息、驾驶信息、环境信息等各类信息,从而避免因驾驶员低头查看信息导致实现视线偏离路面,造成危险驾驶的后果。抬头显示器的显示方法一般是将需要显示的信息转化为放大的虚像,然后投射至驾驶员前方的车辆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从前挡风玻璃上看到显示的各项信息。由于抬头显示器的成像位置、成像区域和成像效果十分影响用户的体验,因此需要在车辆的研发阶段,通过整车姿态,对抬头显示器的成像位置、成像区域和成像效果等进行验证并标定。
相关技术中,每一个标定装置仅能对一种车型的抬头显示器的成像位置、成像区域和成像效果进行标定,一旦更换车型,则需要安装与新的车型匹配的一个标定装置。也就是说,该种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定装置,该种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广。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定装置,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组件和标定板;
所述底座连接有锁止组件,其中,所述锁止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底座的位置可移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底座的位置固定;
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组件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标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支撑组件在任一所述第一安装孔处相连,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布置预设图像。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垂直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件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在同一高度处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垂直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标定板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标定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组件的任一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固定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板;
所述第一调节板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第一调节板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标定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
所述标定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的第一固定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板和第三调节板;所述标定板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垂直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底座,所述第二侧边靠近所述底座;
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标定板从所述第二表面指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调节板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固定件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板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边相抵;所述第三调节板与所述标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三滑槽的所述第三固定件相连,所述第三调节板背离所述底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边相抵。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一端相连,所述夹持件可绕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转动;
所述夹持件用于加持所述标定板,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抵。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水平仪装置;
所述水平仪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标定板相连,所述水平仪装置的另一端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朝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测量装置;
所述垂直测量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垂直测量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垂直状态。
可选地,所述标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激光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光件,所述第一激光件与所述第二激光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激光件与所述第二激光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所述第一激光件与所述第二激光件相连且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激光件发射的第一光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激光件发射的第二光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组件和标定板。底座连接有锁止组件,其中锁止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底座的位置可移动;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底座的位置固定。也就是说,底座的位置可以随意调节至任意位置并可以利用锁止组件进行固定。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的方向延伸,支撑组件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标定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支撑组件在任一第一安装孔处相连,第二表面适于布置预设图像。如此设置,通过将标定板连接在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可以调节标定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也即可以调节标定板的高度位置。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不仅能够通过调节底座的位置以调节标定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还能调节标定板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车型在进行抬头显示器成像标定过程的需求,也即该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装置中标定板、第二调节板和第三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110、锁止组件;120、本体件;130、第一连接件;140、第二连接件;150、第三连接件;160、第四连接件;170、连接杆;180、第四固定件;190、第五固定件;111、第一锁止件;112、第二锁止件;113、第三锁止件;114、第四锁止件;
200、支撑组件;210、第一安装孔;220、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支撑件;
300、标定板;310、第一表面;320、第二表面;340、第一侧边;350、第二侧边;360、第一固定件;370、承载件;
400、第一连接板;
500、第一调节板;510、第一滑槽;
600、第二调节板;610、第二滑槽;620、第二固定件;
700、第三调节板;710、第三滑槽;720、第三固定件;
800、夹持件;
900、水平仪装置;
1000、垂直测量装置;
1100、第一激光件;
1200、第二激光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定装置,标定装置包括底座100、支撑组件200和标定板300。
底座100连接有锁止组件110,其中,锁止组件110处于解锁状态时,底座100的位置可移动;锁止组件110处于锁止状态时,底座100的位置固定。也就是说,底座100的位置可以随意调节至任意位置并可以利用锁止组件110进行固定。
