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1286A -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11286A CN117411286A CN202311365194.0A CN202311365194A CN117411286A CN 117411286 A CN117411286 A CN 117411286A CN 202311365194 A CN202311365194 A CN 202311365194A CN 117411286 A CN117411286 A CN 1174112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current
- double
- resonant
- transformer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e.g. by masking incorrect turn-on or turn-off signals, e.g. due to current spikes in current mode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3—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ignition at the zero crossing of the voltage or the curr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1—Half-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领域。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容、半桥单元、钳位谐振单元、谐振电感、变压器和整流单元;当半桥单元外接的控制器发起控制指令后控制半桥单元中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互补导通,且整个电路进入一个开关周期后,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完成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控制过程,从而实现二倍频电流抑制。本发明无需调频、调占空比等控制手段,具有实现简单、鲁棒性好的优势;还实现了功率由单相AC/DC向低压直流侧的传递,具备成本低的优势;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电压和功率的场景,解决了当前存在的电路结构及控制方式复杂、电路体积和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级联H桥加隔离DC/D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能够直接连接中压交流和低压直流线路无需工频变压器,与传统的工频变压器+低压逆变器的方案相比,具备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的优势,在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光伏中压直挂等场景得到了应用。这种结构的功率单元包含一级单相AC/DC环节和DC/DC环节,AC/DC环节的输出侧会存在二倍频电流波动,增大后级DC/DC环节中功率器件和变压器的电流应力和有效值,导致导通损耗增大、变换效率降低。
为了解决该问题,论文《Dynamic analysis and state feedbackvoltagecontrol ofsingle-phase active rectifiers with dc-link resonant filters》从并联分流的角度出发,在中间直流母线上专门为二倍频电流提供一条低阻抗支路,直接阻断二倍频电流向DC/DC环节传递的途径。然而,由于LC串联谐振支路的谐振频率仅为二倍电网频率,所需电感和电容的体积较大。公开文件CN 112217381A提出了一种有源功率解耦方法,由额外的解耦电路提供二倍频脉动功率补偿整流环节输出的二次纹波功率,但这种方法导致电路结构及控制方式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增加。公开文件CN 115800702A提出了一种在三相电压中注入三次共模电压分量的方法,三次共模电压与基频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二倍频功率波动,以抵消原有电路产生的部分二倍频功率。但该方法在降低二倍频电流成分幅值的同时引入了四倍频电流成分。从降低电流幅值的角度考虑,该方法的抑制效果微弱。
综上可知,急需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其抑制方法其抑制方法,满足当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当前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存在的电路结构及控制方式复杂、电路体积和成本高以及二倍频电流抑制效果微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其抑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电压为Ui,输出电压为Uo,它包括直流电容Ci、半桥单元、钳位谐振单元、谐振电感Lr、变压器和整流单元;
钳位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的阳极连接第一谐振电容Cr1的负极;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的阳极连接第二谐振电容Cr2的负极;第一谐振电容Cr1负极与第二谐振电容Cr2正极连接,连接处为公共连接处;
半桥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和端口1至4,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相连,半桥单元的端口1和端口3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的端口2和端口4同时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半桥单元的端口5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端口3同时与钳位谐振单元的第一谐振电容Cr1正极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r1阴极相连,半桥单元端口4同时与钳位谐振单元的第二谐振电容Cr2负极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阳极相连;
直流电容Ci的正极同时与半桥单元端口1和输入电压Ui的正极连接,直流电容Ci的负极与半桥单元端口2和输入电压Ui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r1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公共连接处经谐振电感Lr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一端连接,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另一端与半桥单元端口5连接;
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1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另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2连接,整流单元端口3和端口4对应为输出侧输出电压为Uo正极和负极。
优选的,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结构、二倍压整流结构或多倍压整流结构。
优选的,所述半桥单元为两电平半桥结构、三电平半桥结构或串联半桥结构。
基于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其中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且均导通二分之一开关控制周期;设一个开关控制周期为Ts,时间为t0≤t<t8,其中t0≤t<t4为正半周期,t4≤t<t8为负半周期;
步骤二:设定t0为初始时刻,且为一个控制周期的起点,初始时刻t0时,第一开关管S1导通;
步骤三:进入第一开关模态:t0≤t<t1时,t0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步骤四:进入第二开关模态:t1≤t<t4时,t1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1电压UCr1下降至0,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步骤五:进入第三开关模态:t4≤t<t5时,t4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步骤六:进入第四开关模态:t5≤t<t8时,t5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2电压UCr2下降至0,第二钳位二极管Dr2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优选的,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i_max为输入电压最大应力,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Prate为电网周期内平均功率;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ε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容Ci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ωg为电网角频率,fs为开关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ε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优选的,所述谐振电感Lr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r为谐振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
