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424538A -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4538A
CN117424538A CN202311387998.0A CN202311387998A CN117424538A CN 117424538 A CN117424538 A CN 117424538A CN 202311387998 A CN202311387998 A CN 202311387998A CN 117424538 A CN117424538 A CN 117424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support
connecting piece
bracket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79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24538B (zh
Inventor
强生官
周建容
全鹏
刘振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879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4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4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4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24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4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19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the female part comprising a blind socket receiving the male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1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fixing to the ground or to building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7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final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supporting element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or to a mounting surface;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mounting toler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30/4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 F24S30/42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with only one rotation axis
    • F24S30/425Horizont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包括支座、第一连接件、安装件及第二连接件,支座用于固定安装在立柱顶部;第一连接件可轴向转动地支撑在支座上,第一连接件的轴向一端用于连接一根主梁的端部;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并与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相对设置,安装件在支座上的安装位置在支座的高度方向上可调;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件上,第二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根主梁的端部。本申请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将两根主梁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轴向连接,可避免主梁轴向滑移、跨距受限及明显下挠。

Description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光资源条件较好且地势平坦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山地、丘陵等具有起伏地形的土地正在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场地。在起伏地形上建设光伏电站,传统单轴光伏跟踪支架需要平整、切割场地,或者增加立柱高度,导致光伏电站项目的整体经济性能显著下降。
相关技术中,使用多个短支架拼接形成长支架,并采用多驱系统,每排短支架都配备有驱动系统,可以适应起伏地形。然而,多个短支架的转动梁之间相互断开,容易引起转动梁轴向的滑移,而且短支架的转动梁两端的跨距受限,下挠易明显,需要使用更多的立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光伏跟踪支架的短支架转动梁易轴向滑移、跨距受限及下挠易明显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包括:
支座,用于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顶部;
第一连接件,可轴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一端用于连接一根主梁的端部;
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安装件在所述支座上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支座的高度方向上可调;以及
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根主梁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穿设紧固件,以将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支座紧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沿所述支座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相对两侧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安装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端部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端部设有凸头,所述凸头的外表面为球面;所述凸头嵌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凹腔的内表面与所述凸头的外表面球面接触,所述凸头可绕所述凹腔的中心球面转动,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还包括球形轴承,所述球形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内圈嵌设于所述外圈的内环,所述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圈的内环面球面接触,所述内圈可绕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中心球面转动,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安装