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87A - 传真功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真功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987A CN1172987A CN97101015A CN97101015A CN1172987A CN 1172987 A CN1172987 A CN 1172987A CN 97101015 A CN97101015 A CN 97101015A CN 97101015 A CN97101015 A CN 97101015A CN 1172987 A CN1172987 A CN 11729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net
- address
- mailing address
- data
- facsim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自动选择互联网或公用线路进行原稿收发的传真功能装置,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8、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切换控制部16)、将传真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的文件变换部14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将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的控制装置(切换控制部16、切换部15)。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原稿传送的传真功能装置(传真装置及具有传真功能的复合终端装置)。
近年来,利用互联网的电子邮件进行信息的传输已有效地应用起来。利用互联网传送电子邮件,是在个人计算机上生成数据(通信文件),利用互联网软件(通过互联网发送接收文件的应用软件)进行发送;另外,在接收电子邮件时,如果互联网软件是在起动中,对服务器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访问,检查有无邮件,如果有邮件,通过起动读出软件,便可阅读邮件。
但是,当使用上述互联网将已打印输出的纸原稿(以后,简称为原稿)向对方通信地址发送时,必须进行复杂的操作。下面,参照示出个人计算机的图8给出使用互联网发送原稿时的动作例子。
①将扫描器52与个人计算机51连接。
②在个人计算机51上建立扫描软件(读取原稿用的应用软件)。
③起动扫描软件,通过该起动,由扫描器52读取原稿53,作为图像文件保存到个人计算机51中的文件部54内。另外,通过进行指定的操作,利用图像/电子邮件文件变换部55将图像文件变换为电子邮件文件,存储到文件部56内。
④在个人计算机51上建立互联网软件。
⑤建立互联网软件后,通过操作部60输入互联网地址。当已登录了对方通信地址的互联网地址时,按下指定的键,便从对方通信地址存储部61读出互联网地址。
⑥指定上述存储的电子邮件文件。当进行了该指定时,就将上述电子邮件地址等作为标题信息附加到该电子邮件文件上,通过LAN接口57和LAN58向服务器59传送,存储到服务器59内。存储在服务器59内的电子邮件文件按照该服务器59上的发送程序,通过互联网向对方通信地址传送。
另外,使用上述互联网接收原稿数据并进行打印时,也必须进行复杂的操作。下面,给出使用互联网接收原稿时的动作例子。
①将打印机(图中未示出)与个人计算机51连接。
②在个人计算机51上建立互联网软件。
③在建立的互联网软件中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互联网地址,请求接收数据。这样的接收形式,在对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的行业部门进行访问、要求传送必要的信息并将其打印时进行。
④接收发送来的数据,在显示部62上显示数据(通信文件)。
⑤将接收的数据(通信文件)向打印机输出。这样,便可获得原稿。
这样,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利用互联网传送原稿和接收原稿都要进行复杂的操作。
另一方面,以往,作为使用公用线路向对方通信地址传送原稿的系统,图9所示的传真装置71是大家所熟知的。该传真装置71备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传真号码的操作部72、存储对方通信地址的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存储部73、读取原稿的读取部74、压缩原稿数据的压缩部75、存储压缩数据的存储G3文件部76、FAX调制解调器77、NCU(网控制单元)78、将压缩数据解压的解压部79、将经过解压的原稿数据打印的打印部80和进行指定的显示的显示部81。
并且,由于存在这种使用公用线路的系统(传真装置)和上述使用互联网的系统(个人计算机),所以,是用公用线路(传真装置)传送原稿还是用互联网(个人计算机)传送原稿,人们就有必须选择机器的烦恼。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例如可以自动地选择互联网和公用线路中任何一种进行原稿的发送接收的传真功能装置。
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的情况下,就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这里,作为“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的情况为,包括装置本身根据上述输入信息自动判断的情况和用户通过键操作指示输入信息是互联网地址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的变换装置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将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的控制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装置,图像数据就自动地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因此,在使用通常的传真装置时的操作中,便可使用互联网发送原稿,不仅可以消除使用互联网进行原稿发送时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消除选择使用哪一个机器传送原稿的烦恼。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的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传真号码时,就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的变换装置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数据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的控制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装置,作为电子邮件生成的数据就自动地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是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并进行接收处理的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指定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是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并进行接收处理的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的变换装置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进行打印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进行轮询接收的控制装置。
如果是上述结构,在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并进行接收处理时,如果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装置,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就自动地变换为图像数据进行打印,如果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装置就通过轮询接收进行打印。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的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就将图像数据向计算机装置发送,同时接收由计算机装置将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文件变换而得到的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该电子邮件数据。
