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6675A - 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16675A CN117316675A CN202210718861.8A CN202210718861A CN117316675A CN 117316675 A CN117316675 A CN 117316675A CN 202210718861 A CN202210718861 A CN 202210718861A CN 117316675 A CN117316675 A CN 117316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spring
- push
- push rod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3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flexing of blade spr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6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wherein the switch has more than two electrically distinguishable positions, e.g. multi-position push-button switch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包括外壳、触点机构和驱动机构,触点机构包括常闭静簧、常开静簧和动簧部件;驱动机构包括推杆、推座和传动组件,推杆可被按压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并与外壳配合有第一弹性部件;推座可运动预设位移地设置于外壳内,并与推杆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二者配合有第二弹性部件,该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力;所述推座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动簧部件联动配合,在所述推杆复位状态,所述动簧部件与常闭静簧呈接触状态,随着推杆被按压,推座和推杆先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使动簧部件先切换为与常开静簧接触的状态,后切换为与常闭静簧接触的状态。本发明无需使用复杂的按钮结构和微动开关组合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背景技术
使能开关广泛用于操作人员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行业,调试或者维修设备时必须通过手持安全设备保证随时控制设备的启停,从而保证在第一时间让设备断电,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根据标准要求,三级使能开关的触点功能切换应满足如图1的要求,在一级位置为关闭(OFF)状态,在二级位置为接通(ON)状态,在三级位置为关闭(OFF)状态,且一级位置切换到二级位置通过轻轻按压开关来实现,二级位置切换到三级位置通过用力按压开关来实现。专利号为CN0280435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启动开关,其能够实现三级使能,现有技术普遍使用该方案,然而,由于该方案主要由复杂的按钮结构和微动开关组成,因此,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其无需用到复杂的按钮结构和微动开关组合结构即可实现三级使能,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包括外壳、触点机构和驱动机构,触点机构包括常闭静簧、常开静簧和动簧部件,常闭静簧和常开静簧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动簧部件设置于外壳内部,且动簧部件位于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之间;驱动机构包括推杆、推座和传动组件,推杆可被按压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并与外壳配合有用于使所述推杆相对外壳移动的第一弹性部件;推座可运动预设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推杆与所述推座之间设置第二弹性部件,以用于使所述推杆相对推座往复运动,该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力;所述推座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动簧部件联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动簧部件在所述常闭静簧与常开静簧之间往复运动,且在所述推杆复位状态,所述动簧部件与常闭静簧呈接触状态,随着所述推杆沿按压方向运动,所述推座和推杆先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使所述动簧部件先切换为与所述常开静簧接触的状态,后切换为与所述常闭静簧接触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杆、第一弹性传动件和第二弹性传动件,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动簧部件,第一弹性传动件配合于所述推座与滑杆之间,第二弹性传动件配合于所述动簧部件与滑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外侧的若干第一弹片,各第一弹片的一端分别远离所述滑杆,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推座,各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滑杆,且所述第一弹片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外侧的若干第二弹片,各第二弹片的一端分别远离所述滑杆,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动簧部件,各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且所述第二弹片呈压缩状态;所第一弹片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弹片的弹力,所述第一弹片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分别呈Ω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滑杆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滑杆相背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推座具有与所述若干第一弹片一一对应的若干支腿,各支腿分别设有用于卡住相应的第一弹片一端的第一卡槽;所述滑杆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弹片另一端的第二卡槽和用于卡住所述第二弹片另一端的第三卡槽;所述动簧部件包括两动簧片和两支架,所述两动簧片平行间隔设置,且两动簧片通过所述两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杆位于所述两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两动簧片之间,且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弹片一一对应,各支架分别设有用于卡住相应的第二弹片一端的第四