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21004A - 分散液、树脂组合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Google Patents
分散液、树脂组合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21004A CN117321004A CN202280035482.7A CN202280035482A CN117321004A CN 117321004 A CN117321004 A CN 117321004A CN 202280035482 A CN202280035482 A CN 202280035482A CN 117321004 A CN117321004 A CN 1173210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inated glass
- interlayer film
- layer
- tin
- oxide partic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05—Type of plasticis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14—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mprising particle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dye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15/00—Compounds of gallium, indium or thall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01P2002/54—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one element only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4—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peak-intensities or a ratio thereof only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7—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unit-cell parameters, atom positions or structure diagra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10—Presenc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14—Glass
- C09J2400/146—Glass in the pretreated surface to be joine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1/00—Presence of polyvinyl acet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了包含分散液的材料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的分散液。本发明的分散液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及分散介质,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第一构成(将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小于0.380)、第二构成(将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为0.31以上)及第三构成(将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为0.41以上)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散有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分散液及包含所述分散液的树脂组合物。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了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碎片的飞散量也少,安全性优异。因此,夹层玻璃被广泛用于汽车、铁路车辆、飞机、船舶和建筑物等。夹层玻璃通过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入中间膜来制造。
比可见光长的波长780nm以上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相比,其能量的量小。但是,红外线的热作用大,当红外线被物质吸收时作为热被放出。因此,红外线一般被称为热线。因此,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热性,需要充分屏蔽红外线。
为了有效地屏蔽所述红外线(热线),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或锑掺杂氧化锡粒子(ATO粒子)的中间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1/025162A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的以往的中间膜中,难以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了包含分散液的材料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的分散液。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所述分散液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广泛方面,提供一种分散液,其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分散介质,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下述第一构成、下述第二构成及下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第一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小于0.380。
第二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为0.31以上。
第三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为0.41以上。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二构成。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三构成。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2种构成。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分散液包含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增塑剂为有机酯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分散介质包含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含醇。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醇为一元醇或二元醇。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分散液包含分散稳定剂。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分散稳定剂为硫酸酯类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蓖麻油酸、聚蓖麻油酸、聚羧酸或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结晶晶格常数为以上且/>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广泛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广泛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其具备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层。
根据本发明的广泛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其具备层X,所述层X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热塑性树脂,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下述第一构成、下述第二构成及下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第一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小于0.380。
第二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为0.31以上。
第三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为0.41以上。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二构成。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三构成。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2种构成。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相对于所述层X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层X中的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含量为0.1重量份以上且3重量份以下。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层X包含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增塑剂为有机酯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相对于所述层X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层X中的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20重量份以上且60重量份以下。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的某特定方面,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结晶晶格常数为以上且/>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广泛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与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分散液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分散介质,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本发明的分散液中,由于具备所述构成,因此在使用了包含分散液的材料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
本发明的中间膜具备层X,所述层X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热塑性树脂,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在本发明的中间膜中,由于具备所述构成,因此能够提高透明性及隔热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截面图。
[图2]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截面图。
[图3]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图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
[图4]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图2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