例如,该结构的传真功能装置使用通信接口RS-232c等与上述计算机装置连接,同时按照传真调制解调规程CLASS1等将传真图像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装置。上述计算机装置可以具有将接收的传真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并再次传送给传真功能装置的功能。并且,传真功能装置通过互联网发送传送来的电子邮件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的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就将该互联网地址和图像数据向计算机装置发送。
例如,该结构的传真功能装置使用通信接口RS-232c等与上述计算机装置连接,同时按照传真调制解调规程CLASS1等将传真图像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装置。另一方面,上述计算机装置可以具有将接收的传真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并通过互联网将该电子邮件数据向上述互联网地址发送的功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传真功能装置与计算机装置的通信内容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框图。
图8是表示作为先有的传真功能装置的传真装置的框图。
图9是表示作为先有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悼的框图。
(实施例1)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传真功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本传真功能装置以传真装置为主体而构成,具有构成通常的传真装置部分的原稿读取部1、将读取的原稿数据进行压缩(利用MH、MR、MMR等方式生成G3数据)的数据压缩部2、将G3数据文件化并进行存储的G3文件部3、将G3数据解压的数据解压部4、将解压后的原稿数据打印的打印部5、进行发送接收数据的调制解调的FAX调制解调器6、与公用线路连接的NCU(网控制单元)7、显示指定的内容的显示部8、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9和对方通信地址存储部10。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具有用于将该传真功能装置与LAN11连接的LAN接口12、保持电子邮件数据(电子邮件文件)的电子邮件文件部13、进行上述G3数据的文件(以后,称为G3文件)与电子邮件文件的相互变换的文件变换部14、切换G3文件部3使其与上述FAX调制解调器6连接或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的切换部15和控制切换部15的切换操作的切换控制部16。
这里,电子邮件的信息结构由作为通信文件的主体部和表示对方通信地址或发信方的标题部构成。因此,当进行电子邮件发送时,就自动地将上述电子邮件文件编入主体部内,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或对方通信地址的电子邮件地址编入标题部内。
当进行发送处理时,切换控制部16根据上述操作部9或对方通信地址存储部10的对方通信地址信息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应将G3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G3文件部3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另外,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应进行G3文件的传真发送,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G3文件部3与FAX调制解调器6连接。
另外,切换控制部16在接收待机状态下在切换部15中将G3文件部3与FAX调制解调器6连接,但在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后进行接收的接收处理中,按以下方式动作。即,判定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应将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G3文件部3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另外,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应进行轮询接收,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G3文件部3与FAX调制解调器6连接。
当然,在使用上述互联网的发送接收中,自动地建立互联网软件(通过互联网发送接收文件的应用软件),按照该软件进行处理;在使用公用线路的收发中,按照本来的传真功能进行处理。在利用传真功能的处理中,当不能与对方通信地址的线路连接时,就进行重新发送处理,或者显示表示多次重发处理也不能进行发送的信息或显示将内容删去的信息等。
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可以按照例如如下方式进行。互联网的邮件地址用英文字母等构成,传真号码由数字构成。因此,通过判断构成这些地址及号码的字符是英文字母还是数字,便可立刻进行判别。有时传真号码附加表示用于零发送状态的间歇时间的英文字母“P”为的符号或连字符及空格等,计及这种情况判断是否为传真号码,当不能判定为传真号码时,就可以判定为是互联网地址。
另外,在只考虑传真通信的通常的传真装置中,在操作部只设置数字键等键群,不设置英文字母键。在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中,设置用于输入英文字母等的装置,但是,为了防止设置英文字母键时增大键配置面积,设置模式切换键(图中未示出),当采用英文字母输入模式时,数字键就起英文字母输入键的功能,当采用特殊字符输入模式时,数字键就起特殊字符输入键的功能。
按照上述结构,在发送处理中,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联系的对方通信地址时,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G3文件部3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将G3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从而生成电子邮件文件。将标题信息附加到该电子邮件文件上,通过LAN接口12和LAN11向服务器20传送,由该服务器20通过互联网向对方通信地址传送。
另外,在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后进行接收的接收处理中,当判定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联系的对方通信地址时,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G3文件部3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就自动地变换为G3数据,进而将数据解压后进行打印输出。
因此,即使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装置,使用通常的传真装置时的操作,即将原稿置于该传真功能装置的读取部1上,利用操作部9输入对方通信地址,只进行按下起动键(图中未示出)的操作便可进行发送,另外,对于接收,也不会使用户感到麻烦。此外,还可以消除选择哪一种机器发送原稿的烦恼。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对于具有和实施例1相同功能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传真功能装置是以个人计算机21为主体构成的,组装了应起传真功能的传真通信软件。并且,原稿的读取利用与该个人计算机21连接的图像扫描器22进行。图像扫描器22由读取部22a和控制该读取部22a的控制部22b构成。并且,从图像扫描器22输出的原稿图像数据供给个人计算机21的图像/电子邮件文件变换部19。
图像/电子邮件文件变换部19将上述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文件。该电子邮件文件存储到电子邮件文件部13内。由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从电子邮件文件部13存储的电子邮件文件中取出打印数据,进行打印。电子邮件文件部13通过切换部15与LAN接口12或文件变换部14连接。
上述切换部15的上述切换控制,利用切换控制部16进行。在进行发送处理时,切换控制部16根据操作部9或对方通信地址存储部10的对方通信地址信息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应进行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邮件发送,在切换部15中,就将电子邮件文件部13与LAN接口12连接;另外,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应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G3数据,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电子邮件文件部13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