优选的,所述谐振频率fr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c_max为直流电容Ci电压最大值,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容Ci、半桥单元、钳位谐振单元、谐振电感Lr、变压器和整流单元;当半桥单元外接的控制器发起控制指令后控制半桥单元中的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且整个电路进入一个开关周期后,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完成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控制过程,从而实现二倍频电流抑制。
2、本发明通过对直流电容、谐振频率、谐振电感、谐振电容的设计能够自动抑制传递到低压直流的二倍频电流波动,无需调频、调占空比、注入三次共模电压等控制手段,具有实现简单、鲁棒性好的优势;
3、相比于无源LC方法和有源功率解耦电路方法,本发明在抑制二倍频电流波动的同时,还实现了功率由单相AC/DC向低压直流侧的传递,本发明实现了功率传递功能和二倍频电流波动抑制功能的兼顾,具备成本低的优势;
4、相比于有源功率解耦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具有效率高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光伏中压直挂等场景。
5、半桥单元采用两电平半桥结构、三电平半桥结构或串联半桥结构,整流单元采用全桥整流结构、二倍压整流结构或多倍压整流结构,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电压和功率的场景,本发明所述电路及其抑制方法解决了当前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存在的电路结构及控制方式复杂、电路体积和成本高以及二倍频电流抑制效果微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Ui为直流输入电压,Ii为直流输入电流,Uo为直流输出电压,Io为直流输出电流;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典型驱动和电压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在第一开关模态的电流通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在第二开关模态的电流通路示意图;
图5为传统级联H桥加隔离DC/D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变压器原边电流、DC/DC电路输入电流与电路输入电压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电路的拓扑变压器原边电流、DC/DC电路输入电流与电路输入电压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所提拓扑结构的衍生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5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6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7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8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9所提拓扑衍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1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该电路的输入电压为Ui,输出电压为Uo,它包括直流电容Ci、半桥单元、钳位谐振单元、谐振电感Lr、变压器和整流单元;
钳位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的阳极连接第一谐振电容Cr1的负极;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的阳极连接第二谐振电容Cr2的负极;第一谐振电容Cr1负极与第二谐振电容Cr2正极连接,连接处为公共连接处;
半桥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和端口1至4,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相连,半桥单元的端口1和端口3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的端口2和端口4同时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半桥单元的端口5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端口3同时与钳位谐振单元的第一谐振电容Cr1正极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r1阴极相连,半桥单元端口4同时与钳位谐振单元的第二谐振电容Cr2负极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阳极相连;
直流电容Ci的正极同时与半桥单元端口1和输入电压Ui的正极连接,直流电容Ci的负极与半桥单元端口2和输入电压Ui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r1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公共连接处经谐振电感Lr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一端连接,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另一端与半桥单元端口5连接;
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1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另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2连接,整流单元端口3和端口4对应为输出侧输出电压为Uo正极和负极。
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结构、二倍压整流结构或多倍压整流结构。
所述半桥单元为两电平半桥结构、三电平半桥结构或串联半桥结构。
基于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其中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且均导通二分之一开关控制周期;设一个开关控制周期为Ts,时间为t0≤t<t8,其中t0≤t<t4为正半周期,t4≤t<t8为负半周期;
步骤二:设定t0为初始时刻,且为一个控制周期的起点,初始时刻t0时,第一开关管S1导通;
步骤三:进入第一开关模态:t0≤t<t1时,t0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步骤四:进入第二开关模态:t1≤t<t4时,t1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1电压UCr1下降至0,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步骤五:进入第三开关模态:t4≤t<t5时,t4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步骤六:进入第四开关模态:t5≤t<t8时,t5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2电压UCr2下降至0,第二钳位二极管Dr2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i_max为输入电压最大应力,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Prate为电网周期内平均功率;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ε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所述直流电容Ci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ωg为电网角频率,fs为开关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ε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所述谐振电感Lr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r为谐振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
所述谐振频率fr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c_max为直流电容Ci电压最大值,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输入阻抗RV为:
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在二倍频的频率下,通过参数设置,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输入阻抗达直流母线电容阻抗的几十倍,且基于阻抗分流原理,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分到的二倍频电流限制到总二倍频电流的10%以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结构由直流电容Ci、半桥单元、钳位谐振单元、谐振电感Lr、变压器和整流单元组成;具体结构如下:
钳位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
半桥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S1与第二开关管S2,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相连,半桥单元的端口1和端口3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的端口2和端口4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半桥单元的端口5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
