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2324A - 一种空气潜孔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潜孔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32324A CN117432324A CN202311658570.5A CN202311658570A CN117432324A CN 117432324 A CN117432324 A CN 117432324A CN 202311658570 A CN202311658570 A CN 202311658570A CN 117432324 A CN117432324 A CN 1174323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iston
- hole
- sleeve
- spi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00—Drives for drilling, used in the borehole
- E21B4/16—Plural down-hole drives, e.g. for combined percussion and rotary drilling; Drives for multi-bit drilling un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00—Drives for drilling, used in the borehole
- E21B4/06—Down-hole impacting means, e.g. hammers
- E21B4/14—Fluid operated ham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钻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潜孔锤,可实现利用潜孔锤活塞的轴向往复运动驱动钻头单向旋转。钻进过程中,保持空气潜孔锤高效冲击碎岩优点的同时,钻杆及钻具无需旋转,从而可改善气体钻进工况下钻杆柱的受力情况,延长钻杆使用寿命,并可进一步拓展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在定向钻进中的应用,提高定向钻进特别是硬岩及强研磨性地层钻进效率。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结构可靠,旋转阻力小,输出扭矩大,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钻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潜孔锤。
背景技术
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以冲击回转方式碎岩,有利于岩石产生体积破碎,提高机械钻速,尤其适用于硬岩、卵砾石层、破碎地层等,此外还具有适合缺水地区施工、绿色环保、可保护有益储层等优点,是提高钻探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最佳方法之一。
然而,常规空气潜孔锤钻进时需要由钻杆驱动其旋转,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具体表现在:(1)钻杆柱受力情况恶劣。气体钻进条件下,由于缺少泥浆的润滑与粘滞阻尼,钻杆旋转过程中与井壁的偏磨更加剧烈,会大幅降低钻杆的疲劳寿命;(2)不适用于定向钻进。常规空气潜孔锤钻进若想实现井眼轨迹调整,只能通过调整钻具组合中扶正器或稳定器的位置或者采用带斜面的钻头来进行造斜,这对钻机回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且进一步加剧钻杆柱偏磨,同时也无法实现钻孔轨迹的精确控制。
为改善钻杆柱受力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拓展空气潜孔锤钻探工艺在定向钻进中的应用,需要设计一种钻头可自回转的空气潜孔锤。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其普遍原理是通过在潜孔锤锤体内部增加回转装置,利用活塞的线性往复运动驱动钻头旋转,避免钻头重复冲击同一位置形成凹槽从而导致钻头齿损坏,破岩仍以冲击为主,钻头回转为间歇运动,但目前总体仍处于方案研究阶段,尚无实际应用,存在输出扭矩小、回转装置阻力大、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可靠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的方案存在输出扭矩小、回转装置阻力大、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可靠性差等至少一个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潜孔锤,包括:所述空气潜孔锤包括:上接头,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配气阀座、内缸、活塞、螺旋套及传动套,与所述外壳连接的下接头,与所述下接头连接的钻头;其中,
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
所述配气阀座的上端用于与逆止阀弹性连接,所述逆止阀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配气阀座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所述内缸固定套设于所述配气阀座的上端,所述内缸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内缸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通道连通的后气孔;