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还包括主梁连接件,所述主梁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所述主梁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连接有所述主梁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梁连接件用于套设连接于所述主梁的端部外部;和/或,所述主梁连接件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为沿所述主梁连接件的轴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主梁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还包括立柱连接件,所述立柱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立柱连接件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为沿垂直于所述支座高度的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支座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立柱连接件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跟踪支架,包括:
多个支架模块,每个所述支架模块均包括主梁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梁转动的驱动装置,多个所述支架模块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连接立柱,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块的所述主梁的端部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立柱;以及
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立柱的顶部,并连接相邻两根所述主梁的端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跟踪支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跟踪支架的多个支架模块上。
上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将相邻两根主梁的端部轴向连接起来,避免主梁产生轴向滑移;两根主梁可以轴向相对转动以释放扭矩,相邻两根主梁可以相互独立转动、互不影响,对主梁转动同步性无要求,可以减小控制器开发成本,直接避免多驱系统转动不同步时主梁连接节点乃至支架被扭坏的风险;当某个主梁的驱动装置出现故障时,无需对整排跟踪支架停机维修,只需对故障的驱动装置停机,跟踪支架的其余部分不受影响,大大减小因系统维护引起的发电量损失;两根主梁之间还可以实现万向调节,可以实现两根主梁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两根主梁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起伏地形。通过设置第二安装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件上以及安装件在支座上的安装位置在高度方向上可调,可以通过安装件支撑主梁的角度偏转,主梁的两端均能够稳定可靠地支撑于立柱,主梁两端的跨距不受影响,避免主梁明显下挠,提升组件安装平整度;并且通过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将两根主梁连接起来,可以提高支架整体刚度,增加跨距。另外,任意相邻两根主梁的端部均通过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连接,并支撑在同一根立柱上,减少立柱的使用,可节省用钢量,降低成本。光伏支架连接装置为机械结构,生产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上偏转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下偏转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系统的主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系统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支座;11、第一连接孔;12、支撑凸台;121、支撑腔;2、第一连接件;21、凹腔;3、安装件;31、第二连接孔;32、安装部;33、连接部;34、轴承凸台;341、轴承腔;4、第二连接件;41、凸头;5、球形轴承;51、外圈;52、内圈;6、支撑轴承;7、主梁连接件;71、第三连接孔;8、立柱连接件;81、第四连接孔;9、紧固件;
20、支架模块; 201、主梁; 202、驱动装置;
30、立柱; 301、连接立柱;
100、跟踪支架;200、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首先说明一下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用以利用一个共有立柱连接两个短支架的主梁,将跟踪支架中的多个短支架拼接形成一个长支架,可以适应起伏地形,跟踪支架的多个短支架用以支撑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具体设置时,跟踪支架通过多个短支架的主梁支撑光伏组件,通过多个驱动装置驱动多根主梁转动。
当前可以适应起伏地形的跟踪支架中多个短支架的主梁之间相互断开,容易引起主梁轴向滑移,而且主梁两端的跨距受限,下挠易明显,需要使用更多立柱支撑,增加成本。另外,若将相邻主梁轴向连接,主梁之间需要传递扭矩,需要各驱动装置之间的高同步性,一旦驱动不同步,容易导致支架被扭坏。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根主梁,可以适应起伏地形,同时又能避免主梁的轴向滑移和明显下挠,还可以起到主梁扭矩释放的作用,两根主梁之间相互转动互不影响,充分满足起伏地形下跟踪支架的应用需要。
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包括支座1、第一连接件2、安装件3以及第二连接件4,支座1用于固定安装在立柱30的顶部;第一连接件2可轴向转动地支撑在支座1上,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一端用于连接一根主梁201的端部;安装件3固定安装在支座1上并与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另一端相对设置,安装件3在支座1上的安装位置在支座1的高度方向上可调;第二连接件4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件3上,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另一端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根主梁201的端部。
如图1至图4中所示,X方向为支座1的高度方向,Y方向为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以及主梁201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主梁201可以为光伏系统跟踪支架的主梁201,跟踪支架包括多根主梁201,且多根主梁201沿主梁20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跟踪支架还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多个驱动装置与多根主梁201分别连接,通过多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多根主梁201转动。立柱30用以同时支撑相邻两根主梁201的端部。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作为连接结构,用以将相邻两根主梁201轴向连接并支撑在立柱30的顶部。