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套装在所述推杆外,且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推杆上端设置的按压部,第一弹簧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外表面;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套装在所述推杆设置的中空内腔中,且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中空内腔的腔底,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推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置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推座的运动行程,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常闭静簧与所述推座之间,并;所述外壳内设置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滑杆的运动行程,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二部件沿所述滑杆的轴向分布,且所述滑杆位于该两第二限位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活动穿设于所述推座,且所述推杆的内端设有倒钩,在所述推杆相对所述推座复位状态,所述倒钩挂靠于所述推座,以限制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推座。
进一步的,所述常闭静簧位于所述动簧部件面向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常开静簧位于所述动簧部件背对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常闭静簧、常开静簧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常闭静簧、两个常开静簧与所述动簧部件相互配合,构成桥式触点结构,使靠近所述推座的动簧片的两端设置的动触点与两常闭静簧设置的静触点接触或断开,远离所述推座的动簧片的两端设置的动触点与两常开静簧设置的静触点接触或断开。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所述外壳、触点机构和驱动机构等构成的三级使能开关,只需轻按、用力按所述推杆,即可实现三级位置的切换,且整个结构中无需用到微动开关,使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2、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所述滑杆、第一弹性传动件和第二弹性传动件,使所述传动组件结构较为简单、组装便捷。特别的,所述第一弹性传动件包括所述若干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性传动件包括所述若干第二弹片,进一步使所述传动组件结构更为简单,组装便捷。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三级使能开关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三级使能开关的触点功能切换状态简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在一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杆与第一弹性部件、外壳(体现局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推杆与第二弹性部件、推座在推座接触限位块前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推杆与第二弹性部件、推座在推座接触限位块后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Ω字形弹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一;
图7是Ω字形弹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二;
图8是Ω字形弹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三;
图9是本发明在二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在二级位置的基础上释放推杆后在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在三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在三级位置的基础上释放推杆后在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2-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包括外壳1、触点机构和驱动机构,触点机构包括常闭静簧2、常开静簧3和动簧部件4,常闭静簧2和常开静簧3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1上,动簧部件4设置在外壳1内部,并位于常开静簧3和常闭静簧2之间。具体,所述常闭静簧2、常开静簧3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常闭静簧2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常开静簧3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常闭静簧2、两个常开静簧3与所述动簧部件4相互配合,构成桥式触点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杆5、推座6和传动组件,推杆5可被按压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并与外壳1配合有用于使所述推杆5相对外壳1移动的第一弹性部件;推座6 可运动预设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并与所述推杆5沿所述推杆5的轴向活动连接在一起,且推座6与推杆5之间配合有用于使所述推杆5相对推座6往复运动的第二弹性部件,该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力;所述推座6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动簧部件4联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动簧部件4在所述常闭静簧2与常开静簧3之间往复运动,且在所述推杆5复位状态,所述动簧部件4与常闭静簧2呈接触状态,且随着所述推杆5 沿按压方向运动,所述推座6和推杆5先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使所述动簧部件5先切换为与所述常开静簧3接触的状态,后切换为与所述常闭静簧2接触的状态。具体,随着所述推杆5沿按压方向运动,所述推杆5带动所述推座6向外壳1内部运动,所述推座6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使所述动簧部件4切换为与常开静簧3接触的状态;当所述推杆5相对所述推座 6向外壳1内部运动时,所述推杆5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使所述动簧部件4切换为与常闭静簧2接触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静簧2位于所述动簧部件4面向所述推杆5的一侧,所述常开静簧3位于所述动簧部件4背对所述推杆5的一侧。