所述活塞外壁上还设有活塞表面气道,所述内缸上还设有与所述活塞表面气道连通的前气孔,所述配气阀座的下端穿设于所述内缸和所述活塞中;
所述螺旋套套设于所述活塞的下端外;
所述传动套套设于所述螺旋套外,且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传动套与所述螺旋套可结合或分离;
其中,所述活塞沿所述外壳的轴向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所述螺旋套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钻头单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卡块和卡块弹簧,所述传动套上设有豁口,所述卡块转动设于所述豁口处,所述螺旋套的外侧设有外侧齿,所述卡块在所述卡块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所述豁口与所述外侧齿接触或分离,使所述传动套与所述螺旋套结合或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缸上还设有强吹孔,所述强吹孔位于所述后气孔与所述前气孔之间,所述活塞上下移动能够使所述强吹孔与所述活塞的中心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由上之下依次包括大端、中段和小端,所述大端处的中心孔与所述配气阀座的配气杆配合,所述活塞外表面气道沿轴向设置,且能够连通所述大端与所述中段;
所述活塞的外表面还有沿轴向对称的至少两道活塞限位凹槽,所述活塞限位凹槽用于与穿过所述外壳的定位销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套内部设置有螺旋键槽,所述小端的下端上对称的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键槽匹配的活塞螺旋键,所述活塞轴向移动时,所述螺旋键始终保持在螺旋键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气阀座与内缸过渡配合,所述配气阀座的两端通过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和所述内缸内部的凸台定位,所述配气阀座中心沿轴向设置有阶梯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直径处用于安装逆止阀及与所述逆止阀连接的弹簧,所述通孔的小直径处为配气杆的气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套外表面设有两道凹槽,用于放置滚珠;所述滚珠用于减小所述传动套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摩擦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保持环,所述保持环分别通过外壳内设置的台阶及所述下接头上端端面限位,所述保持环卡住所述钻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轴承套和轴承,所述轴承上端外径与所述下接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下端外径与所述下接头间隙配合,所述轴承下端内径与所述轴承套过盈配合,所述轴承上端外径与所述轴承套间隙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套与所述传动套的端面设有垫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实现利用潜孔锤活塞的轴向往复运动驱动钻头单向旋转。钻进过程中,保持空气潜孔锤高效冲击碎岩优点的同时,钻杆及钻具无需旋转,从而可改善气体钻进工况下钻杆柱的受力情况,延长钻杆使用寿命,并可进一步拓展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在定向钻进中的应用,提高定向钻进特别是硬岩及强研磨性地层钻进效率。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结构可靠,旋转阻力小,输出扭矩大,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的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可用于定向钻进的空气潜孔锤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空气潜孔锤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空气潜孔锤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内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螺旋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传动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活塞回程开始阶段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活塞冲程开始阶段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空气潜孔锤的强吹排渣阶段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