[图5]图5是实施例中使用的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的测定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分散液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分散介质,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下述第一构成、下述第二构成及下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具备层X,所述层X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热塑性树脂,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下述第一构成、下述第二构成及下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第一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小于0.380。
第二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为0.31以上。
第三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为0.41以上。
在本发明的分散液中,由于具备所述构成,因此在使用了包含分散液的材料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所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用作所述中间膜的材料的包含所述分散液的材料,例如为包含所述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在本发明的分散液中,在使用所述树脂组合物作为中间膜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得到的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
在本发明的中间膜中,由于具备所述构成,因此能够提高透明性及隔热性。
在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的以往的中间膜中,难以提高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本发明人发现,根据ITO粒子的结晶性的不同,中间膜的透明性发生变化,或者隔热性发生变化。本发明中,由于使用具备特定构成的ITO粒子,因此能够提高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锡掺杂氧化铟粒子)
本发明的分散液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本发明的中间膜具备层X,所述层X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以下,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的锡掺杂氧化铟粒子记载为“ITO粒子(X)。”
因此,所述分散液包含ITO粒子(X)。所述中间膜包含ITO粒子(X)。所述中间膜具备包含ITO粒子(X)的层。所述中间膜具备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层X)。所述中间膜为多层中间膜时,所述中间膜具备至少1层包含ITO粒子(X)的层。
ITO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It、(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I0、(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Ia、(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Ib在以下条件下测定。
管球:Cu管球
管电压:40kV
管电流:40mA
测定法:集中法
X射线衍射法:θ-2θ法
ITO粒子(X)例如可以如下得到。
使包含氯化铟和少量的氯化锡的水溶盐的水溶液与碱反应,使铟的氢氧化物和锡的氢氧化物共沉淀。将该共沉淀物作为原料,在除去了氧的氮中进行加热烧制而转化为氧化物。如此,能够制造ITO粒子(X)。
ITO粒子(X)也优选具备所述第一构成,也优选具备所述第二构成,也优选具备所述第三构成。ITO粒子(X)可以仅具备所述第一构成,也可以仅具备所述第二构成,还可以仅具备所述第三构成。
从更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ITO粒子(X)优选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2种构成。从更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ITO粒子(X)优选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
具备所述第一构成的ITO粒子(X)为如下ITO粒子:将该ITO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I0相对于It之比)小于0.380。
具备所述第一构成的ITO粒子(X)中,积分强度比(I0/It)优选为0.300以上,更优选为0.3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60以上,优选为0.379以下。若所述积分强度比(I0/It)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具备所述第二构成或所述第三构成的ITO粒子(X)中,积分强度比(I0/It)可以为0.420以下,也可以为0.400以下。
具备所述第二构成的ITO粒子(X)为如下ITO粒子:将该ITO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Ia相对于I0之比)为0.31以上。
具备所述第二构成的ITO粒子(X)中,积分强度比(Ia/I0)优选为0.310以上,更优选为0.3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30以上,优选为0.360以下,更优选为0.3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40以下。若所述积分强度比(Ia/I0)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具备所述第三构成的ITO粒子(X)为如下ITO粒子:将该ITO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Ib相对于I0之比)为0.41以上。
具备所述第三构成的ITO粒子(X)中,积分强度比(Ib/I0)优选为0.410以上,优选为0.440以下,更优选为0.4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20以下。若所述积分强度比(Ib/I0)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或所述第二构成的ITO粒子(X)中,积分强度比(Ib/I0)可以为0.390以上,也可以为0.400以上。
所述分散液中所含的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90nm以下。若所述平均粒径为所述下限以上,则所得到的中间膜的热线的屏蔽性充分变高。若所述平均粒径为所述上限以下,则ITO粒子(X)的分散性变高。所述平均粒径为所述下限以上和所述上限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得到的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所述层X中所含的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90nm以下。若所述平均粒径为所述下限以上,则热线的屏蔽性充分变高。若所述平均粒径为所述上限以下,则ITO粒子(X)的分散性变高。所述平均粒径为所述下限以上和所述上限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所述“平均粒径”表示体积平均粒径。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可以使用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HORIBA公司制“LB-550”和“SZ-100”)等进行测定。
ITO粒子(X)还优选包含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小于60nm的第一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第一ITO粒子(X))和平均粒径为6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第二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第二ITO粒子(X))。此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因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小而引起的瑞利散射所导致的蓝色散射,能够使雾度良好。并且,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较小时,中间膜的耐久性可能受损,通过使用平均粒径较大的ITO粒子(X)可能能够提高中间膜的耐久性。
ITO粒子(X)的以体积基准计的粒度分布中,优选在粒径为5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区域存在2个以上的峰。ITO粒子(X)的以体积基准计的粒度分布中,更优选在粒径为5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区域存在2个以上的峰,并且该2个以上的峰中的至少1个峰存在于粒径为5nm以上且小于60nm的区域。ITO粒子(X)的以体积基准计的粒度分布中,更优选在粒径为5nm以上100nm以下的区域存在2个以上的峰,并且该2个以上的峰中的至少1个峰存在于粒径为60nm以上100nm以下的区域。这些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因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小而引起的瑞利散射所导致的蓝色散射,能够使雾度良好。并且,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较小时,中间膜的耐久性可能受损,通过使用平均粒径较大的ITO粒子(X)可能能够提高中间膜的耐久性。
所述层X中,粒径为50nm以上的ITO粒子(X)的含量优选为5个/μm2以下,更优选为0.1个/μm2以下。此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因ITO粒子(X)的平均粒径小而引起的瑞利散射所导致的蓝色散射,能够使雾度良好。并且,IT O粒子(X)的平均粒径较小时,中间膜的耐久性可能受损,通过使用平均粒径较大的ITO粒子(X)可能能够提高中间膜的耐久性。所述层X中,粒径为50nm以上的ITO粒子(X)的含量可以为0个/μm2,也可以超过0个/μm2。
粒径为50nm以上的ITO粒子(X)的含量(个/μm2)可以通过利用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层X来测定。
所述分散液中所含的ITO粒子(X)的结晶晶格常数优选为以上,优选为以下。若所述结晶晶格常数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所述层X中所含的ITO粒子(X)的结晶晶格常数优选为以上,优选为/>以下。所述结晶晶格常数为所述下限以上和所述上限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ITO粒子(X)的结晶晶格常数可以通过测定X射线衍射来求出。
所述分散液100重量%中,ITO粒子(X)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以上,优选为7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重量%以下。若ITO粒子(X)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中间膜的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所述层X 100重量%中,ITO粒子(X)的含量优选为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5重量%以上。所述层X 100重量%中,ITO粒子(X)的含量优选为6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5重量%以下,最优选为3重量%以下。若ITO粒子(X)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相对于所述层X中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层X中的ITO粒子(X)的含量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6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若ITO粒子(X)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增塑剂)
