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313178B -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3178B
CN117313178B CN202311226782.6A CN202311226782A CN117313178B CN 117313178 B CN117313178 B CN 117313178B CN 202311226782 A CN202311226782 A CN 202311226782A CN 117313178 B CN117313178 B CN 117313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out
elements
equipment
central
m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67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3178A (zh
Inventor
张淑云
陈彬
阳建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loud Foi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loud Fo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loud Foi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loud Fo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67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3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3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3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3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3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本发明涉及电气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未对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考虑在内,导致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会造成多个元件之间设计的不合理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中心元件以及分边元件进行处理,确定布局路线,生成初步布局图,随后,再对待移动元件进行移动,使相连元件的位置降低至最低,使相连元件的距离达到最短状态,采用此种方式,对分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便可使布局图之间的布线更为整齐,达到较好的布线效果,整个过程减少了电气工程师的工作量,实现了高效、准确地进行三维布局及并生成相关数据,规范化了企业设计,减少了数据错误,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气设计是指在电气专业内的设计,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凡是根据外界特定的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接通或断开电路,继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实现对电路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及调节的电气设备。
专利公开号为CN108268733B的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电气项目图纸中的设备元件进行统计分类,并从设计元件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电气项目图纸中每个设备元件的数据信息;根据获取的每个设备元件的数据信息,从所述设计元件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所述电气项目图纸中设备元件相适配的布局所需的基础设备;以及根据获取的每个设备元件的数据信息,在所述基础设备上进行三维布局;本发明能够对电气设计中的设备元件进行三维自动布局,使得设备元件的三维安装数据标准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电气设计三维布局的效率和规范化。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需采用指定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对电气设备以及连接布线进行设计布局,但具体操作过程中,未对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考虑在内,导致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会造成多个元件之间设计的不合理,其整体设计效果并不好,会导致后期根据此电气图纸进行设备安装时,安装难度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解决了未对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考虑在内,导致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会造成多个元件之间设计的不合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包括:
元件数据获取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选择电气项目图纸后,对电气项目图纸内所存在的设备元件信息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设备元件信息传输至基础设备匹配端内;
基础设备匹配端,根据所确定的设备元件信息,从数据库内选定对应基础设备的设备模型,并将所选定的设备模型以及设备元件信息传输至初步布局端内;
初步布局端,对所选定的设备模型以及设备元件信息进行接收,并依次确认不同设备元件的连接次数,根据连接次数的不同,对不同的设备元件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个数,对设备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并形成分布布局图,具体方式为:
从设备元件信息内,确认对应设备元件的外部需求走线,并将不同设备元件的外部需求走线标记为Zi,其中i代表不同的设备元件,其中外部需求走线为对应设备元件的外部走线;
并将外部需求走线Zi是否满足:Zi≥Y1,其中Y1为预设值,若满足,将对应的设备元件标定为中心元件,若不满足,将对应的设备元件标定为分边元件;
记录中心元件的个数,将设备模型内部空间划分为对应个数的微空间,并将中心元件置于微空间的中心位置,将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进行就近放置,并生成若干个布局路线;
对每个布局路线内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的相距距离值进行确认,再将所确认的若干个相距距离值进行求和,得到对应布局路线的总标值,从若干组总标值内,选定数值最小的一组布局路线,并根据此布局路线,对若干个中心元件进行初布局;