1-上接头,2-外管,3-内缸,4-配气阀座,5-逆止阀,6-弹簧,7-活塞,8-定位销,9-螺旋套,10-上铜套,11-传动套,12-滚珠,13-保持环,14-下铜套,15-下接头,16-推力球轴承,17-轴承套,18-钻头,19-卡块,20-卡块弹簧片,21-卡块销轴,Ⅰ-后气室,Ⅱ-前气室,
301-后气孔,302-强吹孔,303-前气孔,701-活塞表面气道,702-活塞限位凹槽,703-活塞螺旋键;901-螺旋槽,902-外侧齿,903-螺旋套气孔,1101-豁口,1102-花键槽,110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潜孔锤,空气潜孔锤包括:所述空气潜孔锤包括:上接头1,外壳2,设于外壳2内的配气阀座4、内缸3、活塞7、螺旋套9及传动套11,与所述外壳2连接的下接头15,与所述下接头15连接的钻头18;其中,
所述上接头1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2的上端;
所述配气阀座4的上端用于与逆止阀5弹性连接,逆止阀5与上接头1的下端连接,所述配气阀座4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所述内缸3固定套设于所述配气阀座4的上端,所述内缸3与所述外壳2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内缸3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通道连通的后气孔301;
所述活塞7外壁上还设有活塞表面气道701,所述内缸3上还设有与所述活塞表面气道701连通的前气孔303,所述配气阀座4的下端穿设于所述内缸3和所述活塞7中;
所述螺旋套9套设于所述活塞7的下端外;
所述传动套11套设于所述螺旋套9外,且与所述钻头18连接,所述传动套11与所述螺旋套9可结合或分离;
其中,所述活塞7沿所述外壳2的轴向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所述螺旋套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钻头18单向转动。
本发明中所述上接头1的中心为通孔,上接头1的上端与上部钻杆连接,上接头1的下端与外壳2通过螺纹连接。高压气体通过上接头1中心孔进入空气潜孔锤内部。
所述外壳2的两端为内螺纹孔,分别连接上接头1与下接头15,外壳2的内部沿其轴向设置有多段不同长度不同内径的光孔,起到限位或与内缸3、活塞7等配合产生不同气路的作用。
所述内缸3安装在外壳2内,为内、外均为阶梯形的圆柱缸套,内缸3的上下两端台阶与外壳2为过渡配合,中段与外壳2之间构成环形通道,上端端面与上接头1的下端端面接触,下端端面通过外壳2内设置的台阶定位。
所述配气阀座4上侧沿圆周均布有4个豁口1101,通过配气阀座4和内缸3的配合,引导高压空气通过配气阀座4的豁口1101后经过内缸3的后气孔301进入内缸3与外壳2之间的环形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卡块19和卡块19弹簧6,所述传动套11上设有豁口1101,所述卡块19转动设于所述豁口1101处,所述螺旋套9的外侧设有外侧齿902,所述卡块19在所述卡块19弹簧6的作用下伸出所述豁口1101与所述外侧齿902接触或分离,使所述传动套11与所述螺旋套9结合或分离。
所述传动套11设置于外壳2与螺旋套9之间。所述传动套11上端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设定数量的矩形的豁口1101,所述螺旋套9下端插入所述传动套11中,螺旋套9外侧齿902与豁口1101轴向对齐。
所述卡块19通过所述卡块销轴21安装在所述传动套11上端的豁口1101中,所述卡块弹簧片20一端与所述卡块19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卡块19受所述卡块弹簧片20的弹力作用,自由状态下向内偏置,伸出所述豁口1101,与所述螺旋套9的外侧齿902接触。
所述螺旋套9、传动套11、卡块19、卡块销轴21、卡块弹簧片20组成离合传动机构,是实现利用活塞7的往复线性运动驱动钻头18单向旋转的关键机构。以图3所示结构为例,其工作原理为,当活塞7驱动螺旋套9顺时针旋转时,卡块19抵住螺旋套9的外侧齿902,螺旋套9驱动传动套11旋转,进而带动钻头18顺时针旋转;当活塞7驱动螺旋套9逆时针旋转时,螺旋套9的外侧齿902推动卡块19上行,传动套11不旋转,进而钻头18不旋转。该离合传动机构可以允许高响应频率且可靠的切换卡块19与螺旋套9外侧齿902的结合和分离状态,以满足潜孔锤活塞7的20Hz左右的往复运动频率。
所述螺旋套9外侧齿902的数量取决于活塞7每次驱动螺旋套9转动的角度,其分辨率即360度除以外侧齿902的数量所得的角度,应略小于活塞7每次驱动螺旋套9转动的角度。
所述螺旋套9外侧齿902的数量可选择为所述豁口1101数量的2倍,则可以保证每次螺旋套9驱动传动套11旋转过程中,所有牙块均与螺旋套9外侧齿902接合,提高结构强度,传递大扭矩。
所述传动套11与外壳2及螺旋套9间均为间隙配合,以减小旋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所述传动套11下端设置有花键槽1102,其与钻头18的钎尾花键配合,可带动钻头18实现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缸3上还设有强吹孔302,所述强吹孔302位于所述后气孔301与所述前气孔303之间,所述活塞7上下移动能够使所述强吹孔302与所述活塞7的中心孔连通。
所述内缸3由左至右设置有三排气孔,分别为后气孔301、强吹孔302、前气孔303,后气孔301和前气孔303与内缸3及外壳2之间的环形通道构成驱动活塞7往复冲击的高压空气进气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7由上之下依次包括大端、中段和小端,所述大端处的中心孔与所述配气阀座4的配气杆配合,所述活塞7外表面气道沿轴向设置,且能够连通所述大端与所述中段;