所述推杆5具体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端,因此,所述推杆5可被向下按压;所述常闭静簧2位于所述常开静簧3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簧7,该第一弹簧7套装在所述推杆5外,且第一弹簧7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推杆5外端设置的按压部51,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1外表面,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弹簧8,该第二弹簧8套装在所述推杆5设置的中空内腔中,且第二弹簧8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中空内腔的腔底,所述中空内腔的腔底可以是所述按压部51面向所述外壳的表面,也可以是所述按压部51面向所述外壳的表明面开设的凹槽的底部;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推座6顶面,如图4、图5 所示。所述推杆5的外端是指所述推杆5位于所述外壳1外的轴向的一端。所述推杆5的内端是指所述推杆5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由于所述推杆5的外端朝上,所述推杆5的内端朝下,因此,所述推杆5的外端也可以称为所述推杆5的上端,所述推杆5的内端也可以称为所述推杆5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杆9、第一弹性传动件和第二弹性传动件,滑杆9滑动连接于所述动簧部件4,滑杆9与动簧部件4沿推杆5的轴向相对移动,第一弹性传动件配合于所述推座6与滑杆9之间,第二弹性传动件配合于所述动簧部件4与滑杆9之间。具体,所述第一弹性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9外侧的若干第一弹片10,各第一弹片10的一端分别远离所述滑杆9,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推座6,各第一弹片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滑杆9,且所述第一弹片10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9外侧的若干第二弹片20,各第二弹片20的一端分别远离所述滑杆9,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动簧部件 4,各第二弹片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9,且所述第二弹片20呈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分别呈Ω字形。所述第一弹片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片10分别位于所述滑杆9相背的两侧,具体,两个第一弹片10分别位于所述滑杆9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片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片20分别位于所述滑杆9相背的两侧,具体,两个第二弹片20分别位于所述滑杆9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所第一弹片10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弹片20的弹力,所述第一弹片10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即所述第二弹簧8)的弹力,因此,所述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第一弹片10、第二弹片20的弹力大小关系为: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第一弹片 10>第二弹片2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0与所述推座6、滑杆9的连接方式分别为卡接方式,所述第二弹片20与所述动簧部件4、滑杆9的连接方式也分别为卡接方式。所述推座6具有与所述若干第一弹片10一一对应的若干支腿61,各支腿61分别设有用于卡住相应的第一弹片10一端的第一卡槽62;所述滑杆9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弹片10另一端的第二卡槽 91和用于卡住所述第二弹片20另一端的第三卡槽92;所述动簧部件4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两动簧片41和两支架42,所述两动簧片41上下分布,并通过所述两支架42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杆9位于两支架42之间。在上的动簧片用于与所述常闭静簧2配合,在下的动簧片用于与所述常开静簧3配合,即,靠近所述推座6的动簧片的两端设置的动触点与两常闭静簧2设置的静触点接触或断开,远离所述推座6的动簧片的两端设置的动触点与两常开静簧 3设置的静触点接触或断开。所述第二弹片20位于所述两动簧片41之间,所述支架42的数量为若干,且所述支架42与所述第二弹片20一一对应,各支架42分别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二弹片20一端的第四卡槽421。由于所述第二弹片20的数量为两个,因此,所述支架 4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支架42左右分布。由于所述第一弹片10的数量为两个,因此,所述支腿61的数量也为两个,使所述推座6大致呈ㄇ字形。所述第一卡槽62、第二卡槽91、第三卡槽92和第四卡槽421分别为V字形卡槽,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推座6的运动行程的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推座6与所述静簧部件2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具体包括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限位块11,该两个第一限位块11与所述推座6的两个支腿61一一对应,且两个第一限位块11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面,或者,两个第一限位块11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面。在所述推杆5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推座6的两支腿61 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块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如图4所示,该间距也即为推座6可运动的预设位移;当推座6随推杆5向内运动完所述预设位移后,所述两推杆5的两支腿61底端分别触靠于所述两第一限位块11,如图5所示,从而限制所述推座6继续随所述推杆5 向动簧部件4的方向运动。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杆9的运动行程的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二部件沿所述滑杆9的轴向分布,且所述滑杆9位于该两第二限位部件之间。其中一个第二限位部件具体包括位于滑杆9上方的第二限位块12,另一个第二限位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9下方的限位座13,第二限位块12、限位座13分别可以与所述外壳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5活动穿设于所述推座6,且所述推杆5的内端设有倒钩52,在所述推杆5相对所述推座6复位状态,所述倒钩52挂靠于所述推座6,以限制所述推杆5 脱离所述推座6,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0、第二弹片20的工作原理可参见图6-图8所示,在图6中,弹片30处于初始状态,且其两端不等高;当弹片30的一端随驱动件40向下运动时,弹片30逐渐达到平衡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弹片30的两端等高或基本等高;当弹片 30过了平衡状态时,随着驱动件40继续运动,弹片30自身的弹力作用使其发生翻转,促使弹片30的另一端升高(或降低),并带动运动部件50运动,如图8所示。对于推座6、第一弹片10和滑杆9而言,所述弹片30相当于所述第一弹片10,所述驱动件40相当于所述推座6,所述运动部件50相对应于滑杆9;对于滑杆9、支架42和第二弹片20而言,所述弹片30相当于第二弹片20,所述驱动件40相当于所述滑杆9,所述运动部件50相当于所述支架42。