所述分散液优选包含增塑剂。在所述分散液中,所述增塑剂可以发挥作为分散介质的作用。所述中间膜优选包含增塑剂。所述层X优选包含增塑剂。后述的第一层可以包含增塑剂,也可以不包含增塑剂。后述的第二层可以包含增塑剂,也可以不包含增塑剂。后述的第三层可以包含增塑剂,也可以不包含增塑剂。
所述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所述增塑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增塑剂。所述增塑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所述增塑剂,可举出一元有机酸酯和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酯增塑剂、有机磷酸增塑剂和有机亚磷酸增塑剂等。所述增塑剂优选为有机酯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优选为液态增塑剂。
作为所述一元有机酸酯,可举出通过二醇与一元有机酸的反应而得到的二醇酯等。作为所述二醇,可举出:三乙二醇、四乙二醇及三丙二醇等。作为所述一元有机酸,可举出: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壬酸、癸酸和苯甲酸等。
作为所述多元有机酸酯,可举出:多元有机酸与具有碳原子数4~8的直链或支链结构的醇的酯化合物等。作为所述多元有机酸,可举出:己二酸、癸二酸和壬二酸等。
作为所述有机酯增塑剂,可举出:己二酸二己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庚酸酯、三乙二醇-二-庚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3-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4-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戊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辛酸酯、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基环己酯、己二酸庚酯与己二酸壬酯的混合物、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庚基壬酯、癸二酸二丁酯、油改性癸二酸醇酸、以及磷酸酯与己二酸酯的混合物等。作为所述有机酯增塑剂,可以使用这些以外的有机酯增塑剂。作为所述有机酯增塑剂,可以使用所述己二酸酯以外的其他己二酸酯。
作为所述有机磷酸增塑剂,可举出: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异癸基苯酯和磷酸三异丙酯等。
所述增塑剂优选为下述式(1)所示的二酯增塑剂。
[化学式1]
所述式(1)中,R1及R2分别表示碳原子数2~10的有机基团,R3表示亚乙基、异亚丙基或正亚丙基,p表示3~10的整数。所述式(1)中的R1和R2分别优选为碳原子数5~10的有机基团,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10的有机基团。所述式(1)中,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增塑剂优选为有机酯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优选包含己二酸二己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庚酸酯、三乙二醇-二-庚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或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
所述增塑剂更优选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或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所述增塑剂进一步优选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或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特别优选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
在所述分散液100重量%中,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优选为1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以上,优选为9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下。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时,得到的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进一步提高。
在包含所述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份以上,优选为8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6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时,得到的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进一步提高。
相对于包含所述增塑剂的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包含所述增塑剂的层中的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上,优选为6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时,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进一步提高。
相对于所述层X中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层X中的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上,优选为6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时,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进一步提高。
(有机溶剂)
所述分散液优选包含有机溶剂。在所述分散液中,所述有机溶剂发挥作为分散介质的作用。因此,所述分散介质优选包含所述有机溶剂。所述中间膜可以包含有机溶剂,也可以不包含有机溶剂。所述层X可以包含有机溶剂,也可以不包含有机溶剂。使用了包含所述分散液的树脂组合物作为中间膜的材料时,通常有机溶剂的大部分或全部在成形时挥发。因此,层X几乎不含或完全不含有机溶剂。后述的第一层可以包含有机溶剂,也可以不包含有机溶剂。后述的第二层可以包含有机溶剂,也可以不包含有机溶剂。后述的第三层可以包含有机溶剂,也可以不包含有机溶剂。
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可举出:醇和羧酸等。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所述醇,可举出:一元醇、二元醇和三元以上的醇。所述醇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所述醇,可举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月桂醇、二丙酮醇、环己醇、乙二醇、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等。
从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所述醇优选为一元醇或二元醇。所述醇优选包含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月桂醇、二丙酮醇、环己醇、乙二醇、二乙二醇或三乙二醇。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性。
所述有机溶剂100重量%中,所述醇的含量优选超过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以上,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8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重量%以下。若所述醇的含量满足所述下限及所述上限,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性。所述有机溶剂100重量%中,所述醇的含量可以为100重量%。即,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醇。
所述分散液100重量%中,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超过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以上,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9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重量%以下。若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满足所述下限及所述上限,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性。
(分散稳定剂)
所述分散液优选包含分散稳定剂。所述中间膜优选包含分散稳定剂。所述层X优选包含分散稳定剂。通过使用所述分散稳定剂,能够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其结果,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后述的第一层可以包含分散稳定剂,也可以不包含分散稳定剂。后述的第二层可以包含分散稳定剂,也可以不包含分散稳定剂。后述的第三层可以包含分散稳定剂,也可以不包含分散稳定剂。
作为所述分散稳定剂,可举出:硫酸酯类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蓖麻油酸、聚蓖麻油酸、聚羧酸和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等。所述分散稳定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所述分散稳定剂优选包含硫酸酯类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蓖麻油酸、聚蓖麻油酸、聚羧酸或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所述分散稳定剂更优选为硫酸酯类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蓖麻油酸、聚蓖麻油酸、聚羧酸或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所述分散液100重量%中,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以上,优选为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下。若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所述分散液中,所述ITO粒子(X)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的重量比(ITO粒子(X)的含量/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下。若所述重量比(ITO粒子(X)的含量/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在包含所述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00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0重量份以上。在包含所述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03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2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重量份以下。若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在包含所述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所述ITO粒子(X)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的重量比(ITO粒子(X)的含量/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下。若所述重量比(ITO粒子(X)的含量/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在包含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层100重量%中,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0重量%以上,优选为0.0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16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2重量%以下。若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所述层X 100重量%中,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0重量%以上,优选为0.0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16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2重量%以下。若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所述层X中,所述ITO粒子(X)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分散稳定剂的含量的重量比(ITO粒子(X)的含量/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下。若所述重量比(ITO粒子(X)的含量/分散稳定剂的含量)为所述下限以上及所述上限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ITO粒子(X)的分散稳定性。