再将与中心元件互连的分边元件依次分布于对应中心元件的周边区域处,完成整体分布布局图,并将所完成的分布布局图传输至布局调整端内;
布局调整端,对分布布局图进行接收,并进行布局分析,对分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整体布局图传输至线路分析端内,具体方式为:
从分布布局图内,锁定中心元件的所属微分区,再确认此微分区内部的分边元件并标定为待移动元件,确认指定待移动元件与中心元件互连的连接端口,以此连接端口为中心点,向周边辐射X1m,确认一组辐射圈,将对应的待移动元件移动至对应的辐射圈内,当待移动元件在移动时,超出辐射圈时,则将对应的待移动元件进行并排放置即可;
依次完成若干个待移动元件的调整处理工作后,确认对应待移动元件周边的可活动区域,可活动区域位于对应中心元件的所属微分区内;
分析此微分区内对应待移动元件是否存在互连关系,将存在互联关系的待移动元件标定为相连元件,对相连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对应待移动元件的可活动区域内,使相连元件在可活动区域内进行移动,使相连元件的距离达到最短状态;
将调整处理后的整体布局图传输至线路分析端内;
线路分析端,对整体布局图进行接收,并对整体布局图内部的连线进行确认,根据连线之间的交错情况,判定对应的整体布局图是否符合标准,具体方式为:
从整体布局图内,将存在互连的元件进行互连,并将存在交叉的连线标定为异常连线;
将异常连线的具体个数进行确定,并标记为GS,分析并确认GS是否满足:GS≥Y2,其中Y2为预设值,若满足,则生成错误信号,并将错误信号与此整体布局图传输至显示端内进行展示,若不满足,则不进行任何处理。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确定项目图纸,锁定设备元件,随后,选取对应的设备模型,将设备模型与设备元件进行布局,从中确认中心元件以及分边元件,根据中心元件的个数,进行分区,便于后续进行布线处理;
随后,将中心元件以及分边元件进行处理,确定布局路线,生成初步布局图,随后,再对待移动元件进行移动,使相连元件的位置降低至最低,使相连元件的距离达到最短状态,采用此种方式,对分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便可使布局图之间的布线更为整齐,达到较好的布线效果,整个过程减少了电气工程师的工作量,实现了高效、准确地进行三维布局及并生成相关数据,规范化了企业设计,减少了数据错误,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包括元件数据获取端、数据库、基础设备匹配端、初步布局端、布局调整端、线路分析端以及显示端;
所述元件数据获取端以及数据库均与基础设备匹配端输入节点电性连接,所述基础设备匹配端与初步布局端输入节点电性连接,所述初步布局端与布局调整端输入节点电性连接,所述布局调整端与线路分析端输入节点电性连接,所述线路分析端与显示端输入节点电性连接;
所述元件数据获取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选择电气项目图纸后,对电气项目图纸内所存在的设备元件信息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设备元件信息传输至基础设备匹配端内,具体的,电气项目图纸内,均标注有对应设备元件的型号,根据型号,便可从数据库内直接提取对应设备元件的数据信息;
所述基础设备匹配端,根据所确定的设备元件信息,从数据库内选定对应基础设备的设备模型,并将所选定的设备模型以及设备元件信息传输至初步布局端内,其中,选定对应设备模型的具体方式为:
根据设备元件信息的总需求容量参数,从数据库内选定超过此总需求容量参数的基础设备编号;
根据所选定的基础设备编号,从数据库内确定对应基础设备的设备模型,并将设备模型传输至初步布局端内。
具体的,数据库内存储有若干组不同基础设备的设备模型,其中所存储的设备模型均为预设模型,均由操作人员提前根据经验拟定。
所述初步布局端,对所选定的设备模型以及设备元件信息进行接收,并依次确认不同设备元件的连接次数,根据连接次数的不同,对不同的设备元件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个数,对设备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并形成分布布局图,其中,进行分类的具体方式为:
从设备元件信息内,确认对应设备元件的外部需求走线,并将不同设备元件的外部需求走线标记为Zi,其中i代表不同的设备元件,其中外部需求走线为对应设备元件的外部走线;
并将外部需求走线Zi是否满足:Zi≥Y1,其中Y1为预设值,其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若满足,将对应的设备元件标定为中心元件,若不满足,将对应的设备元件标定为分边元件;
记录中心元件的个数,将设备模型内部空间划分为对应个数的微空间,并将中心元件置于微空间的中心位置,将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进行就近放置,并生成若干个布局路线;
对每个布局路线内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的相距距离值进行确认,再将所确认的若干个相距距离值进行求和,得到对应布局路线的总标值,从若干组总标值内,选定数值最小的一组布局路线,并根据此布局路线,对若干个中心元件进行初布局,具体的,若存在多个中心元件,故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便不会少,通过进行布局,可能会存在多个不同的布局路线,为了确定最佳的路线,便需要确定对应中心元件之间的距离值,随后确定总标值,选定最小值,便可确定对应的布局路线;
再将与中心元件互连的分边元件依次分布于对应中心元件的周边区域处,完成整体分布布局图,并将所完成的分布布局图传输至布局调整端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比于实施例一,主要针对于分边元件进行处理布局,对分布布局图进行再次优化,主要由布局调整端进行设定;
其中,布局调整端,对分布布局图进行接收,并进行布局分析,对分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整体布局图传输至线路分析端内,其中,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从分布布局图内,锁定中心元件的所属微分区,再确认此微分区内部的分边元件并标定为待移动元件,确认指定待移动元件与中心元件互连的连接端口,以此连接端口为中心点,向周边辐射X1m,确认一组辐射圈,将对应的待移动元件移动至对应的辐射圈内,当待移动元件在移动时,超出辐射圈时,则将对应的待移动元件进行并排放置即可;
依次完成若干个待移动元件的调整处理工作后,确认对应待移动元件周边的可活动区域,可活动区域位于对应中心元件的所属微分区内;
分析此微分区内对应待移动元件是否存在互连关系,将存在互联关系的待移动元件标定为相连元件,对相连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对应待移动元件的可活动区域内,使相连元件在可活动区域内进行移动,使相连元件的距离达到最短状态;
将调整处理后的整体布局图传输至线路分析端内。
具体的,中心元件以及周边的分边元件布置完毕后,因每组分边元件与中心元件之间均确定有对应的连接口,需要通过连接口进行互连,但对应分边元件离中心元件较远时,会导致连接线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情况,故,对分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便可使布局图之间的布线更为整齐,达到较好的布线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比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针对于整体布局图内部线路之前的交错情况,具体由线路分析端进行执行;
其中线路分析端,对整体布局图进行接收,并对整体布局图内部的连线进行确认,根据连线之间的交错情况,判定对应的整体布局图是否符合标准,其中,进行判定的具体方式为:
从整体布局图内,将存在互连的元件进行互连,并将存在交叉的连线标定为异常连线;