所述活塞7的外表面还有沿轴向对称的至少两道活塞限位凹槽702,所述活塞限位凹槽702用于与穿过所述外壳2的定位销8配合。
所述活塞7为中心通孔的阶梯状轴式结构,由大端、中段、小端组成。所述活塞7与内缸3、配气阀座4之间的环形空间构成后气室Ⅰ,所述活塞7与外壳2、螺旋套9、传动套11之间的环形空间构成前气室Ⅱ。所述活塞7大端与内缸3配合、中段与外壳2配合、小端与螺旋套9配合,大端中心孔与配气阀座4的配气杆配合,所述活塞7外表面轴向设置有连通活塞7大端与中段的气道,中段外表面沿轴向对称的设有两道与定位销8配合的限位凹槽,小端下端对称的设置有两条螺旋键。所述活塞7可沿轴向往复移动,活塞7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可交替打开与封闭前后气室的进排气气路。
所述定位销8通过外壳2开孔安装,与活塞7上的凹槽配合,用于限制活塞7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套9内部设置有螺旋键槽,所述小端的下端上对称的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键槽匹配的活塞螺旋键703,所述活塞7轴向移动时,所述螺旋键始终保持在螺旋键槽中。
所述螺旋套9内部设置有螺旋键槽,与活塞7小端的螺旋键配合,活塞7轴向运动过程中,螺旋键始终保持在螺旋槽901中。通过螺旋键与螺旋槽901组成螺旋运动副,实现利用活塞7的直线运动驱动螺旋套9旋转运动。所述螺旋套9外侧设置有多个设定角度及数量的外侧齿902,螺旋套9径向设有螺旋套气孔903,作为前气室的排气通道。
所述上铜套10位于螺旋套9及外壳2之间,用于减小螺旋套9旋转的摩擦阻力,同时限制螺旋套9的轴向移动。上铜套10轴向圆周均匀分布有气孔,作为前气室的排气通道,其过流面积与螺旋套气孔903面积应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气阀座4与内缸3过渡配合,所述配气阀座4的两端通过所述上接头1的下端和所述内缸3内部的凸台定位,所述配气阀座4中心沿轴向设置有阶梯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直径处用于安装逆止阀5及与所述逆止阀5连接的弹簧6,所述通孔的小直径处为配气杆的气道。
配气阀座4下侧为配气杆,配气阀座4中心沿轴向设置有阶梯状的通孔,上侧大直径通孔用于安装逆止阀5及弹簧6,下侧小直径通孔为配气杆的气道。
所述逆止阀5及所述弹簧6安装在配气阀座4上端大直径通孔中,逆止阀5上端部与上接头1的通孔配合。逆止阀5的作用是只允许高压气体经由上接头1的中心通道进入潜孔锤内,防止气体反向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套11外表面设有两道凹槽1103,用于放置滚珠12;所述滚珠12用于减小所述传动套11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外壳2之间的摩擦阻力。
所述滚珠12用于减小传动套11旋转过程中与外壳2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限制传动套11的轴向移动。滚珠12在空气潜孔锤组装时,由外壳2上对应的开孔依次放入,均匀布满传动套11的凹槽,随后通过堵头等堵住外壳2上的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保持环13,所述保持环13分别通过外壳2内设置的台阶及所述下接头15上端端面限位,所述保持环13卡住所述钻头18。
所述保持环13为一对半圆环,通过卡住钻头18钎尾中段小径处来防止钻头18掉落,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外壳2内设置的台阶及下接头15上侧端面限位。所述传动套11及所述保持环13轴向间留有间隙。
所述下铜套14成对的设置在下接头15与钻头18的钎尾之间,所述下铜套14起到减小旋转摩擦阻力及保障钻头18钎尾同轴度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轴承套17和轴承16,所述轴承16上端外径与所述下接头15过盈配合,所述轴承16下端外径与所述下接头15间隙配合,所述轴承16下端内径与所述轴承套17过盈配合,所述轴承16上端外径与所述轴承套17间隙配合。
所述下接头15为阶梯式通孔结构,与外壳2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推力球轴承16安装于所述下接头15的下端孔中,其上端外径与下接头15为过盈配合,下端外径与下接头15为间隙配合,其下端内径与所述轴承套17为过盈配合,上端外径与轴承套17为间隙配合。
所述轴承套17横截面为倒L型的结构,其下端端面与所述钻头18头部上端端面接触。所述轴承套17与所述下接头15及钻头18钎尾均为间隙配合。
钻压及钻杆柱自重通过外壳2、下接头15、推力球轴承16、轴承套17传递到钻头18。
所述钻头18包含头部及钎尾部分,中心通孔,其钎尾部分设有花键,与传动套内的花键槽1102配合。钻头18头部与下接头15下端端面留有间隙。以减小钻头18旋转时接触端面的摩擦阻力。
所述上铜套10、下铜套14、轴承套17等可采用孔用挡圈等进行轴向限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套9与所述传动套11的端面设有垫片。
所述螺旋套9与传动套11的端面可添加耐磨润滑的垫片,以减小螺旋套9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所述螺旋套9螺旋槽901的螺距及活塞7的有效运动行程,决定了活塞7每次运动驱动钻头18回转的角度。
所述活塞螺旋键703、螺旋套9螺旋槽901的旋向及螺旋套9外侧齿902和卡块19的倾斜方向,取决于是在活塞7冲程还是回程驱动钻头18旋转以及钻头18的旋转方向。以图1-图7所示结构为例,则为活塞7回程时驱动钻头18顺时针旋转(从左往右看)。
