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303B -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76303B CN117376303B CN202311261003.6A CN202311261003A CN117376303B CN 117376303 B CN117376303 B CN 117376303B CN 202311261003 A CN202311261003 A CN 202311261003A CN 117376303 B CN117376303 B CN 1173763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data
- managed
- phone number
- data 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506 data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Telephone nu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不同的存储和管理策略对号码数据的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系统包括:号码打分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进行识别并评分;号码分类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进行冷热数据隔离判断;号码储存分配模块,用于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号码资源共享模块,用于对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号码资源进行号码资源共享;本发明通过冷热数据隔离技术,将热数据和冷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中;有效利用存储资源,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和数据访问性能,增强数据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管理领域,涉及冷热数据隔离技术,具体是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号码是用于识别和标识电话通信终端(如电话机、手机)的数字编码,最早的电话系统使用人工操作员连接通话双方,没有固定的号码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发明使得电话通信更加便捷和普及,为了管理和识别不断增长的电话用户,电话号码被引入,电话号码是将号码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部分,以便区分不同地理区域、电话服务提供商和电话类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话用户人数急剧增加,相应的号码与号码数据也愈发变多,所以如何对号码以及号码相关的号码数据进行合理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现阶段对于号码数据管理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消费习惯相差较大的两个号码数据存储在访问优先级相同的数据空间,当用户需要查看号码数据时,消费较多的用户与普通用户需要等待相同的响应时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又或是较长时间未使用过号码的号码数据与近期活跃度较高号码的号码数据存储在访问优先级相同的数据空间中,存在占用空间资源的问题,显然长时间未使用过的号码数据可以存放在低优先级的数据空间中。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旨在提高网络运营商对号码数据的管理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系统包括:
号码打分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进行识别并评分;
号码分类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进行冷热数据隔离判断;
号码储存分配模块,用于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
号码资源共享模块,用于对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号码资源进行号码资源共享。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所述号码数据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号码状态、号码归属地、通话记录、付费总金额以及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所述号码状态为该手机号码是否停机,所述通话记录为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号码打分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若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为停机,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并将呼入次数记为HURn,将呼出次数记为HUCn,将通话的总时长记为THSn,其中n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编号n=1,2,……,z,z为正整数;
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并记为TSn,同时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付费总金额;
基于呼入次数HURn、呼出次数HUCn、通话的总时长THSn,以及呼入次数固定比例系数a1、呼出次数固定比例系数a2、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3计算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HMFn;
把流程M14的计算结果发送至号码分类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比例系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前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21、m22、m23;
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去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11、m12、m13;
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前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24;去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14;
分别计算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的第一固定比例系数n11、n12、n13(简称:第一比例系数);
计算n11+n12+n13的值,记作b1;判断b1是否等于1或在0.90~1.0之间;若b1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把n11作为a1;n12作为a2;n13作为a3;若b1不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计算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历史个数,记作c;
基于c计算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
把n21、n22、n23带入n11、n12、n13中,重复执行n11、n12、n13的验算流程直至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满足n21+n22+n23的值等于1或在0.90~1.0之间;
把循环执行的最终结果:n21作为呼入次数a1,n22作为呼出次数a2,n23作为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3。
进一步地,所述号码分类模块的工作步骤如下:
号码分类模块接收上述流程M14的计算结果HMFn;
对HMFn进行分析: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中;
号码分类模块将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发送至号码储存分配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号码储存分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获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
将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将经处理后的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储入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温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磁盘中;温数据集合和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格式重新设置的步骤如下:
提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号码数据;
提取号码数据中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
提取手机号码的前三位网络识别码,第四位至第七位的地区编码,第八位至第十一位的用户号码;
为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手机号建立网络识别码关于地区编码和用户号码,记作x;
选取x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1;
选取x1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2;