(热塑性树脂)
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包含热塑性树脂。所述层X包含热塑性树脂。后述的第一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不包含热塑性树脂。后述的第二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不包含热塑性树脂。后述的第三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不包含热塑性树脂。
作为所述热塑性树脂,可举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离聚物树脂和聚乙烯醇树脂等。也可以使用这些以外的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所述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更优选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间膜为2层以上的多层中间膜时,各层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例如可以通过利用醛将聚乙烯醇(PVA)缩醛化来制造。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优选为聚乙烯醇的缩醛化物。所述聚乙烯醇例如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所述聚乙烯醇的皂化度通常在70摩尔%~99.9摩尔%的范围内。
所述聚乙烯醇(PVA)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00以上,更优选为50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00以上,特别优选为2600以上,最优选为2700以上,优选为5000以下,更优选为4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0以下。所述平均聚合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进一步提高。所述平均聚合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的成形变得容易。
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通过依据JIS K6726“聚乙烯醇试验方法”的方法求出。
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所含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制造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使用的醛没有特别限定。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5,更优选为3或4。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3以上时,中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充分降低。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4或5。
所述醛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作为所述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例如可举出: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甲醛、乙醛和苯甲醛等。所述醛优选为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优选为丙醛、正丁醛或异丁醛,进一步优选为正丁醛。所述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为1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18摩尔%以上,优选为4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5摩尔%以下。所述羟基的含有率为所述下限以上时,中间膜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此外,所述羟基的含有率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
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作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的材料时、以及所述层X为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时,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即,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为17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2摩尔%以上。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8摩尔%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7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小于25摩尔%,最优选为24摩尔%以下。所述羟基的含有率为所述下限以上时,中间膜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为20摩尔%以上时,反应效率高,生产率优异,此外,为28摩尔%以下时,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为28摩尔%以下时,隔音性进一步提高。此外,所述羟基的含有率为所述上限以下或低于所述上限时,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并且,不包含ITO粒子(X)的中间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也优选满足所述下限及所述上限。
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作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的材料或单层中间膜的材料时、以及所述层X为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或单层中间膜本身时,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和单层中间膜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2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8摩尔%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3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超过31摩尔%,更进一步优选为31.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32摩尔%以上,最优选为33摩尔%以上。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38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7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6.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36摩尔%以下。所述羟基的含有率为所述下限以上或超过所述下限时,中间膜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此外,所述羟基的含有率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并且,不包含ITO粒子(X)的表面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也优选满足所述下限及所述上限。
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的含有率是将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全部亚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数以百分率表示的值。所述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以按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为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3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摩尔%以上,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摩尔%以下。所述乙酰化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所述乙酰化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
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作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的材料时,以及所述层X为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时,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1摩尔%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7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摩尔%以上,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20摩尔%以下。所述乙酰化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所述乙酰化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特别是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为0.1摩尔%以上且25摩尔%以下时,耐贯穿性优异。并且,不包含ITO粒子(X)的中间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也优选满足所述下限及所述上限。