当然,在使用上述互联网的发送接收中,自动地建立互联网软件(通过互联网发送接收文件的应用软件),按照该软件进行处理;在使用公用线路的收发中,按照传真通信软件进行处理。
按照上述结构,在发送处理中,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联系的对方通信地址时,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电子邮件文件部13与LAN接口12连接,利用电子邮件软件进行使用互联网的发送。另外,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不通过互联网的传真装置时,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电子邮件文件部13与文件变换部14连接,利用传真通信软件进行使用公用线路的发送。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1和2中,由于通过LAN11与互联网连接,所以,LAN接口12与切换部15连接,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3中,通过公用线路将数据调制解调器30与应连接于互联网的切换部15连接,从而构成将该数据调制解调器30与NCU7连接的结构。即,通常在个人利用互联网时,通过公用线路与网络服务提供器连接,由于通过该提供器构成与互联网连接的形式,所以,成为与该形式对应的状态。
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在发送处理中,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通过互联网联系的对方通信地址时,在上述切换部15中就将电子邮件文件部13与数据调制解调器30连接,电子邮件使用通过公用线路连接的互联网进行发送。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传真功能装置100在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就将该互联网地址和传真图像数据即G3数据向计算机装置101发送。
具体地说,就是本结构的传真功能装置100利用通信接口RS-232c等与上述计算机装置101连接,同时,按照传真调制解调规格即EIA规程的CLASS1或CLASS2等将G3数据向计算机装置101传送。
另一方面,上述计算机装置101具有将接收的G3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并根据上述互联网地址将该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发送的功能。
图5表示在传真功能装置100与计算机装置101之间进行发送时按照上述CLASS1的通信内容和计算机装置101的处理内容。在计算机装置101中具有传真用软件(PC-FAX)、电子邮件用软件(Mail)和将这两个软件连接的软件(Linker)。
将原稿置于传真功能装置100上,当输入电子邮件地址时,传真功能装置100就向计算机装置101发送RING信号。计算机装置101应答RING信号时,传真功能装置100就发出指令信号。在该指令信号中,传真软件(PC-FAX)进行电子邮件地址的模式检测并抽出电子邮件地址。上述模式对于Linker而言是区别自身给定的指示是从传真用软件(PC-FAX)给定的还是从电子邮件用软件(Mail)给定的数据,这时,就形成立刻使用电子邮件发送原稿的指令。其次,当计算机装置101应答时,传真功能装置100就再次向计算机装置101发送RING信号,如果有应答,就将读取的原稿的原稿信息(G3数据)向计算机装置101发送。
当计算机装置101检测到CLASS1结束并取得接收文件名时,就设定电子邮件地址,并进而设定发送文件名。接收文件名是为了Linker可以取得在传真软件(PC-FAX)中生成的软件而由传真软件(PC-FAX)设定的文件名,发送文件名是为了Mail可以取得由Linker取得的文件而由Linker设定的文件名。并且,利用电子邮件软件(Mail)进行Mail发送。如果用图4的框图进行说明,就是由文件变换部14将G3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该电子邮件数据。
(实施例5)
下面,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传真功能装置110在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将G3数据向计算机装置111发送。计算机装置111将上述G3数据进行文件变换,生成电子邮件,通过RS-232c再次将该电子邮件传送给传真功能装置110。该传送可以按照AT指令进行。传真功能装置110接收电子邮件,使用通过公用线路连接的互联网发送该电子邮件。因此,本实施例的传真功能装置110具有数据调制解调器30,另外,由切换控制部16设定从文件变换部14到数据调制解调器30的路径。
(实施例6)
下面,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传真功能装置120在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将G3数据向计算机装置121发送。计算机装置121将上述G3数据进行文件变换,作成电子邮件,通过与该计算机装置121具有的数据调制解调器30连接的传真功能装置120的NCU7,使用通过公用线路连接的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因此,本实施例的传真功能装置120不必具有数据调制解调器30。另一方面,传真功能装置120和计算机装置121除了通信接口即RS-232c外,上述数据调制解调器30和NCU7通过电话机用模块插口连接。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选择互联网和公用线路等中的任意一种,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进行原稿的收发。另外,由于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原稿,所以,可以降低通信成本。
Claims (8)
1.一种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就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发送。
2.一种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的变换装置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图像数据变换为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将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的控制装置。
3.一种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传真号码时,就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
4.一种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的变换装置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数据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传真图像数据进行传真发送的控制装置。
5.一种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并进行接收处理的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指定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6.一种从接收端指定对方通信地址并进行接收处理的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对方通信地址的操作部、判断输入的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还是传真号码的对方通信地址判断装置、将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的变换装置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互联网地址时就将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进行打印而当判定对方通信地址是传真号码时就进行轮询接收的控制装置。
7.一种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就将图像数据向计算机装置发送,同时接收由计算机装置将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文件变换而得到的电子邮件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该电子邮件数据。