具体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通过支座1固定安装在立柱30的顶部,支座1起到支撑传力的作用,将重力、弯矩通过支座1最终传递给立柱30及大地。
第一连接件2可轴向转动地支撑在支座1上,是指第一连接件2安装在支座1上并能够相对于支座1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连接件2具有轴向的相对两端。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一端用于连接其中一根主梁201的端部,由于第一连接件2能够相对于支座1转动,而支座1安装在立柱30的顶部,从而将该主梁201的端部可转动地支撑于立柱30顶部。可选地,第一连接件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支座1的高度方向。
安装件3与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另一端相对设置,是指沿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安装件3位于第一连接件2远离连接于其中一根主梁201的端部的一端;也就是说,安装件3与第一连接件2安装于支座1上的相对两侧。
第二连接件4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件3上,是指第二连接件4安装在安装件3上并能够相对于安装件3绕自身轴线转动,而且第二连接件4的转动轴线还能够相对于安装件3朝向任意方向转动,即第二连接件4能够相对于安装件3朝向任意方向偏转;第二连接件4具有轴向的相对两端。
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另一端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是指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可以轴向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还可以相对任意方向偏转,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构成万向连接结构。
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另一端用于连接其中另一根主梁201的端部,由于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构成万向连接结构,从而将两根主梁201的端部轴向连接起来,两根主梁201不易产生轴向滑移,同时两根主梁201之间可以轴向相对转动,实现扭矩释放,两根主梁201之间相互转动互不影响,避免两根主梁201转动不同步时扭矩相互影响乃至支架被扭坏的风险。而且两根主梁201通过万向连接结构可以实现万向调节,从而可以实现两根主梁201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起伏地形。
同时,由于第二连接件4转动支撑在安装件3上,而安装件3固定安装在支座1上,从而将其中另一根主梁201的端部也可转动地支撑于立柱30顶部。相邻两根主梁201共用一根立柱30,减少立柱30使用,可节省用钢量,降低成本。并且主梁201的两端均转动支撑于立柱30,主梁201两端的跨距不受影响,可以加大支架跨距,避免支架明显下挠,提升组件安装平整度。
安装件3在支座1上的安装位置在支座1的高度方向上可调,也就是说,安装件3可以沿支座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以改变位置。由于第二连接件4安装在安装件3上并能够相对于安装件3朝向任意方向偏转,而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端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端部而无法移动,安装件3只保留第二连接件4的沿支座1高度方向的旋转,限制其他方向的旋转,使得安装件3上下移动可以带动第二连接件4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上下偏转,偏转至一定角度以适应起伏地形后,将安装件3与支座1固定,通过安装件3支撑第二连接件4的上下偏转,有效避免主梁201的明显下挠。
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4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向上偏转,带动主梁201向上偏转。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4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向下偏转,带动主梁201向下偏转。第二连接件4相对第一连接件2旋转,带动第二连接件4连接的主梁201相对第一连接件2连接的主梁201在支座1的高度方向上转动,以调节相邻两根主梁201的相对偏转角度;当调节好偏转角度后,通过紧固件9将安装件3与支座1在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31处紧固连接,此时,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之间成一固定偏转角度相对转动,相邻两根主梁201之间成一固定偏转角度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适用于起伏地形下多驱光伏系统的跟踪支架,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将相邻两根主梁201的端部轴向连接起来,避免主梁201产生轴向滑移;两根主梁201可以轴向相对转动以释放扭矩,相邻两根主梁201可以相互独立转动、互不影响,对主梁201转动同步性无要求,可以减小控制器开发成本,直接避免多驱系统转动不同步时主梁201连接节点乃至支架被扭坏的风险;当某个主梁201的驱动装置出现故障时,无需对整排跟踪支架停机维修,只需对故障的驱动装置停机,跟踪支架的其余部分不受影响,大大减小因系统维护引起的发电量损失;两根主梁201之间还可以实现万向调节,可以实现两根主梁201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两根主梁201可以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以适应起伏地形。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4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件3上以及安装件3在支座1上的安装位置在高度方向上可调,可以通过安装件3支撑主梁201的角度偏转,主梁201的两端均能够稳定可靠地支撑于立柱30,主梁201两端的跨距不受影响,避免主梁201明显下挠,提升组件安装平整度;并且通过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将两根主梁201连接起来,可以提高支架整体刚度,增加跨距。另外,任意相邻两根主梁201的端部均通过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连接,并支撑在同一根立柱30上,减少立柱30的使用,可节省用钢量,降低成本。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为机械结构,生产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本实施例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可以将多个短支架的主梁201连接起来,拼接形成一个长支架,有效解决传统光伏跟踪支架的短支架转动梁易轴向滑移、跨距受限及下挠易明显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座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安装件3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31均用于穿设紧固件9,以将安装件3与支座1紧固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孔11和/或第二连接孔31为沿支座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及第二连接孔31的结构简单,通过紧固件9紧固连接牢固可靠,成本较低。