支撑组件200的一端与底座100相连,支撑组件200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100的方向延伸,支撑组件20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0。标定板30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310和第二表面320,第一表面310与支撑组件200在任一第一安装孔210处相连,第二表面320适于布置预设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310和第二表面320可以相互平行。支撑组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带圆环和螺栓的销进行固定,从而便于组装和拆卸,并且拆卸后,可以减小标定装置的存储空间。第二表面320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多个刻度线,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5mm,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5mm,从而可以更精确地调整标定板300的位置以及布置在第二表面320的预设图像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可以应用在整车研发过程中的实车标定或台架标定的应用场景中,是一种用于对车辆中抬头显示器的成像结果进行标定的装置,成像结果包括成像位置、成像区域和成像效果。在进行实车标定或台架标定时,一般是通过启动应用在车辆上的抬头显示器,以模拟车辆正常使用状态下抬头显示器的情景。标定装置一般放置在位于抬头显示器的前方的预设成像位置,不同的车型对应不同的预设成像位置,例如不同车型对应的预设成像位置的高度或水平位置存在差异,抬头显示器生成的目标图像会投影至标定板300的第二表面320,从而标定板300显示有抬头显示器生成的目标图像。第二表面320上通过布置预设图像,例如将提前制作的与车型对应的在预设成像位置所成的预设图像打印在纸上,并将印有预设图像的纸贴在标定板300上的指定位置。对预设图像与目标图像进行一一对标,当目标图像与预设图像的位置出现偏差,或者目标图像相对于预设图像出现畸变或重影等非正常成像状态时,则需要相应调整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或位置,直至目标图像与预设图像重合,从而完成实车标定或台架标定过程中对抬头显示器的验证及矫正过程。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由于支撑组件200分别与底座100和标定板300相连,因此当锁止组件110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移动底座100,可以带动标定板300移动,也即可以随意调节标定板3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同时,底座100一般位于地面,支撑组件200上的各个第一安装孔210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不同,通过将标定板300连接在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210,则可以调节标定板300与底座100之间的距离,也即可以随意调节标定板30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由上可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可以随意调节标定板30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以及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位置,从而可以满足不同车型在进行抬头显示器成像标定过程的需求,还可以满足不同车型中不同眼位所对应的标定需求,使得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广。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的细节和作用进行更具体详尽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本体件120、第一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40、第三连接件150和第四连接件160,第一连接件130的一端、第二连接件140的一端与本体件120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二连接件140形成第一预设夹角。第三连接件150的一端、第四连接件160的一端与本体件120的另一端相连,第三连接件150与第四连接件160形成第二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与第二预设夹角相等。第一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40、第三连接件150和第四连接件160分别朝背离本体件120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三连接件150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连接件140与第四连接件160处于同一直线上。
锁止组件110包括第一锁止件111、第二锁止件112、第三锁止件113和第四锁止件114。第一锁止件111与第一连接件130相连,第二锁止件112与第二连接件140相连,第三锁止件113与第三连接件150相连,第四锁止件114与第四连接件160相连。
当第一锁止件111、第二锁止件112、第三锁止件113和第四锁止件114分别处于锁止状态时,则能更稳定地固定底座100。当第一锁止件111、第二锁止件112、第三锁止件113和第四锁止件114分别处于解锁状态时,则可以调节底座100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止件111、第二锁止件112、第三锁止件113和第四锁止件114的组成结构相同且与对应的连接件的连接原理也相同。下面以第一锁止件111和第一连接件130的连接进行示例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还包括连接杆170,第一连接件130远离本体件120的一端与连接杆170通过第四固定件180相连。第一连接件130为中空结构,连接杆170可在第一连接件130内部移动。第一锁止件111为具有锁止功能的万向轮。万向轮与连接杆170远离第一连接件130的一端通过第五固定件190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固定件190可以为带有圆环和螺栓的销,该螺栓与地面垂直。通过调节螺栓的固定深度,可以调节连接杆170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从而当出现地面不平整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五固定件190中螺栓的固定深度,以调整底座100的某一侧的高度,进而带动调节与底座100间接相连的标定板300的位置,以确保标定板300可以处于水平状态;同时,还可以对标定板300的高度进行细微调节,以使得标定板300的位置可以满足更多不同车型中抬头显示器的标定需求,扩大了标定装置的固定范围。另外,通过拆卸第四固定件180和第五固定件190,则可以更便捷地对第一连接件130、连接杆170和万向轮进行拆卸,在不需要使用标定装置时,通过上述拆卸,可以减小标定装置的占据空间。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二支撑件230,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二支撑件230分别位于底座100的两侧。第一支撑件220的一端与底座100相连,第一支撑件220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100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件230的一端与底座100相连,第二支撑件230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100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件220与第二支撑件230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件220与第二支撑件230均垂直于底座100。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相互平行且均与底座100垂直的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二支撑件230,可以更稳定地固定标定板300。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2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0,第二支撑件23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0。第一支撑件220上的第一安装孔210与第二支撑件230上的第一安装孔210在同一高度处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标定板300与位于同一高度处的两个第一安装孔210连接,可以确保标定板300处于水平状态。标定板300通过与不同高度处的两个第一安装孔210连接,以调节标定板300的高度,从而使标定板300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的标定需求,提高了标定装置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2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第一刻度区,第一刻度区包括多条第一刻度线。第二支撑件23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第二刻度区,第二刻度区包括多条第二刻度线。在同一高度处,第一刻度线与第二刻度线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刻度线和每个第二刻度线处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0。