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7989A -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87989A CN117287989A CN202311230970.6A CN202311230970A CN117287989A CN 117287989 A CN117287989 A CN 117287989A CN 202311230970 A CN202311230970 A CN 202311230970A CN 117287989 A CN117287989 A CN 1172879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h
- dust
- truncated cone
- cavity
- shaped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30—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on or collection of waste gases; Hoods therefor
- F27D17/3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ncillary components, e.g. waste gas conduits or se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放灰管道,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圆台型基座,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上阀门,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收灰腔,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椭球体腔体与上下气囊的配合,实现对积灰的分流降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硫铁矿制酸系统,焙烧后产生的烟气通常夹带有较多的粉尘,需要使用电收尘器等收尘设备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收集后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下部的灰斗,然后再通过灰斗底部的星型下灰阀排出。在星型下灰阀排灰的过程中,若积灰中存在结块或电场内部脱落的零部件等异物,将易出现星型下灰阀进口堵塞,导致积灰无法正常排出,积灰在灰斗内堆积。要处理灰斗底部星型下灰阀进口堵塞的问题,通常需先将灰斗内的积灰经放灰孔全部放出,再将异物清理干净后恢复正常生产,但是放灰的过程中,大量的粉尘落在平台或地面上,且出现局部扬尘严重,加大了5S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现场环保风险和劳动力成本,无法做到密闭放灰清灰,导致效果不佳。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2253713U公开了灰斗放灰装置,包括:灰斗本体;过渡部件,过渡部件的一端连接于灰斗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延伸管,过渡管内具有第一通道,连接轴设置在过渡管的内壁上,并且转动连接于过渡管,封闭板设置在过渡管内,封闭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另一端朝向过渡管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用于封闭第一通道,配重部件固定连接于封闭板;封盖部件,封盖部件的一端连接于延伸管,另一端具有盖体,用于遮盖接灰车的开口位置。该放灰装置是用于正常放灰操作,如果灰斗本体底部的下灰阀堵塞则无法用该装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7737183U公开了灰斗非正常放灰装置,包括灰斗以及连接在灰斗下端的仓泵,灰斗通过下灰管与放灰管连通,仓泵与灰斗之间设置有送气管,送气管通过补气管与支路气管连通,下灰管与放灰管交接处连通有掏灰管,下灰管与补气管通过疏通管连通,补气管、疏通管、下灰管、放灰管和掏灰管之间设置有控制管路导通的开闭阀组件。该装置虽然具有灰斗非正常放灰的功能,但是由于使用补气管进行通气,会造成积灰飞扬外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灰斗在遇到由放灰孔排出时没有专门的收集装置,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包括:放灰管道,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所述连通管有两个,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至少一个连通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圆台型基座,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两个连通管与圆台型基座连通;上阀门,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收灰腔,所述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收灰腔内覆盖有可降解的覆盖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覆盖物是纸张或塑料薄膜。
上述方案中所述收灰腔的一端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收灰腔远离椭球体腔体的一端向下弯折。
上述方案中所述放灰管道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通过阀连通。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打开灰斗侧面的放灰孔,灰斗内的积灰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放灰管道送至椭球体腔体内,从一个连通管向圆台型基座内充气,上阀门开启,上气囊膨胀,将积灰分流从圆台型基座与椭球体腔体之间的间隙落下,进入收灰腔内,当收灰腔收集一定积灰后,上气囊进一步膨胀至将积灰阻断下落,下阀门开启,下气囊膨胀,将椭球体腔体内的积灰向收灰腔内驱赶,取下收灰腔,即完成一次收灰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将灰斗内的积灰清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椭球体腔体与上下气囊的配合,实现对积灰的分流降速,同时将积灰推挤到收灰腔内,可降解的覆盖物可以捕获落下的粉尘并防止其扬散,之后可以安全地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扬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台型基座与上下气囊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收灰腔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例的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放灰管道,2、椭球体腔体,3、连通管,4、圆台型基座,5、上阀门,6、上气囊,7、下气囊,8、收灰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包括:放灰管道1,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这里要说明的是放灰孔默认开设在灰斗的下部侧面,放灰管道可以通过阀与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2,这里所述的椭球体腔体指的是外表呈椭球体的中空腔体,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有两个,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两个连通管相对的一端指向椭球体腔体的中心,一个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个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外界不连通;连通管一方面起到固定支撑圆台型基座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气体通道的作用,圆台型基座4,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两个连通管与圆台型基座连通,圆台型基座的内部中空;上阀门5,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6,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7,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通过上阀门和下阀门的启闭来控制上气囊与下气囊的膨胀或收缩,收灰腔8,所述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具体的所述收灰腔的一端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上阀门和下阀门是电磁阀,可以通过电磁信号来控制启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变形,连通管的另一端都与外界连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连通管与外界的气源接通,另一个连通管用封头堵住。