8.一种传真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表示对方通信地址的输入信息指示互联网地址时,就将该互联网地址和图像数据向计算机装置发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82196 | 1996-01-12 | ||
JP3821/96 | 1996-01-12 | ||
JP8054736A JPH09252393A (ja) | 1996-01-12 | 1996-03-12 | ファクシミリ機能装置 |
JP54736/96 | 1996-03-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987A true CN1172987A (zh) | 1998-02-11 |
Family
ID=2633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01015A Pending CN1172987A (zh) | 1996-01-12 | 1997-01-10 | 传真功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H09252393A (zh) |
KR (1) | KR100225570B1 (zh) |
CN (1) | CN117298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8760A (zh) * | 1997-07-25 | 2006-0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和方法 |
CN100444150C (zh) * | 1999-08-30 | 2008-12-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电子邮件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7414A (ja) * | 1997-06-27 | 1999-01-29 | Murata Mach Ltd | 電子メール機能付通信端末装置 |
US6700674B1 (en) | 1997-11-27 | 2004-03-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Facsimil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JP3080056B2 (ja) * | 1997-11-27 | 2000-08-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
KR100451150B1 (ko) * | 1997-12-16 | 2004-11-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터넷티브이를이용한원격인터넷검색방법 |
JP3810208B2 (ja) * | 1998-04-20 | 2006-08-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端末装置 |
KR100285733B1 (ko) * | 1998-05-06 | 2001-04-02 | 윤종용 | 인터넷을통한팩스데이터전송장치 |
JP4306045B2 (ja) | 1999-09-29 | 2009-07-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
JP4141614B2 (ja) * | 2000-05-02 | 2008-08-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装置 |
JP4108945B2 (ja) * | 2001-06-18 | 2008-06-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FI116440B (fi) | 2003-08-18 | 2005-11-15 | Nokia Corp | Tiedonsiirtomenetelmän valinta |
JP4303257B2 (ja) * | 2006-04-24 | 2009-07-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
1996
- 1996-03-12 JP JP8054736A patent/JPH09252393A/ja active Pending
-
1997
- 1997-01-10 CN CN97101015A patent/CN1172987A/zh active Pending
- 1997-01-13 KR KR1019970000626A patent/KR10022557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8760A (zh) * | 1997-07-25 | 2006-0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和方法 |
CN1728760B (zh) * | 1997-07-25 | 2015-01-07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和方法 |
CN100444150C (zh) * | 1999-08-30 | 2008-12-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电子邮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09252393A (ja) | 1997-09-22 |
KR970060844A (ko) | 1997-08-12 |
KR100225570B1 (ko) | 1999-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257C (zh) | 传真机的电子邮件转换装置 | |
EP1091561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mages | |
US6687742B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mail system | |
EP1113663B1 (en) | Internet facsimile apparatus and e-mail receiving method | |
EP1024653A2 (en) | Network facsimile apparatus | |
JP200228809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212560A (zh) | 使用电子邮件的图像通信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 |
CN1625209A (zh) | 通信设备和数据转换设备 | |
CN1172987A (zh) | 传真功能装置 | |
EP1091557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mage | |
US20060053137A1 (en) | Two-dimensional code information handling device | |
US7116433B1 (en) |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3452234B2 (ja) | 画像入力装置 | |
US848281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of non-facsimile-communication-protocol/non-facsimile-image data | |
JP3255039B2 (ja) | 電子メール受信制御方法 | |
JP2950315B2 (ja) |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 |
JP2003058478A (ja)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US20040133648A1 (en) | Data termi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storing information using URL | |
CN1146221C (zh) | 传真装置 | |
US7653701B2 (en) |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transferring data in a plurality of input and output formats to a computer network | |
CN1716995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
JP4358714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対応型電子複合機 | |
JP2003264706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
KR20010106075A (ko) | 컴퓨터 연결형 팩시밀리 전송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WO2001060048A1 (en) | Receiving and sending electronic messages through a portable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