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作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的材料或单层中间膜的材料时、以及所述层X为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或单层中间膜本身时,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和单层中间膜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5摩尔%以上,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摩尔%以下。所述乙酰化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所述乙酰化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此外,不含ITO粒子(X)的表面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化度也优选满足所述下限和所述上限。
所述乙酰化度为将键合有乙酰基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全部亚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数以百分率表示的值。所述键合有乙酰基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以按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6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3摩尔%以上,优选为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摩尔%以下。所述缩醛化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所述缩醛化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需的反应时间变短。
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作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的材料时,以及所述层X为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时,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时为缩丁醛化度)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多层中间膜的中间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47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0摩尔%以上,优选为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摩尔%以下。所述缩醛化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所述缩醛化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需的反应时间变短。并且,不包含ITO粒子(X)的中间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也优选满足所述下限及所述上限。
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作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的材料或单层中间膜的材料时,以及所述层X为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或单层中间膜本身时,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多层中间膜的表面层和单层中间膜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满足以下的下限或上限。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5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0摩尔%以上,优选为7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1摩尔%以下。所述缩醛化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所述缩醛化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需的反应时间变短。此外,不含ITO粒子(X)的表面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也优选满足所述下限和所述上限。
所述缩醛化度如下求出。首先,求出从主链的全部亚乙基量中减去键合有羟基的亚乙基量和键合有乙酰基的亚乙基量而得到的值。将得到的值除以主链的全部亚乙基量,求出摩尔分数。该摩尔分数以百分率表示的值为缩醛化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和乙酰化度优选由按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的结果算出。但是,也可以使用基于ASTM D1396-92的测定。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所述羟基的含有率(羟基量)、所述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和所述乙酰化度可以由按照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的结果算出。
所述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中,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优选为100重量%以下。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热塑性树脂的主成分(50重量%以上)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在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层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中,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优选为100重量%以下。所述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层中的热塑性树脂的主成分(50重量%以上)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所述层X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中,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优选为100重量%以下。所述层X中的热塑性树脂的主成分(50重量%以上)优选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其他成分)
所述分散液可以包含所述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也可以不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所述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也可以不包含。所述层X可以包含所述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也可以不包含。后述的第一层可以包含所述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也可以不包含。后述的第二层可以包含所述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也可以不包含。后述的第三层可以包含所述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也可以不包含。
作为所述其他成分,可举出:ITO粒子(X)以外的隔热性物质、金属盐、紫外线屏蔽剂、抗氧化剂、偶联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抗静电剂、金属盐以外的粘接力调节剂、耐湿剂、荧光增白剂及红外线吸收剂等。所述其他成分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ITO粒子(X)以外的隔热性物质>
作为所述ITO粒子(X)以外的隔热性物质,可举出:隔热性化合物、ITO粒子(X)以外的隔热粒子等。所述隔热性物质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所述隔热性化合物,可举出: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和蒽酞菁化合物等。作为所述隔热粒子,可举出:铝掺杂氧化锡粒子、铟掺杂氧化锡粒子、锑掺杂氧化锡粒子(ATO粒子)、镓掺杂氧化锌粒子(GZO粒子)、铟掺杂氧化锌粒子(IZO粒子)、铝掺杂氧化锌粒子(AZO粒子)、铌掺杂氧化钛粒子、氧化钨粒子(钠掺杂氧化钨粒子、铯掺杂氧化钨粒子、铊掺杂氧化钨粒子、铷掺杂氧化钨粒子)、ITO粒子(X)以外的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锡掺杂氧化锌粒子、硅掺杂氧化锌粒子等金属氧化物粒子、及六硼化镧(LaB6)粒子等。
<金属盐>
作为所述金属盐,可举出: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等。所述中间膜优选包含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盐(以下,有时记载为金属盐M)。需要说明的是,碱土金属是指Be、Mg、Ca、Sr、Ba和Ra这6种金属。通过使用所述金属盐M,容易控制中间膜与玻璃板等夹层玻璃部件的粘接性或中间膜中的各层间的粘接性。所述金属盐M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所述金属盐M优选包含选自Li、Na、K、Rb、Cs、Mg、Ca、Sr和Ba中的至少1种金属,更优选包含K和Mg中的至少1种金属。
<紫外线屏蔽剂>
通过使用所述紫外线屏蔽剂,即使在长时间使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情况,可见光透射率也更不易降低。所述紫外线屏蔽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优选为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包含金属原子的紫外线屏蔽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苯并三唑化合物)、具有二苯甲酮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二苯甲酮化合物)、具有三嗪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三嗪化合物)、具有丙二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丙二酸酯化合物)、具有草酰苯胺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草酰苯胺化合物)和具有苯甲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苯甲酸酯化合物)等。
<抗氧化剂>
作为所述抗氧化剂,可举出:酚类抗氧化剂、硫类抗氧化剂和磷类抗氧化剂等。所述酚类抗氧化剂为具有酚骨架的抗氧化剂。所述硫类抗氧化剂为包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所述磷类抗氧化剂为包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剂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分散液的其他细节)
所述分散液优选与热塑性树脂混合使用。所述分散液优选用于得到包含分散液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分散液优选用于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材料。
(树脂组合物的其他细节)
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分散液和所述热塑性树脂。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合用作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优选用于得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中间膜的其他细节)
所述中间膜具备包含ITO粒子(X)的层。所述中间膜优选具备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所述中间膜优选具备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层。所述中间膜优选具备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X。