如此设置,可以更精准地调节标定板300在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二支撑件230上的位置,也即能够更精准地调节标定板300的高度,以提高标定过程的准确度。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5mm,相邻的两个第二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5mm。距离底座100最近的第一刻度线与距离底座100最远的第一刻度线的距离可以为2~3m。距离底座100最近的第二刻度线与距离底座100最远的第二刻度线的距离可以为2~3m。也就是说标定板300的高度可调节范围为2~3mm,高度调节精度为0.5mm。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相邻的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第二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高度可调节范围可以根据车辆的标定需求进行调节。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400,第一连接板400沿垂直于支撑组件200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400位于支撑组件200和标定板300之间。第一连接板400与标定板300相连,第一连接板400与支撑组件200的任一第一安装孔210通过固定件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连接板400,可以将标定板300与支撑组件200固定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400与位于同一高度处的第一支撑件220上的第一安装孔210以及第二支撑件230上的第一安装孔210可以通过螺栓、螺钉等固定件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将标定板300固定支撑组件200的指定高度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400所在平面与标定板300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板500。第一调节板500在与第一表面310平行的平面内沿垂直于第一连接板400的延伸方向延伸。
第一调节板500上设有第一滑槽510,第一滑槽510的延伸方向与所第一调节板500的延伸方向一致。标定板30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板400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
标定板300、第一调节板500和第一连接板400通过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一滑槽510以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的第一固定件36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槽510可以限定标定板300的移动方向,确保标定板300可以沿与第一连接板400的延伸方向移动,也即确保标定板300可以沿与支撑件平行的方向移动。当标定板300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锁紧该固定件,便可以将标定板300固定在指定高度处。从而可以在利用改变第一连接板400与支撑组件200的固定高度以调节标定板300所在高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标定板300的高度位置,使标定装置能够满足更多车型的标定需求,使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第一固定件360可以为两个。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板600和第三调节板700。标定板300包括第一侧边340和第二侧边350,第一侧边340和第二侧边350均垂直于支撑组件200,第一侧边340远离底座100,第二侧边350靠近底座100。
第二调节板600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500远离底座100的一端相连,第三调节板700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500靠近底座100的一端相连。第二调节板600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标定板300从第二表面320指向第一表面310的方向。第二调节板600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第二调节板600上设有第二滑槽610,第二滑槽61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调节板700上设有第三滑槽710,第三滑槽710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调节板600与第一调节板500通过穿过第二滑槽610的第二固定件620相连,第二调节板600靠近底座100的表面与第一侧边340相抵。第三调节板700与标定板300通过穿过第三滑槽710的第三固定件720相连,第三调节板700背离底座100的表面与第二侧边350相抵。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车型所需要利用的标定板300的厚度可能会有所差异,通过设置第二滑槽610和第三滑槽710,并利用第二固定件620和第三固定件720分别穿过第二滑槽610和第三滑槽710对标定板300进行固定,则可以固定不同厚度的标定板300,从而可以满足固定不同厚度的标定板300的需求,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标定需求,增加了标定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利用第二固定件620和第三固定件720进行固定,也提高了组装或拆卸标定板300的便捷性和效率。第二滑槽610的长度和第三滑槽710的长度可以分别为0mm~20mm。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还包括夹持件800,夹持件800与第二调节板600的一端相连,夹持件800可绕夹持件800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转动。夹持件800用于加持标定板300,夹持件800处于夹持状态时,夹持件800与第二表面320相抵。通过设置夹持件800,可以更稳定地固定标定板300,以避免标定板300掉落,从而确保了标定装置组装的稳定性。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还包括水平仪装置900。水平仪装置90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00相连,水平仪装置900的另一端垂直于第一表面310且朝背离第一表面310的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水平仪装置900一般与第一连接板400的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靠近底座100的侧边相连,而第一连接板400的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靠近底座100的侧边与标定板300的第二侧边350重合,第一连接板400所在平面与标定板300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故通过测量第一连接板400的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也即为测量标定板300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水平仪装置900,能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标定板300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标定板300不处于水平状态,则可以及时调节标定板300以确保标定板300保持在水平状态,从而满足标定需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水平仪装置900可以为气泡水平仪,通过观察气泡水平仪中气泡的位置和状态来判断标定板300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00的靠近底座100且垂直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的侧边连接有承载件370,承载件370垂直于第一连接板400朝远离第一连接板400的方向延伸。承载件370与第一连接板400相连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500相连。水平仪装置900位于承载件37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承载件370用于承载标定板300、水平仪装置900、第一连接板400、第一调节板500、第二调节板600和第三调节板700的总重,从而可以确保标定装置组装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承载件370的延伸长度可以为30mm~50mm,从而为第二固定件620在第二滑槽610内的移动以及第三固定件720在第三滑槽710内的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确保能够固定不同厚度的标定板300。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测量装置1000。