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为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为温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
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温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和冷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截断。
进一步地,所述对Graph数据关系的存储步骤如下:
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存储手机号网络识别码,得到第一地址码;
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存储的手机号地区编码,得到第二地址码;
再次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存储的手机号用户号码,得到第三地码;
读取上述流程M328中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对应手机号网络识别码的后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把对应手机号地区编码的前索引设置为第一地址码,后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把对应手机号用户号码的前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
进一步地,所述号码资源共享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获取各地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和类型信息;
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网络营运商类型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根据分类结果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具体地区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把号码数据发送到各地对应网络运营商的数据接收端口中,实现分布式号码资源共享。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方法包括:
步骤S1:计算参与号码数据对手机号打分的固定比例系数;
步骤S2:根据号码数据对手机号打分;
步骤S3:根据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为手机号分类;
步骤S4:对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步骤S5: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
步骤S6:利用缓存服务器对号码资源进行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完整分类标准有: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共享缓存服务器和磁盘中数据的处理思想:
缓存服务器中的具体手机号码的网络识别号字段、地区编号字段、用户号码字段都使用哈希函数转换为相应int类型数据;各地的网络运营商把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发送至相应网络运营商总部,总部把各地的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数据接收端口信息上传至号码资源共享模块,再由号码资源共享模块解析后发送至各地的网络运营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冷热数据隔离技术,将热数据和冷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中。热数据通常是频繁访问和更新的数据,而冷数据是不经常访问和更新的数据,有效利用存储资源,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2、数据访问性能提升:将热数据存储在高性能的存储介质中,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对于需要快速访问和处理号码数据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如号码查询、号码分配等。
3、数据安全性增强:通过冷热数据隔离技术,可以将敏感和重要的数据存储在安全性较高的存储介质中,提供更好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理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理方法步骤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数据节点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号码打分模块、号码分类模块、号码储存分配模块、号码资源共享模块;
所述数据库存储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所述号码数据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号码状态、号码归属地、通话记录、付费总金额以及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所述号码状态为该手机号码是否停机,所述通话记录为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
流程M1:号码打分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进行识别并评分,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流程M11:首先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若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为停机,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流程M12: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并将呼入次数记为HURn,将呼出次数记为HUCn,将通话的总时长记为THSn,其中n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编号n=1,2,……,z,z为正整数;
流程M13: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并记为TSn,同时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付费总金额;
流程M14:请参阅消费系数参考表,根据公式计算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HMFn,公式具体为:式中a1、a2和a3为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1、a2和a3的取值均大于0且a1+a2+a3=1,λ为待管理手机号码的不同消费金额所对应的消费系数;
其中,消费系数参考表为:
流程M15:把流程M14的计算结果发送至号码分类模块;
所述流程M14中比例系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流程M141: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前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21、m22、m23;
流程M142: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去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11、m12、m13;
流程M143: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前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24;去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14;
流程M144:分别计算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的第一固定比例系数n11、n12、n13(简称:第一比例系数);n1=m21/m11;n2=m22/m12;n3=m23/m13;
流程M145:计算n11+n12+n13的值,记作b1;判断b1是否等于1或在0.90~1.0之间;若b1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把n11作为a1;n12作为a2;n13作为a3;若b1不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计算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历史个数,记作c;c=(m24+m14)/2,进入流程M146;
流程M146:计算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n21=n11-(1/c);n22=n12-(1/c);n23=n13-(1/c);
流程M147:把流程M146的计算结果带入流程M145中,重复执行流程M145~流程M147;直至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满足n21+n22+n23的值等于1或在0.90~1.0之间;
流程M148:把流程M147循环执行的最终结果:n21作为呼入次数a1,n22作为呼出次数a2,n23作为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3。
流程M2:号码分类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进行冷热数据隔离判断,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流程M21:号码分类模块接收上述流程M14的计算结果HMFn;
流程M22:请参阅分类参考表,对HMFn进行分析;