所述中间膜可以是单层的中间膜,也可以是多层中间膜。所述中间膜可以具有1层的结构,也可以具有2层的结构,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结构,也可以具有3层的结构,也可以具有3层以上的结构,也可以具有4层以上的结构。所述中间膜至少具备第一层。具有2层以上的结构的中间膜具备第一层和第二层。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二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侧。具有3层以上的结构的中间膜具备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二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侧,并且所述第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层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侧。
在所述中间膜中,所述第一层可以为所述层X,所述第二层可以为所述层X,所述第三层可以为所述层X。在所述中间膜具备多个层X的情况下,各层X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组成。
在所述中间膜为仅具备第一层的单层的中间膜的情况下,该第一层为层X。
所述中间膜为具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多层中间膜时,所述第一层可以为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也可以为包含所述分散液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层。所述中间膜为具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多层中间膜时,所述第二层可以为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也可以为包含所述分散液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层。在所述中间膜为具备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及所述第三层的多层中间膜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层可以为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也可以为包含所述分散液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层。
所述层X在中间膜中可以为表面层,也可以为中间层。所述层X可以在中间膜中构成表面层和中间层。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截面图。
图1所示的中间膜11是具有2层以上的结构的多层的中间膜。中间膜11用于得到夹层玻璃。中间膜11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间膜11具备第一层1、第二层2和第三层3。中间膜11具有3层的结构。在第一层1的第一表面1a配置并叠层有第二层2。在第一层1的与第一表面1a相反的第二表面1b配置并叠层有第三层3。第一层1是中间层。第二层2和第三层3分别为保护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表面层。第一层1配置并夹入在第二层2与第三层3之间。因此,中间膜11具有第二层2、第一层1和第三层3依次叠层而成的多层结构(第二层2/第一层1/第三层3)。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层2及第三层3为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X。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二层2的与第一层1相反侧的表面、以及第三层3的与第一层1相反侧的表面分别配置其他层。并且,也可以是第二层2及第三层3均不包含ITO粒子(X),第一层1为包含ITO粒子(X)及热塑性树脂的层X。并且,第一层1、第二层2及第三层3可以是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X。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截面图。
图2所示的中间膜11A是具有1层的结构的单层的中间膜。中间膜11A是第一层。中间膜11A用于得到夹层玻璃。中间膜11A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作为第一层的中间膜11A为包含ITO粒子(X)和热塑性树脂的层X。
所述中间膜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实用方面的观点、以及充分提高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和弯曲刚性的观点出发,所述中间膜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25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所述中间膜的厚度为所述下限以上时,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和弯曲刚性进一步提高。所述中间膜的厚度为所述上限以下时,中间膜和夹层玻璃的透明性变得更加良好。
将中间膜的平均厚度设为T。
中间膜的中间层可以是包含ITO粒子(X)的层,也可以是层X,还可以是不包含ITO粒子(X)的层。所述中间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05T以上,更优选为0.01T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T以上,优选为0.17T以下,更优选为0.15T以下,更优选为0.13T以下,更优选为0.1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9T以下。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所述第一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05T以上,更优选为0.01T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T以上。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所述第一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17T以下,更优选为0.15T以下,更优选为0.13T以下,更优选为0.1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9T以下。所述第一层的平均厚度为所述下限以上和所述上限以下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隔音性进一步提高。
中间膜的表面层可以是包含ITO粒子(X)的层,也可以是层X,还可以是不包含ITO粒子(X)的层。所述表面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05T以上,更优选为0.01T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T以上,优选为0.17T以下,更优选为0.15T以下,更优选为0.13T以下,更优选为0.1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9T以下。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所述第二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05T以上,更优选为0.01T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T以上。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所述第二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17T以下,更优选为0.15T以下,更优选为0.13T以下,更优选为0.1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9T以下。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所述第三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05T以上,更优选为0.01T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T以上。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所述第三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17T以下,更优选为0.15T以下,更优选为0.13T以下,更优选为0.1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9T以下。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的平均厚度为所述下限以上和所述上限以下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隔音性进一步提高。
所述中间膜可以是厚度均匀的中间膜,也可以是厚度变化的中间膜。所述中间膜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楔形。
中间膜也可以卷绕而成为中间膜的卷体。卷体可以具备卷芯和卷绕于该卷芯的外周的中间膜。
所述中间膜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优选为0.5m以上,更优选为0.8m以上,特别优选为1m以上,优选为3m以下,更优选为2m以下,特别优选为1.5m以下。
所述中间膜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所述中间膜例如可以使用将所述分散液与所述热塑性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来制造。作为本发明的中间膜的制造方法,在单层的中间膜的情况下,可举出:使用挤出机将树脂组合物挤出的方法和加热压制成形的方法等。作为本发明的中间膜的制造方法,在多层的中间膜的情况下,例如可举出:使用用于形成各层的各树脂组合物分别形成各层后,将得到的各层进行叠层的方法;以及使用挤出机将用于形成各层的各树脂组合物共挤出,由此将各层进行叠层的方法等。
从中间膜的制造效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在2个表面层中包含相同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从中间膜的制造效率优异的方面出发,更优选在2个表面层中包含相同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相同的增塑剂。从中间膜的制造效率优异的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2个表面层由相同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在具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膜中,优选第二层和第三层由相同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所述中间膜优选在两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凹凸形状。所述中间膜更优选在两侧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作为形成所述凹凸形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唇压花法、压花辊法、压延辊法和异形挤出法等。由于能够定量地形成作为一定凹凸图案的多个凹凸形状的压花,因此优选压花辊法。
(夹层玻璃)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的夹层玻璃中,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与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图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
图3所示的夹层玻璃31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和中间膜11。中间膜11配置并夹在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与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之间。