由于收灰腔是倾斜的,其中轴线与放灰孔重合,因此为了避免收灰腔在卸下时会有部分积灰泄露,所述收灰腔远离椭球体腔体的一端向下弯折,如图2所示。
为了最大程度的抑制积灰飘逸,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收灰腔内覆盖有可降解的覆盖物,如生物降解的纸张或塑料薄膜。这些覆盖物可以捕获落下的粉尘并防止其扬散,之后可以安全地处理。可降解覆盖物通过静电吸附和表面张力等效应,将落下的粉尘粒子吸附在其表面。这些覆盖物的表面具有微细的纹理和电荷特性,使它们能够有效地捕获并保持粉尘粒子。当粉尘落在覆盖物上时,它们会黏附在覆盖物表面,防止其再次扬起或在清理过程中散布到空气中。这种捕获效应有助于减少扬尘问题,同时也使粉尘更容易被处理和清理。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星型下灰阀进口堵塞,导致积灰无法正常排出时,打开灰斗侧面的放灰孔,灰斗内的积灰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放灰管道送至椭球体腔体内,将气源从一个连通管向圆台型基座内充气,上阀门开启,上气囊膨胀,使得上气囊与椭球体腔体之间的空间变小,可以将该空间称之为上空间,同理将下气囊与椭球体腔体之间的空间称之为下空间,将积灰分流从上空间落下,经过下空间进入收灰腔内,这个过程会使得积灰缓慢的释放入收灰腔内,减少扬尘,当收灰腔收集一定积灰后,上气囊进一步膨胀至将上空间被封闭,下阀门开启,下气囊膨胀,将下空间内的积灰向收灰腔内驱赶,最后取下收灰腔,即完成一次收灰操作,当灰斗内的积灰量较大时,如此反复直至将灰斗内的积灰清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创造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放灰管道(1),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2),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有两个,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至少一个连通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圆台型基座(4),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两个连通管与圆台型基座连通;上阀门(5),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6),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7),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收灰腔(8),所述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灰腔内覆盖有可降解的覆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覆盖物是纸张或塑料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灰腔的一端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灰腔远离椭球体腔体的一端向下弯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放灰管道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通过阀连通。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打开灰斗侧面的放灰孔,灰斗内的积灰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放灰管道送至椭球体腔体内,从一个连通管向圆台型基座内充气,上阀门开启,上气囊膨胀,将积灰分流从圆台型基座与椭球体腔体之间的间隙落下,进入收灰腔内,当收灰腔收集一定积灰后,上气囊进一步膨胀至将积灰阻断下落,下阀门开启,下气囊膨胀,将椭球体腔体内的积灰向收灰腔内驱赶,取下收灰腔,即完成一次收灰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将灰斗内的积灰清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30970.6A CN117287989A (zh) | 2023-09-22 | 2023-09-22 |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30970.6A CN117287989A (zh) | 2023-09-22 | 2023-09-22 |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87989A true CN117287989A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4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30970.6A Pending CN117287989A (zh) | 2023-09-22 | 2023-09-22 |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87989A (zh) |
-
2023
- 2023-09-22 CN CN202311230970.6A patent/CN11728798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99141U (zh) | 一种喷吹脉冲袋式除尘器 | |
CN207591480U (zh) | 一种脉冲清灰袋式除尘器 | |
CN110397467A (zh) | 一种矿用井下除尘装置 | |
CN205590029U (zh) | 一种新型无尘投料站 | |
CN106621585B (zh) | 一种翻朵式滤芯及其尘饼清除装置 | |
CN104208954A (zh) | 一种收料除尘装置 | |
CN109381937B (zh) | 袋式除尘收集装置 | |
CN207126314U (zh) | 一种带有排灰装置的脉冲除尘器 | |
CN117287989A (zh) |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14209931U (zh) | 一种颗粒式催化剂清灰筛分装置 | |
WO2017157266A1 (zh) | 袋式除尘装置的自动抖灰方法及新型袋式除尘装置 | |
CN206566614U (zh) | 一种翻朵式滤芯及其尘饼清除装置 | |
CN206535376U (zh) | 一种复合除尘系统 | |
CN206980349U (zh) | 一种灰库卸灰装置 | |
CN207221525U (zh) | 一种用于含水粉尘的布袋除尘器 | |
CN114522492B (zh) | 一种用于灰尘处理的布袋式除尘器 | |
CN209564740U (zh) | 一种布袋除尘器飞灰下料装置 | |
CN215842123U (zh) |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设备 | |
CN206295719U (zh) | 一种可调进风量便于排收集尘的除尘器 | |
CN211462418U (zh) | 一种回收糖粉的除尘装置 | |
CN209901731U (zh) | 一种新型自吸触媒抽取筛分装置 | |
CN208429618U (zh) | 两级分离过滤与脉冲反吹布袋清扫散料回收工作站 | |
CN209392954U (zh) | 一种刹克龙除尘器 | |
CN107314381A (zh) | 一种卸灰库内腔壁结板飞灰清理方法 | |
CN207838523U (zh) | 一种新型脉冲式反吹除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