以图8-图10所示结构为例,所述空气潜孔锤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8所示,活塞回程阶段,高压空气经上接头1的中心孔,推开逆止阀5,经由配气阀座4、内缸3的后气孔301、内缸3和外壳2的环形通道、内缸前气孔303,进入活塞的活塞表面气道701。活塞7封闭后气室Ⅰ的进气通道,活塞小端堵住螺旋套气孔903封闭前气室排气通道,高压空气进入潜孔锤的前气室Ⅱ,后气室Ⅰ气体通过活塞7的中心通孔排出,活塞7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加速回程;当活塞7运动到一定程度时,依次封闭前气室Ⅱ的进气通道、封闭后气室Ⅰ的排气通道,前气室Ⅱ压力不断减小,后气室Ⅰ内空气压缩,阻止活塞7继续上行,使活塞7减速回程;随着活塞7继续减速回程,螺旋套气孔903打开,前气室Ⅱ排气通道打开,废气通过活塞7的中心孔排至孔底,后气室Ⅰ进气通道打开,后气室开始进气,活塞进一步减速回程,直到运动到上死点为止。在活塞回程阶段,活塞7驱动螺旋套9顺时针旋转,螺旋套9通过卡块19驱动传动套11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钻头18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
如图9所示,活塞冲程阶段为活塞回程阶段的逆过程,高压空气配气过程不再赘述。活塞冲程阶段,活塞7驱动螺旋套9逆时针旋转,螺旋套推动卡块19上行,传动套11不旋转,进而钻头18不旋转。
如图10所示,当需要高压空气强吹孔底排渣时,将潜孔锤提离孔底一小段距离,钻头18脱离与孔底的接触,钻头18由于自重下滑,活塞7随之下滑,活塞7封闭前气室Ⅱ进气通道,活塞7下滑后内缸3的强吹孔302打开,高压空气直接进入后气室Ⅰ后通过中心孔进入孔底,不再驱动活塞7往复运动,所有高压气体都直接用于强吹排渣,实现清洁孔底的目的。若要恢复冲击,只需钻机给进至钻头18顶住岩石即可。
综上所述,提可实现利用潜孔锤活塞的轴向往复运动驱动钻头单向旋转。钻进过程中,保持空气潜孔锤高效冲击碎岩优点的同时,钻杆及钻具无需旋转,从而可改善气体钻进工况下钻杆柱的受力情况,延长钻杆使用寿命,并可进一步拓展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在定向钻进中的应用,提高定向钻进特别是硬岩及强研磨性地层钻进效率。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结构可靠,旋转阻力小,输出扭矩大,实用性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潜孔锤包括:上接头,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配气阀座、内缸、活塞、螺旋套及传动套,与所述外壳连接的下接头,与所述下接头连接的钻头;其中,
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
所述配气阀座的上端用于与逆止阀弹性连接,所述逆止阀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配气阀座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所述内缸固定套设于所述配气阀座的上端,所述内缸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内缸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通道连通的后气孔;
所述活塞外壁上还设有活塞表面气道,所述内缸上还设有与所述活塞表面气道连通的前气孔,所述配气阀座的下端穿设于所述内缸和所述活塞中;
所述螺旋套套设于所述活塞的下端外;
所述传动套套设于所述螺旋套外,且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传动套与所述螺旋套可结合或分离;
其中,所述活塞沿所述外壳的轴向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所述螺旋套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钻头单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卡块和卡块弹簧,所述传动套上设有豁口,所述卡块转动设于所述豁口处,所述螺旋套的外侧设有外侧齿,所述卡块在所述卡块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所述豁口与所述外侧齿接触或分离,使所述传动套与所述螺旋套结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上还设有强吹孔,所述强吹孔位于所述后气孔与所述前气孔之间,所述活塞上下移动能够使所述强吹孔与所述活塞的中心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由上之下依次包括大端、中段和小端,所述大端处的中心孔与所述配气阀座的配气杆配合,所述活塞外表面气道沿轴向设置,且能够连通所述大端与所述中段;