本发明的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其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所述推杆5处于复位状态,所述动簧部件4与常闭静簧2接触,使本发明处于一级位置(OFF状态);所述推座6的两支腿61与所述两第一限位块1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滑杆9因受第一弹片10、第二弹片20的合力作用向下,使得滑杆9与所述限位座13顶抵。
当所述推杆5受到轻轻按压时,第一弹片10过平衡点发生翻转,,由于第一弹片10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片20的弹力,所以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对滑杆9的合力作用向上,滑杆9向上运动继而带动第二弹片20发生翻转,第二弹片20对支架42的作用力向下,从而带动整个动簧部件4向下运动,滑杆9向上运动直至与第二限位块发生顶抵,使动簧部件 4从与常闭触点接触状态切换成与常开静簧3接触状态,即,本发明处于二级位置(ON状态),如图9所示。
在本发明处于二级位置时,推杆5中的第二弹簧8使推杆5的倒钩52与推座6保持接触,当释放按压后,由于推杆5外部的第一弹簧7的弹力大于推座6中的第二弹片20的弹力,所以推杆5可以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并通过其倒钩52带动推座6向上复位,如图10所示。推座6复位后带动第一弹片10翻转,又因为第一弹片10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片20的弹力,因此,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对滑杆9的合力作用向下,滑杆9向下运动直至与限位座13发生顶抵,在此过程中,滑杆9又带动第二弹片20发生翻转,第二弹片 20对支架42的作用力向上,从而带动整个动簧部件4向上运动,使动簧部件4从与常开触点接触状态切换成与常闭静簧2接触状态,即,本发明回复到如图2所示的一级位置(OFF 状态)。
在本发明处于二级位置(ON状态)时,由于推座6的两支腿61分别顶抵于所述两第一限位块,因此,当推杆5继续被用力按压时,推杆5将与推座6分离,且推杆5与滑杆9 接触,推杆5持续推动滑杆9向下运动,此时,第一弹片10发生翻转但对滑杆9向下运动的趋势不起任何作用,当滑杆9运动到与限位座发生顶抵的位置时,第二弹片20发生翻转,第二弹片20对支架42的作用力向上,从而带动整个动簧部件4向上运动,使动簧部件4 从与常开触点接触状态切换成与常闭静簧2接触状态,即,本发明处于三级位置(OFF状态),如图11所示。
在本发明处于三级位置(OFF状态)时,此时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对滑杆9的合力作用向下,也可以说第二弹片20对支架42的作用力向上、第一弹片10对推座6的作用力向上;当释放按压后,推杆5外的第一弹簧7的弹力使推杆5复位,如图12所示。随着推杆5向上复位,推杆5的倒钩52也带动推座6复位,直至推座6顶面顶抵于所述外壳1 的内顶面。在此过程中,动簧部件4与常闭静簧2保持接触状态。因此,所述推杆5被释放后,本发明即从图11所示的三级位置(OFF状态)转换到如图2所示的一级位置(OFF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其采用所述外壳1、触点机构和驱动机构等构成的三级使能开关,只需轻按、用力按所述推杆5,即可实现三级位置的切换,且整个结构中无需用到复杂的按钮结构和微动开关组合结构,使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一种三级使能开关,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三级使能开关,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触点机构和驱动机构,触点机构包括常闭静簧、常开静簧和动簧部件,常闭静簧和常开静簧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动簧部件设置于外壳内部,且动簧部件位于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之间;驱动机构包括推杆、推座和传动组件,推杆可被按压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并与外壳配合有用于使所述推杆相对外壳移动的第一弹性部件;推座可运动预设位移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推杆与所述推座之间设置第二弹性部件,以用于使所述推杆相对推座往复运动,该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力;所述推座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动簧部件联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动簧部件在所述常闭静簧与常开静簧之间往复运动,且在所述推杆复位状态,所述动簧部件与常闭静簧呈接触状态,随着所述推杆沿按压方向运动,所述推座和推杆先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使所述动簧部件先切换为与所述常开静簧接触的状态,后切换为与所述常闭静簧接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杆、第一弹性传动件和第二弹性传动件,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动簧部件,第一弹性传动件配合于所述推座与滑杆之间,第二弹性传动件配合于所述动簧部件与滑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外侧的若干第一弹片,各第一弹片的一端分别远离所述滑杆,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推座,各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滑杆,且所述第一弹片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滑杆外侧的若干第二弹片,各第二弹片的一端分别远离所述滑杆,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动簧部件,各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且所述第二弹片呈压缩状态;所第一弹片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弹片的弹力,所述第一弹片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分别呈Ω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强制断开功能的速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