其中,分类参考表具体为: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级阈值和第二分级阈值为预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般第一分级阈值取为89.9,第二分级阈值取为79.9;若网络运营商已有不同级别阈值的具体参数,或有健全的不同级别阈值划分体系,则流程M15中的阈值设置按网络运营商已有规定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管理手机号码处于热数据集合,则说明该待管理手机号码近期使用频率高,且无不良使用记录,该待管理手机号码用户为优质用户,需要对其提供优质服务;若待管理手机号码处于温热数据集合,则说明该待管理手机号的使用频率较高或不良使用记录较少,该待管理手机号码用户为良好用户,需要对其提供较为优秀的服务;若待管理手机号码处于温数据集合,则说明该待管理手机号的使用频率较高或有不良使用记录较少,该待管理手机号码用户为一般用户,需要对其提供普通服务;若待管理手机号码处于冷数据集合中,说明该待管理手机号码使用次数极少或存在多次不良使用记录,被多次投诉,只需要对其提供基本服务;
流程M23:号码分类模块将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发送至号码储存分配模块;
流程M3:号码储存分配模块,用于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具体分配过程如下:
流程M31:获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
流程M32:将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流程M33:将经流程M32处理后的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储入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温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磁盘中;温数据集合和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的访问速度大于磁盘的访问速度,磁盘的访问速度大于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当访问号码数据时,优先访问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其次访问磁盘,最后访问数据库;且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采用了分布式存储架构,号码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每个存储节点存储一部分号码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数据访问接口,进行访问时候可以仅通过访问接口来获取号码数据提高性能;
所述流程M32中对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过程如下:
流程M321:提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号码数据;
流程M322:提取号码数据中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
流程M323:提取手机号码的前三位网络识别码,第四位至第七位的地区编码,第八位至第十一位的用户号码;
流程M324:为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手机号建立网络识别码关于地区编码和用户号码,记作x;
流程M325:请参阅手机号网络识别号表,选取x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1;
其中,手机号网络识别号表具体为:
流程M326:请参阅表4,选取x1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2;其中,地区编号参照表具体如下:
流程M327:请参阅图3,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为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为温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
流程M328:请参阅手机号存储表,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温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和冷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截断;
其中,手机号存储表具体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申请中,若表或图中出现数字,则该数字只是样例演示,无现实含义。
所述流程M33中对Graph数据关系的号码数据存储过程如下:
流程M331: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存储手机号网络识别码,得到第一地址码;
流程M332: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存储的手机号地区编码,得到第二地址码;
流程M333:再次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存储的手机号用户号码,得到第三地码;
流程M334:读取上述流程M328中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对应手机号网络识别码的后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把对应手机号地区编码的前索引设置为第一地址码,后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把对应手机号用户号码的前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
流程M4:号码资源共享模块,用于对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号码资源进行号码资源共享;
流程M41:获取各地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和类型信息(类型信息指具体的网络运营商,例:移动、联通、电信……);
流程M42: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网络营运商类型分类,主要SQL语句如下:SELECT完整手机号FROM手机号存储表GROUP BY网络识别号;
流程M43:根据流程M42的分类结果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具体地区分类,主要SQL语句如下:SELECT完整手机号FROM手机号存储表GROUP BY地区编号in(SELECT完整手机号FROM手机号存储表GROUP BY网络识别号;);
流程M44:把流程M43的分类结果,把号码数据发送到各地对应网络运营商的数据接收端口中,实现分布式号码资源共享。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计算参与号码数据对手机号打分的固定比例系数;
步骤S11: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前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21、m22、m23;
步骤S12: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去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11、m12、m13;
步骤S13: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前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24;去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14;
步骤S14:分别计算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的第一固定比例系数n11、n12、n13(简称:第一比例系数);n1=m21/m11;n2=m22/m12;n3=m23/m13;
步骤S15:计算n11+n12+n13的值,记作b1;判断b1是否等于1或在0.90~1.0之间;若b1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把n11作为a1;n12作为a2;n13作为a3;若b1不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计算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历史个数,记作c;c=(m24+m14)/2,进入流程M146;
步骤S16:计算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n21=n11-(1/c);n22=n12-(1/c);n23=n13-(1/c);
步骤S17:把步骤S16的计算结果带入步骤S15中,重复执行步骤S15~流程步骤S17;直至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满足n21+n22+n23的值等于1或在0.90~1.0之间;
步骤S18:把步骤S17循环执行的最终结果:n21作为呼入次数a1,n22作为呼出次数a2,n23作为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3。
步骤S2:根据号码数据对手机号打分;
步骤S21: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若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为停机,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步骤S22: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并将呼入次数记为HURn,将呼出次数记为HUCn,将通话的总时长记为THSn,其中n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编号n=1,2,……,z,z为正整数;
步骤S23: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并记为TSn,同时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付费总金额;
步骤S24:请参阅上述的消费系数参考表,根据公式计算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HMFn,公式具体为:式中a1、a2和a3为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1、a2和a3的取值均大于0且a1+a2+a3=1,λ为待管理手机号码的不同消费金额所对应的消费系数;