在中间膜11的第一表面11a叠层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在中间膜11的与第一表面11a相反的第二表面11b上叠层有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在第二层2的外侧的表面2a叠层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在第三层3的外侧的表面3a上叠层有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图2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
图4所示的夹层玻璃31A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和中间膜11A。中间膜11A配置并夹在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与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之间。
在中间膜11A的第一表面11Aa叠层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在中间膜11A的与第一表面11Aa相反的第二表面11Ab叠层有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
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优选为第一玻璃板。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优选为第二玻璃板。
作为所述第一、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可举出:玻璃板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所述夹层玻璃不仅包含在2张玻璃板之间夹入有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还包含在玻璃板与PET膜等之间夹入有中间膜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为具备玻璃板的叠层体,优选使用至少1张玻璃板。优选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分别为玻璃板或PET膜,并且所述夹层玻璃具备玻璃板作为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特别优选所述第一、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两者为玻璃板。
作为所述玻璃板,可举出:无机玻璃和有机玻璃。作为所述无机玻璃,可举出:浮法平板玻璃、热线吸收板玻璃、热线反射板玻璃、磨砂玻璃、型板玻璃、夹丝玻璃和绿色玻璃等。所述有机玻璃是代替无机玻璃的合成树脂玻璃。作为所述有机玻璃,可举出:聚碳酸酯板及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板等。作为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板,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等。
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的各厚度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此外,所述夹层玻璃部件为玻璃板时,该玻璃板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7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所述夹层玻璃部件为PET膜时,该PET膜的厚度优选为0.03mm以上,优选为0.5mm以下。
所述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与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夹持中间膜,通过按压辊,或者放入橡胶袋中进行减压抽吸,将残留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的空气脱气。其后,在约70℃~110℃下进行预粘接而得到叠层体。接着,将叠层体放入高压釜或进行压制,以约120℃~150℃及1MPa~1.5MPa的压力进行压接。这样,能够得到夹层玻璃。在制造所述夹层玻璃时,可以叠层中间膜中的各层。
所述中间膜和所述夹层玻璃可以用于汽车、铁路车辆、飞机、船舶和建筑物等。所述中间膜和所述夹层玻璃也可以用于这些用途以外的用途。所述中间膜和所述夹层玻璃优选为用于车辆或建筑物的中间膜和夹层玻璃,更优选为用于车辆的中间膜和夹层玻璃。所述中间膜和所述夹层玻璃可以用于汽车的挡风玻璃、侧玻璃、后玻璃或顶玻璃等。所述中间膜和所述夹层玻璃适合用于汽车。所述中间膜用于得到汽车的夹层玻璃。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缩醛化使用碳原子数4的正丁醛。关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乙酰化度和羟基的含有率通过依据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ASTM D1396-92进行测定时,也表示与依据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同样的数值。
准备以下的材料。
(ITO粒子)
ITO粒子(X1)(平均粒径:55nm,结晶晶格常数:)
ITO粒子(X2)(平均粒径:45nm,结晶晶格常数:)
ITO粒子(X3)(平均粒径:35nm,结晶晶格常数:)
ITO粒子(Y1)(平均粒径:65nm,结晶晶格常数:)
需要说明的是,各ITO粒子的平均粒径及结晶晶格常数为通过所述方法测定的值。
(增塑剂)
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
(有机溶剂)
乙醇
(分散稳定剂)
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磷酸酯
(热塑性树脂)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PVB、平均聚合度1700、羟基的含有率30摩尔%、乙酰化度1摩尔%、缩醛化度69摩尔%)
(实施例1)
(1)分散液的制备
配合以下的成分,使用珠磨机制备分散液。
ITO粒子(X1):100重量份
3GO:125重量份
乙醇:12.5重量份
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磷酸酯:10重量份
(2)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配合以下的成分,用混合辊充分混炼,制备树脂组合物。
PVB:100重量份
3GO:40重量份
分散液:1.07重量份
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在所得到的中间膜(第一层)100重量%中成为0.3重量%的量的ITO粒子(X1)。
(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备
利用挤出机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挤出,得到仅具备第一层(层X)的厚度760μm的单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间膜)。将得到的中间膜的构成示于表1。
(4)夹层玻璃的制备
将得到的中间膜切割成长30cm×宽30cm的大小。接着,准备基于JIS R3208的2片绿色玻璃(纵30cm×横30cm×厚2mm)。在该2片绿色玻璃之间夹入所得到的中间膜,通过真空袋法进行临时压接。将临时压接了的叠层体在高压釜内、在温度140℃和压力1.3MPa的条件下保持10分钟后,将温度降低至50℃并恢复至大气压,由此结束正式压接,得到夹层玻璃。
(实施例2~实施例11及比较例1~比较例5)
将ITO粒子的种类如表1~3所示进行变更,将ITO粒子的配合量在所得到的中间膜中变更为表1~3所示的含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分散液、树脂组合物、中间膜及夹层玻璃。需要说明的是,表中未记载的有机溶剂和分散稳定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配合量使用。
(评价)
(1)ITO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
通过所述方法,求出ITO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It、(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I0、(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Ia、(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Ib。由得到的各积分强度算出积分强度比(I0/It)、积分强度比(Ia/I0)和积分强度比(Ib/I0)。
图5是ITO粒子(X1)、ITO粒子(X2)及ITO粒子(X3)的广角X射线散射的测定数据。
(2)黄色指数
使用分光光度计(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U-4100”),以仅透过的平行光被积分球接收的方式,在光源与积分球的光路上以与光轴的法线平行地在距离积分球13cm的位置处设置所得到的夹层玻璃,测定可见光透射率,依据JIS K7373算出黄色指数。此外,黄色指数的值越小,黄色越少,美观性越优异。
[黄色指数的判定基准]
○:黄色指数小于1.0
×:黄色指数为1.0以上
(3)T550/T1400
使用分光光度计(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U-4100”),以仅透过的平行光被积分球接收的方式,在光源与积分球的光路上以与光轴的法线平行地在距离积分球13cm的位置处设置所得到的夹层玻璃,测定透射率。将夹层玻璃的波长550nm的透射率设为T550,将夹层玻璃的波长1400nm的透射率设为T1400,算出T550/T1400(T550相对于T1400之比)。T550越高,透明性越高。T1400越低,隔热性越高。因此,T550/T1400越高,越能够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T550/T1400的判定基准]
○:T550/T1400超过6.8
×:T550/T1400为6.8以下
(4)T550/红外屏蔽率
与所述“(3)T550/T1400”同样地测定得到的夹层玻璃的波长550nm的透射率(T550)。此外,将夹层玻璃的红外屏蔽率以JIS R3106:1998的附表2所示的780nm~2100nm各自的权重系数的总和为1的方式进行标准化,作为新的权重系数,作为分别乘以所得到的780nm~2100nm的透射率而得到的值的总和而算出。根据T550和红外屏蔽率,算出T550/红外屏蔽率(T550相对于红外屏蔽率之比)。T550越高,透明性越高。红外屏蔽率越低,隔热性越高。因此,T550/红外屏蔽率越高,越能够提高透明性和隔热性这两者。
[T550/红外屏蔽率的判定基准]
○:T550/红外屏蔽率超过3.0
×:T550/红外屏蔽率为3.0以下
将中间膜的构成及结果示于下述表1~表3。
[表1]
[表2]
[表3]
需要说明的是,对仅具备包含ITO粒子(X)的层的单层的中间膜的实施例进行了评价。在含有包含ITO粒子(X)的层和其他层的多层中间膜的情况下,由于包含ITO粒子(X)的层,也能够与单层中间膜同样地得到良好的结果。
符号说明
1…第一层
1a…第一表面
1b…第二表面
2…第二层
2a…外侧的表面
3…第三层
3a…外侧的表面
11…中间膜
11A…中间膜(第一层)
11a、11Aa…第一表面
11b、11Ab…第二表面
21…第一夹层玻璃部件
22…第二夹层玻璃部件
31、31A…夹层玻璃
Claims (29)
1.一种分散液,其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分散介质,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下述第一构成、下述第二构成及下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第一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小于0.380,
第二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为0.31以上,
第三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为0.41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三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2种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包含增塑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酯增塑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分散介质包含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包含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醇为一元醇或二元醇。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包含分散稳定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分散稳定剂为硫酸酯类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蓖麻油酸、聚蓖麻油酸、聚羧酸或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结晶晶格常数为以上且/>以下。