将异常连线的具体个数进行确定,并标记为GS,分析并确认GS是否满足:GS≥Y2,其中Y2为预设值,其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若满足,则生成错误信号,并将错误信号与此整体布局图传输至显示端内进行展示,若不满足,则不进行任何处理。
具体的,根据所确定的整体布局图,便需要确认内部的连线是否存在交叉情况,若经过处理后,存在交叉的连线还存在过多情况时,便需要进行再处理,此种情况便属于较为异常的情况,便生成对应的错误信号,同时,将此错误信号进行展示,外部人员根据对应的错误信号,便能及时对整体布局图进行修整,达到较好的整体处理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含上述三组实施例的全部实施过程。
上述公式中的部分数据均是去其纲量进行数值计算,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件数据获取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选择电气项目图纸后,对电气项目图纸内所存在的设备元件信息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设备元件信息传输至基础设备匹配端内;
基础设备匹配端,根据所确定的设备元件信息,从数据库内选定对应基础设备的设备模型,并将所选定的设备模型以及设备元件信息传输至初步布局端内;
初步布局端,对所选定的设备模型以及设备元件信息进行接收,并依次确认不同设备元件的连接次数,根据连接次数的不同,对不同的设备元件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个数,对设备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并形成分布布局图,具体方式为:
从设备元件信息内,确认对应设备元件的外部需求走线,并将不同设备元件的外部需求走线标记为Zi,其中i代表不同的设备元件,其中外部需求走线为对应设备元件的外部走线;
并将外部需求走线Zi是否满足:Zi≥Y1,其中Y1为预设值,若满足,将对应的设备元件标定为中心元件,若不满足,将对应的设备元件标定为分边元件;
记录中心元件的个数,将设备模型内部空间划分为对应个数的微空间,并将中心元件置于微空间的中心位置,将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进行就近放置,并生成若干个布局路线;
对每个布局路线内存在互连关系的中心元件的相距距离值进行确认,再将所确认的若干个相距距离值进行求和,得到对应布局路线的总标值,从若干组总标值内,选定数值最小的一组布局路线,并根据此布局路线,对若干个中心元件进行初布局;
再将与中心元件互连的分边元件依次分布于对应中心元件的周边区域处,完成整体分布布局图,并将所完成的分布布局图传输至布局调整端内;
布局调整端,对分布布局图进行接收,并进行布局分析,对分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整体布局图传输至线路分析端内,具体方式为:
从分布布局图内,锁定中心元件的所属微分区,再确认此微分区内部的分边元件并标定为待移动元件,确认指定待移动元件与中心元件互连的连接端口,以此连接端口为中心点,向周边辐射X1m,确认一组辐射圈,将对应的待移动元件移动至对应的辐射圈内,当待移动元件在移动时,超出辐射圈时,则将对应的待移动元件进行并排放置即可;
依次完成若干个待移动元件的调整处理工作后,确认对应待移动元件周边的可活动区域,可活动区域位于对应中心元件的所属微分区内;
分析此微分区内对应待移动元件是否存在互连关系,将存在互联关系的待移动元件标定为相连元件,对相连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对应待移动元件的可活动区域内,使相连元件在可活动区域内进行移动,使相连元件的距离达到最短状态;
将调整处理后的整体布局图传输至线路分析端内;
线路分析端,对整体布局图进行接收,并对整体布局图内部的连线进行确认,根据连线之间的交错情况,判定对应的整体布局图是否符合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设备匹配端,选定对应设备模型的具体方式为:
根据设备元件信息的总需求容量参数,从数据库内选定超过此总需求容量参数的基础设备编号;
根据所选定的基础设备编号,从数据库内确定对应基础设备的设备模型,并将设备模型传输至初步布局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分析端,判定对应的整体布局图是否符合标准的具体方式为:
从整体布局图内,将存在互连的元件进行互连,并将存在交叉的连线标定为异常连线;
将异常连线的具体个数进行确定,并标记为GS,分析并确认GS是否满足:
GS≥Y2,其中Y2为预设值,若满足,则生成错误信号,并将错误信号与此整体布局图传输至显示端内进行展示,若不满足,则不进行任何处理。
CN202311226782.6A 2023-09-21 2023-09-21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Active CN117313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6782.6A CN117313178B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6782.6A CN117313178B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3178A CN117313178A (zh) 2023-12-29
CN117313178B true CN117313178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261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6782.6A Active CN117313178B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317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08856D0 (en) * 1996-04-30 1996-07-03 Tagware Ltd An infra-structure for reading coded tag devices and determining their locations by phase comparisons utilising low level powered radio transmissions
CN103886148A (zh) * 2014-03-14 2014-06-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3d集成电路中热通孔位置自动布局方法
CN105787811A (zh) * 2016-03-15 2016-07-20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系统图自动化布局克服交叉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28910A (zh) * 2016-09-13 2017-03-22 北京金雨科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设计平台及其方法
CN108268733A (zh) * 2018-01-26 2018-07-10 北京金雨科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方法及其系统
CN111278227A (zh) * 2020-03-27 2020-06-12 昆山航宇华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T32系统主板PCB Layout布局布线的方法
CN114189450A (zh) * 2020-08-25 2022-03-15 阿特里斯公司 用于生成和使用网络综合中的物理路线图的系统和方法