垂直测量装置1000安装于第一连接板400上,垂直测量器用于测量第一连接板400的垂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400处于垂直状态是指与第一连接板40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垂直测量装置1000一般与第一连接板400的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靠近底座100的侧边相连,而第一连接板400的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靠近底座100的侧边与标定板300的第二侧边350重合,第一连接板400所在平面与标定板300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故通过测量第一连接板400的是否处于垂直状态,也即为测量标定板300是否处于垂直状态。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基于垂直状态的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标定板300的位置,确保标定板300的第二侧边350与地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包括两个垂直测量装置1000,两个垂直测量装置1000分别与第一连接板400的两端相连。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标定板300的第二侧边350与地面之间是否平行,便于进行及时调整标定板30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测量器可以为角度传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的测量角度确定第一连接板400的垂直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垂直测量器包括量角器、铅锤和铅锤线,量角器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400的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靠近底座100的侧边相连,量角器所在平面与第一连接板400所在平面平行。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与第一连接板400的与支撑组件2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靠近底座100的侧边平行,铅垂线的一端与量角器的原点相连,铅垂线的另一端与铅锤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铅锤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当铅垂线与量角器的90度刻度线重合时,则表示第一连接板400处于垂直状态。
结合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激光件1100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光件1200,第一激光件1100与第二激光件1200一一对应,第一激光件1100与第二激光件1200与第一连接板400相连。第一激光件1100与第二激光件1200相连且相互垂直。第一激光件1100发射的第一光线垂直于第一表面310,第二激光件1200发射的第二光线垂直于第一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激光件1100和对应的第二激光件1200位于第一连接板400的与地面平行的侧边。在一些实施例中,定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激光件1100和两个第二激光件1200,第一激光件1100和第二激光件1200一一对应。其中一组第一激光件1100与第二激光件1200与另一组第一激光件1100和第二激光件120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400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光件1100发射的第一光线会落在指定位置,例如落在标定过程所用车辆上的标记位置,当标记位置与第一光线重合时,则表示标定板300位置符合标定需求,当标记位置与第一光线部重合时,则表示标定板300位置不符合标定需求,需要重新调整。通过第二激光件1200发射的第二光线可以判定第一连接板400的第二侧边350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当不处于水平状态时,则可以对标定板300进行及时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可以均为带有圆环和螺栓的销,以便于对各个相连的部件之间进行组装或拆卸。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定装置,由于可以随意调节标定板30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以及标定板300的高度,因此可以使固定在不同位置的标定板300对应不同车型的抬头显示器的标定需求,从而使标定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降低了适用标定装置进行标定的成本。同时,由于各个连接的部件之间通过相应的固定件相连,不仅便于组装,也便于拆卸,在不需要利用标定装置时,通过拆卸各固定件,则可以更好地收纳标定装置的各个组成部件,可以减小标定装置的占据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底座(100)、支撑组件(200)和标定板(300);
所述底座(100)连接有锁止组件(110),其中,所述锁止组件(110)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底座(100)的位置可移动;所述锁止组件(110)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底座(100)的位置固定;
所述支撑组件(20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0)相连,所述支撑组件(200)的另一端朝背离底座(100)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组件(20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0);
所述标定板(30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310)和第二表面(320),所述第一表面(310)与所述支撑组件(200)在任一所述第一安装孔(210)处相连,所述第二表面(320)适于布置预设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件(220)和第二支撑件(230),所述第一支撑件(220)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30)分别位于所述底座(100)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件(22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0)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220)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底座(100)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支撑件(23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0)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件(230)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底座(100)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件(22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30)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22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30)均垂直于所述底座(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2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0),所述第二支撑件(230)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0);
所述第一支撑件(220)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21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30)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210)在同一高度处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400),所述第一连接板(400)沿垂直于所述支撑组件(2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400)位于所述支撑组件(200)和所述标定板(300)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板(400)与所述标定板(30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400)与所述支撑组件(200)的任一所述第一安装孔(210)通过固定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板(500);
所述第一调节板(500)在与所述第一表面(310)平行的平面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00)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调节板(500)上设有第一滑槽(510),所述第一滑槽(510)的延伸方向与所第一调节板(500)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标定板(30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板(400)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