其中,可以是支座1上的第一连接孔11为条形孔,也可以是安装件3上的第二连接孔31为条形孔,还可以是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31均为条形孔。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孔11和/或第二连接孔31为条形孔,紧固件9与支座1和/或安装件3可以沿条形孔相对移动,以改变紧固件9的紧固位置,安装件3相对于支座1沿条形孔移动以改变与支座1的连接位置,从而实现调整安装件3在支座1上的安装位置;并且安装件3的安装位置可以沿条形孔的延伸方向连续可调,使用方便灵活,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件3包括安装部32以及固定连接于安装部32的相对两侧的两个连接部33,两个连接部33用于固定连接支座1的相对两侧,第二连接件4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部32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部33朝向安装部32的同一侧;支座1的相对两侧平行于支座1的高度方向。通过设置两个连接部33固定连接支座1的相对两侧,可以对安装件3与支座1相对两侧的位置进行限位,限定安装件3沿着支座1平行于高度方向的侧面移动,从而对安装件3相对于支座1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安装件3调整在支座1上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且简便。
可选地,安装部32及连接部33均为板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连接部33上均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31,且多个第二连接孔31沿第二连接孔3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例如,每个连接部33上均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31。通过设置多个第二连接孔31,连接部33与支座1连接更加牢固,不易倾斜晃动,而且安装件3相对于支座1移动更稳定,不易偏斜,安装件3的安装位置调整更精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至图6所示,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还包括球形轴承5,球形轴承5包括外圈51和内圈52,外圈51固定安装在安装件3上,内圈52嵌设于外圈51的内环,内圈52套设在第二连接件4上;内圈52的外周面与外圈51的内环面球面接触,内圈52可绕外圈51的内环面中心球面转动,以将第二连接件4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安装件3上。
在本实施例中,球形轴承5的内圈52与外圈51的接触面为球面,内圈52可在外圈51的内环面中自由转动,从而第二连接件4可以相对于安装件3朝向任意方向自由转动,转动更灵活。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件3还包括轴承凸台34,轴承凸台34设置于安装部32上,并与连接部33朝向安装部32的同一侧;轴承凸台34内开设有轴承腔341,轴承腔341用于安装球形轴承5的外圈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2的轴向端部设有凹腔21,凹腔21的内表面为球面;第二连接件4的轴向端部设有凸头41,凸头41的外表面为球面;凸头41嵌设于凹腔21内,凹腔21的内表面与凸头41的外表面球面接触,凸头41可绕凹腔21的中心球面转动,以将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头41的外表面与凹腔21的内表面之间球面滑动接触,凸头41与凹腔21构成球面运动副,在球面运动副处实现万向调节,第一连接件2的凹腔21与第二连接件4的凸头41构成球形铰关节,第二连接件4的凸头41可在第一连接件2的凹腔21中自由转动,第二连接件4可绕第一连接件2的凹腔21进行360度旋转,两根主梁201在球形铰关节处同时实现轴向连接、轴向相对转动以及相对偏转一定角度,从而适应起伏地形,避免轴向滑移,并实现扭矩释放,适用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还包括支撑轴承6,第一连接件2通过支撑轴承6旋转支撑于支座1上。具体地,支座1上还设有支撑凸台12,支撑凸台12内开设有支撑腔121,支撑腔121用于安装支撑轴承6,第一连接件2设有凹腔21的一端嵌设于支撑轴承6内,第一连接件2可在支撑轴承6中自由旋转。可选地,支撑轴承6为圆柱轴承或圆锥轴承。可选地,支撑轴承6为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还包括主梁连接件7,主梁连接件7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主梁201的端部,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均连接有主梁连接件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与主梁连接件7固定连接,主梁连接件7与主梁201的端部共轴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件2与主梁201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同理,第二连接件4与主梁连接件7固定连接,主梁连接件7与主梁201的端部共轴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第二连接件4与主梁201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主梁连接件7将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与主梁201可拆卸连接,方便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与跟踪支架的拆装维护,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梁201的端部焊接一块法兰盘,主梁连接件7可以是另一块法兰盘,从而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与主梁201可以通过法兰盘直接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主梁连接件7用于套设连接于主梁201的端部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主梁连接件7为外套管形式,可以套在主梁201的端部外部;通过设置主梁连接件7套在主梁201外部,可以设置主梁201的外径规格统一,便于连接件设计以及满足标准化设计要求,通过改变主梁201的壁厚适应不同的风压要求,主梁连接件7可以匹配不同规格的主梁201安装,减少主梁连接件7的加工种类,减少零件种类,便于现场安装,降低成本。
具体地,主梁连接件7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主梁201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例如,主梁连接件7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主梁连接件7上设有第三连接孔71,第三连接孔71为沿主梁连接件7的轴向延伸的条形孔,主梁连接件7通过第三连接孔71与主梁20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梁连接件7的轴向平行于主梁201的长度方向。通过设置第三连接孔71为条形孔,紧固件9穿设于第三连接孔71,主梁连接件7与主梁201可以通过紧固件9紧固连接,例如紧固件9可以为螺栓或者铆钉等,结构简单,而且条形孔便于补偿主梁201长度方向的打桩偏差,满足实际项目的打桩偏差,有利于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