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和支撑电容Cd;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支撑电容Cd的一端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以及支撑电容Cd的另一端连接;整流单元的端口1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整流单元的端口2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整流单元的端口3同时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整流单元的端口4同时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
直流电容Ci正极与半桥单元端口1和输入电压正极连接,直流电容Ci负极与半桥单元端口2和输入电压负极连接;
半桥单元端口3与第一谐振电容Cr1正极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r1阳极相连,半桥单元端口4与第二谐振电容Cr2负极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阴极相连;
第一钳位二极管Dr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一谐振电容Cr1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第一谐振电容Cr1负极与第二谐振电容Cr2正极串联连接;
第一谐振电容Cr1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公共连接处经谐振电感Lr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一端连接,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另一端与半桥单元端口5连接;
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1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另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2连接,整流单元端口3和端口4分别与输出侧正极和负极连接。
基于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典型驱动及电压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如下:
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中,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且均导通二分之一开关周期。设一个控制周期为Ts,时间为t0≤t<t8,其中t0≤t<t4为正半周期,t4≤t<t8为负半周期,正半周期的具体控制方式分为如下两个开关模态:
初始时刻t0:t0为一个控制周期的起点,第一开关管S1导通。
第一开关模态:t0≤t<t1,如图4所示,t0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变换器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第二开关模态:t1≤t<t4,如图4所示,t1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1电压UCr1下降至0,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负半周期的工作模态与前述两个开关模态类似:
第三开关模态:t4≤t<t5时,t4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第四开关模态:t5≤t<t8时,t5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2电压UCr2下降至0,第二钳位二极管Dr2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通过以上运行方式(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输入阻抗RV为:
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在二倍频的频率下,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设置取值范围的参数),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输入阻抗可达直流母线电容阻抗的几十倍。基于阻抗分流原理,可将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分到的二倍频电流限制到总二倍频电流的10%以内。
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中,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参数设计区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i_max为输入电压最大应力,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Prate为电网周期内平均功率;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中,直流母线电容Ci的参数设计区间为:
其中,ωg为电网角频率,fs为开关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中,谐振电感参数设计方法为:
其中,fr为谐振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
一种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中,谐振频率fs设计区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c_max为直流电容Ci电压最大值,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传统级联H桥加隔离DC/DC电路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的仿真波形图如图5所示,隔离DC/DC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成分高达10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仿真波形图如图6所示,二倍频电流抑制单元的输入电流中的二倍频电流成分仅为5%,二倍频电流的抑制效果达到了95%以上。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以二倍压整流结构作为整流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以多倍压整流结构作为整流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以串联半桥结构结构作为半桥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5:
如图10所示,以串联半桥结构结构作为半桥单元,以二倍压整流结构作为整流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以串联半桥结构作为半桥单元,以多倍压整流结构作为整流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7:
如图12所示,以三电平半桥结构作为半桥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8:
如图13所示,以三电平半桥结构作为半桥单元,以二倍压整流结构作为整流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实施例9:
如图14所示,以三电平半桥结构作为半桥单元,以多倍压整流结构作为整流单元,依旧可以实现对二倍频电流的抑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电压为Ui,输出电压为Uo,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流电容Ci、半桥单元、钳位谐振单元、谐振电感Lr、变压器和整流单元;
钳位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第一钳位二极管Dr1的阳极连接第一谐振电容Cr1的负极;第二钳位二极管Dr2的阳极连接第二谐振电容Cr2的负极;第一谐振电容Cr1负极与第二谐振电容Cr2正极连接,连接处为公共连接处;
半桥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和端口1至4,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相连,半桥单元的端口1和端口3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的端口2和端口4同时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半桥单元的端口5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半桥单元端口3同时与钳位谐振单元的第一谐振电容Cr1正极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r1阴极相连,半桥单元端口4同时与钳位谐振单元的第二谐振电容Cr2负极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r2阳极相连;
直流电容Ci的正极同时与半桥单元端口1和输入电压Ui的正极连接,直流电容Ci的负极与半桥单元端口2和输入电压Ui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r1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公共连接处经谐振电感Lr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一端连接,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另一端与半桥单元端口5连接;
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1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另一端与整流单元端口2连接,整流单元端口3和端口4对应为输出侧输出电压为Uo正极和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结构、二倍压整流结构或多倍压整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单元为两电平半桥结构、三电平半桥结构或串联半桥结构。