所述标定板(300)、所述第一调节板(500)和所述第一连接板(400)通过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滑槽(510)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孔的第一固定件(36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板(600)和第三调节板(700);
所述标定板(300)包括第一侧边(340)和第二侧边(350),所述第一侧边(340)和所述第二侧边(350)均垂直于所述支撑组件(200),所述第一侧边(340)远离所述底座(100),所述第二侧边(350)靠近所述底座(100);
所述第二调节板(6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500)远离所述底座(10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调节板(7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500)靠近所述底座(100)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板(600)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标定板(300)从所述第二表面(320)指向所述第一表面(310)的方向;所述第二调节板(600)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调节板(600)上设有第二滑槽(610),所述第二滑槽(61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调节板(700)上设有第三滑槽(710),所述第三滑槽(710)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调节板(600)与所述第一调节板(500)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滑槽(610)的第二固定件(620)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板(600)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边(340)相抵;所述第三调节板(700)与所述标定板(300)通过穿过所述第三滑槽(710)的所述第三固定件(720)相连,所述第三调节板(700)背离所述底座(100)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边(350)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夹持件(800),所述夹持件(800)与所述第二调节板(600)的一端相连,所述夹持件(800)可绕所述夹持件(80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转动;
所述夹持件(800)用于加持所述标定板(300),所述夹持件(800)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夹持件(800)与所述第二表面(320)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水平仪装置(900);
所述水平仪装置(9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00)相连,所述水平仪装置(900)的另一端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310)且朝背离所述第一表面(310)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测量装置(1000);
所述垂直测量装置(100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00)上,所述垂直测量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连接板(400)的垂直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激光件(1100)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光件(1200),所述第一激光件(1100)与所述第二激光件(120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激光件(1100)与所述第二激光件(120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00)相连;
所述第一激光件(1100)与所述第二激光件(1200)相连且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激光件(1100)发射的第一光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310),所述第二激光件(1200)发射的第二光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光线。
CN202311467537.4A 2023-11-02 2023-11-02 标定装置 Pending CN117470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537.4A CN117470508A (zh) 2023-11-02 2023-11-02 标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537.4A CN117470508A (zh) 2023-11-02 2023-11-02 标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0508A true CN117470508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3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7537.4A Pending CN117470508A (zh) 2023-11-02 2023-11-02 标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05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57937T3 (es)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calibración de sistemas de asistencia al vehículo
ES2931999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calibración de sistemas de asistencia de vehículos
US12060966B2 (en) Universal target stand for ADAS static calibration,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target plate for the same and use of a mat for the same
US7089776B2 (en) Calibration certification for wheel alignment equipment
EP3708949A1 (en) Vehicle measurement system instrument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CN108267163A (zh) 用于车辆上的传感器和摄像机的校准系统
CN109269408A (zh)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技术的靶板装置及靶板定位方法
WO2017198264A4 (de) Vorrichtung zur kalibrierung eines in die windschutzscheibe eines fahrzeuges integrierten umfeldsensors
IT201900013173A1 (it) Metodo e apparato per calibrare un sensore adas di un veicolo
CN102749068A (zh) 平面阵列天线面的安装精度检测方法
CN114046965B (zh) 一种飞机多型航电设备光轴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117470508A (zh) 标定装置
CN214412914U (zh) 一种摄像头仿真测试标定设备
CN103919555B (zh) 调节设备以及带有调节设备的磁共振设备
CN207248490U (zh) 一种hud出射光轴水平角度检测装置
CN107202557B (zh) 对标测量装置、校准镜头与图卡相对位置的系统及方法
CN221976148U (zh) 用于对驾驶员辅助系统进行校准的校准设备
CN111971575B (zh) 具有抽吸机构的便携式车辆传感器校准设备
CN219381656U (zh) 用于3d打印机的调平结构
TW201507766A (zh) 遙控飛行器重心調校裝置
US12204162B2 (en) Optical al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KR101925615B1 (ko) 레이저 레벨러용 월마운트 어셈블리
CN109737015B (zh) 水平轴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力学性能实验测试装置
JP2023139669A (ja) 位置決め方法
CN112326199B (zh) 一种机载光学设备安装的视轴误差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