CN115270687A (zh) * 2022-07-21 2022-11-01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芯片布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8283707U (zh) * 2022-07-23 2023-01-13 杭州华鑫曲轴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铸造用铸造炉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08856D0 (en) * 1996-04-30 1996-07-03 Tagware Ltd An infra-structure for reading coded tag devices and determining their locations by phase comparisons utilising low level powered radio transmissions
CN103886148A (zh) * 2014-03-14 2014-06-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3d集成电路中热通孔位置自动布局方法
CN105787811A (zh) * 2016-03-15 2016-07-20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系统图自动化布局克服交叉的方法及其系统
WO2017157048A1 (zh) * 2016-03-15 2017-09-21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网系统图自动化布局克服交叉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6528910A (zh) * 2016-09-13 2017-03-22 北京金雨科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设计平台及其方法
CN108268733A (zh) * 2018-01-26 2018-07-10 北京金雨科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方法及其系统
CN111278227A (zh) * 2020-03-27 2020-06-12 昆山航宇华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T32系统主板PCB Layout布局布线的方法
CN114189450A (zh) * 2020-08-25 2022-03-15 阿特里斯公司 用于生成和使用网络综合中的物理路线图的系统和方法
CN115270687A (zh) * 2022-07-21 2022-11-01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芯片布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8283707U (zh) * 2022-07-23 2023-01-13 杭州华鑫曲轴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铸造用铸造炉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MFC的智能旋翼研究;齐珂;CNKI;20200215;全文 *
考虑馈线自动布局和联络接线费用的配电网智能规划;李游;常鲜戎;;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0725(14期);全文 *
调度大屏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 (一)自动布局;章坚民;王云;谷炜;郭峰;占震滨;张自聪;;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225(2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3178A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4150B (zh) 配电网拓扑模型可视化纠错方法
CN110707817B (zh)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智能电网监视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5236696B (zh) 确定障碍物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26460A (zh) 一种组态工具中利用区域模板快速配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81132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制造车间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17498551B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管控系统
CN110474431A (zh) 一种电力系统可视化平台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85023A (zh)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挖掘方法
CN110944354A (zh) 基于波形分析和深度学习的基站干扰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7313178B (zh) 电气设计的三维自动布局系统
CN117608257B (zh) 线缆排产方案的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09728A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故障设备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17613908B (zh) 基于配电网络的智能运维方法及系统
KR20210051947A (ko) 스마트 팩토리 운용에 최적화된 HMI(Human-Machine Interface)를 이용한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8898201A (zh) 太阳能组件的信息关联系统和方法
CN113991845B (zh) 一种用于网型拓扑海底观测网的供配电系统及方法
CN115904764A (zh) 一种无线闭塞中心的版本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5759425A (zh) 一种基于gim及数字孪生的变电站施工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0836331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智能测控系统
CN105093937A (zh) 楼宇控制系统设计设备和方法
CN113937523B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的接地方法和装置
CN115097236B (zh) 一种通用化测试平台的测试类型切换方法
CN113917234B (zh) 一种目标控制器机笼配线的自动校验方法
CN111428322A (zh) 一种基于扩展的变电站主接线图互操作方法及系统
LU507249B1 (en) Thermal control equipment location query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pl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