15.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和
热塑性树脂。
16.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
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层。
17.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备层X,所述层X包含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和热塑性树脂,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下述第一构成、下述第二构成及下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
第一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峰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设为It,将(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时,I0/It小于0.380,
第二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6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a时,Ia/I0为0.31以上,
第三构成:将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广角X射线散射中的(222)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0,将(440)面的峰的积分强度设为Ib时,Ib/I0为0.41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二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三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中的至少2种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具备所述第一构成、所述第二构成及所述第三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相对于所述层X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层X中的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含量为0.1重量份以上且3重量份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层X包含增塑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增塑剂为有机酯增塑剂。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相对于所述层X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层X中的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为20重量份以上且60重量份以下。
27.根据权利要求17~2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
28.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结晶晶格常数为以上且/>以下。
29.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
第一夹层玻璃部件、
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以及
权利要求16~2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与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4067 | 2021-05-18 | ||
JP2021084067 | 2021-05-18 | ||
PCT/JP2022/020553 WO2022244779A1 (ja) | 2021-05-18 | 2022-05-17 | 分散液、樹脂組成物、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21004A true CN117321004A (zh) | 2023-12-29 |
Family
ID=8414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35482.7A Pending CN117321004A (zh) | 2021-05-18 | 2022-05-17 | 分散液、树脂组合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39085A1 (zh) |
EP (1) | EP4342847A1 (zh) |
JP (1) | JPWO2022244779A1 (zh) |
KR (1) | KR20240009412A (zh) |
CN (1) | CN117321004A (zh) |
BR (1) | BR112023021638A2 (zh) |
MX (1) | MX2023013546A (zh) |
TW (1) | TW202311033A (zh) |
WO (1) | WO202224477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E504436T1 (de) | 1999-10-01 | 2011-04-15 |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 Zwischenschichtfilm für verbundglas |
JP4512940B2 (ja) * | 2003-12-24 | 2010-07-28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錫ドープ酸化インジウム微粒子分散液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分散液を用いた熱線遮蔽性を有する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ならびにその合わせガラス |
JP5401232B2 (ja) * | 2008-09-24 | 2014-01-29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JP5438642B2 (ja) * | 2010-09-17 | 2014-03-12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分散液、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JP5754580B2 (ja) * | 2010-10-26 | 2015-07-29 | 三菱マテリアル電子化成株式会社 | インジウム錫酸化物粉末 |
-
2022
- 2022-05-17 EP EP22804690.0A patent/EP434284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17 CN CN202280035482.7A patent/CN11732100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5-17 BR BR112023021638A patent/BR112023021638A2/pt unknown
- 2022-05-17 US US18/562,045 patent/US2024023908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17 MX MX2023013546A patent/MX2023013546A/es unknown
- 2022-05-17 WO PCT/JP2022/020553 patent/WO20222447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5-17 KR KR1020237039338A patent/KR20240009412A/ko active Pending
- 2022-05-17 JP JP2023522679A patent/JPWO2022244779A1/ja active Pending
- 2022-05-18 TW TW111118515A patent/TW202311033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42847A1 (en) | 2024-03-27 |
WO2022244779A1 (ja) | 2022-11-24 |
BR112023021638A2 (pt) | 2023-12-19 |
TW202311033A (zh) | 2023-03-16 |
US20240239085A1 (en) | 2024-07-18 |
MX2023013546A (es) | 2023-11-29 |
KR20240009412A (ko) | 2024-01-22 |
JPWO2022244779A1 (zh) | 2022-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74914B2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CN103261113B (zh)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 |
JP5220956B2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US8709605B2 (en) |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es, and laminated glass | |
EP2679558A1 (en) |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es, and laminated glass | |
CN114507407A (zh)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用多层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 |
TWI755512B (zh) |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 |
CN113195431B (zh) | 车辆用夹层玻璃及车辆 | |
US20180264786A1 (en) |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 |
WO2016159029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WO2017170728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WO2019189740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CN115884950A (zh)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
CN117321004A (zh) | 分散液、树脂组合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
JPWO2018070461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JP6484351B2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ロール体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CN117730069A (zh)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
CN118401485A (zh)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
JP2017065999A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
TW202239598A (zh) | 層合玻璃 | |
CN118591518A (zh) |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 |
WO2019065837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 | |
JP2017071530A (ja) |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