可选地,主梁连接件7上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71,多个第三连接孔71分布于主梁连接件7平行于轴向的多个侧面上,多个第三连接孔71还可以沿主梁连接件7的轴向间隔布置。
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71也可以是圆孔,主梁连接件7通过第三连接孔71与主梁201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还包括立柱连接件8,立柱连接件8用于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立柱30的顶部,立柱连接件8上设有第四连接孔81,第四连接孔81为沿垂直于支座1高度的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支座1通过第四连接孔81与立柱连接件8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立柱连接件8将支座1与立柱30可拆卸连接,方便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与跟踪支架的拆装维护,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四连接孔81为条形孔,支座1与立柱连接件8可以通过紧固件9紧固连接,结构简单,而且便于补偿垂直于支座1高度方向上的打桩偏差,满足实际项目的打桩偏差,有利于降低打桩精度要求,降低施工成本。
可选地,第四连接孔81为沿垂直于主梁201长度的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参阅图7至图1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跟踪支架100,包括多个支架模块20、连接立柱301以及由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每个支架模块20均包括主梁201以及用于驱动主梁201转动的驱动装置202,多个支架模块20沿主梁20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架模块20的主梁201的端部之间均设有连接立柱301;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安装在连接立柱301的顶部,并连接相邻两根主梁201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跟踪支架100适用于光伏系统中,跟踪支架100包括多个支架模块20,每个支架模块20均由一个独立的驱动装置202驱动;相邻两个支架模块20通过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连接,利用光伏支架连接装置10将多个支架模块20拼接成长支架。跟踪支架100实现模块化设计,多个支架模块20可以任意拼接,设计更加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梁201为管状结构。具体可为方管、圆管或者其他形状的管状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参阅图7至图9,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200以及由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跟踪支架100,光伏组件200安装在跟踪支架100的多个支架模块2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用于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顶部;
第一连接件,可轴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一端用于连接一根主梁的端部;
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安装件在所述支座上的安装位置在所述支座的高度方向上可调;以及
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根主梁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穿设紧固件,以将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支座紧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沿所述支座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相对两侧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安装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端部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向端部设有凸头,所述凸头的外表面为球面;所述凸头嵌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凹腔的内表面与所述凸头的外表面球面接触,所述凸头可绕所述凹腔的中心球面转动,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还包括球形轴承,所述球形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内圈嵌设于所述外圈的内环,所述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圈的内环面球面接触,所述内圈可绕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中心球面转动,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任意方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安装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还包括主梁连接件,所述主梁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共轴连接于所述主梁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连接有所述主梁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连接件用于套设连接于所述主梁的端部外部;和/或,所述主梁连接件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为沿所述主梁连接件的轴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主梁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还包括立柱连接件,所述立柱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立柱连接件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为沿垂直于所述支座高度的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支座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立柱连接件固定连接。