步骤S3:根据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为手机号分类;
请参阅上述的分类参考表,对HMFn进行分析;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中。
步骤S4:对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步骤S41:提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号码数据;
步骤S42:提取号码数据中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
步骤S43:提取手机号码的前三位网络识别码,第四位至第七位的地区编码,第八位至第十一位的用户号码;
步骤S44:为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手机号建立网络识别码关于地区编码和用户号码,记作x;
步骤S45:请参阅上述的手机号网络识别号表,选取x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1;
步骤S46:请参阅上述的地区编号参照表,选取x1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2;
步骤S47:请参阅图3,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为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为温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
步骤S48:请参阅上述的手机号存储表,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温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和冷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截断。
步骤S5: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
步骤S51:获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
步骤S52:将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步骤S53:将经步骤S52处理后的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储入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温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磁盘中;温数据集合和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步骤S6:利用缓存服务器对号码资源进行共享;
步骤S61:获取各地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和类型信息;
步骤S62: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网络营运商类型分类,主要SQL语句如下:SELECT完整手机号FROM手机号存储表GROUP BY网络识别号;
步骤S63:根据步骤S62的分类结果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具体地区分类,主要SQL语句如下:SELECT完整手机号FROM手机号存储表GROUP BY地区编号in(SELECT完整手机号FROM手机号存储表GROUP BY网络识别号;);
步骤S64:把步骤S63的分类结果,把号码数据发送到各地对应网络运营商的数据接收端口中,实现分布式号码资源共享。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缓存服务器和磁盘中的数据,由于没有统一的查询语句格式在此指阐述相应的处理思想:
缓存服务器中的具体手机号码的网络识别号字段、地区编号字段、用户号码字段都使用哈希函数转换为相应int类型数据;各地的网络运营商把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发送至相应网络运营商总部,总部把各地的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数据接收端口信息上传至号码资源共享模块,再由号码资源共享模块解析后发送至各地的网络运营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申请中,若出现相应的计算公式,则上述计算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中存在的权重系数、比例系数等系数,其设置的大小是为了将各个参数进行量化得到的一个结果值,关于权重系数和比例系数的大小,只要不影响参数与结果值的比例关系即可。
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系统包括:
号码打分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进行识别并评分;
号码分类模块,用于对待管理手机号进行冷热数据隔离判断;
号码储存分配模块,用于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
号码资源共享模块,用于对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号码资源进行号码资源共享;
所述号码打分模块识别评分的工作过程如下:
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若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状态为停机,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并将呼入次数记为HURn,将呼出次数记为HUCn,将通话的总时长记为THSn,其中n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编号n=1,2,……,z,z为正整数;
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并记为TSn,同时获取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付费总金额;
基于呼入次数HURn、呼出次数HUCn、通话的总时长THSn,以及呼入次数固定比例系数a1、呼出次数固定比例系数a2、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3计算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HMFn;
把计算结果发送至号码分类模块;
所述号码分类模块的工作步骤如下:
号码分类模块接收计算结果HMFn;
对HMFn进行分析: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中;
号码分类模块将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发送至号码储存分配模块;
所述号码储存分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获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
将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将经处理后的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储入内存中的缓存服务器;温热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磁盘中;温数据集合和冷数据集合中的号码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所述号码数据为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号码状态、号码归属地、通话记录、付费总金额以及手机号码被投诉次数;所述号码状态为该手机号码是否停机,所述通话记录为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通过号码打分模块对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数据进行识别并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比例系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前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21、m22、m23;
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去年的总呼入次数、总呼出次数和总通话时长;分别记作m11、m12、m13;
号码打分模块获取数据库中前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24;去年所有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个数,记作m14;
分别计算呼入次数、呼出次数和通话的总时长的第一比例系数n11、n12、n13;
计算n11+n12+n13的值,记作b1;判断b1是否等于1或在0.90~1.0之间;若b1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把n11作为a1;n12作为a2;n13作为a3;若b1不等于1或在0.90~1.0之间,则计算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历史个数,记作c;
基于c计算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
把n21、n22、n23带入n11、n12、n13中,重复执行n11、n12、n13的验算流程直至第二比例系数n21、n22、n23满足n21+n22+n23的值等于1或在0.90~1.0之间;
把循环执行的最终结果:n21作为呼入次数a1,n22作为呼出次数a2,n23作为通话的总时长的固定比例系数a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格式重新设置的步骤如下:
提取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号码数据;
提取号码数据中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本身;
提取手机号码的前三位网络识别码,第四位至第七位的地区编码,第八位至第十一位的用户号码;
为热数据集合、温热数据集合、温数据集合、冷数据集合中手机号建立网络识别码关于地区编码和用户号码的映射,记作x;