4.基于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其中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且均导通二分之一开关控制周期;设一个开关控制周期为Ts,时间为t0≤t<t8,其中t0≤t<t4为正半周期,t4≤t<t8为负半周期;
步骤二:设定t0为初始时刻,且为一个控制周期的起点,初始时刻t0时,第一开关管S1导通;
步骤三:进入第一开关模态:t0≤t<t1时,t0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步骤四:进入第二开关模态:t1≤t<t4时,t1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1电压UCr1下降至0,第一钳位二极管Dr1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导通,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步骤五:进入第三开关模态:t4≤t<t5时,t4时刻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钳位谐振单元与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Ui+nUo,谐振电感Lr与钳位谐振单元开始谐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零开始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增加;
步骤六:进入第四开关模态:t5≤t<t8时,t5时刻第一谐振电容Cr2电压UCr2下降至0,第二钳位二极管Dr2导通,第一谐振电容Cr1和与第二谐振电容Cr2的电压保持不变;第一开关管S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D1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关断;变压器一次侧绕组电压up为-nUo,变压器一次侧电流ip从Ip(t1)按线性规律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i_max为输入电压最大应力,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Prate为电网周期内平均功率;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ε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电容Ci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ωg为电网角频率,fs为开关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ε为二倍频电流抑制程度,ε数值为二倍频电流峰值/直流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电感Lr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r为谐振频率,Cr为第一谐振电容Cr1和第二谐振电容Cr2容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频率fr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fs为开关频率,Uc_max为直流电容Ci电压最大值,Uo为输出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输入阻抗RV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二倍频电流抑制方法,在二倍频的频率下,通过参数设置,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的输入阻抗达直流母线电容阻抗的几十倍,且基于阻抗分流原理,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分到的二倍频电流限制到总二倍频电流的10%以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65194.0A CN117411286A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65194.0A CN117411286A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1286A true CN117411286A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497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65194.0A Pending CN117411286A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1128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31068A (zh) * | 2024-08-12 | 2024-09-10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二分裂直流变压器二倍频电压波动抑制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6679A1 (en) * | 2003-04-03 | 2004-10-07 | Ingvar Apeland | Phase-shifted resonant converter having reduced output ripple |
CN101043182A (zh) * | 2007-04-06 | 2007-09-26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谐振变换器 |
CN107820665A (zh) * | 2015-07-01 | 2018-03-20 | 黑拉公司中心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力转换装置 |
CN113726170A (zh) * | 2021-07-14 | 2021-11-3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llc谐振电路的控制方法 |
-
2023
- 2023-10-20 CN CN202311365194.0A patent/CN1174112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6679A1 (en) * | 2003-04-03 | 2004-10-07 | Ingvar Apeland | Phase-shifted resonant converter having reduced output ripple |
CN101043182A (zh) * | 2007-04-06 | 2007-09-26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谐振变换器 |
CN107820665A (zh) * | 2015-07-01 | 2018-03-20 | 黑拉公司中心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力转换装置 |
CN113726170A (zh) * | 2021-07-14 | 2021-11-3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llc谐振电路的控制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31068A (zh) * | 2024-08-12 | 2024-09-10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二分裂直流变压器二倍频电压波动抑制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39121B (zh) | 一种高频隔离型交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928919B (zh) | 宽输出电压范围的隔离型高频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及方法 | |
CN108696140A (zh) | 具有宽输出电压范围的全桥谐振dc-dc变换器及调制方法 | |
CN102005957A (zh) | 单电源级联多电平变流器 | |
CN206041839U (zh) | 一种紧凑型电动汽车充电模块 | |
CN108900097A (zh) | 一种谐振变换器 | |
CN110086360A (zh) | 一种五电平高效整流器 | |
CN114157150B (zh) | 一种高增益的双向y源-llc隔离直流-直流变换器 | |
CN108092539A (zh) | 一种增强型高性能z源逆变器 | |
CN109742927A (zh) | 用于半桥类功率变换器母线电容均压与辅助供电的电路 | |
CN114039482A (zh) | 一种具有无桥结构的单级谐振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
CN111756257A (zh) | 基于三开关管的双升压三电平整流器 | |
CN114448286A (zh) | 单级隔离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411286A (zh) | 一种电力变压器二倍频电流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 |
CN106026673A (zh) | 一种具有高电压增益的宽范围输入llc谐振变换器 | |
Jiang et al. | A novel single-phase soft-switching unipolar PWM inverter | |
CN206023611U (zh) | 高频隔离式五电平逆变器 | |
CN107147303A (zh) | 一种单相x型互错式三电平交流调压电路 | |
CN102208874B (zh) | 一种隔离型电压补偿电路 | |
CN113437882B (zh) | 基于并联式多二极管串联双向开关的三电平整流器 | |
CN211656023U (zh) | 一种具有电流隔离的单级ac-dc变换器 | |
CN204696955U (zh) | 一种采用变压器辅助谐振的光伏逆变器 | |
CN103746563A (zh) | 双桥宽负载范围zvs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开关电源 | |
CN114793073A (zh) |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燃料电池发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690941U (zh) | 一种逆变器以及发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