9.一种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架模块,每个所述支架模块均包括主梁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梁转动的驱动装置,多个所述支架模块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连接立柱,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块的所述主梁的端部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立柱;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所述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立柱的顶部,并连接相邻两根所述主梁的端部。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跟踪支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跟踪支架的多个支架模块上。
CN202311387998.0A 2023-10-25 2023-10-25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117424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7998.0A CN117424538B (zh) 2023-10-25 2023-10-25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7998.0A CN117424538B (zh) 2023-10-25 2023-10-25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4538A true CN117424538A (zh) 2024-01-19
CN117424538B CN117424538B (zh) 2024-12-10

Family

ID=89532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7998.0A Active CN117424538B (zh) 2023-10-25 2023-10-25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45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1205A (zh) * 2024-03-29 2024-05-14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及光伏跟踪支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2982A1 (de) * 2006-04-12 2007-10-18 Georg Kredler Vorrichtung zur Montierung wenigstens eines Solarmoduls
CN106533343A (zh) * 2016-12-08 2017-03-22 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于山地地形的光伏支架
CN209994336U (zh) * 2019-05-24 2020-01-24 上海维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跟踪支架
WO2022132739A2 (en) * 2020-12-14 2022-06-23 Nevados Engineering, Inc. Variable terrain solar tracker
US20220352847A1 (en) * 2021-04-29 2022-11-03 Array Technologies, Inc. Photovoltaic tracker driveline joi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2982A1 (de) * 2006-04-12 2007-10-18 Georg Kredler Vorrichtung zur Montierung wenigstens eines Solarmoduls
CN106533343A (zh) * 2016-12-08 2017-03-22 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于山地地形的光伏支架
CN209994336U (zh) * 2019-05-24 2020-01-24 上海维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跟踪支架
WO2022132739A2 (en) * 2020-12-14 2022-06-23 Nevados Engineering, Inc. Variable terrain solar tracker
US20220352847A1 (en) * 2021-04-29 2022-11-03 Array Technologies, Inc. Photovoltaic tracker driveline joi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1205A (zh) * 2024-03-29 2024-05-14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及光伏跟踪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4538B (zh) 202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199553B2 (en) Variable terrain solar tracker
AU2017346481B2 (en) Variable terrain solar tracker
CN104904113B (zh) 用于太阳能收集的支撑件
JP6217793B2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集光装置のための支持体
US12003208B2 (en) Multi-drive solar-tracking photovoltaic system
KR100886376B1 (ko) 추적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US10333458B2 (en) Multi-drive solar-tracking photovoltaic system
CN117424538A (zh) 光伏支架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CN218633808U (zh) 具有成排地布置的可取向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跟踪器
US20250092678A1 (en) Truss foundation adapters for single-axis trackers
JP2002542615A (ja) ソーラ・コレクタおよびトラッカ機構
KR101310327B1 (ko) 다중 구조의 지오데식 돔
WO2024114188A1 (zh) 光伏系统及其柔性支架
WO2024139406A1 (zh) 一种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CN102124284A (zh) 定日镜接头
AU2018279017B2 (en) Solar Tracking Installation
CN220440642U (zh) 轴连接装置、跟踪支架及光伏系统
PH12016501449B1 (en) Members for constituting mount for installing solar panels
KR101439754B1 (ko) 육각 지오메트리 건물 외피 구조 및, 다각 지오메트리 건물 외피 구조
WO2024015978A2 (en) Rail bridge for solar panel service vehicle with detachment recovery
EP3507902B1 (en) Torque tube coupler
US11841169B2 (en) Tracker motor support for truss foundations
CN219733014U (zh) 一种具有防倾倒结构的基坑支架
CN210246680U (zh) 太阳跟踪器的驱动支架
CN118041205A (zh) 连接机构及光伏跟踪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