所述活塞的外表面还有沿轴向对称的至少两道活塞限位凹槽,所述活塞限位凹槽用于与穿过所述外壳的定位销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套内部设置有螺旋键槽,所述小端的下端上对称的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键槽匹配的活塞螺旋键,所述活塞轴向移动时,所述螺旋键始终保持在螺旋键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阀座与内缸过渡配合,所述配气阀座的两端通过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和所述内缸内部的凸台定位,所述配气阀座中心沿轴向设置有阶梯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直径处用于安装逆止阀及与所述逆止阀连接的弹簧,所述通孔的小直径处为配气杆的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外表面设有两道凹槽,用于放置滚珠;所述滚珠用于减小所述传动套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摩擦阻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保持环,所述保持环分别通过外壳内设置的台阶及所述下接头上端端面限位,所述保持环卡住所述钻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潜孔锤还包括轴承套和轴承,所述轴承上端外径与所述下接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下端外径与所述下接头间隙配合,所述轴承下端内径与所述轴承套过盈配合,所述轴承上端外径与所述轴承套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套与所述传动套的端面设有垫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58570.5A CN117432324A (zh) | 2023-12-06 | 2023-12-06 | 一种空气潜孔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58570.5A CN117432324A (zh) | 2023-12-06 | 2023-12-06 | 一种空气潜孔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32324A true CN117432324A (zh) | 2024-01-23 |
Family
ID=8955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58570.5A Pending CN117432324A (zh) | 2023-12-06 | 2023-12-06 | 一种空气潜孔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32324A (zh) |
-
2023
- 2023-12-06 CN CN202311658570.5A patent/CN11743232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099917C (en) | Air percussion drilling hammer for directional drilling applications | |
US5662180A (en) | Percussion drill assembly | |
US8141663B2 (en) | Down hole hammer having elevated exhaust | |
US6431294B1 (en) | Percussive tool | |
US5322136A (en) | Air percussion drilling assembly | |
US6047778A (en) | Percussion drill assembly | |
US5957220A (en) | Percussion drill assembly | |
AU2009217364B2 (en) | Drilling Apparatus | |
USRE36848E (en) | Air percussion drilling assembly | |
WO2021159620A1 (zh) | 双液驱动旋冲钻井冲击器及双液驱动旋冲钻进方法 | |
US20030230430A1 (en) | Pneumatic percussion hammer for generic rotary fluid motors | |
US3866746A (en) | Rotary bore hole air hammer drive mechanism | |
US20120152576A1 (en) | Extra area down-hole hamm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
MXPA02007712A (es) | Taladro perforador metido dentro de un pozo percutor y piston para el mismo. | |
CN112922530B (zh) | 一种定向钻进用空气反循环潜孔锤自回转钻具 | |
US7040417B2 (en) | Drilling systems | |
CN111877979A (zh) | 一种棘轮式液动冲击器 | |
USRE36166E (en) | Air percussion drilling assembly for directional drilling applications | |
CN221169418U (zh) | 一种空气潜孔锤 | |
EP0580056B1 (en) | Air percussion drilling assembly for directional drilling applications | |
CN221256665U (zh) | 一种复合冲击钻井提速工具 | |
US20160153236A1 (en) | Percussion hammer bit | |
CN117432324A (zh) | 一种空气潜孔锤 | |
CA2601611C (en) | Percussion adapter for positive displacement motors | |
CN115387724B (zh) | 一种潜孔锤自回转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