选取x中手机网络识别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1;
选取x1中地区编码相同的映射,记作x2;
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为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为温热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创建Graph数据关系;
根据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温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和冷数据集合中的手机号截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Graph数据关系的存储步骤如下:
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存储手机号网络识别码,得到第一地址码;
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存储的手机号地区编码,得到第二地址码;
再次在缓存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存储的手机号用户号码,得到第三地码;
读取x2的数据映射关系,把对应手机号网络识别码的后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把对应手机号地区编码的前索引设置为第一地址码,后索引设置为第三地址码;把对应手机号用户号码的前索引设置为第二地址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资源共享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获取各地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和类型信息;
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网络营运商类型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根据分类结果把号码储存分配模块中存储的手机号按具体地区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把号码数据发送到各地对应网络运营商的数据接收端口中,实现分布式号码资源共享。
7.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所述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计算参与号码数据对手机号打分的固定比例系数;
步骤S2:根据号码数据对手机号打分;
步骤S3:根据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为手机号分类;
步骤S4:对号码数据的数据格式重新设置;
步骤S5:依据每个待管理手机号码所处的集合进行内存分配;
步骤S6:利用缓存服务器对号码资源进行共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完整分类标准有: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大于第二分级阈值小于等于第一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且无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温热数据集合中;
若某个待管理手机号码的号码分级值小于等于第二分级阈值但有被投诉记录,则将该待管理手机号码划分入冷数据集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共享缓存服务器和磁盘中数据的处理思想:
缓存服务器中的具体手机号码的网络识别号字段、地区编号字段、用户号码字段都使用哈希函数转换为相应int类型数据;各地的网络运营商把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数据接收端口信息发送至相应网络运营商总部,总部把各地的网络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数据接收端口信息上传至号码资源共享模块,再由号码资源共享模块解析后发送至各地的网络运营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61003.6A CN117376303B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61003.6A CN117376303B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76303A CN117376303A (zh) | 2024-01-09 |
CN117376303B true CN117376303B (zh) | 2024-10-01 |
Family
ID=8939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61003.6A Active CN117376303B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76303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4505A (zh) * | 2012-08-28 | 2015-06-10 | 维萨国际服务协会 | 保护设备上的资产 |
CN106934001A (zh) * | 2017-03-03 | 2017-07-07 | 广州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快速清单查询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72529B1 (ko) * | 2005-04-27 | 2007-01-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의 전화번호부 검색 방법 및 장치 |
US10284720B2 (en) * | 2016-11-01 | 2019-05-07 | Transaction Network Servic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ducting risk assessments for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
-
2023
- 2023-09-27 CN CN202311261003.6A patent/CN1173763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4505A (zh) * | 2012-08-28 | 2015-06-10 | 维萨国际服务协会 | 保护设备上的资产 |
CN106934001A (zh) * | 2017-03-03 | 2017-07-07 | 广州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快速清单查询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76303A (zh) | 2024-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6751B (zh) | 一种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227793B (zh) | 线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5989076A (zh) |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1328082B (zh) | 基站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113466A (zh) | 一种骚扰电话的识别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8376143A (zh) | 一种新型的olap预计算模型及生成预计算结果的方法 | |
CN108390929A (zh) | 获取用户常驻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062422B (zh) | 一种套路贷体系化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8682421A (zh) |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897796A (zh) | 一种业务系统调用influxdb数据库的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 |
CN100371931C (zh) | 一种实现对数据库快速访问的方法 | |
CN117376303B (zh) | 基于冷热数据隔离技术的号码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3891336B (zh) | 通信网络减频退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182021B (zh) | 一种用户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3850630A (zh) | 满意度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2307075B (zh) | 用户关系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13407576A (zh) | 基于降维算法的数据关联方法及系统 | |
CN107943927B (zh) |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多维数据的存储模式转换方法 | |
CN105205605B (zh) | 一种城市智能门户终端与电力营销终端的交互服务系统 | |
CN117082452A (zh) | 一种用户驻留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00488219C (zh) | 一种话务数据采集及分析统计的方法 | |
CN116049193A (zh) |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
CN109859026A (zh) | 一种审计数据管理系统 | |
CN101141759B (zh) | 呼叫行为统计和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9840802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房地产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