滑杆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滑杆相背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座具有与所述若干第一弹片一一对应的若干支腿,各支腿分别设有用于卡住相应的第一弹片一端的第一卡槽;所述滑杆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弹片另一端的第二卡槽和用于卡住所述第二弹片另一端的第三卡槽;所述动簧部件包括两动簧片和两支架,所述两动簧片平行间隔设置,且两动簧片通过所述两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杆位于所述两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两动簧片之间,且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弹片一一对应,各支架分别设有用于卡住相应的第二弹片一端的第四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套装在所述推杆外,且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推杆上端设置的按压部,第一弹簧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外表面;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套装在所述推杆设置的中空内腔中,且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中空内腔的腔底,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推座。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推座的运动行程,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常闭静簧与所述推座之间,并;所述外壳内设置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滑杆的运动行程,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二部件沿所述滑杆的轴向分布,且所述滑杆位于该两第二限位部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活动穿设于所述推座,且所述推杆的内端设有倒钩,在所述推杆相对所述推座复位状态,所述倒钩挂靠于所述推座,以限制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推座。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三级使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静簧位于所述动簧部件面向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常开静簧位于所述动簧部件背对所述推杆的一侧;所述常闭静簧、常开静簧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常闭静簧、两个常开静簧与所述动簧部件相互配合,构成桥式触点结构,使靠近所述推座的动簧片的两端设置的动触点与两常闭静簧设置的静触点接触或断开,远离所述推座的动簧片的两端设置的动触点与两常开静簧设置的静触点接触或断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18861.8A CN117316675A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18861.8A CN117316675A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16675A true CN117316675A (zh) | 2023-12-29 |
Family
ID=8924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18861.8A Pending CN117316675A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1667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42678A (zh) * | 2024-01-08 | 2024-02-09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 | 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装置 |
-
2022
- 2022-06-23 CN CN202210718861.8A patent/CN1173166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42678A (zh) * | 2024-01-08 | 2024-02-09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 | 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装置 |
CN117542678B (zh) * | 2024-01-08 | 2024-05-03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 | 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10228B (zh) |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 |
US9412535B2 (en) | Keyswitch structure | |
CN117316675A (zh) | 一种三级使能开关 | |
AU2006207771B2 (en) | Push-button operated rocker switch | |
CN108022801A (zh) | 一种安全稳定的磁保持继电器 | |
KR101025679B1 (ko) | 푸쉬버튼 스위치 | |
CN106057536A (zh) | 按键结构 | |
CN114203481B (zh) | 柱上真空断路器 | |
CN109411277B (zh) | 按钮开关 | |
CN108615659B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9559935B (zh) | 小型电磁继电器 | |
CN201163708Y (zh) | 一种接触器柜的活门机构 | |
CN215869050U (zh) | 一种低压断路器及其微动模块 | |
CN205845851U (zh) | 带微动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110060897A (zh) | 一种集成开关 | |
US3539742A (en) | Electrical snap switch having stressed blade | |
CN205564550U (zh) | 动触头机构和隔离开关 | |
CN106158515B (zh) | 一种带微动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
AU2018204743A1 (en) | Push button switch | |
CN107871631A (zh) | 一种具有极高灵敏度的微动开关 | |
US3153130A (en) | Momentary contact switch | |
CN208903908U (zh) | 一种开关元件的触头系统 | |
CN202917361U (zh) | 一种带有突跳装置的按动开关 | |
CN111524735B (zh) | 微动开关 | |
CN222126314U (zh) | 一种延时长行程分离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